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闽江学院论文奖励

发布时间:

闽江学院论文奖励

闽江学院2009-2010学年度国家励志奖学金初审获奖名单公示根据福建省教育厅、财政厅《关于下达2010年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名额指标的通知》(闽教财[2010]148号),我校共有国家励志奖学金名额555名(每人奖励5000元)。评审办法为各系(院)综合候选学生情况,在全面考核基础上等额评审。 评审条件: 1、参评对象为2007~2009级所有在校学生中2009~2010学年在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010级新生不参评;基本条件如下: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3)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4)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秀,没有补考科目; 2、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能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 (1)2009~2010学年中有违反校纪校规者; (2)在校学习期间行为失范,有悖于《大学生行为准则》者。 同一学年内,申请并获得国家助学金的学生,符合条件的可同时申请并获得国家奖学金或国家励志奖学金,但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同一学年同一学生不能同时受享; 同一学年内,申请并获得校内各类优秀学生综合奖学金、单项奖学金、创新奖学金、校自强奖学金、各类社会奖学金的学生,符合条件的可同时申请并获得国家奖学金或国家励志奖学金。 经各班级(专业)认定评议小组推荐,各系(院)学生资助工作组初审产生了我校2009~2010学年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奖同学555名(名单附后)。 现对初审通过的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名单进行全校公示,公示期为10月14日~10月18日。如有不同意见请向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联系电话:83761585,联系人:王老师、余老师,举报邮箱:)或校纪检监察部门(联系电话:83761523,联系人:刘老师)反映。 闽江学院学生工作处 二〇一〇年十月十三日附件:闽江学院2009~2010学年度国家励志奖学金初审获奖名单闽江学院2009~2010学年度国家励志奖学金初审获奖名单一、中文系(29人)2007级:师范专业:李晓兰、高朝英、钟丽苹广告专业:刘超超、陈志风、李小娟中文专业:张福英、张林妹、周德照、严琴、吴立梅、2008级:师范专业:林森、张艳婷广告专业:蔡丹丹、王艺华、刘新新、苏丽丹、谢翠花中文专业:刘丹丹、温红亮、蓝五八、陈禹2009级:师范专业:张世慈、余小丽中文专业:许剑山、刘虹、魏丽娜、苏玥、江敏二、外语系(41人)2007级: 英语本科 专业:李金金、陈连海、王小燕、黄雪英、夏丽秀、黄丽华英语教育 专业:陈小凤、李怀群、张翠云、林文娟、叶润芬2008级:英语教育专业:陈小静、邱阿艳、李晓芳、陈美霞、郑碧惠、张婷婷英语本科专业:李宝治、郭小梅、吴岩凤、林小平、王冰冰、陈玉凤、何小娟、林梅英2009级:英语专升本专业:苏玉琼、郑喜悦英语教育专业:游章乐、潘彬彬、王晓虹、陈蕙娜、郑莉莉、江凯英语本科专业:王贝、陈艳梅、刘绩梅、谢彩云、阮凯超、林丽环、吴春萍应用日语专业:项云花三、数学系(33人)2007级: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尹芳芳、谢慧华、林高风、陈细云、吴俊杰、林美珍数学与应用数学(金融数学方向)专业:郑聪霞、朱世勇、张小霞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钟云芳、江福鑫、肖世钡2008级: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黄凌娟、林萍、王婷婷、何基粦、黄彩云、林小莲数学与应用数学(金融数学方向)专业:沈香莲、廖超、郑家燕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陈益航、陈锦平、叶凯亮2009级: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林赛翩、林汉辉、周鸿强、周倩倩、郭玉清数学与应用数学(金融数学方向)专业:林红红、潘秋儿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王洁、俞秋金四、物理学与电子信息工程系(41人)2007级:物理学:江小兰、刘宇萍、陈花、林英、杨求银电子信息工程:张爱萍、张斌辉、项莺、李红、曹金福、林宝卿 