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东莞理工学院论文

发布时间:

东莞理工学院论文

年份 序号 论文标题 发表刊物 发表日期 作者姓名1992年 1 通过在职进修提高教师教学科研水平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5 宁景群1993年 1 东莞理工学院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发展成人教育 《华南师大成人教育》 2 朱志德1994年 1 论毛泽东诗词的语言艺术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6 朱志德1995年 1 当前理工大专课程的主要矛盾及改进措施 《现代教育论丛》 6 朱志德2 论孔子的音乐思想 《武陵学刊》 9 朱志德3 东莞理工学院成教方向准、效果好 《东莞日报》 4 朱志德4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教职工的凝聚力 《人事管理研究》 4 宁景群5 学分制基本模式述评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9 段雄春6 对学分、学分制及其二者关系的理解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3 段雄春7 对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分析思考 《高等专科教育研究》 1 段雄春8 我院施行学分制的实践与思考 《高等专科教育研究》 2 段雄春9 高等工程专科教育“5+5+0”教学模式构想 《教育研究》 2 段雄春 毛济安1996年 1 论学分制的本质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3 段雄春2 对高等教育“产业化”若干问题的辩证思考 《西北教育管理研究》 3 段雄春3 对学年制和学分制的再认识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4 段雄春4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计划的制订原则 《人才培养目标研讨会论文集》 6 段雄春   陈生永 陈军1997年 1 浅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的集体主义观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4 宁景群2 学习能力:人的必备素质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3 宁景群1998年 1 运用ISO9000—94的质量标准的思想进行教学质量控制的研究 《高等专科教育研究》 1 段雄春 曾文光 黄海宇2 高教自考拓新路,坚持自学能成才 《东莞日报》 3 宁景群3 加强实践教学,强化能力培养 《中国社会科学文库》 4 宁景群4 对成教学生德育工作的认识与思考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6 宁景群5 提高自考质量 《东莞日报》 6 宁景群 卢柱钦6 关于经济发达地区发展成人教育的思考 《高教探索》 7 朱志德7 培养自学能力,提高自考质量 《河北成人教育》 入选《中华教育文库现代教育艺术研究卷》 8/12 宁景群8 浅谈道德教育 《世纪之交社科文丛》 12 宁景群1999年 1 对我院实行学分制的回顾与思考 《高等专科教育研究》 1 段雄春2 广东地方高校成人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高教专科教育研究》 10 朱志德3 浅谈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与个人心理调适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6 宁景群4 减轻心理压力,适应改革形势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12 宁景群2000年 1 地方高校加强教学实习基地建设的实践和认识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1 段雄春  曾文光  黄海宇2 论现代市场经济机制对中国高等教育的要求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1  刘健  杨丹宇3 我院成人学历教育实行“一级管理”的体会 《广东成人教育》 4 朱志德4 八载成教雨露中,万六英才攀高峰——东莞理工学院建院八年成教发展结硕果 《广东成人教育》入选《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成人教育研究论文集》第二辑 4/8 朱志德5 改变观念,加大投入,大力发展成人高等教育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11 朱志德6 联合办学实施外延发展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4 宁景群7 发挥地缘优势,建立稳定的教学实习基地 《中国高等教育》 6 段雄春 曾文光 黄海宇8 培养创新精神,开发创造能力 《教育探索》 7 宁景群9 浅谈成人高等教育与培养创新精神 《成人教育》 8 宁景群10 浅谈成人高等教育与培养创新精神 《广东成人教育》 1 宁景群2001年 1 高等教育产业应“化”在哪里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1 段雄春2 高等教育产业化问题讨论述评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 1 段雄春2002年 1 中国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对策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1 段雄春2 转变观念 办出成人教育的特色 《中国高教研究》 1 段雄春3 办出东莞特色,加快成教发展 《东莞理工学院报》 3 段雄春4 成人教育也应加强成“人”教育 《广东职业与成人教育》 3 段雄春2004年 1 着眼社会需要 办出成人高等教育地方特色 《 中国高教研究》 2004 段雄春 宁景群 杨丹宇 陈建新2 在构建学习型社会中大力发展成人教育 《 中国成人教育 》 2004 宁景群3 试论现代市场营销中的非价格竞争 《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 2004 段雄春2005年 1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 《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 2005 段雄春2 简论成人教育发展的三个着力点 《 中国成人教育 》 2005 段雄春3 