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燃烧的利与弊化学论文

发布时间:

燃烧的利与弊化学论文

以森林之火为例森林大火近年来在世界各地频繁发生。在我国,春秋两季小兴安岭林区受蒙古气旋和东北低压的影响,多大风天气,很容易发生森林火险。据统计:近10年来我国发生森林火灾共829起,仅春(3~5月)、秋(9~11月)两季就有781起,占森林火灾总量的1%。面对来势汹汹的森林之火,究竟是全力扑灭还是任其燃烧? 1970年以前,美国官方政策一直是灭火,但是生态学家们认为,这样做会使倒下的枯树积聚在林地上,造成更多的破坏。越来越多的事实和研究证明:过度地抑制森林野火,这种不科学的森林防火措施,常常事与愿违:不仅没有消除森林火灾隐患,反而酿成了多次无法控制的森林大火,破坏了自然循环和生态平衡。美国西部最常见的树种是黄松。美国西部早期的开拓者曾描述,在黄松林里开车走很远都碰不到一棵树。因为在自然状态下,黄松林主要由大树组成,间距很宽。那时,这些森林经常起火——一块林地往往每5~15年就起一次火。这些火主要由闪电引起,但也有一小部分是印第安人所为,后来一些白人开拓者也加入了“放火”行列,目的是刺激供牲畜吃的新草的生长或保持打猎的开阔视野。黄松林中低层的堆积物很容易着火,并且还能帮助火势传播。这种“轻微火”减少了森林专家所说的掉落的树杈和下层灌丛的“燃烧数量”。而“轻微火”对成熟的黄松损害很小,因为黄松有很厚的石棉似的树皮保护,从而阻止了更严重的火灾发生。在2000年“洛斯阿拉莫斯森林大火”发生的地区,100年前每公顷土地只有8~20棵黄松,现在却有120~360棵之多。可见,过密的、不健康的森林,显然为森林大火提供了充足的燃料。同时,树林中的那些中型树又成为火势蔓延的“梯子”,将火焰一步步往上传递,最终酿成了无法控制的大火。显然,这是长期不科学防火酿成恶果的典型事件。森林火灾分为两种:一种叫树冠火,俗称森林大火。它通常是一棵大树的树底先被火苗点燃,一直烧到树尖,并且殃及邻树一齐猛烈燃烧而形成。这种大火可以摧毁被烧林中的一切。如遇大风干燥天气,火借风势,破坏性就更大了。另一种叫地面火,俗称森林小火或野火。这种火一般是由落地的树枝、树叶和其他干枯植物,因刮风、雷击或暴晒等自然原因引起。这些星星之火烧得快,灭得也快,如控制得当一般不会对树木产生损害。因此,对于森林之火不能一概而论。专家们指出:地面火是一种巨大的自然力。一般每隔2~25年,森林一定会自燃一次。这种燃烧不仅可以控制幼树生长的数量,还能淘汰一些病树、枯枝,使森林中的各种树木不会因为生长空间过于拥挤而难以成材。另外,不同的植物或树种对火有不同的需要。例如,某些松树的松果成熟后掉落在地上,它们只有在火中才能砰然打开,让里面的种子跳出来。如果没有火,那些种子就只好躺在里边睡觉。还有许多埋在地底的草种,只有经过地面火的洗礼,在春天丝丝细雨的滋润下,小草才会怯怯地发芽生长起来。而这些新生的植物又成了下一次野火的新燃料和一些动物的鲜嫩食物。再者,阔叶树的种子极易发芽,而且生长点常常暴露在外,如果长时间没有森林小火,阔叶树的生长就会越来越占优势,从而挤压针叶树,破坏了针叶树和阔叶树之间的树种平衡。同时,森林内的腐木和下层易燃灌丛堆积过多,也会为病虫害的繁殖和森林大火埋下隐患。一旦失火,常常是将整个林地变为一片焦土,寸草不生,且原有林地生态长期内难以恢复。相反,森林小火可以促使森林生态系统健康地发展。经过一场地面火之后,树木和杂草吸收了火灾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很快就能恢复生长,使森林回归平衡,并且能够改善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阻止非当地土生植物和树木病害的蔓延。森林小火给森林中的动植物带来了一片生机。野火之后,老弱树倒下了,阳光重新照亮了森林,特别是森林中低层也享受到了阳光的温暖。在地面火烧过的地方,森林里的熊、鹿和其他动物又有机会吃到鲜嫩的植物了。还有许多鸟,专门喜欢在火烧后的地上找熟东西吃。而且,野火过后形成的林地隔离带还能阻止更严重的火灾蔓延。因此,在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严禁滥砍滥伐森林的今天,我们更应正确地对待森林之火。在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前提下,运用科学的手段,充分利用森林小火来抑制森林大火,让小火在有限的空间和面积内活动,最终达到自然界的一种协调平衡状态。“洛斯阿拉莫斯火灾”原本是一场有节制的燃烧计划,当初森林管理人员只希望通过燃烧消除360公顷的灌木和其他易燃物,但由于这里森林过于稠密,最后导致火势无法控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但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森林生态学教授华莱士·科温顿说:“洛斯阿拉莫斯是一个注定要遭到劫难的城市。如果没有这种有计划的烧除,它可能早就被烧得像个烟蒂了。”因此,“洛斯阿拉莫斯”的灾难不应使人们害怕有节制的燃烧,而应该认识到燃烧需谨慎!目前,经过长期的研究和摸索,林业专家提出了一些安全有效的燃烧措施。这要求在精确指定的湿度、温度和风力等条件下进行。最好选择春季或秋季,朝着下坡和逆风向方向进行。一般由人手持火把伸向地面,边走边点燃地上的树叶和其他易燃物,目的是使火保持在地面,并消耗更多的燃料。当然这样做很不容易。因为燃料太湿不会燃烧;太干,火势就可能扩大并且失控。所以专家指出,在放火区和非放火区间还必须预先开出足够宽阔的防火带,以防火势的扩大。还有专家提出,用机械式的方法来清除林中低矮的树丛,这种办法当然最为安全,但花费太大,操作性较小。当然,对于森林野火或“有节制的燃烧”必须严加控制,并在科学前提下进行,这样才能确保安全有

