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中国医史文献王体

发布时间:

中国医史文献王体

中医经典著作 杏林春暖 2003/12/29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包括现存之《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内经》并非一时一人之手笔。它既不属于某一时期的作品,也绝非某位医家的个人著述。其中既有战国至西汉初期的篇章,也有西汉中、晚期至东汉时的作品;既有魏晋以后的新作,更有唐、宋医家的补充,如唐代王冰补入了七篇大论,宋代又增补了两章遗篇。可见它是一部由战国至两汉时期许多不同时代的医家,搜集当时医学成果,分别整理加工和补充成篇后,汇集而成的医学总集。 《黄帝内经》的内容极为丰富,它全面阐述了包括生理、病理、药理、诊断、治疗及预防、养生等在内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所涉遍及中医理、法、方、药的各个方面,因而对中医理论基础的奠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现仅就它的主要精神,分别简介如下: 一、整体观 整体观是中医学的基本观点之一。贯穿《内经》全书的整体观,包含以下几层意思: 1、人体本身 《内经》把人体各部看成是互相联系、内外统一的有机整体。这一认识实际上反映了一种古朴的系统论观点。系统论认为,人微言轻整体并非局部的简单相加,而是具有一种不同于任何局部的新质。由于人体是一种极为复杂的整体系统,因此更需要从普遍的联系上来加以对待。 《内经》正是强调从彼此相属、互有联系的整体观出发去观察人体各部生理、病理的种种表现和变化。就脏腑关系而言,虽各有所主,但却离不开彼此的密切配合。 《内经》以“藏象”统括人体之生理与病埋,就证是体现了内脏与休表是相互沟通、表里相关的有机整体。唐·王冰说过,“象,谓所见于于外,可阅者也”,明·张介宾也说:“象,形象也,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中医四诊中所称“有诸内必形诸外”“以表求里”的根据即在于此。 2、人与自然 对人体必须与自然界相统一的认识,是《内经》整体观的又一重要体现。《素问·宝命全形论》云:“天覆地盖,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当四时气候发生变化时,人体必然会产生与之相应的反应,如春夏两季阳气发泄,气血易趋向于表,因而使皮肤松弛,少溺多汗;秋冬时节,阳气收藏,气血趋向于里,故皮肤致密,少汗多溺。四时气候的变化,还是生物界(人体亦不例外)生、长、化、收、藏的重要条件。 此外,《灵枢·岁露论》还告诉人们。四时气候的正常与否,还直接影响着人体健康和疾病的流行,所渭“因岁之而少贼风者,民少病而少死;岁多贼风邪气,寒温不和,则民多病而死矣。”甚至一些疾病的流行也常带有季节的特点,而《素问·异法方宜论 》所载某些“地势使然也”的地方病,还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3、机体与情志(即形神统一观) 对机体与情志间的辩证关系,《内经》同样具有一定的科学见解。《素问·六节脏象论》认为“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这是说明机体对情志的决定作用;而《灵枢·本藏论》所指出的”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则旨在表明情志对机体的调节功能。《内经》认为情志活动乃人之正常生理功能。但若太过,可能造成内脏功能紊乱,气血运行失常,从而导致疾病,如怒伤肝,喜伤心,悲伤肺,思伤脾,恐伤肾。因而十分注重通过调节情志,以有助于消除病理变化,恢复生理功能。 4、人与社会 《内经》对社会环境与人体发病的关系,也有若干论述。在分析病因、病理时,除了注意外邪的侵袭和人体正气的盛衰外,还告诫医家应结合患者所处社会环境、经历和个人遭遇等全盘考虑。 二、脏腑经络学说 《内经》所系统论述的脏腑经络学说,是以研究人体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为主要内容的一门重要学说,是中医进行辩证论治 作者:* 2005-10-29 11:11 回复此发言 -------------------------------------------------------------------------------- 2 我们中国古代医学著作!!!! 的基础和依据。在祖国医学中占有特殊地位。 三、阴阳、五行学说 《内经》在总结和阐述中医基本理论问题的过程中,还运用和发展了我国固有的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学说的运用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过:“《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由于《内经》是把阴阳的对立统一看成是宇宙间万事万物产生、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因而对人体之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疾病诊断及药物治疗,亦无不是以阴阳的对立统一规律来加以概括和阐述的。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阴阳两个方面应该是相对平衡的,一旦由于阴阳的偏盛偏衰而使这种平衡状态破坏时,人体就会发病。所谓“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素问·调经论》)。而《素问·生气通天沦》所载:“阴平阳秘,精神乃冶;阴阴离决,精气乃绝”,就是旨在说明这个道理。从某种意义上说,治病用药,就是借助药物的阴阳偏性,以改善或调节人体阴阳失调的现象,从而恢复“阴平阳秘”的正常状态,达到治疗的目的。 五行学说的运用 古人认为,构成客观世界的五种基本物质------金木水火土,并非孤立地存在,而是相互依存和彼此制约的。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就叫做“相生”,如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而彼此制约的关系就称做“相克”,如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五行学说之所以引入医学,关键不在于这五种物质的本身,而在于它们的不同展性和相生相克的关系。根据《内经》的记载,世间各种事物,包帖四季气候变化、人体生理、病理乃至精神情态表现,都可与五行相配,如表所列: 五行 时令 五气 五态 五色 五味 五脏 五志 五臭 五音 五谷 木 春 风 生 青 酸 肝 怒 臊 角 麦 火 夏 热 长 赤 苦 心 喜 焦 徵 黍 土 长 夏 湿 化 黄 甘 脾 思 香 宫 金 秋 燥 收 白 辛 肺 忧 腥 商 稻 水 冬 寒 藏 黑 咸 肾 恐 腐 羽 豆 根据五行生克关系,《内经》认为各脏腑器官也是相互依存。互相制约的。如谓:“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外歹盛衰。害则败乱,生化大病”。并常以五行生克的理论来描述疾病的传变和推论其死生。 总之,《内经》中阴阳五行学说的运用,反映了当时对人体内部矛盾的对立统一,脏腑间的 相互依存、制约、转化的关系已有相当认识。诚然,由于时代的限制,以上认识仅在于直观的范围,还不可能认识统一性与斗争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四、重视预防,反对迷信 《内经》关于预防的论述,常与养生学相结合,如谓“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并告诫人们要节制色欲,切忌“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医生治病应当见微知著,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切不可对疾病的发展视而不见,迁延观望,坐失良机,以致酿成难以救治之危症。