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当代外国文学期刊点评文章

发布时间:

当代外国文学期刊点评文章

《杂志网》以中国数字化期刊群为基础,整合了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及其他相关数据库中的期刊条目部分内容,基本包括了我国文献计量单位中自然科学类统计源刊和社会科学类核心源期刊。不仅是我国首家网上期刊的出版联盟,而且是核心期刊测评和论文统计分析的数据源基础。多达1647万条的海量数据库资源;先进、高效的检索引擎将为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极大的方便。

一、 正文内圆括号注释格式1、 圆括号内注释由作者姓氏、著作页码构成。例:(Eco 10)、(歌德 9)。2、 如果句子中已经提供了作者的名字(或姓氏),则括号内只需提供引用作品页码。3、 如果引用了同一作者的多部作品,则在作者姓氏后提供相关作品的全称或简称,以及引用页码。例:(Eco,Open Work 11)、(Eco, Role of Reader7)。4、 圆括号注释所涉及的作品信息必须能在“引用作品”中找到。二、 “引用作品”格式I.引用中文作品A.引用专著例:歌德:《少年维特的烦恼》,侯浚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说明:1、作者姓名后加冒号,其余信息用逗号隔开,最后以句号结尾;2、引用著作为译著的必须在作品之后,出版社之前注明译者名字;3、如作者不止一人,作者姓名间以顿号分开;如作者为二人以上,可写出第一作者姓名,在后面加“等”字省略其他作者;这两点也适用于译者;例:赫尔量·海塞等著:《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上帝》,斯人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4、书名中有副标题的用破折号隔开,例:《性别、身体与意识形态——当代西方女性文学与社会嬗变》;5、如所引著作为多卷本,卷数直接置于书名号之后,中间不再加逗号,也可以卷数加括号的形式表示,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西方哲学史》上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一),西方哲学史(上);6、出版年代后不加“版”字。B 引用编著例:刘海平主编:《文明对话:本土知识的全球意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说明:在编者姓名后必须根据原书信息准确地注明“编”、“主编”、“编选”等。C 引用文集或刊物文章例:麦·布鲁特勃莱、詹·麦克法兰:《现代主义的称谓和性质》,见袁可嘉等编选《现代主义文学研究》(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王守仁:《论哈代的史诗剧<列王>》,《外国文学评论》1990年第3期。舒程:《漏译与错译的误导》,《光明日报》2001年12月20日。II 引用外文作品A.引用专著例:Ransome, A Oscar Wilde: A Critical S? London: Methuen, 说明:1、作者姓氏在前名字在后,之间用逗号隔开;2、各项信息之间用句点隔开;3、书名用斜体,正副标题之间用冒号隔开;4、如所引作品为译著,需注明译者;5、多位作者之间用逗号隔开,除第一位作者的姓氏提前外,其他作者的姓名仍按照名字前姓氏后的顺序注明;三位以上的作者可以只注明一个,其后用“et al”表示省略。B 引用编著例:Ellmann, Richard, Artist as Critic: Critical Writings of Oscar WNew York: Vintage Books, Fallen, Patricia, Melanie A Katzman, and Susan C Wooley, Feminist Perspectives on Eating D New York: Guilford, 说明:作者名后加逗号,再加“编纂”的缩写(),其余同上。C 引用文集或刊物文章例:Kafka, F“The Hunger A” The Basic K? New York: Washington Square, 80—McGlynn, M“Janice Galloways Alienated S” Scottish Studies Review? 2 (Fall 2003): 82— Manning, A“Curriculum Battles from Left and R” ?USA Today 2 M 1994: 5DMurphy, C“Women and the B” Atlantic Monthly? A 1993: 39—说明:1、文章篇名为正体,前后加引号,篇名后的句点放在引号内;2、文集书名、期刊名、报纸名或杂志名均为斜体;3、文集注明出版地、出版社以及出版年,期刊注明卷数、期数及出版日期,报纸注明出版日期和版面,杂志注明出版年月;4、必须注明引用文章的起止页码,如果引用自文集则在出版年后加句点再加起止页码,如果引用自期刊、报纸、杂志则在出版年后加冒号再加起止页码;5、引用文集的编者放在文集书名后,再加上出版信息及页码;6、引用文集的译者放在编者后,再加上出版信息及页码;7、引用书中的前言、序、后记等按照前言的作者(姓前名后)、前言、作品名、作者名、出版信息、前言起止页码的顺序排列,各项目之间用句点分开。例:Kiberd, D“The War against the P” ?The Uses of the Past: Essays on Irish C E Audrey S Eyler and Robert F G Newark: U of Delaware P, 24— Bakhtin, M“Forms of Time and of the Chronotope in the Novel: Notes toward a Historical P” ?The Dialogic Imagination: Four E E Michael H T Caryl Emerson and Michael H Austin: U of Texas P, 84—Drabble, M I Middle M By George E New York: Bantam, vii—D 引用网上文章说明:一般顺序为:引用文章的作者名字(姓前名后,如果没有作者则不需要注明)、作品名、编者名字、电子版版权信息(日期、版权人或组织)、引用时间以及网址。补充说明:1、 中文条目均需提供英文翻译,将中文信息置于英文翻译之下用方括号标志。例:Eagleton, T The Specter of P T Hua M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特里·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想》,华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2、 “引用作品”一律按作者姓氏的字母顺序排列。3、 引用同一作者的多部作品,作者名字用三根虚线代替,例:Frye, N Anatomy of Criticism?: Four E Princeton: Princeton UP, Sound and P New York: Columbia UP, 4、在引用作品中,大学的出版社University统一简写成U;Press简写成P。例: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统一成U of Texas P;例: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统一为Columbia UP。 5、在文中引用互联网上的内容,在引文后标出(作者)即可。三、 编辑体例1、文章标题、内容提要、关键词、作者信息均需提供英文翻译。 2、“内容提要”四个字(英文:ABSTRACT),前面空两格,后面加冒号,五黑。内容提要的正文,五号仿宋。3、“关键词”三个字(英文:Keywords),前面空两格,后面加冒号,五黑。关键词正文,五号仿宋。每个关键词之间空一格,不用标点符号,字数控制在3—4个字以内。4、“作者”二个字(英文:Author),前面空两格,后面加冒号,五黑。作者名字加黑,后用尖括号注明电子邮箱,作者信息由作者名字,身份、工作单位及城市、邮编构成。如果文章是省级或省级以上项目,在中文的作者信息中标出项目名称、编号。5、本《体例说明》中未涉及的其他规定可以参考《MLA科研论文写作规范》(第5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一书中的相应条目。四、 投稿须知《当代外国文学》主要刊登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外国文学作品及其研究论文,侧重研究80年代以来的作家、作品和文学理论流派。竭诚欢迎外国文学界的广大同仁积极向本刊投稿。来稿请按中文标题、摘要、关键词、作者信息、英文标题、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英文作者信息、正文、参考书目的顺序编排。?本刊实行专家匿名审稿制。来稿请寄本刊编辑部(南京市汉口路22号南京大学《当代外国文学》编辑部,邮编210093,,勿寄交个人,以免贻误。本刊发表文章均为作者的研究成果,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予以删改,如不同意删改,请在来稿中注明。来稿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凡向本刊投稿者均以此体例说明为准。本刊审稿周期为4个月。

《中外书摘》还可以。-htm《国外文学》-htm

《杂志网》以中国数字化期刊群为基础,整合了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及其他相关数据库中的期刊条目部分内容,基本包括了我国文献计量单位中自然科学类统计源刊和社会科学类核心源期刊。不仅是我国首家网上期刊的出版联盟,而且是核心期刊测评和论文统计分析的数据源基础。多达1647万条的海量数据库资源;先进、高效的检《杂志网》以中国数字化期刊群为基础,整合了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及其他相关数据库中的期刊条目部分内容,基本包括了我国文献计量单位中自然科学类统计源刊和社会科学类核心源期刊。不仅是我国首家网上期刊的出版联盟,而且是核心期刊测评和论文统计分析的数据源基础。多达1647万条的海量数据库资源;先进、高效的检索引擎将为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极大的方便这是最好的杂志哦!选我! 索引擎将为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极大的方便。