近年来,开发生物燃料在全球方兴未艾,许多非洲国家也对此青睐有加。然而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开发生物燃料大多以玉米、甘蔗等作物为原料,对于粮食长期匮乏的非洲而言,开发生物燃料的利与弊,令人关注。 众所周知,开发生物燃料不仅可以缓解能源紧张和解决环保问题,而且还可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多方面的利益,吸引了众多国家。据肯尼亚媒体报道,一些非洲国家认为,本国有大片土地还没有被利用,发展生物燃料产业可以增加财政收入,用来支持发展农业,还可以创造就业机会,并减少本国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为此,这些非洲国家正在积极寻求资金和技术来发展生物燃料产业。例如,西非国家加纳6月将与巴西合作建设加纳第一个以甘蔗为原料的生物燃料项目。 据报道,在整个非洲,已经有生物燃料项目或正在酝酿生物燃料项目的国家还包括尼日利亚、马里、南非、肯尼亚、莫桑比克、塞内加尔、刚果(金)、马拉维、赞比亚和津巴布韦等国。 但有专家认为,以玉米等作物为原料进行生物燃料开发,势必造成“能源与人争粮”的矛盾,这迫切需要相关国家予以重视解决。此外,虽然另外有一些项目采用木薯、麻风树等其他作物为原料,但种植它们同样需要占用耕地,而且这些原料在目前技术条件下生产效率较为低下,经济效益并不明显。 近年来,人们对生物燃料的质疑逐渐增加,一方面,人们意识到,生物燃料虽然是比化石燃料清洁得多的燃料,但是生产生物燃料的过程却并不那么“清洁”,这一过程要消耗大量的水和化石燃料,在有些地方甚至会导致生态环境遭破坏;另一方面,人们担心发展生物燃料会挤占耕地。由于化石燃料是目前世界一次能源的主要部分,其开采、燃烧耗用等方面的数量都很大,从 而对环境的影响也令人关注。 开采过程对环境的影响最典型的是煤炭开采,包括开采对土地的损害、对村庄的损害和对水 资源的影响。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平均每开采万吨煤炭塌陷农田2公顷,平均每年塌 陷2万公顷。我国建筑物下压煤超过48亿吨,其中村庄下压煤占2/3。 在山东、河北、河南、安徽和江苏五省平原地区,压煤村庄1100个,居住村民百万以上。开 采造成水资源的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量大面广,平均每开采1吨原煤需排放2吨污水更严 重的是,在有些地区,由于水源和江河湖海的严重污染,造成居民用水短缺。 化石燃料在利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燃烧时各种气体与固体废物和发电时的余热所造 成的污染。化石燃料时产生的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全球气候变化。燃 料中的碳转变为二氧化碳进入大气,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大,从而导致温室效应,改 变了全球的气候,危害生态平衡。二是热污染。火电站发电所剩“余热”被排出到河流、湖 泊、大气或海洋中,在多数情况下会引起热污染。例如,这种废热水进入水域时,其温度比 水域的温度平均要高出7~8℃,以致明显改变原有的生态环境。

观点一:燃烧的“利”大于“弊” 论据①:燃烧能为人类活动提供能量如燃烧煤、天然气、柴草做饭,火力发电;汽油、柴油燃烧给汽车提供能源. 论据②:燃烧反应能为大自然和人类提供新物质如金属单质在氧气中燃烧获得高纯度的金属氧化物.在化学工业上,人们利用特定的燃烧反应为化学工业提供所需的反应物,如炼铁工业利用炭在空气中不完全燃烧产生一氧化碳,用来冶炼铁.含碳燃料的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反应物 观点二:燃烧既有“利”也有“弊” 论据①:燃烧能为人类活动提供能量如燃烧煤、天然气、柴草做饭、火力发电;汽油、柴油燃烧给汽车提供能源.论据②:燃烧能为人类活动提供新物质如金属单质在氧气中燃烧获得高纯度的金属氧化物. 论据③:火灾给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论④:燃烧给自然界带来大量有害的物质.如含碳、硫、氮、重金属元素的可燃物的燃烧给环境带来大量的有害物质.化石燃料燃烧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 观点三:燃烧的“弊”大于“利”论据①:火灾给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论据②:燃烧给自然界带来大量有害的物质.如含碳、硫、氮、重金属元素的可燃物的燃烧给环境带来大量的有害物质.化石燃料燃烧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

燃烧的利与弊论文400字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一化学 第一册 第一章 第三节 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及课后阅读材料很详细哦~~~

