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台州学院学报投稿方式选什么比较好

发布时间:

台州学院学报投稿方式选什么比较好

1、《东方后现代》(修订版) (专著) 广西师大出版社 20022、《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 (专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3、《卡夫卡与中国文化》 (专著)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4、《吃的后现代与后现代的吃》 (专著) 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75、《20世纪欧美文学热点问题》 (参与撰写)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6、《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 (第三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7、《西方文学史》(第三卷) (与刘象愚合著)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38、《比较的世界文学史纲》(第三卷)(第一作者) 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49、《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概论》 (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后现代主义小说辨析》 《东方论坛》2002、 《卡夫卡与中国传统文化》 《文艺研究》2002、 《后现代主义小说论略》 《创作评谭》2002、 《后现代主义诗歌辨析》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2、 《卡夫卡与中国传统文学——兼及卡夫卡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2、 《卡夫卡与中国新时期文学》 《今日文坛》2002、 《女性视角:阅读卡夫卡》 《外国文学动态》2002、 《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不确定性特征》 《台州学院学报》2002、 《“耗子王国”的歌手——卡夫卡与犹太文化》 《外国文学评论》2003、 《沃塞克的阴影——卡夫卡与弗洛伊德》 《湘潭大学学报》2003、 《基督教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2003、 《告别“崇高”之后——后新时期小说一面观》《河南社会科学》2003、 《卡夫卡研究在中国》 《外国文学研究》2003、 《“既不是死的,又不是活的”——论艾略特的〈荒原〉》《东方论坛》2003、 《价值重估:巴尔扎克与左拉》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3、 《再论后现代主义小说》 《晋东南师专学报》2003、 《“从摇篮里盗走了别人的孩子”——论卡夫卡创作中的语言问题》 《外国文学评论》2004、 《意识流:从西方“流”到东方》 《 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 《女性视角与男性眼光:阅读卡夫卡》 《译林》2004、 《卡夫卡的亲戚们》 《外国文学动态》2004、 《论卡夫卡创作中的后现代特征》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4、 《重构“通天塔”神话——读卡夫卡的〈城徽〉》 《名作欣赏》2004、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与基督教文化传统》 《东方论坛》2004、 《论卡夫卡的中国情结》 《中西文化研究》(澳门)2004、 《马克思主义与乌托邦思想》 《东方论坛》2004、 《卡夫卡与中国新时期文学》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 《论卡夫卡及其创作的跨文化特征》 《枣庄师专学报》2004、 《后新时期小说叙述方法的转换与变形》 《山东文学》2004、 《卡夫卡与老庄哲学》 《东方丛刊》2004、 《卡夫卡与聊斋志异》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4、 《失去了寓意的寓言》 《名作欣赏》2004、 《无家可归的异乡人》 《三峡大学学报》2004、 《论卡夫卡〈判决〉的叙述策略》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 《法门内外——论卡夫卡的〈诉讼〉》 《湘潭大学学报》2004、 《卡夫卡的中国情结》 《德国研究》2004、 《卡夫卡与尼采》 《天津师范大学》2005、 《没有谜底的谜语——〈城堡〉论略》 《名作欣赏》2005、 《论厄尔?迈纳的比较诗学体系》 《东方论坛》2005、 《城堡研究综述》 《外国语言文学》2005、 《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小说辨析》 《外国文学》2006、 《后现代主义戏剧辨析》 《河南社会科学》2006、 《跨文化视野中的卡夫卡及其创作》 《东方论坛》2006、 《为何变形?——卡夫卡〈变形记〉解析》 《名作欣赏》2006、 《跨文化语境中的外国文学教学研究》 《外国文学研究》2006、 《跨文化语境中的万里长城——论卡夫卡的《中国长城建造时》 《中西文化研究》2006、 《敞开心扉直至超越极限——卡夫卡<饥饿艺术家>解读》 《名作欣赏》2006、 《吃的后现代与后现代的吃》 《中国图书评论》2006、 《跨文化语境中的语文教学和研究》 《语文教学通讯》2006、7- 《来自古老中国的手稿——论卡夫卡的〈往事一页〉》 《中西文化研究》2007、 《谁爱上了卡夫卡》 《中国图书评论》2007、 《“文化”是什么》 《世界文化》2007, 《作为“他者”的西方文化》 《世界文化》2007、 跨文化的“万里长城”——卡夫卡的《中国长城建造时》解析  《名作欣赏》2007、 《卡夫卡与陀斯妥耶夫斯基》 《东方论坛》2007、 《跨文化语境中的西方文学经典》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7、 《学术研究的困惑和悲哀——卡夫卡〈乡村教师〉的启示》 《名作欣赏》2008、 《外国文学学科的困境与出路》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8、 《卡夫卡在中国:1930~1980》 《中国文学研究》2008、 《托斯妥耶夫斯基与卡夫卡》 《俄罗斯文艺》2008、1 1、《后现代主义小说辨析》全文转载于 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外国文学研究》2002、12 主要内容被摘入《高校学报文摘》2002、62、《沃塞克的阴影——卡夫卡与弗洛伊德》全文转载于 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外国文学研究》2003、63、《“耗子王国”的歌手——卡夫卡与犹太文化》部分内容转载于 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外国文学研究》2003、84、《“我既不是活的,也未曾死”——论艾略特的〈荒原〉》全文转载于 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外国文学研究》2003、115、《“从摇篮里盗走了别人的孩子”——论卡夫卡创作中的语言问题》全文转载于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外国文学研究》2004、56、《论卡夫卡创作中的后现代特征》 主要内容被摘入《高校学报文摘》2004、47、《卡夫卡与尼采》全文转载于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外国文学研究》2005、9

