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血栓与止血学是什么期刊啊

发布时间:

血栓与止血学是什么期刊啊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浆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3年5月收治的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实验组和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和比较两组APTT、FIB、D-二聚体和hs-CRP的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脑梗死患者FIB、D-二聚体和hs-CRP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 < 05),而APTT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 < 05)。相关性分析显示:脑梗死患者hs-CRP和D-二聚体水平呈正相关(r=16,P < 01)。 结论 血浆APTT缩短,FIB、D-二聚体﹑hs-CRP水平升高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联合检测有助于了解脑梗死的发生和病情变化,对脑梗死的预防、治疗和早期诊断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APTT;FIB;D-二聚体;hs-CRP;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 R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03-0065-03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疾病。其在常规治疗中病情仍有较快进展(病灶扩大或新发),且因溶栓治疗时间短、适应证局限及易出现并发症等原因,许多患者就医时已失去了治疗时机,其致残率之高倍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1,2]。因此对脑梗死要及时及早地做相应的检查诊断,才能及时对脑梗死进行治疗和提高患者的预后情况。近年来,关于脑梗死的病因学研究尤其是血浆纤维蛋白原、纤溶状态及血小板因素与脑梗死的关系日益受到关注。研究资料表明,脑梗死患者体内存在凝血、纤溶及血小板功能异常[3,4]。其他影响因素如:hs-CRP、D-二聚体等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亦渐成为脑梗死的研究热点。本文通过对住院脑梗死患者行血浆APTT、FIB、D-二聚体和hs-CRP测定,分析其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6月~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60例,男95例,女65例,年龄40~90岁,平均71岁。所有患者的临床诊断标准须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所修订脑梗死部分诊断标准[5];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或MRI扫描证实为脑梗死。对照组100例为同期在我院体检中心体检、排除心脑血管疾病的健康成年人,男56例,女44例,年龄30~90岁,平均66岁。两组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比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具有可比性。所有研究对象在血液检测前2周均无服用影响血小板功能和凝血功能的药物史。   2 方法   1 标本采集 患者入院后,立即使用109 mmol/L枸橼酸钠抗凝管(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严格按1:9混匀)真空采血管采集静脉血3 mL,立即轻轻颠倒混匀,充分抗凝后于2 h内3000 r/min离心10 min,取血浆测定(血浆无脂血、溶血及黄疸)测定APTT、FIB、D-二聚体含量和另外用EDTA-K2抗凝的真空采血管采集静脉血3 mL,混匀,用于测定全血hs-CRP含量;健康对照组于体检当天空腹采血,处理方法同脑梗死组。   2 标本检测 血浆APTT、FIB、D-二聚体均采用贝克曼库尔特公司的ACL-TOP血凝仪,血浆hs-CRP采用杭州丽珠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提供的JS-2000。其中hs-CRP采用免疫荧光干式定量法,试剂由杭州丽珠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提供;血浆APTT、FIB采用凝固法测定,血浆D-二聚体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试剂盒由贝克曼库尔特商贸(中国)有限公司提供。所有标本均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在2 h内完成检测。   3 统计学处理   3 讨论   脑梗死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同时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功能失调,脑梗死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四大特点,已成为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所以及时有效地应用各种有效的实验室检查指标预防各种有效危险因素,对于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早期诊断十分重要。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是人体最重要的抗凝系统,在纤溶过程中凝血酶在水解纤维蛋白原后即相继释放出纤维蛋白肽和剩余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因子作用下形成ABⅫa稳定的交联纤维蛋白[6],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在纤溶酶作用下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其水平升高是继发纤溶亢进和体内新鲜血栓形成的标志之一。本研究结果显示,脑梗死患者D-二聚体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其可能原因在于急性脑梗死后脑组织损伤释放组织凝血因子以及颅内压升高,通过神经源性或激素源性机制激活凝血,导致体内出现高凝低溶的失衡状态,为调节这一失衡状态,机体出现代偿性的纤溶活性增高,反映继发性纤溶活性的D-二聚体随即升高[7]。有研究显示高凝状态,继发性纤溶症及血栓性疾病时D-二聚体明显增高,血浆D-二聚体可作为纤溶功能亢进及血栓形成的重要分子标志物,对血栓前危险评价血栓形成及溶栓治疗检测起重要作用。D-二聚体在血浆中稳定性好、敏感性高、特异性强[8],是无创伤性体内血栓形成的指标。因此通过检测D-二聚体而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干预有助于预防脑血管事件的发生[9]。   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由白细胞介素-6(IL-6)所诱导、肝脏合成的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作为有价值的炎性标记物一般用于急性炎症或组织损伤的诊断[10]。hs-CRP是用高度敏感的方法检测出来的,提供了一种测量非常低水平的炎症信息的方法。研究表明,炎症反应是促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重要环节而且慢性炎症贯穿动脉粥样硬化的全过程。hs-CRP作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不仅是反映机体炎性反应的指标,而且是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重要炎性预测因子,而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脑梗死的主要病理基础之一。Muir等[11]的研究表明hs-CRP水平能反映脑梗死的严重程度。也有研究表明,这种相关性与病程有关,为反映病情的严重性和预后,hs-CRP的测定应在病后2周内进行[12]。本研究结果显示,急性脑梗死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其报道结果一致。   FIB作为血浆中一种凝血因子,它的增高不仅能使内皮细胞迁移、变性,使平滑肌细胞增生、肥大,还可促进血小板聚集、增进血液黏稠度,从而导致血栓形成。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高者,血栓形成、斑块破裂的发生率也明显升高[13];FIB含量的增高是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14],本研究与上述结果一致。APTT主要反映凝血因子Ⅴ、Ⅷ、Ⅸ、Ⅹ、Ⅺ的变化,是内源凝血系统较为敏感和最常用的筛选试验,一般用来检测肝素抗凝过程的重要指标。APTT缩短、FIB浓度增高提示机体凝血功能增强,相反则提示凝血功能下降。本次研究结果中APTT缩短、FIB增高,提示血液凝固性增高,血液呈高凝状态。但FIB增高比APTT缩短稍明显,可能是因为脑梗死一般由血管损伤,组织因子释放引起的凝血造成的,即主要由外源性凝血机制引起,与内源性凝血系统关系不大[15]。   本研究结果显示脑梗死患者APTT、FIB、D-二聚体和hs-CRP与对照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5),表明血浆APTT、FIB、D-二聚体和hs-CRP与脑梗死的诊断和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临床医生可以根据其变化水平提前采取治疗措施,从而降低脑梗死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学锋,王鸿利 血栓与止血的检测及应用[M] 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2:417-   [2] Shiozaki T,Nakajimay,Taneda M,et Efficacy of moderate hypotherinia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head injury and intracranial hyertension refeactory to mild hypothermia[J] J Neurosurg,2003,99(1):47-   [3] 何蕴,马丽丽,邢秀萍 进展性脑梗死急性期纤维蛋白原和纤溶指标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J] 血栓与止血学,2003,9(3):129-   [4] 石冬敏,陈雪梅,钱连华 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意义[J]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4,14(1):97-   [5] 简崇东 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含量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 中外医疗,2009,7(36):   [6] 刘剑荣,永强 D-二聚体检测及临床意义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61-   [7] 王克非,许珂,李荣 D二聚体和hs-CRP在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 12(4):   [8] 李飞,黄汉宁,吴钊坤,等 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和D-二聚体与脑梗死的关系[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20):2563-   [9] 姚爱荣,张玲 D-二聚体检测在脑梗死诊治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06):   [10] 刘彦书,韩丽 反应蛋白与脑梗死关系的探讨[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4):46-   [11] Muir KW,Weir CJ,Alwan W,et C-reactive protein and outcome after ischemic stroke[J] Stroke,1999,30(5):981-   [12] 曹红,赵耿毅,孙长凯,等 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脑梗死病情的关系[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1):8-   [13] 张燕,李卓江,景本年,等 糖尿病患者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和D-二聚体检测   [14] Alvarez-Perez FJ,Castelo-Branco M,Alvarez-Sabin J Usefulness of measurement of fibrinogen, D-dimer, D-dimer/fibrinogen ratio, C reactive protein and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to assess the pathophysiology and mechanism of ischaemic stroke[J] 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2011, 82(9):986-   [15] 林满华 脑梗死患者PT、APTT、FIB检测的临床意义[J] 河北医学,2001,7(6):481-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浆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3年5月收治的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实验组和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和比较两组APTT、FIB、D-二聚体和hs-CRP的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脑梗死患者FIB、D-二聚体和hs-CRP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 < 05),而APTT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 < 05)。