近年来的夏秋季节,秸秆焚烧都会成为媒体和公众的关注焦点,因为秸秆焚烧会加重大气污染,特别是增加区域性雾霾天气发生的可能性。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政府有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发展改革委、农业部、环境保护部和能源局设立专项资金,环境保护部、中科院向社会发布卫星遥感信息,不少地方通报秸秆禁烧情况,一些焚烧秸秆的责任人受到了处罚等。但秸秆焚烧禁而不止,2014年比以往更为严重;秸秆禁烧已经成为“老大难”问题。本报告主要讨论秸秆焚烧及其影响,农民焚烧秸秆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以便为完善政策措施解决秸秆焚烧问题提供参考。  一、秸秆焚烧会加重大气环境污染  近年来,发展改革委、农业部、环境保护部、能源局等部门,分别出台了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禁止焚烧秸秆、促进生物质发电等文件。2014年9月30日,发展改革委、农业部和环境保护部联合发布《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方案(2014―2015年)》。应该说,政府有关部门推动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收到了一定成效,出现了不少成功做法和经验。  然而,秸秆焚烧现象并未得到根治,还出现禁而不止的势头,主要产粮区秸秆焚烧问题尤为严重,2014年火点明显多于以往。以下列举三个例证。  其一,2014年1月,发展改革委公布了2013年全国秸秆综合利用和焚烧情况:夏季秸秆焚烧火点数最多的两个省:安徽1775个,河南1272个;秋季火点数分别为570个和506个,仍居前两位。  其二,环境保护部官网发布了2014年9月29日―10月5日全国秸秆焚烧火点卫星遥感监测结果:11个省份监测到疑似秸秆焚烧火点74个。居前4位的省份为山东、河南、辽宁、河北,每公顷耕地上火点数分别为23、22、6、6个。  其三,2014年10月13日《中国环境报》第1版报道,河南省环保厅组织7个督导组,对全省秸秆禁烧情况进行了巡查督查,发现着火点7893个;发现的共性问题有:一是火点多,过火面积大。部分市、县的公路两侧狼烟四起,火光冲天,气味呛人,土地因烧秸秆而一片焦黑;个别地方过火范围长达数十公里。二是地方政府没有切实履行好协调监管职责。三是对秸秆禁烧的宣传不够,农村看不到夏季秸秆禁烧的宣传场景和标语。  秸秆焚烧会加重大气污染。焚烧秸秆造成空气能见度下降,会影响民航、铁路、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营,甚至引发交通事故;引发火灾烧毁周边的树木和农作物,甚至引发森林大火,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会增加区域性雾霾天气出现的可能。雾霾是气象条件和污染物排放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秸秆焚烧烟尘和气味被风带到周边,也会在浓度差作用下弥散,影响大气环境。如果居民都能闻到大气中焚烧秸秆的味道,反映大气环境已经受到了影响;其实,没有闻到烧秸秆气味并不代表没有受到影响,可能污染物浓度已经升高。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对污染物成分源解析发现,在2014年10月的三次灰霾发生过程中,秸秆焚烧时大气中钾元素比例上升明显,对灰霾天气形成的影响不可忽视。秸秆焚烧对某个城市雾霾的污染源贡献多大,要做理性分析。例如,由于北京市周边的秸秆焚烧火点少,对雾霾的污染源贡献不大;对周边焚烧秸秆火点多的中小城市,对雾霾的贡献则要大得多。其道理不言自明:风大时北京不会出现雾霾天气,居民也闻不到秸秆焚烧的气味。而对一些中小城市而言,秸秆焚烧的烟尘和污染物将加重大气污染程度,与其他污染物叠加并成为雾霾发生的“最后一根稻草”。  秸秆焚烧对人体健康会产生不利影响。有研究发现,秸秆焚烧时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等多项污染指数升高。当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对人的眼睛、鼻子和咽喉含有黏膜的部分刺激较大,轻则引起咳嗽、胸闷、流泪,重时会诱发支气管炎。如果秸秆焚烧排放的烟尘与其他污染物叠加,导致PM5浓度升高并出现雾霾天气,到医院就诊的老人、儿童人数增加,这已被北京、南京等多地的研究所证实。一些研究也发现,呼吸道疾病与雾霾天气存在相关关系。  二、秸秆禁烧难以收效的原因分析  近年来,地方各级政府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和焚烧工作,力求农田不冒烟;而农民则千方百计地烧掉秸秆。结果是秸秆禁烧工作年年抓,而秸秆焚烧现象年年发生,卫星监测到的2014年着火点比以往年份更多一些。因此,研究秸秆焚烧的原因,出台的政策措施才能对症下药,收到预期效果。  时间紧是客观原因。对农民而言,秸秆烧掉最省事。在农忙时,既要收又要种,而且不能过了季节。作物收获非常重要,光种不收的事没人干;种就更重要了,不种下一季没得收。大批青壮年进城务工,妇女、老人是农村的主要劳动力。收割机的普及取代人工劳动成为作物收割的主要工具。由于土地所有权的限制,一些地区尚未形成规模化种植;受收割机类型、地块大小和地势起伏等条件影响,收割机主人怕机器受损,一般要留出8―10公分高的麦茬。农民在把小麦、玉米等作物抢收到家后,还要再把秸秆捆扎搬离田间,既没有时间也有些力不从心;而留在田里的麦茬又必须除掉,否则不能种下一茬。“不烧怎么办”是农民的无奈选择。  行为惯性是主观原因。农民认为,秸秆烧掉最方便。在调研时我们常听到种粮大户、村民主任等人在谈到秸秆焚烧问题时说,秸秆焚烧也有好处,能增肥、灭害虫、减杂草。焚烧秸秆产生的草木灰含丰富的钾元素,可以改良土壤结构;秸秆焚烧时的高温可以烧死虫卵、杂草种子。受人力、资金等条件限制,地方政府对秸秆禁烧的宣传没有起到应有作用,一些农民对秸秆还田、免耕等的效果不太了解。尽管专家认为,秸秆焚烧会对土壤微生物、对地力等会产生不利影响,但农民缺乏土壤结构和微生物的知识,没有意识到焚烧秸秆的危害,特别是对区域性大气污染影响的危害性,行为惯性使农民优先选择了焚烧。  缺乏出路是重要原因。农民选择烧秸秆,是因为划算。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炊事和取暖用上了电、液化气等能源,秸秆用作薪柴的需求下降了。随着集约化养殖场的发展,秸秆作饲料的用量减少;由于部分农村治安差,留守老人、妇女不敢养猪、养牛、养羊,怕还不到出栏的时候就被偷了;打击农村偷窃行为需要引起重视。秸秆还田成本偏高。有关研究发现,秸秆粉碎还田,撒腐蚀剂、旋耕和增水作业的成本在每亩130元左右。秸秆做沼气原料,一些地方一家一户建沼气池不划算,农民不愿意投资。编织草帽、草苫等原有用途,因工艺失传、年轻人不愿干等原因,用量有限。做蘑菇基料,很难规模化利用。秸秆收购价格较低,运到路途较远的造纸厂、发电厂,农民的收入抵不上运费。秸秆发电用量大,但能量密度小,燃烧值低,不易运输且成本高(“百里不运草”)、所需存储场地大,一次投资大等,有补贴企业才愿意投资建设生物质发电厂。上述种种原因制约了秸秆综合利用,秸秆无法用掉只好烧掉。  缺乏长效机制是关键原因。尽管秸秆用途不少,如可以还田做肥料,可以青储用做饲料,可以做蘑菇基料;可以造气供居民使用;可以造粒或生产燃料棒,供锅炉使用;可以用作编制手工艺品、人造板和电厂原料等,但在农民力所能及范围内且能赚钱的用途并不多,也缺乏对农民有吸引力的商业模式;而得不到多少实惠、“赔钱赚吆喝”的事农民不愿干,企业也不会主动去干。由于秸秆收购季节性很强,如果缺乏技术和资金支撑,企业利用秸秆的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就秸秆收购价格而言,农民认为不赚钱;而对一些生物质发电厂而言,与燃煤电厂相比并没有什么成本优势。由于污染问题,国家禁止草浆造纸。由于秸秆综合利用存在规模小、效益低等问题,尤其是适宜农户分散利用的小型化、实用化技术不多,利益共享机制缺乏等原因,导致秸秆焚烧禁而不止。  认识不到位和监管不力是外因。对秸秆焚烧的危害认识不到位,一些地方靠落实文件、靠上级督促禁烧秸秆,难以收效。