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中国美术杂志主编

发布时间:

中国美术杂志主编

王朝闻,雕塑家、文艺理论家、美学家。王朝闻(1909—2004),别名王昭文,后取《论语·里仁》中“朝闻道,夕死可矣”语义,更名王朝闻。笔名汶石、廖化、席斯珂,卓越的文艺理论家、美学家、雕塑家,艺术教育家,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美学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王朝闻1909年4月18日生于四川省合江县。早年学习绘画、雕塑。1926年在成都艺专等校学美术,1932年在杭州国立艺专学雕塑。1937年参加浙江抗敌后援会所属的浙江流动剧团和五路军战地服务队,从事抗日文艺宣传活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在成都私立南虹艺专等校教书,任成都民众教育馆美术部主任。1940年12月赴延安后,曾在鲁迅艺术文学院美术系任教。1941年为延安中央党校大礼堂创作的大型毛泽东浮雕像,被称为解放区美术作品的代表作。新中国成立后,曾在中宣部文艺处等部门工作。历任中央美术学院副教务长、《美术》杂志主编、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顾问,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华美学学会会长、名誉会长,中国作家协会顾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政协第三、四、五、六届委员等。五十年代后期,他的文艺评论虽以造型艺术为主,也广泛涉及文学、戏剧、电影、曲艺、民间文艺、摄影等领域。他的理论发现,源于直接和间接的审美经验,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把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融为一体,在全国拥有广大的读者群。2004年11月11日23时10分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王朝闻是在艺术创作上取得突出成就的实践者。他为《毛泽东选集》封面创作的浮雕《毛泽东像》、圆雕《刘胡兰像》、圆雕《民兵》等作品,都属于新中国美术的代表作。他是熟谙实践的美学家。在七十余年的艺术与学术活动生涯中,横跨美术、文学、戏剧、电影、曲艺、民间文艺、摄影等领域,先后出版了专著和论文集40余种,近千万言。他通过数十部近千万言的著述,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学和文艺理论体系作出了卓越贡献。他的美学既是艺术家的美学,也是哲学家的美学,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色。他一生坚持文学艺术为人民服务的方向,关注艺术与生活中的重大课题,坚持真善美的艺术理想,强调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借鉴外国的先进文化。他十分注重美育教育,为提高文艺工作者和群众的审美素养付出了毕生心血。他的美学思想和理论建树,指导和影响了新中国的几代美术工作者。

王朝闻童年时原名昭文,“郁郁乎文哉”之意,是注定要为中国文化奋斗一生的。后来取《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语义,更名王朝闻,更是表示以对真理不懈的追求为天职。其实,崇尚真理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天然属性,孔子早就说过“士志于道”,斯言矣!难得的是,心中的理想一辈子不离不弃,矢志的追求能不屈不挠,也即孔子所说“吾道一以贯之”。王朝闻早就著作等身,晚年仍以“夕不甘死”自勉,天天黎明即起,奋笔写作。王朝闻的美学思想和理论创见,已经影响了新中国五十多年来的几代美术工作者。他以几十部近达千万言的著述,成就了一座学术丰碑。王朝闻生于四川省合江县,1927年至1930年在成都求学期间,已在报纸上发表文章,还写过剧本和中篇小说。1932年入杭州国立艺专学习雕塑,这一时期创作的木刻《三等车厢》曾参加上海“春地美术研究所展览会”,受到鲁迅关注。1937年日寇入侵,他放弃未完成的学业,参加了“浙江流动剧团”,画了大量抗日宣传画、连环画和漫画。1939年在成都任艺专教员期间,创作了许多反映战地生活的连环画、速写和文学作品。由重庆赴延安的前夕,曾选两三年所作百余幅作品,交友人拟转到香港出版,但因太平洋战争,不幸全部散失。1940年,王朝闻经重庆八路军办事处介绍赴延安。先在鲁迅艺术文学院美术工厂制作雕塑,后到美术系任教。期间创作了毛泽东像、斯大林像、鲁迅像等许多雕塑和速写作品,又为延安中央党校大礼堂创作大型毛泽东浮雕像。该作品虽已被胡宗南军队捣毁,但作为解放区美术的代表作之一,将永远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占有一页。后来,王朝闻在华北联合大学(后改为华北大学)美术系任教,曾创作张家口解放纪念碑,因张家口失守而中止。在良乡一起与华北大学师生待命的纷乱中,他还完成了《民兵》的草稿。解放以后,他为《毛泽东选集》创作了毛泽东浮雕像,为革命历史博物馆创作了圆雕《刘胡兰》、《民兵》等作品,这些都成了新中国美术的代表性作品。他首先是艺术创作的实践者,在他七十多年的艺术生涯中,雕塑是很重要的一章。1941年,王朝闻在延安《解放日报》副刊上发表了文艺短论《再艺术些》,以反对公式化概念化倾向的鲜明态度引人注目。这也是他的第一篇文艺评论,为以后从事文艺评论和美学研究埋下了伏笔。1949年春开始,他在《进步日报》、《人民日报》、《文艺报》等九家报刊发表美术评论,十个月内连续发表文章52篇,产生了很大影响,1950年结集为《新艺术创作论》。其后,他在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讲授创作课及全校文艺理论创作方法课,兼任《人民美术》主编,开始往文艺理论研究转向。从1949年到1966年的十七年期间,他共出版了六本论文集。继影响广泛的《新艺术创作论》之后,有《新艺术论集》、《面向生活》、《论艺术的技巧》、《一以当十》、《喜闻乐见》、《隔而不隔》等。他的文艺评论以造型艺术为主,也广泛涉猎文学、戏剧、电影、曲艺、民间文艺、摄影等领域。他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把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融为一体。他的理论发现,源于直接和间接的审美经验,以鲜明的个性,独特的见解和生动的文风为人喜闻乐见,产生了广泛影响。1961年开始,他着手组织全国美学界的学术骨干主编高校文科教材《美学概论》,期间多次到北京大学等高校讲演和组织座谈,了解教学需要和学子的审美兴趣。《美学概论》自1981年出版以来,已印行29次,在中国当代美学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王朝闻1980年完成的红学专著《论凤姐》,源于“文革”被迫停笔时期,对极“左”思潮之下种种形而上学现象的观察和冷峻思考。在其后20多年中,他对美学理论的研究更趋系统和深入,研究对象不局限于文艺现象和文艺思潮,更注重审美关系和理论规律的揭示,注重从现实美、艺术美和审美心态角度阐述真知灼见。这期间出版的著述有《开心钥匙》、《再再探索》、《不到顶点》、《了然于心》、《审美的敏感》、《似曾相识》、《会见自己》、《审美谈》、《审美心态》、《雕塑雕塑》等,在关于艺术的审美特性和现实的审美关系方面,阐述了自己独特而且系统的见解。这一时期研究的重点,在于探讨审美关系中的审美特征,特别是审美主体心态的研究。王朝闻王朝闻担任过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美术理论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等职。在众多行政工作和社会活动中,仍抓紧一切时间进行研究和写作。晚年出版的著述除上面所说,尚有论文集《东方既白》、《一身二任》、《趣与悟谐》、《断简残篇》,专著《〈复活〉的复活》、《神与物游》、《吐纳英华》,《石道因缘》等。1998年,《王朝闻集》22卷出版,汇集了他在六十多年间的主要著述。这一段时间,他主编了《中国民间美术全集》14卷、《中国美术史》12卷、《八大山人全集》5卷,这些规模庞大的学术著述汇聚了学界的综合成果,代表着中国当代学术领域的进展,它们的出版为中国当代文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七十余年的艺术生涯中,王朝闻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副教务长、《美术》杂志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红楼梦学刊》主编、中华美学学会会长、中国作家协会顾问、全国政协第三、四、五、六届委员等职。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是他在五十年前受命筹建。他是一个富于实践品格的美学家,一个具有真知灼见的文艺理论家,一个把一生的光和热都献给了中国文化建设的学者,在中国文化艺术和学术建设的许多方面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是当代中国一座永远的学术丰碑。