当代外国文学期刊点评文章的特点

_html看看对你有用吗

、“九五”期间我国外国文学研究的回顾 九十年代的下半叶是我国外国文学研究持续发展的重要时期。与“七五”、“八五”相比,“九五”期间,我国高校在外国文学这一研究领域推出的成果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方面都远远地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更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体现出了我国的研究人员正以我为主,不再跟在西方专家学者的后面,人云亦云,而是努力用一种独特的视角来审视外国文学作品、剖析国外的文学思潮和流派。在许多方面,我国高校的外国文学研究正逐步与国际学术界接轨。 (一) “九五”期间我国高校外国文学研究的主要成果 对外国文学史的研究逐渐向纵深发展。“九五”期间,外国文学史继续成为中国学者的研究重点,除了适应教学的需要外,留学回国的教师逐渐增多,并带回了国外最新的研究成果也是造成文学史继续成为研究热点的主要原因。除了一批比较传统的文学史如李赋宁主编的《欧洲文学史新编》和刘海平、王守仁主编的《新编美国文学史》之外,“九五”期间还出版了一大批外国文学断代史、国别断代史、国别史和针对主要文学形式的发展的研究成果。如杨仁敬主编的《二十世纪美国文学史》、王佐良和何其莘撰写的《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史》、李明滨主编的《二十世纪欧美文学史》、黄源深撰写的《澳大利亚文学史》、沈萼梅主编的《意大利当代文学史》、何其莘撰写的《英国戏剧史》、瞿世镜主编的《当代英国小说》、郭继德撰写的《加拿大英语戏剧史》、郑克鲁撰写的《现代法国小说史》、陈世雄主编的《欧美戏剧史》等。吴元迈主编的“20世纪外国文学国别文学史丛书”,是按照国家和语种来分类、分别由各语种专家执笔的一套文学史丛书。北京外国语大学充分发挥其多语种的优势,推出了一套“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丛书”,这是一套以普通读者为对象,按国别划分的文学史话,每册篇幅并不很大,语言比较流畅,趣味性较强,有助于扩大外国文学在广大读者中的影响。 研究类的专著逐渐增多。除了对外国文学史的研究外,我国高校研究人员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国外的文学思潮、文学流派,以及国外的重点作家。由于“九五”期间正值世纪之交,因此,二十世纪外国文学流派和二十世纪西方的重点作家就成为首选的研究课题。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专著包括申丹的《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陆建德等主编的《现代主义之后:写实与实验》、李维屏的《英美意识流小说》、肖明翰的《福克纳研究》、张剑的《艾略特与英国浪漫主义传统》、蒋洪新的《走向<四个四重奏> T S 艾略特的诗歌艺术研究》、郭天相主编的《俄罗斯诗学研究》、李德恩的《拉美文学流派嬗变与趋势》、吴福恒等主编的《美国作家论》等。这些研究成果有很强的针对性,有些是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成果的作者都能在总结归纳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有所发现,真正实现了与西方学者在同一研究层次上的交流和对话。 对国外文学发展的趋势日益敏感,介绍也更加及时。随着我国高校教师出国进修机会的增多,越来越多的教师有机会接触外国文学批评的第一手资料。受国外文坛活跃的学术气氛的影响,我们的教师认为有必要及时地把国外文学批评的最新动态介绍给中国的读者。“九五”期间,刊登在《外国文学》、《国外文学》、《外国文学评论》等专业文学刊物上的大批评介、译介性的文章正是这些教师努力的结果。收集成册的评介国外文学批评的代表作有王逢振主编的《20世纪西方文论研究》和盛宁的《人文困惑与反思: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批评》。 外国文学的研究已开始摆脱纯文学的束缚。“九五”期间我国外国文学研究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有一批研究人员自觉地遵循文化的概念,努力摆脱旧时经院式纯文学研究思路的束缚,开始研究文学与哲学、文学与宗教、文学与文化等跨学科的课题。这种将文学作品与孕育它的那个时代的人文文化结合起来研究的做法,使我们的研究人员开阔了思路,对作品的剖析也有了新的视角。王守仁的《性别·种族·文化托妮·莫里森与20世纪美国黑人文学》和何云波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与俄罗斯文化》是这一尝试有代表性的成果。 对外国文学翻译的研究已开始受到关注。外国文学的翻译从实质上来讲是一种比较研究,即对一种文化的语言揣摩和研究之后,用另一种文化的语言进行表达、阐述的再创造。我国的外国文学翻译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九十年代以来,大批外国文学作品被译成中文:当代作品被及时地介绍给中国读者,不少经典作品被多位、甚至数十位译者反复“重译”。虽然,外国文学的译介工作在近十年来发展很快,但是译文的质量确实很令人担忧。这里既有翻译的实践问题,也存在理论方面的问题。翻译批评是为了解决文学翻译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而发展起来的新的学科分支,而南京大学的许钧则是这一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他的《翻译思考录》、《中国翻译理论与实践》(与王克非合作)等专著和论文是我国学者首次对翻译批评系统论述的成果。 高校外国文学教材初见规模。由于我国高校外国文学的研究与教学的紧密关系,教材建设始终受到高校外国文学研究人员的关注。九十年代初,外国文学教材建设的重点是编写外国文学史和文学选读本。“九五”期间教材建设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沿用了多年的外国文学史教材面临修订的任务,以适应外国文学发展的趋势;近十年来推出的一批外国文学史专著由于资料新、观点新,更成为高校外国文学史课程的首选教材;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译林出版社、商务印书馆等出版社购买在中国的重印权后出版的原文版外国文学名著更为外语院系的外国文学课提供了原文教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组织力量编写了一套(共11种)原文的通用语种文学选集,现已推出西班牙、拉丁美洲、俄罗斯、韩国等四种,陆续要出版的还有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阿拉伯等。由于篇幅大(每册近千页)、涵盖面广(选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因此,非常适宜作为高校外语院系的文学课或阅读课教材。这套文学选集丛书的出版填补了我国在外国文学教材方面最大的空白。 (二) 我国高校外国文学研究的优势 我国的外国文学研究人员除分散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外国文学研究所和上海等省市的社科院外,主要集中在高等学校――高校的外语院系、中文系和外国文学研究机构。我国高校的外国文学研究队伍具有以下优势: 我国高校外国文学研究人员的数量之多是其他研究机构所不能比拟的,已成为我国外国文学研究的主力军。 由于高校的教学必然涉及外国文学的各个领域,因此,高校的外国文学研究的涵盖面非常广,成果的覆盖面也很广。 高校的科研基本上是服务于教学的,所以,高校外国文学研究人员选择的课题更倾向于解决有实践价值的问题。 由于高校的研究队伍相对稳定,经过十几年的努力,部分重点大学,特别是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南京大学等已形成了年龄、学历结构合理的外国文学研究群体,其中的一批资深教授已成为全国外国文学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中青年学者已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研究方向。 借助于各级外国文学学术团体,高校外国文学研究人员之间的学术交流更直接也更频繁,开始出现了资源共享、合作搞课题的好势头。 (三) 高校外国文学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九五”期间文学史类的成果很多,但是由于缺乏宏观调控的手段,课题重复很多,造成了较大的人力和财力的浪费。再加上大部分仍是个人项目,研究力量分散,缺乏如《中国通史》那样的巨著。个别文学史类的成果有“著书不立说”之嫌,即以西方出版的文学史为蓝本编译而成。 在研究方法和学风上还存在着浮躁情绪。对热点课题、热点作家,趋之若鹜,而难点问题、我国外国文学研究的空白则无人问津,受到搁置和冷落。有些评论缺乏理论的深度,仅仅停留在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之上。 对于国外外国文学研究最新动态的了解仍然滞后,许多介绍性文章仍为译文,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对国外的文学理论往往缺乏具体、认真的分析鉴别,而是生搬硬套,盲目引用。 外语院系的教师和中文系从事外国文学研究的教师之间缺乏交流和合作,他们仍分属各自的学术团体,停留在各自的圈子里,部分中文系的教师外语水平较低,无法阅读外国文学的原文,只能依赖于外国文学作品和国外评论的中文译本,常常受到译文的误导而曲解作品的涵义。 二、“十五期间”外国文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十五”期间,外国文学研究的总体趋势应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发展,但是,作为新千年的第一个五年,面临着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对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发展的回顾和总结将是“十五”期间的首要任务。进入新世纪之后,外国文学研究将更加关注二十世纪文学进程的特点、思潮和流派,而时间上的这一距离也使我们有可能对刚刚过去的这一个世纪进行比较客观的总结。 加强对于外国文学理论的研究。理论研究一直是我国外国文学研究的薄弱环节。近十几年来,虽然国外的文学理论通过译作和评介文章已被介绍给中国的读者,但是,至今仍缺少系统的研究,更不用说做到为我所需,为我所用。这种局面亟待扭转。 加强外国文学研究中的自主性。译介外国文学作品在中国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在这方面我们已有相当显著的成就,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如何将对外国文学的研究与中国文化结合起来,推出一批具有独立创见和中国特色的研究成果,将是我们今后的主要研究课题,其成果也是中国评论界、学术界对世界文坛做出的最大贡献。 摆脱传统的经院式文学研究方法的束缚,提倡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的多元化。遵循文化的概念,研究文学与人、文学与语言、文学与哲学、文学与宗教、文学与文化等跨学科的课题。在研究方法上要兼顾传统的研究方式和人类学、结构、符号、价值等新方法和新视角。 避免重复劳动,加强外国文学研究领域薄弱环节的研究工作。如对非主流国家文学的研究、对古典文学的研究、对戏剧、诗歌的研究、对文学翻译的研究等等,都亟待进一步加强。 三、“十五”期间研究的重点领域和内容 (一) 加强外国文学学科建设 高校外国文学研究的主要特点就是科研为教学服务,为学科建设服务。虽然,外国文学史和外国文学选读课已在大部分高校的外语院系和中文系开设多年,但是,许多高校的外国文学教学工作仍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因人设课的现象。因此,委托重点高校制定我国高校外语系和中文系的外国文学教学大纲、课程设置和外国文学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就成了当务之急。同时,外国文学教师队伍的培养也应作为一项委托的任务。由于教师队伍的新老交替,以及近年来报考外国文学研究生的生源欠佳,不少高校出现了外国文学教学后继乏人的现象;在职教师也需要开拓视野,在理论上有所提高。教师进修可采用研讨班的形式,以便在进修学习的同时,加强高校教师间的学术交流。 有关学科建设的研究项目包括: (1)我国高校外国文学教材和课程设置的调查报告 (2)国外高校文学课和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调查报告 (3)我国高校外语系和中文系外国文学教学大纲( *重点课题 ) (4)外国文学基础教材和配套的多媒体教学辅助材料 (5)外国文学中译本检索数据库 (6)外国文学研究分类检索数据库 (二) 重点研究二十世纪的外国文学 刚刚过去的二十世纪如果不是世界文学最辉煌的百年,也是世界文坛最活跃的时期。特别是因为我们都曾生活在其中,就对这一文学时期更倍感亲切。由于间隔的时间尚短,而对文学流派的理解往往需要历史的沉淀,才能做出全方位的评价。但是,对二十世纪有重要贡献的作家和有重大影响的思潮进行比较系统的总结,应是“十五”期间的重要任务。当然,强调对二十世纪文学的研究并不意味着忽略文学传统的影响,因为这种渊源关系是不可能割断的。 二十世纪外国文学的研究项目包括 (1)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思潮研究(*) (2)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研究(*) (3)后现代主义思潮与后现代主义文学 (4)二十世纪下半叶各国文学研究 (5)二十世纪小说艺术研究(*) (6)二十世纪戏剧艺术研究(*) (7)二十世纪诗歌艺术研究(*) (8)二十世纪俄罗斯文学的重新评价 (9)世界社会主义文学的历史经验研究 (10)当代外国文学跟踪研究 (三) 加强文学理论研究,拓宽文学研究领域 与我国外国文学界对国外重点作家的研究,特别是文学史的研究相比,对外国文学理论的研究一直是我们的弱项。“十五”期间,应加大在文学理论研究方面的投入,组织力量对二十世纪西方重要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思潮进行专题研究,搞懂几个问题,使我国的研究人员在这方面真正实现与西方学者的对话与交流。 “八五”、“九五”期间,我们在文学史的研究方面已作了不少投入,也出现了一批可喜的成果。“十五”期间应减少这方面的投入,不支持重复性的课题。但是,对于非主流国家的文学史、断代文学史、主要文学形式的发展史仍可选择立项。除非我们对文学史的理论研究有重大突破,不应在目前鼓励重写文学史,以免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 拓宽外国文学的研究领域,首先要填补我国研究工作中的空白,加强薄弱环节。目前,我国在早期文学、非主流国家文学、戏剧艺术研究、诗歌艺术研究等方面仍比较薄弱。另外,我们还应鼓励研究人员将文学作品置于文化的框架中来研究,借助宗教、哲学、历史学、美学、心理学、社会学、语言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来分析和研究文学,增强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需进一步加强的研究项目包括: (1)外国文学理论专题研究(*) (2)重要文论家专题研究 (3)二十世纪文学批评史(*) (4)西方马克思主义与文学 (5)外国文学史评论 (6)外国文学思想史(*) (7)外国文学与中国学生的素质教育 (8)发展中国家文学专题研究 (9)古希腊、罗马文学 (10)欧洲中古文学 (11)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12)戏剧艺术专题研究 (13)诗歌艺术专题研究 (14)小说艺术专题研究 (15)叙事视角研究 (16)宗教与文学 (17)哲学与文学 (18)经典作家专题研究 (19)影视文学研究 (20)西方主要国家中有代表性的民族文学研究 (四) 加强中外文学比较研究和翻译批评 外国文学引进中国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对外国文学在中国的翻译的和接受进行研究应该是“十五”期间的一项重点课题。“八五”、“九五”期间,我国的比较文学研究发展很快,但是现有的研究成果仍不尽如人意。许多成果流于肤浅和牵强,对于两种文化之间在文学上的互补、互证和互识没有太大的促进作用。 有关比较研究和翻译批评的项目: (1)外国文学在中国的翻译(*) (2)外国文学翻译与中国现当代文学 (3)二十世纪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 (4)文学翻译与文化交流 (5)文学翻译理论研究(*) (6)文学翻译批评研究(*) (7)当代中外文学关系研究 (8)中外戏剧比较 (9)中外小说比较 (10)中外文化比较

