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中国洗涤用品工业2013版期刊官网查询

发布时间:

中国洗涤用品工业2013版期刊官网查询

化妆品的出现与使用是很久远的事了。最先使用化妆品的记载来自埃及,时间大约在公元前3750年。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类对美化自身的化妆品,自古以来就有不断的追求。化妆品的发展历史,大约可分为下列四个阶段(也称四代): ①第一代是使用天然的动植物油脂对皮肤作单纯的物理防护

需要。洗涤用品也和人的身体有直接的关系,在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中有以下这样几条:乳制品、肉制品、饮料、米、面、食用油、酒类等直接关系人体健康的加工食品;电热毯、压力锅、燃气热水器等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税控收款机、防伪验钞仪、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备、无线广播电视发射设备等关系金融安全和通信质量安全的产品;安全网、安全帽、建筑扣件等保障劳动安全的产品;电力铁塔、桥梁支座、铁路工业产品、水工金属结构、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物、容器等影响生产安全、公共安全的产品;法律、行政法规要求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实行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其他产品。

2010年75万吨

第二条 国家对生产下列重要工业产品的企业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 (一)乳制品、肉制品、饮料、米、面、食用油、酒类等直接关系人体健康的加工食品; (二)电热毯、压力锅、燃气热水器等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 (三)税控收款机、防伪验钞仪、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备、无线广播电视发射设备等关系金融安全和通信质量安全的产品; (四)安全网、安全帽、建筑扣件等保障劳动安全的产品; (五)电力铁塔、桥梁支座、铁路工业产品、水工金属结构、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物、容器等影响生产安全、公共安全的产品; (六)法律、行政法规要求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实行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其他产品。 没有具体提到,但建议你到当地的质量技术监督局质询。

