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现代药理研究杂志

发布时间:

现代药理研究杂志

着急的话不要投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正常下来要3个月

<中国药理学通报>

药学学报,药学杂志,中国药学杂志,中国天然药物,中国药物化学杂志,中国海洋药物,中草药, 中国药理学,中国药理学通报,中国抗生素杂志,中国药科大学学报,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中国新药杂志,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中国现代应用药学,华西药学杂志,沈阳药科大学学报等

<中国药理学通报>

治理现代化研究杂志

《法治现代化研究》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创办并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国内统一出版刊物号CN32-1869/D,是国内专注法治现代化研究的学术期刊。期刊由南京师范大学和江苏省法学会主办,双月刊,逢双月出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新时代法治建设的实践路径周继业,江苏省政协副主席;王成,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法官。内容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必然要求,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途径。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相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面对新的形势任务,必须全面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全过程,融入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各环节,不断增强法治建设的道德底蕴。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法治建设 原则 路径新中国法律史学科70周年记——以人大法律史学科发展历程为观照赵晓耕,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法律史学会执行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制史教研室主任;刘盈辛,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内容摘要: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是新中国最先设置法律史教研室的法学院系,其法律史学科发展在新中国法律史学科发展历程中具有一定典型意义。人大法律史学科的初创、恢复、壮大和升华历程,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法律史学科发展状况的局部生动写照。以人大法律史学科发展为线索,观照马列主义指导下的新中国新型法律史学科70年发展历程,可以认为:1949—1978年是新中国法律史学科的初创期,从确立全盘苏化的学科发展模式到在一系列政治运动中遭受严重打击,这一时期的法律史学科发展缓慢而曲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思想的解放和对法律的重视,法律史学科得以恢复重建,并迎来了快速发展和走向繁荣的新时期;21世纪以来,法律史学科发展进一步迈入传承与升华的新阶段。在此期间,政治制度和国家制度得以从法律史研究对象中剥离,学科内容日益具有独立性,学科建设日渐成熟,学术研究更加科学系统。展望未来,法律史学科一方面要发扬学科自省精神,树立学科自觉意识;另一方面要注重学科间的交流和学科内的传承,从而为当代中国法治现代化进程提供历史依据和借鉴。

区域治理杂志不是水刊其发表的是时事评论、思政研究、经济_望、科技视野、管理观察、规划与设计、分析与测试 、资源与环境 、技术经验、调查研究、法制园地、教研争鸣 、社会讲堂、综合信息《区域治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双百方针”,理论联系实际,开展科学研究和学科基础理论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进学院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广东省治理现代化研究所,注册地址位于广州市东风中路305号8号楼。广东省治理现代化研究所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12440000797776809E,企业法人卢山,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广东省治理现代化研究所的经营范围是:围绕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开展理论研究、对策研究和学术交流,为省委省政府有关决策提供咨询;围绕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优化组织结构、创新行政管理方式等治理现代化课题开展调研并组织评审;承办《治理现代化》、《公共行政评论》杂志,编撰《广东机构编制年鉴》。通过爱企查查看广东省治理现代化研究所更多信息和资讯。

法治现代化研究》(CN:32-1869/D)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法制现代化研究《法制现代化研究》是2006年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公丕祥。基本信息中文名 法制现代化研究作者 公丕祥类别 法律目录编辑推荐本论文集收录了中外法律专业的学者和实践工作经验丰富的法律工作者的12篇论文,这些论文都是围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宪法基本权利的变迁及评价”为主题,关于法制现代化方向的研究成果。是法律专业学者的理想文献资料。目录主题研讨:基本权利的历史考察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宪法基本权利的变迁及评析原苏联东欧等前社会主义国家公民基本权利的演变每个人的权利——美国宪法第十四条修正案与美国民权的历史演变对澳大利亚公民权利概念与实践的历史考察裁判请求权的宪法化与人权的司法保护机制法制现代化的一般理论法制现代化的市民社会基础论析五四宪法:中国宪政现代化的真正起点法制现代化视域中的“军婚特殊保护”英国法制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及其模式特征习惯法与国家法的关系探析外国法学与法律发展研究司法审查的全球化家庭法一百年——法律从婚姻领域中的撤出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杂志