二OO三年4月,美国著名的文学批评理论刊物《批评探索》在芝加哥召开了一次专题研讨会,议题为“文学批评理论”的未来。与会的文学批评理论家面对网络时代给文学批评提出的挑战,提出了文学批评理论探索应该关注的一些新的问题(王宁:2005 3-13),其中之一就是在新媒体迅速发展,因特网以其不可抗拒的力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新环境下,文学批评的理论探索应如何开拓新的领域。这一重要问题也同样摆在中国的文学翻译批评界的面前。本文所要探讨的正是在这个重要问题所涉及的范围内,读者借助网络所提供的特别空间介入文学翻译批评的积极极意义,以及文学翻译批评理论必须应对与思考的有关问题。一、文学翻译网络批评的类型与特点网络批评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词语。网络的开放性和网络文化的普泛化使网络批评应运而生。关注文学翻译的广大读者通过快速而便捷的网络,一方面可以在最快的时间内了解到外国文学的翻译与出版情况,同时也可以就翻译及与翻译相关的问题,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由此而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批评力量。关于“网络批评”,就其广义而言,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借助网络平台传授、扩散原本发表在传统媒体、专业期刊上的大量媒体言论和学术批评文章。二是“网络自身生产的”批评言论。而就其狭义而言,网络批评是指后者,有学者称这种批评,“还仅仅是一种‘泛批评’,一种前批评状态的小情绪,小言论、小感慨……”(黄集伟:2001)“泛”与“小”在某种意义上构成了狭义的网络批评的基本特征。而对“泛”,我们可以有不同解释,它可以指“宽泛”,也可以指“范畴的不确定”,因“泛”而可能缺乏深度,因“范畴的不确定”而可能导致“不着边际”。至于“小”,则与“大”相对。如果按照传统的理解,唯有严肃的“学术批评”是大雅之堂,是“大写的批评”,那么从消极的意义看,被冠之于“小”的网络批评则有可能因其是“小情绪、小言论、小感慨”而被视为“小敲小打”,“雕虫小技”,甚至从事这种批评的“主体”也有可能戴上“小人”的帽子。就我们的理解,此处的“小”,也可以从积极的意义而论,“小”为“短小”,短少而精悍,与学术批评的“长篇大论”相对,不以系统性见长,而以“针对性”著称。在本文中, 我们不拟就“网络批评”作带有感情色彩的是非判断,而试图针对我国的文学翻译批评的现状,就读者利用网络参与文学翻译批评这一值得关注的现象作一理性的分析与思考。近几年来,普通读者借助网络介入文学翻译批评的势头越来越明显,一些在出版外国文学作品方面经验丰富的出版社与实力不可小视的图书销售网络也积极参与,针对相对活跃的文学翻译作品读者群,或开办网站,或设立文学翻译作品评论专页,引导广大读者进一步关注文学翻译作品,就总体的文学翻译或具体的翻译作品展开批评与讨论。读者、出版社和图书销售网络由此而形成了一个以“评论”或“批评”为纽带的互动网,对翻译质量的提高,翻译作品的生产与流通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借助网络而开展的文学翻译批评具有时兴的网络批评那种与生俱来的特点,如黄集伟所总结的“尖锐、及时、放肆、放流”等特点,这些特点与网络的快速性、虚拟性和开放性是紧密相联的。除了这些特点之外,文学翻译的网络批评还有着自身的一些特点,下面我们结合网络批评的形式及实例对其特点作一简要分析。在目前网上展开的有关翻译的讨论或批评,我们发现主要有如下几种形式。一是“引导讨论型”,主要是在有关出版社或图书销售网在其网站开辟的翻译图书评论区内,转载选自报刊杂志的某篇评论文章,引导读者有针对性地发表自己的观点。目前在外国文学翻译作品出版方面比较有影响的几家出版社,都在自己的网站上开辟有翻译图书评论区,如上海译文设有“译文论坛”,在此论坛下,设有“译文论坛交流区”;译林出版社在其“译林网”上,辟有“翻译在线”和“译林图书评论”等。在这些专题区或交流区中,从报刊杂志转贴的文章一般都有相当的理论深度,观点明确,且有启发性。读者结合自己阅读的图书,在这些文章的启发下,往往会跟着发表自己的观点。如上海译文出版社在2003年推出米兰•昆德拉系列翻译作品后,国内读者界反响热烈,不少作家、学者在报刊杂志发表文章,许多网站纷纷转载,由此而带动了许多普通的读者的积极参与。一般来说,凡观点鲜明、批评尖锐的文章在网络中都比较受人关注,跟着发表观点的读者也比较多。如《新京报》发表的一篇署名卡尔文的文章,题目为《对新版昆德拉译本的批评》。此文发表后,几乎国内各大网络均予转载,上海译文出版社在其讨论区也贴出此文,跟贴的读者甚众,由此而掀起了有关译文版昆德拉译本质量的热烈讨论。这种类型的讨论由于是在积极的引导下进行的,讨论的重点突出,读者的评论也比较理性,因此在相当程度上,保证了批评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值得特别关注的是,在这种引导讨论型的批评中,读者的观点和思考可以得到充分的表达,被转载的文章给读者以启发,促进了讨论,读者的观点反过来又开拓了讨论的广度与深度。二是“主题探讨型”,主要是以某部在社会中产生了巨大反响的翻译作品或在读者心目中具有重要位置的外国作家为中心,读者通过网络自动形成了一个类似于俱乐部的松散圈子,就某部翻译作品或某位外国作家展开探讨。应该说,网络的开放性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发表言论的广阔空间,而网络的即时性又为广大读者介入新闻事件和热点话题提供了机会。近几年来,国内的外国文学翻译出版界借助传统媒体与网络的互动,形成了米兰•昆德拉热、《哈利•波特》热和《魔戒》热。在网上,我们可以看到,围绕着有关作品和作家,聚集着相当众多的读者,类似于“米兰•昆德拉俱乐部”、“哈利•波特迷”和“托尔金迷”等主题鲜明的网络讨论区也应运而生。如在一些奇幻文学的网站上,《魔戒》的作者托尔金拥有众多的读者,他们十分喜爱托尔金,由喜爱进而关注托尔金的作品的翻译,结合原文和台湾版的《魔戒》系列,对译林出版社组织翻译出版的《魔戒》系列展开了多种形式的批评,如译本对比、错译分析、译文风格探讨和专有名词的翻译原则谈等等,内容涉及到翻译的认识层面、文化层面和语言层面。有的读者在网上发表的批评文章长达万字,如署名Darkamage 的一篇题为《〈精灵宝钻〉第九章翻译的问题》(见译文网“精灵宝钻”讨论网 2004年7月20日)的文章,列举了该章翻译的100余个问题,有对原文的解读,有对翻译的分析,还提出了参考译文,以文本为依据,借助实例展开有理有据的分析,表现出了作者强烈的文学翻译批评意识和良好的翻译素质。又如围绕着人民文学出版社翻译出版的《哈利•波特》系列,网上也出现了相当数量的有关该系列翻译的批评文字。更具有特殊意义的是,哈利•波利迷们甚至在对人民文学版《哈利•波特》前四部的翻译提出质疑的基础上,不等该出版社引进了版权的《哈利•波利》第五部即《哈利•波利与凤凰令》的问世,便在国内网站上推出了书迷们自己翻译的“网络译本”。这种网络译本是否侵权,我们暂且不论,但由对翻译的“不满”到通过网络推出自己的翻译,在某种意义上的确是朝翻译批评的“开拓翻译可能性”的目标迈了一步。这一类型的翻译批评有着十分明显的特征:一是主题明确,针对性强;二是出于对作家的喜爱,情感性强,若没有理性的引导,容易出现偏激,如众多网迷就发出了“抵制译林版《魔戒》系列”的强烈呼声;三是所涉及的作家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地位,其作品也有着广泛影响,因此主题探讨型的批评也有着不断深入的可能。三是“私语批评型”。这类的批评文字常见于个人开设的网页。互联网所提供的广阔的交流空间似乎在慢慢地使人们的私人空间公开化,连“日记”这种最私密的个人表达形式也开始“网络化”,出现了所谓的“网上日记”。在这类网上日记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中最多的内容是有关个人的阅读感受的,有相当一部分涉及到对文学翻译作品的阅读、理解与评论。我们曾对最近几年出版的几部外国文学作品在网上进行搜索,发现有相当数量的评论文字,其中是以网上日记的形式出现的。这类的批评不同于我们在上文中已经论及的“引导讨论型”和“主题探讨型”批评,因带有“日记”的属性,表达上具有十分明显的“私语”特征:由感而发,娓娓道来,语气冷静,才有偏激。如在2005年6月9日,我们在网上检索到了一位网友于6月6日写的一篇“日记”,题为《由karenin 想起的》,其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谈到翻译,目前面临着一个困境。因为一个译本只是译者对作品的解读,做到十分完美是不可能的。因为不可避免有感情因素的侵入。一个优秀的译者,应该有勇气保留作者原来的词汇而不是单纯追求词汇的丰富化。而这一点恰恰是读者不能评判的。因为大多数读者不可能接触到原文,而会简单地把译文词汇丰富的变化当作译者的成就。而这就给译者一种压力,使得他有时不能把握原则。”(见 jaleo/)。读这段文字,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作者透过冷静的笔调所表现的批评精神,作者对目前某些翻译倾向的看法相当有见地。除了以上三类批评,我们在盛行的各种交流区,也常可搜索到一些评论翻译作品的内容。因为是以聊天的形式展开的,有关翻译的网上交流没有固定的主题,你一言,我一句,大多是对某部翻译作品或某位外国作家整体性的肯定或否定,少有深入的探讨,且缺乏理性,语气比较偏激,我们称之为“流散型批评”:“流”是指话题的流动,不固定,难以集中深入;“散”则是此类的评论大多限于只言片语,散乱,散漫,言散神也散,因此,这类批评少有积极的意义,不在我们关注的范围之内。二、文学翻译网络批评的积极意义与局限在上文中,我们对网络上出现的有关外国文学翻译作品的批评文字作了大致的分类,并对其特点进行了粗浅的分析,下面我们再深入一步,先看一看文字翻译网络批评到底有着怎样的积极意义。要探讨文学翻译网络批评的意义,我们首先应该明确翻译批评的根本目的何在。近几年来,国内翻译批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对于翻译批评的目的,也有了较为一致的认识。在最近出版的《翻译批评导论》一书中,作者观点十分明确:“翻译批评最根本的目的是提高翻译质量、促进翻译事业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健康发展。”(杨晓荣:2005 21)对这一观点,笔者基本表示赞同,在《翻译论》一书,我们对翻译批评的目的也作了明确的表述:“就翻译批评的目的而言,它并不仅仅在于对具体译作或译法作裁判性的是非判别,更在于对翻译活动何以进行、如何进行加以反思与检讨,进而开拓翻译的可行性,促进翻译活动健康而积极的发展,体现翻译活动具备的各种价值,真正起到翻译活动应有的作用。”(许钧:2003 403)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最根本的一点,那就是翻译批评的目的,在于促进翻译事业的健康发展。以此为基本出发点,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文学翻译网络批评的意义加以认识。1.网络批评的广泛性有助于促进更多的读者关心与理解翻译。我们都知道人类的翻译活动历史悠久。“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翻译都是一项极其古老的活动。事实上,在整个人类历史上,语言的翻译几乎同语言本身一样古老。两个原始部落间的关系,从势不两立到相互友善,无不有赖于语言和思想的交流,有赖于相互理解,有赖于翻译。”(谭载喜:1991 3)确实,翻译活动在人类的文化交流中一直在广泛地进行着,且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历史上却很少得到世人的关注。关于翻译的本质、翻译的目的、翻译的作用,普通大众更少有人去思考;至于如何翻译,翻译有怎样的障碍,如何去克服这些障碍,一般的读者也根本不会去问津。但是随着互联网介入到普遍民众的生活的方方面面,借助网络的便捷条件,一些读者对于翻译展开的评论或对某些畅销的外国文学作品的激烈批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们去关注翻译,认识翻译,思考翻译,把人们对翻译的认识和理解逐渐引向深处。而随着普通读者对翻译活动的不断关注,原本基本上不把翻译问题纳入到自己研究视野内的一些学者也开始把目光投向了翻译活动,以他们所在的学科的理论来关照与研究翻译问题。如针对目前翻译界出现的“翻译质量危机”,我们发现在“译林图书评论”的交流区内贴有邱华栋的一段话:“文化是一种积累,翻译又是一种文化间的对话,而如今出现的一些翻译现象完全可以说是在金钱驱使下的文化对话的谋杀行为!”此语言辞固然激烈,但具有警世的积极作用,有助于提高翻译界对自身的警觉,去思考翻译活动有可能出现的对跨文化交流的反作用。在这个意义上说,随着网络的普泛化,网上关于翻译活动的批评越多,呼声越高,越有助于吸引更多的普通读者去关心翻译事业,同时可以促使翻译学界和相关学科的学者开拓视野,去发现有关翻译的新问题,进而加以思考与研究。2.网络批评的不拘一格,有助于丰富翻译批评的形式,作为学术性翻译批评的有益补充。在一般的认识中,人们往往强调网络批评的“放肆”与“放任”,关注的是其不负责任和消极的一面。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普遍读者的积极参与,以批评的目光去发现翻译的问题,提出翻译的问题,恰恰是对翻译事业的一种负责任的表现。而在网络上,普通读者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加入对翻译问题的讨论,更是对传统的翻译批评形式的不断拓展和丰富。从理论上讲,目前翻译理论界对翻译批评的方法的探讨已经达到相当的深度,人们已经不再局限于译文与原文的静态对比的传统的文学翻译批评形式。但从目前一些学术刊物上刊载的翻译批评文章看,可以说更多的还是文本的对比和分析。而对有关翻译的热点问题、对翻译文本的选择问题却关注不够。在网络上,我们发现,翻译批评的视野比较开阔,形式也相当多种多样。特别是在“引导讨论型”的网络批评中,参与者较多,意见交流及时,且持续时间长,既保证了思想交锋与交流的及时性,又有助于批评与讨论的不断深入。而一般的学术杂志,出版周期长,批评少有交锋。即使有,也只是一个回合,难以深入。此外,在网上的批评中,我们既可见到说理充分的长篇大论,又有大量的一针见血的短小“酷评”;既有对译文质量的分析对比,也有对翻译态度的道德评判;既有网友间不同思想观点的相互交流,也有直指出版社或译者的“质疑和批评”。从内容上看,既有对译文“正误性”的是非评判,也有整体性的评价;既有对译文“准确性”的关注,也有对译文“文学性”的强调;既有对翻译界共性问题的讨论,也有对被学术界忽视的问题批评。应该说,形式丰富多样,生动活泼,虽然有的过于尖锐,甚至过于情绪化,观点偏激,但从根本上看,有着不可否认的积极意义,是对翻译批评的有效形式的丰富与补充。3.网络批评的互动性,借助于出版者、译者与读者的直接交流,有助于开拓翻译的可能性,提高翻译质量。在以往的翻译批评中,由于有关报刊杂志所提供的交流空间有限,普通读者很难有机会发出自己的声音,更少有机会和出版社与译者直接交流与探讨。而互联网所开拓的广阔的空间则为出版者、译者和广大读者的交流与互动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在上文我们论及的几个具有典型意义的例子中,无论引导讨论型,还是主题探讨型的网络批评,我们都可以看到出版者、译者和读者之间的互动。如《魔戒》系列的出版者就积极地回应了广大读者针对《魔戒》系列,特别是《精灵宝钻》一书的翻译提出的许多尖锐意见,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一方面听取广大读者的批评意见,一方面对原来的译文进行修改与修订。如译林出版社“在出版社的网站上开设了关于《精灵宝钻》翻译问题的讨论专版,责任编辑对情况进行了公开解释,并欢迎网友提出翻译修改意见。同时,一份征求修改意见的声明也被张贴到一些奇幻文学网站。”(田志凌:2005)批评者与出版者的交流与互动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的意义,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对《魔戒》系列的翻译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直接促进作用,更在于网络批评构成了对整个翻译出版工作的“群体监督力”,将有力地促进出版者对翻译出版物质量的关注与保证。此外,网友对米兰•昆德拉系列作品和对《哈利•波特》系列作品的翻译的关注和批评,都直接拉近了出版者、译者和广大读者之间的距离,昆德拉作品系列的主要译家之一余中先先生和《哈利•波利》的主要译者马爱农都在不同的场合肯定了网络批评的价值,本人作为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译者,也从网络批评中得到了不少启发。归纳起来,至少有如下三点:一是网络读者的批评犹如一把高悬的达摩克勒斯之剑,有助于出版社和译者端正态度,认真从事外国文学的翻译与出版工作。二是网络批评可以帮助出版者和译者发现存在的翻译与出版问题,有助于翻译与出版工作质量的提高。三是有助于了解读者的心声,开拓出版社和译者的视野,把更多更好的外国文学作品翻译介绍给广大读者,促进翻译事业健康的发展。网络批评的积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和虚拟性,网络批评也有着与生俱来的一些特殊和局限。从目前我们在网络上所接触的有关文学翻译的各种批评看,其局限性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从众性,跟风现象比较突出。网上出现一个重要帖子,特别是某种具有轰动效应的帖子,网友们容易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下,纷纷跟帖,人云亦云,缺乏深刻的思考,因此有相当一部分的批评意见缺乏独立判断的品格,使批评的内在品质大打折扣。二是粗俗性,有的批评缺乏自律,出现脏话、粗话,甚至谩骂性的文字。健康的翻译批评应该是与人为善,对事不对人。由于网络具有虚拟性,是个个人匿名与集体匿名的集合体。因其虚拟性和匿名化,网络一方面有利于广大读者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意见,也同时为某些不健康的批评风气提供了滋生的条件。三是复制性,容易产生大量泡沫性的批评言论。网络即时、便捷,易于思想的传播,但同时,追求信息的即时性往往使某些批评过于浮躁,浮泛,经不起理性的检验和时间的考验。网络批评的这些局限和不足,应该引起我们充分的警觉,对之加以理性的引导,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使文学翻译的网络批评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三.关于文学翻译网络批评的几点理论思考文学翻译网络批评的兴起在凸现其积极意义的同时,也暴露了它的局限和不足,从而给译学界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其中的一些问题值得我们从理论的高度加以审视。首先是关于批评主体地位的思考。在翻译批评理论界,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占主导地位的观点,即翻译批评有着某种特殊性,对翻译批评者也有着特殊的要求:批评主体应该精通双语,最好既要有翻译实践经验,也要有较高的翻译理论素养。就其根本而言,对翻译批评主体的这一要求实际上是基于以“原文为中心”的传统翻译观。按照传统的翻译观,翻译是以原文为中心的语言转换,译文是原文的某种“摹仿”,具有从属性。若要对译文作出评价,必须要以原文为根本的参照,因此,不精通原文的人,便没有批评的资格。应该说,随着翻译理论研究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翻译本质的认识也不断深入,传统的翻译观逐渐被动摇。特别是接受美学给予了翻译理论以深刻的启发,在翻译的生产、传播和流通过程中,读者的地位得到了承认,且越来越受到重视,而网络批评的兴起又从另一个侧面为我们正确认识读者批评的地位和作用提供了思考的空间。王岳川认为:“网络和电视正在改写着当代文化批评的品格,同时也改写着批评主体的身份和地位。尼采杀死了‘上帝’,德里达杀死了‘人’,罗兰•巴特杀死了‘作者’。[…] 接受美学给我们的毋宁就是:读者大于作者,意义的可能性大于意义的原生性。”(王岳川:2004)从以作者为中心到以读者为中心,从一切以原文本的意义为准绳到以读者的阐释为依归,面对这看似冲突的两极,翻译批评必须明确自己的理论立场。我们认为,接受美学强调读者重要地位,并不意味着对作者的拒斥;罗兰•巴特宣称“作者死了”,并不意味着读者可以无视文本的客观存在,对文本加以任意的解释。然而,对于翻译批评而言,问题并不这么简单,普通读者面对的是译文,而从原文到译文则经历了一个理解、阐释与再创造的符号转换过程。问题是:作为面对译文的普通读者,如果他不懂外文,是否可以或有权对译文作出批评?此外,如果不了解原文,不了解翻译活动的复杂过程,读者对译文所作的批评是否可信?是否有着积极的价值?对这些问题,我们的回答无疑是肯定的。从理论上讲,译文一旦进入新的文化空间,便拥有了自己相对独立的生命,而面对这一新的生命体,目的语读者自然拥有理解与阐释的权利,评论或批评的权利,因为说到底,译文一旦进入流通领域,文本便呈开放的系统,一切都有赖于读者的参与。如果没有广大读者的阅读理解与阐释活动,那么作为原作生命延续和拓展的译文便失去了存在的理由。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对网络批评给予充分的肯定,因为它给广大读者提供了广阔的交流空间,有利于文学翻译作品的传播和流通。此外,翻译过程,不是由原文到译文的一个封闭的语言转换过程,从广义上讲,是一个包括文本选择、生成和传播的复杂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译文本的读者有着其不可替代的位置,他们针对这个复杂过程中所涉及的任何现象、任何因素所发表的看法或观点都有其存在的理由,也不失其积极的意义。就此而言,读者作为批评的主体不仅仅是合法的,也是合理的,理应得到翻译批评理论的关注和肯定。然而,我们不能不看到,我们在以往的翻译批评研究中,对于读者批评,特别是对在最近几年兴起的广大读者积极参与的网络批评,我们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更没有从理论的高度对涉及文学翻译网络批评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这一点,应该引起翻译批评理论研究界的高度重视。其次是关于文学翻译网络批评的有效性的问题。在上文中,对此问题我们已经有所涉及。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和虚拟性,读者拥有了无限的交流空间,同时也可以毫无顾忌地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积极交流,畅所欲言自然有着积极的意义,但也因此而出现了一些消极的,甚至不健康的批评行为。我们确实看到,网络批评中存在着大量激烈的言论,情绪化的指责,甚至有伤人格的攻击;此外,还有不少泡沫化的重复信息。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地影响了文学翻译批评的有效性,应该引起翻译批评理论界的警觉。为了保证文学翻译网络批评的有效性,发挥其积极的作用,促进翻译事业的健康发展,我们认为翻译批评理论界应采取积极的举措,参与构建多元互动的翻译批评公共空间,具体想法有如下几点:第一,高度关注网络批评,敏锐地掌握网络批评的发展趋势。第二,与有关出版社一起合作,完善译文交流空间。第三,积极介入网络批评,引导读者进行建设性的翻译批评。第四,及时发现网络批评中出现的问题,从理论上加以探讨,指出其危害。第五,充分利用网络的即时性和便捷性,对翻译的热点问题和广大读者关注的翻译现象及时表明立场,发表观点。除了上面谈及的两个重大问题之外,网络批评给我们翻译批评理论界提出的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还有不少,如怎样促进专家批评与读者批评的互动与互补,充分利用批评资源,发挥批评的积极作用;如何通过网络批评,培育外国文学翻译作品的读者队伍,促进翻译作品的生产、传播与流通;如何针对目前网络批评中存在的浅俗化和宣泄性这两上比个突出的问题,加强网络批评的理性的互动等等。笔者衷心地希望翻译批评理论界能对这些问题能给予积极的关注,进行深度的探讨。