相关性分析显示:脑梗死患者hs-CRP和D-二聚体水平呈正相关(r=16,P < 01)。 结论 血浆APTT缩短,FIB、D-二聚体﹑hs-CRP水平升高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联合检测有助于了解脑梗死的发生和病情变化,对脑梗死的预防、治疗和早期诊断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APTT;FIB;D-二聚体;hs-CRP;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 R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03-0065-03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疾病。其在常规治疗中病情仍有较快进展(病灶扩大或新发),且因溶栓治疗时间短、适应证局限及易出现并发症等原因,许多患者就医时已失去了治疗时机,其致残率之高倍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1,2]。因此对脑梗死要及时及早地做相应的检查诊断,才能及时对脑梗死进行治疗和提高患者的预后情况。近年来,关于脑梗死的病因学研究尤其是血浆纤维蛋白原、纤溶状态及血小板因素与脑梗死的关系日益受到关注。研究资料表明,脑梗死患者体内存在凝血、纤溶及血小板功能异常[3,4]。其他影响因素如:hs-CRP、D-二聚体等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亦渐成为脑梗死的研究热点。本文通过对住院脑梗死患者行血浆APTT、FIB、D-二聚体和hs-CRP测定,分析其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6月~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60例,男95例,女65例,年龄40~90岁,平均71岁。所有患者的临床诊断标准须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所修订脑梗死部分诊断标准[5];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或MRI扫描证实为脑梗死。对照组100例为同期在我院体检中心体检、排除心脑血管疾病的健康成年人,男56例,女44例,年龄30~90岁,平均66岁。两组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比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具有可比性。所有研究对象在血液检测前2周均无服用影响血小板功能和凝血功能的药物史。   2 方法   1 标本采集 患者入院后,立即使用109 mmol/L枸橼酸钠抗凝管(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严格按1:9混匀)真空采血管采集静脉血3 mL,立即轻轻颠倒混匀,充分抗凝后于2 h内3000 r/min离心10 min,取血浆测定(血浆无脂血、溶血及黄疸)测定APTT、FIB、D-二聚体含量和另外用EDTA-K2抗凝的真空采血管采集静脉血3 mL,混匀,用于测定全血hs-CRP含量;健康对照组于体检当天空腹采血,处理方法同脑梗死组。   2 标本检测 血浆APTT、FIB、D-二聚体均采用贝克曼库尔特公司的ACL-TOP血凝仪,血浆hs-CRP采用杭州丽珠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提供的JS-2000。其中hs-CRP采用免疫荧光干式定量法,试剂由杭州丽珠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提供;血浆APTT、FIB采用凝固法测定,血浆D-二聚体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试剂盒由贝克曼库尔特商贸(中国)有限公司提供。所有标本均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在2 h内完成检测。   3 统计学处理   3 讨论   脑梗死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同时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功能失调,脑梗死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四大特点,已成为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所以及时有效地应用各种有效的实验室检查指标预防各种有效危险因素,对于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早期诊断十分重要。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是人体最重要的抗凝系统,在纤溶过程中凝血酶在水解纤维蛋白原后即相继释放出纤维蛋白肽和剩余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因子作用下形成ABⅫa稳定的交联纤维蛋白[6],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在纤溶酶作用下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其水平升高是继发纤溶亢进和体内新鲜血栓形成的标志之一。本研究结果显示,脑梗死患者D-二聚体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其可能原因在于急性脑梗死后脑组织损伤释放组织凝血因子以及颅内压升高,通过神经源性或激素源性机制激活凝血,导致体内出现高凝低溶的失衡状态,为调节这一失衡状态,机体出现代偿性的纤溶活性增高,反映继发性纤溶活性的D-二聚体随即升高[7]。有研究显示高凝状态,继发性纤溶症及血栓性疾病时D-二聚体明显增高,血浆D-二聚体可作为纤溶功能亢进及血栓形成的重要分子标志物,对血栓前危险评价血栓形成及溶栓治疗检测起重要作用。D-二聚体在血浆中稳定性好、敏感性高、特异性强[8],是无创伤性体内血栓形成的指标。因此通过检测D-二聚体而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干预有助于预防脑血管事件的发生[9]。   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由白细胞介素-6(IL-6)所诱导、肝脏合成的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作为有价值的炎性标记物一般用于急性炎症或组织损伤的诊断[10]。hs-CRP是用高度敏感的方法检测出来的,提供了一种测量非常低水平的炎症信息的方法。研究表明,炎症反应是促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重要环节而且慢性炎症贯穿动脉粥样硬化的全过程。hs-CRP作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不仅是反映机体炎性反应的指标,而且是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重要炎性预测因子,而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脑梗死的主要病理基础之一。Muir等[11]的研究表明hs-CRP水平能反映脑梗死的严重程度。也有研究表明,这种相关性与病程有关,为反映病情的严重性和预后,hs-CRP的测定应在病后2周内进行[12]。本研究结果显示,急性脑梗死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其报道结果一致。   FIB作为血浆中一种凝血因子,它的增高不仅能使内皮细胞迁移、变性,使平滑肌细胞增生、肥大,还可促进血小板聚集、增进血液黏稠度,从而导致血栓形成。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高者,血栓形成、斑块破裂的发生率也明显升高[13];FIB含量的增高是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14],本研究与上述结果一致。APTT主要反映凝血因子Ⅴ、Ⅷ、Ⅸ、Ⅹ、Ⅺ的变化,是内源凝血系统较为敏感和最常用的筛选试验,一般用来检测肝素抗凝过程的重要指标。APTT缩短、FIB浓度增高提示机体凝血功能增强,相反则提示凝血功能下降。本次研究结果中APTT缩短、FIB增高,提示血液凝固性增高,血液呈高凝状态。但FIB增高比APTT缩短稍明显,可能是因为脑梗死一般由血管损伤,组织因子释放引起的凝血造成的,即主要由外源性凝血机制引起,与内源性凝血系统关系不大[15]。   本研究结果显示脑梗死患者APTT、FIB、D-二聚体和hs-CRP与对照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5),表明血浆APTT、FIB、D-二聚体和hs-CRP与脑梗死的诊断和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临床医生可以根据其变化水平提前采取治疗措施,从而降低脑梗死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学锋,王鸿利 血栓与止血的检测及应用[M] 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2:417-   [2] Shiozaki T,Nakajimay,Taneda M,et Efficacy of moderate hypotherinia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head injury and intracranial hyertension refeactory to mild hypothermia[J] J Neurosurg,2003,99(1):47-   [3] 何蕴,马丽丽,邢秀萍 进展性脑梗死急性期纤维蛋白原和纤溶指标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J] 血栓与止血学,2003,9(3):129-   [4] 石冬敏,陈雪梅,钱连华 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意义[J]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4,14(1):97-   [5] 简崇东 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含量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 中外医疗,2009,7(36):   [6] 刘剑荣,永强 D-二聚体检测及临床意义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61-   [7] 王克非,许珂,李荣 D二聚体和hs-CRP在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 12(4):   [8] 李飞,黄汉宁,吴钊坤,等 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和D-二聚体与脑梗死的关系[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20):2563-   [9] 姚爱荣,张玲 D-二聚体检测在脑梗死诊治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06):   [10] 刘彦书,韩丽 反应蛋白与脑梗死关系的探讨[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4):46-   [11] Muir KW,Weir CJ,Alwan W,et C-reactive protein and outcome after ischemic stroke[J] Stroke,1999,30(5):981-   [12] 曹红,赵耿毅,孙长凯,等 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脑梗死病情的关系[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1):8-   [13] 张燕,李卓江,景本年,等 糖尿病患者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和D-二聚体检测   [14] Alvarez-Perez FJ,Castelo-Branco M,Alvarez-Sabin J Usefulness of measurement of fibrinogen, D-dimer, D-dimer/fibrinogen ratio, C reactive protein and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to assess the pathophysiology and mechanism of ischaemic stroke[J] 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2011, 82(9):986-   [15] 林满华 脑梗死患者PT、APTT、FIB检测的临床意义[J] 河北医学,2001,7(6):481-

