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上海音乐学院学报主编名字是谁改的

发布时间:

上海音乐学院学报主编名字是谁改的

就这样跟你说吧,百分之90的人必选世界音乐。

e,我不是上海人,这个不清楚,抱歉了

外国音乐史用(沈旋、陶辛、谷)中音史古代史夏野,近代史汪毓和

上海音乐学院学报主编名字是谁

马晨明(1977-),女,山东菏泽人,硕士生。早年援藏,人民日报记者。现任教师。 马晨明同志作为首届省高等学校“育人奖”候选人的公示。接省委教育工委通知,经学校推荐、专家评审,省委教育工委研究,我校马晨明同志作为省高等学校“育人奖”候选人,现予以公示:乐嘉春(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上海大学,上海,2000·07·02同济大学固体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09·02)。 作品:《金融时报》《西藏采访笔记》《藏戏》作品《藏戏》入小学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本第七课作品《藏戏》入小学义务教育课程五年级语文下册课本第7课写作形式新颖,在《藏戏》中用三段疑问句开头,引人入胜。接省委教育工委通知,经学校推荐、专家评审,省委教育工委研究,我校马晨明同志作为省高等学校“育人奖”候选人,现予以公示:作者单位:马晨明(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上海大学,上海,200072)。

杨燕迪(1963- ),男。博士,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历任音乐学系副主任、主任;兼任全国西方音乐学会会长、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音乐家协会理事、上海市美学学会理事、上海市文联委员、上海市青联委员。 1977年入伍,任部队宣传队队员;1979年复员后任电台音乐编辑;同年入大学学习,1983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学院艺术系音乐专业;同年入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师从谭冰若教授,1986年获硕士学位;1991年师从钱仁康教授,1994年获博士学位;1986年毕业后留学任教,教学职称两次破格晋升;1987年留学英国, 1993年、1999年和2002年间曾分别赴美国和德国进行学术研究和考察。 教授课程:西方音乐通史、西方浪漫主义时期音乐、西方二十世纪音乐、音乐学导论、论文写作、音乐美学概论、歌剧研究、贝多芬弦乐四重奏研究、西方音乐美学思想史、音乐学方法论专题研讨课等。 研究领域:音乐学基础理论和方法论、西方音乐史、音乐美学、歌剧研究、音乐分析与批评、音乐表演艺术研究等。至今正式发表论著两部、译著三部、论文和各类文章一百多篇,总字数约150万字。 在研课题:《二十世纪歌剧研究》(霍英东教育基金会课题)、《西方音乐美学思想史研究》(上海市教育基金会“曙光”课题)、《音乐学新论》(国家级“十五”规划年度课题)、《音乐观念的历史批判》(上海音乐学院音研所2002-03年度译著课题)、《音乐历史的哲学基础》(上海音乐学院音研所2003-04年度译著课题)。 获奖情况:1993年获“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称号、1994年获 “文化部优秀专家”称号、1997年获“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称号、1992年获“美国亚洲文化基金会研究奖”、1993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三等奖”、1996年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研究奖”、2000年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集体奖)、2001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集体奖)、“上海市育才奖”、2001年度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三等奖、2002年获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研究奖(2002)。 主要著述:著作《孤独与超越——钢琴怪杰古尔德传》,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年。《乐声悠扬》,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论文和评论文《对我国西方音乐史研究现状的思考》,载《中国音乐学》1986年第4期;《实证主义及其衰落——二次大战后英美音乐学发展述评》,载《中国音乐学》1990年第1期;《论西方音乐研究在我国的重建》,载《黄钟》1990年第1期;《荒诞及其本质—西方先锋派音乐中的主体抛弃与自我肯定》,载《音乐生活》1990年第3期;《作为人文学科的音乐学》,载《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1年第2期;《莫扎特歌剧重唱中音乐与动作的关系》(上下),载《音乐艺术》1992年第2期、第3期;《作曲家与歌剧脚本作家的关系》,载《音乐研究》1993年第4期;《西方音乐断代史研究导论》(上下,与孙国忠合作),载《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5年第2期、第3期;《为音乐学辩护——再论音乐学的人文学科性质》,载《中国音乐学》1995年第4期;《二十世纪西方音乐分析理论述评》(博士论文)《音乐分析的本质界定及历史回顾》,载《音乐艺术》1995年第1期;《申克尔分析体系》,载《音乐艺术》1995年第2期;《对申克尔分析理论的扩展与修正》,载《 音乐艺术》1995年第3期;《动机分析:勋柏格及其影响》,载《音乐艺术》1995年第4期;《迈尔的分析理论:心理学的角度》,载《音乐艺术》1996年第1期;《结语:对音乐分析的批判与展望》,载《音乐艺术》1996年第2期。