狄留庆,范碧亭,黄亚中药穴位给药治疗哮喘的药剂学研究进展,江苏中医1996,17⑸: 狄留庆,郭戎,范碧亭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加味逍遥丸中栀子甙和芍药甙,中国中药杂志 1997,22⑾: 谢辉,范碧亭,狄留庆薄层扫描法测定杠板归糖浆中槲皮素的含量,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13⑵: 狄留庆促渗剂对定喘膏透皮渗透的影响,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13⑶: 狄留庆,范碧亭加味逍遥丸体外溶出速率及其工艺规范化研究,中成药 1998,20⑸: 郭戎,狄留庆,谢辉,范碧亭HPLC法测定加味逍遥颗粒中丹皮酚的含量,中国中药杂志 1998,23⑶: 陈峰生,狄留庆薄层扫描法测定礞石滚痰丸中大黄素的含量,基层中药杂志 1998,12⑷: 狄留庆,谢辉,潘桂玲,范碧亭薄层扫描法测定加味逍遥颗粒中栀子甙的含量,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14⑵: 狄留庆中药药剂学综合设计性实验的教学与实践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14(专辑): 狄留庆,谢辉,范碧亭,毛春芹牡丹皮中丹皮酚提取方法及工艺参数的优化中药材1998,21⑴: 狄留庆,张丽云,沈金文,郭戎HPLC测定血压平滴鼻剂中芍药甙的含量中国中药杂志1999,24⑴: 狄留庆,范欣生,范碧亭,王永洁,童晓东止喘雾化液的制备及其质量标准研究,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15⑵: 狄留庆《中成药学》教学内容及要求初探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15(专辑): 王迎春,狄留庆TLCS法测定咽炎康颗粒中熊果酸的含量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5⑶: 狄留庆,刘忠保咽炎康颗粒制备工艺研究时珍国医国药1999,10⑾: 狄留庆影响方剂疗效的药学因素探讨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16(专辑): 狄留庆干姜挥发油的提取及其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研究中药材2000,23⑵: 狄留庆,徐枢HPLC法测定止喘雾化液中黄芩苷的含量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0,17⑴: 狄留庆,谢辉,孙小玉,朱荃,等经前安胶囊的主要药效作用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0,17⑿: 赵晓莉,崔小兵,狄留庆HPLC法测定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中葛根素及3’-甲氧基葛根素含量中国中药杂志2000,25⑺: 狄留庆,谢辉,朱荃,范碧亭,等镇静逍遥颗粒的药效学研究,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00,11⑴: 张余生,许惠琴,狄留庆穴贴定喘膏抗炎作用的研究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17⑹: 刘幸平,许惠琴,狄留庆定喘穴贴膏对过敏性哮喘豚鼠SOD、MDA、NO和NOS的影响中医研究 2001,14⑸: 范欣生,周志祥,姜静,余晶华,周建英,李伟东,狄留庆,高想中药吸入治疗中轻度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痰中IL-8水平的影响,中国医药学报2001,16⑵: 毛春芹,谢辉,狄留庆片姜黄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研究中成药 2002;24⑻: 杜伟,周萍,卢金福,许惠琴,狄留庆定喘穴贴膏对小鼠急性炎症的影响江苏中医药 2002,23⑵: 狄留庆,许惠琴,王维,林英勇穴贴定喘膏的平喘作用研究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18⑶: 杜吉荣,狄留庆影响中药制剂疗效的药学因素分析时珍国医国药 2002,13⑵: 薛明,狄留庆,黄耀洲细辛辛夷挥发油的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的研究时珍国医国药 2002,13⑶: 范欣生,周志祥,姜静,俞晶华,尚宁,狄留庆Effects of Composite Xinyi Aerosol (复方辛夷雾化剂) on Asthma Related Cytokines in Serum and Sputum of Patients with Bronchial Asthma,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2002,8⑷: 赵晓莉,崔小兵,狄留庆,李伟HPLC法测定海马中次黄嘌呤、黄嘌呤的含量中药材2002,25⑽: 狄留庆,谢辉,张莉,燕珂贞芪响声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3,20⑵: 谢辉,毛春芹,狄留庆护肝拔毒软膏质量标准研究中成药2003,25⑾: 狄留庆 蔡宝昌 李伟东 杨光明金银花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中药材2003,26⑺: 谢辉,狄留庆,毛春芹小儿定喘口服液止咳平喘作用研究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3,17⑸: 