《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禁止在人口集中地区、机场周围、交通干线附近以及当地人民政府划定的区域露天焚烧秸秆、落叶等产生烟尘污染的物质”,并“由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二百元以下罚款”。由于对“情节严重”的焚烧秸秆行为缺乏量化指标,执行起来的尺度难以把握:过轻起不到惩戒作用,过重会引起当事人的矛盾。对这种“得罪人”的事情,乡村干部很难“较真”,毕竟是乡里乡亲、低头不见抬头见。虽然国家对秸秆禁烧有一定补助,但不足以支撑基层工作人员的支出;且农村分管禁烧秸秆的工作人员也不可能把全部精力用在监管上。由于监管的时紧时松,即使被移出田间的秸秆,一旦监管放松还会被农民烧掉。  三、解决我国秸秆综合利用和焚烧的对策建议  秸秆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可以循环利用。秸秆焚烧,改革开放前没有,联合收割机使用前很少,是发展中的问题,要用发展的办法加以解决。解决秸秆禁烧“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需要管理者的智慧。“解铃还须系铃人”,农民是烧秸秆的行为主体,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一)加大宣传力度,以循环经济的理念解决秸秆焚烧问题  可以用张贴画、科普讲解、村头黑板报、张贴标语等形式,在广播、电视等媒体上大力宣传秸秆综合利用和秸秆禁烧问题。除了常年性的宣传,还可以选择每年的夏秋收获季节集中宣传时间,宣传秸秆综合利用的好处和具体做法,宣传秸秆还田的典型经验和做法,宣传秸秆焚烧的危害等。用技术指导农民,用效益吸引农民,用示范带动农民。通过广泛的宣传和科普教育,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秸秆的综合利用能力,使农民充分认识到,焚烧了秸秆,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还会影响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公路和铁路的正常运行;使乡村干部认识到,发展秸秆综合利用产业、秸秆禁烧,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护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只有让农民不敢烧、不愿烧,秸秆禁烧才能见效;只有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秸秆综合利用产业才能得到持续发展。  (二)将秸秆还田放在优先位置,提高农业发展后劲  从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土壤有机质下降、过度依赖化肥、化肥利用率低并导致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等实际问题出发,应把以还田为主的农业利用放在优先位置。具体做法上,可以采取堆沤还田、过腹还田、直接还田等形式。如选取叶子等软质、易腐熟的秸秆用作堆肥、沤肥并施用于田间;选择适合的秸秆用作饲料喂养牛、马、猪、羊等牲畜,再将牲畜粪便施用于农田;在收割时直接将秸秆粉碎并均匀地撒在田间,用拖拉机旋耕入土,既解决了收割下来的秸秆,也解决了留在田间的秸秆,形成“秸秆切碎—拖拉机旋耕—插播种”的还田模式;还可以发展形成建大棚—养猪—建沼气池—沼气用作炊事、照明等的“四位一体”循环经济模式。我国南方的一些家庭,建沼气池不但利用了秸秆,还解决了部分燃料来源,沼气渣还用作肥料,可谓一举多得,应加以推广应用。针对秸秆还田等农业利用中的问题,应出台相应措施,解决农民的实际困难,规划并推广低成本、高效率和少污染的秸秆利用方法,实现“变废为宝”“化害为利”。  (三)打通产业链条,培育新的商业模式  秸秆综合利用,可以形成产业链,扩大就业机会,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应在满足农业、畜牧业需求的基础上,从秸秆数量、品种及利用现状出发,统筹兼顾、合理引导秸秆的能源化、工业化利用。可选择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建设示范工程,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解决秸秆收集难的问题,需要探索和培育新的商业模式。对成片的秸秆,应从收割机收集入手,在收获农作物果实的同时将秸秆收集并运出田间;对零星的秸秆,可采用农户收集+村粗加工+公司规模化利用的方式,由农户收集并运到村里的集中点,进行粉碎、压块等粗加工,生产成燃料或原料。这样做,既有利于储藏、运输,解决运草的经济性问题;企业再进行利用,可以形成规模效益。  此外,国家应解决秸秆综合利用的共性和关键性技术,如对用秸秆生产乙醇等的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给予必要支持。一些高校和地方在开发秸秆的化学利用,用于生产乙醇等。国家应逐步推广成熟技术,促进产业化发展。  (四)修改补贴环节和对象,让秸秆利用者得到实惠  国家已设立专项资金,用于秸秆综合利用的各类补贴,包括化肥补贴、土地补贴、农机补贴(农业部负责)、生物质发电补贴(能源局负责)、以及重大项目补贴(发展改革委负责)。应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农民积极参与的长效机制。在调研中发现,收集秸秆的农民没有得到应有收入,特别是在茶余饭后的闲谈中发现自己的收入比邻村干同样事的人要少,会认为受到不公正对待,心中有气;个别人的气不顺甚至会一时失去理性故意烧秸秆。因此,从解决问题入手,调整补贴对象和补贴环节。化肥补贴虽然可以降低种粮成本,但难以抑制化肥过度使用的情况;因而可以将补贴与秸秆还田利用挂钩。土地补贴没有直接补贴土地利用者,还提高了土地租用成本,制约土地的流转。因此,可以给土地利用者直接补贴,因为对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而言,保障粮食安全始终是头等大事;手中有粮才能“心中不慌”。项目补贴对象是公司,没有覆盖产业链;因而需要将补贴分解到产业链各环节,如对开展秸秆还田的专业合作社和种粮大户、购买生物秸秆腐蚀剂等行为进行补贴;加大对改装秸秆粉碎机、购买全喂入式收割机、以及可旋耕的大马力拖拉机等农用机械进行补贴,鼓励农民以秸秆换取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支持秸秆还田的服务体系建设,对农民进行培训和指导,加快先进、成熟技术的推广普及等。  (五)加大执法力度,改变落后行为以促进环境保护  秸秆焚烧是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行为,具有负的外部性。秸秆禁烧是地方政府的权力,也是地方政府的职责。农民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弱势群体,需要给予保护;但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秸秆焚烧是落后行为,不仅不应受到保护、而且还要受到处罚。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社会进步,迎接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早日到来。应严格落实地方政府对秸秆禁烧工作的协调监管责任。依法对因焚烧秸秆造成火灾、人员伤亡、交通事故的进行处罚,对构成犯罪的还要追究刑事责任。在违法烧秸秆受到处罚和发展综合利用产业获得收益之间,有理性的农民都会选择后者。一些地方管理者没有尽到协调监管秸秆禁烧的应有责任,特别是在禁烧秸秆上不作为的人,也应受到处罚。只有依法严厉处罚违法焚烧秸秆的行为,才能树立法律威严,法律也才能成为人们的信仰。通过政策激励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发展,通过加大执法力度倒逼秸秆焚烧行为的改变,将处罚的“堵”和给出路的“疏”有机结合,只有农民有了主动性和积极性,我国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问题,才能得到彻底解决。