最新国内医学期刊影响因子序号 期刊名称 被引频次 影响因子 预防医学、卫生学类 1、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1172 237 2、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829 228 3、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1875 904 4、 中华传染病杂志 953 903 5、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968 891 6、 中国消毒学杂志 438 738 7、 中国艾滋病性病 569 680 8、 营养学报 773 632 9、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531 543 10、环境与健康杂志 562 490 11、卫生研究 751 465 12、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681 456 13、中国防痨杂志 473 414 14、中国卫生统计 293 393 15、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64 391 16、中国职业医学 386 341 17、中国学校卫生 852 312 18、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95 310 19、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421 297 20、中国公共卫生 1662 296 20、环境与职业医学 251 296 22、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421 291 23、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333 280 24、华南预防医学 230 236 25、疾病控制杂志 249 222 26、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317 217 27、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351 210 28、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87 190 29、热带医学杂志 107 178 30、实用预防医学 442 158 31、现代预防医学 411 142 32、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35 131 33、职业与健康 337 048 基础、医学综合类 1、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15 556 2、 中华病理学杂志 1425 171 3、 中华医学杂志 3792 091 4、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1634 998 5、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690 997 6、 中华麻醉学杂志 1487 918 7、 生理学报 697 851 8、 高血压杂志 689 701 9、 免疫学杂志 544 683 10、中华血液学杂志 1452 676 11、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994 656 12、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768 629 13、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644 617 14、CHINESE MEDICAL JOURNAL 1501 592 15、中国计划免疫 455 587 16、中华男科学杂志 526 586 17、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1621 541 18、医学研究生学报 569 539 19、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661 515 20、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658 489 21、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573 478 22、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901 476 23、解放军医学杂志 1023 474 24、解剖学报 586 455 25、重庆医学 968 436 26、诊断病理学杂志 411 395 27、基础医学与临床 485 387 28、生理科学进展 443 378 29、中国医学伦理学 405 371 30、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85 368 31、中国免疫学杂志 718 356 32、中国急救医学 943 352 33、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741 350 34、医学与哲学 563 350 35、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754 345 36、中国男科学杂志 263 340 37、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249 325 38、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616 322 39、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394 311 40、医用生物力学 131 308 41、医疗设备信息 364 303 42、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192 286 42、微循环学杂志 248 286 44、解剖学研究 148 282 45、现代免疫学 469 276 46、中国医师杂志 544 275 47、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362 269 48、毒理学杂志 295 268 49、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5 266 50、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26 260 51、江苏医药 508 260 52、解剖科学进展 190 259 53、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436 245 54、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8 237 55、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81 233 56、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82 225 56、中国医刊 299 225 58、北京医学 282 223 59、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26 219 60、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277 211 61、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124 205 62、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144 192 63、解剖学杂志 425 190 64、上海医学 597 180 65、医疗卫生装备 224 170 66、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70 166 67、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194 151 68、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235 149 69、广东医学 697 140 70、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2 137 71、天津医药 359 132 72、华西医学 331 130 73、现代医学 135 119 74、医师进修杂志 380 118 75、山东医药 587 109 76、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70 097 77、四川医学 376 082 78、河北中医药学报 49 078 79、西南国防医药 109 069 80、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35 059 医科大学学报 1、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957 744 2、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359 595 3、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1047 511 4、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591 506 5、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132 488 6、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788 455 7、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443 431 8、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481 395 9、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1477 381 10、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452 362 11、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1190 328 12、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550 312 13、新乡医学院学报 340 296 14、复旦学报医学科学版 513 293 15、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547 268 16、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575 262 17、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192 256 18、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383 255 19、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424 247 20、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272 243 21、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450 235 22、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330 228 23、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238 222 24、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306 205 25、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491 183 26、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426 179 27、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44 160 28、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15 157 29、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267 152 30、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121 147 31、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168 147 32、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197 138 33、蚌埠医学院学报 251 134 34、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52 133 35、温州医学院学报 176 126 36、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327 103 37、昆明医学院学报 139 100 38、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414 094 38、江西医学院学报 172 094 40、徐州医学院学报 202 086 41、贵阳医学院学报 185 085 42、广州医学院学报 128 070 药学类 1、 中国药理学通报 1897 895 2、 中国药房 1123 784 3、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 1350 733 4、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87 729 5、 药学学报 2351 670 6、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294 584 7、 中国药学杂志 1910 557 8、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924 540 9、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358 510 10、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815 503 11、中国抗生素杂志 592 440 12、药物分析杂志 1081 409 13、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568 408 14、中国海洋药物 467 398 15、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504 357 16、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425 339 17、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1176 321 18、药物生物技术 254 317 19、中国药师 364 308 20、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266 297 21、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399 295 22、中国新药杂志 936 290 23、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444 275 24、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310 273 24、华西药学杂志 511 273 26、药学服务与研究 115 237 27、医药导报 448 205 28、解放军药学学报 270 204 29、中国基层医药 497 201 30、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423 187 31、药学实践杂志 238 134 32、广东药学院学报 221 126 33、山西医药杂志 185 045 临床医学类 1、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3045 368 2、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1566 054 3、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307 831 4、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582 783 5、 中华皮肤科杂志 1370 719 6、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874 715 7、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343 694 8、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651 689 9、 中国输血杂志 607 600 10、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37 588 11、中国误诊学杂志 2042 587 12、临床骨科杂志 477 489 13、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738 486 13、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218 486 15、中国循环杂志 606 480 16、临床皮肤科杂志 1082 479 17、临床麻醉学杂志 996 475 18、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1048 457 19、中国全科医学 1219 420 20、临床检验杂志 655 414 21、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607 411 22、检验医学 497 390 23、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643 382 24、中国微循环 311 349 24、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485 349 26、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327 338 27、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126 336 28、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72 262 29、循证医学 52 256 29、临床肝胆病杂志 419 256 31、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399 254 32、中国综合临床 585 241 33、血栓与止血学 84 215 34、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56 201 35、临床心电学杂志 111 190 36、中国临床医学 356 174 37、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61 159 38、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131 147 39、中国实验诊断学 205 133 40、实用医学杂志 672 121 41、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144 112 41、医学临床研究 269 112 43、临床输血与检验 86 104 44、临床肾脏病杂志 43 097 45、临床急诊杂志 30 038 康复医学类型 1、 中国康复 420 706 2、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801 674 3、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881 596 4、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671 554 5、 中国临床康复 3929 531 6、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799 524 7、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539 443 8、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672 355 9、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22 322 10、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71 252 11、中国老年学杂志 624 248 12、实用老年医学 207 171 13、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53 077 妇、儿科医学类 1、 中华儿科杂志 2909 347 2、 中华妇产科杂志 2719 121 3、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1827 874 4、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353 716 5、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1890 691 6、 实用妇产科杂志 1091 579 7、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1401 567 8、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649 453 9、 临床儿科杂志 767 439 10、现代妇产科进展 331 425 11、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695 374 12、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385 370 13、生殖与避孕 317 340 14、新生儿科杂志 327 297 15、小儿急救医学 295 282 16、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763