中国洗涤用品工业2013版期刊目录查询

看立白啊。全球的发展前景是好的,主要看中国的发展前景啊。并且要考虑环境的因素,环保等。。。

洗涤物体表面上的污垢时,能改变水的表面活性,提高去污效果的物质。包括合成洗涤剂和肥皂,有时也统称为洗涤剂。去污的范围很广,日常生活中的去污主要是指衣物的去污,这是洗涤用品最主要的功能。日用器皿、餐具和水果蔬菜等的洗涤也属去污,但习惯上称为清洗,所用的洗涤用品则称为清洗剂。据老普林尼著《博物志》中的记载,公元前600年,腓尼基人就用羊脂和木灰制造出原始的肥皂,用于护肤和治疗,至公元2世纪才发现有重要的洗涤作用。1791年N吕布兰以卤水制得纯碱,并将纯碱经石灰苛化而生产出苛性钠,从此,肥皂从手工制作转向工业化生产。19世纪末采用直接蒸汽煮皂法,使肥皂生产又进入了一个重要发展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由于动植物油脂供应紧张,德国首先开发了合成洗涤剂,主要成分是短链的烷基萘磺酸盐,由丙醇或丁醇和萘结合,再经磺化而成,统称为涅卡尔(Nekal)。20世纪20年代末期,开始用长链脂肪醇经硫酸化、中和成为脂肪醇硫酸钠,当时仅添加些硫酸钠,作为合成洗涤剂出售。1930年代初期,随着石油化工的发展,美国生产了长链的烷基芳基磺酸盐,其中芳基是由苯、烷基是由煤油馏分制取的。这种烷基芳基磺酸盐直接作为洗涤剂出售,或添加一些硫酸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丙烯聚合而成的四聚丙烯。代替了煤油馏分,与苯结合而成为烷基苯,经磺化、中和而成为烷基苯磺酸钠。由于价格低廉、性能良好,发展很快,直到1960年代初期,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当时世界上大部分合成洗涤剂是由这种表面活性剂配制而成的。1960年代,由于四聚丙烯在化学结构上存在支链,不易被生物所降解,造成环境污染,因此用直链烷基苯逐步取代了四聚丙烯烷基苯。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在使用烷基苯磺酸钠之类的优良表面活性剂作为基本组分外,还配用其他表面活性剂和各种不同的助剂和辅助剂,以提高洗涤效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就开始用羧甲基纤维素作为合成洗涤剂的辅助剂以消除污垢的再沉积问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将碳酸盐、硅酸盐、磷酸盐等碱性物作为合成洗涤剂的助剂加以使用。聚磷酸盐的使用是合成洗涤剂工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初期使用焦磷酸四钠,以后改用三聚磷酸钠,取得了良好的洗涤效果。但到1960年代末,由于三聚磷酸钠在合成洗涤剂中使用量较大,用后排入下水道,有污染河流水源而造成“过营养”化问题,有些国家已禁止或限制使用,而改为沸石等其他代用品。肥皂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连续化,产品质量也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在性能和应用方面没有突破性的进展。产量虽略有增长,但在洗涤用品中所占的比重呈下降趋势。1960年肥皂的比重约63%,至1982年已降至29%,至80年代才开始有所回升,1987年的世界产量已超过800万吨。中国1903年在天津创立造胰公司。1907年在上海建立裕茂皂厂,这是中国开办的最早两家肥皂厂。此后南京、杭州、重庆、沈阳、大连、武汉等城市相继建立了一些肥皂厂,也有一些地区建立了手工业式的肥皂作坊。直到1949年,中国的洗涤用品工业还只有肥皂工业,而且多数是手工作坊,规模小,设备简陋,仅在上海、天津等少数大城市有几家规模稍大、采用机器生产的工厂。1949年肥皂产量仅3万吨。1959年肥皂产量达到5万吨。同年开始生产合成洗涤剂,产量为57万吨。从1960年开始,随着合成洗涤剂的发展,逐步发展了烷基苯、三聚磷酸钠等原材料的生产。1961年开发利用石蜡生产皂用合成脂肪酸。1978年以后,洗涤用品生产发展迅速,花色品种逐步增加。如洗衣粉中发展了复配、加酶、杀菌消毒、加色加香、浓缩等许多品种;液体洗涤剂中发展了洗涤餐具、水果蔬菜、浴缸、炉灶、纱窗、玻璃、搪瓷器皿、地毯等各种专用洗涤剂,以及洗发香波等。还发展了润肤、护肤以及具有一定疗效的香皂、香浴液,并发展了适合老年、妇女、儿童特点的产品。工业用洗涤剂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生产的各种表面活性剂和工业用的洗涤剂已应用于机械、冶金、石油、化学纤维、纺织、印染、皮革、造纸等各个领域。1985年洗涤用品总产量达到200万吨,其中:肥皂6万吨,合成洗涤剂4万吨。中国的洗涤用品工业,迄今已形成一个以肥皂和合成洗涤剂为主,包括主要原材料和辅助材料生产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洗涤用品工业体系。去污机理:衣物上的污垢常是液体和固体的混合物,以物理-化学作用,或甚至机械作用,吸附在衣服纤维的表面上或进入纤维组织之间,既有损于衣物的外观,也有损于衣物的组织而缩短其使用寿命。洗涤用品的去污过程,可简单表示为:织物·污垢+洗涤剂→织物+污垢·洗涤剂(脏的衣物) (脏的洗涤液)去污过程的机理,则比较复杂,大致包括下列物理-化学作用:①润湿作用:由于洗涤液中的表面活性剂能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从而增加了水对织物的润湿能力,使洗涤液充分渗入纤维之间,表面活性剂分子能和被洗织物上的污垢产生亲合作用,使污垢从织物上分离。②吸附作用:在水和被洗织物之间、在水和污垢之间,都存在着界面,洗涤液中的有效成分被织物和污垢吸附后,改变了界面能与织物对污垢的静电引力,使污垢在水里呈悬浮或乳化状态。③增溶作用:污垢被裹夹在洗涤液的胶束层之间,产生增溶现象。④机械作用:当污垢和织物吸附表面活性剂时,在人工搓洗或机械搅拌作用下,污垢从织物上分离而分散在溶液中,经反复漂洗,污垢即可除去。趋势:1980年代世界洗涤用品的年产量已超过3000万吨其中合成洗涤剂工业经1960~1970年代高速发展后,1980年代发展速度开始缓慢,但世界各国发展速度不尽相同。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洗涤用品消费量已达较高的水平,发展趋于平稳。而亚洲、非洲等国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将会有较快的发展。在洗涤用品中,合成洗涤剂的发展速度比肥皂快。但合成洗涤剂的发展也受到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织物组织结构的变化以及节约能源等因素的制约。合成洗涤剂在选择与配比使用表面活性剂和助剂方面,向更具有安全性和生物降解性方向发展。在产品结构上,向使用方便且具有多功能方向发展。洗衣粉的高塔喷雾成型由于能源消耗、投资和生产成本都较高将逐渐转向无塔成型,尤其是附聚成型。