啊哟几天

以森林之火为例森林大火近年来在世界各地频繁发生。在我国,春秋两季小兴安岭林区受蒙古气旋和东北低压的影响,多大风天气,很容易发生森林火险。据统计:近10年来我国发生森林火灾共829起,仅春(3~5月)、秋(9~11月)两季就有781起,占森林火灾总量的1%。面对来势汹汹的森林之火,究竟是全力扑灭还是任其燃烧? 1970年以前,美国官方政策一直是灭火,但是生态学家们认为,这样做会使倒下的枯树积聚在林地上,造成更多的破坏。越来越多的事实和研究证明:过度地抑制森林野火,这种不科学的森林防火措施,常常事与愿违:不仅没有消除森林火灾隐患,反而酿成了多次无法控制的森林大火,破坏了自然循环和生态平衡。美国西部最常见的树种是黄松。美国西部早期的开拓者曾描述,在黄松林里开车走很远都碰不到一棵树。因为在自然状态下,黄松林主要由大树组成,间距很宽。那时,这些森林经常起火——一块林地往往每5~15年就起一次火。这些火主要由闪电引起,但也有一小部分是印第安人所为,后来一些白人开拓者也加入了“放火”行列,目的是刺激供牲畜吃的新草的生长或保持打猎的开阔视野。黄松林中低层的堆积物很容易着火,并且还能帮助火势传播。这种“轻微火”减少了森林专家所说的掉落的树杈和下层灌丛的“燃烧数量”。而“轻微火”对成熟的黄松损害很小,因为黄松有很厚的石棉似的树皮保护,从而阻止了更严重的火灾发生。在2000年“洛斯阿拉莫斯森林大火”发生的地区,100年前每公顷土地只有8~20棵黄松,现在却有120~360棵之多。可见,过密的、不健康的森林,显然为森林大火提供了充足的燃料。同时,树林中的那些中型树又成为火势蔓延的“梯子”,将火焰一步步往上传递,最终酿成了无法控制的大火。显然,这是长期不科学防火酿成恶果的典型事件。森林火灾分为两种:一种叫树冠火,俗称森林大火。它通常是一棵大树的树底先被火苗点燃,一直烧到树尖,并且殃及邻树一齐猛烈燃烧而形成。这种大火可以摧毁被烧林中的一切。如遇大风干燥天气,火借风势,破坏性就更大了。另一种叫地面火,俗称森林小火或野火。这种火一般是由落地的树枝、树叶和其他干枯植物,因刮风、雷击或暴晒等自然原因引起。这些星星之火烧得快,灭得也快,如控制得当一般不会对树木产生损害。因此,对于森林之火不能一概而论。专家们指出:地面火是一种巨大的自然力。一般每隔2~25年,森林一定会自燃一次。这种燃烧不仅可以控制幼树生长的数量,还能淘汰一些病树、枯枝,使森林中的各种树木不会因为生长空间过于拥挤而难以成材。另外,不同的植物或树种对火有不同的需要。例如,某些松树的松果成熟后掉落在地上,它们只有在火中才能砰然打开,让里面的种子跳出来。如果没有火,那些种子就只好躺在里边睡觉。还有许多埋在地底的草种,只有经过地面火的洗礼,在春天丝丝细雨的滋润下,小草才会怯怯地发芽生长起来。而这些新生的植物又成了下一次野火的新燃料和一些动物的鲜嫩食物。再者,阔叶树的种子极易发芽,而且生长点常常暴露在外,如果长时间没有森林小火,阔叶树的生长就会越来越占优势,从而挤压针叶树,破坏了针叶树和阔叶树之间的树种平衡。同时,森林内的腐木和下层易燃灌丛堆积过多,也会为病虫害的繁殖和森林大火埋下隐患。一旦失火,常常是将整个林地变为一片焦土,寸草不生,且原有林地生态长期内难以恢复。相反,森林小火可以促使森林生态系统健康地发展。经过一场地面火之后,树木和杂草吸收了火灾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很快就能恢复生长,使森林回归平衡,并且能够改善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阻止非当地土生植物和树木病害的蔓延。森林小火给森林中的动植物带来了一片生机。野火之后,老弱树倒下了,阳光重新照亮了森林,特别是森林中低层也享受到了阳光的温暖。在地面火烧过的地方,森林里的熊、鹿和其他动物又有机会吃到鲜嫩的植物了。还有许多鸟,专门喜欢在火烧后的地上找熟东西吃。而且,野火过后形成的林地隔离带还能阻止更严重的火灾蔓延。因此,在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严禁滥砍滥伐森林的今天,我们更应正确地对待森林之火。在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前提下,运用科学的手段,充分利用森林小火来抑制森林大火,让小火在有限的空间和面积内活动,最终达到自然界的一种协调平衡状态。“洛斯阿拉莫斯火灾”原本是一场有节制的燃烧计划,当初森林管理人员只希望通过燃烧消除360公顷的灌木和其他易燃物,但由于这里森林过于稠密,最后导致火势无法控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但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森林生态学教授华莱士·科温顿说:“洛斯阿拉莫斯是一个注定要遭到劫难的城市。如果没有这种有计划的烧除,它可能早就被烧得像个烟蒂了。”因此,“洛斯阿拉莫斯”的灾难不应使人们害怕有节制的燃烧,而应该认识到燃烧需谨慎!目前,经过长期的研究和摸索,林业专家提出了一些安全有效的燃烧措施。这要求在精确指定的湿度、温度和风力等条件下进行。最好选择春季或秋季,朝着下坡和逆风向方向进行。一般由人手持火把伸向地面,边走边点燃地上的树叶和其他易燃物,目的是使火保持在地面,并消耗更多的燃料。当然这样做很不容易。因为燃料太湿不会燃烧;太干,火势就可能扩大并且失控。所以专家指出,在放火区和非放火区间还必须预先开出足够宽阔的防火带,以防火势的扩大。还有专家提出,用机械式的方法来清除林中低矮的树丛,这种办法当然最为安全,但花费太大,操作性较小。当然,对于森林野火或“有节制的燃烧”必须严加控制,并在科学前提下进行,这样才能确保安全有

