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政策杂志社涂世创

发布时间:

政策杂志社涂世创

政策杂志社涂世创简介

“九轨”:轨是长度单位,一轨等于8古尺;不是并行9辆车。

社会政策杂志

如何区分省级、国家级期刊

社会学专业学生必读/参考书目一、社会学概论1、戴维·波普诺:《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3、郑杭生 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3为必读书目,2为任选书目;对象:大一学生。二、社会学理论4、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华夏出版社。5、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华夏出版社。6、马尔科姆·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7、布赖恩·特纳 编:《社会理论指南》,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版。※ 任选其中两本精读;对象:大二学生。三、社会学研究方法8、艾尔·巴比:《社会研会方法》,华夏出版社。9、劳伦斯·纽曼:《社会研究方法:定性和定量的取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10、谢宇:《社会学方法与定量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11、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2、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13、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14、Matthew B Miles & Michael Huberman:《质性资料的分析:方法与实践》,重庆大学出版社。※ 分别从8、9,11、12,13、14中任选一本(共三本)精读;对象:大一、大二学生。四、社会统计学15、卢淑华:《社会统计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6、李沛良:《社会研究的统计应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柯惠新、沈浩:《调查研究中的统计分析法》,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18、郭志刚:《社会统计分析方法——SPSS软件应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戴维·K希尔德布兰德 等:《社会统计方法与技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分别从16、17和18、19中任选一本(共两本)精读;对象:大二、大三学生。五、重要分支社会学(一)经济社会学20、汪和建:《现代经济社会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21、周长城:《经济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22、理查德·斯威德伯格:《经济社会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23、弗兰克·道宾:《经济社会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24、尼尔·弗雷格斯坦:《市场的结构——21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社会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25、理查德·斯威德伯格:《经济学与社会学》,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26、斯梅尔瑟、斯威德伯格:《经济社会学手册》,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 从20、21中任选一本,从22、23、24、25、26中任选两本精读;对象:大三、大四学生。(二)组织社会学27、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28、理查德·斯格特:《组织理论》,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29、张永宏 主编:《组织社会学的新制度主义学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30、沃尔特·鲍威尔 等主编:《组织分析的新制度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31、李友梅 等主编:《组织管理与组织创新——组织社会学实证研究文选》2008年。※ 从27、28中任选一本精读,从29、30、31中选读部分论文精读;对象:大三、大四学生。(三)政治社会学32、安东尼·奥罗姆:《政治社会学导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33、基思·福克斯:《政治社会学》,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 从32、33中任选一本精读;对象:大三学生。(四)社会分层与不平等34、边燕杰 主编:《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美国社会学者分析中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35、边燕杰、吴晓刚、李路路 主编:《社会分层与流动:国外学者对中国研究的新进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36、戴维·格伦斯基 编:《社会分层》,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37、格尔哈斯·伦斯基:《权力与特权:社会分层的理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38、陆学艺 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从34、35、36、37、38中任选2-3本精读;对象:大三、大四学生。(五)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39、郑功成:《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和思辨》,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40、郑功成:《社会保障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版。41、邓大松:《社会保险》,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年版。42、穆怀中:《社会保障国际比较(第2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年版。43、哈特利·迪安 等:《社会政策学十讲》,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44、肯·布莱克默 等:《社会政策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45、熊跃根:《社会政策:理论与分析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46、彭华民、景天魁:《西方社会福利理论前沿:论国家、社会、体制与政策》,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版。※ 从39、40、41、42中任选三本精读,从43、44、45、46中任选三本精读;对象:大二、大三学生。六、社会学专业杂志47、《社会学研究》、《社会》、《青年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综合)※ 前三本杂志为社会学专业学生必读杂志;对象:社会学所有年级的学生。※※ 上面有些著作没有注明出版年份,请找相应的最新版本。※※※ 请社会学专业的学生在大学四年中按要求认真阅读上面指定的著作,做一个名副其实的社会学专业的学生或毕业生