1、《视野与方法:关于20世纪〈水浒〉文化研究的理性思考》,刊于《文史知识》2000年第10期2、《〈水浒〉:对权威话语的认同、质疑及颠覆》,刊于《台州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3、《文化格局上的守衡态势——对〈水浒〉宗教“泛泛论”的重新解读与诠释》,刊于《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4、《“秩序”以及“秩序”的悖反——对〈水浒〉中儒道释三教运演规律的再诠释》,刊于《台州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5、《中国古代散文的审美原则》,刊于《台州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6、《自我实现的内在人格——论〈史记〉中刘邦形象的审美意蕴》,刊于《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6期

梧州学院学报投稿方式选什么比较好

贺州学院好。贺州学院(Hezhou University)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贺州学院的前身是1943年创建的广西省立平乐师范学校,1957年5月,更名为贺县师范学校。1983年7月,更名为梧州地区教师进修学院。1988年3月,更名为梧州地区教育学院。1994年,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创建。2006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由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贺州学院。学校被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全国高校节能管理先进院校”、“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国家AAA级景区,自治区级“绿色先进集体”、“绿色大学”、“文明单位”“文明卫生学校”、“安全文明校园”、“和谐学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广西高考理科430分能上大学:1、2019年山西农业大学在广西本二批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31分;2019年山西农业大学招生批次本二批控制线为347分;2019年广西理科430分的位次为76634。2、2019年青海师范大学在广西本二批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28分;2019年青海师范大学招生批次本二批控制线为347分;2019年广西理科430分的位次为76634。3、2019年天津农学院在广西本二批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27分;2019年天津农学院招生批次本二批控制线为347分;2019年广西理科430分的位次为76634。4、2019年江苏理工学院在广西本二批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34分;2019年江苏理工学院招生批次本二批控制线为347分;2019年广西理科430分的位次为76634。5、2019年山西大同大学在广西本二批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34分;2019年山西大同大学招生批次本二批控制线为347分;2019年广西理科430分的位次为76634。

本科第二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理工类347分,文史类388分。超线83分。民大、财院可以冲一冲,但专业服从调剂为好。其他如南宁师大、南宁学院、百色学院等都是可以的。

学校还算好,不过就是贺州这个城市太小了点。我是贺院大二的学生,学校的管理制度越来越规范化了,从宿舍男女生管理,到学校升旗制度,体操制度,教学制度等一系列改进来看,我们学校升为大学是有希望的。

池州学院学报投稿方式选什么比较好

程莉,女,1969年12月生,安徽池州人。历史与社会学系副教授、博士。1989年7月毕业于安庆师范学院外语系;1998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05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 研究领域和方向:中国近现代史;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论文类:试论周学熙民初财政改革,学海,2005年第1期袁世凯与周学熙,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周学熙采取公司制组织企业的特点及启示,池州师专学报,2007年第4期周学熙资本企业家族式管理之成败分析,池州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论著、教材类:近代实业家周学熙研究,合工大出版社,2006年8月版主持或参与的研究项目:参与谈家胜主持省教委课题:池州现代茶叶经济史研究,2000年。主持池州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北洋实业巨擘——东至人周学熙企业经营管理思想研究,项目编号:2006xk01 2007年池州市社会科学奖二等奖

2003年参加《十六大报告学习读本》第七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编写工作,该读本为池州师专政法系受学校委托组编的内部资料。2005年参加法学教材《法学导论》第一章前三节及第五章内容的编写工作,该书现已由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于2006年公开出版。2006年5月在《池州师专学报》发表论文《我国农村法制意识的现代审视》。2006年10月在《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发表论文《论我国的“良性违宪”现象》。2009年3月在《池州学院学报》发表论文《论信赖保护原则在行政法上的适用----以比较法为视角》,并以此论文为主题完成了2006年申请的校级课题:政府行政指导中信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投稿方式选什么比较好