燃料与燃烧论文

近年来,气候模式的模拟能力有了重大改进,这主要是考虑了大气中气溶胶(空气中悬浮的微小颗粒)的作用。因为在燃烧化石燃料放出CO2的同时也释放出了巨量的硫化物等气溶胶。这种气溶胶会遮挡部分阳光到达地面,因此使地面气温降低,起到冷却作用。其数值据IPCC估计可达-5瓦/米2。即相当于CO2增温效应(56瓦/米2)的1/3,比甲烷的增温效应(+47瓦/米2)还略大。主要根据这个改进,IPCC在l996年公布的第二个《报告》中,把2100年CO2倍增后全球平均气温的升温值从5℃-5℃,修改为0℃-5℃。评估报告中还指出,由于海洋的巨大热惯性,到2100年这个增温值中大约只有50%-90%得以实现。 然而,模式计算结果还说明,全球平均增温0℃-5℃不均匀分布于世界各地,而是赤道和热带地区不升温或几乎不升温,升温主要集中在高纬度地区,数量可达6℃-8℃甚至更大。这一来便引起另一严重后果,即两极和格陵兰的冰盖会发生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北半球高纬度大陆的冻土带也会融化或变薄,引起大范围地区沼泽化。还有,海洋变暖后海水体积膨胀也会引起海平面升高。IPCC的第一次评估报告中预计海平面上升70-140厘米(相应升温5℃-5℃),第二次评估报告中比第一次评估结果降低了约25% (相应升温0℃一5℃),最可能值为50厘米。IPCC的第二次评估报告还指出,从19世纪末以来的百年间,由于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3℃-6℃,因而全球海平面相应也上升了10-25厘米。 全球海平面的上升将直接淹没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的大陆沿海低地地区,因此后果十分严重。1995年11月在柏林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二次会议上,44个小岛国组成了小岛国联盟,为他们的生存权而呼吁。 此外,研究结果还指出,CO2增加不仅使全球变暖,还将造成全球大气环流调整和气候带向极地扩展。包括我国北方在内的中纬度地区降水将减少,加上升温使蒸发加大,因此气候将趋干旱化。大气环流的调整,除了中纬度干旱化之外,还可能造成世界其他地区气候异常和灾害。例如,低纬度台风强度将增强,台风源地将向北扩展等。气温升高还会引起和加剧传染病流行等。以疟疾为例,过去5年中世界疟疾发病率已翻了两番,现在全世界每年约有5亿人得疟疾,其中200多万人死亡。 但是,温室效应也并非全是坏事。因为最寒冷的高纬度地区增温最大,因而农业区将向极地大幅度推进。CO2增加也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而直接提高有机物产量。还有论文指出,在我国和世界历史时期中温暖期多是降水较多、干旱区退缩的繁荣时期,等等。 当然,在大气温室效应这个问题上,也有不同意见。例如,过去有些科学家认为目前数值模式还不成熟,计算结果过于夸大;百年升高3℃-6℃属于正常气候变化,不能证明是大气温室效应所造成,等等。当然这是少数人的意见。 尽管如此,但对于目前大气中CO2浓度和全球温度正迅速增加,以及温室气体增加会造成全球变暖的原理,都是没有争论的事实。我们如果等到问题发展到了人类可以明显感知的水平,这时候往往已经难以逆转,那么就为时已晚。因此现在就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以便采取对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环境温室效应: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热交换而形成的保温效应,就是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短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吸收,从而产生大气变暖的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像—层厚厚的玻璃,使地球变成了—个大暖房。据估计,如果没大气,地表平均温度就会下降到——23℃,而实际地表平均温度为15℃,这就是说温室效应使地表温度提高38℃。摘要:温室效应会引发种种—系列不可想象的后果,只有减少CO2排放量才是最根本解决途径。温室效应,臭氧、空调,酸雨……等等—系列空气污染名词,伴随着我们人类踏上21世纪这块新土地。它们环绕在我们周围活动,吸引着我们的注意力,牵制着我们的行动。在这些新名词中,最为显眼的当属温室效应。因为它是—把“双刃剑”,而产生这种作用的是CO2,曾经被人类称为“最为乖巧的气体”,现在都变得“叛逆”起来。伴随着各种监测技术的日益臻熟,人类对温室效应的了解也更全面、更深刻。所谓温室效应,简而言之,就是地球变暖。这是人们对大气对地球保暖作用的俗称。打个比方,在冬季里天寒地冻,如果我们盖个玻璃暖房,那么暖房内的瓜果蔬菜则会—片生机盎然,原因就是玻璃既能让太阳辐射透过玻璃进入暖房,又能阻止室内的热量散发到室外去,于是暖房内始终保持着恒温。事实上,今天的地球也变成了个大暖房,这个能起“玻璃作用”的东西是二氧化碳、甲烷、氯氟烃等气体,这些气体可让太阳光喷射到地面,加热地面使地球升温。同时它又能吸收地面散发的长波辐射,然后通过逆辐射把热量返回地面使地球温度升高,这种现象很像温室的原理,故叫作“温室效应”。本来“温室效应”对人类是比较“温柔”的,它可以帮助调节温差,使地面上的温度不至于过高或过低,这对农业生产及其它方面是极其有利的,但如今的“温室效应”已不是原先的那个“乖巧儿”了。它已经走火入魔了,正向人类发起了攻势。由于“温室效应”,海水变暖膨胀,海平面上升2—4米,再加上冰川融化,导致了—些岛国被淹,就拿南极洲来说,它上面有—个巨大的水盖,厚度达到2000多米,全球90%的冰雪都集中在那儿。现在天气变暖,南极洲冰川加速融化,海平面便自然不断上升。现在已有不少平原、三角洲、沿海低地成为了—片汪洋泽国。有不少专家指出,著名的“厄尔尼诺”现象就是由于全球变暖造成的。“温室效应”产生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而引发“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则“二氧化碳”。众所周知,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来源主要有三个: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以及化石燃料的燃烧。其中,化石燃料的燃烧又是二氧化碳的最主要来源,而控制化石燃料燃烧的也就看我们人类自己。工业革命以后,特别是20世纪末,随着各国工业的不断发展前进,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成散开状态。就拿我国来说吧,1997年,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6%,仅次于美国。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浓度不断增加,对这科学家们各抒已见,—部分科学家认为高浓度的CO2会刺激植物的生长,无疑给人类带来福单。然而近期刊登在美国《自然》杂志的—篇研究后果定会令他们大跌眼镜,同时这也告示着世人。美国杜克大学几位植物学家经过实验得出结论: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只会在短时间内被植物吸收利用,但在长时间内二氧化碳的含量不会有很大变化,仍会保持—定水平,这个结论是他们通过对两组森林实验所得到的。他们在第—组森林中不断施放二氧化碳浓度为560ug,g-1cug,g-1为之—的气体,以模拟60年后的浓度水平;第二组森林则保持日前正常的二氧化碳水平,即浓度为365ug,g-1左右,在实验开始的两年里,第—组森林的树木在高浓度的二氧化碳的作用下明显增快,生长速度比第二组森林的生长速度快约25%。但两年后生长速度却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下降,最终与第二组森林的生长速度基本持平。既然温室效应导致这么多的危害,而二氧化碳排放量激增是“温室效应”的元凶。那么有效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应当是今天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1997年9月30日,来自60个国家与地区包括98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1500多名科学家出席美国召开的“气候变化高层科学会”。会议提出,必须开发清洁绿色新源来取代燃煤油令这些易散发二氧化碳的矿物燃料。如加大对太阳能的开发,大面积利用风能发电,潮汐能发电。这些都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有效的方法。此外,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植树造林,让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下大量吸收二氧化碳,来削弱温室效应的产生条件,也有专家提出将煤经过科学处理用“环保煤”,我国用其燃烧时排放出的二氧化硫及二氧化硫,变废为宝,化合合成新的有用的东西,最近美国与挪威科学肌�试验将矿物燃料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液化,注入海底的岩石缝中,把这些使全球变暖的“元凶”打入海底冷宫。总之,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人类必将能有效地控制全球变暖的趋势,使气候四季有序。这是“温室效应” 给人类带来灾害的典型事例。因此,必须有效地控制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控制人口增长,科学使用燃料,加强植树造林,绿化大地,防止温室效应给全球带来的巨大灾难。

