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主编

发布时间: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主编

李宇明主编 《现代汉语导引》 武汉文科自修大学铅印出版,李宇明 《心灵的骚动——心理平衡论》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李宇明主编 《聋儿语言康复教程》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李宇明、白丰兰 《父母语言艺术》 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李宇明、唐志东、周小兵《儿童语言的教育与训练》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李宇明 《独生子女语言问题研究》 [未公开发表]李宇明、唐志东 《汉族儿童问句系统习得探微》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李宇明、汪国胜、吴振国 《汉语辞格大全》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李宇明主编《学生成语词典》 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李宇明 《儿童语言的发展》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李宇明主编 《理论语言学教程》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李宇明、陈前瑞 《语言的理解与发生——汉族儿童问句系统理解与发生的比较研究》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李宇明 《汉语量范畴研究》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李宇明《 语言学概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李宇明 《语法研究录》 北京:商务印书馆,李宇明 《语言学习与教育》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李宇明 《汉字规范》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李宇明、费锦昌 《汉字规范百家谈》 北京:商务印书馆,李宇明 《中国语言规划论》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李宇明、萧国政、赵世举、冯学峰编 《言语与言语学研究》 北京:崇文书局,李宇明主编 《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5,商务印书馆,2006-09 李宇明 《足球故乡是中华》 郑州大学(校刊),1980⒃ 李宇明 《趣文》 郑州晚报,1981-3- 李宇明 《歇后语中的“笑”》 研究生学报,1982⑶ 李宇明 《所谓名词词头“有”新议》 中州学刊,1982⑶:105- 李宇明 《钟祥方言的亲属称谓》 研究生学报,1983⑵ 李宇明 《试论“们”在现代汉语人称代词中的类化作用》 华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⑴ 李宇明 《河南泌阳话中的“家”尾》 研究生学报,1984⑴ 李宇明 《喻判断和喻推理》 研究生学报,1984⑵ 李宇明 《鄂豫方言中的颤音》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⑸ 李宇明 《山海经“非一人所作”新证》 研究生学报(华中师范学院),1985⑴ 李宇明 《谈借用量词》 语文知识,1985⑴ 李宇明 《可A了》 语言学通讯(华中师范大学),1985⑷ 李宇明 《如何区分左和右》 语文教学与研究,1985⑹ 李宇明 《说“VP看”》 汉语学习,1985⑹:15- 邢福义主编《 现代汉语》(李宇明参编)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邢福义主编 《现代汉语问题解答》(李宇明参编)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李宇明 《所谓的“名物化”现象新解》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⑶ 李宇明 《语言教学与数学语言教学》 语文教学与研究,1986(3-10)/1987⑵ 李宇明 《数学语言概说[数学语言初见(一)》 语文教学与研究,1986⑶ 李宇明 《数量词语的语法特点[数学语言初见(二)》 语文教学与研究,1986(4-5) 李宇明 《代数词的语法特点[数学语言初见(三)》 语文教学与研究,1986⑹ 李宇明 《比较句的主要类型[数学语言初见(四)》 语文教学与研究,1986⑺ 李宇明 《祈使句和疑问句[数学语言初见(五)》 语文教学与研究,1986⑻ 李宇明 《复句与句群[数学语言初见(六)》 语文教学与研究,1986⑼ 李宇明 《数学语言的总体特点[数学语言初见(七)》 语文教学与研究,1986⑽ 李宇明 《借助逻辑研究现代汉语》 语文导报,1986⑺1990~1999年 邢福义主编 《文化语言》学(李宇明参编)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李宇明 《论语言与文化世界 云梦学刊,1990⑴ 李宇明 《怎样看待与语言有关系的交叉学科》 高师函授学刊(华中师范大学),1990⑴ 李宇明、白丰兰 《父母怎样给孩子讲故事》 演讲与口才,1990⑽ 李宇明、白丰兰 《父母怎样向孩子提出要求》 演讲与口才,1990⑾ 李宇明、唐志东 《四岁前儿童“谁”字句的发展》 语言研究,1990⑵:46- 李宇明、唐志东 《三岁前儿童反复问句的发展》 中国语文,1990⑵:91- 李宇明 《反问句的构成及其理解》 殷都学刊,1990⑶:91- 李宇明 《前后贯通 内外勾连 学用结合--谈谈“语言学概论”课的学习》 