创新政策与管理杂志

我喜欢《销售与市场》,虽然是销售类的,但是建议企业领导者要经常阅读下

-正规刊物就是合法刊物。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能查到。省级期刊和国家级期刊的主办单位不同:省级期刊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各部门、委办、厅、局、所,省级社会团体和机构以及各高等院校主办。国家级期刊的主办单位: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领导说详情搜:高级职称论文郑密路航海路全国办、中国职称大学郑密路航海路全国办(必搜最关键的“郑密路航海路”)、高级经济师学院郑密路航海路全国办、高级农经师学院郑密路航海路全国办、高级会计师学院郑密路航海路全国办、高级审计师学院郑密路航海路全国办、高级统计师学院郑密路航海路全国办、高级政工师学院郑密路航海路全国办、高级工程师学院郑密路航海路全国办、高级教师学院郑密路航海路全国办、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学院郑密路航海路全国办等。

《演化经济学前沿》((澳大利亚)约翰福斯特)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资源链接:链接:_KEQ 提取码:d0ke    书名:演化经济学前沿作者:(澳大利亚)约翰福斯特译者:贾根良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年份:2005-11-1页数:418内容简介:现代演化经济学目前已诞生20年了。在这本杰出的著作中,众多著名的演化经济学家们清点了目前最重要的发展,并讨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演化经济学前沿:竞争自组织与创新政策》的作者们讨论了这个领域中一种关键性的发展,这就是研究的焦点从传统上对选择机制的关注转移到了新奇和变异如何为这种机制提供动力这一问题上。现代有关复杂性的科学文献已经吸引了演化经济学家们的注意力,这些文献试图理解“复杂的适应系统”怎样和为什么从事着自组织的过程。《演化经济学前沿:竞争自组织与创新政策》的目标是对特定于经济学的选择和自组织这两种机制提供一种整合的分析框架。在对许多主要的发展和持久的挑战进行简短的评论后,《演化经济学前沿:竞争自组织与创新政策》的第一部分论述了理论观点,讨论了制度变迁、社会结构、学习、复杂、选择、自选择和历史友好的理论等。第二部分论述的则是经验性的观点,讨论的主题包括复制动态、异质性和复杂性的测量、把组织建模为复杂的适应系统等问题。这本很难得的著作将会受到演化经济学家、产业经济学家、创新政策的制定者和管理科学家们的欢迎。作者简介:约翰·福斯特(john foster),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院士,昆士兰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英国剑桥大学clare hall学院终身成员,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创新与竞争研究中心杰出成员。目前是《演化经济学》等多家杂志编委会成员,国际熊彼特学会管理委员会委员,欧洲演化政治经济学协会和社会经济学促进协会管理委员会委员(他也是这两家学术组织的奠基成员)。他对演化宏观经济学和自组织理论在结构转变的统计和计量经济学建模方面深有研究,2004年出版与人合作主编的《应用演化经济学与复杂系统》,与j·斯坦利·梅特卡夫主编的《组织、技术与复杂的适应系统》近期出版。j·斯坦利·梅特卡夫(j.stanley metcalfe),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创新与竞争研究中心两主任之一,曼彻斯特大学经济学系斯坦利·杰文斯政治经济学教授,大英帝国司令勋章获得者。1993年7月,(由于对科学的杰出贡献)应邀参加女王生日宴会;自2002年10月起,担任皇家艺术学会特别会员;自2003年10月起,成为(英国)社会科学院成员。1996年至2000年担任国际熊彼特学会主席。目前是《技术管理国际杂志》等9家杂志编委会成员,国际熊彼特学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和管理委员会委员,德国基尔大学普朗克经济体制研究所科学顾问国际委员会委员。发表论文130多篇,代表作为《演化经济学与创造性毁灭》(1998)。

个人觉得《老板》杂志比较好看。很多关于企业运营、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案例,要是你也喜欢商业方面的话建议你可以看看这个,能学到东西不会浪费时间,网上就能买到,搜索老板杂志就能找到它们的官网了。