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简称:中国洗协,英文名称:China Cleaning Industry Association(CCIA),创建于1983年9月,现处于第六届理事会期间,是经民政部批准登记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的国家一级社团组织,业务受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和民政部监督管理。

什么牌子洗衣液好呢?洗衣液是现在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洗护用品,好的洗衣液洗起衣服来事倍功半,而且又不伤手,是很多家庭主妇梦寐以求的。那么,什么牌子的洗衣液好呢?洗衣液都有哪些品牌?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蓝月亮蓝月亮,中国洗衣液市场领导品牌,洗衣液连续三年市场份额第一,市场占有率高达44%。广州蓝月亮实业有限公司于2001年成立,是由香港蓝月亮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控股的外商独资企业,旗下拥有个人护理、衣物护理和家居护理三大系列,其中蓝月亮洗衣液、洗手液、厕清和地板清洁剂四个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为全国第一。2014年6月,蓝月亮洗衣液被指含荧光增白剂。当月25日,广州蓝月亮实业有限公司发表声明称,该公司蓝月亮亮白增艳洗衣液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  2、卫新2006年7月上市的卫新洗衣液一举成为全国洗衣液销售冠军,再次彰显威莱又一核心品牌的坚实力量。当“清洁+呵护”类产品兴起时,当衣物洗涤要求从“物”转向“人”时,卫新洗衣液以其高效的产品特性,坚实的品牌保证率先引领衣物洗涤进入“洗衣液时代”。倍柔、护色、全效、除菌多方位对衣物的细心呵护;温和、除菌、防过敏等多功效立体化的时尚追求,卫新不仅让家居洗衣在轻松愉悦中,更增生活乐趣,更引导洗衣时尚新风标——洗衣进入液时代。  3、安利-丝白安利的丝白洗衣液是一种高效环保的无公害的新型洗衣液,含有八种表面活性剂,故称为SA8,是无磷配方的,包括增白剂、增艳剂、防静电、防污渍回渗剂、防锈剂、柔顺剂等八种活性剂,其PH测试为7,属于中性的洗涤剂,不仅可以清楚污垢,没有残留,而且可以还原水质,对江河湖泊没有任何的污染。  4、开米西安开米股份有限公司于1997年7月31日成立于西安主要从事高科技环保型家庭日用洗涤品及个人护理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和销售,是中国规模最大也是最早全面开发高科技环保型液体洗涤剂产品的高科技环保化工企业,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环保型液体洗涤产品专业生产厂家。  5、汰渍汰渍(Tide)是全球第一种合成洗衣粉。自从1946年以来,汰渍经过60多次技术革新及市场开拓,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洗衣粉品牌之一。  6、奥妙奥妙(OMO),联合利华公司旗下的全球领先家庭护理产品品牌,在世界上已有近百年历史。作为消费者心目中超凡洗净力的代言人,奥妙的品牌形象始终居于同类产品的前列。  7、洛娃洛娃集团奉行“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强调“我爱洛娃、洛娃爱我”的共同价值观,提倡开拓、创新、拼搏、进取、求真、务实的企业精神;重视企业凝聚力,鼓励变革,注重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力求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以此为动力,洛娃集团正朝着做百年老店、建民生基业、创国际品牌、兴矿业基地的目标,阔步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8、金纺1969年,联合利华首先在英国上市了衣物柔顺剂产品,取名为“金纺”。她与另一个姐妹品牌“熊宝贝”,在15个国家以24%的市场份额占有领导地位。金纺在中国,自1993年至今,推出第一支衣物柔顺剂以来,始终保持市场份额的第一的领导地位。2003年1月,全新定位由“衣物柔顺剂”上升为“衣物护理剂”,重新上市。2004年9月,金纺又将以全新的包装更上一层楼,不断进步,不断发展。  9、去渍霸立白去渍霸全效洗衣粉是由广州立白集团于在2007年9月18日隆重在全国上市的!专为奥运会设计,它创新采用立体去渍系统,能够全方位快速激活并清除深层顽渍,有效去除陈渍、油渍等顽固而紧锁的污渍,去渍效果强,在浸泡一段时间的情况下,无需用力搓洗即可达到理想的去渍效果。  10、绿伞北京绿伞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洗衣液十大品牌,北京市著名商标,北京名牌,国家洗化标准和环境保护标准起草单位,研制、生产、销售环保型现代家庭及酒店清洁用品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以上就是为你推荐的洗衣液品牌,在众多的品牌中你选上了哪款洗衣液呢?

