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生态文明新时代论文摘要部分

发布时间:

生态文明新时代论文摘要部分

如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论文如何加强?应该保护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平衡,保护文明建设等等

中学生论文《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懂的朋友帮忙

生态文明新时代论文摘要部分写什么

可以看下(世界生态学)这样的期刊呗~写论文前多看看文献~总能找到自己的论文吧

中国环境污染造成了1875亿元损失 在我国,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得到重视。然而,对于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的估算却仍然是一个新鲜话题。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最新公开发表的一份关于“90年代中期中国环境污染经济损失估算”的报告给予了公众一个参考。根据估算,1995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了1,875亿元,占当年GNP值的27%。该报告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水污染造成的损失是大头 报告认为,他们计算得来的1875亿元经济损失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大气造成的经济损失,二是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三是固体废弃物和其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在这三部分中,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最为庞大的一个组成部分。 不考虑因地球物理原因形成的水污染造成的损失,仅仅计算人类生产活动中产生和排放的废弃物进入自然界水体所造成的水体污染而带来的经济损失,这数目就达到了9亿元,占环境污染造成的全部经济损失值的20%。 其中,工业污染性缺水是各项损失中最严重的一项。1995年,全国工业污染性缺水就造成直接工业经济损失750亿元,占了水污染造成的损失的一半以上。 另外,报告指出,水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损失(包括南方水网地区和北方农村地区)、水污染对渔业的损失、水污染对农业的损失、水污染对旅游业的损失也是不可忽视的损失组成项目。大气污染损失也不可轻视 除了水污染之外,大气污染对经济造成的损失也不可轻视。报告指出,大气污染已对我国经济建设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总悬浮颗粒物(TSP)、二氧化硫(SO2)等对我国人民的健康损害尤其大,1995年全国因为大气 TSP(和SO2)污染影响导致的人体健康损失估算达到171亿元。 另外,酸雨也是一个“大杀手”。酸雨不仅对农作物和森林损害极大,而且酸雨对于建筑材料也有极其大的腐蚀作用,从而对建筑物造成危害。报告估算,1995年,我国因为酸雨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130亿元。 损失还来自多方面 水污染和大气污染已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与此同时,固体废弃物和其它因素的损失也日渐增多。这多方面组成的第三大部分损失已达2亿元。 该报告所计算出来的损失1875亿元虽然已是数目庞大,骇人听闻,然而,撰写该报告的专家指出,我国因为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还远远不止此数目,该数字只是部分可以计算的环境损失。由此看来,我国保护环境的任务还任重道远。