《探索音乐史:方法论反思四题》,载《中国音乐学》1998年第1期;《经典故事 重新诠释——刘敦南舞剧《梁祝》观后》,载《人民音乐》1998每第1期;《论歌剧与音乐剧的不同美学品格:起源、音乐功能与展望》,载《歌剧艺术研究》1998年第6期;《普契尼的歌剧创作道路》,载《音乐艺术》1998年第4期;《歌剧的真谛:以音乐承载戏剧――评克尔曼的〈作为戏剧的歌剧〉》,载《音乐艺术》2000年第1期;《威尔第百年祭》,载《爱乐》2000年第1、2期合刊;《艺术歌曲创作漫谈――全国艺术院校艺术歌曲创作比赛观后记》,载《人民音乐》2001年第2期;《艺无止境――从李云迪获得肖邦钢琴比赛大奖说起》,载《文汇报》2001年7月11日第11版;《寻访中国音乐之“真”》,载《读书》2001年第2期;《“超越时间”的音乐史》,载《读书》2001年第10期;《音乐的“双城荟萃”》,载《人民音乐》2002年第9期;《听音寻路――论谭盾的新作〈地图〉兼及其它》,载《文汇报》2003年8月8日第11版;《音乐学术与规范建制:回顾、反思与建议》,载《音乐研究》2003年第4期。译著《李斯特传》(Liszt),A Wilkinson 原著,与孙国忠、洛秦合译, 本人统校全书,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年。《作为戏剧的歌剧》(Opera as Drama), Joseph Kerman 原著, 连载于《歌剧艺术》杂志,1990年第2期——1993年第6期。《简明牛津音乐史》(The Concise Oxford History of Music),Gerald Abraham原著,顾犇译,钱仁康、杨燕迪校订,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 《西方文明中的音乐》(Music in Mestern Civilization),Paul Henry Lang原著,与顾连理、张洪岛、汤亚汀合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主编著作《二十世纪十大音乐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全真正韵谱辑》(合著),(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1年)《中国龙虎山天师道音乐》(合著),(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3年)《道教音乐》(合著),(北京:燕山出版社,1993年)《道教大辞典》(主要撰稿人),(北京:华夏出版社,1994年)《中华道教大辞典》(音乐分科主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中国道教音乐史略》(合著),(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6年)《龙虎山天师道音乐研究》(合著),(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6年)《苏州道教科仪音乐研究──以天功科仪为例展开的讨论》(独著),(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9年)《武当韵──中国武当山道教科仪音乐》(合著),(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9年)Daoism Handbook (音乐卷撰稿),Netherlands:Brill Academic Publishers, Incorporated,《二十世纪中国学术大典》(宗教学?道教音乐)(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道乐论──道教仪式的信仰?行为?音声三元理论结构研究》(合著),(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天府天籁──成都道教音乐研究》(主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论文:《探索武当山道教音乐之地方性》(广州:《民族民间音乐》1988年第3期)《“潜天沔”一带语言及民歌特异性探源》(武汉音乐学院学报《黄钟》1989年第3期)《“声曲折”考释》(中国音乐学院学报《中国音乐》1989年第4期)《试论“武当韵” ──兼谈道教音乐的哲学蕴含》(武汉音乐学院学报《黄钟》1990年第1期)《“全真正韵” 采录整理报告》(武汉音乐学院学报《黄钟》1991年第4期)《论“武当韵”与楚文化的渊源关系》(武汉音乐学院学报《黄钟》1991年第4期)《论道教音乐种类及其层次划分》(北京:《中国道教》1992年第2期)《释道乐“步虚”》(中国音乐学院学报《中国音乐》1992年第2期)《龙虎山天师道音乐的渊源及特征》(武汉音乐学院学报《黄钟》1992年第3期)《论全真派道教音乐的形态特征》(上、下) (西安音乐学院学报《交响》1993年第2期、第3期连载)“Dao and the universe: a worldview as reflected in the performance of Taoist rituals”(澳大利亚:国际传统音乐学会第31届年会发表,1995年)“On Concept of Taoist Music”(日本:亚洲太平洋民族音乐学会年会发表,1995年)《道教科仪音乐研究之概念和方法讨论》(北京:《中国音乐学》1996年第1期)《民族音乐学研究中的记谱问题》(上海音乐学院学报《音乐艺术》1996年第4期)《苏州进表科仪と道教音乐》(日本:《东方宗教》1997年第89号)《香港的道教音乐》(北京:《中国道教》1997年第2期)《道教の仪式と音乐》(日本:大修馆《SINICA》1997年第7 期)《道教音乐と世俗音乐》(日本:大修馆《SINICA》1997年第8 期)《道教音乐の研究とその意义》(日本:大修馆《SINICA》1997年第9期)《本世纪的中国道教音乐研究》(上、下)(台湾:《三清文化》1999年第2期、第3期连载)《天师道音乐的渊源及其影响与传播》(香港:《道家文化研究》1999年第16辑)《仪式环境中的道教音乐》(《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香港与大陆之道教音乐的比较研究──有关发生环境的分析》(香港:“香港与华南道教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2003年)《道内人与道外人的“现代”道乐观──基于道教音乐的概念和价值观念的讨论》(《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当代道教音乐的回顾与展望》(上、下)(北京:《中国道教》1996年第6期、1997年第1期连载)《思想 行为 音声:中国仪式音乐民族志研究视域──试论仪式音乐研究会的学术宗旨》(北京:《中国音乐学》2008年第2期)