天下文章一大抄,没事。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说中国绘画史上最大的一幅画,是王维的《雪中芭蕉》;说中国诗歌史上最大的一首诗,无疑非李商隐《锦瑟》莫属,二者足以堪称中国文学史上的绝世双璧。要说《锦瑟》这首诗之大,大得足以使你瞠目结舌。据黄世中先生《论王蒙的李商隐研究》(《文艺研究》2004年第4期)统计:   李商隐《锦瑟》是中国诗歌史上(除作为经书的《诗三百》)解人最多、争论最大,聚讼最繁的一首诗。依笔者检索所列,自北宋刘攽至于清末民初之张采田,共七十余家、一百多条笺释文字,大别有十种解读。(《文史》第30辑)去年在《类纂李商隐诗校注笺评疏解》中又集腋新的资料,其诠释至少在十四解以上,一曰:“令狐青衣说”,有刘攽、李硕、计有功、洪迈、胡应麟、冯舒、施闰章等七家之解;二曰:“咏瑟”说,有邵博、苏轼、黄朝英、张邦基、胡仔、张侃、方回、姚隧、郎瑛、王世贞、冯班、吴景旭等十二家;三曰:“令狐青衣”和“咏瑟”调和合一之说,有许顗、刘克庄、都穆、屠隆四家;四曰:“咏瑟以自伤身世”说,有廖文炳、徐德泓二家;五曰:“情诗”说,有元好问、释圆至、胡震亨、周珽、钱龙惕、杜诏、胡以梅、陆鸣皋、纪昀等九家;六曰:“悼亡”说,有朱鹤龄、钱澄之、朱彝尊、王士祯、钱良择、查慎行、何焯(后转为“自伤身世”说)、杨守智、徐逢源、陆昆曾、孙洙、姚培谦、程梦星、袁枚、汪存宽、许昂霄、翁方纲、冯浩、梁章钜(后转入“自伤身世”说)、姚莹、陈婉俊、章夔、程韵篁、张采田(后转入“自伤身世”说)等共二十四家,为清代最多的一种解说;七曰:“自伤身世”说,有王清臣、陆贻典、何焯、徐燮、汪师韩、田同之、薛雷、姚燮、梁章钜、张采田等十家;八曰:“自伤兼悼亡”说,有杜庭珠、宋翔凤二家;九曰:“令狐恩怨”说,有吴乔、沈雄、史念祖三家;十曰:“诗序或自题其诗”说,有程湘衡、王应奎、纪昀(两说并存)、姜炳璋、宋于亭、邹弢、马长海等七家;十一曰:“伤唐祚或感国祚兴衰”说,有方文辀、吴汝纶二家;十二曰:“寄托君臣朋友”说,有屈复、林昌彝二家;十三曰:“情场忏悔”说,有叶矫然一家;十四曰:“无解”说,有孙绪、胡薇元二家。以上十四解八十八家,约二百条诠释,真是言人人殊,莫衷一是。   想必就这还会有遗漏,谁知道那些老古董们还会在哪些老古董里“作郑笺”呢?老古董暂且搁置一边,新鉴赏家们也来胪列排个队:   程千帆《李商隐〈锦瑟〉诗张〈笺〉补正〈唐诗考素〉之一》,《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1期   何林天《李商隐〈锦瑟〉诗解辨──义山诗研究之二》,《山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4期   魏明安《评〈锦瑟〉诗的笺解》,《兰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1期   周振甫《李商隐〈锦瑟〉诗初探》,《山西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3期 张国光《试解〈锦瑟〉之谜──李商隐倾向李德裕党之一证》《武汉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4期   李文初《李商隐〈锦瑟〉诗颈联发微》,《暨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1期   李固阳《就〈锦瑟〉解与周振甫先生商榷》,《山西师院学报》1982年第2期   阎 琦《〈锦瑟〉新解》,《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3期   谢光龙《李商隐〈锦瑟〉赏析》,《文汇》1982年第8期   黄世中《〈锦瑟〉旧笺综述》,《武汉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3期   《李商隐的无题诗和锦瑟诗讨论综述》,《文史知识》1983年第4期   梁 枢《〈锦瑟〉新论》,《西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2期   贾恩洪《考辩〈锦瑟〉 论笺〈无题〉》,《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学报)1984年第4期   钟来因《〈锦瑟〉非音乐诗而是〈玉溪生诗集序〉──兼与梁枢同志商榷》,《西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1期   张昌余《〈锦瑟〉诗旧说新证》,《当代文坛》1985年第2期   钟来因《论〈锦瑟〉为〈玉溪生诗集〉序》,《艺谭》1985年第3期   刘若愚《关于李商隐的〈锦瑟〉诗》,《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6期   周圣伟《辞微意隐感慨深──李商隐〈锦瑟〉诗臆说 》,《中文自学指导》1986年第7期   邓韶玉《〈锦瑟〉而今得解人──欣读吴调公先生〈李商隐研究〉》,《上海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2期   朱光潜《读李义山的“锦瑟”》,《美育》1987年第3期   李希炎《〈锦瑟〉·象征诗·朦胧诗》,《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4期   周 蓉《李商隐〈锦瑟〉之我见》,《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1期   张佐邦《李商隐〈锦瑟〉反思》,《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88年第3期   张迎胜《李商隐〈锦瑟〉诗臆解》,《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   田 谷《解铃还须系铃人──李商隐〈锦瑟〉诗臆说》,《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3期   王福民《李义山〈锦瑟〉诗演义》,《文学遗产》1988年第5期   黄世中《〈锦瑟〉笺释述评及悼亡说新笺》,《文史》1988年总第30期 黄世中《〈谒山〉〈玉山〉诗解与千年〈锦瑟〉之迷》《长沙水电师院学报》1990年第3期   