2008级:物理学:陈淑霞、刘开峰、黄敬宏、兰丽萍、 赖红燕、 汤美玲电子信息工程:曾志高、林永生、王生镜、夏亚洲、黄贵梅、黄文灿电子科学与技术:张杰城、沙宏毅、王秀楼2009级:电子信息工程:杨晓敏、严学馆、沈汉彬、张宜斌、李福海、王培财物理学:朱玲、郑雅梅、温李杭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林宝凤、郑海萍、吴芳梅电子科学与技术:胡少林、黄培森、陈秀莹五、计算机科学系(37人)2007级:通信工程专业:杨仁飞、陈翠柳、吴建明、吴隆强、吴良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文峰、黄龙祥、黄礼兴2008级:通信工程专业:戴琳英、徐建秋、柳丽萍、修德珍、陈加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陈文鸿、姜豪、林飞雪、林加富、戴艺君、丘富铨、张嘉、陈燕清2009级:通信工程专业:李丰年、陶玉玲、何锦芳、郝欣、林素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苏爱琼、吕天齐、洪彬彬、林晓燕软件工程专业:林彩珍、巫淑珍、魏歆玥、黄稳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升本)专业:陈锦期、蒋亚飞、李兴六、旅游系(32人)2007级:旅游管理专业(市场营销方向):陈红梅、游丹、刘冬招旅游管理专业(国际旅行社经营管理方向):马间、叶晨曦旅游管理专业(涉外酒店方向):周裕霖、郑丽萍、林秋淋、胡发珠2008级:旅游管理专业(市场营销方向):陈伟杰、范艳芳、林剑峰、李惜坤旅游管理专业(国际旅行社经营管理方向):陈秀玲、邓荣强旅游管理专业(涉外酒店方向):江水辉、陈晓静、郑丽娟、曾蓉蓉、汤和容2009级:旅游管理专业(市场营销方向):林少华、张艺秀旅游管理专业(会展旅游方向):刘化平、郑敏敏旅游管理专业(涉外旅行社方向):卢丽明、祝丽萍旅游管理专业(涉外酒店方向):张翠娟、单丽兰、谢兰英旅游管理(专升本):侯雁娜、陈彩霞、陈真七、管理学系(49人)2007级:财务管理专业:聂云珍、蔡井滨市场营销专业:韩志敏、蔡小乌、袁彩萍电子商务专业:谢娇金工商管理专业:陈信淑、卢岚、陈小燕会计学专业: 刘培培、林香玉、李丽芳 1班:林玲玲、何丽清2008级:市场营销专业:陈益民、傅焕溶会计专业:倪婷婷、连丽珍、林钗、李晨悦、朱凌晓、张春晖、李左金、江芳华工商管理专业:曾千金电子商务专业:陈双明、潘冬雪财务管理:邓舒婷2009级:电子商务专业:黄俊杰、廖坤钦财务管理专业:雷沉静、叶风晴、苏小静市场营销专业:林建国、章丽英、詹长祺工商管理(专升本)专业:辛亚玲、何丽萍、陈燕、谢元芬会计学专业:赖闽梅、耿丽娟、陈雪妹、吴雪梅、赵文建、邱晓红、任玲青工商管理专业:万敬丽、郑周周八、服装与艺术工程系(33人)2007级: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朱丽华、杨泓纺织工程专业:陈碧虹、张凡凡 、王龙家纺设计专业:李常红 、刘轩、庄德新服装艺术设计专业:孙丽莎 、兰丽丽时尚传媒专业:周江辉、毛袁袁2008级: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张亚鹏 、蓝霞、周莉纺织工程专业:汤志华 、陈梦琴、王春霞、李志珍家纺设计专业:姬凤仙 、陈丽文、 林霞、服装艺术设计专业:邬美清、杨会灵、钟玉梅时尚传媒专业:李素霞、陈婷婷2009级: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王斐洁、黄昌增纺织工程专业:黄雪春、陈春姐家纺设计专业:崔雪雪服装艺术设计专业:袁婷九、美术学院(33人)2007级:艺术设计(装潢方向):李中赠、王萌萌、杨蕾艺术设计(环境方向):朱凯、邝淑芳、郭敏、仇倩倩、张建霞艺术设计(雕塑方向):钟建华、阮慧香2008级:艺术设计(装潢方向):王碧芸、李于深、韩蓉、周晓君艺术设计(环境方向):刘慧、陈龙财、王鑫、王超、袁晓慧、王玉梅艺术设计(雕塑方向):刘嘉华、陈吉乐2009级:艺术设计(装潢方向):李见才、夏诚、朱鲁伟、庄华清、蔡顺涛艺术设计(环境方向):周灵玉、马洛艺术设计(雕塑方向):肖明珠绘画专业:陈少兰