生态文明新时代论文摘要部分是什么

摘要 生态文明时代的资源环境价值,以资源环境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的使用价值为尺度,按其保障发展、保护资源的功效不同,区分为生态价值和生产力价值两种形式。生态文明建设中应努力实现两种价值的平衡。资源环境承载力是界定生产力价值实现的最高上限和生态价值实现的最低下限的有效工具。一、生态文明的时代特征(一)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进程的新阶段文明是人类这一智能生物主体以自然资源环境为对象,在不断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过程中发展和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不仅代表人类社会进步和开化的状态,也代表着人类从认识自然、依从自然的蒙昧状态,逐步发展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自主创造状态的过程。以生产力水平为标志,人类文明进程迄今基本经历了渔猎文明、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时期。尽管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文明程度不同,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全球化的趋势出现,人类文明开始逐渐融合、趋同。人类文明发展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在不同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出现,而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决定了生态环境问题的全球性,这使得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共同面临着环境问题的巨大压力,共同面临着生态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因而转变发展方式、缓和人地矛盾成为人类共同的诉求。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一词,到1992年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大会上《21世纪议程》中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标志着人类文明一个新时代——生态文明时代的来临。(二)生态文明的时代特征文明的发生发展以人地关系的变化为主线。在文明发展的不同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不同的哲学表达。马克思说过:“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文明的活的灵魂”。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是用主、客体二分的思维框架,去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问题,人和自然的关系被两极化,从环境中心论到人类中心论,人从崇拜自然、信奉拜物神教,逐渐被作为价值核心“自由”存在,而自然则退居从属地位而失去“自然性”,到工业文明时期表现尤甚。工业文明的发展观和相应的发展实践带来的是严重的资源危机、生态环境危机,相应的结果必然是人类生存危机。因此能否持续发展成为当今的时代主题。在人地矛盾危机重重的时候,我们需要从哲学的视角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是孕育人类的空间基础与物质能量基础,是人类永远的家园。人类不过是处在食物链末端的一个普通的生物群体,只是人类具有智能这一特性,使其具备了缔造文明的能力,也使其在人地关系中成为主宰,而将自然作为被动的客体。自然成为人类文明的基石,却失去其自身存在与发展的独立性、自我性。自然家园毁灭,人类文明焉附?生态文明时代的哲学灵魂,是对自然生态系统发生、发展的哲学表达。在这个系统中,要尊重自然本身固有的存在与发展规律,要视自然万物与人平等、共生、共同发展,改变以人类自我为中心的思维与行为方式,把自然视作在生态系统中与人类平等的主体,而不仅仅是劳动对象。当自然做为人类文明的来源的时候,人类不应只从中索取,更要保护和促进自然的发展,这是人类必尽的义务和责任。因此,我们需要重建人地关系,重建新时代的文明发展方式。新的文明应以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平等、共生、持续发展为宗旨,文明形态不仅表现在人类社会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上,也表现在自然资源环境的存在与发展状态上。这种把生态持续发展视作与人类社会持续发展同等重要,并在人类文明建设中推动生态持续发展的文明,称之为生态文明。因此生态文明建设要以自然资源环境为基础,以科学技术为手段,在以自然资源环境为对象创造和享受社会财富的同时,促进自然资源环境的循环、更新、稳定、持续发展,形成共生、包容、协调、统一的人地关系。这不仅仅是认识上的进步,更意味着行为方式的全面改变,是人类文明进程的历史必然。二、生态文明时代的资源环境价值问题(一)生态文明时代资源环境价值理论创新生态文明时代亟需解决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就是自然资源与环境的价值问题。一般意义上的价值,是指自然物的用途或积极作用,即使用价值,是物的自然属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劳动,是商品的基本属性之一,是商品生产者之间交换产品的社会联系的反映,是为解决商品交换标准而提出的概念和界定的计量工具。