人物简介 杨燕迪,男,1963年生于青海省西宁市。祖籍四川省达县。现任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副院长,曾任音乐学系副主任、主任;中国著名音乐学家、评论家。兼任全国西方音乐学会会长、全国音乐评论学会副会长、全国音乐美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音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人民音乐》副主编、上海市政协常委、上海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美学学会副会长。   1977年入伍,任部队宣传队队员;1979年复员后任电台音乐编辑;同年入大学学习,1983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学院艺术系音乐专业;同年入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师从谭冰若教授,1986年获硕士学位;1991年师从钱仁康教授,1994年获博士学位;1986年毕业后留学任教,教学职称两次破格晋升;1987年留学英国, 1993年、1999年和2002年间曾分别赴美国和德国进行学术研究和考察。 杨燕迪教授研究范围广泛,涉及西方音乐史、音乐美学、音乐批评、歌剧研究以及著作翻译。

上海音乐学院学报主编名字是谁写的

自1949年至1984年,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贺绿汀长期担任院长(后为名誉院长),为学校的建设及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1984年后桑桐、江明敦教授先后任院长,现任院长为许舒亚教授。一批国内外享有盛誉的知名教授及近年来崭露头角的中青年学术骨干执教于各系各专业,七十多年来,学院培养的人才遍布全国及世界各地,被誉为“音乐家的摇篮”。