10571“广东医科大学学校代码是10571,考研报考时必须要了解的,广东医科大学的院校代号即院校代码为10571。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教育部为高校编排的代码有5位(此代码全国通用),此代码一般作填报高考和考研志愿用,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份代码也不一样。”望采纳

血栓与止血学是什么期刊

10571“广东医科大学学校代码是10571,考研报考时必须要了解的,广东医科大学的院校代号即院校代码为10571。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教育部为高校编排的代码有5位(此代码全国通用),此代码一般作填报高考和考研志愿用,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份代码也不一样。”望采纳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浆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3年5月收治的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实验组和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和比较两组APTT、FIB、D-二聚体和hs-CRP的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脑梗死患者FIB、D-二聚体和hs-CRP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 < 05),而APTT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 < 05)。相关性分析显示:脑梗死患者hs-CRP和D-二聚体水平呈正相关(r=16,P < 01)。 结论 血浆APTT缩短,FIB、D-二聚体﹑hs-CRP水平升高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联合检测有助于了解脑梗死的发生和病情变化,对脑梗死的预防、治疗和早期诊断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APTT;FIB;D-二聚体;hs-CRP;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 R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03-0065-03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疾病。其在常规治疗中病情仍有较快进展(病灶扩大或新发),且因溶栓治疗时间短、适应证局限及易出现并发症等原因,许多患者就医时已失去了治疗时机,其致残率之高倍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1,2]。因此对脑梗死要及时及早地做相应的检查诊断,才能及时对脑梗死进行治疗和提高患者的预后情况。近年来,关于脑梗死的病因学研究尤其是血浆纤维蛋白原、纤溶状态及血小板因素与脑梗死的关系日益受到关注。研究资料表明,脑梗死患者体内存在凝血、纤溶及血小板功能异常[3,4]。其他影响因素如:hs-CRP、D-二聚体等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亦渐成为脑梗死的研究热点。本文通过对住院脑梗死患者行血浆APTT、FIB、D-二聚体和hs-CRP测定,分析其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6月~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60例,男95例,女65例,年龄40~90岁,平均71岁。所有患者的临床诊断标准须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所修订脑梗死部分诊断标准[5];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或MRI扫描证实为脑梗死。对照组100例为同期在我院体检中心体检、排除心脑血管疾病的健康成年人,男56例,女44例,年龄30~90岁,平均66岁。两组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比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具有可比性。所有研究对象在血液检测前2周均无服用影响血小板功能和凝血功能的药物史。   2 方法   1 标本采集 患者入院后,立即使用109 mmol/L枸橼酸钠抗凝管(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严格按1:9混匀)真空采血管采集静脉血3 mL,立即轻轻颠倒混匀,充分抗凝后于2 h内3000 r/min离心10 min,取血浆测定(血浆无脂血、溶血及黄疸)测定APTT、FIB、D-二聚体含量和另外用EDTA-K2抗凝的真空采血管采集静脉血3 mL,混匀,用于测定全血hs-CRP含量;健康对照组于体检当天空腹采血,处理方法同脑梗死组。   2 标本检测 血浆APTT、FIB、D-二聚体均采用贝克曼库尔特公司的ACL-TOP血凝仪,血浆hs-CRP采用杭州丽珠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提供的JS-2000。其中hs-CRP采用免疫荧光干式定量法,试剂由杭州丽珠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提供;血浆APTT、FIB采用凝固法测定,血浆D-二聚体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试剂盒由贝克曼库尔特商贸(中国)有限公司提供。所有标本均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在2 h内完成检测。   3 统计学处理   3 讨论   脑梗死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同时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功能失调,脑梗死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四大特点,已成为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所以及时有效地应用各种有效的实验室检查指标预防各种有效危险因素,对于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早期诊断十分重要。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是人体最重要的抗凝系统,在纤溶过程中凝血酶在水解纤维蛋白原后即相继释放出纤维蛋白肽和剩余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因子作用下形成ABⅫa稳定的交联纤维蛋白[6],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在纤溶酶作用下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其水平升高是继发纤溶亢进和体内新鲜血栓形成的标志之一。本研究结果显示,脑梗死患者D-二聚体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其可能原因在于急性脑梗死后脑组织损伤释放组织凝血因子以及颅内压升高,通过神经源性或激素源性机制激活凝血,导致体内出现高凝低溶的失衡状态,为调节这一失衡状态,机体出现代偿性的纤溶活性增高,反映继发性纤溶活性的D-二聚体随即升高[7]。有研究显示高凝状态,继发性纤溶症及血栓性疾病时D-二聚体明显增高,血浆D-二聚体可作为纤溶功能亢进及血栓形成的重要分子标志物,对血栓前危险评价血栓形成及溶栓治疗检测起重要作用。D-二聚体在血浆中稳定性好、敏感性高、特异性强[8],是无创伤性体内血栓形成的指标。因此通过检测D-二聚体而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干预有助于预防脑血管事件的发生[9]。   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由白细胞介素-6(IL-6)所诱导、肝脏合成的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作为有价值的炎性标记物一般用于急性炎症或组织损伤的诊断[10]。hs-CRP是用高度敏感的方法检测出来的,提供了一种测量非常低水平的炎症信息的方法。研究表明,炎症反应是促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重要环节而且慢性炎症贯穿动脉粥样硬化的全过程。hs-CRP作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不仅是反映机体炎性反应的指标,而且是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重要炎性预测因子,而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脑梗死的主要病理基础之一。Muir等[11]的研究表明hs-CRP水平能反映脑梗死的严重程度。也有研究表明,这种相关性与病程有关,为反映病情的严重性和预后,hs-CRP的测定应在病后2周内进行[12]。本研究结果显示,急性脑梗死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其报道结果一致。   FIB作为血浆中一种凝血因子,它的增高不仅能使内皮细胞迁移、变性,使平滑肌细胞增生、肥大,还可促进血小板聚集、增进血液黏稠度,从而导致血栓形成。