、吴惠玲、林金燕十、地理科学系(36人)2007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王丽筐、池至杰、江锦、支晓英、苏毅成、王晗地理科学(师范)专业:沈燕娣、李美妹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严惠明、彭彦彦、宋文佳测绘工程专业:魏锦德、吴沙川2008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黄霞霞、潘小红、谢丽萍、陈丽雄、许晓虹、陈晓燕地理科学(师范)专业:廖丽萍、林小丹、郑丽煌地理信息系统专业:陈爽、苏登凤、肖惠珍测绘工程专业:林烨彬2009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罗海能、李志鹏、贝秋晓、刘寿航、地理科学(师范)专业:陈芳芳、陈小莉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李英、陈清凤、池晶琳测绘工程专业: 黄丽云十一、化学与化学工程系(34人)2007级:化学教育专业:蔡沈燕、曾燕、范丽花应用化学专业(高分子材料):柯志鹏、郑巍东应用化学专业(环境科学与技术):汤少斌、李敏、洪艺云应用化学专业(无机非金属):游淑娟、陈建军、何帅2008级:化学教育专业:何锦茂、吴丹、王钦华、应用化学专业(高分子材料):程勇刚、林佳男、张小芳应用化学专业(环境科学与技术):李芬芬、陈曙蓉应用化学专业(无机非金属):汪金玉、吴阿宾、江达宣、庄小青2009级:化学教育专业:王云芳、陈怡琼、魏欢应用化学专业(高分子材料):王雯莉、温茂云、黄森城应用化学专业(环境科学与技术):庄婷娟、丁金梅、李培桐应用化学专业(无机非金属):陈建乐、林伟十二、历史学系(19人)2007级:历史教育专业:甘秀文、李宁、 陈采芸 、郑培煌图书管理专业:林海鑫 历史文档管理专业:廖发万、杨美金2008级:历史教育:许玲玲历史图书管理:余燕滨、胡秀宝历史学:詹丽卿、徐志清、蔡晓玲、林丽香2009级:历史学(历史教育):付林春历史学(图书管理):彭晶、贠小侠历史学(文档信息管理):赖学辉、吴丽颖十三、法律系(28人)2007级: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林进枝、黄银莲、谢石明法学专业:汪孝就、李彰益、黄兰芳、程菲2008级: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王婉莉、赖翠凤、吴张华、陈兰法学专业:包晓华、李杰、潘保安、田翠丽、蔡光毅、罗玉婷、温艺红、吴玉玲、吴小华、林相琴、黄丽萍、叶聿僚、黄晓霞2009级: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陈兰凤、陈慧娜、谢晓彬法学专业:刘少珍十四、公共经济学与金融学系(30人)2007级:金融学专业:胡爱娟、林秀苗、王淑滨财政学专业:王商令、蔡连芳、李金兰、王银萍国贸学专业:傅梅华、丁丽君2008级:金融学专业:苏瑞颖、王雪梅、刘丽华、林艳梅财政学专业:黄景玲、郑芬香、郑秀萍、郭建结国贸学专业:赵惠丹、方福兰、陈晓珍2009级:金融学专业:蔡良才、王海连、范美玲、陈清龙财政学专业:陈林英、李巧芳 国贸学专业:何莹、王艺红保险学专业:朱丽燕、张桂玲十五、蔡继琨音乐学院(6人)2007级:音乐学专业(非师):姜魏伟、范丹丹2008级:音乐学专业(非师)班:陈承冰、吴艳琼、樊胜男2009级:音乐学专业(非师)班:肖丹丹十六、软件学院( 65 人)2008级: 可视化程序设计专业:许晓梅、吴木兰、邓光铭、陈靓、陈晶晶、潘丽丽游戏开发专业:耿龙龙、吴跃玲计算机办公应用专业:邱晓珍、温小兰、范美华、沈俊标、吴宝花、苏虹移动应用开发专业:雷廷燕、周晓芳、张爱琛、鲍莉、林伟林网络系统管理专业:利水香、李玲、陈惠、屈翠翠网络构建技术专业:林得辉数据库专业:高阿妙、柳惠英WEB应用程序设计专业:王丽勤、张璐、李立英、朱小钦多媒体制作专业:林雄山、林婉梅图形图像制作专业:黄晓兰、张剑伟2009级:WEB应用程序设计专业:王惠娥、王钰莹、张秀芳、苏梦莹、丁丽、蒋雪强、庄伟彬网络系统管理专业:吴素琴、李佩娟、郭思翔、吴倩倩可视化程序设计专业:孙燕、苏婷婷、陈青青移动应用开发专业:刘道荣、陈艺和图形图像制作:张小冰、李缤奇、王梅龙数据库管理专业:吴芳多媒体应用开发专业:罗保晶、吴明淑、苏爱华 游戏开发专业:周振良计算机办公应用专业:白超群、黄丽华、孟**、陈开林网络构建技术:周丽芳、林小燕软件工程专业:宋密文十七、海峡学院(1人)2009级:服装时尚设计:林巧静十八、交通学院(8名)2007级:交通工程专业:何荣林、许小清、严秋芹、林绿英。2008级:交通工程专业:王两全、王杰。2009级:交通工程专业:陈雪芬、吴海珠。