怎样组织成人教育课堂教学 《 成人教育 》 2005 杨惠平4 高等院校创新型师生的培养 《 邵阳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冒云辉 何鹏举5 古代中西方人性善恶论比较 《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 2005 冒云辉 罗美珍 何鹏举2006年 1 成人高等教育如何实现从数量到质量的飞跃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 10 刘春江2 对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 10 李 纠3 成人教育是构筑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平台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 10 舒 文4 成教脱产学生的心理现状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 10 谢伟红5 浅谈成人英语教学的师生关系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 10 孙玉琳6 管教结合,努力提高成教出勤率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 10 黄 为7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培训方法探析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 10 段雄春8 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成人教育质量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 10 程克江9 关于提高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效果的思考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 10 段雄春10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思考成人会计课程教学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 10 张新建11 浅谈会计学原理的教学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 10 张新建12 成人教育体验式教学初探--以《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为例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 10 李 淇13 成人函授教学要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 10 柴森林14 英语教学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认识与思考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 10 杜一青15 在我院成人公共英语教学中建立分级教学体系的研究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 10 左 哲16 发挥成教学生在英语口语课中的主体作用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 10 莫兰桂17 试探成人教育翻译课程的改革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 10 李惠萍18 对应用写作规范性的认识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 10 李 伟19 浅谈如何提高应用写作的课堂教学效果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 10 谢伟红20 浅谈成人教育英语写作中的汉化现象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 10 李惠萍21 供应链管理与看板--浅议供应链管理对丰田式生产的借鉴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 10 刘春江22 供应管理对供需企业绩效及分销商满意度影响的实证研究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 10 欧阳波23 浅析中西饮食文化比较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 10 莫兰桂24 发展责任保险,共建和谐东莞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 10 汤 景25 浅入深出--成人教育学习方法新思维 《继续教育研究》 10 段雄春26 略论和谐社会中政府公共治理的路径选择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 4 柴森林27 对完善目前中国财政公共监督体系的几点构想 《市场论坛 》 9 陈海东28 中国电子商务企业物流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市场论坛 》 11 杨惠平29 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社会问题研究 《中国戏剧出版社 》 8 舒文30 新编经济法概论 《立信会计出版社》 5 舒文 序号 课题名称 项目来源 起止时间 负责人1 学分制实践研究(获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东莞理工学院立项 1993、9—2000、12 段雄春2 高职教育教学计划的制定原则(参加) 广东省教育厅 1995 段雄春3 地方高校教学实习基地建设(获学院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广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东莞理工学院立项 1996、9—2000、12 段雄春 曾文光 余成 黄海宇 詹伟文4 珠三角地方普通高等学校成人教育创新发展的实践探索(获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东莞理工学院 2004年 安少华 段雄春 宁景群 杨丹宇 陈建新5 “十一五”东莞市成人教育发展研究 成教学院.理工学院 05--12 段雄春6 地方院校中文系汉语言文学 东莞理工学院 08--09 程克江 序号 获奖项目名称 授奖名称 时间 获奖人或单位1 简论成人教育发展的三个着力点 2005年广东成人教育优秀论文奖 03 段雄春