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高者,血栓形成、斑块破裂的发生率也明显升高[13];FIB含量的增高是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14],本研究与上述结果一致。APTT主要反映凝血因子Ⅴ、Ⅷ、Ⅸ、Ⅹ、Ⅺ的变化,是内源凝血系统较为敏感和最常用的筛选试验,一般用来检测肝素抗凝过程的重要指标。APTT缩短、FIB浓度增高提示机体凝血功能增强,相反则提示凝血功能下降。本次研究结果中APTT缩短、FIB增高,提示血液凝固性增高,血液呈高凝状态。但FIB增高比APTT缩短稍明显,可能是因为脑梗死一般由血管损伤,组织因子释放引起的凝血造成的,即主要由外源性凝血机制引起,与内源性凝血系统关系不大[15]。   本研究结果显示脑梗死患者APTT、FIB、D-二聚体和hs-CRP与对照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5),表明血浆APTT、FIB、D-二聚体和hs-CRP与脑梗死的诊断和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临床医生可以根据其变化水平提前采取治疗措施,从而降低脑梗死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学锋,王鸿利 血栓与止血的检测及应用[M] 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2:417-   [2] Shiozaki T,Nakajimay,Taneda M,et Efficacy of moderate hypotherinia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head injury and intracranial hyertension refeactory to mild hypothermia[J] J Neurosurg,2003,99(1):47-   [3] 何蕴,马丽丽,邢秀萍 进展性脑梗死急性期纤维蛋白原和纤溶指标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J] 血栓与止血学,2003,9(3):129-   [4] 石冬敏,陈雪梅,钱连华 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意义[J]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4,14(1):97-   [5] 简崇东 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含量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 中外医疗,2009,7(36):   [6] 刘剑荣,永强 D-二聚体检测及临床意义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61-   [7] 王克非,许珂,李荣 D二聚体和hs-CRP在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 12(4):   [8] 李飞,黄汉宁,吴钊坤,等 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和D-二聚体与脑梗死的关系[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20):2563-   [9] 姚爱荣,张玲 D-二聚体检测在脑梗死诊治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06):   [10] 刘彦书,韩丽 反应蛋白与脑梗死关系的探讨[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4):46-   [11] Muir KW,Weir CJ,Alwan W,et C-reactive protein and outcome after ischemic stroke[J] Stroke,1999,30(5):981-   [12] 曹红,赵耿毅,孙长凯,等 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脑梗死病情的关系[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1):8-   [13] 张燕,李卓江,景本年,等 糖尿病患者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和D-二聚体检测   [14] Alvarez-Perez FJ,Castelo-Branco M,Alvarez-Sabin J Usefulness of measurement of fibrinogen, D-dimer, D-dimer/fibrinogen ratio, C reactive protein and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to assess the pathophysiology and mechanism of ischaemic stroke[J] 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2011, 82(9):986-   [15] 林满华 脑梗死患者PT、APTT、FIB检测的临床意义[J] 河北医学,2001,7(6):481-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浆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3年5月收治的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实验组和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和比较两组APTT、FIB、D-二聚体和hs-CRP的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脑梗死患者FIB、D-二聚体和hs-CRP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 < 05),而APTT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 < 05)。相关性分析显示:脑梗死患者hs-CRP和D-二聚体水平呈正相关(r=16,P < 01)。 结论 血浆APTT缩短,FIB、D-二聚体﹑hs-CRP水平升高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联合检测有助于了解脑梗死的发生和病情变化,对脑梗死的预防、治疗和早期诊断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APTT;FIB;D-二聚体;hs-CRP;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 R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03-0065-03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疾病。其在常规治疗中病情仍有较快进展(病灶扩大或新发),且因溶栓治疗时间短、适应证局限及易出现并发症等原因,许多患者就医时已失去了治疗时机,其致残率之高倍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1,2]。因此对脑梗死要及时及早地做相应的检查诊断,才能及时对脑梗死进行治疗和提高患者的预后情况。近年来,关于脑梗死的病因学研究尤其是血浆纤维蛋白原、纤溶状态及血小板因素与脑梗死的关系日益受到关注。研究资料表明,脑梗死患者体内存在凝血、纤溶及血小板功能异常[3,4]。其他影响因素如:hs-CRP、D-二聚体等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亦渐成为脑梗死的研究热点。本文通过对住院脑梗死患者行血浆APTT、FIB、D-二聚体和hs-CRP测定,分析其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6月~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60例,男95例,女65例,年龄40~90岁,平均71岁。所有患者的临床诊断标准须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所修订脑梗死部分诊断标准[5];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或MRI扫描证实为脑梗死。对照组100例为同期在我院体检中心体检、排除心脑血管疾病的健康成年人,男56例,女44例,年龄30~90岁,平均66岁。两组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比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具有可比性。所有研究对象在血液检测前2周均无服用影响血小板功能和凝血功能的药物史。   2 方法   1 标本采集 患者入院后,立即使用109 mmol/L枸橼酸钠抗凝管(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严格按1:9混匀)真空采血管采集静脉血3 mL,立即轻轻颠倒混匀,充分抗凝后于2 h内3000 r/min离心10 min,取血浆测定(血浆无脂血、溶血及黄疸)测定APTT、FIB、D-二聚体含量和另外用EDTA-K2抗凝的真空采血管采集静脉血3 mL,混匀,用于测定全血hs-CRP含量;健康对照组于体检当天空腹采血,处理方法同脑梗死组。   2 标本检测 血浆APTT、FIB、D-二聚体均采用贝克曼库尔特公司的ACL-TOP血凝仪,血浆hs-CRP采用杭州丽珠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提供的JS-2000。