劳动价值论以生产商品的平均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格,而效用价值论则以补偿消耗等量资源的平均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格。无论劳动价值论抑或效用价值论,都是以人类社会活动为出发点,以人类的主观视角来探讨和判断人类生产活动的对象或产物有没有价值、价值的大小,而对资源环境的价值也出于资源环境是否参与到人类社会生产活动过程中,是否经过人类劳动,是否对人类有用来判断。现代社会发展对传统理论提出两个挑战,其一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劳动和劳动创造价值的范畴及其作用问题的质疑;其二是对于有些自然物质以及环境,因为没有参与社会劳动,没有在商品交换中体现出实体性,导致部分价值(使用价值,未进入计价、交换)的缺失,造成的恶果是对资源环境的无节制使用却没有相应补偿,导致资源环境的恶化与破坏。理论的缺陷和实践的需求急需资源环境价值理论创新。劳动价值论以劳动决定价值立论,效用价值论以物质满足人类需求的程度决定价值立论。生态文明时代的资源环境价值理论应建立在人地和谐、“天人合一”的基础上,以资源环境对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的使用价值为尺度,寻求保障发展、保护生态平衡的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自然生态系统的各种物质、能量及其所处环境,有些需要通过人类劳动,有些根本不需要经过人类劳动,都能够被人类利用,只要能够被人类利用,就具有使用价值。资源环境不仅对于人类具有使用价值,同时对于自然生态系统也具有使用价值,这是创新资源环境价值理论的根基和出发点。生态文明时代,资源环境价值不再仅仅体现为人类从事商品交换活动的计量工具,还体现为人类健康生存的基本环境质量保证,以及维持自然生态系统自身平衡与发展的功能。按其保障发展与保护生态的功效不同,资源环境价值可以区分为生态价值与生产力价值。(二)资源环境的生态价值与生产力价值资源环境的生态价值。生态是自然生态系统存在的形式和运动的状态。自然生态系统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主体,依靠自身的组织机制,通过空气、水、阳光、土壤、生物等生态要素的运动,完成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过程,维持自然生态系统平衡发展。这一过程无需人类劳动的参与,依靠自然本身的机制实现,创造价值的“劳动者”是自然生态系统本身。资源环境对于自然系统来说没有经济学意义上的生产力价值,但却有着维持自然生态系统平衡和发展的生态价值。生态价值的实现是保证人类拥有充足的资源、良好的环境的前提条件,为人类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与生存需要的“维生价值”。资源环境的生产力价值。生产力是在人类利用资源环境的社会生产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当资源环境进入社会生态系统,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要素(生产资料与劳动对象),经社会物质生产过程的加工,最终形成人类社会文明的物质财富基础,其效用或价值体现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资源基础与环境基础。资源环境这种相对于社会系统、相对于人类生产劳动的使用价值,称之为生产力价值。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资源环境开发利用的程度,促进了生产力价值的实现,资源环境生产力价值实现的过程正是文明进步的过程。(三)生态价值与生产力价值的对立统一资源环境具有相对于自然主体的生态价值和相对于人类主体的生产力价值,首先具有生态价值,然后才具有生产力价值,生产力价值依附于生态价值存在。二者统一于资源环境本身,互为矛盾,不可兼得,形成了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在文明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人地观必然产生不同的资源环境价值观,文明发展对资源环境的诉求不同,导致资源环境价值的实现不同。文明早期,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有限,自然为中心的人地观使人们对自然充满敬畏,以被动依赖为主,生产力水平最为低下,只能靠石器、动物骨角、树枝等简易工具,直接利用自然物质为生活资料,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微弱,生态价值得以保全。农业文明时期,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也不断加深,慢慢出现了人定胜天的思想,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人类开始从被动依赖到主动开发利用资源环境,社会物质生产表现为利用畜力、水力发展农业、畜牧业,人类中心主义思想逐渐形成。在这个阶段资源环境的生态价值与生产价值此消彼长,物质财富不断增长的同时出现一定程度的生态环境问题。以蒸汽机、电动机、微电子技术为标志的三次技术革命,把人类带人工业文明时代,在不到二百年的时间内,社会物质财富迅速积累,人口迅速膨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使得人类对资源环境的开发利用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资源环境的生产价值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实现,而伴随出现的土地退化、水资源短缺、森林锐减、大气污染、温室效应等一系列的资源环境问题,生态价值严重损毁。资源环境的双重价值在文明发展过程中互为消长。