李伟东,徐斌,狄留庆,蔡宝昌RP-HPLC法测定通塞脉片不同拆方浸膏中绿原酸的含量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19⑴: 张莉,狄留庆,吴皓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通塞脉片中黄芪甲苷的含量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9⑵: 狄留庆,范欣生,沈红复方辛夷口服液的制备工艺研究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19⑷: 沈红,狄留庆,黄耀洲乳香、没药提取工艺可行性研究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9⑸: 王萍,许惠琴,狄留庆穴贴定喘膏对过敏性哮喘豚鼠IL-3、IL-5和IgE的影响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 2003,11⑸: 谢辉,狄留庆,毛春芹HPLC法测定咳喘平口服液中麻黄碱的含量中草药2004,35⑵: 李彦超,蔡宝昌,李伟东,狄留庆马钱子总生物碱的测定及其提取条件的正交设计优选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04,15⑴: 毕肖林,狄留庆薄层扫描法测定香菊感冒颗粒中百秋李醇的含量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20⑵: 沈红,狄留庆,黄耀洲不同提取方法对麻黄中麻黄碱提取得率的比较研究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⑶: 张莉,狄留庆,吴皓阳离子交换树脂法除珠蚌蛋白质的工艺研究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20⑶: 毕肖林,狄留庆纳米技术及其在医药学中的应用研究中医药学刊 2004,22⑹: 狄留庆,范欣生,赵晓莉,沈红复方辛夷口服液质量标准研究南京中医药大学(自然科学)2005,21⑵:111-112毕肖林,狄留庆,黄耀洲 穴位药物疗法及其临床应用机理分析时珍国医国药2004,15⑻:532- 李伟东,杨光明,蔡宝昌,狄留庆三种方法提取当归挥发油的气相色谱-质谱比较,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1⑶:206- 王金余,狄留庆,潘红英 TLCS法测定复方芪连胶囊中盐酸小檗碱含量,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⑹: 李伟东,狄留庆,羊亚香 复方通塞脉片提取工艺的研究河北中医药学报2004,19⑷:24- 狄留庆,毛春芹,谢辉,郭戎,等麝香酮2种不同包合物及脂质体载体经皮扩散比较研究中国中药杂志2005,30⑷:260~ 崔箭,狄留庆,沈红,崔勋 野罂粟中野罂粟碱提取方法及其含量测定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⑵: 张永太,吴皓,狄留庆,许风清厚朴饮片切制规格的研究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1⑶:173- 狄留庆中药制药工程学的内涵与外延初探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21⑵: 毕肖林,郭胜伟,狄留庆中华芦荟多糖提取和粗多糖中总糖的含量测定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1⑷: 狄留庆,沈红,燕珂,刘圣金,等旋转式制丸技术在通络微丸成型工艺中的应用研究中成药2005,27⑼: 狄留庆,蔡宝昌,陆茵,赵晓莉,单进军名优中成药二次开发的研究思路探讨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5,7⑷:49~ 狄留庆,倪美华,刘圣金杜仲炮制的历史沿革与现代研究进展南京中医药大学(自然科学)2005,21⑹: 刘圣金,狄留庆,吴德康杜仲炮制的研究进展时珍国医国药2005,16⑾:1078- 赵晓莉,狄留庆,吴皓清胃宁心胶囊精制工艺的研究,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1⑸:308- 倪美华,狄留庆,孙淑萍,等HPLC法测定穴贴定喘膏中木兰脂素的含量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5,16⑹:433~ 孙淑萍,狄留庆,黄耀洲,等穴贴定喘膏的透皮吸收研究中药材2005,28⑾:1026~ 单进军; 狄留庆RP-HPLC法测定川芎挥发油中丁基苯酞的含量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⑵ 倪美华; 狄留庆; 朱蓉蓉; 孙淑萍HPLC测定北细辛不同部位及穴贴定喘膏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⑵ 吴永霞; 吴皓; 狄留庆; 张莉两种淡水育珠蚌中多糖的含量测定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⑵ 单进军; 狄留庆; 罗兴洪; 陈浩RP-HPLC法测定川芎中丁基苯酞中草药2006⑵ 徐向彩; 狄留庆; 谈献和 脉络宁注射液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研究时珍国医国药2006⑷ 孙淑萍; 狄留庆; 黄耀洲; 倪美华中药全浸膏制剂防潮技术应用研究进展时珍国医国药2006⑶ 吴永霞; 吴皓; 狄留庆动物多糖的化学研究概况时珍国医国药2006⑷ 刘圣金; 狄留庆; 吴德康; 