其中hs-CRP采用免疫荧光干式定量法,试剂由杭州丽珠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提供;血浆APTT、FIB采用凝固法测定,血浆D-二聚体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试剂盒由贝克曼库尔特商贸(中国)有限公司提供。所有标本均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在2 h内完成检测。   3 统计学处理   3 讨论   脑梗死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同时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功能失调,脑梗死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四大特点,已成为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所以及时有效地应用各种有效的实验室检查指标预防各种有效危险因素,对于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早期诊断十分重要。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是人体最重要的抗凝系统,在纤溶过程中凝血酶在水解纤维蛋白原后即相继释放出纤维蛋白肽和剩余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因子作用下形成ABⅫa稳定的交联纤维蛋白[6],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在纤溶酶作用下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其水平升高是继发纤溶亢进和体内新鲜血栓形成的标志之一。本研究结果显示,脑梗死患者D-二聚体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其可能原因在于急性脑梗死后脑组织损伤释放组织凝血因子以及颅内压升高,通过神经源性或激素源性机制激活凝血,导致体内出现高凝低溶的失衡状态,为调节这一失衡状态,机体出现代偿性的纤溶活性增高,反映继发性纤溶活性的D-二聚体随即升高[7]。有研究显示高凝状态,继发性纤溶症及血栓性疾病时D-二聚体明显增高,血浆D-二聚体可作为纤溶功能亢进及血栓形成的重要分子标志物,对血栓前危险评价血栓形成及溶栓治疗检测起重要作用。D-二聚体在血浆中稳定性好、敏感性高、特异性强[8],是无创伤性体内血栓形成的指标。因此通过检测D-二聚体而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干预有助于预防脑血管事件的发生[9]。   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由白细胞介素-6(IL-6)所诱导、肝脏合成的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作为有价值的炎性标记物一般用于急性炎症或组织损伤的诊断[10]。hs-CRP是用高度敏感的方法检测出来的,提供了一种测量非常低水平的炎症信息的方法。研究表明,炎症反应是促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重要环节而且慢性炎症贯穿动脉粥样硬化的全过程。hs-CRP作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不仅是反映机体炎性反应的指标,而且是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重要炎性预测因子,而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脑梗死的主要病理基础之一。Muir等[11]的研究表明hs-CRP水平能反映脑梗死的严重程度。也有研究表明,这种相关性与病程有关,为反映病情的严重性和预后,hs-CRP的测定应在病后2周内进行[12]。本研究结果显示,急性脑梗死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其报道结果一致。   FIB作为血浆中一种凝血因子,它的增高不仅能使内皮细胞迁移、变性,使平滑肌细胞增生、肥大,还可促进血小板聚集、增进血液黏稠度,从而导致血栓形成。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高者,血栓形成、斑块破裂的发生率也明显升高[13];FIB含量的增高是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14],本研究与上述结果一致。APTT主要反映凝血因子Ⅴ、Ⅷ、Ⅸ、Ⅹ、Ⅺ的变化,是内源凝血系统较为敏感和最常用的筛选试验,一般用来检测肝素抗凝过程的重要指标。APTT缩短、FIB浓度增高提示机体凝血功能增强,相反则提示凝血功能下降。本次研究结果中APTT缩短、FIB增高,提示血液凝固性增高,血液呈高凝状态。但FIB增高比APTT缩短稍明显,可能是因为脑梗死一般由血管损伤,组织因子释放引起的凝血造成的,即主要由外源性凝血机制引起,与内源性凝血系统关系不大[15]。   本研究结果显示脑梗死患者APTT、FIB、D-二聚体和hs-CRP与对照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5),表明血浆APTT、FIB、D-二聚体和hs-CRP与脑梗死的诊断和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临床医生可以根据其变化水平提前采取治疗措施,从而降低脑梗死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学锋,王鸿利 血栓与止血的检测及应用[M] 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2:417-   [2] Shiozaki T,Nakajimay,Taneda M,et Efficacy of moderate hypotherinia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head injury and intracranial hyertension refeactory to mild hypothermia[J] J Neurosurg,2003,99(1):47-   [3] 何蕴,马丽丽,邢秀萍 进展性脑梗死急性期纤维蛋白原和纤溶指标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J] 血栓与止血学,2003,9(3):129-   [4] 石冬敏,陈雪梅,钱连华 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意义[J]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4,14(1):97-   [5] 简崇东 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含量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 中外医疗,2009,7(36):   [6] 刘剑荣,永强 D-二聚体检测及临床意义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61-   [7] 王克非,许珂,李荣 D二聚体和hs-CRP在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 12(4):   [8] 李飞,黄汉宁,吴钊坤,等 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和D-二聚体与脑梗死的关系[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20):2563-   [9] 姚爱荣,张玲 D-二聚体检测在脑梗死诊治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06):   [10] 刘彦书,韩丽 反应蛋白与脑梗死关系的探讨[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4):46-   [11] Muir KW,Weir CJ,Alwan W,et C-reactive protein and outcome after ischemic stroke[J] Stroke,1999,30(5):981-   [12] 曹红,赵耿毅,孙长凯,等 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脑梗死病情的关系[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1):8-   [13] 张燕,李卓江,景本年,等 糖尿病患者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和D-二聚体检测   [14] Alvarez-Perez FJ,Castelo-Branco M,Alvarez-Sabin J Usefulness of measurement of fibrinogen, D-dimer, D-dimer/fibrinogen ratio, C reactive protein and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to assess the pathophysiology and mechanism of ischaemic stroke[J] 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2011, 82(9):986-   [15] 林满华 脑梗死患者PT、APTT、FIB检测的临床意义[J] 河北医学,2001,7(6):481-