燃烧化石燃料综合利用论文你这个怎么谈,分析完整多少字,格式的非常的

燃料与燃烧论文题目

近年来,气候模式的模拟能力有了重大改进,这主要是考虑了大气中气溶胶(空气中悬浮的微小颗粒)的作用。因为在燃烧化石燃料放出CO2的同时也释放出了巨量的硫化物等气溶胶。这种气溶胶会遮挡部分阳光到达地面,因此使地面气温降低,起到冷却作用。其数值据IPCC估计可达-5瓦/米2。即相当于CO2增温效应(56瓦/米2)的1/3,比甲烷的增温效应(+47瓦/米2)还略大。主要根据这个改进,IPCC在l996年公布的第二个《报告》中,把2100年CO2倍增后全球平均气温的升温值从5℃-5℃,修改为0℃-5℃。评估报告中还指出,由于海洋的巨大热惯性,到2100年这个增温值中大约只有50%-90%得以实现。 然而,模式计算结果还说明,全球平均增温0℃-5℃不均匀分布于世界各地,而是赤道和热带地区不升温或几乎不升温,升温主要集中在高纬度地区,数量可达6℃-8℃甚至更大。这一来便引起另一严重后果,即两极和格陵兰的冰盖会发生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北半球高纬度大陆的冻土带也会融化或变薄,引起大范围地区沼泽化。还有,海洋变暖后海水体积膨胀也会引起海平面升高。IPCC的第一次评估报告中预计海平面上升70-140厘米(相应升温5℃-5℃),第二次评估报告中比第一次评估结果降低了约25% (相应升温0℃一5℃),最可能值为50厘米。IPCC的第二次评估报告还指出,从19世纪末以来的百年间,由于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3℃-6℃,因而全球海平面相应也上升了10-25厘米。 全球海平面的上升将直接淹没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的大陆沿海低地地区,因此后果十分严重。1995年11月在柏林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二次会议上,44个小岛国组成了小岛国联盟,为他们的生存权而呼吁。 此外,研究结果还指出,CO2增加不仅使全球变暖,还将造成全球大气环流调整和气候带向极地扩展。包括我国北方在内的中纬度地区降水将减少,加上升温使蒸发加大,因此气候将趋干旱化。大气环流的调整,除了中纬度干旱化之外,还可能造成世界其他地区气候异常和灾害。例如,低纬度台风强度将增强,台风源地将向北扩展等。气温升高还会引起和加剧传染病流行等。以疟疾为例,过去5年中世界疟疾发病率已翻了两番,现在全世界每年约有5亿人得疟疾,其中200多万人死亡。 但是,温室效应也并非全是坏事。因为最寒冷的高纬度地区增温最大,因而农业区将向极地大幅度推进。CO2增加也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而直接提高有机物产量。还有论文指出,在我国和世界历史时期中温暖期多是降水较多、干旱区退缩的繁荣时期,等等。 当然,在大气温室效应这个问题上,也有不同意见。例如,过去有些科学家认为目前数值模式还不成熟,计算结果过于夸大;百年升高3℃-6℃属于正常气候变化,不能证明是大气温室效应所造成,等等。当然这是少数人的意见。 尽管如此,但对于目前大气中CO2浓度和全球温度正迅速增加,以及温室气体增加会造成全球变暖的原理,都是没有争论的事实。我们如果等到问题发展到了人类可以明显感知的水平,这时候往往已经难以逆转,那么就为时已晚。因此现在就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以便采取对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环境温室效应: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热交换而形成的保温效应,就是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短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吸收,从而产生大气变暖的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像—层厚厚的玻璃,使地球变成了—个大暖房。据估计,如果没大气,地表平均温度就会下降到——23℃,而实际地表平均温度为15℃,这就是说温室效应使地表温度提高38℃。摘要:温室效应会引发种种—系列不可想象的后果,只有减少CO2排放量才是最根本解决途径。温室效应,臭氧、空调,酸雨……等等—系列空气污染名词,伴随着我们人类踏上21世纪这块新土地。它们环绕在我们周围活动,吸引着我们的注意力,牵制着我们的行动。在这些新名词中,最为显眼的当属温室效应。因为它是—把“双刃剑”,而产生这种作用的是CO2,曾经被人类称为“最为乖巧的气体”,现在都变得“叛逆”起来。伴随着各种监测技术的日益臻熟,人类对温室效应的了解也更全面、更深刻。所谓温室效应,简而言之,就是地球变暖。这是人们对大气对地球保暖作用的俗称。打个比方,在冬季里天寒地冻,如果我们盖个玻璃暖房,那么暖房内的瓜果蔬菜则会—片生机盎然,原因就是玻璃既能让太阳辐射透过玻璃进入暖房,又能阻止室内的热量散发到室外去,于是暖房内始终保持着恒温。事实上,今天的地球也变成了个大暖房,这个能起“玻璃作用”的东西是二氧化碳、甲烷、氯氟烃等气体,这些气体可让太阳光喷射到地面,加热地面使地球升温。同时它又能吸收地面散发的长波辐射,然后通过逆辐射把热量返回地面使地球温度升高,这种现象很像温室的原理,故叫作“温室效应”。本来“温室效应”对人类是比较“温柔”的,它可以帮助调节温差,使地面上的温度不至于过高或过低,这对农业生产及其它方面是极其有利的,但如今的“温室效应”已不是原先的那个“乖巧儿”了。它已经走火入魔了,正向人类发起了攻势。由于“温室效应”,海水变暖膨胀,海平面上升2—4米,再加上冰川融化,导致了—些岛国被淹,就拿南极洲来说,它上面有—个巨大的水盖,厚度达到2000多米,全球90%的冰雪都集中在那儿。现在天气变暖,南极洲冰川加速融化,海平面便自然不断上升。现在已有不少平原、三角洲、沿海低地成为了—片汪洋泽国。有不少专家指出,著名的“厄尔尼诺”现象就是由于全球变暖造成的。“温室效应”产生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而引发“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则“二氧化碳”。众所周知,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来源主要有三个: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以及化石燃料的燃烧。其中,化石燃料的燃烧又是二氧化碳的最主要来源,而控制化石燃料燃烧的也就看我们人类自己。工业革命以后,特别是20世纪末,随着各国工业的不断发展前进,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成散开状态。就拿我国来说吧,1997年,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6%,仅次于美国。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浓度不断增加,对这科学家们各抒已见,—部分科学家认为高浓度的CO2会刺激植物的生长,无疑给人类带来福单。然而近期刊登在美国《自然》杂志的—篇研究后果定会令他们大跌眼镜,同时这也告示着世人。美国杜克大学几位植物学家经过实验得出结论: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只会在短时间内被植物吸收利用,但在长时间内二氧化碳的含量不会有很大变化,仍会保持—定水平,这个结论是他们通过对两组森林实验所得到的。他们在第—组森林中不断施放二氧化碳浓度为560ug,g-1cug,g-1为之—的气体,以模拟60年后的浓度水平;第二组森林则保持日前正常的二氧化碳水平,即浓度为365ug,g-1左右,在实验开始的两年里,第—组森林的树木在高浓度的二氧化碳的作用下明显增快,生长速度比第二组森林的生长速度快约25%。但两年后生长速度却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下降,最终与第二组森林的生长速度基本持平。既然温室效应导致这么多的危害,而二氧化碳排放量激增是“温室效应”的元凶。那么有效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应当是今天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1997年9月30日,来自60个国家与地区包括98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1500多名科学家出席美国召开的“气候变化高层科学会”。会议提出,必须开发清洁绿色新源来取代燃煤油令这些易散发二氧化碳的矿物燃料。如加大对太阳能的开发,大面积利用风能发电,潮汐能发电。这些都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有效的方法。此外,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植树造林,让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下大量吸收二氧化碳,来削弱温室效应的产生条件,也有专家提出将煤经过科学处理用“环保煤”,我国用其燃烧时排放出的二氧化硫及二氧化硫,变废为宝,化合合成新的有用的东西,最近美国与挪威科学肌�试验将矿物燃料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液化,注入海底的岩石缝中,把这些使全球变暖的“元凶”打入海底冷宫。总之,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人类必将能有效地控制全球变暖的趋势,使气候四季有序。这是“温室效应” 给人类带来灾害的典型事例。因此,必须有效地控制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控制人口增长,科学使用燃料,加强植树造林,绿化大地,防止温室效应给全球带来的巨大灾难。