宋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杜仲中绿原酸的含量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⑴ 徐向彩; 狄留庆; 谈献和; 孙淑萍皂土澄清剂处理对黄芪浸膏粉吸湿性的影响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⑵ 韦昌桂; 沈宇清; 葛乃贵; 狄留庆; 张永太通解口服液质量标准研究中成药2006⑷ 孙淑萍; 狄留庆; 黄耀洲; 倪美华不同辅料对中药全浸膏制剂防潮效果的比较研究中成药2006,⑹ 花盈; 狄留庆薄荷油的基础研究及其应用开发世界临床药物2006⑷ 狄留庆; 孙淑萍; 黄耀洲粉体表面改性技术降低中药全浸膏制剂引湿性的应用研究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⑷ 吴永霞,狄留庆,吴皓,徐向彩气相色谱法测定穴贴定喘膏中麝香酮的含量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6,⑷: 高等中医药院校试用教材《中成药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编委 中医药系列丛书《家用中成药140问》,江苏科技出版社1998,编委 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中药专业试题精选》,江苏科技出版社1999,编委 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中药药剂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编委 中医药系列丛书《方剂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副主编 国家执业药师应试指南《中药药剂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编委 中医药系列丛书《临床实用中药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编委 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教与学参考丛书《中药药剂学》中国中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编委 国家执业药师应试指南《中药药剂学》中国中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编委 《海洋药物研究与开发》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编委 高等学校教材《中药制药工程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编委 《物理药剂学的理论与实践》,上海科技出版社,2005,编委 高等学校研究生用教材《物理药剂学》科学出版社,2005,副主编 通塞脉微丸的研究与开发 国家项目 第一马钱子生物碱抗肿瘤机理及其靶向给药制剂的研究 国家自然基金 第三杜仲饮片炮制工艺及质量标准规范化研究 国家项目 第一穴贴定喘膏的产业化研究 部,省项目 第一通塞脉片复方活性部位群及其药效学研究 部,省项目 第二中药质量控制关键技术-指纹图谱的研究 部,省项目 第五中药全浸膏制剂防潮技术的应用研究 其他项目 第一半夏泻心胶囊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前研究 其他项目 第二中药复方辛夷口服液治疗哮喘的分子生物学机理研究 部,省项目 第三芍药甘草汤配伍机理及物质基础研究 部,省项目 第四 名优中成药二次开发的研究思路探讨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5,7⑷ 第一旋转式制丸技术在通络微丸成型工艺中的应用研究 中成药 2005,27⑼ 第一粉体表面改性技术降低中药全浸膏制剂引湿性的应用研究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4 第一不同辅料对中药全浸膏制剂防潮效果的比较研究 中成药 2006,⑹ 第二白芍中芍药总苷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工艺研究 江苏中医药 2006,⑿ 第二不同种类离体皮肤及人工合成膜对川芎贴膏体外透皮试验的影响 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 2006,⑹ 第三气相色谱法测定穴贴定喘膏中麝香酮的含量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06,⑷ 第二RP-HPLC法测定川芎中丁基苯酞 中草药 2006,⑵ 第二HPLC法测定穴贴定喘膏中木兰脂素的含量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05,⑹ 第二穴贴定喘膏的透皮吸收研究 中药材 2005,⑾ 第二麝香酮的2种不同包合物及脂质体载体经皮扩散比较研究 中国中药杂志 2005,⑷ 第一 中药药剂学 中国中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3-01-01 第三海洋药物研究与开发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04-02 第五中药制药工程学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01-01 第四物理药剂学的理论与实践 上海科技出版社 2005-01-01 第四物理药剂学 科学出版社 2005-01-01 第四