高师函授学刊(华中师范大学),1990⑸ 李宇明、白丰兰 《父母的答话艺术》 演讲与口才,1990⑺ 李宇明、白丰兰 《父母的问话艺术》 演讲与口才,1990⑻ 李宇明、白丰兰 《父母的许诺艺术》 演讲与口才,1990⑼ 邢福义主编 《现代汉语》 (李宇明参编)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易洪川主编 《社会科学千万个为什么》·语言文字卷(李宇明参编)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李宇明、唐志东 《儿童问句系统的发生与发展》 语言学通讯,1991(1-2) 李宇明 《聋儿语言康复与言语行为模式》 聋儿康复,1991⑵ 李宇明 《国内儿童语言研究鸟瞰》 中文自学指导,1991⑷ 李宇明 《儿童习得语言的偏向性策略》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⑷:94- 李宇明 《1~120天婴儿发音研究》 心理科学,1991⑸ 李宇明、唐志东 《儿童反复问句和“吗”“吧”问句发展的相互影响》 中国语文,1991⑹:417- 易洪川主编 《应用汉语教程》(李宇明参编) 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邢福义、吴永德主编 《规范汉语教程》(李宇明参编)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李宇明、唐志东 《汉族儿童“W呢”简略问句的发展》 语言学通讯,1992⑴-⑵ 李宇明、徐昌洪 《聋童声母获得状况研究》 语言文字应用1992⑴:29- 李宇明 《说“出身”和“毕业”》 普通话(香港),1992⑵2000~2005年 李宇明 《动词重叠与动词带数量补语 语法研究和探索(九)》 北京:商务印书馆, 李宇明 《借鉴儿童语言研究成果,促进对外汉语教学》 张德鑫主编 回眸与思考,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李宇明 《儿童语言·导读》,J S P 儿童语言,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李宇明 《教学手段现代化与高等教育》 中南财经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0⑴ 于 月 《现代病症面面观》 语文建设,2000⑴ 李宇明 《拷贝型量词及其在汉藏语系量词发展中的地位》 中国语文,2000⑴:27- 李宇明 《办好<<;语言文字应用>>;,推进中国语文建设》 语言文字应用,2000⑵ 于 月 《语言“吃喝风”》 语文建设,2000⑵ 李宇明、胡明扬、费锦昌 <<;语言文字应用>>;编委发言摘录 语言文字应用,2000⑵: 李宇明 《现代汉语量范畴研究》后语 语文教学与研究,2000(23) 李宇明 《量词与数词、名词的扭结》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⑶:50- 李宇明 《论语言运用与语言获得》 语言文字应用,2000⑶:70- 李宇明 《语法研究的方法、理论和治学风格》——<<;邢福义选集>>;读后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⑸:46- 李宇明 《论约数词语》 现代中国语研究(日本),2000(创刊号) 李宇明 《语言生活》 华中师大报,2000-9-14⑴ 李宇明《 汉语复叠类型综论》 汉语学报,2000(创刊号) 邢福义主编 《文化语言学》(修订本)(李宇明参编)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李宇明 《临床医学语言学·序》 李永生 临床医学语言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李宇明 邢福义选集·跋 邢福义 邢福义选集,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于 月 王炳耀构拟新式标点符号 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1⑴ 李宇明 《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和标准的建设》—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体会 语言文字应用,2001⑵:17- 李宇明 《信息时代需要更高水平的语言文字规范》 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 李宇明 《中国现代的语言规划—附论汉字的未来》 汉语学习,2001⑸ 李宇明 《语言文字工作应当与时俱进》 中国教育报,2001-11-6⑺ 李宇明 《规范语言文字,推进信息化进程》 中国教育报,2001-5-7⑴2006年 李宇明 《关注语言生活—— “语言生活热点问题”开栏寄语》 长江学术, 李宇明 《语言学习需求与对外汉语教学》 北京大学主编 对外汉语教学(创刊号), 李宇明 《切音字运动普及教育的主张》 中国人民大学对外语言文化学院编 汉语研究与应用(第四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李宇明 《关于辞书现代化的思考》 语文研究,2006⑶(百期纪念专刊) 李宇明 《构建健康和谐的语言生活》 李宇明主编 李宇明 《当前语言生活的问题及其对策》――在第四届全国社会语言学学术研讨会闭幕式上的讲话 教育部语用所社会语言学与媒体语言研究室编 语言规划的理论与实践,北京: 语文出版社,2006- 李宇明 《中国的话语权问题》——在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发言 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李宇明 《为学三态》 李晋霞 现代汉语动词直接做定语研究 序,北京: 商务印书馆, 李宇明 《知识领土》 高晓芳 晚清洋务学堂的外语教育研究 序,北京: 商务印书馆, 李宇明《 珍视地名文化》 覃凤余 壮语地名的语言与文化 序