闽江学院论文奖励多少

在双非大学一篇中科院一区的SCI论文可奖励3-5万元,而在985高校同样期刊的一篇论文也许只奖励1万元。部分冲刺“ESI 1%或1‰”学科的专业,对于论文还有额外30%的奖励提升,引用则是一次50元。硕士生、博士生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老师的科研奖励不同,得看学校是否有相应政策。但是,研究生发放高水平的论文后,可以评选高一层级的学业奖学金。同时,可申报学校各类奖学金,比如985高校的校长拔尖奖学金博士生特等是6万元/年。论文种类专题型这是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直接论述的形式发表见解,从正面提出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一种论文。论辩型这是针对他人在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见解,凭借充分的论据,着重揭露其不足或错误之处,通过论辩形式来发表见解的一种论文。综述型这是在归纳、总结前人或今人对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以介绍或评论,从而发表自己见解的一种论文。综合型这是一种将综述型和论辩型两种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写成的一种论文。

?孩子,别做写shou

闽江学院论文奖励办法

奖学金呗,看你成绩和德育分

闽江学者待遇如下:1、计划总额内的闽江学者特聘教授奖金由省财政安排专项经费补助,每人每年人民币12万元,同时享受学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供的工资、保险、福利待遇。讲座教授奖金由学校自筹,奖金额度由聘任学校与讲座教授商定。对受聘的闽江学者聘期内符合闽委办〔2010〕2号文有关规定的,可享受闽委办〔2010〕2号文规定的优惠政策,不重复享受闽江学者奖金。2、高校应当为聘任的特聘教授提供必要的科研经费(自然科学类、工程技术类特聘教授科研经费不低于200万元,人文社会科学类特聘教授科研经费不低于50万元),以及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岗位设置闽江学者实行岗位聘任制。高校设置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岗位,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经省教育厅组织对基本条件进行资格审核和研究确认后,由高校聘任,实行合同管理,聘期三年。闽江学者岗位原则上按一级学科设置,所在学科应属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或急需紧缺领域。一般应为高校省部级及以上重点学科、科研平台,优先在我省“高峰”“高原”学科设岗,一般本科高校可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在学校重点建设的特色应用型学科设岗;加大对申报国家重大项目、平台的高校和原中央苏区、革命老区高校闽江学者设岗的支持力度。以上内容参考:闽江学院-闽江学者奖励计划实施办法