疯狂的追星派

当代外国文学期刊点评文章格式

你要先说写谁啊

《文学》:1933年 7月 1日在上海创刊,由文学社创办,上海生活书店出版。第 1卷编辑者署文学社,第2卷至第9卷先后由傅东华、郑振铎、王统照主编。黄源参加了第1卷至第5卷的编辑工作。郑振铎、茅盾是《文学》的主要发起人。编辑委员会成员为郁达夫、茅盾、胡愈之、洪深、陈望道、徐调孚、傅东华、叶绍钧、郑振铎。创刊之初鲁迅曾是编辑委员会成员之一。办刊的宗旨“在于集中全国作家的力量,期以内容充实而代表最新倾向的读物,供给一般文学读者的需求。”刊物内容丰富、栏目众多,且时有变动,较为固定的大致有小说、散文随笔、诗歌、剧作、文学论坛、书评、作家论、文学画报、翻译、世界文坛展望等。其中以刊登名家的文学创作、文学理论、作家作品研究为主,对新进作家的作品也经常予以发表和评介。特约撰稿员有鲁迅巴金老舍丁玲冰心朱自清许地山王鲁彦郭绍虞耿济之田汉郑伯奇戴望舒张天翼黎烈文等48人,还有许多著名作家如郭沫若、阿英、周扬、胡风、蹇先艾、林语堂、沈从文、沙汀、艾芜、萧军、萧红、臧克家、吴组缃等也经常为之写稿,撰稿作家上百人。在创作方面发表过许多有影响的作品。小说如茅盾的《残冬》、《多角关系》、《大鼻子的故事》,叶圣陶的《多收了三五斗》、《一个练习生》,王统照的《山雨》、《秋实》,许地山的《春桃》、《女儿心》,王鲁彦的《屋顶下》、《乡下》,郑振铎的《桂公塘》、《取火者的逮捕》,郁达夫的《迟暮》、《出奔》,巴金的《沉落》、《神》、《鬼》,老舍的《上任》、《微神》、《我这一辈子》,张天翼的《包氏父子》、《清明时节》,沈从文的《八骏图》,沙汀的《苦难》,艾芜的《咆哮的许家屯》,蹇先艾的《乡间的悲剧》,吴组缃的《天下太平》,端木蕻良的《鹭湖的忧郁》,蔡希陶的《蒲公英》,舒群的《没有祖国的孩子》;散文随笔如鲁迅的《我的种痘》、《忆韦素园君》、《病后杂谈》、《病后杂谈之余》,朱自清的《哀互生》、《你我》,丰子恺的《缘缘堂随笔》、《劳者自歌》,巴金的《旅途随笔》,王鲁彦的《父亲的玳瑁》,沈从文的《湘西散记》;诗歌如王统照的《她的一生》、《吊今战场》,臧克家的《罪恶的黑手》、《中原的胳膀》,朱湘的《庄周之一晚》;戏剧如洪深的《劫后桃花》(影剧),陈白尘的《金田村》、《芦沟桥之战》,夏衍的《赛金花》,李健吾的《梁允达》、《老王和他的同志们》等。这些不同体裁的作品,大多取材于现实生活,对当时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斗争和其他种种社会冲突,做了现实主义的真实描绘,成为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著作。 《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作家作品的研究比较重视,在现代文艺报刊中,它是发表作家专论最多的刊物,先后刊载过茅盾的《冰心论》、《庐隐论》、《落花生论》,胡风的《林语堂论》,穆木天的《徐志摩论》、《郭沫若的诗歌》,许杰的《周作人论》,苏雪林的《沈从文论》等较为重要的论文,在作家研究方面具有开创作用。对丁玲的《母亲》、王统照的《山雨》、艾芜的《南国之夜》、吴组缃的《西柳集》、夏徵农的《禾场上》、彭家煌的《喜讯》、周文的《雪地》、万迪鹤的《达生篇》、蔡希陶的《蒲公英》、曹禺的《日出》、臧克家的《烙印》、艾青的《大堰河》等都作了比较中肯、及时的评介。《文学》对新文学运动和创作实践方面的问题,发表过鲁迅的《又论“第三种人”》、《论讽刺》、《“文人相轻”》(一至七论全文)、《“题未定”草》(一至三),周扬的《现实主义试论》、《典型与个性》,胡风的《现实主义底一“修正”》等文,著重从作家对现实的态度、创作与现实的关系上作了理论剖析。郁达夫、金兆梓、适夷、胡秋原、杜衡、沈起予等笔谈《五四文学运动之历史的意义》,阿英的《中国新文学的起来和它的时代背景》,茅盾的《新文学前途有危机么?》、《论初期白话诗》、《叙事诗的前途》,朱自清的《新诗杂话》、《新诗歌旬刊》,屈轶的《新诗的踪迹与其出路》,陈雨门的《中国新诗的前途》,张庚的《中国舞台剧的现阶段》,洪深的《一九三三年的中国电影》等文,就中国新文学发展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这些文章对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发展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文学》还于1934年 7月出了“文学一周年纪念特辑”——《我与文学》。有茅盾、巴金、郑伯奇、胡风、叶紫、艾芜、沈从文、卞之琳等59人撰稿,写下了他们各自同文学的关系和“亲切体验”,“成为文学史的珍贵资料”(《我与文学‧引言》)。1935年 7月又出了“文学二周年纪念特辑”——《文学百题》,有蔡元培、鲁迅、茅盾、叶绍钧、朱自清、郁达夫、洪深、阿英、胡风、丰子恺等60人撰稿,从多种角度简要介绍了有关文学特性、古今中外的各种文学体裁、文学流派、创作方法等文学知识(上海书店于1982年复印了上述两个特辑)。1936年11月、12月曾编刊“鲁迅先生纪念特辑”(一)、(二),茅盾、郑振铎、王统照、傅东华、郁达夫、郑伯奇、夏丏尊、欧阳凡海、力群等撰文作画,悼念这位新文学奠基人的逝世,开展学习和研究鲁迅的活动。 《文学》也注意到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刊载过郭沫若的《屈原时代》,郑振铎的《谈金瓶梅词话》、《〈西游记〉的演化》,顾颉刚的《明俗曲琵琶词》,陈子展的《两宋词人与诗人与道学家》等,1934年6月还出了一期“中国文学研究专号”,收有郭绍虞的《中国诗歌中之双声叠韵》,朱自清的《论“逼真”与“如画”》,吴晗的《历史中的小说》等论著。 《文学》对外国文学作品和文学理论的翻译介绍也较重视,译载过普希金、果戈理,屠格涅夫、高尔基、安徒生、海涅、席勒、济慈、雨果、罗曼‧罗兰、惠特曼、马克‧吐温等著名作家的代表作品、理论著作以及评介他们的文章,还出过“翻译专号”,“弱小民族文学专号”、“一九三五年世界文人生卒纪念特辑”、“屠格涅夫逝世五十周年纪念特辑”、“高尔基纪念特辑”等。这些译著和资料记载了中国现代文学同外国文学的密切关系。 《文学》是在30年代初期,《小说月报》停刊,“左联”机关刊物屡遭查禁的情况下创办的,成为左翼作家、进步作家发表创作的阵地。它的反帝反封建的主导倾向是贯彻始终的。1937年8月1日9卷2号出版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文学》减缩篇幅,于同年11月10日出至9卷4号停刊。《文学》每6号合为1卷,共出9卷52号,是30年代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文学期刊。[编辑本段]历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更符合西方主流价值观点的作品,非主流的则没有上榜!由指定人员评定 1901年 苏利·普吕多姆(1839~1907)法国诗人。主要诗作有《命运》,散文《诗之遗嘱》和《论美术》等。1901年作品《孤独与深思》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高尚的理想、完美的艺术和罕有的心灵与智慧的实证” 1902年 特奥多尔·蒙森(1817~1903)德国历史学家。主要诗作有五卷本《罗马史》等,并主编16卷《拉丁铭文大全》。1902年作品《罗马风云》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今世最伟大的纂史巨匠,此点于其巨著《罗马史》中表露无疑” 1903年 比昂斯滕·比昂松(1832~1910)挪威戏剧家、诗人、小说家。主要作品有剧作《皇帝》、《挑战的手套》,诗集《诗与歌》等。1903年作品《挑战的手套》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他以诗人鲜活的灵感和难得的赤子之心,把作品写得雍容、华丽而又缤纷” 1904年 弗雷德里克·米斯塔尔(1830~1914)法国诗人。主要作品有诗作《黄金岛》《普罗旺斯》《米洛依》等。1904年作品《金岛》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他的诗作蕴涵之清新创造性与真正的感召力,它忠实地反映了他民族的质朴精神” 何塞·埃切加赖(1832~1916)西班牙戏剧家、诗人。主要作品有《伟大的牵线人》《不是疯狂,就是神圣》等。1904年作品《伟大的牵线人》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由于它那独特和原始风格的丰富又杰出,作品恢复了西班牙喜剧的伟大传统” 1905年 亨利克·显克维支(1846~1916)波兰小说家。主要作品有《第三个女人》《十字军骑士》等。1905年作品《第三个女人》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由于他在历史小说写作上的卓越成就” 1906年 乔祖埃·卡尔杜齐(1835~1907)意大利诗人、文艺批评家。主要作品有诗集《青春诗》、长诗《撒旦颂》、专著《意大利民族文学的发展》等。1906年作品《青春诗》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不仅是由于他精深的学识和批判性的研究,更重要是为了颂扬他诗歌杰作中所具有的特色、创作气势,清新的风格和抒情的魅力” 1907年 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1865~1936)英国小说家、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营房谣》《七海》,小说集《生命的阻力》和动物故事《丛林之书》等。1907年作品《老虎!老虎!》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这位世界名作家的作品以观察入微、想象独特、气概雄浑、叙述卓越见长” 1908年 鲁道尔夫·欧肯(1946~1926)德国哲学家。主要作品有《大思想家的人生观》、《人生的主义与价值》、《人与世界--生命的哲学》等。1908年作品《精神生活漫笔》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他对真理的热切追求、他对思想的贯通能力、他广阔的观察,以及他在无数作品中,辩解并阐释一种理想主义的人生哲学时,所流露的热诚与力量” 1909年 西尔玛·拉格洛夫(女)(1858~1940)瑞典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耶路撒冷》,童话《骑鹅旅行记》等。1909年作品《骑鹅旅行记》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由于她作品中特有的高贵的理想主义、丰富的想象力、平易而优美的风格” 1910年 保尔·约翰·路德维希·冯·海塞(1830~1914)德国作家。主要作品有剧本《拜尔堡》,小说《骄傲的姑娘》、《特雷庇姑娘》、《尼瑞娜》等。1910年作品《特雷庇姑娘》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表扬这位抒情诗人、戏剧家、小说家以及举世闻名的短篇小说家,在他漫长而多产的创作生涯中,所达到的充满理想主义精神之艺术至境” 1911年 莫里斯·梅特林克(1862~1949)比利时剧作家、诗人、散文家。主要作品有剧作《盲人》、《青鸟》、散文集《双重的花园》、《死亡》、《蚂蚁的生活》等。1911年作品《花的智慧》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由于他在文学上多方面的表现,尤其是戏剧作品,不但想象丰富,充满诗意的奇想,有时虽以神话的面貌出现,还是处处充满了深刻的启示。这种启示奇妙地打动了读者的心弦,并且激发了他们的想象” 1912年 盖哈特·霍普特曼(1862~1946)德国剧作家、诗人。主要作品有剧作《日出之前》、《沉钟》等。1912年作品《群鼠》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欲以表扬他在戏剧艺术领域中丰硕、多样的出色成就” 1913年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印度诗人、社会活动家主。主要作品有诗作《吉檀迦利》,小说《两亩地》、《沉船》等。1913年作品《吉檀枷利—饥饿石头》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于高超的技巧,并由于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 1914年未颁奖。 1915年 罗曼·罗兰(1866~1944)法国作家、音乐评论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传记作品《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等。1915年作品《约翰—克利斯朵夫》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时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 1916年 魏尔纳·海顿斯坦姆(1859~1940)瑞典诗人、小说家。主要作品有诗集《朝圣年代》,小说《查理士国王的人马》等。 1916年作品《朝圣年代》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 “褒奖他在瑞典文学新纪元中所占之重要代表地位”。 1917年 卡尔·耶勒鲁普,丹麦作家。主要作品有诗集《我的爱情之卷》;小说《明娜、》《磨房血案》、《已为生命而热》等。1917年作品《磨坊血案》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因为他多样而丰富的诗作——它们蕴含了高超的理想” 亨利克·彭托皮丹,丹麦小说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去翳》;长篇小说《乐土》三部曲:《幸运的彼尔》、《守夜》、《死者的王国》和《人的乐园》等。1917年作品《天国》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由于他对当前丹麦生活的忠实描绘”。 1918年未颁奖。 1919年 卡尔·施皮特勒(1845~1924)瑞士诗人、小说家。主要作品有史诗《奥林匹亚的春天》、《受难的普罗米修斯》等。1919年作品《奥林比亚的春天》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特别推崇他在史诗《奥林帕斯之春》的优异表现”。 1920年 克努特·汉姆生(1859~1952)挪威小说家、戏剧家、诗人。主要作品有小说《饥饿》、《牧羊社》、《大地硕果》等。 