回答 中国药学杂志,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中国中药杂志,药学学报,中国晦洋药物杂志,中国临床药学杂志,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 药学类的权威核心期刊有:药学学报 中国药学杂志 中国药理学通报 药物分析杂志 中国新药杂志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中国抗生素杂志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中国药房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华西药学杂志 提问 有没有 联系方式 回答 亲,您是做什么用呢 亲可以到邮局定刊 提问 发论文 回答 清稍等亲 提问 不明白 回答 请稍等亲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社首页 地 址: 北京丰台区菜户营东街甲88号邮箱:lcyywxxsb@ 邮 编: 100055 电 话: 010-57125070 传 真: 010-57125070 手 机: 13366441483 联系人 : 王编辑 公司网站:  提问 中国药房 联系 回答 请稍等亲 023-68586727 ,023-68586827 更多25条 

安徽没有什么医学院比较好!你上省外的哦1比如天津医药大学!学临床专业最好的!出来好找工作哦!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杂志社

楼上说的就是了,你自己看看自己合适那个。

回答 中国药学杂志,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中国中药杂志,药学学报,中国晦洋药物杂志,中国临床药学杂志,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 药学类的权威核心期刊有:药学学报 中国药学杂志 中国药理学通报 药物分析杂志 中国新药杂志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中国抗生素杂志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中国药房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华西药学杂志 提问 有没有 联系方式 回答 亲,您是做什么用呢 亲可以到邮局定刊 提问 发论文 回答 清稍等亲 提问 不明白 回答 请稍等亲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社首页 地 址: 北京丰台区菜户营东街甲88号邮箱:lcyywxxsb@ 邮 编: 100055 电 话: 010-57125070 传 真: 010-57125070 手 机: 13366441483 联系人 : 王编辑 公司网站:  提问 中国药房 联系 回答 请稍等亲 023-68586727 ,023-68586827 更多25条 

专业论文发表,覆盖范围广,与多家杂志社合作,审稿通过率高,价格低,速度快

《中国实验方剂学》《新中医》都是核心期刊,可发表关于中药方面的文章。中医核心期刊目录如下:中草药 中国中药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国针炙 中成药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中药材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药药理与临床 中华中医药杂志 针刺研究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辽宁中医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 中医杂志 新中医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中国天然药物

治理现代化研究杂志如何

论坛现场林祥国在致辞中指出,《法治现代化研究》的创刊是江苏省法学领域的一件大事,在我省法学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并对期刊的发展提出三点意见,一要把握方向,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坚强理论阵地;二要瞄准目标,把期刊办成全国一流、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刊物;三是行成合力,把期刊办成江苏繁荣法学研究事业的平台。周琪在讲话中指出,理论因时代而强,期刊因时代而兴,省委宣传部对这份刊物寄予了深切的期望和祝福,并就办好刊物提出了三点看法:期刊的发展应当把牢正确导向、强化问题意识、彰显专业特色。侍鹏在致辞中肯定了《法治现代化研究》创刊对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法治中国的的积极意义,并表示江苏省委政法委将一如既往的全力支持期刊的发展。开幕式上,胡敏强肯定了《法治现代化研究》期刊创刊对法学学科建设的里程碑意义,并表示这是江苏省法学界,新闻出版界乃至全国法学界通力合作的成果。张新宝、黄闽表达了对《法治现代化研究》创刊的美好祝愿,并表示法学期刊不仅要为思想和学术进步提供方法,还要为治理实践提供工具。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是一个人才济济的法学院,创办这样一个刊物,对于法学界以及法治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洪流、沈建国在发言中肯定了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近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并就期刊未来的发展前景表示了高度的期待。对期刊的发展提出3点意见: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引领学术发展;强化专精尖的发展之路;建设一支有担当的办刊队伍。论坛闭幕式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彭志斌主持。公丕祥教授在闭幕式上对法学界同仁的支持表示了衷心的感谢。他指出,一份学术刊物就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当代中国处于最为广泛、深刻、深远的大变革时期,这场转型和变革的目标就是实现现代化,在法治领域的具体表现就是推进国家法治的现代化。因此,希冀通过专业法学期刊的建设对时代有所贡献。同时对各位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发表的真知灼见表示感谢,编辑部将倍加珍惜、仔细研究、深入消化,同时将认真学习各个期刊办刊的宝贵经验。