人类中心的人地观导致了资源环境价值实现的逆转,生产力价值逐渐扩大,而生态价值日渐被侵蚀和忽略。生产力的进步实现了资源环境生产价值最大化,带来人类文明的进步,却使得生态价值大大降低。这是自然生态环境日渐恶化的根源所在。要形成协调可持续的人地关系、发展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需要合理处置生态价值与生产力价值的矛盾关系。只有在生态价值与生产力价值同时实现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图1)。图1人类要在生态价值实现的过程中生存,更要在生产力价值的实现过程中寻求发展,发展是为了人类生存得更好。若生态受到破坏,生存质量无从谈起,发展亦无从谈起。因此文明发展在实现资源环境生产力价值的同时,更要确保生态价值的实现,这是自然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三、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生态价值与生产力价值平衡(一)生态价值与生产力价值平衡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传统文明对资源环境的生产力价值已经实现了最大化,相应使生态价值大大受损,生态文明时代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资源环境的价值平衡问题。生态文明时代,需要有效控制资源环境生产力价值的实现,生产力价值实现以不破坏自然生产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即不破坏生态价值为底线。生态文明建设中要在两种价值实现中寻找一个合适的度,达到两种价值同时实现最大化、最优化。今天,在世界不同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对资源环境价值的追求存在差异。发达国家在深度挖掘了资源环境的生产力价值之后,实现了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现已经开始注重转向生态价值实现。而发展中国家大多仍然处在工业化与城市化迅速发展的阶段,对生产力价值的追求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全球性资源环境问题的出现,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上了文明发展的议程,生态文明时代如何协调和平衡区域乃至全球生态价值与生产力价值关系,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发达国家在快速发展阶段,由于对人地关系的错误认识,以牺牲生态价值换取生产力价值,实现了自身的发展,在今后应当承担更多的保护生态的责任和义务,发展中国家虽然面临发展的压力,也必须要兼顾生态环境问题,确定合理的生产力发展速度、生态保护的约束强度,在发展与保护之间寻求合适的合理的“价值平衡点”。面对生态问题全球化,不同发展水平国家形成有差别的共同行动,保护人类共同生存的家园。只有生态价值与生产力价值处在一个合理的平衡位置,才可能确保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二)生态价值与生产力价值平衡的依据与途径人与自然构成统一的系统。自然资源环境是人类社会的承载体,以人为本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包括生产消费的所有环节,是资源环境所要承载的对象。承载力是指在确保生态可恢复与可持续,并满足人类需求的前提下,一个地区、一定时期内的资源环境数量与质量,能够承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求的能力。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就是采用科学的方法,对资源环境各种要素指标及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评价,确定一个地区一定时期内的资源环境承载力阈值,用以指导确定承载对象活动的范围、强度、规模等,通过对人口数量、经济总量、排放总量的控制,实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可见,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中,一方面考量资源环境的数量、质量和空间分布,一方面考量社会需求的总量,同时考虑经济社会进步、科学技术发展、文化背景、政策制度及管理体制和法制等因素对人类社会开发利月资源环境的方式、规模和速度等的影响,最终确定承载力大小。承载力大小实际上界定了生产力价值开发的最高上限值和生态价值实现的最低下限值,就是将资源环境开发利用控制在可承载的范围之内,即保证实现资源环境生产力价值的同时也确保生态价值的实现。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可以作为平衡两种价值的工具和手段,承载力阈值就是平衡生产力价值与生态价值的科学依据,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需要认真开展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在资源环境两种价值的实现过程中,人类不是消极等待,应该积极应对,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以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保护能力,既要保障发展,又要保护资源,既要充分利用资源环境的生产力价值,又要确保资源环境的生态价值实现。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原载《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年8期,作者与樊笑英合作撰文)