1920年作品《大地硕果—畜牧曲》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 “为了他划时代的巨著《土地的成长》”。 1921年 阿纳托尔·法郎士(1844~1924)法国作家、文学评论家、社会活动家。主要作品有小说《苔依丝》、《企鹅岛》、《诸神渴了》等。1921年作品《苔依丝》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他辉煌的文学成就,乃在于他高尚的文体、怜悯的人道同情、迷人的魅力,以及一个真正法国性情所形成的特质”。 1922年 哈辛特·贝纳文特·伊·马丁内斯(1866~1954)西班牙作家。主要作品有剧本《别人的窝》、《利害关系》、《热情之花》等。1922年作品《不吉利的姑娘》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由于他以适当方式,延续了戏剧之灿烂传统” 1923年 威廉·勃特勒·叶芝(1865~1939)爱尔兰诗人、剧作家。主要作品有诗作《当你老了》、《丽达与天鹅》等。1923年作品《丽达与天鹅》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由于他那永远充满着灵感的诗,它们透过高度的艺术形式展现了整个民族的精神” 1924年 弗拉迪斯拉夫·莱蒙特(1868~1925)波兰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福地》和四卷本长篇小说《农民》等。1924年作品《福地》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我们颁奖给他,是因为他的民族史诗《农夫们》写得很出色” 1925年 乔治·萧伯纳(1856~1950)爱尔兰戏剧家。共完成51个剧本。主要作品有《圣女贞德》等。1925年作品《圣女贞德》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由于他那些充满理想主义及人情味的作品——它们那种激动性讽刺,常涵蕴着一种高度的诗意美” 1926年 格拉齐亚·黛莱达(女)(1871~1936)意大利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鸽子与老鹰》、《橄榄园的火灾》、《母亲》、《孤独者的秘密》、《飞往埃及》等。1926年作品《邪恶之路》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为了表扬她由理想主义所激发的作品,以浑柔的透彻描绘了她所生长的岛屿上的生活;在洞察人类一般问题上,表现的深度与怜悯” 1927年 亨利·柏格森(1859~1941)法国哲学家。主要作品有《时间与自由意志》、《创造进化论》、《道德与宗教的两个起源》等。1927年作品《创造进化论》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因为他那丰富的且充满生命力的思想,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光辉灿烂的技巧” 1928年 西格里德·温塞特(女)(1882~1949)挪威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珍妮》和三部曲《劳伦斯之女克里斯丁》灯。1928 年作品《新娘—主人—十字架》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 “主要是由于她对中世纪北国生活之有力描绘” 1929年 保尔·托马斯·曼(1875~1955)德国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魔山》等。1929年作品《魔山》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由于他那在当代文学中具有日益巩固的经典地位的伟大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 1930年 辛克莱·刘易斯(1885~1951)美国作家。主要作品有《大街》、《巴比特》、《阿罗史密斯》等。1930年作品《巴比特》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由于他充沛有力、切身和动人的叙述艺术,和他以机智幽默去开创新风格的才华” 1931年 埃利克·阿克塞尔·卡尔费尔德(1864~1931)瑞典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荒原与爱情》、《秋天的号角》等。1931年作品《荒原和爱情》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由于他在诗作的艺术价值上,从没有人怀疑过” 1932年 约翰·高尔斯华绥(1867~1933)英国小说家、剧作家。著有长篇小说《福尔赛世家》三部曲、《现代喜剧》三部曲和剧本《银匣》等。1932年作品《有产者》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为其描述的卓越艺术——这种艺术在《福尔赛世家》中达到高峰” 1933年 伊凡·亚历克塞维奇·蒲宁(1870~1953)俄国作家。主要作品有诗集《落叶》,短篇小说《安东诺夫的苹果》、《松树》、《新路》,中篇小说《乡村》等。1933年作品《米佳的爱》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由于他严谨的艺术才能,使俄罗斯古典传统在散文中得到继承” 1934年 路伊吉·皮兰德娄(1867~1936)意大利说家、戏剧家。一生创作了40多部剧本。主要剧作有《诚实的快乐》、《六个寻找剧作者的角色》、《亨利四世》、《寻找自我》等。1934年作品《寻找自我》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他果敢而灵巧地复兴了戏剧艺术和舞台艺术” 1935年未颁奖。 1936年 尤金·奥尼尔(1888~1953)美国剧作家。主要剧作有《天边外》、《安娜·克利斯蒂》、《无穷的岁月》和自专性剧作《长夜漫漫路迢迢》等。1936年作品《天边外》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由于他剧作中所表现的力量、热忱与深挚的感情——它们完全符合悲剧的原始概念” 1937年 罗杰·马丁·杜·加尔(1881~1958)法国小说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蒂伯一家》8卷:《灰色笔记本》《教养院》《美好的季节》《诊断》《小妹妹》《父亲的死》《1914年夏天》《结尾》等。1937 年作品《蒂伯—家》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 “由于在他的长篇小说《蒂伯一家》中表现出来的艺术魅力和真实性。这是对人类生活面貌的基本反映。” 1938年 赛珍珠(珀尔·塞登斯特里克·布克)(女)(1892~1973)美国作家。主要作品有《大地的房子》三部曲:《大地》《儿子们》《分家》《母亲》《爱国者》《龙种》等。1938年作品《大地》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她对于中国农民生活的丰富和真正史诗气概的描述,以及她自传性的杰作” 1939年 弗兰斯·埃米尔·西兰帕(1888~1964)芬兰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神圣的贫困》、《少女西丽亚》、《夏夜的人们》等。1939年作品《少女西丽亚》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由于他在描绘两样互相影响的东西——他祖国的本质,以及该国农民的生活时——所表现的深刻了解与细腻艺术” 1940年-1943年未颁奖。 1944年 约翰尼斯·延森(1873~1950)丹麦小说家、诗人。主要作品有长篇系列小说《漫长的旅行》:《冰河》《船》《失去的天国》《诺尼亚·葛斯特》《奇姆利人远征》和《哥伦布》;诗集《世界的光明》、《日德兰之风》等。1944年作品《漫长的旅行》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由于籍著丰富有力的诗意想象,将胸襟广博的求知心和大胆的、清新的创造性风格结合起来” 1945年 列拉·米斯特拉尔(女)(1889~1957)智利诗人。主要作品有《死的十四行诗》,诗集《绝望》、《柔情》、《有刺的树》、《葡萄区榨机》等。1945年作品《柔情》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她那由强烈感情孕育而成的抒情诗,已经使得她的名字成为整个拉丁美洲世界渴求理想的象征” 1946年 曼·黑塞(1877~1962)德国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克努尔普》、《德米尔》、《席特哈尔塔》、《荒原狼》等。1946年作品《荒原狼》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他那些灵思盎然的作品——它们一方面具有高度的创意和深刻的洞见,一方面象征古典的人道理想与高尚的风格” 1947年 德烈·纪德(1869~1951)法国作家、评论家。主要作品有小说《梵蒂冈的地窖》、《窄门》、《田园交响曲》、《伪币制造者》等。1947年作品《田园交响曲》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为了他广泛的与有艺术质地的著作,在这些著作中,他以无所畏惧的对真理的热爱,并以敏锐的心理学洞察力,呈现了人性的种种问题与处境” 1948年 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1888~1965)英美诗人、剧作家、批评家。主要作品有诗作《普鲁弗洛克的情歌》、《荒原》、《四个四重奏》;论著《传统与个人才能》、《批评的功能》、《诗与批评的效用》等。1948年作品《四个四重奏》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对于现代诗之先锋性的卓越贡献” 1949年 威廉·福克纳(1897~1962)美国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喧哗与骚动》、《我弥留之际》、《押沙龙,押沙龙》等。1949年作品《我弥留之际》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因为他对当代美国小说做出了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 1950年 亚瑟·威廉·罗素(1872~1970)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主要作品有《数学原理》、《哲学问题》、《教育与社会秩序》等。1950年作品《哲学—数学—文学》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表彰他所写的捍卫人道主义理想和思想自由的多种多样意义重大的作品” 1951年 帕尔·费比安·拉格奎斯特(1891~1974)瑞典诗人、戏剧家、小说家。主要作品有诗集《天才》;剧本《疯人院里的仲夏夜之梦》;小说《侏儒》、《大盗巴拉巴》等。1951年作品《大盗巴拉巴》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由于他在作品中为人类面临的永恒的疑难寻求解答所表现出的艺术活力和真正独立的见解” 1952年 莫里亚克 F Mauriac 法国作家。 小说:《黛莱丝·苔斯盖鲁》。戏剧方面,莫里亚克发表有《阿斯摩泰》、《不为人爱的人们》、《地上的火焰》等剧本。还写有回忆录《内心回忆录》、《内心回忆新录》和《政治回忆录》等。1952年凭借《爱的荒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他在他的小说中剖析了人生的戏剧,对心灵的深刻观察和紧凑的艺术》。” 1953年 温斯顿·丘吉尔(1874~1965)英国政治家、历史学家、传记作家。曾任英国首相。主要作品有《马拉坎德远征记》、《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英语民族史》等。 1952年作品《不需要的战争》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 “由于他在描述历史与传记方面的造诣,同时由于他那捍卫崇高的人的价值的光辉演说。” 1954年 欧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美国作家。主要作品有《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尔鸣》、《老人与海》等。1954年作品《老人与海》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因为他精通于叙事艺术,突出地表现在其近著《老人与海》之中;同时也因为他对当代文体风格之影响” 1955年 赫尔多尔·奇里扬·拉克斯内斯斯(1902~)冰岛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沙尔卡·瓦尔卡》、《独立的人们》、《世界之光》、长篇历史小说3卷《冰岛钟声》等。1955年作品《渔家女》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为了他在作品中所流露的生动、史诗般的力量,使冰岛原已十分优秀的叙述文学技巧更加瑰丽多姿” 世界著名文学作品 逊漂流记 百年孤独 织田信长 丰臣秀吉 挪威的森林 老人与海 好兵帅克 伊豆的舞女 永远占有 情书 廊桥遗梦 好风长吟 吻公主 与狼共舞 阿甘正传 变形记 教父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惊世未了缘 行孝小事也(中国 林泽罡) 卓娅和舒拉的故事 名著示例 老人与海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by Ernest Miller Hemingway (1899 – 1961) 《老人与海》,美国作家海明威著。《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代表作,也是一部象征性的小说。主人公圣地亚哥是一位老渔夫,他经过重重艰险,捕获了“一条不止一千五百磅重的大马林鱼”,但这条大马林鱼却被鲨鱼 小说以写实手法展现了捕鱼老人圣地亚哥在重压下仍保持的优雅风度,这种精神上永远不可战胜者成为文学史上最著名的"硬汉"形象之一。对于《老人与海》这本被译成几十种文字的作品, 海明威自己认为 "是这一辈子所能写的最好的一部作品"。