张海鸥《从〈锦瑟〉诗看李商隐诗歌意象的凄幻特征》,《名作欣赏》1990年第4期 吴奔星《诗的明朗与含蓄──兼论李商隐的〈锦瑟〉》《文学评论》1990年第6期 王 蒙《一篇〈锦瑟〉解人难》《读书》1990年9期 王 蒙《再谈〈锦瑟〉》《读书》1990年10期 张中行《锦瑟无端》《读书》1991年4期 王 蒙《锦瑟的野狐禅》,《随笔》1991年第6期   萧传坤《李商隐〈锦瑟〉诗之我见》《阅读与写作 》,1992年第6期 阮永谦《李义山〈锦瑟〉》《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4年第3、4期 郑官柱《终身之困 难言之隐──李商隐〈锦瑟〉新释》《文史知识》1994年第10期 李永英《幽曲缥缈话〈锦瑟〉》《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5/01 陈之卓《李商隐〈锦瑟〉诗别解》《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5/02 郝 瀚《无端的思绪 无限的时空 无尽的惘然──李商隐诗〈锦瑟〉的又一种解读》《名作欣赏》1995/02 唐嘉荣《李商隐〈锦瑟〉诗审美论析》《学习与探索》1995年第2期   钟来茵《〈谈艺录〉中〈锦瑟〉为诗集序说发凡》,《江苏社会科学》1995年第2期   史少青《李商隐〈锦瑟〉诗的艺术特色》,《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01   夏其模《我对〈锦瑟〉诗的理解》,《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01   刘 伟《禅说李商隐〈锦瑟〉诗》,《中国宗教》1996/02   王次澄《李义山〈锦瑟〉诗赏析》,《古典文学知识》1996年第3期   李 平《〈锦瑟〉难解──谈当代语义学几种理论在解读中的运用》,《徽州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 李固阳《为破译〈锦瑟〉进一解》《书屋》1997/01 祁晓辉《沧海月明珠有泪──我读〈锦瑟〉》《呼兰师专学报》1997/02 杨艳梅《〈锦瑟〉是悼亡诗新证》《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7/04 刘玉峰《诗的明朗与含蓄──兼论李商隐的〈锦瑟〉》《濮阳教育学院学报》1998/02(抄袭吴奔星)   李永英《一曲〈锦瑟〉解人难》,《吉首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 宁德厚《一曲〈锦瑟〉咏终生》《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02   田宝琴《我心目中的“锦瑟”──读李商隐〈锦瑟〉》,《名作欣赏》1999年第2期   蓝 柯《也谈李商隐的〈锦瑟〉诗》,《河池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03   孙明君《追忆与惘然:也谈李商隐的〈锦瑟〉》,《文史知识》1999年第5期 王铁麟《语境与诗解的多元性──李商隐诗〈锦瑟〉论例及其它》《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01   李希炎《从〈锦瑟〉看李商隐的无题诗》,《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栾英良《从意象组合方式解〈锦瑟〉诗》《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0/01 胡菁娜《复义和李商隐的〈锦瑟〉》《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01 张永礼《李商隐〈锦瑟〉诗试释》《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2000/02   杨宪益《李义山〈锦瑟〉诗试解》,《燕京学报》2000年第8期 汪 权《“软焦点”建构典型──〈锦瑟〉解读》《阅读与写作》2000/09 林功成《关于语言、阐释和虚无主义──兼谈对〈锦瑟〉诗的解读》《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3   吴艳玲《〈锦瑟〉为“玉溪生诗集序”说质疑》,《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刘广涛《心有千千结 诗成千古谜──李商隐〈锦瑟〉创作心态管窥》《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5 罗 漫《锦瑟·日暖·春天之诗》《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06 何晓波《朦胧而悠美的锦瑟》《语文教学与研究》2001/06 徐克瑜《人生经验世界与艺术象征世界的统一──李商隐〈锦瑟〉诗的细读批评》《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2/01   杜 成、马万伦《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浅论李商隐的幕府生活与抒情诗创作》《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2/01 李希炎《从〈锦瑟〉看李商隐的无题诗》《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01 向树英《浅析〈锦瑟〉诗的情感内涵》《滁州师专学报》2002/02 黄维梁《迷惘的悲情──李商隐的〈锦瑟〉》《名作欣赏》2002/03 徐 艳《略析〈锦瑟〉的语言张力》《名作欣赏》2002/03 范晓燕《李商隐〈锦瑟〉诗再解读》《求索》2002/04   徐瑾琪《苍凉,荒谬的“真理”──也谈〈锦瑟〉》《唐都学刊》2002/04 骆冬青《〈锦瑟〉:情成于乐》《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3/02 彭国建《〈锦瑟〉解读及一种阅读经验之探析》《九江师专学报》2003/03 刘思湖《浅释李商隐〈锦瑟〉诗的艺术魅力》《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03 