《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过:“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冶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里,预防医学思想昭然可见,至今犹不失为至理名言。 《素问·五脏别论》中指出:“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表明医学与迷信是水火不相容的。 《内经》的撰成,标志着我国医学跨进了由经验医上升为理论医的新阶段。它不仅总结了我国秦汉以前的医药成就,同时也为秦汉以后的医学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依据。在整体观、矛盾观、脏腑经络学说、病因病机学说、养生预防学说和诊治原则等方面,都为中医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因而在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两千多年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后世的临床实践和理论探讨,具有明显的深远影响。历代著名医家和学派在学术和实践两方面的新建树,无不与《内经》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甚至直刊今天仍不失为一部颇具生命力和实用价值的医学巨著。 作者:* 2005-10-29 11:11 回复此发言 -------------------------------------------------------------------------------- 3 我们中国古代医学著作!!!! ★★《疯门全书》 《疯门全书》清·肖晓亭撰。为祖国医学有关麻风病的三大专著之一。肖氏之书原为《疠病疾辑要》、《疠疾备要》各一卷,成书于嘉庆元年(1796),贫而未梓,后经袁春台等编校,命书名为《麻疯全书》于道光十六年(1836)付印,此版本迄今未见。道光二十三年(1843)以后多次刊刻流行版本均名为《疯门全书》。1936年裘吉生之《珍本医书集成》第七册将该书收入。1990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将该书重新点校出版。 该书对麻风病的传染性传播途径及预防之法认识颇为正确,对症状体证之描述逼真而通俗,治疗原则他强调:“总以凉血和血为主,驱风驱湿为佐,审元气之虚实,按六经以分治,斯治疗之要道”。他不同意本病必定复发或不能根除之说,认为其原因多因中断治疗或治疗不彻底所致。肖氏对本病提出内治九法(统治、分治、缓治、峻治、补治、泻治、兼治、类治、余治);外治六法(针、灸、烧、熏洗、烂、敷)等,列有处方近170首,内容丰富,且善用大枫子肉。肖氏有经验和学术观点,使祖国医学关于本病辨证论治的理论更为充实,其治疗经验解放后也曾为麻风防治工作者吸取。 ★★《针灸大成》 杨继洲(1522-1619),名济时,浙江衢县人,祖父曾为太医,杨氏本人也长期在太医院任职,从事针灸临床四十余年。《针灸大成》是在其家传《针灸玄机秘要》基础上,汇集历代针灸学术,加上自己丰富的临证经验而成。书稿初成后,又经赵文辆、靳贤、黄镇庵等整理、资助,于1601年刊行问世,共十卷,内容全面,资料丰富。该书的主要贡献为:总结了明以前我国针灸的主要学术经验,其中特别是收载了众多的针灸歌赋;重新考定了穴位的名称和位置,并附以全身图和局部图;阐述了历代针灸的操作手法,加以整理归纳,如“杨氏补泻十二法”等;记载了各种病证的配穴处方和治疗验案。《针灸大成》是我国针灸学的又一次重要总结,也是明以来三百年间流传最广的针灸学菱。书刊以后,不仅受到国内学术界的重视,在国外也有影响,现有英文、德文、法文等译本。 ★★《外科正宗》 明代陈实功(1555-1636年),字毓仁,号若虚,江苏南通人。致力于外科四十余年,具有丰富的临证经验和理论知识,于1617年撰《外科正宗》四卷。卷一总论外科疾患的病源、病机、诊断的治疗,卷二至卷四分论外科疾患100余种,附图36幅。木书的主要贡献为: 1、在学术思想上,陈氏兼顾内外,较重外治,强凋“开户逐贼”,“使毒外出为第一”,常用刀针相腐蚀药清除坏死组织,以扩创引流。在护理上主张加强营养,反对无原则禁忌。在当时外科普遍重视内治的气氛中,他的这些主张,具有革新倾向; 2、载方丰富,集唐以来外科外敷内服方药之大成; 3、创造和记叙了当时多种外科先进技术,如截肢,鼻息肉摘除,气管缝合、咽喉部异物剔除术,以及用枯痔散、枯痔钉、挂线法治疗痔屡等方法; 4、记载多种肿瘤,其中对乳癌的描述和预后判断,全面具体,切合实际。其所创之和荣散坚丸、阿魏化坚膏,能缓和恶性肿瘸“失荣”患者之症状,延长其存活期。后世对《外科正宗》的评价甚高,《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为:“列证最详,论治最精”。 ★★《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是明朝医学家李时珍30余年心血的结晶。全书共有190多万字,记载了1892种药物,分成60类。其中374种是李时珍新增加的药物。绘图1100多幅,并附有11000多个药方。它是几千年来祖国药物学的总结。这本药典,不论从它严密的科学分类,或是从它包含药物的数目之多和流畅生动的文笔来看,都远远超过古代任何一部本草著作。 在这部书中,李时珍指出了许多药物的真正效用,如常山可治疟疾,延胡索能够止痛。他还举了日常生活中容易中毒的例子,象锡做盛器,因有毒素能溶解在酒中,久而久之,会使饮酒的人慢性中毒。他在写作中遇到难题时还跑到实地进行观察。如看到旧本草中所说,穿山甲吞食蚂蚁是通过鳞甲来诱捕。他觉得奇怪,认为百闻不如一见,他搞到一只活穿山甲,仔细观察了它的生活规律后,发现它是用舌头吃蚂蚁。他又解剖了穿山甲的胃囊,发现里面竞有蚂蚁一升之多,于是写下了这段记载。 李时珍就这样认真刻苦,一丝不苟地写下了他的巨著《本草纲目》。由于他在书中批判了水银“无毒”,久服“成仙”“长生”等说法,当时皇帝大臣都信道士们的水银炼丹,所以这部著作大书商们都不敢出版,直到他死后于公元1596年才与读者见面。出版后立即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人们到处传播它,并进行翻刻,成为医生们的必备书籍。从17世纪起《本草纲目》陆续被译成日、德、英、法、俄等五国文字。1953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共收集531种现代药物和制剂;其中采取《本草纲目》中的药物和制剂就有100种以上。 李时珍的伟大学术成就还受到世界人民的 为世界上对人类最有贡献的科学家之一,《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 ★★《傅青主女科》 明清之际傅山所撰的《傅青主女科》,是一部颇育特色的妇产科著作。傅山(1607--1684),宇青竹、青主,号公之它、朱衣道人等,阳曲(今山西太原)人,为明末清初之著名学者、抗清活动家。在医学上,他兼通内外、妇、眼等科,尤以妇科著称。《傅青主女科》共二卷,简要论述了妇女经、带、胎、产诸疾八十症,列方八十三首,另附“产后编”。该书对妇产科疾病的治厅。重视妇女的心理特征,提出了“扶正解郁”之原则,重在调理脾胃,培补气血,其处方构思精密,理法谨严,有“一味味千锤百炼”之称,故影响较大。 ★★《本草崇原》 《本草崇原》,三卷,约始撰于康熙十三年(1674),著者张志聪殁而书未成,后由弟子高世栻续成。继而王琦访得副本,校刊后刻入《医林指月》丛书,时已在乾隆三十二年(1767),以后续有翻刻。 此书摘录《本草纲目》中本经药233味,(另有附品56种),作“崇原”之论,自序云“诠释《本经》阐明药性,端本五运六气之理,解释详备,”有探讨药性理论之意,药分上中下三品,从药物性味、生成、阴阳五行属性、形色等入手,结合主治疾病之机理,阐明功效,崇本求原思想,对徐大椿、陈修园等影响颇大。