正常的孩子如果在这个许愿毕业的话,你这个写毕业论文基本上都会过的,这个学校不是特别严的。

东莞理工学院论文封面

回答 你好,很高兴能回答您的问题,我是中小学王老师,答案正在快马加鞭地奔向你 《邓稼先》的作者是杨振宁,杨振宁简介: 杨振宁,生于1922年10月1日,安徽合肥人,物理学家,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兼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荣休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学会外籍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香港科学院荣誉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邓稼先》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 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因病逝世,这位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第一线的科学家,结束了他“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的光辉一生。作为邓稼先的好友,杨振宁为他写下了这篇回忆录性质的传记。在1993年8月21日,这篇文章就发表在了《人民日报》上。 亲,您的鼓励是我继续前行的动力,如果对答案比较满意的话[微笑],还请留下您的赞呦,祝您生活愉快![鲜花] 更多5条 

杨振宁(Chen Ning Yang 1922~)美籍华人,理论物理学家,1922年10月1日生于安徽省合肥县(含合肥市)。在西南联合大学物理学系,在吴大猷指导下完成学士论文,1942年毕业后即入研究院深造,在王竹溪指导下研究统计物理学。1945年赴美,入芝加哥大学做研究生,深受E费米熏陶,在导师E特勒的指导下完成博士论文,1948年获博士学位1948~1949年任芝加哥大学教员,1949~1955年在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工作,1955~1966年任该所教授,1966年任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爱因斯坦物理学讲座教授,并任新创办的该校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美国总统授予他1985年的国家科学技术奖章。1984年12月27日,北京大学授予杨振宁名誉教授证书。 写作背景:1993年7月29日,是邓稼先逝世七周年。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写了这篇文章作为纪念。这是一位科学家写的科学家评传。作者和邓稼先同志是中学同学、大学同学,在美留学期间又是同学。他自己说是“50年的友谊,亲如兄弟”。此文珍贵之处是杨先生从科技发展史的高度,将同他有长期交往、所知甚深的中国、美国两位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作了比较评述,既高且深,又亲切可读。读杨振宁教授的回忆文章,可以进一步了解邓稼先同志的才能、风格、思想和为人。 介绍邓嫁先: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给他追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邓稼先简介 邓稼先,1924年出生于安徽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翌年,他随母到北京,在担任清华、北大哲学教授的父亲身边长大。他5岁入小学,在父亲指点下打下了很好的中西文化基础。1935年,他考入志成中学,与比他高两班、且是清华大学院内邻居的杨振宁结为最好的朋友。邓稼先在校园中深受爱国救亡运动的影响,1937年北平沦陷后秘密参加抗日聚会。在父亲安排下,他随大姐去了大后方昆明,并于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

Donggu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东莞理工学院英语缩写:DGUT,一般学生证封面学校标志处有英文校名的,自己看看咯,呵

东莞理工学院论文系统

此前,国内一流高校也陆续发布了类似的规定,这是有识之士深思熟虑之后所作出的决定,也是与国际学术界接轨。不过时至今日,中国的绝大多数高校,仍强行要求研究生必须发表论文才能毕业。鉴于这种不合理的要求仍然大行其道,笔者觉得有必要专门谈谈此事。历史地看,国内高校原先并没有发表论文才能毕业的要求,笔者在国内硕士毕业时就是如此。当时研究生招生少,培养的重点除了课程之外,就是毕业论文,学生往往会花一年半的时间来完成它,大家都很重视。后来可能是因为扩招后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对学业的态度也很不同,培养质量难以保障,校方便试图以这种强制性的要求进行掌控。笔者在美国读过硕、博之后,发现美国的高校对硕士生和博士生均没有发表论文才能毕业的硬性规定,他们强调的是培养过程和毕业论文质量。尽管如此,美国的硕博培养质量总体上高于中国,熟悉中美两国学术现状的人都明白这点,笔者也曾在《中国的博士培养应在哪些方面学习美国》一文中谈及。