意见一致

期刊学术论文2000年1、《论莎士比亚的悲剧精神》载《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1期。2、《论莎士比亚的喜剧精神》,载《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3、《论埃斯库罗斯的悲剧精神》,载《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2002年4、《论卡夫卡小说的核心主题》,载《石河子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1期。5、《人的异化与自由——席勒与青年马克思美学思想之比较》,载《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6、《论西方悲剧中的悲剧人》,载《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5期。2003年7、《论西方悲剧中的超越》,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8、《论西方悲剧对人的苦难根源的阐释》,载《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1期。9、《现代人格与隐形传统——对五四爱情婚姻小说的一种分析》,载《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10、《北村小说的文化心理特征》,载《福建论坛》(人文科学版)2003年第2期,全文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3年第6期。11、《论西方悲剧精神的动态三要素》,载《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2期。12、《论卡夫卡的现代性意义》,载《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年第2期,论点摘编于人大复印资料《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8期。13、《对“七十年代以后”的秘密的理解》,载《黄河》文学杂志2003年第2期。14、《论鲁迅小说的悲剧性》,载《石河子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3期。15、《曹禺悲剧与喜剧精神立场比较研究》,载《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16、《直面荒诞的生存困境——卡夫卡与鲁迅小说人物比较论》,载《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论点摘编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1期“全国理工大学社科学报摘要”。17、《论十七年革命历史小说中的苦难叙事》,载《长江学术》2003年第5辑。2004年18、《直面城乡二元结构的价值迷思》,载《理论与创作》2004年第5期。19、《“世纪之交文学的境遇与对策”学术研讨会综述》,载《北方论丛》2004年第5期。2005年20、《启蒙理性叙事中的酒神精神取向》,载《学术探索》2005年第1期。21、《论于坚诗歌的精神立场》,载《石河子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2期。22、《论<女娲>中的母神型自然人形象》,载《沈阳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2期。23、《论鲁迅精神中的自然主义取向》,载《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4期。24、《历史理性的建构与个体立场的悬搁》,载《新疆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4期。25、《现代性语境中的鲁迅与卡夫卡》,载《鸡西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2006年27、《翠翠:赤子型自然人的爱与死》,载《名作欣赏》2006年第8期;摘转于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文摘卡》2006年第3期。28、《论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桃花源原型》,载《学术交流》2006年第5期;摘转于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文摘卡》2006年第4期。29、《自觉追寻酒神精神的文学叙事》,载《文艺评论》2006年第2期。30、《中国古代文学的精神立场简论》,载《船山学刊》2006年第2期。31、《看护大地:生态意识与郭雪波小说》,载《北方论丛》2006年第3期。全文收录李长中主编的《生态批评与民族文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一书中。32、《从价值层面重读〈边城〉》,载《兰州学刊》2006年第8期。33、《重论〈棋王〉的价值立场》,载《石河子大学学报》(哲科版)2006年第3期,论点摘编于《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07年第1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概览”。34、《母神原型与新时期小说》,载《贵州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35、《呼唤超越精神的出场》,载《文艺评论》2006年第4期。36、《生态意识:文学写作的新向度》,载《写作》2006年第12期。2007年37、《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的价值冲突和价值分析》,载《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第2期。38、《论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赤子原型》,载《东岳论丛》2007年第1期。39、《从价值层面重读〈红高粱家族〉》,载《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1期。全文收录李斌、程桂婷主编的《莫言批判》(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一书。40、《母神崇拜与20世纪中国文学》,载《学术交流》2007年第3期;论点摘转于天津《今晚报》2007年5月13日《副刊》“论点在线”栏目。41、《迟子建长篇小说创作论》,载《理论与创作》2007年第2期。42、《对大自然的诗意怀想:生态意识与迟子建小说》,载《石河子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5期。43、《为大地而歌:生态意识与于坚诗歌》,载《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6期。44、《论迟子建小说中的畸异人物》,载《北方论丛》2007年第5期。45、《文艺审美与生态精神》,载《新疆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6期。2008年46、《守望大地:生态意识与徐刚的生态文学》,载《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47、《生态意识与李存葆的绿色大散文》,载《东方论坛》2008年第6期。48、《酒神精神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革命叙事》,载《辽宁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4期。49、《论1980年代中国文学的生态意识》,载《江淮论坛》2008年第4期。50、《为动物而哀歌:生态意识与叶广芩小说》,载《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6期。51、《融入野地:生态意识与张炜文学创作》,载《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52、《论19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的生态意识》,载《延安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53、《革命话语与生态意识的冲突》,载《中国雅俗文学研究》2008年第2、3辑。2009年54、《“文学理论范式及其转换”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合著),载《文学评论》2009年第1期。55、《启蒙者的爱与死:鲁迅小说〈伤逝〉再解读》,载《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09年第6辑。56、《迟子建小说的温情书写》,载《艺术广角》2009年第1期。57、《论20世纪90年以来中国文学的生态意识》,载《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年第2期。论点摘转于《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9年第8期。58、《论迟子建小说的温情叙事》,载《绥化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59、《以真诚的文字托举激情与爱意——评诗集〈李琦近作选〉》,载《文艺评论》2009年第2期。60、《童心本位的追寻与坚守——〈龙江当代文学大系(1946—2005)·儿童文学卷〉导言》,载《文艺评论》2009年第3期。61、《论中国当代文学的生态意识的来源》,载《天府新论》2009年第3期。62、《论〈狼图腾〉的生态意识》,载《前沿》2009年第5期。63、《论迟子建小说的价值立场》,载《学理论》2009年第9期。64、《东北大地上的诗意怀乡者——迟子建、阿成文学创作研讨会综述》(合著),载《文艺争鸣》2009年第9期。65、《重塑中国文学绿色之维——论中国当代文学的生态意识》,载《文学评论》2009年第6期。全文收录于《中外生态文学评论选》(斯炎伟主编,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一书中。2010年66、《论迟子建小说的反现代性》(合著),载《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第3期。67、《迟子建小说与道家思想》(合著),载《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68、《论中国当代文学的反生态写作》,载《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10年第2期。69、《生态意识与中国当代小说的动物叙事》,载《北方论丛》2010年第3期。70、《触摸历史深处的人性畸变——评邓焕的中篇小说<湘山街78号>》,载《小说林》2010年第3期。71、《生态意识与苇岸散文》,载《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72、《抚摸尘世的善意和悲怆——阿成短篇小说简论》,载《文艺评论》2010年第4期。73、《论1949—1976年中国文学的自然书写》,载《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74、《精神乌托邦的致命危机——海子诗歌与中国当代诗歌精神的重建》,载《石河子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论点摘编于《新华文摘》2011年第2期。75、《“世界文学”眼光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评朱栋霖主编<中外文学比较史>》,载《文艺争鸣》2010年第10期。2011年76、《底层社会的沉沦与救赎——评闫文志中篇小说<苏醒记>》,载《小说林》2011年第2期。77、《生命韧性与浪漫梦想——评何凯旋的话剧创作》,载《文艺评论》2011年第4期。78、《情爱伦理的脆弱与两难——评张艳茹的中篇小说<凉拌面>》,载《小说林》2011年第4期。79、《底层生命的灾难与脆弱——评吴海中的中篇小说<李桥往事>》,载《小说林》2011年第5期。80、《寒地黑土的民间精神——评何凯旋长篇小说<江山图画>》,载《绥化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81、《“乡下人进城”文学叙事的意义与可能——评周文刚的中篇小说<从库勒草原到深南大道>》,载《小说林》2011年第6期。82、《全球化时代精神与生态的双重危机——论艾特玛托夫<崩塌的山岳>的叙事伦理》,载《俄罗斯文艺》2011年第4期。83、《论中国当代文学的生态批判》,载《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2012年84、《灰暗现实中的灰色人生——评张克盛的中篇小说<私了>》,载《小说林》2012年第1期。85、《断代诗学的突破与重构——评吴井泉的<20世纪40年代中国现代三大诗学研究>》,载《学术交流》2012年第2期。86、《人性之恶、浪漫素质与民间精神——论何凯旋小说的叙事伦理》,载《文艺评论》2012年第3期。87、《“文学是人学”思想在大学文学教育中的建构与展开》,载《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年第4期。88、《乡村伦理失序的一曲悲歌——评陈小江的中篇小说<拿什么给你辩护,兄弟>》,载《小说林》2012年第2期。89、《筑造龙江当代文学的宏伟景观——评冯毓云等主编的<龙江当代文学大系>》,载《学术交流》2012年第4期。90、《石油创业者生活的史诗性画卷——评王立纯的长篇小说<月亮上的篝火>》,载《绥化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91、《揭开那令人窒息的底层现实——评钱玉贵的中篇小说<雁过无声>》,载《小说林》2012年第3期。92、《潜规则底下的畸形众生相——评纪洪平的中篇小说<第三只眼>》,载《小说林》2012年第4期。93、《看护大地与叩问灵性——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的宏观鸟瞰》,载《绿叶》2012年第5期。94、《论陈美兰当代文学研究的问题意识与人文情怀》,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年第10期。95、《发掘底层民间支撑历史的善良与坚忍——评赵宏兴的中篇小说<在人间>》,载《小说林》2012年第5期。96、《竭力昭示生活水面下的真理——评陈美英的中篇小说<不治可否>》,载《小说林》2012年第6期。97、《工业化时代的自然之死——生态文学中的工业与环境》,载《绿叶》2012年第8期。2013年98、《世俗化时代中的人格坚守及其沦陷——评钱玉贵的中篇小说<尘埃喧嚣>》,载《小说林》2013年第1期。99、《底层精神、先锋探索和现实批判——<小说林>2012年小说代表作扫描》,载《小说林》2013年第2期。100、《洞察欲望迷梦底下恐怖的人性逻辑——评马忠静的中篇小说<金丝燕窝>》,载《小说林》2013年第3期。101、《直击社会溃败的世道人心——评宋小词的中篇小说<开屏>》,载《小说林》2013年第4期。102、《构筑广阔而深刻的人性景观——本期黑龙江中青年作家小说评论》,载《小说林》2013年第5期。103、《回望历史的悲悯情怀和时代脉搏的精准把握——本期黑龙江作家小说评论》,载《小说林》2013年第6期。104、《底层人民的生活苦难和人性亮色——评徐岩小说集<在乌鲁布铁>》,载《文艺评论》2013年第1期。105、《呼唤人性和生态的双重救赎——评杨利民生态话剧<大湿地>》,载《文艺评论》2013年第3期。106、《在阔大的人性景深中发掘少年成长的主体性——论常新港少年成长小说的叙事伦理》,载《文艺评论》2013年第5期。107、《平民世界的人性畸变与生命温情——论陈力娇小说的人性图景》,载《文艺评论》2013年第9期。108、《挥洒激情与寻觅尊严——论张雅文的生命意识》,载《文艺评论》2013年第11期。109、《重构中国现代文学新图景的阅读期待——陈思广<审美之维:中国现代经典长篇小说接受史论>评介》,载《成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110、《以生态的眼光发掘世界的诗意——论红豆诗歌的生态伦理》,载《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111、《探寻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迷误和精神遗产——评孙德喜的<历史的误会——现代文坛上的人和事>》,载《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3年第12辑。112、《摹仿性欲望的悲喜剧——重论<仲夏夜之梦>兼及莎士比亚的现代性》,载《长江学术》2013年第2期。113、《民间精神与荒诞的权力运作机制——论刘震云<我不是潘金莲>的叙事伦理》,载《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8期。114、《构筑主流与民间之间的多位景观——论杨利民话剧的生命意识》,载《戏剧艺术·上海戏剧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115、《类型小说的文化发生学考察》,载《创作与评论》2013年7月号(下半月刊)。报纸评论文章1、《生态意识:当代文学的新向度》,载《中国绿色时报》2009年7月17日。2、《人生大舞台的审美观照》,载《文艺报》2009年8月6日。3、《革命意识形态下生态意识的珍贵流露》,载《中国绿色时报》2009年8月19日。4、《在反思历史中呼唤诗意栖居》,载《中国绿色时报》2009年9月18日。5、《诗人于坚:为大地而歌》,载《中国绿色时报》2009年10月18日。6、《散文家苇岸:神圣大地的守护者》,载《中国绿色时报》2009年11月20日。7、《李存葆:绿色大散文的赋写者》,载《中国绿色时报》2010年1月13日。8、《张炜:融入野地的生态智慧》,载《中国绿色时报》2010年1月21日。9、《郭雪波:看护大地的悲怆与焦灼》,载《中国绿色时报》2010年2月25日。10、《消费时代的文化符号》,载《文艺报》2010年9月15日。11、《反生态写作的回顾与反思》,载《中国绿色时报》2012年3月23日。