外交政策杂志的创始人

李世默是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学士,斯坦福大学工商管理学硕士,复旦大学国际关系及公共事务学院博士,是一名风险投资人和政治学学者,是成为资本的创始人及执行合伙人,上海观察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观察者网董事长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理事兼咨询委员会主席 。作为政治学学者 ,李世默致力于研究和探讨中西方国家治理比较和国际关系。其TED演讲《两种制度的传说——中国崛起于元叙事的终结》,广泛流传于互联网和国内外获得热烈反响。他在美国《外交政策》杂志 发表的文章《抗疫成功,中国人民更信任自己的领导人》曾被新华通讯社特稿《习近平领导中国战“疫》所引用  。李世默出生于文革时期的中国上海,二十世纪80年代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习并获得了学士学位, 后又获得斯坦福大学的工商管理学硕士学位及复旦大学国际政治学博士学位。回国后进入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学习,师从倪世雄教授,获国际政治学博士学位。扩展资料:李世默出生于文革时期的中国上海,并在二十世纪80年代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习并获得学士学位,后又获得斯坦福大学的工商管理学硕士学位及复旦大学国际政治学博士学位。回国后进入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学习,师从倪世雄教授,获国际政治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在创立成为资本之前,李世默是兰亚基金的合伙人,在中国和亚太其他地区的诸多行业从事多年的实业投资。90年代中旬,李世默在斯坦福大学完成MBA学业后回到上海,并于1999年成立成为资本。成为资本投资和造就在中国和全球经济中具有长期持续增长能力的企业,寻求增值性的资本回报。是中国较早立足于支持创业者和企业家,并帮助他们实现企业价值的实业投资公司,成为资本的总部设在上海,是合伙人结构的投资基金。2003年,李世默创立上海德威英国国际学校并在其内担任理事。2011年5月,创办观察者网。2012年4月,作为优酷大股东的李世默与土豆大股东“纪源资本”代表符绩勋主动进行沟通交流,并一起策划了土豆与优酷网的联姻,促成了两大视频网站最终实现合并。 2012年6月28日,李世默的成为基金投资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共同发起成立中欧成为创业基金。