下单周期1到3个月栏目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当代中国与世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研究、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研究述评、当代资本主义研究、西方思潮评介、政治学前沿、政治经济学前沿。教学与研究是正规期刊文章特色要求本刊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论文署名“搭便车”现象,对多作者署名的文章将进行更为严格的审核,内容摘要为文章主要观点之提炼,字数一般控制在200到00字为宜,关键词一般为3至5个提供英文摘要及关键词更佳。正文标题末尾不使用标点符号问号、叹号、省略号除外层序一般不超过5级,可使用“一”标明不宣用以与注释序号区别来稿需署作者真实姓名,并提供作者简介、工作单位、通信地址、邮编、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地址等详细信息文献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并在正文引用处标明序号,每条文献的项目要写全是期刊的文献必须标注起止页码。

《法治现代化研究》杂志,于2017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2-1869/D,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专题研究、域外法治、学术动态等。《法治现代化研究》杂志的办刊宗旨为: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密切关注中国法治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深入开展法治现代化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论研究;深刻把握中国法治国情特点。法治现代化研究杂志栏目设置特稿 主题研讨:人工智能与法治现代化 专题研究 域外法治 学术动态 法治现代化研究杂志特色介绍(不代表本站观点)一、《法治现代化研究》编辑部是《法治现代化研究》合法稿件编审机构;本网站是本刊在线投审稿系统。除此之外,本刊未委托其他任何网站接收稿件;也没有授权其他任何机构及个人为本刊组织稿件。二、《法治现代化研究》在线投稿后,勿再向编辑部邮寄书面稿;通过书面形式投稿的,稿件须寄给本刊编辑部,勿寄给编辑个人。三、《法治现代化研究》发表于本刊的文章其版权属于《法治现代化研究》编辑部。对本刊发表的任何文章进行转载、摘登、翻译或集结出版,均须事先征得本刊编辑部的许可。四、发表于本刊的文章其所体现的观点均属于作者个人,不代表本刊编辑部及刊物主办、承办单位的观点。五、本刊为法学专业学术期刊,强调文章具有鲜明的理论性。本刊不刊发以下类型的文章:单纯介绍制度实践或理论观点的文章;会议综述;学术综述。

