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中外船舶科技期刊怎样查询真假

发布时间:

中外船舶科技期刊怎样查询真假

这你问对人了 我住在国防科大 每次进来读得凭证 守得很严 我估计你单独来参观时不可能的 除非你在科大有熟人 或者你与你们学校的领导说说看可以和同学们一起去看可以不 反正单独的没有证件就想进来参观不可能 不过 如果你考得上科大 我可以告诉你 你这辈子不用担忧了!

不可以,需要相关证件和证明。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简称国防科技大学,是一所直属中央军委培养国防科学技术人才副大军区级的综合类最高学府。是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并获中央特殊专项资金的全国顶尖名校。学校1953年创建于哈尔滨,原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1959年3月22日被列为首批全国重点大学。1970年,军事工程学院的主体迁至湖南省长沙市,改名为长沙工学院,隶属于国务院第七机械工业部。船舶专业留至当地,成立哈尔滨船舶学院。1984年,学校经国务院、中央军委和教育部批准首批成立研究生院,1978年,长沙工学院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回归军队序列。扩展资料:1、本校的工作人员,或者学生,可以进去,一卡通就是通行证。2、如果是校外人员,去校内办事:比如做实验,开会,参加夏令营,或者面试等,需要在门卫处,提前联系校内人员。让校内人员用军机,给门卫打电话,确认身份,用你的身份证,换取(临时)通行证。出来之后,用临时身份,再换回自己的身份证。注意事项:1、如果证件不齐全,不要和门卫争吵。这里是军事基地,不是大学。2、进入校园,要严格服从这里的军事管理,比如纠察等。3、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形象,要衣着得当,干净整洁。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查了一下,在 最新的2014版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中。《舰船电子工程》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其它中文、CSCD 等 核心期刊 都不是的。

不可以,需要相关证件和证明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简称国防科技大学,是一所直属中央军委培养国防科学技术人才副大军区级的综合类最高学府。是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并获中央特殊专项资金的全国顶尖名校。学校1953年创建于哈尔滨,原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1959年3月22日被列为首批全国重点大学。1970年,军事工程学院的主体迁至湖南省长沙市,改名为长沙工学院,隶属于国务院第七机械工业部。船舶专业留至当地,成立哈尔滨船舶学院。1984年,学校经国务院、中央军委和教育部批准首批成立研究生院,1978年,长沙工学院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回归军队序列。学校坐落在古城长沙市开福区,占地总面积5700余亩,拥有先进的教学、科研实验条件和公共服务体系。全校有3个国家级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863”高技术重点实验室、1个军队院校重点实验室和一批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实验室。新建的现代化教学大楼拥有先进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图书馆藏书200多万册,中外期刊4000多种,并建立了全套“美国政府四大科技报告”检索系统。学校计算机网络分别与国家教育科研网、国际互联网和全军军事训练信息网互联。全军军事训练信息中南中心设在国防科技大学,由学校承建和管理。全校教职员工均可方便地使用网络。学校现设有: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理学院、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系统与管理学院、计算机学院、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指挥军官基础教育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等。军队学位委员会在学校设立了军队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学校按照理工结合,以工为主,文、管、军、经、哲多学科相互渗透,口径宽、适应性强、军队和国防特色明显的人才培养思路,长期不懈地致力于学科专业建设,形成了总体层次高、紧跟高科技最新发展、适应未来要求的一流学科专业体系。学校是国务院首批批准有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单位,设有31个本科专业、80个硕士点、40个博士点、11个博士硕士授权一级学科、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国家重点学科、15个军队“2110”重点建设的学科领域、15个湖南省重点学科和5个“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力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可按一级学科招收和培养博士、硕士生。

中外船舶科技期刊怎样查询真假啊

B,不写得很清楚吗?