我有关键是怎么传给你

"文明冲突论"的始作俑者,乃美国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Huntington)。在冷战刚结束、苏联解体不久,亨廷顿就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早期提出了后来一直在许多国家的政界和学术界争论不休的"文明冲突"理论(ClashofCivilization)。1993年夏季号《外交》(ForeignAffairs)季刊发表哈佛大学著名教授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The ClashofCivilization? 》一文,并引起学术界广泛而激烈的竞说争鸣;亨廷顿本人随后也不断发表文章和出版专著,进一步为自己的观点进行申辩和解释,其中包含了作者对自己个别观点的修改。这些观点集中在《不是文明,又是什么?》(IfNotCivilization,What?)(《外交》季刊1993年冬季号),《西方文明:是特有的,不是普遍的》(The WestCivilization:Unique,NotUniversal)(《外交》季刊1996年冬季号),以及专著《文明冲突与重建世界秩序》(TheClashofCivilizationandtheRemakingofWorldOrder)。亨廷顿还就文明冲突问题,在不少国家、大学、学术机构作过专题演说,但主体观点仍未突破他在上述学术文献中表达的思想。 我国学术界对亨廷顿的观点的反应是敏感而及时的,且经历了并仍在经历着复杂的论争,以至于"文明冲突论"在中国学术界的争论,已大有从一个"敏感"的学术命题,转变为一个"敏感"的国际政治和意识形态问题之势。正因如此,我们打算从亨廷顿的观点本身和哲学、国际政治学方法论的角度谈以下三点。 对亨氏"文明冲突论"之价值评析,我国大多数学者认为,亨廷顿教授的许多观点,特别是他研究国际政治的方法论,在学术上有其独到之处,并承认,亨氏所讨论的问题,在现实国际关系中,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具有重大潜在影响的问题,但同时强调,亨氏文明冲突论的结论有失偏颇,且有为美国当权者谋划称霸世界之嫌。 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的核心观点有以下几点。其一,未来世界的国际冲突的根源将主要是文化的而不是意识形态的和经济的,全球政治的主要冲突将在不同文明的国家和集团之间进行,文明的冲突将主宰全球政治,文明间的(在地缘上的)断裂带将成为未来的战线;国际政治的核心部分将是西方文明和非西方文明及非西方文明之间的相互作用。冷战后的国际政治秩序是同文明内部的力量配置和文明冲突的性质分不开的。同一文明类型中是否有核心国家或主导国家非常重要;在不同文明之间,核心国家间的关系将影响冷战后国际政治秩序的形成和未来走向。其二,文明冲突是未来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建立在文明基础上的世界秩序才是避免世界战争的最可靠的保证。因此,在不同文明之间,跨越界限(CrossingBoundaries)非常重要,在不同的文明间,尊重和承认相互的界限同样非常重要。其三,全球政治格局正在以文化和文明为界限重新形成,并呈现出多种复杂趋势:在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多极的和多文明的全球政治;不同文明间的相对力量及其领导或核心国家正在发生重大转变,文明间力量的对比会受到重大影响;一般来说,具有不同文化的国家间最可能的是相互疏远和冷淡,也可能是高度敌对的关系,而文明之间更可能是竞争性共处(CompetitiveCoexistence),即冷战和冷和平;种族冲突会普遍存在,在文化和文明将人们分开的同时,文化的相似之处将人们带到了一起,并促进了相互间的信任和合作,这有助于削弱或消除隔阂。其四,文化,西方文化,是独特的而非普遍适用的;文化之间或文明之间的冲突,主要是目前世界七种文明的冲突,而伊斯兰文明和儒家文明可能共同对西方文明进行威胁或提出挑战,等等。 在亨氏的言论中,尽管没有太多地直接谈论未来中国在文明冲突中将会如何,但涉及中国的论述应该说不算少,因为儒家文明是其文明冲突论中的最为重要的文明类型之一。尤其是,亨氏以下观点更是许多国人而不仅仅是国际问题专家感到惊异和不能接受:文明间的关系是竞争性共处,即冷战和冷和平;文明的冲突具有或可能具有两种暴力形式,最可能的一种是来自不同文明的地区集团之间的战争,最危险的是不同文明中的主要国家之间发生的核心国家战争(CoreStateWars);未来不稳定的主要根源和战争的可能性来自伊斯兰的复兴和东亚社会尤其是中国的兴起;西方和这些挑战性文明之间的关系可能是极其困难的,其中美中关系可能是最危险的关系,等等。亨氏的这些观点,可以说为我国政界高层和学界人士广为熟知,具有极高的"知名度"。 对亨廷顿的这些观点,我们学界乃至政界对其评价是"结论失当"。 如果要在"适当"与"失当"之间做出选择,给亨氏理论作出一个非此即彼的"说法",笔者也会说,亨氏的看法失当,是片面的,有失学术的公允、严谨,偏颇太大,如此这般。但是,亨氏的观点,不仅仅是一个"适当"与"失当"的"理论结论"问题,而更是一个是国际政治和国际政治学到底向何处去的问题。理由如此: 其一,任何一种观点、学说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利益要求和价值选择上,因此,亨氏的观点、学说正是基于对利益与价值作出双重权衡和选择后,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和价值而提出。我们在理直气壮地批判他人的观点,说他的看法错误或"失当",他的论据不全面、不充分,论点不能成立时,更应当揭示其所代表的利益观和价值观,他的理论可能给世界上各国及未来国际社会带来何种"利益"、"价值"和"秩序"。