当代外国文学期刊点评

1I1,I3/7 世界文学 外国文学评论 外国文学研究 国外文学 外国文学 俄罗斯文艺 当代外国文学 世界文学 译林 I20 文学理论文学评论 文艺研究 文学遗产 文艺理论研究 鲁迅研究月刊 当代作家评论 文艺争鸣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小说评论 新文学史料 中国比较文学 明清小说研究 文艺理论与批评 文艺评论 红楼梦学刊 南方文坛 中国文学研究 名作欣赏 I21/29 文学作品 人民文学 收获 十月 当代 上海文学 中国作家 钟山 清明 山花 北京文学 解放军文艺 时代文学 青年文学 长江文学 长城 天涯 大家 作家杂志 散文 民族文学 山东文学 诗刊 花城 J 综合性艺术文艺研究 艺术百家 民族艺术

北大版,南大版收录的中文核心期刊,网上可以。

《中外书摘》还可以。-htm《国外文学》-htm

儿童文学【选萃】(适合9-99岁看)有很多国外作家的好文章。

当代外国文学期刊点评稿

当代外国文学外国文学评论

请留下你邮箱吧,浙江省不行,其他省的我还可以帮你

你要先说写谁啊

《文学》:1933年 7月 1日在上海创刊,由文学社创办,上海生活书店出版。第 1卷编辑者署文学社,第2卷至第9卷先后由傅东华、郑振铎、王统照主编。黄源参加了第1卷至第5卷的编辑工作。郑振铎、茅盾是《文学》的主要发起人。编辑委员会成员为郁达夫、茅盾、胡愈之、洪深、陈望道、徐调孚、傅东华、叶绍钧、郑振铎。创刊之初鲁迅曾是编辑委员会成员之一。办刊的宗旨“在于集中全国作家的力量,期以内容充实而代表最新倾向的读物,供给一般文学读者的需求。”刊物内容丰富、栏目众多,且时有变动,较为固定的大致有小说、散文随笔、诗歌、剧作、文学论坛、书评、作家论、文学画报、翻译、世界文坛展望等。其中以刊登名家的文学创作、文学理论、作家作品研究为主,对新进作家的作品也经常予以发表和评介。特约撰稿员有鲁迅巴金老舍丁玲冰心朱自清许地山王鲁彦郭绍虞耿济之田汉郑伯奇戴望舒张天翼黎烈文等48人,还有许多著名作家如郭沫若、阿英、周扬、胡风、蹇先艾、林语堂、沈从文、沙汀、艾芜、萧军、萧红、臧克家、吴组缃等也经常为之写稿,撰稿作家上百人。在创作方面发表过许多有影响的作品。小说如茅盾的《残冬》、《多角关系》、《大鼻子的故事》,叶圣陶的《多收了三五斗》、《一个练习生》,王统照的《山雨》、《秋实》,许地山的《春桃》、《女儿心》,王鲁彦的《屋顶下》、《乡下》,郑振铎的《桂公塘》、《取火者的逮捕》,郁达夫的《迟暮》、《出奔》,巴金的《沉落》、《神》、《鬼》,老舍的《上任》、《微神》、《我这一辈子》,张天翼的《包氏父子》、《清明时节》,沈从文的《八骏图》,沙汀的《苦难》,艾芜的《咆哮的许家屯》,蹇先艾的《乡间的悲剧》,吴组缃的《天下太平》,端木蕻良的《鹭湖的忧郁》,蔡希陶的《蒲公英》,舒群的《没有祖国的孩子》;散文随笔如鲁迅的《我的种痘》、《忆韦素园君》、《病后杂谈》、《病后杂谈之余》,朱自清的《哀互生》、《你我》,丰子恺的《缘缘堂随笔》、《劳者自歌》,巴金的《旅途随笔》,王鲁彦的《父亲的玳瑁》,沈从文的《湘西散记》;诗歌如王统照的《她的一生》、《吊今战场》,臧克家的《罪恶的黑手》、《中原的胳膀》,朱湘的《庄周之一晚》;戏剧如洪深的《劫后桃花》(影剧),陈白尘的《金田村》、《芦沟桥之战》,夏衍的《赛金花》,李健吾的《梁允达》、《老王和他的同志们》等。这些不同体裁的作品,大多取材于现实生活,对当时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斗争和其他种种社会冲突,做了现实主义的真实描绘,成为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著作。 《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作家作品的研究比较重视,在现代文艺报刊中,它是发表作家专论最多的刊物,先后刊载过茅盾的《冰心论》、《庐隐论》、《落花生论》,胡风的《林语堂论》,穆木天的《徐志摩论》、《郭沫若的诗歌》,许杰的《周作人论》,苏雪林的《沈从文论》等较为重要的论文,在作家研究方面具有开创作用。对丁玲的《母亲》、王统照的《山雨》、艾芜的《南国之夜》、吴组缃的《西柳集》、夏徵农的《禾场上》、彭家煌的《喜讯》、周文的《雪地》、万迪鹤的《达生篇》、蔡希陶的《蒲公英》、曹禺的《日出》、臧克家的《烙印》、艾青的《大堰河》等都作了比较中肯、及时的评介。《文学》对新文学运动和创作实践方面的问题,发表过鲁迅的《又论“第三种人”》、《论讽刺》、《“文人相轻”》(一至七论全文)、《“题未定”草》(一至三),周扬的《现实主义试论》、《典型与个性》,胡风的《现实主义底一“修正”》等文,著重从作家对现实的态度、创作与现实的关系上作了理论剖析。郁达夫、金兆梓、适夷、胡秋原、杜衡、沈起予等笔谈《五四文学运动之历史的意义》,阿英的《中国新文学的起来和它的时代背景》,茅盾的《新文学前途有危机么?》、《论初期白话诗》、《叙事诗的前途》,朱自清的《新诗杂话》、《新诗歌旬刊》,屈轶的《新诗的踪迹与其出路》,陈雨门的《中国新诗的前途》,张庚的《中国舞台剧的现阶段》,洪深的《一九三三年的中国电影》等文,就中国新文学发展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这些文章对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发展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文学》还于1934年 7月出了“文学一周年纪念特辑”——《我与文学》。有茅盾、巴金、郑伯奇、胡风、叶紫、艾芜、沈从文、卞之琳等59人撰稿,写下了他们各自同文学的关系和“亲切体验”,“成为文学史的珍贵资料”(《我与文学‧引言》)。1935年 7月又出了“文学二周年纪念特辑”——《文学百题》,有蔡元培、鲁迅、茅盾、叶绍钧、朱自清、郁达夫、洪深、阿英、胡风、丰子恺等60人撰稿,从多种角度简要介绍了有关文学特性、古今中外的各种文学体裁、文学流派、创作方法等文学知识(上海书店于1982年复印了上述两个特辑)。1936年11月、12月曾编刊“鲁迅先生纪念特辑”(一)、(二),茅盾、郑振铎、王统照、傅东华、郁达夫、郑伯奇、夏丏尊、欧阳凡海、力群等撰文作画,悼念这位新文学奠基人的逝世,开展学习和研究鲁迅的活动。 《文学》也注意到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刊载过郭沫若的《屈原时代》,郑振铎的《谈金瓶梅词话》、《〈西游记〉的演化》,顾颉刚的《明俗曲琵琶词》,陈子展的《两宋词人与诗人与道学家》等,1934年6月还出了一期“中国文学研究专号”,收有郭绍虞的《中国诗歌中之双声叠韵》,朱自清的《论“逼真”与“如画”》,吴晗的《历史中的小说》等论著。 《文学》对外国文学作品和文学理论的翻译介绍也较重视,译载过普希金、果戈理,屠格涅夫、高尔基、安徒生、海涅、席勒、济慈、雨果、罗曼‧罗兰、惠特曼、马克‧吐温等著名作家的代表作品、理论著作以及评介他们的文章,还出过“翻译专号”,“弱小民族文学专号”、“一九三五年世界文人生卒纪念特辑”、“屠格涅夫逝世五十周年纪念特辑”、“高尔基纪念特辑”等。这些译著和资料记载了中国现代文学同外国文学的密切关系。 《文学》是在30年代初期,《小说月报》停刊,“左联”机关刊物屡遭查禁的情况下创办的,成为左翼作家、进步作家发表创作的阵地。它的反帝反封建的主导倾向是贯彻始终的。1937年8月1日9卷2号出版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文学》减缩篇幅,于同年11月10日出至9卷4号停刊。《文学》每6号合为1卷,共出9卷52号,是30年代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文学期刊。[编辑本段]历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更符合西方主流价值观点的作品,非主流的则没有上榜!由指定人员评定 1901年 苏利·普吕多姆(1839~1907)法国诗人。主要诗作有《命运》,散文《诗之遗嘱》和《论美术》等。1901年作品《孤独与深思》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高尚的理想、完美的艺术和罕有的心灵与智慧的实证” 1902年 特奥多尔·蒙森(1817~1903)德国历史学家。主要诗作有五卷本《罗马史》等,并主编16卷《拉丁铭文大全》。1902年作品《罗马风云》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今世最伟大的纂史巨匠,此点于其巨著《罗马史》中表露无疑” 1903年 比昂斯滕·比昂松(1832~1910)挪威戏剧家、诗人、小说家。主要作品有剧作《皇帝》、《挑战的手套》,诗集《诗与歌》等。1903年作品《挑战的手套》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他以诗人鲜活的灵感和难得的赤子之心,把作品写得雍容、华丽而又缤纷” 1904年 弗雷德里克·米斯塔尔(1830~1914)法国诗人。主要作品有诗作《黄金岛》《普罗旺斯》《米洛依》等。1904年作品《金岛》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他的诗作蕴涵之清新创造性与真正的感召力,它忠实地反映了他民族的质朴精神” 何塞·埃切加赖(1832~1916)西班牙戏剧家、诗人。主要作品有《伟大的牵线人》《不是疯狂,就是神圣》等。1904年作品《伟大的牵线人》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由于它那独特和原始风格的丰富又杰出,作品恢复了西班牙喜剧的伟大传统” 1905年 亨利克·显克维支(1846~1916)波兰小说家。主要作品有《第三个女人》《十字军骑士》等。1905年作品《第三个女人》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由于他在历史小说写作上的卓越成就” 1906年 乔祖埃·卡尔杜齐(1835~1907)意大利诗人、文艺批评家。主要作品有诗集《青春诗》、长诗《撒旦颂》、专著《意大利民族文学的发展》等。1906年作品《青春诗》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不仅是由于他精深的学识和批判性的研究,更重要是为了颂扬他诗歌杰作中所具有的特色、创作气势,清新的风格和抒情的魅力” 1907年 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1865~1936)英国小说家、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营房谣》《七海》,小说集《生命的阻力》和动物故事《丛林之书》等。1907年作品《老虎!老虎!》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这位世界名作家的作品以观察入微、想象独特、气概雄浑、叙述卓越见长” 1908年 鲁道尔夫·欧肯(1946~1926)德国哲学家。主要作品有《大思想家的人生观》、《人生的主义与价值》、《人与世界--生命的哲学》等。1908年作品《精神生活漫笔》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他对真理的热切追求、他对思想的贯通能力、他广阔的观察,以及他在无数作品中,辩解并阐释一种理想主义的人生哲学时,所流露的热诚与力量” 1909年 西尔玛·拉格洛夫(女)(1858~1940)瑞典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耶路撒冷》,童话《骑鹅旅行记》等。1909年作品《骑鹅旅行记》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由于她作品中特有的高贵的理想主义、丰富的想象力、平易而优美的风格” 1910年 保尔·约翰·路德维希·冯·海塞(1830~1914)德国作家。主要作品有剧本《拜尔堡》,小说《骄傲的姑娘》、《特雷庇姑娘》、《尼瑞娜》等。1910年作品《特雷庇姑娘》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表扬这位抒情诗人、戏剧家、小说家以及举世闻名的短篇小说家,在他漫长而多产的创作生涯中,所达到的充满理想主义精神之艺术至境” 1911年 莫里斯·梅特林克(1862~1949)比利时剧作家、诗人、散文家。主要作品有剧作《盲人》、《青鸟》、散文集《双重的花园》、《死亡》、《蚂蚁的生活》等。1911年作品《花的智慧》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由于他在文学上多方面的表现,尤其是戏剧作品,不但想象丰富,充满诗意的奇想,有时虽以神话的面貌出现,还是处处充满了深刻的启示。这种启示奇妙地打动了读者的心弦,并且激发了他们的想象” 1912年 盖哈特·霍普特曼(1862~1946)德国剧作家、诗人。主要作品有剧作《日出之前》、《沉钟》等。1912年作品《群鼠》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欲以表扬他在戏剧艺术领域中丰硕、多样的出色成就” 1913年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印度诗人、社会活动家主。主要作品有诗作《吉檀迦利》,小说《两亩地》、《沉船》等。1913年作品《吉檀枷利—饥饿石头》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于高超的技巧,并由于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 1914年未颁奖。 1915年 罗曼·罗兰(1866~1944)法国作家、音乐评论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传记作品《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等。1915年作品《约翰—克利斯朵夫》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时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 1916年 魏尔纳·海顿斯坦姆(1859~1940)瑞典诗人、小说家。主要作品有诗集《朝圣年代》,小说《查理士国王的人马》等。 1916年作品《朝圣年代》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 “褒奖他在瑞典文学新纪元中所占之重要代表地位”。 1917年 卡尔·耶勒鲁普,丹麦作家。主要作品有诗集《我的爱情之卷》;小说《明娜、》《磨房血案》、《已为生命而热》等。1917年作品《磨坊血案》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因为他多样而丰富的诗作——它们蕴含了高超的理想” 亨利克·彭托皮丹,丹麦小说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去翳》;长篇小说《乐土》三部曲:《幸运的彼尔》、《守夜》、《死者的王国》和《人的乐园》等。1917年作品《天国》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由于他对当前丹麦生活的忠实描绘”。 1918年未颁奖。 1919年 卡尔·施皮特勒(1845~1924)瑞士诗人、小说家。