参编《现代西方哲学教程》,吴锦琴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10月出版。 参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苏宗强等主编,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6月出版。 参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苏宗强等主编,武汉出版社,1993年12月出版。 祝平燕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1996年9月。 祝平燕主编《市场营销学》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1996年10。 参编《社会工作概论》教材中“社会工作中的理论与知识基础”一章,约22,496字,万仁德主编,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 祝平燕主编性别社会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9 祝平燕主编女性学导论武汉:武汉大学大学出版社,12 专业学术论文 祝平燕市场经济下知识女性的成就与超越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社会主义研究》(武汉)1997年第3期。注:该文获武汉市妇联1997年度调研文章一等奖。(第一作者) 妇女学学科在高校的发展及其前景展望《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4期。注: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妇女研究》1998年第1期全文转载。(第一作者) 高校妇女学课程与女大学生素质教育《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社科版双月刊), 1999年第6期。(第一作者) 论社会转型期知识女性角色冲突的新特点《河南社会科学》 1999年第6期。(第一作者) 成长与焦虑:世纪之交的女大学生的心理困惑与出路《河南教院学报》2001年第1期。(第一作者) 《论妇女学课程对女大学生素质培养的特殊功能》,载于《中国妇女学学科与课程建设的理论探讨》,孙晓梅主编,中国妇女出版社,2001年2月出版。(第一作者) 试论建构妇女学导论课程的基本原则《大连大学学报》(双月刊) 2001年第5期。(第一作者) 建立中国女性学需要社会性别视角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妇女研究论丛》 2001年第6期 (第一作者) 韩国的女性学与妇女运动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第一作者) 中国妇女学学科建设中的两次飞跃及启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妇女研究论丛》 2003年第3期(第一作者) 关注农村老年妇女的情感生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社会》 2003年第11期(第二作者)。 制约韩国妇女参政的原因新探—以全球化的视野和社会性别方法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年韩国研究专刊。(第一作者) 全球化视野下的韩国妇女参政问题《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2004年第3期。(第一作者) 妥协与叛逆:当代中国女性的二元生存选择《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第二作者)。 《西方女性学的理论、方法及发展》,载于《女性学学科建设与少数民族妇女问题研究》,杨国才主编,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年5月出版。(第一作者) 社会性别视野中的女性发展 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湖北社会科学》 2004年第12期。(第一作者) 从生育行为中的男孩偏好看女性的生存发展状况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第一作者) 社会科学研究在社会实践中的基本互动关系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社会科学家》(双月刊) 2005年第6期。(第一作者) 社会科学创新的四个生长点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求索》 2005年第7期。(第一作者) 《罗尔斯的正义理论与和谐社会的性别公正》,载于《妇女教育与和谐社会》,莫文秀主编,中国妇女出版社,2005年10月出版。(该文荣获2005年10月 “中国妇女研究会妇女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年会暨‘妇女教育’与女性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评选一等奖)。(第一作者) “都市美形男”风潮下的性别气质思考 《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12期(第三作者)。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妇女与艾滋病研究综述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妇女研究》2006年第5期全文转载。(通讯作者) 试论生育率、议价能力与女性劳动参与的关系 国家商业核心期刊《商业时代》2006年第13期(第二作者)。 《社会学视域中的妇女与艾滋病――妇女艾滋病防治策略探讨》,全国艾滋病防治高层论坛论文集11。(第一作者) 《女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体系的构建》,《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7年第2期。(通讯作者) 《女童生活技能培训和艾滋病防治新模式》,载张枫主编《2007广东性学报告》,广州出版社2007。 《受教育程度对妇女政治态度和政治参与行为的影响――基于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的分析》中国社会学网“学术讨论” 巡游性的领地探寻性的奥秘――《人的性和性的人――性学高级教程》评介 《华人性研究》创刊号,1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