你算找对人了留下扣扣我下载给你

血栓与止血杂志

血液当因为各种食物`自然造成的自由基`形成血毒`长期成为栓塞,建议用清理血毒的药物``比如红久胶囊,B1

问:能对做全细胞计数(CBC)的样品报告红细胞(RBC)形态学与全血细胞分类对照的实用性进行一下评论吗?我们目前对任何红细胞分布密度(RDW)<0或>0、或有异常RBC/HGB比率的样品均进行血片扫描。这些指南临床上有用吗?同样,我们对指数与形态学的相关性感到疑惑,平常可见到血红蛋白减少而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正常、或小红细胞增多而红细胞平均容量(MCV)正常的情况吗? 答:即使不要求进行分类,某些情况下的红细胞形态学评估还是有用的。特别是在有球形红细胞(溶血)、泪滴状红细胞(骨髓纤维化、骨髓癌转移)或镰刀形红细胞(镰刀形红细胞贫血)存在的情况下,形态学所提供的信息远远高于标准指数。异常指数可对这些形态学异常提供线索,因而在适当的位置上一些参数是有用的。RBC/HGB异常比例主要集中于有贫血和RBC计数升高的患者、如包括地中海贫血在内的血红蛋白病。一般说来,对增高的RDW(如>0)进行涂片检查是很有用的,它表明有两种细胞形态群和其它红细胞异常形态,从而为临床提供了重要信息。低RDW(<0)虽然表明RBC群大小一致,但却无临床意义。 指数与形态学之间有相关性。仪器检测是很准确的,特别是在检测大小(MCV)和大小的变化(RDW)方面,因为相比单独的形态学评估仪器检测能查看更多的红细胞,并可用三维构形评估红细胞。但这并不意味着仪器检测是完美无缺的。仪器不能测定红细胞的内含物如何—乔氏(Howell-Jolly)小体、嗜碱性点彩和帕彭海姆(Pappengheimer)小体,测小量异常细胞群亦有困难。在这些情况下MCV可以正常,但可有小红细胞亚群的存在。这种情况下MCV与其它RBC指数之间的相互关联很重要。如RDW增加反映出了红细胞大小范围的增大。总而言之,这些病例中形态学的实用性取决于患者人群,如你的患者中有包括很多不同种族背景的患者在内,这些分析会更有用。 尿量过少 问:尿液离心作镜检的量有标准吗?如送检的尿液量太少,镜检结果需要根据送来的尿液样品量进行校正吗?我们目前应用的是BD尿液分析管(8ml),有些实验室要求的是10ml尿液,如果送检尿液量太少,结果报告如何说明? 答:尿液镜检所需的离心沉淀标准量各个实验室要求的不尽相同(10ml、12ml、15ml)。尿液分析系统的生产厂商也有不同的沉淀浓度要求(30:1、15:1和12:1)。推荐尿液镜检离心的标准量为尿液的10:1浓度。如仅有8ml尿液,可采用下列两种方法中的一种: 取5ml尿液离心,然后去除4ml,其结果要乘以2; 取8ml尿液离心,将最后量减少至8ml,维持10:1浓度。 DIC试验 问:我们实验室接到了一些有关DIC试验的询问。我们现在进行的DIC试验是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和全血细胞计数(CBC)。在这些试验的基础上将纤维蛋白单聚物(fibrin monomer)作为附加试验有帮助吗?或者说我们目前进行的试验合适吗? 答: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ISTH)在2001年12月出版的“血栓与止血”中将DIC进行了定义并明确了DIC临床和实验室验断标准。在这一标准中将明显DIC与非明显DIC进行了区别。明显DIC发生于失代偿性止血系统,非明显DIC被作为有微细止血功能障碍的失代偿期。 ISTH DIC专门小组对DIC严重性的标准化诊断和测定制订了一个五步诊断规则系统,可用于计算DIC评分。ISTH DIC专门小组2007年3月在“血栓与止血”杂志上发表的结论表明,此评分系统应用5年时间后显示检查5个或更多分值能识别明显的DIC。诊断明显DIC的规则见表1。表1 诊断明显DIC(2-4)的规则危险评估:患者是否有已知与明显DIC有关的潜在性疾病?如有,可进行;如无,则不适合用此规则。进行全部凝血试验检查全部凝血试验结果记录评分血小板计数(>100=0;<100=1;<50=2)纤维蛋白相关标志物增加(例如D二聚体、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未增加:0;中度增加:2;高度增加:3)。凝血酶原时间延长(<3秒=0;>3秒而<6秒=1;>6秒=2)纤维蛋白原水平(>0g/L=0;<0g/L=1)计算评分:如>5符合明显的DIC;如<5每日重复记分:提示非明显的DIC(不肯定);再重复1~2天 该报道强调的是用于诊断明显DIC的应该是现有可行的实验室试验。ISTH的DIC专业小组建议的实验室诊断明显DIC的标准包括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含量和纤维蛋白存在的一种标志物。标志物可选用下述一种: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和/或D二聚体。在DIC的专门小组2003年会上推荐D二聚体为理想的纤维蛋白标志物。 因而以下系列检测即PT/FIB/D二聚体/CBC在评估明显DIC上是合适的,不必包括纤维蛋白单体测试。 问:请对便隐血试验的不同方法学进行一下介绍和评价。 答:一、便隐血试验的方法学可分为 1、按实验方法学分为:a、免疫法(以金标层析法为代表)、b、化学法(以匹拉米洞法为代表)、C、免疫a+化学b为双联法(也称序贯法)。另有查卟啉铁及卟啉衍生物,该实验优点是可以定量,缺点是需要特殊的检测设备及成本过高。目前国外已开发出了全自动或半自动OB检测仪,不足之处在于成本太高。 二、OB免疫及化学检测方法中的常见问题及答疑 1、为什么说“半定量双联法”是检测便隐血的最佳方法?如何进行结果判断? 答:可分别参见表1和2表1免疫法化学法特异性高低灵敏度(ug/g stool)高(1)较高(50)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漏检(检出率)会(约60%)不会(100%)钩状效应(Hook’s效应)有无半定量不能能检测成本高低大批量人群普查不适合适合保存、效期不易、短易、长 表2 结果判断 免疫法化学法分析阳性(+)阳性(+)确定为阳性结果,化学法可查出其出血程度(半定量)阳性(+)阴性(-)确定为阳性结果,但其检体隐血的含量极微少阴性(-)阴性(-)确定为阴性结果阴性(-)阳性(+)1、此病人为上消化道微量出血(此种情形可能性较低)2、化学法的阳性结果为食物或药物所引致的假阳性(此种情形的可能性较高)。3、Hook’s效应导致的免疫法为假阴性。 2、检测便隐血的方法是否越灵敏越好?最佳检测便隐血的灵敏度是多少? 答:不是。用5lCr标记检查正常人粪便中每天血液丢失量为5±4ml(最多可达5ml),相当于每克粪便的含量为100-900ìgHb,平均为500ìgHb,故试剂的检测灵敏度在50ìgHb/g stool时能查出所有病理及部分生理状况下的人群,而再提高灵敏度可能只会增加检测的非病理状况下的阳性。 3、两类方法实测灵敏度的差异。 答:免疫法的检查终产物是经过标本稀释(已做了500倍左右的稀释处理)后的产物。其实测若以灵敏度为1ìgHb/g stool计算,其最终测得最低值也为50ìgHb/g stool。故其粪OB检查的阈值应定为50ìgHb/g stool较合适。 4、何为钩状效应(Hook’s效应)?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及解决方法。 答:Hook’s效应为单克隆抗体与所抗的Hb抗原不匹配或消化道出血过多,抗原过剩时造成的假阴性结果。其解决方法为将标本继续做1:500倍的稀释后再做实验。 5、为什么免疫法会漏检上消化道出血? 答:上、下消化道出血以胃底部为分界。 上消化道出血: 每天出血量与检测阀值 胃结肠卟啉实验2ml2ml愈创木脂10-5ml免疫法25ml 6、在三种化学方法中,为什么选择“匹拉米洞法”作为首选方法? 答:目前常用的三种化学方法及各自特点见下表: 联苯胺愈创木脂(水溶、非水溶)匹拉米洞致癌性有?无灵敏度高低中假阳性率高中低成本低高中商品化产品无有有生产质控难难方便 7、匹拉米洞半定量值分几级? 答:分5级。 8、如何避免新鲜蔬菜对化学法的干扰(假阳性)? 答:多煮并煮熟蔬菜,可全面去除其干扰。 9、如何进行便隐血标本的稀释处理(等渗盐水、蒸馏水、低渗缓冲液)? 答:化学法用蒸馏水,免疫法用低渗缓冲液;二者禁用等渗盐水。 10、为什么要多点采集样本? 答:避免采样误差。 11、为什么说“双联法”是最适合大批量肠癌筛查的首选方法? 答:实验成本低,准确性高、灵敏度高,操作、质量管理方便等。 12、免疫法有无假阴、阳性? 答:免疫法也有假阳性,如饮用啤酒等;若检体的pH值改变:pH≤3时呈假阳性、pH≥10时呈假阴性;大分子蛋白可能包裹Hb并使之不易暴露,直接影响Hb与Hb抗体的结合而导致胶体金法假阴性等。大家可以多做实验进行探讨。 我这个是从网上摘的 ,不知道对不对(能否解决你的问题)但是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半身不遂的可能性比较大