建设生态文明 坚持科学发展 “文明”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程度的概念,“文明”程度反映一个国家或民族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与整体面貌。党的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的理念,这既是中国发展的科学选择,也是社会不断进步的重要标志,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科学认知和执政水平。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建设,必将大大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的重要文明形态 人类对于文明的认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认为,文明是相对于野蛮而言的。人类从“野蛮”过渡到“文明”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同时常常表现为多层次性、多形态性和多系统性。从社会形态看,人类创造了奴隶制文明、封建制文明、资本主义文明和社会主义文明;从生产方式的角度看,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信息文明阶段;从地域和生产形态上看,又呈现出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等等。 生态文明产生于人类与自然的矛盾斗争中,这一矛盾的不断演化推进生态文明前行。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后,经济活动中片面夸大人力和机械力,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先哲关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是辩证统一的思想,忽视了经济过程与自然再生产过程的动态平衡,一味对自然界进行索取和掠夺性开发,其结果破坏了自然环境的基本生态过程和自然再生产的能力,导致生态环境破坏。纵观人类社会发展,衰落的特别是那些消亡的人类文明,都直接或间接地发生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协调,人口膨胀、盲目开垦、过度砍伐森林等造成的对资源掠夺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性使用是其中的主要原因。恩格斯告诫人们“不要过于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有鉴于此,当今时代,一种新的文明——生态文明的出现就成为历史的必然。 生态文明的含义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理解。从广义角度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一切文明形态如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基本前提,坚持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及和睦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主要内涵,倡导人的自觉与自律,倡导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从狭义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并列的文明形式之一,它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的相互依存、和谐共生、良性互动、持续发展的意境。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明是人类社会的整体进步状态,人类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方面的所有进步作为一个整体都是人类文明的组成要素。生态文明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交互作用,共同推动社会文明的发展。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体系的基础。如果生态文明系统不能向人类持续提供资源、能源和良好的环境要素时,物质文明的持续发展就失去了载体和基础,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内涵也无法全面持续发展。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不仅直接影响着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而且直接影响着人类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进步乃至和谐社会的构建。 坚持生态文明是共产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升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为此,社会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环境污染、土地沙化、生态破坏、温室效应等问题日益突出。2006年我国消费能源6亿吨标准煤,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5%,但创造的GDP却只相当于世界总量的5%。世界银行调查并测算,中国的空气和“水”污染造成的损失已经占到中国GDP的8%;而中科院测算的数据则表明,环境污染使我国的发展成本比世界平均水平高了7%,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占到GDP的15%。尽管测算单位不同、所采指标各异,但却共同揭示,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既是对我国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取得成果的总结,也是对人与自然关系方面重要认识成果的继承和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提出,是我们党科学发展、 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也是党的执政兴国理念的创新发展。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人类的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的。从表象上看,引致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是由人类非科学的活动造成的,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生产能力的巨大提高而生产的。但其根源却在于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支撑的发展观和发展模式。“人类中心论”把人类自身看成是世界的中心,自然的主宰,一味对自然资源进行索取和掠夺性的开发,造成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其结果破坏了自然环境的基本生态过程和“自然”的再生产能力,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从这个意义上看,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本身就是一种非科学、反“自然”的文化现象,生态危机实质上就是人类及人类文明的危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巨大,但资源环境代价过大,这是我们的发展理论中缺少“生态文明”的要素,片面强调GDP增长,以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所产生的必然结果,它造成了经济发展与环境、生态严重的矛盾状态。这是一个深刻教训,应该引以为戒。十七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的理念,把生态理念和思想作为一种文明形态提出,实质上是从治国的高度上否定旧有的发展理念,从根本上纠正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不利于长远发展的错误执政理念;超越工业文明资源扩张型的发展模式,实现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等理念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转变;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模式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模式转变;从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观念、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向以“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发展理念转变,探索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因此说,“生态文明”不仅是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更是一种重要的执政理念。 不断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建设生态文明为我们解决发展中的环境问题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指导。当今的环境问题既是经济问题,又是社会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不能孤立地就环境论环境,必须综合运用经济、法律、社会和行政等手段来解决。要努力做到: 树立明确的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意识是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平衡、和谐的关键所在。生态文明要求把人类的价值和终极关怀扩展到自然界,做到既利用和开发自然,又珍爱和保护自然,规范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维护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要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创造良好的社会生活方式,形成以生态文明意识为主导,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社会氛围和社会道德观念,树立以文明、健康、科学、和谐生活方式为主导的社会风气,增强全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 建立健全生态法律制度体系。法律制度是文明的产物,它标示着人类文明进步的程度,法律的功能在于用刚性的制度约束人类自身的行为。我国环境问题严重的原因之一是环境法制不完善,“无法可依”和“执法不严”并存。必须建立和健全与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环境保护管理决策相一致的环境法规、政策、标准和技术体系,严格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尤其是刑事责任的追究制度,加大对违法超标排污企业的处罚力度,严惩环境违法行为。 充分运用市场经济手段。环境污染是经济发展与“自然界”失衡的外部性突出表现,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必须从单一的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其中,经济手段尤为重要。必须充分发挥市场的杠杆作用,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运用价格、税收、财政、信贷、收费、保险等经济手段,改变资源低价和环境无价的现状,形成科学合理的资源环境的补偿机制、投入机制、产权和使用权交易等机制,从根本上解决经济与环境、发展与环保的矛盾。 转变生产和消费方式。传统的生产方式是资源—产品—废物—排放单向度的线性模式,资源消耗大,产出效益低;生活方式以物质主义为原则,以高消费为特征,认为更多地消费资源就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生态文明以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及和睦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主要内涵,倡导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必须转变生产方式,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模式,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模式转变;转变消费方式,以实用节约为原则,以适度消费为特征,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