中国洗涤用品工业2013版期刊官网下载

中国洗衣液市场在短短几年时间容量扩大了 3倍,截止到2010年底,我国市场上洗衣液 品牌数量达到了45个,单品数量达到了601 个。洗衣液销售市场2009年增幅超过 100%,2010年全年增幅同期相比提升 91%,其中,核心城市增长89%,省会城市 84%,地级市97%,农村95%,几乎都呈现 成倍增长。从2006年到2009年,洗衣粉占 比从72%下降至68%,而洗衣液的市场份额 从7%增长到23%。虽然洗衣液的铺货仍集 中在大终端,但加权铺货率可与洗衣粉相匹 敌。洗衣液的实际发展速度确实高过业界的 预期。伴随着品牌数量的集中爆发,领先品 牌的集群优势也逐步显现。虽然目前市场上 已经有四五十个洗衣液品牌,但该品类里销 售Top5(前五位)品牌共占据6成的市场份 额,品牌的集中度未来会越来越高。为争抢 更多的市场份额,各大品牌都在不遗余力地 进行品牌营销。在化妆品领域盛行的明星代 言策略,在洗衣液领域同样是愈演愈热。与 此同时,洗衣液的广告投入也不菲,2009 年6月-2010年6月这一时间段内,洗衣液品 牌有近8亿元的广告投放量,占家居清洁类 广告投放的三分之一。 一直以来,快速消费品行业因与人们的日常 生活息息相关,都保持着的快速发展的良好 势头。尤其是日常洗涤用品,更是拥有广泛 的受众,虽面临激烈的行业竞争,但市场仍 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如在上海、广东、北 京、深圳等大城市洗涤用品的激烈竞争中, 三级城市及农村市场已经出现终端洗涤产品 销售火热的场面。不断攀升的原材料价格正 在给日化行业施加着越来越大的压力。洗涤 用品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料均来自石油、油 脂,这些初级化工原料价格的持续上扬,已 经给洗涤用品生产成本带来了巨大压力;加 之水、电、燃料、运输、包装材料等要素价 格同时上涨,使企业的生产成本大幅提高。 另外,工人工资上涨也大幅推高了企业的用 工成本。2010年下半年以来,日化产品原 材料的平均上涨幅度超过了50%。价格一直 是洗衣液市场的敏感问题。2011年洗衣液 的原材料价格在持续上涨,其中某主要成分 的价格从2010年的几千元上涨到两万元。 而另一边,几大主流洗衣液品牌不约而同地 请来大牌明星代言,高价的代言费无疑又再 增加了运营成本。 “十一五”以来,中国洗涤用品行业全面贯彻 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依 靠科技进步、抓好结构调整、提高行业竞争 力、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主线,保 持了持续较快发展的势头,经济效益较大提 高,自主创新能力较大提高,节能降耗初见 成效,产业核心竞争能力明显增强,保持洗 涤用品产量持续稳定的增长,年均增长速度 在6%以上。2010年洗涤用品总产量已经达 到75万吨,其中合成洗涤剂07万 吨(其中合成洗衣粉62万吨)、肥 (香)皂68万吨、烷基苯92万吨、三 聚磷酸钠16万吨、脂肪醇12万吨、 4A沸石95万吨。洗涤用品行业的产品结 构趋于优化,肥皂总量稳定增长,但所占比 例逐渐下降;合成洗涤剂产量及比例逐年增 加,其中液体洗涤剂产量及比例增长较快, 2010年液洗产品占合成洗涤剂产品总量的 46%以上。从2010年的数据看,洗涤用品 行业主要产品已经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的目 标。 本研究咨询报告由中研普华咨询公司领衔撰 写,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主要依 据了国家统计局、国家海关总署、国务院发 展研究中心、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中国 轻工业协会、中国日用化工协会、中国行业 研究网、国内外相关报刊杂志的基础信息以 及对国内消费市场调查获得的第一手资料, 对我国洗衣液行业的发展现状、竞争与消费 状况、销售情况、重点企业以及国家相关产 业政策等进行了研究,并重点分析了洗衣液 市场的消费状况以及行业竞争格局,详解了 行业知名品牌营销策略,剖析了行业企业竞 争状况,并对洗衣液企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设 性的意见。报告还对我国洗衣液行业的原料 资源和发展环境进行了详细深入的分析及研 究,重点分析了影响我国洗衣液行业发展的 主要因素以及洗衣液行业的发展趋势,并对 我国主要洗衣液行业的经营现状及发展战略 进行了详细科学的分析及预测,针对我洗衣 液竞争力的现状,提出了提高我国洗衣液行 业竞争力的策略,是洗衣液生产企业、科研 单位、经销企业等单位准确了解目前洗衣液 行业发展动态,把握企业定位和发展战略不 可多得的决策参考。