科研论文的奖励办法就是直接按照你的排名来进行奖励的

科研论文奖励办法对,如果你知道这是为什么的话,你可以当时见面问一下别人,他们都是会给你奖励的

汉江师范学院论文奖励

汉江师范学院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湖北医药学院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湖北医药学院药护学院 汉江师范学院1978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以教师教育为主,涵盖文、理、工、管等学科的全日制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其前身可追溯至创立于1904年的郧阳府师范学堂,文脉可以追溯到明朝嘉靖年间的郧山书院。学校1975年开始设立大专班,1977年为华中师范学院郧阳分院,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郧阳师范专科学校。1993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6年3月22日国家教育部批准同意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汉江师范学院。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是全国唯一一所以汽车命名的以工学为主,管理学、经济学、文学、理学、法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同时也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重点建设高校。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始于1972年创立的第二汽车制造厂工人业余大学,1983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 湖北医药学院学校始建于1965年,于1977年开始普通本科教育。1994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正式列入国家普通高校序列,并定名为郧阳医学院。2010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湖北医药学院,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由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2003年3月经湖北省教育厅批准,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审核确认并发文批准成立。 湖北医药学院药护学院建于1965年,其前身为武汉医学院郧阳分院,1994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成为独立设置的普通本科高等院校。

不好,教学环境一般,宿舍条件不好,社会资源不多,实习说五个月3000,到现在都没有拿到钱。辅导员不负责。唯一好的地方就是,学校绿化可以,面上挺好看的,人们喜欢在它附近买房子,这样下班了就可以来学校散步,2017-2019这两年身边朋友遇见过三次变态,就是那种字面意义上的校外变态。我挺后悔上这个学校的。

学校建设了一支高素质、高水平教学团队。现有专任教师640人,兼职教师17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20余人,博士、硕士220余人,“双师型”教师286人。 聘有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100余名知名学者、博导为客座教授;聘请有7名外籍专家常年在校任教。 学校建有集摄录编为一体的电化教学中心,同时装备有7个多功能大教室,供开展电化教学使用,对全校师范生开设了电化教学课程,课时分布为理论课54学时,实践课20学时。学校在2000年又自己设计规划建成了内部传输速度为1000兆的以太网,并联入了中国教育科研网,拥有8个C类地址,现有数千台计算机联网,可以满足全校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需要。学校积极主动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在人文社科领域特别是以武当文化、汉水文化为主的地方文化研究中有较大优势和特色。学校科研工作与南水北调水源地水质保护、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十堰打造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战略相结合,研究成果丰硕,在推介武当文化、车城十堰、丹江水资源等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2010年以来,公开发表论文2170篇,其中被SCI、EI、CPCI收录76篇;出版学术专著、教材102部,研究成果获省、市政府奖励69项,获国家、省、市(厅)级立项教科研课题109项,省科技厅重大科技成果鉴定4项,授权专利10项;创刊于1980年底的《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已出版发行150多期,先后被评为“全国高职高专学报核心期刊”、“全国高职高专十佳学报”、“湖北省优秀期刊”。获湖北省高校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湖北省科研成果三等奖4项,十堰市科研成果奖72项。现有湖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汉水文化研究基地),湖北省武当文化研究会,十堰市科技创新团队(珍稀药用植物繁育创新团队)等研究机构。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湖北医药学院药护国际学院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湖北医药学院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 有2本1的和专科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 3本 都在红卫那边郧阳医学院 2本2郧阳医学院药护学院 3本

