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政治类文献有哪些种类

发布时间:

政治类文献有哪些种类

在古人看来,文和献不同,文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字材料,献则是人们对历史上某事所发的议论和追忆的记录。文献的概念随着时代的进程而发展,当今的涵义已是有历史价值或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包括档案、文件、图书、报刊和各种视听资料。

文献:社会、艺术、自然、科技形式:报告、诗集

文献分类法,是依照文献的内容、性质分门别类地组织和揭示文献的方法。它是在文献大量积累的基础上产生的。对文献工作者而言,熟悉文献分类法是为了更科学地组织和揭示文献;对一般读者而言,掌握文献分类的基本知识有助于了解文献和文献。 一、四分法成为古代文献分类方法的主流。 唐初编纂《隋书经籍志》,将图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下分四十类,附道经、佛经。类目如下: 经部 易 书 诗 礼 乐 春秋 孝经 论语 谶纬 小学 史部 正史 古史 杂史 霸史 起居注 旧事 职官 仪注 刑法 杂传 地理 谱系 簿录 子部 儒 道 法 名 墨 纵横 杂 农 小说 兵 天文 历数 五行 医方 集部 楚辞 别集 总集 道经附 经戒 饵服 房中 符录 佛经附 大乘经 小乘经 杂经 杂疑经 大乘律 小乘律 杂律 大乘论 小乘论 杂论 记 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西学东渐和新的科学文献的大量涌现,中国传统的四分法已不能适应文献的需要,于是出现了许多种过渡性的文献分类法。新中国成立后,以《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应用得最为广泛。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1971年北京图书馆等36个单位组成编辑组开始编制,1973年编成试用本。1975年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第1版。1980年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第2版,1990年出版第3版。1999年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第4版。第4版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设有22大类,各大类用汉语拼音字母作标记符号,具体如下: 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B 哲学、宗教 C 社会科学总论 D 政治、法律 E 军事 F 经济 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H 语言、文字 I 文学 J 艺术 K 历史、地理 N 自然科学总论 O 数理科学和化学 P 天文学、地球科学 Q 生物科学 R 医药、卫生 S 农业科学 T 工业技术 U 交通运输 V 航空、航天 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Z 综合性图书

A正确,排除C、B、D。

政治类文献有哪些

韦庆远、柏桦《中国政治制度史》(第二版)2005年3月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李治安、杜家骥:《中国古代官僚政治》,书目文献出版社,1993年。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楼劲、刘光华:《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甘肃人民出版社,1992年。周良宵:《皇帝与皇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徐连达、朱子彦:《中国皇帝制度》,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刘泽华:《专制权力与中国社会》,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三联书店,2001年。吕思勉:《中国制度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1991年。马克垚:《中西封建社会比较研究》,学林出版社,1997年。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祝总斌:《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年。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阎步克:《职位与品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华书局,1963年。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吴宗国:《盛唐政治制度研究》,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邓小南:《宋代文官选任制度诸层面》,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年。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中华书局,1982年。关文发、颜广文:《明代政治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法律出版社,2003年。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通史》(1--10)人民出版社 1996年余华青:《中国宦官制度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3年6月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华东师大出版社 1988年3月左言东: 《中国古代官制》 浙江古籍出版社 1985年5月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三联书店 1999年张晋藩:《中国政治制度史》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1987年张创新:《中国政治制度史》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年李开元:《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军功受益阶层研究》,三联书店,2000

1、《当代学术入门:政治学》美国政治学家肯尼斯·米诺格的《当代学术入门:政治学》,用自己的思维语言向我们讲述了他对政治的看法。政治越来越被泛化和误解,如果什么都是政治,那么就是什么都不是政治了。2、《政治科学》《政治科学》作者是迈克尔·罗斯金,该书采取了兼容并包的方法,而不刻意兜售任何单一的理论、概念框架或范式”,以科学、客观的态度分析不同的意识形态和政治体系,在认可美国民主体制的同时,更一针见血地批判了美国现实政治的弊端。3、《领袖论》《领袖论》是美国著名哲学社会科学家伯恩斯的代表作之一。在这部著作中,伯恩斯运用丰富的资料,以开阔的视野,以新的方法和从新的角度,对世界东西方各国的领袖人物和领导行为进行了“跨文化、跨时代”的理论概括和实证描述,特别是在运用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知识研究领袖和领袖集团方面提出了许多深刻、独到的见解,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启发性和新颖性。