外国音乐史用(沈旋、陶辛、谷)中音史古代史夏野,近代史汪毓和

e,我不是上海人,这个不清楚,抱歉了

上海音乐学院学报主编名字是谁啊

就这样跟你说吧,百分之90的人必选世界音乐。

马晨明(1977-),女,山东菏泽人,硕士生。早年援藏,人民日报记者。现任教师。 马晨明同志作为首届省高等学校“育人奖”候选人的公示。接省委教育工委通知,经学校推荐、专家评审,省委教育工委研究,我校马晨明同志作为省高等学校“育人奖”候选人,现予以公示:乐嘉春(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上海大学,上海,2000·07·02同济大学固体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09·02)。 作品:《金融时报》《西藏采访笔记》《藏戏》作品《藏戏》入小学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本第七课作品《藏戏》入小学义务教育课程五年级语文下册课本第7课写作形式新颖,在《藏戏》中用三段疑问句开头,引人入胜。接省委教育工委通知,经学校推荐、专家评审,省委教育工委研究,我校马晨明同志作为省高等学校“育人奖”候选人,现予以公示:作者单位:马晨明(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上海大学,上海,200072)。

1) 《中国歌诗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文史知识》2012年,《诗词中国》专辑。2) 《中国音乐美学范畴及其理论体系》,上海市第十届社会科学年会论文集,第四十二卷,2012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编:《文化复兴—人文学科的前沿思考》,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960-103页。3) 《乐从和》(与洪艳合作),《人民音乐》2011年第7期。4) 《宋徽宗的大晟乐:中国皇权、官权和宫廷礼乐文化的一场表演》(译稿),《宋代音乐史论文集:理论与描述》,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年版,第59-94页。5) 《由情入道—读黄意明教授<道始于情——先秦儒家情感论>》,《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6) 《洞庭湖垸区佛教道场丧葬音乐仪式》,刘红主编:《中国民间传统仪式音乐研究》(华中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年版,第255-326页。7) 《洞庭湖垸区汉族儒家丧葬礼俗》,第二届“中华本土文化与仪式音乐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11月4-6日。曹本冶主编:《大音》第5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年版,第114-132页。8) 《乐经失传原因探析》,《歌海》2010年第1期。9) 《孔子“放郑声”论》,罗艺锋主编:《汉唐音乐史首届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年,第476-481页。10) 《孟子“与民同乐论”》,梁建民主编:《艺术的交响》。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320-332页。11) 《思伯庙儒教三献礼祭祖仪式》,两岸三地民族音乐学论坛,2010年11月。《歌海》2011年第1期。12) 《从临响到直觉--论音乐美学的学科性质》,《人民音乐》2008年第6期。13) 《乐者乐也》,《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14) 《墨子“非乐”论》,《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15) 《老子“大音希声”论》,《大音》第一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追问音乐意义的存在》,《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16) 《追问音乐意义的存在》,《舞台艺术——人大复印资料》2007年第5期。17) 《湖南省长沙市、岳阳市、益阳市交界区域民间佛教丧葬音乐仪式个案调查与分析》,中国本土化与仪式音乐国际研讨会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91023-25。18) 《青主“音乐是上界的语言”论》,纪念青主和廖辅叔先生的学术研讨会。中央音乐学院,20081106。19) 《音乐美学研究的中心与边界》,《内蒙古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20) 《全球化语境中的音乐美学学科》,全国首届博士后发展论坛论文集。2008年10月,北京。21) 《老子“大音希声”疏证》,上海市第六届社会科学年会摘要论文,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22) 《中国音乐美学范畴研究论纲》,《上海音乐学院学术文萃(1927-2007)》音乐理论卷,上海音乐学学院出版社,2008年。23) 《音乐美学的学科归属问题》,《音乐美学基础理论问题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24) 《全球化语境中的音乐美学学科定位》,《20世纪中国音乐美学问题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25) 《庄子“天乐”论》,第八届中国音乐美学学会论文。上海音乐学院,200812。26) 《中国音乐美学范畴研究论纲》,《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27) 《音乐美学的学科归属问题》,《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28)《论秦乐》,《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