2010年洗涤用品总产量已经达到75万吨,其中合成洗涤剂07万吨(其中合成洗衣粉62万吨)、肥(香)皂68万吨、烷基苯92万吨、三聚磷酸钠16万吨、脂肪醇12万吨、4A沸石95万吨。

2010年75万吨

洗涤物体表面上的污垢时,能改变水的表面活性,提高去污效果的物质。包括合成洗涤剂和肥皂,有时也统称为洗涤剂。去污的范围很广,日常生活中的去污主要是指衣物的去污,这是洗涤用品最主要的功能。日用器皿、餐具和水果蔬菜等的洗涤也属去污,但习惯上称为清洗,所用的洗涤用品则称为清洗剂。据老普林尼著《博物志》中的记载,公元前600年,腓尼基人就用羊脂和木灰制造出原始的肥皂,用于护肤和治疗,至公元2世纪才发现有重要的洗涤作用。1791年N吕布兰以卤水制得纯碱,并将纯碱经石灰苛化而生产出苛性钠,从此,肥皂从手工制作转向工业化生产。19世纪末采用直接蒸汽煮皂法,使肥皂生产又进入了一个重要发展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由于动植物油脂供应紧张,德国首先开发了合成洗涤剂,主要成分是短链的烷基萘磺酸盐,由丙醇或丁醇和萘结合,再经磺化而成,统称为涅卡尔(Nekal)。20世纪20年代末期,开始用长链脂肪醇经硫酸化、中和成为脂肪醇硫酸钠,当时仅添加些硫酸钠,作为合成洗涤剂出售。1930年代初期,随着石油化工的发展,美国生产了长链的烷基芳基磺酸盐,其中芳基是由苯、烷基是由煤油馏分制取的。这种烷基芳基磺酸盐直接作为洗涤剂出售,或添加一些硫酸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丙烯聚合而成的四聚丙烯。代替了煤油馏分,与苯结合而成为烷基苯,经磺化、中和而成为烷基苯磺酸钠。由于价格低廉、性能良好,发展很快,直到1960年代初期,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当时世界上大部分合成洗涤剂是由这种表面活性剂配制而成的。1960年代,由于四聚丙烯在化学结构上存在支链,不易被生物所降解,造成环境污染,因此用直链烷基苯逐步取代了四聚丙烯烷基苯。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在使用烷基苯磺酸钠之类的优良表面活性剂作为基本组分外,还配用其他表面活性剂和各种不同的助剂和辅助剂,以提高洗涤效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就开始用羧甲基纤维素作为合成洗涤剂的辅助剂以消除污垢的再沉积问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将碳酸盐、硅酸盐、磷酸盐等碱性物作为合成洗涤剂的助剂加以使用。聚磷酸盐的使用是合成洗涤剂工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初期使用焦磷酸四钠,以后改用三聚磷酸钠,取得了良好的洗涤效果。但到1960年代末,由于三聚磷酸钠在合成洗涤剂中使用量较大,用后排入下水道,有污染河流水源而造成“过营养”化问题,有些国家已禁止或限制使用,而改为沸石等其他代用品。肥皂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连续化,产品质量也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在性能和应用方面没有突破性的进展。产量虽略有增长,但在洗涤用品中所占的比重呈下降趋势。1960年肥皂的比重约63%,至1982年已降至29%,至80年代才开始有所回升,1987年的世界产量已超过800万吨。中国1903年在天津创立造胰公司。1907年在上海建立裕茂皂厂,这是中国开办的最早两家肥皂厂。