美国:独立宣言

政治类文献有哪些类型

(D) 档案与标准 这个不正确。

司马昭《资治通鉴》

文献:社会、艺术、自然、科技形式:报告、诗集

文献分类法,是依照文献的内容、性质分门别类地组织和揭示文献的方法。它是在文献大量积累的基础上产生的。对文献工作者而言,熟悉文献分类法是为了更科学地组织和揭示文献;对一般读者而言,掌握文献分类的基本知识有助于了解文献和文献。 一、四分法成为古代文献分类方法的主流。 唐初编纂《隋书经籍志》,将图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下分四十类,附道经、佛经。类目如下: 经部 易 书 诗 礼 乐 春秋 孝经 论语 谶纬 小学 史部 正史 古史 杂史 霸史 起居注 旧事 职官 仪注 刑法 杂传 地理 谱系 簿录 子部 儒 道 法 名 墨 纵横 杂 农 小说 兵 天文 历数 五行 医方 集部 楚辞 别集 总集 道经附 经戒 饵服 房中 符录 佛经附 大乘经 小乘经 杂经 杂疑经 大乘律 小乘律 杂律 大乘论 小乘论 杂论 记 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西学东渐和新的科学文献的大量涌现,中国传统的四分法已不能适应文献的需要,于是出现了许多种过渡性的文献分类法。新中国成立后,以《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应用得最为广泛。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1971年北京图书馆等36个单位组成编辑组开始编制,1973年编成试用本。1975年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第1版。1980年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第2版,1990年出版第3版。1999年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第4版。第4版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设有22大类,各大类用汉语拼音字母作标记符号,具体如下: 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B 哲学、宗教 C 社会科学总论 D 政治、法律 E 军事 F 经济 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H 语言、文字 I 文学 J 艺术 K 历史、地理 N 自然科学总论 O 数理科学和化学 P 天文学、地球科学 Q 生物科学 R 医药、卫生 S 农业科学 T 工业技术 U 交通运输 V 航空、航天 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Z 综合性图书

时事政治类杂志有哪些种类

(看天下),(新周刊)(凤凰周刊)

国际方面和外交关系方面的新闻,较“权威”的有《环球时报》、《参考消息》、《国际先驱导报》等;国内党政方面的,较“权威”的有《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日报》等; 社会舆情方面的,推荐《南方周末》、《南风窗》、《凤凰周刊》等。 事实上,现在通讯手段很发达,许多纸质媒体都已经开始向电子化信息化方向转型,推荐一个新闻APP,名字叫做ZAKER,是一个将国内各类各家权威新闻媒体聚合起来的平台。此外,微信里的订阅号功能和微博可以关注许多新闻媒体。通过这些渠道获取资讯,要比读一份报纸获得讯息更方便,也更综合、全面。

刀客大本营-刀客之家-如松新浪博客-时寒冰博客-趋势学习的大本营。

《环球人物》

政治类文献特点有哪些

①论文题目 ②目录:即论文的大纲 ③序论(引言):这是正文的开头部分。简单扼要地介绍研究课题的动机、价值,意义等。较长的引言,还要评述这篇论文所讨论问题的研究现状,前人完成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概述作者在本文中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④正文:这是论文的核心,要求大小标题完整、层次清楚,详细阐述作者的见解,可以包括一些数据和图表等。 ⑤结语:与引言相呼应的结束部分,言简意赅地归纳出几条总结性的文字,深化主题。 ⑥参考文献和附录,对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参考和引用过的观点、材料加以注释标明出处。即表明言之有据,也反映实事求是、尊重别人劳动的治学态度。这是论文所必不可少的。 了解学术论文的一般形体特点,对于初学论文写作的同学来说是必要的,它有助于有效地表达科研成果。

政治文本的需要特点就是特别规范,同时要求精确度高!

政治文本的语言特点,一般是喜欢提出一些理论和理论的概括。

政治隐喻是报刊语体中独具特色的修辞现象,是报刊文章实现其语体功能的重要途径之一。报刊中的政治隐喻呈现出集中性、扩展性、大众性、形象性的衰亡与激活、体系性等特点,而这些特点与报刊语体的建构原则,即语言的程式化和形象性是密切相关的。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