矛盾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本状态,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不同的矛盾在人类社会中呈现为各式各样的社会问题,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人类不断解决各类社会问题的过程史。黑格尔就明确指出“矛盾是一切运动和生命力的根源”。进一步来看,人类社会的发展其实就是人类作为主体与其他一切对象物发生关系,并不断改变和改造对象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从而不断满足人类需求的过程,换句话说,就是人们不断调节、控制和处理人与他者关系和利益的过程。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必然会呈现出“当时代”的特点,这些矛盾和问题很大程度上超出了“原时代”人类能力处理范围,因此,国家及国家“治理”能力也正在这样的意义上得以产生和不断发展。如果将历史上的国家处理社会矛盾和问题的方式都看做国家治理能力发展的一个阶段和一种样态的话,国家治理能力经历了农业社会统治型治理国家治理能力阶段、工业社会管理型治理能力阶段和现代社会合作型治理能力阶段等三个阶段和样态。  从本质上讲,时代问题是时代能力的呼唤,历史上的每一种国家治理能力阶段和样态都是当时历史阶段下对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或者说“时代化”)要求,是国家治理能力随着国家和社会发展而相应发展和与之相适应的过程。当人类历史发展到全球化、民主化和信息化的后工业时代,人们发现如果将所有希望都寄托于国家(政府),这样做既是空想的也是危险的,于是人们认为现代社会的国家诸多问题及其复杂性,需要包括政府在内的多元主体进行有机合作治理。从目的论来看,无论是什么样的国家治理能力样态,国家治理能力的主要任务都在于实现国家目的。由于现代社会的要求和现代国家的建立,规定了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国家和社会的善治,从而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一、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是现实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从世界范围来看,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已成为当今人类社会关注的焦点。当今社会是现代化进程中主权国家治理的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时代背景和“主权国家治理”现实状况是现代社会两个非常鲜明的特点。  一是,现代化进程带来的变化及问题。整个人类社会已经不可避免地处在了现代化进程当中,这种现代化集中表现为人类的理性化、经济的全球化、世界的信息化和社会的民主化,现代化的潮流推动着整个人类的进步,与此同时,也产生了各式各样的现代化问题。例如:从个体方面来讲,现代化促进个人主体意识和个人理性的觉醒,但也带来了个体原子化倾向、利己主义泛滥、拜金主义盛行等问题;从社会方面来讲,现代化促进了社会活力、效率和相互联系,但也带来了价值观矛盾、利益冲突、环境破坏、道德失范等问题。整个人类社会呈现出各种极其复杂交织的问题,管理科学专家比尔说:“旧世界的特点是管理事务,新世界的特点需要处理复杂性”。  二是,主权国家治理失效问题。随着民族主权意识的觉醒,世界各地民族主权国家纷纷建立,但是由于很多民族主权国家的自身建设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出现了治理失效的问题。当然这里讲的主权国家治理失效,主要是指主权国家的政府在治理国家过程中的失效,因为,传统意义上讲的治理基本上都指的是政府治理。从总体上来讲,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治理失效问题。从发达国家来看,很多发达国家的政府被定位为“超级奶妈”,却出现了政府职能越来越大、机构组成越来越复杂、运行效率越来越低下、财政收支出现严重赤字等问题,政府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很难满足公民的需要;与此同时,政府越来越复杂化、越来越精英化,公民很难有效认知和了解政府的决策和行动,也很难对政府的公共管理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因此,很多发达国家公民对政府及政府行为越来越失去兴趣、越来越失去信心和越来越失去信任,政府的国家治理能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从发展中国家来看,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政府要么“太大”要么“太小”,有些发展中国家的政府把国家的所有领域都作为政府管理的对象,政府承担着“大内总管”的角色,导致政府机构庞大、治理方式粗暴、治理力不从心、社会缺乏活力等问题;有些发展国家则过度迷信市场和社会的万能,把自身定位于“社会的小孩”,导致国家混乱无序、社会深层分裂、国家内耗与贫困等问题。因此,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国家治理能力的合法性和有效性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诸多问题,出现了国家治理能力的危机。更进一步来看,全球化更是使得某个国家治理问题很难被控制在某国或某个区域的范围内,而是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扩散和传导,使得诸多问题变成了全球性问题,出现了国家治理问题的“涟漪效应”和“蝴蝶效应”;与此同时,很多国际性问题也超越了国界,渗透和转化为了主权国家内部的治理问题。因此,从某种角度上说,推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相匹配、相促进,已经成为整个人类社会广泛关注和思考的焦点问题。  就中国社会发展而言,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研究显得更为迫切。从中国社会当前发展情况来看,中国社会正处在社会转型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  一是,解决中国社会转型发展所产生的系列问题的需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发生着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半封闭型的传统社会向开放型的现代社会、从计划经济社会向市场经济社会的转变和转型。随着我国整个经济社会的转变和转型,当前社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社会问题,主要包括价值冲突、利益矛盾、公共环境恶化等问题,并且这些矛盾和冲突呈现出集中爆发、广泛凸显和深度交织的特征。从深层次上来看,主要是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社会活性化、价值多元化、利益多样化所伴生的问题,而且这“三化”又相互影响、相互促动、相互深化。正是这种深层次的社会观念、结构和形式的变化,必然要求国家治理方式和国家治理能力与之相适应。  