《黄帝内经》相传为黄帝所作,因以为名。但后世较为公认此书最终成型于西汉,作者亦非一人,而是由中国历代黄老医家传承增补发展创作而来。又称《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典籍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之首。扩展资料:《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另据现代学者考证,认为今本中的黄老道家痕迹是隋唐时期的道士王冰窜入)。 其基本素材来源于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简单的解剖学知识。《黄帝内经》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黄帝内经

简介: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正式建立于1982年5月28日,隶属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上级主管单位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5年科技体制改革被纳入国家中医药科研创新体系,编制50人,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医史文献研究机构。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设有所长办公室、科研教育办公室、医学史研究室、中医文献研究室、民族医学研究室、古籍数字化研究室、术语与工具书研究室、医药文物研究室(含中国医史博物馆)、《中华医史杂志》编辑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中医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研究专题工作办公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全国民族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设在我所;同时,也是《中华医史杂志》、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文献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史分会、中国药学会药史专业委员会的挂靠单位。目前在岗人员42人,其中有高级职称的科研人员18名。藏书5万余册,文物1000余件等。注册资本:44万人民币

中国古代五大医学著作,分别《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 、《伤寒杂病论》 、《千金翼方》、《本草纲目》。

中国文献史王余光

个人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文献学》、《中国文学与典籍》、《名著的阅读》等。主编与合作主编《影响中国历史的三十本书》、《中国名著导读》、《塑造中华文明的200本书》、《中国读者理想藏书》、《中国读书大辞典》等,其中《中国读书大辞典》获“中国图书奖”等奖项。社会兼职 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馆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人物与书林· 历史学家吴枫的古典文献学成就初探 纪晓平 (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信息管理系 吉林长春 130117 ) 王凤华 (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 吉林长春 130117 ) 【摘 要】历史学家吴枫先生在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方面颇有建树。《中国古典文献学》一书记载了吴先生文献学术 成就,被誉为“中国文献学研究的又一力作[ 1 ] ”。文章对《中国古典文献学》及吴枫先生的其它文献学研究成果给予了 评述。 【关键词】吴枫 古典文献学 辞典 【中图分类号】G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 - 6938 (2005) 06 - 0108 - 03 吴枫( 1926—2001) ,原名吴春城,辽宁省兴城 市人,著名唐史学家、古文献学家。吴枫先生1951 年毕业于原东北大学历史系后留校任教, 1953年起 开始从事隋唐五代史的教学和研究, 1955年编写完 成了《隋唐五代史》,作为校内历史系本科生、函授 生“中国古代史”课程的教材, 1958年由中华书局 正式出版。该书是新中国出版较早的大学历史系 教科书,在20世纪50—60年代的历史学界和高等 院校产生过较大的影响。吴枫先生也由此一举成 名,走进隋唐史研究领先地位的专家行列。 20世纪80年代以后,吴枫先生在继续研究隋 唐五代史的同时,将更大的注意力转向古典文献学 方面。这是因为当代学术的发展进入新时期,中国 文献学的研究和建设提到重要位置,需要构筑新的 框架体系,需要学科理论总结,需要对传统观念的 更新和突破。吴枫先生顺应了时代的潮流,以极大 的热情投入了古典文献学研究领域,成就卓著,成 为国内为数不多的领军人物之一。 