着实的难找啊

中外船舶科技期刊怎样查询真假鉴别

SCI是科学引文索引。EI是工程索引。SCI,即《科学引文索引》,英文全称是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出版的一部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通过其严格的选刊标准和评估程序来挑选刊源。其检索对象主要是自然科学。EI即《工程索引》, 其不收录基础理论研究文章。系美国工程信息公司出版的一个著名工程技术类综合检索工具。SCI和EI都是刊物中等级较高的刊物,对于论文的收取来说自然是比较严格的,并且这些对于论文的投稿发表对于职称的晋升来说也是有很大帮助的。扩展资料:SCI评价的引入影响:1、不可否认,SCI评价的引入对鼓励科研人员瞄准国际一流,促进我国科研水平有过正面的引导提升作用。然而,随着时间推移,由此带来的负面后果也凸显。2、多而不精,引用率不高现象已经到了非重视不可的地步。一些学校领导习惯于比“SCI”,仿佛有了几篇顶级SCI,学校整体水平就提升了。对推动学术界整体浮躁起到催化剂作用。3、高校行政化管理将评判学者水平的权力交给一些行政人员。行政人员对学术不很了解,常常会把评判简单化、数字化,不会仔细考量某项具体成果在同行当中的切实影响。参考资料:百度百科:SCI  百度百科:EI

查了一下,在最新的2014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中。《舰船电子工程》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其它中文、CSCD等核心期刊都不是的。

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简称 SCI )于1957 年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简称 ISI)在美国费城创办,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 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EI:工程索引(EI)是由美国工程师学会联合会于1884年创办的历史上最悠久的一部大型综合性检索工具。EI在全球的学术界、工程界、信息界中享有盛誉,是科技界共同认可的重要检索工具。扩展资料:EI每月出版1期,文摘3万至4万条。数据库每年新增500000条工程类文献,数据来自5100种工程类期刊、会议论文和技术报告,原始文献来自40余个国家,涉及的语言多达39种,其中3600种有文摘。年报道文献量16万余条。每期附有主题索引与作者索引;每年还另外出版年卷本和年度索引,年度索引还增加了作者单位索引。SCI:评价标准1976 年,ISI 在 SCI 基础上引出期刊引用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JCR),提供了一套统计数据,展示科学期刊被引用情况、发表论文数量以及论文的平均被引用情况。在 JCR 中可以计算出每种期刊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影响因子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一个期刊的影响力。参考资料:百度百科---EI    百度百科-----SCI

SCI期刊SCI(Science RealthIndex)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出版的世界著名期刊文献检索工具。它包括数量、原因、化学、农业、林业、医学、生命科学、天文学、地理、环境、材料和工程技术等。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核心期刊。工程指数(EI)发表于1884。它是美国工程信息公司(工程信息公司)出版的著名的工程技术综合检索工具。EI每月出版1期。1万3000至1万4000篇文章,摘要,摘要;主题索引和作者索引的每一个问题;年度和年度索引也被出版。扩展资料:EI和SCI的区别如下:1、创办不同:SCI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在美国费城创办,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EI是由美国工程师学会联合会于1884年创办的历史上最悠久的一部大型综合性检索工具。2、作用不同:SCI的作用是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EI的作用是是供查阅工程技术领域文献的综合性情报检索刊物。3、属性不同:SCI偏向于自然科学、生物、医学类的,而EI偏向于机械工程、机电工程、船舶工程、制造技术等。4、出版时间不同:SCI每年出六期,现每期有 A、B、C、D、E、F六册;EI每月出版1期。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词条-科学引文索引百度百科词条-工程索引