此后南京、杭州、重庆、沈阳、大连、武汉等城市相继建立了一些肥皂厂,也有一些地区建立了手工业式的肥皂作坊。直到1949年,中国的洗涤用品工业还只有肥皂工业,而且多数是手工作坊,规模小,设备简陋,仅在上海、天津等少数大城市有几家规模稍大、采用机器生产的工厂。1949年肥皂产量仅3万吨。1959年肥皂产量达到5万吨。同年开始生产合成洗涤剂,产量为57万吨。从1960年开始,随着合成洗涤剂的发展,逐步发展了烷基苯、三聚磷酸钠等原材料的生产。1961年开发利用石蜡生产皂用合成脂肪酸。1978年以后,洗涤用品生产发展迅速,花色品种逐步增加。如洗衣粉中发展了复配、加酶、杀菌消毒、加色加香、浓缩等许多品种;液体洗涤剂中发展了洗涤餐具、水果蔬菜、浴缸、炉灶、纱窗、玻璃、搪瓷器皿、地毯等各种专用洗涤剂,以及洗发香波等。还发展了润肤、护肤以及具有一定疗效的香皂、香浴液,并发展了适合老年、妇女、儿童特点的产品。工业用洗涤剂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生产的各种表面活性剂和工业用的洗涤剂已应用于机械、冶金、石油、化学纤维、纺织、印染、皮革、造纸等各个领域。1985年洗涤用品总产量达到200万吨,其中:肥皂6万吨,合成洗涤剂4万吨。中国的洗涤用品工业,迄今已形成一个以肥皂和合成洗涤剂为主,包括主要原材料和辅助材料生产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洗涤用品工业体系。去污机理:衣物上的污垢常是液体和固体的混合物,以物理-化学作用,或甚至机械作用,吸附在衣服纤维的表面上或进入纤维组织之间,既有损于衣物的外观,也有损于衣物的组织而缩短其使用寿命。洗涤用品的去污过程,可简单表示为:织物·污垢+洗涤剂→织物+污垢·洗涤剂(脏的衣物) (脏的洗涤液)去污过程的机理,则比较复杂,大致包括下列物理-化学作用:①润湿作用:由于洗涤液中的表面活性剂能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从而增加了水对织物的润湿能力,使洗涤液充分渗入纤维之间,表面活性剂分子能和被洗织物上的污垢产生亲合作用,使污垢从织物上分离。②吸附作用:在水和被洗织物之间、在水和污垢之间,都存在着界面,洗涤液中的有效成分被织物和污垢吸附后,改变了界面能与织物对污垢的静电引力,使污垢在水里呈悬浮或乳化状态。③增溶作用:污垢被裹夹在洗涤液的胶束层之间,产生增溶现象。④机械作用:当污垢和织物吸附表面活性剂时,在人工搓洗或机械搅拌作用下,污垢从织物上分离而分散在溶液中,经反复漂洗,污垢即可除去。趋势:1980年代世界洗涤用品的年产量已超过3000万吨其中合成洗涤剂工业经1960~1970年代高速发展后,1980年代发展速度开始缓慢,但世界各国发展速度不尽相同。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洗涤用品消费量已达较高的水平,发展趋于平稳。而亚洲、非洲等国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将会有较快的发展。在洗涤用品中,合成洗涤剂的发展速度比肥皂快。但合成洗涤剂的发展也受到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织物组织结构的变化以及节约能源等因素的制约。合成洗涤剂在选择与配比使用表面活性剂和助剂方面,向更具有安全性和生物降解性方向发展。在产品结构上,向使用方便且具有多功能方向发展。洗衣粉的高塔喷雾成型由于能源消耗、投资和生产成本都较高将逐渐转向无塔成型,尤其是附聚成型。

中国洗涤用品工业2013版期刊官网电话

蓝月亮含有荧光增白剂,3-15晚会国家已经肯定了荧光增白剂是一种致癌物质;

百年生产历史

中国洗涤用品工业2013版期刊目录下载

中性的就是PH等于5的!