1 《中国古典文献学》的出版 “盛世修书”是中国历史上的优良传统。从解 放初期有关部门就组织许多专家学者整理校勘古 典文献。进入80年代以后,古籍整理工作的规模 更为巨大,任务更为繁重。1982年经国家教育部批 准,东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成立,吴枫教授 出任所长。在此之前,吴枫先生就已承担了大学本 科生和研究生的古典文献学教学任务。他根据多 年的知识积累,撰写了《中国古典文献学》一书,于 1982年由齐鲁书社出版发行。吴枫先生在该书的 《前言》中写道:“1978年9月,因指导进修教师工 作需要,根据手边现有资料,写出一份讲授提要,向 青年教师介绍有关古文献的知识。1980年,又先后 为东北师大图书馆学系、历史系开设古典文献学课 程,系统讲授有关古文献的源流、部类、数量、考释、 注疏、版本、校勘与流通阅读以及四部书、类书、丛 书、辑佚书等专题,于是,边整理旧稿,边补充搜集 若干新资料,几经修订改写,终于在年底完成了这 部书稿。”[ 2 ]吴枫先生的《中国古典文献学》不仅是 一部条理清晰,文字简练的大学教科书,也成为当 时社会大众读者学习古典文献的参考书,是文献学 的奠基之作。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国家,文献典 籍浩如烟海,汗牛充栋。如何寻找、阅读,进而研究 利用,继承和总结丰富的文化遗产,是青年一代难 以把握,又急于求解的方程。关于这方面的基本知 识书,解放前曾有郑鹤声、郑鹤春两先生所著《中国 文献学概要》一书,较有影响,但是,由于出版年代 久远,新中国建立以后,一般读者难以找到。解放 后,又很少出版系统的文献学著作。吴枫先生所著 108 200516 《中国古典文献学》一书,填补了新中国文献学出版 的空白点,及时地满足了当时社会读者的需要,也 解决了大学文献学课程的教材问题。在吴枫先生 的《中国古典文献学》出版以后,陆续有几种文献学 出版物面世,而且各有长短,促使这个学科的园地 更为绚丽多彩。吴枫先生的书,自然是百花园里的 一朵奇葩。 诚然,吴枫先生的《中国古典文献学》一书并非 完美无缺,其中有的地方,在今天来看仍需要补充 和修订。例如,关于现存古典文献数量问题,解放 前,郑鹤声先生说,今日可读之书,盖亦不下40万 卷。[ 3 ]解放后60年代初期,李诗先生在《谈谈我国 古籍》一文中,估计我国现存古典文献约有7、8万 种。[ 4 ]吴枫先生说,我们根据一些新资料,加以补 充,得知现存古典文献不能少于8 万种。他列举 1959年上海图书馆编《中国丛书综录》,孙殿起编 《贩书偶记》与《续编》,朱士嘉先生编的《中国地方 志综录》以及除此而外的小说、戏曲、唱本、佛经、道 藏、谱牒、金石拓本等,说明目前我国现存古典文献 约为8万种的估计是可信的。然而,几乎是与吴枫 先生同时,王树伟先生在《我国古籍知多少》一文中 说:“今存世的中文古籍,总数在20万种以上。”并 说,待“将来编出全国古籍总目时,会发现这一数字 仍是保守的。”[ 5 ]王先生的估计很有余地。伴随人 们的不断发现与总结,对中国古籍的数量估计会逐 渐接近实际。山东大学王绍曾先生编著的《清史稿 艺文志拾遗》一书,于2000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增 补《清史稿艺文志及其补编》以外的清代著作达 54880种,可以说是古典文献数量的最新补充。如 果1981年王树伟先生的统计在20万种以上,那么 增加《清史稿艺文志拾遗》收录的5万余种,应该说 现存古籍可能在25万种以上。[ 6 ]这个数字超过了 吴枫先生当年统计数量的两倍。 2 主持《简明中国古籍辞典》、《中华古文献大辞 典》等多项文化工程 吴枫先生主编了《简明中国古籍辞典》一书,于 1987年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该书简明介绍现 存的中国古代主要典籍近5000种,内容包括文学、 史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地理、民族、文 化艺术、教育、体育、医学、农学、科学技术、语言文 字以及工具书等。其中侧重文史及综合参考类古 籍。这是一部适合大学生、研究生、中学教师和社 会青年读者的工具书。这部辞典从选目到解题,不 仅参考了前人的有关著述,而且也汲取了今人的研 究成果。每一辞条都对作者、时代、著书缘起、成书 时间、主要内容、文献特征、价值、影响以及版本流 传等逐项解释,尤其对各书的初刻本、善本、新版 本,力求标注,便于读者检索。这部古籍辞典充分 汲取了前人治目录学的长处,克服古人的缺点,弥 补古人的不足之处,在许多方面具有超越前人的优 点。该书是东北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内外30余名 专业人员集体的劳动成果,文字功底参差不齐实属 自然。例如,“校点”,还是“点校”,用词缺乏一律, 所注新版也有疏漏。 然而,《简明中国古籍辞典》的编辑和出版,为 《中华古文献大辞典》的编辑工作积累了经验。自 1983年3月,东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成立不 久,便决定组织人力编写《中华古文献大辞典》。这 是一项浩大的文化工程,计划分为文学、历史、哲学、 政法、文教、地理、民族、科技、医药、综合10个分卷 编辑出版。吉林文史出版社于1990年出版了《中华 古文献大辞典·医药卷》, 1991年出版了《中华古文 献大辞典·地理卷》, 1994年出版了《中华古文献 大辞典·文学卷》。