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计算机发展的核心

发布时间:

计算机发展的核心

硬件的核心是CPU软件的核心是操作系统对我来说,计算机的核心是我最好最忠诚的朋友

软件的核心是操作系统硬件的核心是CPU

可持续的发展 不谢

计算机发展的核心部件

CPU、内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是电子计算机的三大核心部件。

中央处理器是的也叫CPU

朋友,一般滴说,计算机的核心部件是:微处理器(即通常人们所说的CPU)。微处理器是一台计算机的运算核心和控制核心。但是,现在还有很多的人认为:CPU、内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是电子计算机三大核心部件,其功能主要是解释计算机指令以及处理计算机软件中的数据。因此,不同人看法不同,但是,无论谁,都不否认微处理器是一台计算机的运算核心和控制核心。希望我的回答能给你最准确的认识和理解!另外:MIPS是用来衡量计算机性能指标中的(运算速度)。

CPU:中央处理器(英文Central Processing Unit)是一台计算机的运算核心和控制核心。CPU、内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是电子计算机三大核心部件。其功能主要是解释计算机指令以及处理计算机软件中的数据。

计算机的发展是以什么的发展为核心

首先你先要了解存储技术的发展,因为存储容量成倍的扩大是以存储器为核心的基础。其次随着计算机的发展,需要处理、加工的信息量越来越大,以运算器为中心的结构已不能满足计算机发展的需求,甚至会影响计算机的性能。为了适应计算量的增加,现代计算机组织结构逐步转化为以存储器为核心的组织结构。但是这些还是基于冯·诺依曼的计算机模型。

微处理器

计算机的发展以元器件为表征,到目前为止一共有四代计算机: 1946年至1957年,第一代计算机,主要元器件是电子管;1958年至1964年,第二代计算机,主要元器件是晶体管;1965年至1970年,第三代计算机,主要元器件是中小规模集成电路;1971年至今,第四代计算机,主要元器件是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电子计算机发展的基础核心

大型主机阶段 20世纪40-50年代,是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经历了电子管数字计算机、晶体管数字计算机、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技术逐渐走向成熟; 小型计算机阶段 20世纪60-70年代,是对大型主机进行的第一次“缩小化”,可以满足中小企业事业单位的信息处理要求,成本较低,价格可被接受; 微型计算机阶段 20世纪70-80年代,是对大型主机进行的第二次“缩小化”,1976年美国苹果公司成立,1977年就推出了AppleII计算机,大获成功。1981年IBM推出IBM-PC,此后它经历了若干代的演进,占领了个人计算机市场,使得个人计算机得到了很大的普及; 客户机/服务器 即C/S阶段。随着1964年IBM与美国航空公司建立了第一个全球联机订票系统,把美国当时2000多个订票的终端用电话线连接在了一起,标志着计算机进入了客户机/服务器阶段,这种模式至今仍在大量使用。在客户机/服务器网络中,服务器是网络的核心,而客户机是网络的基础,客户机依靠服务器获得所需要的网络资源,而服务器为客户机提供网络必须的资源。C/S结构的优点是能充分发挥客户端PC的处理能力,很多工作可以在客户端处理后再提交给服务器,大大减轻了服务器的压力; Internet阶段 也称互联网、因特网、网际网阶段。互联网即广域网、局域网及单机按照一定的通讯协议组成的国际计算机网络。互联网始于1969年,是在ARPA(美国国防部研究计划署)制定的协定下将美国西南部的大学(UCLA(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Stanford Research Institute(史坦福大学研究学院)、UCSB(加利福尼亚大学)和University of Utah(犹他州大学))的四台主要的计算机连接起来。此后经历了文本到图片,到现在语音、视频等阶段,宽带越来越快,功能越来越强。互联网的特征是:全球性、海量性、匿名性、交互性、成长性、扁平性、即时性、多媒体性、成瘾性、喧哗性。互联网的意义不应低估。它是人类迈向地球村坚实的一步; 云计算时代 从2008年起,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概念逐渐流行起来,它正在成为一个通俗和大众化(Popular)的词语。云计算被视为“革命性的计算模型”,因为它使得超级计算能力通过互联网自由流通成为了可能。企业与个人用户无需再投入昂贵的硬件购置成本,只需要通过互联网来购买租赁计算力,用户只用为自己需要的功能付钱,同时消除传统软件在硬件,软件,专业技能方面的花费。云计算让用户脱离技术与部署上的复杂性而获得应用。云计算囊括了开发、架构、负载平衡和商业模式等,是软件业的未来模式。它基于Web的服务,也是以互联网为中心。

CPU、内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是电子计算机三大核心部件。CPU(中央处理器)是一台计算机的运算核心和控制核心。输入输出设备(IO设备),是数据处理系统的关键外部设备之一,可以和计算机本体进行交互使用。在计算机的组成结构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存储器。存储器是用来存储程序和数据的部件,对于计算机来说,有了存储器,才有记忆功能,才能保证正常工作。扩展资料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所组成,传统电脑系统的硬体单元一般可分为输入单元、输出单元、算术逻辑单元、控制单元及记忆单元,其中算术逻辑单元和控制单元合称中央处理单元(Center Processing Unit,CPU)。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是一块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是一台计算机的运算核心(Core)和控制核心( Control Unit)。它的功能主要是解释计算机指令以及处理计算机软件中的数据。内存是计算机中重要的部件之一,它是与CPU进行沟通的桥梁。计算机中所有程序的运行都是在内存中进行的,因此内存的性能对计算机的影响非常大。内存(Memory)也被称为内存储器和主存储器,其作用是用于暂时存放CPU中的运算数据,以及与硬盘等外部存储器交换的数据。只要计算机在运行中,CPU就会把需要运算的数据调到内存中进行运算,当运算完成后CPU再将结果传送出来,内存的运行也决定了计算机的稳定运行。输入输出设备(IO设备),是数据处理系统的关键外部设备之一,可以和计算机本体进行交互使用。如:键盘、写字板、麦克风、音响、显示器等。因此输入输出设备起了人与机器之间进行联系的作用。它的应用领域从最初的军事科研应用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已形成了规模巨大的计算机产业,带动了全球范围的技术进步,由此引发了深刻的社会变革,计算机已遍及一般学校、企事业单位,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信息社会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子计算机