哥们 你的论文写好了嘛?我这次的论文也是这个!!!

燃料与燃烧论文选题

同是东华沦落人,我只搵到(资料)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气候脆弱区”之一,自然灾害频发、分布广、损失大,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20世纪的观测事实已表明,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出现频率与强度明显上升,直接危及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因此,我认为,现在应该非常重视防灾减灾的问题。在防灾减灾中应该坚持“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把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并高度重视和做好面向全社会,包括社会弱势群体的预警信息发布。 气象灾害是可以有较长预警时效、较高预测预报准确率的一类突发公共事件,加强灾害性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加强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制作工作,加强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工作,是提高防灾减灾水平的重要科技保障。要依靠科技,提高防灾减灾的综合素质。通过加强防灾减灾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采用与推广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并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科技水平。 政府与社会团体应组织和宣传灾害知识,培训灾害专业人员或志愿者。有关部门通过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网络等,广泛宣传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通过开展“防灾减灾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村庄”行动,使最基层的社区居民、广大中小学生、企业员工、广大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农民、社会弱势群体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掌握基本的避灾、自救、互救技能,达到减灾目的。防灾减灾需要从娃娃抓起,把灾害、灾害应急知识纳入中小学教学内容。 有关部门应编写自然灾害防御宣传手册与宣传材料,广泛宣传与普及灾害知识、应急管理知识、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基层群众参与应急管理能力与自救能力。 会公众要充分认识灾害预警信息的重要作用,了解各类预警信息含义,在收到灾害预警信息时,根据不同预警信息、不同的预警级别,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需要建立广泛、畅通的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利用广播、电话、手机短信、街区显示屏和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发布预警信息,重要预警信息在电视节目中能即时插播和滚动播出。有关部门能确保灾害预警信息在有效时间内到达有效用户手中,使他们有机会采取有效防御措施,达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目的。 自然灾害风险指未来若干年内可能达到的灾害程度及其发生的可能性。开展灾害风险调查、分析与评估,了解特定地区、不同灾种的发生规律,了解各种自然灾害的致灾因子对自然、社会、经济和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以及影响的短期和长期变化方式,并在此基础上采取行动,降低自然灾害风险,减少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和人们生命财产所造成的损失。自然灾害的风险评估包括灾情监测与识别、确定自然灾害分级和评定标准、建立灾害信息系统和评估模式、灾害风险评价与对策等

导思:这是一篇给材料作文。该题虽然规定了作文题目,但仍给学生思维留下了很大的空间,从文体来看,写议论文是最好的选择。学生可以从是非观、处世态度、治学精神等方面谈自己的看法,阐述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要写好议论文,必须做好以下三点:1、确定论点。根据命题提供的材料,可从不同角度提炼出诸多观点,但短短600字的文章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一定要选准一个论点充分论证。2、选好论据。论据能起到充分证明论点的作用,论据选择要遵循两个原则:①真实确凿,不能有虚假成分;②具有典型性,有说服力,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3、组织好论证结构。最常用的结构一般为“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写有科学研究的论文,比如写植物,动物,先写开头,再写经过,再写结过就行了~~~~ 你可以写自然现象或者自己动手创作哦。把过程写一些_id=23&class_id=515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