吴枫先生撰写了《中华古文献 大辞典总序》一文,转载于1994年8月6日《深圳 日报》,题目为《繁衍文化的壮举》,表述了他主持 编辑这项巨大文化工程的豪情壮志与宏伟蓝图。 吴枫先生主编的文化工程还有1992年南海出 版公司出版的《中华儒学通典》、1994年出版的《中 华道学通典》、1998年出版的《中华佛学通典》以及 2000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与吉林人民出版社 联合出版的《十三经大辞典》。此外,他还主编《中 华思想宝库》、《中华野史大博览》、《中国历史大辞 典·隋唐五代史卷》,著有《隋唐文献集释》等多种 大部头的文献学作品。正当先生踌躇满志、丰收在 望的时候,却猝死于2001 年3 月22 日。终年75 岁。10卷本的《中华古文献大辞典》还有一多半没 有面世,这是学界无法弥补的损失。 3 《吴枫学术文存》 吴枫先生是一位学识渊博,勤奋努力,颇多建树 的人。他的学术见解集中反映在中华书局2002年 11月出版的《吴枫学术文存》一书中。该书为国家 109 6 历史学家吴枫的古典文献学成就初探 211工程重点项目“中外文明比较研究系列丛书”之 一,收录了吴枫教授平生所写论文,内容涉及隋唐五 代史、古文献学和历史研究方法论等研究领域,基本 反映了作者的治学特色和学术成就。在全书45篇 论文中,有20余篇涉及历史文献学的系统论述。他 认为历史文献学工作是历史研究中的基础工程,直 接影响到历史学研究的质量与水平。因此,史学工 作者要从历史文献工作入手,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对 文献史料的收集、整理与运用的能力,以期达到最 佳的研究效果。凡有成就的史学家都在这一方面 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指出,历史文献学在新中国 已经有了质的飞跃, [ 7 ]改变了以往被人们认为是历 史学研究的副产品状态,逐步成为一门新兴的学 科。吴枫先生总结了新中国40年来文献学所取得 的巨大成就,做出了超越前人的贡献。同时,他也 提出学科建设的迫切任务,希望新一代学人继续努 力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做出更大的成绩。 吴枫先生作为老一代文献学的巨擘,在学科建 设方面开拓了道路,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典范。我 们在赞叹吴枫先生留下总计约3000余万字的巨大 学术文存的同时更应该学习他的学术态度和治学 精神,为文献学建设做出不懈的努力。 2006年3月22日,是吴枫先生辞世5周年纪 念日,谨以此文略表哀思。 【参考文献】 [ 1 ]王余光等 中国文献学理论百年概述[ J ] 图书 与情报, 1999, (3) : [ 2 ]吴枫 古典文献学[M ] 济南:齐鲁书社, [ 3 ]郑鹤声,郑鹤春 中国文献学概要[M ] 上海:上 海古籍出版社, 2001: [ 4 ]李诗 谈谈我国古籍[N ] 文汇报, 1961 - 01 - [ 5 ]王树伟 我国古籍知多少[ J ] 百科知识, 1981, (12) [ 6 ]纪晓平 四库文化工程与古籍数量问题[ J ] 周 书馆杂志, 2001, (11) [ 7 ]吴枫 吴枫学术文存[M ] 北京: 中华书局, 【收稿日期: 2005 - 03 - 04;责任编辑:党燕妮】 (上接第84页)占当年关键词总数的 43%。随 后的2001 年和2002 年,“检索”频次持续减少, 2002年频次最低,仅出现了362次,占当年关键词 总数的 94%。2003年有所增加,达538次,其中 “检索方法、技术”的频次明显上升,“检索功能”的 频次也有较大增加。改进检索方法和技术、增强检 索功能逐渐成为情报界关注的热点。 3 “情报方法”频次分析 从1999年到2003年,“情报方法”的频次几乎 是逐年上升。1999年频次仅为50次, 2000年一跃 为151次, 2001年继续增加到183次, 2002年则下 降为156次, 2003年增幅最大,为 73% ,共出现 了239次。从具体内容来看,主要是“文献计量”的 频次大幅度增加,其原因在于随着网络的普及,网 络技术逐渐深入整个情报学科,文献计量获得了新 的发展,出现了“信息计量学”和“网络计量学”等 新的内容。2003年“网络计量学”共出现了22次, 具有较猛的发展势头。 4 “竞争情报”频次分析 在统计中,“竞争情报”归到了“情报学”下,由 于它是情报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因此有必要重点分 析一下。从总体上来看, 1999年到2003年“竞争情 报”的出现频次呈上升的趋势,特别是2003年,出 现了58次。按这种趋势发展下去,“竞争情报”将 成为情报领域重要的研究热点。 【参考文献】 [ 1 ]周晓英 情报学概论[M ]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 [ 2 ]王欣,孟连生 互联网上3种中文期刊全文数据 库比较研究[ J ] 图书情报工作, 2002, (6) [ 3 ]杨祖国,李秋实 中国情报学期刊论文篇名词统 计与分析[ J ] 情报科学, 2000, 18, (9) [ 4 ]安秀芬等 期刊工作文献计量学学术论文的关 键词分析[ J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2, 13, (6) 【收稿日期: 2005 - 01 - 09;责任编辑:陈笑悦】 110 历史学家吴枫的古典文献学成就初探 6