电子计算机三大核心部件是CPU、内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CPU是一台计算机的运算核心和控制核心。其功能主要是解释计算机指令以及处理计算机软件中的数据。CPU由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高速缓存及实现它们之间联系的数据、控制及状态的总线构成。作为整个系统的核心,CPU也是整个系统最高的执行单元,因此CPU已成为决定电脑性能的核心部件,很多用户都以它为标准来判断电脑的档次。硬盘属于外部存储器,机械硬盘由金属磁片制成,而磁片有记忆功能,所以储到磁片上的数据,不论在开机,还是关机,都不会丢失。硬盘容量很大,已达TB级,尺寸有5、5、8、0英寸等,接口有IDE、SATA、SCSI等,SATA最普遍。移动硬盘是以硬盘为存储介质,强调便携性的存储产品。扩展资料电子计算机主要优点有:1、运算速度快:计算机内部电路组成,可以高速准确地完成各种算术运算。当今计算机系统的运算速度已达到每秒万亿次,微机也可达每秒亿次以上,使大量复杂的科学计算问题得以解决。例如:卫星轨道的计算、大型水坝的计算、24小时天气算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而在现代社会里,用计算机只需几分钟就可完成。2、计算精确度高: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尖端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高度精确的计算。计算机控制的导弹之所以能准确地击中预定的目标,是与计算机的精确计算分不开的。一般计算机可以有十几位甚至几十位(二进制)有效数字,计算精度可由千分之几到百万分之几,是任何计算工具所望尘莫及的。3、逻辑运算能力强:计算机不仅能进行精确计算,还具有逻辑运算功能,能对信息进行比较和判断。计算机能把参加运算的数据、程序以及中间结果和最后结果保存起来,并能根据判断的结果自动执行下一条指令以供用户随时调用。4、存储容量大:计算机内部的存储器具有记忆特性,可以存储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不仅包括各类数据信息,还包括加工这些数据的程序。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计算机

CPU:中央处理器(英文Central Processing Unit)是一台计算机的运算核心和控制核心。CPU、内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是电子计算机三大核心部件。其功能主要是解释计算机指令以及处理计算机软件中的数据。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是以什么的发展为核心

硬件的,比如最开始的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他们都是按照硬件来为发张表征的

微处理器

微型计算机的核心部件是微处理器。微处理器由一片或少数几片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的中央处理器。这些电路执行控制部件和算术逻辑部件的功能。微处理器能完成取指令、执行指令,以及与外界存储器和逻辑部件交换信息等操作,是微型计算机的运算控制部分。它可与存储器和外围电路芯片组成微型计算机。

这个题目解读有点麻烦,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释:  1、如果把题目中的“微机”理解为“电子计算机”的意思(虽然这种概念指代是错误的,但目前社会上确实错误的很泛滥……),那么应该说,电子数字计算机的发展主要是以电子元件的制造材料为代表的,在通行的电子计算机的划带中,使用电子管的是第一代,使用晶体管的是第二代,使用集成电路的是第三代,使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是第四代,目前已经有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按照这个概念应该算作第五代,但是各类教科书中还没有第五代的提法。但是,按照这个代次划分的标准,实际上本题的题目就有问题了:譬如第一代使用电子管的计算机,众所周知的第一台计算机ENIAC(埃尼阿克)共使用了18000个电子管,另加1500个继电器以及其它器件,其总体积约90立 方米,重达30吨,占地170平方米,需要用一间30多米长的大房间才能存放,是个地地道道的庞然大物。这样的电子数字计算机,可以称为“微机”么?  2、如果把题目中的“微机”严格的按照定义理解,也就是说是“微型计算机”、“个人电脑终端”的意思,那么应该说,开启微机时代的标志性硬件是Intel于1978年所设计的8086微处理器,是一个16位微处理器芯片,也是现有大多数微机通行的x86架构的鼻祖。其后,IBM公司于1981年8月12日推出了型号为5150的新款电脑,“个人电脑”这个新生概念随之诞生。从那个时候起,“微型计算机”、“微电脑”等概念才在社会上和学术界被广泛讨论,后来的代次划分中也主要是以CPU的计算频率为主要指标、以主流CPU的计算能力为核心界定的,比如一度流行的“286”、“386”、“486”、“586”等代称,都是一个时代代表性微机的计算能力和整体性能来区别的。但是,虽然这种代称方法非常普遍,但在各种理论教科书中还很少有这样划分代次的提法的。个人观点,也许,不论最初的8086、8088芯片,还是现在多核的CPU,其基础架构都是建立在X86架构上的。刨除CPU集成度、计算速率的提升这些指标,从整体上而言,也许这些都只能算是第一代微机吧。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