二战后工业格局全世界洗涤用品工业生产自二战后至今已逐步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石油、化学工业的高速发展以及人们对洗涤用品的迫切需要,全世界洗涤用品生产得以迅猛发展。世界洗涤用品总量1970年为7万吨,1995年为4300吨(其中肥皂约900万吨),按58亿人计,世界年人均消费量约9公斤,70至80年代期间增长最快,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市场增势趋于平稳,但发展中国家如亚太和拉美地区发展处于高速增长。预计,到21世纪中叶,全世界洗涤用品需要量将上升至1亿-2亿吨,除部分是由于人口增长因素外,主要还是一些发展中国家仍存在着庞大的潜在市场。 改革开放后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商品市场上各种优质、多效、安全的洗涤剂、肥皂、香波、浴液等琳琅满目,这充分显示了中国洗涤用品工业的繁荣景象,也同时反映了洗涤剂的基本原料——表面活性剂生产的蓬勃发展。历史上中国早期用的洗涤产品只是香肥皂一种,自1960年后才开始工业化生产合成洗涤剂,30余年来除保持供应香肥皂的需求外,合成洗涤剂从无到有高速发展,取得突出的进步。中国洗涤用品中合洗/肥皂比约为75︰25。一些发达国家二者之比为96︰4。2005年,全国肥皂累计产量为716,56吨,比2004年同期增长67%;合成洗涤剂累计产量5,076,66吨,与2004年同期相比增长08%;合成洗衣粉累计生产3,049,54吨,与2004年同期相比增长14%。2006年,全国肥皂累计生产710,93吨,与2005年同期相比增长95%。合成洗涤剂累计生产5,457,28吨,与2005年同期相比增长4%;合成洗衣粉累计生产3,333,16吨,与2005年同期相比增1%。2007年1-4月,全国肥皂累计生产221,45吨,与2006年同期相比下降02%。合成洗涤剂累计生产1,799,25吨,与2006年同期相比增长85%;合成洗衣粉累计生产1,050,02吨,与2006年同期相比增8%。在中国洗涤用品中,香肥皂仍有一定的市场需求,特别在广大农村及边远地区,人们洗脸、沐浴仍习惯用香皂,在人口众多的中国,从各方面条件综合考虑,香皂、肥皂决不是瞬间即逝的产品,仍应得到相应的发展与改进。近10余年来中国合成洗涤剂每年仍以8%的速度递增。所以中国的洗涤用品特别是各种合成洗涤剂产品在可预见的将来依然看好。 科学使用卫生清洁用品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针对不同用途选择合适的清洁用品如厨房选择的清洁剂就兼有洗涤和消毒功能,并且为碱性的洗涤剂(2)要选择正规厂家的产品正规厂家产品标签一般表明:使用说明,执行标准,净含量,厂址,保质期等内容(3)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使用,以防事故的发生(4)避免误食,减少与皮肤的直接接触,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5)有些卫生清洁剂用品对人体健康和自然环境有潜在影响,应避免大量滥用 选择洗涤剂纤维素在碱性条件下比较稳定,在酸性条件下能水解,所以洗涤棉料的衣服饰物应选择弱减性的合成洗涤剂或肥皂羊毛和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而蛋白质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能够水解,所以洗涤毛料和丝绸的衣服,最好使用中性的合成洗涤剂衣料的缩水衣料在水中浸泡或洗涤干燥后有时会发生尺寸的变化称缩水这是因为衣料纤维充分吸收水分时,水分子进入纤维内部使纤维体积膨胀,由于纤维直径增加的多,而长度增加的少,所以纤维织成的纱线变粗,在衣料中的弯曲程度增加,迫使衣料收缩另外,在纺织加工过程中纤维纱线曾多次被拉伸,浸泡或洗涤时纤维纱线要逐渐恢复原状,也是衣料收缩的原因棉,麻,丝,毛,粘胶纤维织成的衣料的缩水率大,合成纤维织成的衣料缩水率小

对,强生的!儿童用品一般都是中性的。

第二条 国家对生产下列重要工业产品的企业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 (一)乳制品、肉制品、饮料、米、面、食用油、酒类等直接关系人体健康的加工食品; (二)电热毯、压力锅、燃气热水器等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 (三)税控收款机、防伪验钞仪、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备、无线广播电视发射设备等关系金融安全和通信质量安全的产品; (四)安全网、安全帽、建筑扣件等保障劳动安全的产品; (五)电力铁塔、桥梁支座、铁路工业产品、水工金属结构、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物、容器等影响生产安全、公共安全的产品; (六)法律、行政法规要求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实行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其他产品。 没有具体提到,但建议你到当地的质量技术监督局质询。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