中国医史文献

《黄帝内经》《本草纲目》《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这几个是最有名的

中国古代五大医学著作,分别《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 、《伤寒杂病论》 、《千金翼方》、《本草纲目》。

很多,《像黄帝内经》《本草纲目》《备急千金要 《千金翼方》《黄帝八十一难经》《青囊经》(失传)等等太多了

黄帝内经,伤寒论,本草纲目等

医学文献王app

我用过几款文献管理软件,Endnote, Mendeley, Zotero,NoteExpress 和 NoteFirst,这些文献管理软件从功能上各有特色,网上的评论文章也不少,我自己的的使用体验如下: A 功能方面: 在导入中文文献数据的准确性上, Endnote, Zotero和Mendeley都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对中文期刊参考文献格式不能很好的支持并且对国标也不能正确理解。这三款是国外软件,主要针对英文作者,因此没有重点解决中文期刊作者的问题也是可以理解的。人家没把咱列为主要目标客户嘛,呵呵。但是值得一提的是Mendeley内置的PDF浏览器,可以直接收录英文的PDF文件,这一个功能很强大, 我很喜欢。 Zotero只支持Firefox浏览器,对于我们经常用IE的人不适合。 国内的软件NoteExpress和NoteFirst做的都不错,可以很好的支持中文文献,但NE在对国标的细节处理上依旧存在问题, 比如无法自动区别英文文献中的作者是中文作者的汉语拼音, 也不支持中英文双语的参考文献自动形成。 而NoteFirst 推出的相对比较晚,所提供的期刊样式还有待完善, 但它全面支持国标并且支持双语参考文献自动形成比较适用中文科技期刊的作者,这对我这个经常需要投被EI收录期刊的人来说是非常实用的。B 设计结构方面: Endnote(Web),Zotero,Mendeley 和NoteFirst是网络版的设计,而reference manager, NoteExpress 以及国内的另一款软件医学文献王都只有单机版。 网络版软件的好处就是能够使用户在不同地点、不同电脑上均可以同步自己最新的个人数据库。我相信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版一定会成为主流产品。 而上面提到的这几款网络版软件中前两种都没有设计客户端, 在中国目前网络发展尚不完善的情况下纯粹网络版的产品可能会有问题,而只有Mendeley和NoteFirst具有网络版和单机使用的共同设计。C 价格方面:Endnote和Noteexpress均是收费的软件, Endnote还价格不菲, 只有机构用户才会使用。而Mendeley, Zotero和NoteFirst都提供免费版本。 功能上对于我这样的科技期刊作者来说已经足够用了。 当然,要写大论文的博士生们,还是用掏点钱使用软件的高级功能吧。基于以上原因, 我最终选择了Mendeley和Notefirst 共同使用, NoteFirst 进行文献收集管理和论文写作, Mendeley进行PDF文件的管理。

医学文献王没有用过,看他们官方网站上说:《医学文献王》V4分为标准版和专业版两个版本,标准版具有软件的核心功能,只要是医脉通用户均可免费使用,但是只能插入30条。专业版授权软件的全部功能,标准版输入激活码后即可激活为专业版。其实激活码零售价也就280元。papers是在苹果的MAC或IOS上用的endnote则是很多操作系统上都可以用,但是价格比较贵,不过功能真的很强大,缺点仅是中英文参考文献混排时稍麻烦。

中国历史文献学的体例

中国自古以来即重视文献及其整理,古典文献学渊源流长。学术界关于“校雠学即文献学”之论并不全面,校雠学和目录学都是古代的文献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有校雠文献学、目录文献学、广校雠文献学三大流派,三派均来源于孔子的整理典籍,至汉开始分流。校雠文献学注重文献的甄别与整理,以校勘为中心;目录文献学注重收集与整理、揭示与利用,以目录为中心;广校雠文献学重视文献的阐释与整理、编纂,以学科为中心,目录、校勘、版本只是其工具。中国古典文献学的主体是文献整理,“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是古典文献学的精华。中国自古以来重视文献及其整理,文献起源之久远、种类之众多、数量之浩广、整理之频繁,蔚为大观。自孔子整理图书,由此产生了关于文献及其整理的专门学问——文献学。然而中国文献学的源流甚为复杂,大而论之,有古典文献学与现代文献学之分,笔者已作过专题研究。具体来说,古典文献学较现代文献学复杂,由于古典文献学之中门派交叉较多,学科争议不断,理清其源流本末,还需要作专门研究。中国古典文献学有校雠文献学、目录文献学、广校雠文献学三大流派,三派均来源于孔子的整理典籍,到汉而开始分流。从三派的发展看,有一个共同特点:三派均始于汉,兴于宋,至清而鼎盛。由此可划分出中国古典文献学发展的四个时期:初创(先秦)、分化(汉—隋)、成熟(唐宋)、集成(元—清)。校雠文献学与目录文献学同时产生于汉刘向、刘歆,在其发展中虽有不同侧重,但其关系甚密,并相互影响,只是因学派不同,理解各异,各自努力扩张并寻求分离,校雠目录之争由是而生。明确学派之分野,有利于解决纷争,取长补短。这两派各以校雠学、目录学自居,是近现代校勘学、目录学、版本学之本源。广校雠文献学产生于汉郑玄,几经扩大,直至以文献命名,现代“文献学”的产生与此不无关系。校雠文献学讲文献甄别与整理,以校勘为中心;目录文献学讲收集与整理、揭示与利用,以目录为中心;广校雠文献学重视文献阐释与整理、编纂,以学科为中心,目录、校勘、版本只是其工具。校雠文献学侧重文献的内容方面,包括文字订正、探讨学术价值等,编定篇目是其成果之一;目录文献学侧重文献的形式方面,兼及校勘,群书目录是其主要成果;广校雠文献学侧重文献的编纂,包括文献的解释与重组。校雠文献学与目录文献学关心各门学术流别,重视学术广度,考百科之源流,具有学术史的功能,学术分类与文献分类密不可分;而广校雠文献学通常关系某一学科,重视学术深度,考一科之源流,体现学科史的功能,文献整理与学术思想融为一体。中国古典文献学的主体是文献整理,校勘、版本、目录是文献整理的三个基点,“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是古典文献学的精华。经过文献学家各派的发展,积淀了丰厚的文献学思想,成熟了各分支学科,构筑了中国古典文献学的体系。继承中国古典文献学的优秀传统,开拓现代文献学,是中国文献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我国古代文bai献典籍的保存和流传,即du单本的图书、零zhi散的著述,往往容易散失亡佚,而凡是dao编纂或汇刻为一部大书的,则比较容易保存和流传下来。我国古代的许多文献是通过汇入、编入丛书和类书等途径保存下来的。除此之外还有史书、方志、笔记、别集、杂著、诗赋。文献出现于文字产生之后,当时,记言记事有的刻在龟甲兽骨上,有的刻在铜器上,也有的刻在石头上。这些构成了中国古代书籍中主要的胚胎形式,主要有“青铜书”和石头书。在纸出现之前。在纸出现之前,文献载体主要有简策、帛书、版牍。纸出现以后,出现了写本纸书与印本纸书。写本纸书的形态主要有三种:(1)卷轴式,东汉至唐通行。(2)经折装(也称梵夹装),即把长卷正反折叠,使之成为方形的书本形式前后用硬纸保护。(3)旋风装,即把长卷折成经折装,再用纸把首末页相连,可以循环翻阅不致失散。印本纸书是随着雕版印刷术的发明而出现的一种全新质态的书籍形式。雕版印刷术对于书籍形态的更新说来是一场伟大的革命,它不但极大地提高了书籍的发行量,更主要地是极大提高了书籍形态的质量,极大地促进了社会文化的繁荣。印本纸书形态始于唐代中后期,中经宋代的普及与完善,至明清时终于达到了我国古代书籍形态的最高水准。