生态文明新时代论文摘要部分怎么写

如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论文如何加强?应该保护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平衡,保护文明建设等等

生态文明新时代论文摘要范文

中学生论文《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懂的朋友帮忙

“新宠”真是宠爱有加,给她们换了一身又一身漂亮又雍容华贵的礼服,什么漂亮穿什么。玩了许久,我惊奇地发现,自己的宝贝娃娃脏了,怎么办?我就费力地打来一大盆水,把娃娃洗得干干净净。我又惊喜地发现,她们在水中好像变得更漂亮了耶!我就乐此不疲地为她们洗澡,洗得自己的手都泛白了,自然也浪费了不少的水(汗~惭愧啊)。开始我觉得这并没有什么不好,水就是让人用的嘛。而且世界上有那么多水,还可以用好久好久呢。可是,一天我正斜靠在沙发上看电视的时候,一行公益广告突然映入我的眼帘,是号召人们节水的,旁边配着一只手捧着一捧水。平时在我眼里微不足道的水,此时此刻竟显得无比珍贵。我开始羞愧,在心里对自己宣布:以后我再也不浪费水了!从此以后,我说到做到,洗脸水洗脚,然后再冲马桶。这时,我正在预习五年级下册的课文《瑞恩的井》,我再次为自己的浪费行为感到困窘与羞愧,水,对非洲人来说,就是生命。我想起自己浪费掉的一盆盆水,这该能拯救多少个生命啊?!我细细思考,以后不光要自己节水,还要发动父母、爷爷奶奶和邻居们参与到节水行动中来。大家要记住:保护水源,从我做起。只要人人每天都节约一滴水,地球将拥有美好的明天!