刘学锴《从纷歧走向融通──〈锦瑟〉阐释史所显示的客观趋势》《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03 孙桂平《〈锦瑟〉别解》《学术探索》2003/04 吴振华《朦胧歧解千古谜 空幻莫测通境情──李商隐〈锦瑟〉赏析》《名作欣赏》2003/04 戴永忠《以诗证诗 知人论世──李商隐〈锦瑟〉析疑》《学语文》2003/05 张 伟《一篇〈锦瑟〉解人难──李商隐诗歌解读问题新证》《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5 王继尧《“一弦一柱思华年”——〈锦瑟〉典故试析》《中华诗词》2003/08 骆冬青《〈锦瑟〉:情爱心音》《名作欣赏》2003/08 赵永江《众说纷纭话〈锦瑟〉》《名作欣赏》2003/08 李红春《徘徊于执著与超脱间的诗魂──李商隐〈锦瑟〉一诗的文化解读》《名作欣赏》2003/08 陆精康《聚讼纷纭说〈锦瑟〉》《语文天地》2003/15 李 陆《〈锦瑟〉新解》《现代语文》(高中读写版) 2003/22 沈时蓉《咏物诗的情节链与李商隐的〈锦瑟〉诗》《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2 张雪梅《〈锦瑟〉多重性主题解读》《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4/04 叶桂桐《李商隐〈锦瑟〉解谜》《名作欣赏》2004/08 曾炳衡《精彩的抒情诗 精简的回忆录──〈锦瑟〉一诗新读》《名作欣赏》2004/08 郭真义《〈锦瑟〉笺释又一说──介绍一篇新发现的黄遵宪佚文》《文教资料》(初中版) 2004/15 朱庆和《托意空灵 哀怨迷离──李商隐〈锦瑟〉赏析》《中学生读写》(高中) 2005/01 贺 灵《李商隐〈锦瑟〉考辩》《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1 李国文《因〈锦瑟〉而想起的》《文学自由谈》2005/01 李国文《梁启超读〈锦瑟〉》《神州》2005/02 张汝山《自弹锦瑟对潜意识心象的激活──〈锦瑟〉的别一种解读》《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02 陶晓跃《〈锦瑟〉:李商隐的“伤”隐之作》《师道》2005/04 萧 音《感受心灵深处幽微的情思──对李商隐〈锦瑟〉的再解读》《甘肃教育》2005/05 成 迅《李商隐〈锦瑟〉诗说》《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5   徐 华《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谈〈锦瑟〉中的用典》《语文教学之友》2005/07 杨芙蓉《“寄遥情于婉娈 传深怨于蹇修”——臆说李商隐〈锦瑟〉诗》《名作欣赏》2005/10 《徐复观说〈锦瑟〉的艺术性》《名作欣赏》2005/15摘自徐复观《环绕李义山(商隐)〈锦瑟〉诗的诸问题》 李国文《梁启超读〈锦瑟〉》《名作欣赏》2005/15 朱洪举《追体验、解码、暗道之寻找──对徐复观《环绕李义山(商隐)〈锦瑟〉诗的诸问题》一文之发微》《名作欣赏》2005/15 章 琪《〈锦瑟〉与李商隐》《初中生之友》2005/33   这还只是“文革”后刊物名目里有“锦瑟”的,也必定挂一漏万。至于很多很多篇名未用“锦瑟”而实际是谈论《锦瑟》或谈及《锦瑟》的,还有很多很多书籍著作里也都论及《锦瑟》的,这百十来篇也就只是《锦瑟》问题的冰山一角。   瞠目结舌也好,眼花缭乱亦罢,“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看来还得搬出青原惟信那句“见山是山”的老话:乍见《锦瑟》——暂醉佳人锦瑟旁(杜甫《曲江对雨》),当然生“独恨无人作郑笺”之感;若得知以上如此之名目——解醉佳人锦瑟傍(陈师道《次韵夏日》),立马意识是“人人都在作郑笺”;等对上面各名目略知一二后——肯醉佳人锦瑟傍(朱熹《次韵刘秀野早梅》),自然又回到了“独恨无人作郑笺”。的的确确—— 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元好问) 獭祭曾惊博奥殚,一篇锦瑟解人难。(王士祯) 千年沧海遗珠泪,未许人笺锦瑟诗。(叶嘉莹) 这当然也叠现出《锦瑟》历程的三个境界。   场子拉开了,阵势架起了,龙门阵前还得挂出那幅曾经用过的对子: 佣耳赁目,未饮先醉,击节绝倒,自欺欺人。 不解翻空,务求坐实,尤而复效,通人之蔽。   横批是“为学知止”。再送上一份注解“以《诗》之喻视同《易》之象,等不离者于不即,于是持‘诗无达诂’之论,作‘求女思贤’之笺;忘言觅词外之意,超象揣形上之旨;丧所怀来,而亦无所得返。以深文周内为深识底蕴,索隐附会,穿凿罗织;匡鼎之说诗,几乎同管辂之射覆,绛帐之授经,甚且成乌台之勘案。”这些都是钱钟书先生的。为何都用钱钟书的言语,首先是钱先生的言语精到,其次谈《锦瑟》第一个绕不开的就是钱先生。钱钟书不世之鸿儒也,海阔天空话《中国诗与中国画》之大题,然亦高屋建瓴,醍醐灌顶;二川草根门外汉者,局天蹐地谈一首诗和一幅画之小目,还得画地作牢,步步为营。有一点是相似的——“我想探讨的,只是历史上具体的文艺鉴赏和评判。”(该话原为:我有兴趣的是具体的文艺鉴赏和评判。为众多“钱迷”所引用,钱先生将其作改,想必是有内中原委的。)   前者“中国绘画史上最大的一幅画”,那是一盘“回锅肉”外加一碟“怪味拼盘”;今者“中国诗歌史上最大的一首诗”,则是新鲜烹制一盏“麻婆豆腐”。尽管敝乡有“豆腐不上席”的说法,但这“麻婆豆腐”虽先让你嘴唇跳舞、舌头打抟,实际带点“疫苗”性质,或许将来有人再来“麻”(敝乡土语,与东北土词“忽悠”同义)你时,多少有点预防抵抗力。   《锦瑟》是中国朦胧诗的鼻祖,同时也是这类诗不可超越的顶峰。多少学子殚精竭虑终无所获,几许雅士穷经极典不知所云;释惑者信誓旦旦而美言难信,解迷者确凿声声且欺世己;抉微钩沉与圆梦解谶难分泾渭,捉风捕影与穷幽洞玄堪称兄弟。《锦瑟》啊!《锦瑟》——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大师与巫师齐飞,探赜共胡猜一色。   (记不得是《管锥编》多少页了)美食家们得出一条共识:最好的美食就是饥饿。这碟“麻婆豆腐”过两天再端上来,汉语的“两天”具体是多久呢?汉语自己都说不清楚。就美食的角度而言,哈拉子流到地上之日,就是“麻婆豆腐”上桌之时。