因此,未来国际中的真实的"利益安排"、"价值标准"和"秩序结构",也就由亨廷顿的"明确提醒",特别是由于他从文化大视野这一角度对国际政治学和国际政治本身作出了这一耸人听闻的"提醒"之后,更应当注意其观点的实质,表达自己的科学的构想,促进国际政治和国际政治学向着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 其二,前述亨氏的主要观点和他的文献所详尽地表明的他在"文明冲突"方面的全部观点,都能从历史、现实和理论中找到"支持"或反对的理由,而笔者更关注的是,亨氏作为著名学者,对我们作了无论正面还是反面的哪些提醒或警示,从而作出相应的反应。在笔者看来,亨氏的"提醒"有六个方面,两大作用。六个方面是:在冷战中形成的国际政治诸要素还会在后冷战时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国际政治学和国际政治的前沿关注着什么;美国的战略思想动态和实际战略选择将会走向何方;文明这一"软要素"的国际政治地位和价值到底如何;正在奋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拼搏的中国,别人怎样认识我们,我们在怎样、应怎样认识别人(国)和世界;中国的国际政治理想和抱负(应)是什么,能实现吗?两大作用是:活跃了我们的学术,使国际政治学更具活力,尽管其中产生了一些不谐迹象;激活了我国的实际国际政治抉择,尽管这些年我国政界仍主要遵循邓小平同志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定下的方略-颇具特色的中国国际战略,但亨氏的"文明冲突论"显然引起了我国高层政界的注意,并潜在地作出了和将会作出政治上的回应。 塑造"文明和谐"的理想世界是否可能? 在亨氏的"文明冲突"的主张中,本已包含了少许"文明和谐"的因子,他既声称文明冲突是未来国际冲突的根源,又声称建立在文明基础上的世界秩序才最可靠。 "文明和谐论"确实值得关注。因为,人及人类的本质规定性在于"社会性"(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在于是社会的动物),而文化或文明是社会性中的精神物质总体。因此,能否有文明的和谐,并最终生长出一个共同的"人类文明",事关人类整体。 首先,除了文明间所业已存在的冲突之外,文明间过去的历史是否表明了"和谐存在"?很显然,文明,在过去、现在和将来,有相互的冲突,更有和谐共存,即使冲突,也往往可能产生更优秀的文化混生物,形成文化在冲击中的交流、融合和生长。因为,万事万物皆有冲突发生,皆有共存共处之状况,皆有斗争中的消灭、新生和发展。哲学原理和客观事实几乎都能证明这个简单真理。 其次,中国本身的文明史就充满了不同文明的交融和生长,的确是一个波澜壮阔、生生不息的过程。因为文化(文明)的交融,中国文化才自强不息;因为文化交融,中国目前正经历着文明变更与文化重振的艰难双重奏,这个艰难的双重奏会使中国文化再度涅磐、新生。 为什么世界中的文化(文明)不会由这样的"冲突"向着那样的"和谐"而升华呢? 中华文化与文明和谐 亨廷顿显眼地将儒家(中国)文化列为未来文明冲突中最可能"惹麻烦"的文明,声言中国文明将对世界构成挑战。这显然是亨廷顿带着"有色眼镜"看待中国文明的别有用意,其观点的症结在于西方文明和植根于其上的民族和国家仍以一种"征服"和"敌视"哲学在评判其他文明及其发展。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正在实现复兴的中华文明是挑战性的,它挑战着自己数千年的历史,也挑战其它文明。当我们的文明在历经几千年递变之后实现伟大复兴,这当然是对其他文明的挑战,但不会是破坏性而是建设性的,会极大的促进文明和谐和世界文明,因为我们既在提倡也在践行着和平共处原则。 事实上,当前的中华文化在所及的地域范围上,在影响力所及的民族或人群上,都还相当有限。不过,当前,中国除了向世界传播自己的先进文化,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之外,更需要把自己文化中的精髓用活:示以弱而不弱,示以弱而存刚,示以小以养其大。 所以,要能和亨氏的理论相匹敌,我们迫切需要的不是"支持"或反对亨氏观点,而是在亨氏逼人的"文明冲突论"面前,寻找到属于我们文化的独特的"至柔至刚"的文化关系及国际政治理论与方略,使我们的历史的和现实的文化资源能够促进"和谐的文明关系"及相应的未来世界秩序。 主要论点:文明冲突将是未来冲突的主导模式 理由 (1)历史事实 (2)世界变小,文化的接触会产生摩擦 (3)因为现代化及社会变迁,宗教填补了人从传统中跳脱后的真空 (4)认为全球化不应该等于西化 (5)文化的差异是不易改变的 (6)经济的地区主义增长(例如:欧盟/欧协,EU) 现代文明与候选文明(彼此可能冲突的文明) 现代文明 (1)印度教文明 (2)伊斯兰教文明 (3)日本文明 (4)东正教文明 (5)中华(儒家)文明 (6)西方文明 候选文明 (1)非洲文明 (2)拉丁美洲文明 推论未来趋势 (1)西方大国主导时代在终结 (2)新兴大国反西方且偏爱自己的文化规范 (3)以内部文化价值做为个人和政治认同日渐重要 反对观点 问题 (1)未解释为何会有对“文明”的忠诚 (2)讨论到大国时,文化成为不重要的因素(反而是政经军势力) (3)文明的核心国和文明并非对等 (4)文明不会做决定,也无法受到控制(文明不具备国家的功能) (5)今世界上的主要冲突是内部冲突,而非国家间冲突,所以理由(1)不 见得是事实 (6)理由(5)本身只是一种现象观察,不可说是一种论点 (7)其他理由是由于现代化和全球主义造成的 反例 (1)波斯湾战争是伊斯兰文明内部冲突 (2)两伊战争 (3)美国援助波斯尼亚之穆斯林,西方各国支持也不同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