二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迫切要求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改革发展的系统工程,系统改革的根本是通过对政府自身的改革推动社会整体的改革,当前中国政府自身面临着贪污腐败、敷衍塞责、随意决策、执行不力、社会互动性差、社会回应不够等问题,而这些问题从根本上讲是国家治理能力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与此同时,随着中国改革发展,中国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意识越来越强,中国的各类社会组织越来越多、力量和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如何更好地调动公民和社会组织参与国家治理,如何发挥各类社会主体的积极性并有效整合所有社会治理主体的能力,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又一重大课题。研究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既是解决转型中国所产生的系列问题的需要,也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因此,在这样一种背景下研究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是社会科学发展的强烈呼唤。  理论研究的发展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的,随着社会经济、技术和观念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出现的问题变得越来越多样、多变、多维、多态,并表现为愈加的关联性、整体性和复杂化的倾向,原有的国家控制理论、自由经济理论、福利国家理论等经典社会理论已很难对当代社会发展进行全面解释和有效指导,于是出现了社会科学传统范式的危机。20世纪70年代后,新公共管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协同学理论、自组织理论等复杂性理论相继产生并广泛运用于社会科学研究当中。与此同时,西方一大批学者在在汲取新的社会理论营养的基础上,将视角聚焦在了国家管理的新范式上。例如:治理理论创始人之一的詹姆斯•罗西瑙( James NRosenau) 指出“现代社会问题要求我们采取一种与传统方式不一样的处理方式,我们或许需要提出一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管理理论,它将良善治理和公共利益的增进作为共识性目标,这些管理活动的主体既可以是政府组织,也可以是非政府组织,它既可以是包括政府的管理机制,同时也包括非正式的、非政府的管理机制。”罗西瑙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社会的问题与过去的问题相比,发生了质的变化,而这些新的社会问题要求一种新的社会理论来解释,也需要一种新的社会理论来指导解决。罗茨(RRhodes)则认为,“有序统治的环境和条件已与过去大不相同,因此,我们需要以新的方法和模式来统治社会,治理意味着统治的含义有了根本性的变化,意味着一种全新的统治过程。”罗茨认为,在当今社会,国家维护社会秩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环境和条件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种背景的根本性变化要求一种全新的国家管理理论来处理社会问题和推动社会发展。全球治理委员会则在《我们的全球之家》的研究报告中指出,“现代社会当中的各类相互冲突或不同利益的调和,需要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采取联合应对的行动。这个过程既包括人们必须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通过人们协商形成的同意或共识的非正式制度和安排。”全球治理委员会认为,传统的政府作为单一主体管理社会的方式,已经无法很好地处理各类社会冲突和矛盾,也无法调和各社会成员的利益和需求,而是需要一种政府和非政府组织或个人的正式和非正式的合作治理的方式。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研究是社会科学理论随社会发展而发展的结果,也是社会科学自身发展导致范式转换的要求。  在中国,就笔者掌握的资料来看,笔者发现最早介绍“治理”或“治道”的文章可能是在1995年《市场逻辑与国家观念》(“公共论丛”第一辑)上有一篇署名为“智贤”的论文——《GOVERNANCE:现代“治道”新概念》,文中将Governance翻译成“治道”,认为“治道”就是指提高公共事务治理效能和提高驾驭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接着,1999年,中央编译局俞可平研究员就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杂志上就发表了题为《治理和善治引论》的论文。他在文中全面梳理和论述了治理、善治和全球治理等相关概念,系统介绍了西方诸多学者的治理理论和代表性观点,深入分析了治理理论的缘起、产生、积极与消极影响及未来可能性,然后在综合评述各种治理理论和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治理理论思考和观点。他认为治理理论是全球化进程的必然逻辑结果,也是两大阵营结束冷战后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要求,是当今时代公民社会和民主世界的要求,是当今时代合法治理和有效治理的要求。他进一步指出,治理理论是对社会科学中长期形成的两分法思维的一种超越,认为有效治理是市场方式与计划方式、公共组织与私人部门、国家政府与公民社会、主权国家与国际社会的有机合作管理公共事务的过程;它强调现代管理的本质就是合作应对;它合法权力的来源不仅仅是政府,还包括社会组织、市场组织和公民,这也就决定了政府、社会和公民共同分享公权力和共同承担公共责任。这些前瞻性的观点体现了中国学者对国家治理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的强烈呼唤。2000年,俞可平主编的《治理与善治》论文集出版,收录了国际上知名的治理理论代表人物斯托克、罗茨、库依曼、杰索普等人的论著,“治理”随即成为一门国内学术界的“显学”。十多年来,众多学者都对治理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涉及到了治理价值、治理主体、治理方式、治理资源、治理背景、治理影响因素、中国治理、企业治理、城市治理、乡村治理等方方面面,大大深化了国家治理和国家治理能力研究。但是,与此同时,笔者也发现直接以“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题的研究非常之少,大多对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研究都只是散见在各类治理相关主题的研究当中。  综上可以明显看出,国家治理问题是现代社会的重要课题,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研究更是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因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将是一切国家治理资源转化为国家善治效果的关键和根本。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