[1]张珍 中国传统民间剪纸与艺术设计[D] 淮北师范大学: 淮北师范大学, [2]武宇林 回族民间剪纸及其艺术风格——以阿依舍·井春霞的剪纸为例[J]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3]何红一 南方民族民间剪纸对中国剪纸的特殊贡献[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 [4]段春华 中国民间剪纸与马蒂斯剪纸的比较[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10) [5]戴嘉艳 走过岁月,历久弥新——谈蔚县剪纸与时代发展的全新适应[J]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4,(6) [6]余晓红 民间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创新——访湖南望城第一家华夏剪纸博物馆[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7]郭秀 民间剪纸造型手法研究[J]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0,(8) [8]万炜 黄河三角洲民间剪纸艺术简论[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1) [9]赵娅迪 山东民间剪纸的地域性文化特征[J] 美术大观,2010,(5) [10]王媛媛 中国民间剪纸中的牛文化[J] 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10,(2) [11]白航 柳林民间剪纸初探[J]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 [12]杨雨佳 创作主体的没落对民间剪纸艺术的影响[J] 艺术百家,2010,(4) [13]朱晓红 近现代以来中国民间剪纸研究发展变化思考[J] 装饰,2010,(11) [14]马安君 甘肃民间剪纸艺术及其旅游开发[J]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9,(1) [15]刘国武,刘贲 医巫闾山满族民间剪纸文化观研究[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16]吕焰 论格式塔与民间剪纸的造型思维[J]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17]黄千,王晓华 略论长白山满族民间剪纸的视觉美感[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9,(6) [18]黄千,李英睿 略论长白山满族民间剪纸的视觉美感[J] 美术大观,2009,(8) [19]梅玉洁 从齐鲁文化角度看山东民间剪纸[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20]李晓丹 东西方造型基础的追溯——浅谈中国民间剪纸与平面构成之异同[J] 美术大观,2009,(11) [21]董喆 美在人间 贵在纯真——漫话民间剪纸艺术[J] 美术大观,2009,(11) [22]汪辉,肖琼娜 民间剪纸艺术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 装饰,2006,(2) [23]顾浩,周军 扬州民间剪纸在当下社会的命运[J] 装饰,2006,(7) [24]关健 谈民间剪纸的收藏[J] 装饰,2006,(9) [25]康小花,赵军 浅析民间剪纸的时空表达模式[J] 美术大观,2006,(10) [26]季玉民,殷晓克 浅谈中国民间剪纸艺术[J] 美术大观,2006,(10) [27]许中美 浅析乡村女性对民间剪纸传承的影响[J] 美术大观,2006,(11) [28]尚军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装饰美[J] 装饰,2007,(1) [29]黄坚 备极工巧:闽南民间剪纸艺术研究[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1) [30]陆蕾 浅谈民间剪纸的审美创造[J] 艺术与设计(理论),2007,(4) [31]许茵茵 金华民间剪纸的历史、现状与发展构想[J]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32]谢群 论我国民间剪纸艺术的特点[J] 美术大观,2007,(6) [33]王晓玲 对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文化价值的探究[J] 美术大观,2007,(9) [34]王晓昕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象征体系架构[J] 艺术与设计(理论),2007,(9) [35]王继红 学习民间剪纸艺术的几则断想[J] 淄博师专学报,2006,(2) [36]许中美 民间剪纸里的动物图形寓意[J] 菏泽学院学报,2007,(4) [37]谭嫄嫄,宁绍强 民间剪纸艺术在民族化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 包装工程,2008,(12) [38]陆序彦 民间剪纸的精神性及思考[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8,(5) [39]王焰安 试论民间剪纸的版权主体及版权享有[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40]孙琳,陈立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在当代设计领域中的应用[J]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8,(1) [41]刘彩清 中阳民间剪纸文化的保护与发展[J]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 [42]王景怡,王立秋 民间剪纸艺术的发展现状[J] 美术大观,2008,(5) [43]王立秋,董其志 民间剪纸艺术在高师美术教学中的尝试[J] 美术大观,2008,(5) [44]楼正国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设计语言[J] 艺术与设计(理论),2008,(7) [45]刘流,张展 毕加索的中国知音——浅谈中国民间剪纸与毕加索立体主义绘画中的直觉思维[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46]李志宏 民间剪纸艺术传达方式中的平面构成元素[J] 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 [47]詹克兢 民间剪纸的艺术语言[J] 艺术百家,2005,(3) [48]何红一 我国南方民间剪纸的历史、现状与保护策略[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 [49]李滔 民间剪纸中的生活美[J] 装饰,2005,(9) [50]王焰安 对商业形态民间剪纸版权的思考[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温州大学学报投稿方式选什么比较好