建设生态文明 坚持科学发展 “文明”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程度的概念,“文明”程度反映一个国家或民族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与整体面貌。党的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的理念,这既是中国发展的科学选择,也是社会不断进步的重要标志,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科学认知和执政水平。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建设,必将大大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的重要文明形态 人类对于文明的认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认为,文明是相对于野蛮而言的。人类从“野蛮”过渡到“文明”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同时常常表现为多层次性、多形态性和多系统性。从社会形态看,人类创造了奴隶制文明、封建制文明、资本主义文明和社会主义文明;从生产方式的角度看,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信息文明阶段;从地域和生产形态上看,又呈现出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等等。 生态文明产生于人类与自然的矛盾斗争中,这一矛盾的不断演化推进生态文明前行。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后,经济活动中片面夸大人力和机械力,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先哲关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是辩证统一的思想,忽视了经济过程与自然再生产过程的动态平衡,一味对自然界进行索取和掠夺性开发,其结果破坏了自然环境的基本生态过程和自然再生产的能力,导致生态环境破坏。纵观人类社会发展,衰落的特别是那些消亡的人类文明,都直接或间接地发生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协调,人口膨胀、盲目开垦、过度砍伐森林等造成的对资源掠夺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性使用是其中的主要原因。恩格斯告诫人们“不要过于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有鉴于此,当今时代,一种新的文明——生态文明的出现就成为历史的必然。 生态文明的含义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理解。从广义角度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一切文明形态如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基本前提,坚持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及和睦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主要内涵,倡导人的自觉与自律,倡导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从狭义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并列的文明形式之一,它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的相互依存、和谐共生、良性互动、持续发展的意境。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明是人类社会的整体进步状态,人类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方面的所有进步作为一个整体都是人类文明的组成要素。生态文明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交互作用,共同推动社会文明的发展。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体系的基础。如果生态文明系统不能向人类持续提供资源、能源和良好的环境要素时,物质文明的持续发展就失去了载体和基础,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内涵也无法全面持续发展。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不仅直接影响着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而且直接影响着人类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进步乃至和谐社会的构建。 坚持生态文明是共产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升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为此,社会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环境污染、土地沙化、生态破坏、温室效应等问题日益突出。2006年我国消费能源6亿吨标准煤,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5%,但创造的GDP却只相当于世界总量的5%。世界银行调查并测算,中国的空气和“水”污染造成的损失已经占到中国GDP的8%;而中科院测算的数据则表明,环境污染使我国的发展成本比世界平均水平高了7%,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占到GDP的15%。尽管测算单位不同、所采指标各异,但却共同揭示,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既是对我国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取得成果的总结,也是对人与自然关系方面重要认识成果的继承和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提出,是我们党科学发展、 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也是党的执政兴国理念的创新发展。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人类的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的。从表象上看,引致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是由人类非科学的活动造成的,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生产能力的巨大提高而生产的。但其根源却在于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支撑的发展观和发展模式。“人类中心论”把人类自身看成是世界的中心,自然的主宰,一味对自然资源进行索取和掠夺性的开发,造成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其结果破坏了自然环境的基本生态过程和“自然”的再生产能力,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从这个意义上看,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本身就是一种非科学、反“自然”的文化现象,生态危机实质上就是人类及人类文明的危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巨大,但资源环境代价过大,这是我们的发展理论中缺少“生态文明”的要素,片面强调GDP增长,以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所产生的必然结果,它造成了经济发展与环境、生态严重的矛盾状态。这是一个深刻教训,应该引以为戒。十七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的理念,把生态理念和思想作为一种文明形态提出,实质上是从治国的高度上否定旧有的发展理念,从根本上纠正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不利于长远发展的错误执政理念;超越工业文明资源扩张型的发展模式,实现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等理念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转变;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模式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模式转变;从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观念、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向以“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发展理念转变,探索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因此说,“生态文明”不仅是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更是一种重要的执政理念。 不断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建设生态文明为我们解决发展中的环境问题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指导。当今的环境问题既是经济问题,又是社会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不能孤立地就环境论环境,必须综合运用经济、法律、社会和行政等手段来解决。要努力做到: 树立明确的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意识是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平衡、和谐的关键所在。生态文明要求把人类的价值和终极关怀扩展到自然界,做到既利用和开发自然,又珍爱和保护自然,规范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维护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要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创造良好的社会生活方式,形成以生态文明意识为主导,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社会氛围和社会道德观念,树立以文明、健康、科学、和谐生活方式为主导的社会风气,增强全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 建立健全生态法律制度体系。法律制度是文明的产物,它标示着人类文明进步的程度,法律的功能在于用刚性的制度约束人类自身的行为。我国环境问题严重的原因之一是环境法制不完善,“无法可依”和“执法不严”并存。必须建立和健全与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环境保护管理决策相一致的环境法规、政策、标准和技术体系,严格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尤其是刑事责任的追究制度,加大对违法超标排污企业的处罚力度,严惩环境违法行为。 充分运用市场经济手段。环境污染是经济发展与“自然界”失衡的外部性突出表现,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必须从单一的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其中,经济手段尤为重要。必须充分发挥市场的杠杆作用,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运用价格、税收、财政、信贷、收费、保险等经济手段,改变资源低价和环境无价的现状,形成科学合理的资源环境的补偿机制、投入机制、产权和使用权交易等机制,从根本上解决经济与环境、发展与环保的矛盾。 转变生产和消费方式。传统的生产方式是资源—产品—废物—排放单向度的线性模式,资源消耗大,产出效益低;生活方式以物质主义为原则,以高消费为特征,认为更多地消费资源就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生态文明以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及和睦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主要内涵,倡导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必须转变生产方式,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模式,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模式转变;转变消费方式,以实用节约为原则,以适度消费为特征,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

让家园“富饶秀美、和谐安康”; 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浙江生态日,我们如何做;生态文明从小事做起;我的绿色低碳生活;爱我家园 践行环保。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