普通高等学校,按照高考的录取标准就读。

不需要论文答辩

东莞理工学院毕业论文

本人211工程管理专业在读学生,以自己的看法说一下。工程管理专业是一个综合性比较强的专业,包含很多方面。因此很多学校由于专业性质不一样,开始的课程也是不尽相同!就比如我们学校开了工程经济学,运筹学,工程力学,管理学,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施工组织设计,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FIDIC合同条件与合同管理,工程招投标,等等!也就是主要是管理学、土木工程基础知识,造价招投标这些!但是以我的了解来看,有一些学科是比较基础一般都存在的 。除了比较基础的通识课程,还有一些专业课是必须的。下面展开说一下首先 招投标,管理学,造价之类的入门课程。对于工程管理来说我认为是比较重要的,而且也不难学,大多数文字都是简单计算,但对了解工程管理这个行业来说也是比较重要的。再就是深入一点的专业知识,FIDIC合同啊,经济学,施工方面的知识等,这些是属于比较成熟的深入的知识结构和水平。需要大家认真理解和学习难度不大,但要花费时间掌握和背诵。最后就是难度稍微高一点,例如有计算机软件,运筹学,力学(结构力,流体力,理论力等等)进度管理,等一些比较难理解的偏理工科的学科,这些也是咱们工程管理的基础原理。难度是最高的,但是放在整个大学其他专业来看这些科目也就是中上水平,只要认真听讲完全能听懂。总的来看难度不高,课堂认真听,不用再额外下功夫学习。大概就是这样了感谢阅读,希望有帮助 !

结业证?

作为天津大学的老学姐,我觉得我完全可以告诉你我们一天都在学习什么。 工程管理专业其实又可以分为几个方向,工程项目管理方向、投资与造价管理方向、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方向、国际工程管理方向、物业与设备管理方向、工程咨询方向等。 不同方向有不同的侧重点,但随着专业方向的细分,这些方向有可能会独立出来成为新的专业,例如工程造价专业、房地长开发与经营专业等,这样课程设置与培养计划更加专业更加细化。 技术类课程的话就有建筑材料、工程制图、三大力学、建筑结构、房屋建筑学、工程测量、土木施工技术、混凝土设计原理、招投标、城市规划、施工组织设计等。 管理类课程的话就是管理学、工程项目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工程概预算。经济类课程就是西方经济学、工程经济学。法律类课程是经济法、建设法规、工程合同管理。 我觉得工程管理又不像土木工程,因为工程管理可以要简单一点,但是土木工程的话就是纯理科的东西特别难。 所以我觉得如果你是一个女生的话,那就尽量去学习工程管理吧,不要去学土木工程真的太难了,而且施工单位工作又不太好找,女生太吃亏了。 其实学习的东西也比较繁琐,课程肯定比文科的要多很多,所以我觉得如果你真的喜欢它,你可以学习它。 其实女生学工程管理之后的就业其实也挺多的,所以我觉得如果你真的要选择,日后可能会比土木工程好走很多。 在我们班其实女生也还算可以吧,就是觉得选择这个专业的女生可能还是比较多的。

作为此专业大三在校生,我来简单说说自己所学的我课程,其实我们专业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因为当初在我报专业的时候,说实话也犹豫了好一阵子,虽然我高中学的是理科,也比较喜欢工程管理,但是家里人都说这个专业不好学,而且毕业之后会很累,而当时的我就有些拿不定注意了,最后还是兴趣驱使我下定了决心。在大一的时候,我们课程安排是文化课为主,然后在加上一些思想课和专业基础课,所以那时候并没有接触到太多的专业知识,课程主要有高等数学、英语、物理和计算机等,另外还有CAD绘图;我们学校专业课开的较早,大二下学期就开始陆续开展了,像工程测量、工程估价、道路及桥梁工程、工程经济学等等。大三我们先是到有关单位实习了一段时间,让我们对所学知识有简单的认知,回到学校之后就开始疯狂补课,专业课一天一天的排,并且每天都是满课,有时候甚至连星期天都要用上,记得那段时间我们都不敢请假,生怕自己跟不上老师讲课的进度。现在课程差不多都已经接近尾声了,而我们都在准备考研,大家在一起学习的日子真的很好,虽然说学习上会遇到困难,但是有伙伴们一起努力,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奋斗回忆。所以说,工程管理专业课并不是太难,只是课程有点多而已,只要你用心好好学,相信一定不会学不会的,谢谢阅读。

东莞理工学院论文查重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面向长生路的东北门就是正门。该门一左一右就是城市学院正门公交站。

没有都会过,现在本科的越来越难,还是要花点精力的

不同学院,不同老师,不同标准,至少要明白自己写的论文涉及的知识点,如果是本科更不要儿戏。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