你好!应该只是属于高校校园报。

截至2014年3月,该校设有111个科研机构、26个实验室(中心);建有2个省级行业(区域)科技创新服务平台、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工程实验室、1个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9个市行业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拥有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培育) 。浙江省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浙江省皮革行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浙江省温州低压电器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温州人经济研究中心浙江省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皮革工程重点实验室、浙江省低压电器智能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碳材料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软弱土地基与海涂围垦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水环境与海洋生物资源保护重点实验室温州市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行业技术研究中心):温州市皮革行业技术研究中心、温州市智能电子电器行业技术研究中心、温州市制笔行业技术研究中心、温州市新材料行业技术研究中心、温州市建筑节能与防灾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温州市机械制造系统与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温州市亚热带海洋湖泊环境与生物资源利用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温州市健康体适能重点实验室、温州市物联网重点实验室(培育) 依托单位机构名称级别负责人校直属浙江省温州人经济研究中心省部级陈福生校直属温州大学“金融综合改革协同创新中心”(培育)省部级谢平校直属温州市世界温州人研究中心市级陈艾华、赵敏校直属温州市公共政策研究院暨温州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市级赵敏校直属温州市金融研究院暨温州大学金融研究院市级谢平校直属温州大学节能减排研究院校级蔡袁强校直属温州大学海洋科学研究院校级赵敏校直属温州大学中日文化交流中心校级余向前校直属温州大学韩国学研究中心校级黄亨奎校直属温州发展研究中心校级蔡袁强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温州大学网络经济研究院校级叶修梓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温州大学智能系统与决策研究所校级高利新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温州大学计算科学研究所校级洪振杰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温州大学应用数学研究所校级王玮明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温州大学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研究所校级赵焕光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温州大学量子系统与调控研究所校级郑亦庄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温州大学电器研究所校级吴桂初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温州大学激光与光电子技术研究所校级张耀举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温州大学软物质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校级杨光参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温州大学复杂系统研究所校级林振权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温州大学微纳结构与光电器件研究所校级董长昆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温州大学物联网工程技术应用研究所校级李怀忠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温州大学电气传动与智能控制研究所校级钱祥忠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温州大学智能信息系统研究所校级胡众义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温州大学微纳结构功能材料研究所校级黄少铭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温州大学皮革研究所校级兰云军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温州大学有机化学及农药创制工程研究所校级吴华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温州大学绿色化学与化工研究所校级成江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温州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校级张东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温州大学超分子材料及应用研究所校级李新华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温州大学精细化工新材料与技术研究所校级赵亚娟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温州大学海洋化学工程与技术研究所校级唐天地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温州大学海洋与湖泊生态环境研究所校级赵敏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温州大学海洋生物资源开发研究所校级阎秀峰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温州大学生物多样性与保护研究所校级张永普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温州大学环境工程研究所校级宋国利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温州大学生物加工工程研究所校级杨海龙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温州大学应用生态研究所校级柳劲松机电工程学院温州大学制造系统与自动化工程研究中心校级薛伟机电工程学院温州大学机械电子工程研究所校级马光机电工程学院温州大学汽车工程研究所校级姚喜贵机电工程学院温州大学微纳制造与特种加工技术研究所校级张大伟建筑工程学院温州大学防灾减灾工程研究所校级蔡袁强建筑工程学院温州大学建筑节能减排与绿色工程材料研究所校级孙林柱建筑工程学院温州