黑龙江工程学院论文奖励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扩展版)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保证黑龙江工程学院招生工作顺利进行,维护考生合法权益,规范招生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有关规定,结合黑龙江工程学院实际情况,特制订本章程。第二条 学校全称: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校代码:11802第三条 学校地址:哈尔滨市道外区红旗大街999号邮政编码:150050第四条 主管部门:黑龙江省教育厅第五条 法人代表:校长付晓飞第六条 黑龙江工程学院是以工为主,多学科发展的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学校面向全国招生。学校是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发改委和教育部实施的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应用型高校建设项目百所示范校,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示范建设高校、黑龙江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培育)和共享型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平台。第七条 颁发证书符合毕业条件的学生,颁发经教育部统一电子注册的全日制普通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本科毕业生颁发学士学位证书。颁发毕业证书及学位证书的学校名称:黑龙江工程学院第八条 执行教育部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颁布的有关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工作的规定,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择优录取,并接受纪检监察部门、新闻媒体、考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第二章 组织机构第九条 黑龙江工程学院成立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学校本科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校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第十条 学校招生办公室是学校组织和实施全日制本科招生工作的常设机构。第三章 招生计划第十一条 根据教育部、黑龙江省教育厅核准的年度招生计划及相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编制并报送招生来源计划,经审批后向社会公布。招生计划及专业报考要求以各省级招生机构公布为准。第四章 录取规则第十二条 分专业录取时,实行“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原则,专业志愿之间不设分数级差,按照考生实际高考成绩由高到低排序录取,若考生成绩相同,理工类专业按照数学、外语、理科综合、语文的顺序,文史类专业按照语文、外语、文科综合、数学的顺序,根据单科成绩由高到低录取。第十三条 艺术类专业录取使用所在省(区)的专业课统考成绩。分专业录取时,按考生专业课成绩由高到低依次录取,如遇专业课成绩同分,按考生文化课成绩与其所在省(区)控线的分差从高到低依次录取,若分差相同,按语文、外语、数学顺序单科成绩高低依次录取。第十四条 当考生所报专业不能满足时,如服从调剂,自动进行专业调剂;如不服从调剂,做退档处理。第十五条 对加分或降分投档考生的处理对享受照顾政策的考生,按考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文件规定执行。在分专业时,以实际高考成绩为准。第十六条 对考生身体状况的要求执行教育部及相关部委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有关规定和要求,考生报考时应慎选体检受限专业,女生慎选面向艰苦行业就业的专业。第十七条 大类招生专业我校部分专业按土木类、建筑类、机械类、材料类、计算机类、交通运输类、设计学类招生。详见公布的《黑龙江工程学院2020年招生计划》。第十八条 有关专业的特别要求英语专业限英语考生报考;计算机类、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机器人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地理信息科学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等专业入学后,按英语考生的外语基础授课,建议非英语类考生慎重报考;建筑类专业要求考生有基本的美术基础。第十九条 除建筑学、城乡规划专业学制为五年外,其他专业均为四年。第二十条 教育部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人才培养项目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项目是教育部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一起推广的校企合作项目,校企双方共建共管中兴ICT学院,合作开展物联网工程等专业教育,联合培养面向ICT行业领域的应用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由合作企业负责推荐就业。新生入学后在计算机类中选拔学生参加该项目。第二十一条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我校与美国西伊利诺伊大学合作举办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与芬兰卡累利阿应用科技大学合作举办能源与动力工程本科教育项目。第二十二条 委托培养项目龙建路桥股份有限公司委托我校为其培养土木工程专业人才。校企双方合作开展经黑龙江省教育厅批准的委托培养定向就业本科生项目,该项目实行招生计划单列,面向黑龙江省招生。龙建路桥股份有限公司承担入读该项目学生的学费、住宿费,并设立奖助学金。学生毕业后依约到龙建路桥股份有限公司就业。报考此项目的考生,须仔细阅读《委托联合培养定向就业本科生合同书》,凡填报此项目的考生均视为已经通晓并同意合同书全部规定内容。该项目录取学生在学校规定时限内签订《委托联合培养定向就业本科生合同书》,不按时签订合同的,视为学生自动放弃录取,按规定取消其入学资格。《委托联合培养定向就业本科生合同书》内容在黑龙江工程学院招生信息网页查阅。第五章 收费标准及奖励资助措施第二十三条 学费标准学费执行标准按黑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厅等部门批复的有关文件执行。第二十四条 学生奖励资助措施学校建立了完善的奖助体系,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期奖学金等多种奖助学金,还设有勤工助学等校内资助。按照国家政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在生源地或学校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申请贷款学生在校期间的利息由财政补贴。第六章 附则第二十五条 本章程根据教育部、生源地省级招生管理部门当年招生政策的调整进行修订。本章程若与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政策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政策为准。第二十六条 本章程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学校以往有关招生工作的要求、政策如与本章程不一致者,以本章程为准。咨询电话:0451—88028842 88028630学校网址: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