现用刊名: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曾用刊名:广东师范学报(自然科学版) & 华南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双月刊)是广东省教育厅主管、华南师范大学主办的国内外发行的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主要反映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学、科研成果,繁荣学术,促进学术交流,为教学、科研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高品位和严谨性使其知名度逐步提高,受到了广大作者、读者的好评。在广东省高校学报和全国师范院校学报中一直保持较高的文章转载率,地位不断提高。近10年来,在广东省优秀期刊评比中,2次(1997、2001)被评为“广东省优秀期刊”;在广东省高校学报有关评优中多次获奖;在首届(1999)、第二届(2002)和第三届(2006)中国人文社科学报评优中均被评为“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学报还先后被确定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1999、2004)、“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1999-2006)、“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文与引文数据库首批来源期刊”(2000)、“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2002)、“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4);2001年被新闻出版署确定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另外,已为国内主要的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学报与学校同步发展,为学校作出应有的贡献,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比较大

是双核心,南大和北大都是。而且这个杂志三大报刊转载率非常高,2013年达到47%,在杂志里好像排名第一,估计不是很好发表。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比较大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主办的学术期刊,是新中国成立后较早创办的大学学报。现分为人文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版,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主编

王先俊副校长

胡坤 ,男,安徽歙县人,1980年7月出生于陕西西安。历史学博士。2011年6月北京大学博士后出站。现为西北大学历史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宋代政治制度史,现已完成《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的点校整理工作。 1999年9月—2003年7月 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法学专业学习,获法学学士学位。2003年9月—2006年6月 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中国古代史专业学习,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06年9月—2009年6月 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中国古代史专业学习,获历史学博士学位。2009年7月—2011年6月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从事博士后科学研究。 1、参与姜锡东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辽宋西夏金代通史”,项目成果《辽宋西夏金代通史》,人民出版社,2011年。2、第四十七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宋代荐举文书”。3、参与邓小南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宋代政治史研究的新视野”。 1、《〈长编〉点校本标点辨误一则》,《中国史研究》2005年第2期;2、《符氏家族与宋初政治》,《宋史研究论丛》(第六辑),河北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3、《宋丽之间的政府交往》(第二作者),《宋史研究论丛》第七辑,河北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4、《五代后周时期围绕周世宗皇位继承的斗争》(第二作者),(韩国)《宋辽金元史研究》第11号,2006年12月;5、《简论范纯仁在神宗、哲宗两朝的政治活动》(第二作者),载于刘道兴、杨德堂《范仲淹文化研究》,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10月;6、《宋代辟举中的宾主关系》(胡坤、胡玉),《云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7、《宋辽瀛洲之战与澶渊之盟》(第二作者),张希清等主编《澶渊之盟新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3月;8、《宋代医药人才的培养和选拔》(胡坤、胡玉),《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9、《宋代应辟者的价值取向》(刘冬青、胡坤),《河北学刊》2008年第4期;10、《从南宋士大夫的议论看宋代的荐举之弊》,《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11期;11、《宋代台谏官荐举新论——以〈宋史·本纪〉的记载为切入点》(姜锡东、胡坤),《河北学刊》2009年第2期;12、《困惑与矛盾:宋代荐举法密弊多现象的讨论》,(韩国)《全南史学》2009年第4期;13、《王晓龙博士〈宋代提点刑狱司制度研究〉评介》,《宋史研究论丛》第十辑,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年;14、《还原一个真实的朱夫子学术界朱熹研究新进展》,《北京日报》理论周刊,2010年7月26日;15、《宋代荐举与士风》,《北方论丛》2010年第6期;16、《宋代应对选人改官的待次问题》,《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17、《“近代贵盛,鲜有其比”——三代外戚武将宋偓事迹考论》,《宋史研究论丛》第十二辑,河北大学出版社,2011年;18、《临民与治军:宋代帅臣荐举权述论》,《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19、《限考受荐:宋代选人改官的资格》,《中国史研究》2012年第1期;20、《宋代荐举之弊》,《云南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21、《宋代荐举改官文书中的照牒和奏检》,《中国史研究》 2014年第2期。

不是,确实不是。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