主要作品有史诗《奥林匹亚的春天》、《受难的普罗米修斯》等。1919年作品《奥林比亚的春天》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特别推崇他在史诗《奥林帕斯之春》的优异表现”。 1920年 克努特·汉姆生(1859~1952)挪威小说家、戏剧家、诗人。主要作品有小说《饥饿》、《牧羊社》、《大地硕果》等。 1920年作品《大地硕果—畜牧曲》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 “为了他划时代的巨著《土地的成长》”。 1921年 阿纳托尔·法郎士(1844~1924)法国作家、文学评论家、社会活动家。主要作品有小说《苔依丝》、《企鹅岛》、《诸神渴了》等。1921年作品《苔依丝》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他辉煌的文学成就,乃在于他高尚的文体、怜悯的人道同情、迷人的魅力,以及一个真正法国性情所形成的特质”。 1922年 哈辛特·贝纳文特·伊·马丁内斯(1866~1954)西班牙作家。主要作品有剧本《别人的窝》、《利害关系》、《热情之花》等。1922年作品《不吉利的姑娘》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由于他以适当方式,延续了戏剧之灿烂传统” 1923年 威廉·勃特勒·叶芝(1865~1939)爱尔兰诗人、剧作家。主要作品有诗作《当你老了》、《丽达与天鹅》等。1923年作品《丽达与天鹅》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由于他那永远充满着灵感的诗,它们透过高度的艺术形式展现了整个民族的精神” 1924年 弗拉迪斯拉夫·莱蒙特(1868~1925)波兰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福地》和四卷本长篇小说《农民》等。1924年作品《福地》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我们颁奖给他,是因为他的民族史诗《农夫们》写得很出色” 1925年 乔治·萧伯纳(1856~1950)爱尔兰戏剧家。共完成51个剧本。主要作品有《圣女贞德》等。1925年作品《圣女贞德》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由于他那些充满理想主义及人情味的作品——它们那种激动性讽刺,常涵蕴着一种高度的诗意美” 1926年 格拉齐亚·黛莱达(女)(1871~1936)意大利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鸽子与老鹰》、《橄榄园的火灾》、《母亲》、《孤独者的秘密》、《飞往埃及》等。1926年作品《邪恶之路》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为了表扬她由理想主义所激发的作品,以浑柔的透彻描绘了她所生长的岛屿上的生活;在洞察人类一般问题上,表现的深度与怜悯” 1927年 亨利·柏格森(1859~1941)法国哲学家。主要作品有《时间与自由意志》、《创造进化论》、《道德与宗教的两个起源》等。1927年作品《创造进化论》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因为他那丰富的且充满生命力的思想,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光辉灿烂的技巧” 1928年 西格里德·温塞特(女)(1882~1949)挪威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珍妮》和三部曲《劳伦斯之女克里斯丁》灯。1928 年作品《新娘—主人—十字架》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 “主要是由于她对中世纪北国生活之有力描绘” 1929年 保尔·托马斯·曼(1875~1955)德国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魔山》等。1929年作品《魔山》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由于他那在当代文学中具有日益巩固的经典地位的伟大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 1930年 辛克莱·刘易斯(1885~1951)美国作家。主要作品有《大街》、《巴比特》、《阿罗史密斯》等。1930年作品《巴比特》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由于他充沛有力、切身和动人的叙述艺术,和他以机智幽默去开创新风格的才华” 1931年 埃利克·阿克塞尔·卡尔费尔德(1864~1931)瑞典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荒原与爱情》、《秋天的号角》等。1931年作品《荒原和爱情》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由于他在诗作的艺术价值上,从没有人怀疑过” 1932年 约翰·高尔斯华绥(1867~1933)英国小说家、剧作家。著有长篇小说《福尔赛世家》三部曲、《现代喜剧》三部曲和剧本《银匣》等。1932年作品《有产者》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为其描述的卓越艺术——这种艺术在《福尔赛世家》中达到高峰” 1933年 伊凡·亚历克塞维奇·蒲宁(1870~1953)俄国作家。主要作品有诗集《落叶》,短篇小说《安东诺夫的苹果》、《松树》、《新路》,中篇小说《乡村》等。1933年作品《米佳的爱》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由于他严谨的艺术才能,使俄罗斯古典传统在散文中得到继承” 1934年 路伊吉·皮兰德娄(1867~1936)意大利说家、戏剧家。一生创作了40多部剧本。主要剧作有《诚实的快乐》、《六个寻找剧作者的角色》、《亨利四世》、《寻找自我》等。1934年作品《寻找自我》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他果敢而灵巧地复兴了戏剧艺术和舞台艺术” 1935年未颁奖。 1936年 尤金·奥尼尔(1888~1953)美国剧作家。主要剧作有《天边外》、《安娜·克利斯蒂》、《无穷的岁月》和自专性剧作《长夜漫漫路迢迢》等。1936年作品《天边外》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由于他剧作中所表现的力量、热忱与深挚的感情——它们完全符合悲剧的原始概念” 1937年 罗杰·马丁·杜·加尔(1881~1958)法国小说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蒂伯一家》8卷:《灰色笔记本》《教养院》《美好的季节》《诊断》《小妹妹》《父亲的死》《1914年夏天》《结尾》等。1937 年作品《蒂伯—家》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 “由于在他的长篇小说《蒂伯一家》中表现出来的艺术魅力和真实性。这是对人类生活面貌的基本反映。” 1938年 赛珍珠(珀尔·塞登斯特里克·布克)(女)(1892~1973)美国作家。主要作品有《大地的房子》三部曲:《大地》《儿子们》《分家》《母亲》《爱国者》《龙种》等。1938年作品《大地》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她对于中国农民生活的丰富和真正史诗气概的描述,以及她自传性的杰作” 1939年 弗兰斯·埃米尔·西兰帕(1888~1964)芬兰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神圣的贫困》、《少女西丽亚》、《夏夜的人们》等。1939年作品《少女西丽亚》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由于他在描绘两样互相影响的东西——他祖国的本质,以及该国农民的生活时——所表现的深刻了解与细腻艺术” 1940年-1943年未颁奖。 1944年 约翰尼斯·延森(1873~1950)丹麦小说家、诗人。主要作品有长篇系列小说《漫长的旅行》:《冰河》《船》《失去的天国》《诺尼亚·葛斯特》《奇姆利人远征》和《哥伦布》;诗集《世界的光明》、《日德兰之风》等。1944年作品《漫长的旅行》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由于籍著丰富有力的诗意想象,将胸襟广博的求知心和大胆的、清新的创造性风格结合起来” 1945年 列拉·米斯特拉尔(女)(1889~1957)智利诗人。主要作品有《死的十四行诗》,诗集《绝望》、《柔情》、《有刺的树》、《葡萄区榨机》等。1945年作品《柔情》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她那由强烈感情孕育而成的抒情诗,已经使得她的名字成为整个拉丁美洲世界渴求理想的象征” 1946年 曼·黑塞(1877~1962)德国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克努尔普》、《德米尔》、《席特哈尔塔》、《荒原狼》等。1946年作品《荒原狼》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他那些灵思盎然的作品——它们一方面具有高度的创意和深刻的洞见,一方面象征古典的人道理想与高尚的风格” 1947年 德烈·纪德(1869~1951)法国作家、评论家。主要作品有小说《梵蒂冈的地窖》、《窄门》、《田园交响曲》、《伪币制造者》等。1947年作品《田园交响曲》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为了他广泛的与有艺术质地的著作,在这些著作中,他以无所畏惧的对真理的热爱,并以敏锐的心理学洞察力,呈现了人性的种种问题与处境” 1948年 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1888~1965)英美诗人、剧作家、批评家。主要作品有诗作《普鲁弗洛克的情歌》、《荒原》、《四个四重奏》;论著《传统与个人才能》、《批评的功能》、《诗与批评的效用》等。1948年作品《四个四重奏》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对于现代诗之先锋性的卓越贡献” 1949年 威廉·福克纳(1897~1962)美国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喧哗与骚动》、《我弥留之际》、《押沙龙,押沙龙》等。1949年作品《我弥留之际》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因为他对当代美国小说做出了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 1950年 亚瑟·威廉·罗素(1872~1970)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主要作品有《数学原理》、《哲学问题》、《教育与社会秩序》等。1950年作品《哲学—数学—文学》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表彰他所写的捍卫人道主义理想和思想自由的多种多样意义重大的作品” 1951年 帕尔·费比安·拉格奎斯特(1891~1974)瑞典诗人、戏剧家、小说家。主要作品有诗集《天才》;剧本《疯人院里的仲夏夜之梦》;小说《侏儒》、《大盗巴拉巴》等。1951年作品《大盗巴拉巴》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由于他在作品中为人类面临的永恒的疑难寻求解答所表现出的艺术活力和真正独立的见解” 1952年 莫里亚克 F Mauriac 法国作家。 小说:《黛莱丝·苔斯盖鲁》。戏剧方面,莫里亚克发表有《阿斯摩泰》、《不为人爱的人们》、《地上的火焰》等剧本。还写有回忆录《内心回忆录》、《内心回忆新录》和《政治回忆录》等。1952年凭借《爱的荒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他在他的小说中剖析了人生的戏剧,对心灵的深刻观察和紧凑的艺术》。” 1953年 温斯顿·丘吉尔(1874~1965)英国政治家、历史学家、传记作家。曾任英国首相。主要作品有《马拉坎德远征记》、《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英语民族史》等。 1952年作品《不需要的战争》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 “由于他在描述历史与传记方面的造诣,同时由于他那捍卫崇高的人的价值的光辉演说。” 1954年 欧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美国作家。主要作品有《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尔鸣》、《老人与海》等。1954年作品《老人与海》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因为他精通于叙事艺术,突出地表现在其近著《老人与海》之中;同时也因为他对当代文体风格之影响” 1955年 赫尔多尔·奇里扬·拉克斯内斯斯(1902~)冰岛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沙尔卡·瓦尔卡》、《独立的人们》、《世界之光》、长篇历史小说3卷《冰岛钟声》等。1955年作品《渔家女》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为了他在作品中所流露的生动、史诗般的力量,使冰岛原已十分优秀的叙述文学技巧更加瑰丽多姿” 世界著名文学作品 逊漂流记 百年孤独 织田信长 丰臣秀吉 挪威的森林 老人与海 好兵帅克 伊豆的舞女 永远占有 情书 廊桥遗梦 好风长吟 吻公主 与狼共舞 阿甘正传 变形记 教父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惊世未了缘 行孝小事也(中国 林泽罡) 卓娅和舒拉的故事 名著示例 老人与海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by Ernest Miller Hemingway (1899 – 1961) 《老人与海》,美国作家海明威著。《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代表作,也是一部象征性的小说。主人公圣地亚哥是一位老渔夫,他经过重重艰险,捕获了“一条不止一千五百磅重的大马林鱼”,但这条大马林鱼却被鲨鱼 小说以写实手法展现了捕鱼老人圣地亚哥在重压下仍保持的优雅风度,这种精神上永远不可战胜者成为文学史上最著名的"硬汉"形象之一。对于《老人与海》这本被译成几十种文字的作品, 海明威自己认为 "是这一辈子所能写的最好的一部作品"。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