是的,血栓与止血学杂志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现在发表刊期是明年中。

血栓与止血学杂志

姚红霞,女,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海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海南省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担任中华医学会血液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海南血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海南省抗癌协会理事、美国血液学会会员、海南省血液专业学科带头人。《临床血液学杂志》、《血栓与止血学》和《医学综述》杂志编委。

广州医科大学各方面都挺好的。广州医科大学多次与国内外高等院校和研究部门开展合作办学和学术交流活动。学校主办的学术刊物有《广州医科大学学报》、《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血栓与止血学杂志》、《胸部疾病杂志》(英文版)、《转化医学年鉴》(英文版)6种。根据2020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下设22个学院,7所直属附属医院和11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开设本科招生专业22个。另外还聘请了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科学院院士、法国科学院院士等一批国际知名学者为学校特聘教授。广州医科大学是一所以医学为优势和特色的广州市属重点高校,为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中俄医科大学联盟成员高校、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

血栓与止血杂志SCI

是的,血栓与止血学杂志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现在发表刊期是明年中。

广东医学院创建于1958年,其前身是中山医学院湛江分院。1964年,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湛江医学院。1992年,易名为广东医学院。从“八五”计划开始,连续三个五年进入省重点建设院校行列。在“立足广东,辐射华南,面向全国”的办学定位思想指导下,广东医学院现已成为广东省高素质医学专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学校总面积为1404亩,由湛江校区、东莞校区两部分组成,湛江校区占地227亩,位于富有亚热带风情的沿海开放城市湛江市;东莞校区创建于2002年,占地 1177亩,位于东莞市美丽的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东莞校区于2003年开始招收首批新生。两校区教学行政用房总面积21万多平方米 ,学生宿舍建筑总面积6万6千多平方米,运动场地总面积5万多平方米,图书馆建筑总面积为3万多平方米。 学校设有基础学院、第一临床学院、第二临床学院、检验学院、护理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等 6个二级学院和社科部,拥有1所直属附属医院,9所非直属附属医院, 49所临床教学(实习)医院 。 学校近年大力引进和培养人才,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得到较大提高。目前在编教职员工 2642人(含直属附院),其中校部在编教师597人,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209人,占35%。自1996年以来先后有56人被列为省“千百十工程”重点培养对象,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人,全国模范教师和全国优秀教师8人。 目前学校有全日制学生 8895人,其中本科生8201人,研究生392人,专科生302人。在校成人生1707人。 学校经过 47年的发展,初步形成较为合理的专业结构。现设有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生物医学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护理学、药学、公共事业管理、法医学等11个本科专业,涵盖医、管、工等学科门类。其中临床医学、医学检验两门专业是广东省名牌专业。现拥有省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15门。 学校现有省级重点扶持学科及省级扶持学科 4个,医学特色专科1个,校级重点学科和重点扶持学科16个,省厅级重点实验室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12个,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点1个。“十五”期间,学校获得科研课题679项,获厅局级以上科研成果奖45项次,获国家发明专利10项;出版学术专著13本,发表论文3054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4篇,被《SCI》引用30篇次。 学校拥有先进的网络设施,是广东省教育科研网的接入单位,湛江地区汇接中心。学校还拥有现代化的图书馆,累积馆藏文献总量为 1,120,295册,其中纸质文献总量781,160册,电子文献总量339,135册,为教学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学校主办的《广东医学院学报》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 近年来,学校对外交流日益扩大,与日本爱媛大学、日本大阪高技术学院等国外高校开展多方面、多层次的合作办学。先后选派数十名教师赴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港澳地区进行学术交流,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来校讲学等,扩大了学校的影响。 建校 47年,学校面向基层,为国家和地方共培养了17000多名高层次医学人才。学校生源充足,是广东省考生报考的热门省属本科院校之一。我校学生以理论基础扎实,实际操作能力强而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在各级就业市场中属“强势群体”,就业率较高。2002年、2003年和2004年的就业率分别为8%、0%、7%。毕业生以“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而受到社会广泛赞誉。 学校坚持科学发展观,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校训精神,以内涵发展为主线,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以提升学校综合实力为核心,以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工程,全面提高学校办学水平。目前,全校上下振奋精神、同心同德,扎实工作,为把我校建设成为办学特色更鲜明,综合实力处于国内省属同类院校先进行列,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教学研究型医科大学而努力。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