自1949年至1984年,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贺绿汀长期担任院长(后为名誉院长),为学校的建设及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1984年后桑桐、江明敦教授先后任院长,现任院长为许舒亚教授。一批国内外享有盛誉的知名教授及近年来崭露头角的中青年学术骨干执教于各系各专业,七十多年来,学院培养的人才遍布全国及世界各地,被誉为“音乐家的摇篮”。

上海音乐学院学报主编是谁

1) 《中国歌诗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文史知识》2012年,《诗词中国》专辑。2) 《中国音乐美学范畴及其理论体系》,上海市第十届社会科学年会论文集,第四十二卷,2012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编:《文化复兴—人文学科的前沿思考》,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960-103页。3) 《乐从和》(与洪艳合作),《人民音乐》2011年第7期。4) 《宋徽宗的大晟乐:中国皇权、官权和宫廷礼乐文化的一场表演》(译稿),《宋代音乐史论文集:理论与描述》,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年版,第59-94页。5) 《由情入道—读黄意明教授<道始于情——先秦儒家情感论>》,《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6) 《洞庭湖垸区佛教道场丧葬音乐仪式》,刘红主编:《中国民间传统仪式音乐研究》(华中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年版,第255-326页。7) 《洞庭湖垸区汉族儒家丧葬礼俗》,第二届“中华本土文化与仪式音乐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11月4-6日。曹本冶主编:《大音》第5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年版,第114-132页。8) 《乐经失传原因探析》,《歌海》2010年第1期。9) 《孔子“放郑声”论》,罗艺锋主编:《汉唐音乐史首届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年,第476-481页。10) 《孟子“与民同乐论”》,梁建民主编:《艺术的交响》。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320-332页。11) 《思伯庙儒教三献礼祭祖仪式》,两岸三地民族音乐学论坛,2010年11月。《歌海》2011年第1期。12) 《从临响到直觉--论音乐美学的学科性质》,《人民音乐》2008年第6期。13) 《乐者乐也》,《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14) 《墨子“非乐”论》,《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15) 《老子“大音希声”论》,《大音》第一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追问音乐意义的存在》,《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16) 《追问音乐意义的存在》,《舞台艺术——人大复印资料》2007年第5期。17) 《湖南省长沙市、岳阳市、益阳市交界区域民间佛教丧葬音乐仪式个案调查与分析》,中国本土化与仪式音乐国际研讨会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91023-25。18) 《青主“音乐是上界的语言”论》,纪念青主和廖辅叔先生的学术研讨会。中央音乐学院,20081106。19) 《音乐美学研究的中心与边界》,《内蒙古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20) 《全球化语境中的音乐美学学科》,全国首届博士后发展论坛论文集。2008年10月,北京。21) 《老子“大音希声”疏证》,上海市第六届社会科学年会摘要论文,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22) 《中国音乐美学范畴研究论纲》,《上海音乐学院学术文萃(1927-2007)》音乐理论卷,上海音乐学学院出版社,2008年。23) 《音乐美学的学科归属问题》,《音乐美学基础理论问题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24) 《全球化语境中的音乐美学学科定位》,《20世纪中国音乐美学问题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25) 《庄子“天乐”论》,第八届中国音乐美学学会论文。上海音乐学院,200812。26) 《中国音乐美学范畴研究论纲》,《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27) 《音乐美学的学科归属问题》,《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28)《论秦乐》,《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

田可文(1955~ )男,文学硕士,安徽阜阳市人。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先后求学于安徽艺术学校音乐科、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现任《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主编、长江传统音乐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曾担任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副主任、主任,武汉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所长;现兼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全国西方音乐学会理事、中国音乐史学会理事、湖北音乐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 研究方向: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