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校级石海均建筑工程学院温州大学结构工程研究所校级陈联盟建筑工程学院温州大学建筑设计与城乡规划研究所校级王雪然体育学院温州大学体育教育训练研究所校级张秀华体育学院温州大学体育文化研究所校级袁建国体育学院温州大学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所校级张文健创业人才培养学院温州大学创业发展研究所校级黄兆信法政学院温州大学温州历史文化研究所校级蔡克骄法政学院温州大学公共政策与地方治理研究所校级吴玉宗法政学院温州大学区域发展与环境法治研究所校级钭晓东法政学院温州大学民商经济法研究所校级邱本法政学院温州大学社会法学研究所校级李炳安法政学院温州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校级李业杰国际合作学院温州大学华文教育研究所校级严晓鹏继续教育学院温州大学继续教育研究所校级杨彬教师教育学院温州大学教育信息化研究所校级胡来林教师教育学院温州大学学前教育研究所校级郑信军教师教育学院温州大学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所校级彭小明教师教育学院温州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所校级潘玉进美术与设计学院温州大学创意设计研究所校级李运河美术与设计学院温州大学服饰造型研究所校级魏静美术与设计学院温州大学美术教育研究所校级邓国祥人文学院温州大学口述历史研究所校级杨祥银人文学院温州大学文化产业研究所校级蔡贻象人文学院温州大学孙诒让研究所校级王兴文人文学院温州大学历史语言学研究所校级金理新人文学院温州大学欧美历史文化研究所校级郑春生人文学院温州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校级饶道庆人文学院温州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校级孙良好人文学院温州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校级马大康人文学院温州大学社会学民俗学研究所校级邱国珍人文学院温州大学印刷文化研究所校级苏勇强人文学院温州大学中国及周边俗文学研究中心校级王小盾人文学院温州大学南戏研究所校级俞为民人文学院温州大学东亚俗文学研究中心校级王小盾商学院温州大学国民经济研究所校级胡振华商学院温州大学行业协会商会研究所校级江华商学院温州大学企业文化研究所校级李建华商学院温州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校级李元华商学院温州大学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所校级林俐商学院温州大学市场营销研究所校级肖文旺商学院温州大学家族企业和企业家研究所校级张一力商学院温州大学财务与会计研究所校级潘彬马克思主义学院温州大学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校级陈安金马克思主义学院温州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校级戴海东马克思主义学院温州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校级任映红图书馆温州大学国学研究所校级张靖龙外国语学院温州大学美国文化研究所校级黄卫峰外国语学院温州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校级李新德外国语学院温州大学语言与认知科学研究所校级毛继光外国语学院温州大学外语教学论研究所校级夏侯富生外国语学院温州大学翻译研究所校级叶苗外国语学院温州大学商务英语研究所校级朱晓申音乐学院温州大学传统音乐文化研究所校级陈克秀音乐学院温州大学音乐艺术教育研究所校级陈其射音乐学院温州大学钢琴艺术研究所校级李杰鹏音乐学院温州大学声乐艺术研究所校级李晓燕音乐学院温州大学曲艺研究所校级乔志亮音乐学院温州大学音乐表演艺术研究所校级吴晓勇瓯江学院温州大学人才资源开发研究所校级赖学军瓯江学院温州大学信息安全研究所校级胡智文温州大学城市学院温州大学温州方言与东瓯文化研究所校级盛爱萍温州大学城市学院温州大学图像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校级孙跃温州大学城市学院温州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中心校级谢健温州大学城市学院温州大学计算机网络技术研究所校级施晓秋温州大学城市学院温州大学市场调查研究中心校级郭显光温州大学城市学院温州大学韩国学研究中心校级周湘浙温州大学城市学院温州大学民办高等教育研究所校级王忠 温州大学城市学院温州大学城市发展研究中心校级周锦成机电工程学院温州大学-浙江宏秀电气技术研发中心校级叶忻泉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温州市市政园林研究所校级潘林有人文学院中国经济时报-温州大学传媒与经济研究中心校级张信国、江华 馆藏资源 截止2012年12月,图书馆纸质图书总量为2413116册,现刊1798种。除传统馆藏外,电子资源的质量和数量有了长足的发展,已拥有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资源系统、ACS、Elsevier等综合性、各种形式的电子期刊和资料数据库53个,电子图书数据库11个,自建资源数据库及视频资源库6个。开通使用ZADL特色库——“民俗学文献与温州地域特色文化数据库”;完成孙诒让研究特藏资料室以及海洋文化特藏资料室的组建并正式对外开放;配合省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温州人经济研究中心”与“省教师教育基地”建设,分别建立了温州地方文献资料库、中小学教材及教学参考书资料库。其中海洋研究资料特藏中心是一个以海洋为专题而建设起来的特藏中心,该中心致力于将分散的海洋文化信息集中进行收集与入藏,旨在为教学、科研、生产等提供海洋文化信息服务。该中心现已收藏纸质海洋文化书籍8000余册,海洋期刊52种,海洋报纸5种,电子书6000余册,海洋文化信息书目36000余条,其入藏范围涵盖海洋科学、海洋人文等范畴 。 学术刊物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温州大学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88年,双月刊,单月25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栏目有:民俗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文艺学与美学前沿问题研究、法学前沿问题研究、温州历史文化研究、文学研究、语言学研究、历史学研究、政治学研究、社会学研究、人类学研究、经济学与管理学研究、法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文化学研究、艺术学研究等。是“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和“中文电子期刊服务”的全文收录期刊,被评为“全国地方高校优秀学报” 。《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63年,是温州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类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理、工、农、林、等学科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是“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和“中文电子期刊服务”的全文收录期刊 。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