中外船舶科技期刊怎样看真假

《材料开发与应用》(双月刊, ISSN1003-1545, CN41-1149/TB)是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材料学术委员会和洛阳船舶材料研究所共同主办,海洋腐蚀与防护重点实验室协办的材料科学技术性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一直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源期刊”、“中国金属文摘数据库重点收录期刊”和“中文材料类核心期刊”,也是“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1991年获首届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优秀科技期刊奖,1995年获第二届“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优秀科技期刊奖”,2003年获河南省优秀科技期刊奖。  本刊自1978年创刊以来,坚持振兴船舶工业、提高材料开发与应用水平、为国防工业和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办刊宗旨。报道内容以船舶和海洋工程材料为主,兼收相关行业在材料方面的研究开发成果,注重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及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主要刊登上述领域的材料研制、材料工艺、材料性能研究及分析与测试等方面的研究报告、学术论文、专题评述等,尤其注重报道高新技术及实用技术在上述领域中的应用。  《材料开发与应用》主要栏目有:金属材料(组织与性能、热加工、腐蚀与保护)、非金属材料能材料、高技术新材料、材料试验技术、实用技术、经验交流、综合信息和专题综述等   期刊名称:   材料开发与应用   期刊汉语拼音:   CAILIAO KAIFA YU YINGYONG   期刊外文名: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Materials   刊 期:   双月   创办日期:   1978   主管部门: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主办单位:   洛阳船舶材料研究所、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材料委员会 协办单位: 海洋腐蚀与防护重点实验室  承办单位:   洛阳船舶材料研究所   主 编:   王其红   刊社地址:   河南洛阳滨河南路169号     编辑部通信地址:   河南洛阳023信箱5分箱   邮政编码:   471039   国内统一刊号:   CN 41-1149/TB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003-1545   发行范围:   国内外公开发行   订购处:   河南洛阳023信箱5分箱编辑部   广告经营许可证:   4103004000013   国内定价:   ¥00   国外定价:   $00   出版日期:   双月15日

船舶工程主办单位: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出版周期:月刊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2016-2017年度)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2014年版;=========水运工程主办单位: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出版周期:月刊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2016-2017年度)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2014年版;这2个期刊 都是 中文核心+科技核心的 双核心期刊!!档次是一样的!!但行业内期刊来看, 船舶工程(第4) 要比 水运工程(第8)要好些!!

不是,刚查了。

中外船舶科技期刊怎样看真假的

这你问对人了 我住在国防科大 每次进来读得凭证 守得很严 我估计你单独来参观时不可能的 除非你在科大有熟人 或者你与你们学校的领导说说看可以和同学们一起去看可以不 反正单独的没有证件就想进来参观不可能 不过 如果你考得上科大 我可以告诉你 你这辈子不用担忧了!

不可以,需要相关证件和证明。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简称国防科技大学,是一所直属中央军委培养国防科学技术人才副大军区级的综合类最高学府。是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并获中央特殊专项资金的全国顶尖名校。学校1953年创建于哈尔滨,原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1959年3月22日被列为首批全国重点大学。1970年,军事工程学院的主体迁至湖南省长沙市,改名为长沙工学院,隶属于国务院第七机械工业部。船舶专业留至当地,成立哈尔滨船舶学院。1984年,学校经国务院、中央军委和教育部批准首批成立研究生院,1978年,长沙工学院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回归军队序列。扩展资料:1、本校的工作人员,或者学生,可以进去,一卡通就是通行证。2、如果是校外人员,去校内办事:比如做实验,开会,参加夏令营,或者面试等,需要在门卫处,提前联系校内人员。让校内人员用军机,给门卫打电话,确认身份,用你的身份证,换取(临时)通行证。出来之后,用临时身份,再换回自己的身份证。注意事项:1、如果证件不齐全,不要和门卫争吵。这里是军事基地,不是大学。2、进入校园,要严格服从这里的军事管理,比如纠察等。3、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形象,要衣着得当,干净整洁。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舰船科学技术期刊,如果要买到的话,可以联系一下期刊的出版社或者是发行方,然后了解一下订购规范,支付费用以后就会邮寄到你的地址了。如果满意请及时采纳哦,谢谢。

江苏科技大学有四个校区,地址分别是:1、东校区,江苏省镇江市梦溪路2号 。2、西校区,江苏省镇江市南徐大道西段。3、南校区,江苏省镇江市南徐大道中段 。4、张家港校区,张家港市长兴中路8号。江苏科技大学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镇江市,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特色鲜明,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完整教育体系的普通高等学校,是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学校始终坚持“育人为本、责任为先、公平为上、学术为魂”的办学理念,秉承“笃学明德、经世致用”的校训,强化“船舶、海洋、蚕桑”三大特色,以服务国家海洋强国、“一带一路”建设和社会进步为己任,努力建设“国内一流造船大学”。学校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坚持立德树人,春风化雨、桃李芬芳,享有“中国造船工程师摇篮”的美誉。多年来,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适应社会和行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已为船舶工业、国防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14万余名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