而且文献的非常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前后时代的文化的延续,就像今天习惯于阅读白话文的我们,在阅读文言文时会感到吃力、晦涩一样。当唐朝的人去阅读汉代的文学典籍例如史记的时候同样会面临同样的问题,因此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人对前代的文章进行解释、注释等。而且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古典文献的载体大多是纸质书籍,但是作为文献的载体实则有过众多的变迁,因为纸张没发明之前,古人所采用的记录用品可谓多种多样,例如兽骨、竹简等,这些记录品各有优缺点,而且不易书写,极大的影响了当时文化的发展以及文学的传播。古典文献而且文献的发展以及应用一直都是由文人来攥写的,文献越往后期发展则越成熟,越来越标准化,但是也就造成了后面的编纂文献的人不得不按照前人已有的格式来进行攥写,但是有的人却觉得这样过于形式单一,过于单调,反而不愿意采用相同的格式。因此就有着众多的大学者开始想办法自创一种文献编纂的方式,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因此在文献的编纂中就出现了众多不同的文献类型。从甲骨文到纸质文献的演变甲骨文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古典文献以及较为成熟的系统文字,迄今为止在殷墟出土的甲骨以及其上面所刻写的文字多达四千五百个,但是真正可以被解读的甲骨文字却不到一半,由此可见甲骨文的考证之艰难。但是通过已经解读出的文字依旧可以推算出甲骨文上面主要记载的是殷商时期的统治者进行占卜的相关事宜,一大部分是卜辞,有一部分也记载了当时的一些事件,对于研究商代的历史文化有着巨大的意义。之所以称其为甲骨文主要是由于这些文字刻写在龟甲、兽骨之上,主要是龟的腹板以及牛羊的肩胛骨等,这是我国最早的文献载体,而且甲骨相对之后的竹简等便于保存不易腐烂,但是却不容易获得,数量有限。甲骨文十二生肖而在甲骨文之后主要是将文学刻写于金石之上的,金,主要是指当时的青铜器皿,而且上面刻写的也大多是有关祭祀的事件,但是更为详尽,内容丰富;石,则是主要指雕刻于石头上的文字,例如秦刻石鼓文、曹魏时期的"三体石经"等皆是石刻文字,但是金石文字其最大的缺点就是难以刻写尤其是青铜器皿之上的文字,极为耗费人力,而石刻文字又极易磨损,而且重量太大,难以挪动,在数百年乃至数千年的风吹日晒中,早已经失去了原本的样子。青铜器皿在先秦以及汉代的时候最为常见的书写物品乃是竹简以及帛书,但是其中缣帛作为书写材料极为不便,而且价格昂贵,不易保存,哪怕其质

