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内蒙古杂志社社长

发布时间:

内蒙古杂志社社长

1985年毕业于内蒙古农牧学院,2006年6月任研究员,现任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科研处副处长、内蒙古畜牧业杂志社社长、内蒙古农牧业厅新闻宣传中心常务副主任,内蒙古兽医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内蒙古奶牛协会常务理事。20多年以来,一直从事科研工作,主持和参加了多项科技攻关项目,各项工作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科学研究中,首次研制出山羊抗鸡IgG制备酶标抗体,研制出酶标试剂盒,发表论文并获兽医学术会议优秀论文奖。另外还参加完成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国家各类刊物上发表有关论文32篇,其中执笔 23篇。2010年主编了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100周年《百年耕耘》画册。

历任自治区新闻出版局副处长、处长,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等职。现为自治区新闻出版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分管新闻报刊处、版权处、审读处、法规处、内蒙古自治区新闻出版培训中心工作。

内蒙古日报印务中心(原名内蒙古日报社印刷厂)是我党在少数民族地区创办的最早的省级党报印刷厂。1946年,内蒙古地区党组织在乌兰浩特创建了印刷《群众报》的小型印刷厂,1947年《群众报》改为《内蒙古自治报》,1948年1月1日《内蒙古自治报》正式改名为《内蒙古日报》。初始建厂乌兰浩特市,后迁入张家口。1953年《内蒙古日报》与《绥远日报》合并后迁往呼和浩特,建厂于新城艺术厅北街。  从50年代到80年代,印刷厂一直是铅字排版、铅轮印刷。到80年代末期,随着电子排版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电脑排版取代了传统的手工拣字,胶印轮转机取代了铅印轮转机,厂房也由艺术厅北街搬到了新华大街61号院,由小平房建成了楼房。1987年,在自治区成立40周年之际,实现了《内蒙古日报》(蒙、汉版)胶印印刷。1998年初第一次实现了《内蒙古日报》(蒙、汉版)的彩色印刷。2003年报社党委决定在金桥开发区投资7200万元新建印务中心。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印务中心只承担《内蒙古日报》的印刷任务,生产规模小。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报社的各项事业不断发展壮大,报社党委对印务中心的发展和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印务中心从1994年以来,实行了社内财务二级核算,经济效益一年比一年好。  印务中心从印前、印中、印后全部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其中包括:美国产激光照排机二台,德国产25S激光照排机一台,以色列克里奥800V全开书报两用照排机一台,德国产全自动天马双面晒版机两台,德国产罗兰四色轮转机一台。特别是2003年从德国进口的高宝八色轮转机,是内蒙古地区唯一能够生产双面彩色报纸的进口胶印轮转机,其印刷速度可达每小时7万对开张。这些先进设备的引进,提升了印务中心的设备科技含量和自动化程度,对提高报纸印刷质量和出版时效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印务中心的发展壮大和设备科技含量的提升,印务中心人员结构也相应得到不断优化,人员素质不断提高。目前,印务中心大专以上学历者为65人,占职工总人数的1/2;拥有高级工程师1人,高级会计师1人,高级统计师1人,中级职称8人。  在承印报纸方面,除承印本社《内蒙古日报》(蒙、汉文)及《北方新报》等子报外,1997年以来印务中心陆续承印了《人民日报》、《参考消息》、《经济日报》、《法制日报》、《环球时报》、《中国剪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中国电视报》、《法制文萃报》等区内外30多种报纸。所印报纸质量上乘,色彩均匀,多次受到承印单位和上级领导的表扬和奖励。  为使管理工作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数字化,印务中心在不断完善原有规章制度的基础上,于2006年通过了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7年又实施了ERP计算机管理系统,该系统的实施极大地提升了印务中心的管理水平。从形式到内容都为促进企业的发展,提高企业效益,提高员工整体素质,提高工作效率,强化责任意识,管理意识、经营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技能意识、成本意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6年报社党委顺应中共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关于深化文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要求,成立了5人组成的内蒙古日报印务中心董事会,由党委书记、社长刘惊海任董事长,郭明星任总经理。印务中心实行的是完全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负盈亏。印务中心在独立承担债权债务期间,不再上交报社管理费和折旧费。这是印务中心近60年发展历程中最重要的一次转折,是发展壮大的大好时机。为了进一步拓展业务渠道,2004年印务中心在工商部门注册1000万元成立了以商务印刷为主的《内蒙古北方印务有限责任公司》,今年3月社党委和印务中心董事会决定把原属印务中心管理的北方印务按照母子公司分开经营,实行人员和经营两分开,并进行资产重组。几年来印务中心已为北方印务投入1460万元,职工入股212万元,内蒙古纪律检查委员会下属的《时代风纪》杂志社入股80万元,北方印务自有股份80多万元。目前北方印务总资产已达1800多万元。  60年来,印务中心从传统的手工作坊,发展成为今天现代化的企业。特别是从1994年二级核算以来,印务中心已累计上交报社利润3000万元,折旧费3000万元,2007年印务中心已实现产值6000万元。人均创产值45万元。总成本扣除银行利息600万元,人员工资400万元,全年实现净利润400万元。其中为北方印务投资700万元,新建纸库投资200多万元。当年新增固定资产900万元,目前印务中心固定资产已达到8亿元,较好地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印务中心已成为内蒙古日报社的经济支柱之一,是内蒙古地区报纸印刷、商业印刷企业中规模最大、实力最强、效益最好的龙头印刷企业。

内蒙古杂志社社长是谁

男,汉族,1944年3月生,浙江江山人。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大学文化,高级记者。曾任《甘肃青年》杂志社记者,新华社甘肃分社记者,内蒙古分社采编主任、副社长(主持分社工作),四川分社社长。1994年1月任新华社副秘书长兼办公厅主任,1998年8月任新华社秘书长,2000年8月至2004年5月份任新华社副社长,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主要作品有《河西走廊行》等。主持新闻通讯集《内蒙古掠影》编辑工作。负责兴办《资料卡片》、《蜀报》等报刊。自幼酷爱书画,尤喜草书。无师承,自学碑帖,涉历较广。对张旭、怀素、祝允明、王铎、林散之、毛泽东等人的草书怀有特殊感情,常读常临,爱不释卷。过去虽然工作繁杂,但仍然坚持学字读帖。近两年,更加认真研读各类碑帖和书论,并每日坚持临池习字。经常参加书画院开展的书画作品展览,积极参加书画界的笔会和书画展活动。

他生于1956年10月,今年63岁!

张木生(4-)男,父亲是1931年浙江海宁第一位共产党员,曾经给周恩来、董必武当过秘书,母亲是1936年的党员。张木生1965年由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高中毕业,1965年至1972年在内蒙古插队。插队期间,结合农村实际,注重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及研究,就中国农业发展史及世界农业发展史发表过一系列文章,并就中国农村的现状提出了改革意见。1973年至1975年在内蒙古大学哲学系学习;1975年至1980年在内蒙古商业学校教书;1980年至1984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研究人员,在农经所进行研究工作;1984年至1990年调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工作,任研究员;1990年至1993年任中国百业信息报(后为中国税务报)社长兼总编辑;1993年至1995年经中央组织部批准赴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任专员;1996年任中国税务杂志社社长至今,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级官员。

内蒙古杂志社社长级别

肯定是社长大,可以这么说 ,如果有副社长,总编可能就是第三把手

总监

当然是社长大了。总编顾名思义就是总的编辑,主要负责编辑这边块的,是这一部门的领导,只不过出版社的编辑这块是其主营业务,所以总编权力够大;而社长则是出版社的总负责人,包括财务、人事、对外联络等等的行政工作。

是的,是省部级,新华社是国务院直属的事业单位。社长,党组书记,总编辑是正部级。副社长,党组副书记,常务副总编辑,秘书长,纪检组长是副部级。副总编辑和副秘书长是正厅级。扩展资料:新华网是新华社主办的中国重点新闻网站,被称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网站”,每天24小时以7种文字、通过多媒体形式不间断地向全球发布新闻信息,全球网站综合排名稳定在190位以内。开通31个地方频道,承办中国政府网、中国平安网、中国文明网、振兴东北网等大型政府网站,形成了中国最大的国家级网站集群。参考资料:新华通讯社_百度百科

内蒙古文学杂志社社长

李尧,1946年出生,内蒙古卓资人。九三学社成员。1966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1968年后历任内蒙古《乌兰察布日报》记者、编辑,《敕勒川》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副编审,商务部培训中心副教授。1972年开始发表作品。198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中、短篇小说集《秋天的微笑》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商务部培训中心教授,北京美国英语语言学院教授。

1、郭超  (1914-1993) 山东濮县(今河南范县)人。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濮县县委宣传部部长,直南特委书记,冀鲁豫区委组织部副部长,赣东北区委组织部部长。建国后,历任中共贵州省委组织部部长、中央有色金属局西南分局局长、冶金工业部有色金属局局长、云南省建委主任、中共云南省委书记处书记、云南省副省长、中共福建省委书记、福建省副省长、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经济顾问。1993年2月18日在北京逝世。  2、郭超   笔 名: 肖犁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30   民 族: 汉族   湖南长沙人。中共党员。195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历任《文艺学习》杂志诗歌、创作编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文艺组组长,《包头文艺》评论组长,《草原》杂志诗歌、理论组组长,内蒙古文联研究室副主任、《民族文艺报》总编辑,编审。内蒙古作家协会理事,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理事。1947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诗的艺术欣赏与创作》、《小说技法五十五讲》等。《小说的创作艺术》、《谈当代小说哲理美的追求》发别获内蒙古第二、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郭超文学评论选》获中国第三届当代文学研究成果表彰奖,《他在挖掘本民族独特精神财富》获内蒙古第二届文学创作索龙嘎二等奖,《爬山歌论稿》(合作)获内蒙古首届文学创作索龙嘎一等奖。

内蒙古实践杂志社社长

沈鹏,启功,欧阳中石,孙晓云,赵报军,张海,林兰子等。

求是杂志社,党中央直属事业单位,中共中央机关刊,党中央新闻机构,副部级。 社长就是副部级。

求是杂志社是中共中央直属事业单位,社长和总编辑都是正部长级

1、官布,从1954年起至1993年历任中国美协内蒙古分会秘书长、副主席,北京美协秘书长、副主席。代表作有《傍晚》、《草原小姐妹》、《幸福的会见》等。2、妥木斯,内蒙古土默特左旗人,蒙古族。油画家、美术教育家。出版有《妥木斯油画选》、《妥木斯画集》、《妥木斯油画作品选》、《妥木斯油画技法》《妥木斯》等个人专集。3、旌堂,内蒙古包头人,擅长工笔花鸟画,《牡丹》入选第一届全国青年美展,获内蒙古自治区二等奖;《芦塘月色》藏中国美术馆;与人合作设计制作的牙雕《龙舟》获1985年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优秀创作设计二等奖。4、 杨发旺,内蒙古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建设中的包钢》、《矿山新貌》内蒙博物馆收藏,设计粉画《七顶牌坊》(古建)获一等奖。5、李德才,内蒙古通辽市人,1947年出生,毕业于人民大学书画专业,徐悲鸿再传弟子,国家一级书法师,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画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名家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国家书画研究院终身院士。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官布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妥木斯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旌堂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杨发旺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德才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