一、古代文献学基础知识1、 文献一词首见于《论语·八佾》。2、 传统文献学又叫做校雠学,由西汉末年的刘向、刘歆所开创。3、 古典文献学的传统主干知识包括目录、版本、校勘。4、 目录学在学术研究中最大的功用是“辨章学术,考镜源流”。5、 古典文献按照问世或流传的方式来划分,可以分为两大类: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迄今为止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出土文献是商代的甲骨文,最早的传世文献是《易经》《诗经》《尚书》。6、 刘向开始了中国古典文献学史上第一次有政府组织的大规模有计划的文献整理工作,著有〈别录〉一书。刘歆在刘向〈别录〉的基础上,撮其指要,著为〈七略〉。7、 两汉古典文献学的集大成者是郑玄。8、 魏晋玄学以谈论三玄《周易》《老子》《庄子》为风尚。9、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古典文献的传播与发现上两件值得关注的大事是魏正始三体石经的刊刻和汲冢竹书的发现。10、单行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著作。如《文心雕龙》《诗品》《沧浪诗话》《词律》。11、最早的诗文总集是《文选》12、《百川学海》刻于宋度宗咸淳九年(1273),流传较广,是中国最早刻印的一部丛书。13、《古今说海》是我国最早的小说专门丛书。14、《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型的综合性丛书。15、我国最早的书目是西汉刘向、刘歆父子编撰的《别录》《七略》;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书目是《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制》《四库全书总目》16、中国最早的字典和词典分别是《说文解字》《尔雅》;古代最常见的韵书是《广韵》,它代表了汉语中古语音系统。古代规模最大的词典兼韵书是清人编撰的《佩文韵府》;收汉字最多的现代字典是《汉语大字典》。17、类书是我国古代分类式的资料汇编性的工具书。最早的类书是魏文帝曹丕时编的《皇览》,历代著名的类书有宋代的《太平广记》《太平御览》《册府元龟》《玉海》,明代的《永乐大典》,清代的《古今图书集成》。18、十通是指杜佑的《通典》、郑樵的《通志》、马端临的《文献通考》(三通)《清通典》、《清通志》、《清文献通考》《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清续文献通考》19、我国最早的一书目录是《易·序卦传》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综合性群书目录是《汉书·艺文志》。我国最早的目录书是《别录》。古典文献发生错误的类型有讹、脱、衍、倒。旋风装又叫做龙鳞装 。23.东汉蔡邕的《蔡中郎集》,题“汉左中郎将蔡邕伯喈撰”,“左中郎将”是官职,“伯喈”是字;三国魏曹植的《曹子建集》,题“魏陈思王曹植撰”,“陈”是封地,“陈王”是封爵名,“思”谥号;南宋张炎的《山中白云词》,题“西秦玉田生张炎叔夏”,“西秦”(今甘肃天水)是他的原籍,“玉田生”是号,“叔夏”是字。 正史中只有欧阳修的《新五代史》为私人修撰,其余均是官修。辨伪的核心内容是考证认定图书文献形成的真实年代。纪传本末体创始于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27、我国著录甲骨文第一书是刘鹗的《铁云藏龟》28、金文,又叫铭文、钟鼎文、彝器款识29、孙诒让是最早研究甲骨文的学者,其《契文举例》是我国第一部考释甲骨文字的专著。30、汉代人将《左传》与《国语》看作《春秋》的内、外传,认为皆左丘明所作。31、古书注音方式有直音,反切,注解术语读若、读如、如字。编年体史书代表作有《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纪传体三史是指《史记》《汉书》《后汉书》东汉荀悦所编的《汉纪》全称《东观汉纪》,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官修国史,也是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汉书》。古书一般格式是小题在上,大题在下。“周南关雎古训传第一”是小题,列于上;毛诗是大题,列于此行之下。汉代人将《左传》《国语》看做是《春秋》的内外传,作者都是左丘明。38、文献文字在传写中脱去一字或数字,称脱文,也叫夺文、阙文。39、蜀本是指宋代四川地区所刻的书,字体多使用颜体。40、杭本是指宋代浙江地区所刻的书,字体多使用柳体。二、名词解释1、十家九流:「九流」是指: 儒家,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 道家,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子; 墨家,代表人物是墨子; 法家,代表人物是李悝、慎到(重势)、申不害(重术)、商鞅(重法)、韩非; 名家,代表人物是公孙龙、惠施、邓析子; 阴阳家,代表人物是邹衍; 纵横家,代表人物是苏秦、张仪、鬼谷子; 杂家,代表人物是吕不韦、淮南王; 农家,代表人物是许行。 「九流」之上再加上小说家 (代表人物是青史子),就是「十家」了。由于小说家只是道听途说,没有有系统的理论,因而不大受世人重视,所以不入流,只能称做「家」。2、本校法:就是将本书前后文字互证,比较其异同,从而断定其中的错误的校勘方法。在没有同书别本可以对校的情况下,采用本校法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历代校勘学家根据本书的上下文义,相同的词语,相同相近的句式,校勘出本书错误的例子很多。3、祖本:即初刻本,是最早成书刻印的版本,为后来衍生的同一著作各种不同版本的来源和依据。4、善本:是指文物价值、艺术价值或学术价值较高的本子。5、写本:又称手写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是指非经制版印刷而由手写成书的本子,狭义的写本是指人们约定俗成的唐以前的本子。6、九经正义:为了统一南北经学,解决“儒学多门,章句繁杂”之弊,唐太宗命令孔颖达等人撰写《易》《诗》《书》《左传》《礼记》的义疏,书成名为《五经正义》。高宗时作为官府教材和考试取士的标准经说。后来又有贾公彦作《周礼疏》《仪礼疏》,杨士勋作《谷梁传疏》,徐彦作《公羊传疏》,合成九经正义。7、别集:是指汇集某一个作者所著多种文体作品为一书的文献著作,与“总集”相对而言。如《陆放翁全集》《韩昌黎集》《文山先生集》《杜少陵集》等。别集比较系统地收载了某一个作者的著作,所以这就为研究该作者的生平事迹和他的创作提供了较重要的材料,为研究所涉及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也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它对保存历史文献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它也是编辑总集不可缺少的重要的依据。8、《十三经注疏》:宋佚名编,清阮元撰校勘记,嘉庆二十年(1815年)南昌府学刊本,中华书局1982年据原世界书局缩印本影印出版。十三经为儒家的经典著作,历代注疏本甚多,且单独成书。南宋绍兴间始有合刊本,共416卷。包括:《周易正义》、《尚书正义》、《毛诗正义》、《周礼注疏》、《仪礼注疏》、《礼记正义》、《春秋左传正义》、《春秋公羊传注疏》、《春秋谷梁传注疏》、《论语注疏》、《孝经注疏》、《尔雅注疏》、《孟子注疏》。9、十通:是指我国古代十部著名的政书,包括:唐代杜佑根据刘秩所编《通典》,宋代郑樵编纂的《通志》,元代马端临的《文献通考》,清朝的《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皇朝(清)通典》、《皇朝(清)通志》、《皇朝(清)文献通考》和清末刘锦藻所编《皇朝(清)续文献通考》。“十通”使我国几千年的古代典章制度有了系统完整的记载。10、三体石经:魏正始年间在石头上刊刻的经书。魏废帝齐王芳正始二年,按照古文、篆文、隶书三种字体刊刻儒家经典,故称三体石经或三字石经。其中完整刊立的有《尚书》《春秋》,未刊完的有《左传》。三体石经在古文字学和校勘学上都有很大价值。11、蜀本:宋代四川地区所刻的书,世称“蜀本”。蜀本特点是:字体多似颜体,字画肥劲朴厚,结构架势雄浑壮丽,版式疏朗悦目。版心大都是白口,左右双栏,没有耳子。版心下端多有刊工姓名。纸张洁白,校勘精当,可与浙本相媲美。由于在宋末元军进攻四川时大肆焚毁抢掠,因而蜀本流传至今,比浙本、建本要少得多了。蜀本中又可分为成都本、眉山本。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