美国国会颁发:国际艺术大师 美国国会颁发:国际艺术大使美国哈佛大学终身艺术成就荣誉勋章美国休士顿大学终身艺术成就奖美国休斯顿荣誉市民及亲善大使美国休士顿大学亚美研究中心艺术顾问美中艺术协会会长中国南京师大美术学院客座教授鑫生国际艺术学院院长获得荣誉:美国国会颁发:国际艺术大师,美国国会颁发:国际艺术大使,美国哈佛大学终身艺术成就荣誉勋章,美国休士顿大学终身艺术成就奖,美国休斯顿荣誉市民及亲善大使,江苏省华侨书画院理事,王鑫生国际艺术学院院长,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美国油画家协会会员。旅美画家王鑫生移居美国已近20年,在他的艺术创作中非常鲜明的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的跨越性。艺术家王鑫生在国际画坛享有崇高的声誉。王鑫生展现了通过意象手法和中国写意精髓来贯穿油画的主题作品。在表现手法上,王鑫生以东方意象表现主义风格取材人物为其表现题材,在油画表现形态上可谓开辟先河。当中国写意元素与西方表现主义的油画风格相结合时,他——王鑫生,创造了一种新的绘画语言;艺术史学博士、中国美术杂志主编尚辉说,王鑫生的画作浑然大气、让东西方的文化、意识、笔法、刀法、技巧产生碰撞,让他感到一种具大的震撼力。他认为王鑫生不仅在技艺上炉火纯青,而且他画面中的创造力和生命力都登峰造极,他画中的震撼强度和冲击力在画坛中是少见的,他的画不用著名,一看便知。当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和综合国力的提高而把中国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去影响世界的时候,王鑫生的作品正是跨文化学艺术史的研究对象;美国国国会山庄特别在2008年10月4日在美国国会山庄首次专为艺术家王鑫生升旗,表彰他作为世界著名的艺术大师和杰出的教育家所做出的贡献,作为唯一一位华人艺术家,授予美国国家最高级别的荣誉和形象代言人,艺术家王鑫生说,非常感谢美国国会给于我美国国家最高级别的荣誉和肯定,我将会用我的艺术作品架起中美之间的文化艺术桥梁。现居于美国休士顿的王鑫生先生是一位当代国际艺术家和教育家,同时也是现存当代艺术中融汇中西艺术元素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将中国艺术意境与西方油画技巧浑然结合,但又未抽离当代的表现主义特征和对现实生活事件的对应。评论家称他是有别于表现主义和抽象的具有中国元素的当代意象艺术主义。他化各国文化的冲突为和谐,创造出别具一格的“王鑫生画派”,得到海内外三千专业和业余画家的追崇,在国际美术界享有崇高的声誉。2009年美国国会由于他对艺术的贡献授予他“世界艺术大师”的称号,并于美国国会山庄为艺术家举行升旗仪式。2008年,受邀为哈佛大学客座讲解中西方艺术,哈佛大学并授予其“终身艺术成就奖”。他的长卷油画巨作《雨鹤惊香》曾在台湾引起轰动,其作品并多次受邀在世界级拍卖机构参加拍卖,拥有非凡的拍卖成绩。他的作品曾多次在多个国家的博物馆和艺术机构展出,并拥有许多喜爱他作品的私人收藏家,如前任美国总统并在中国担任过驻华大使的老布什先生,现美国国务卿希拉里,篮球明星姚明,以及壳牌石油公司Shell Oil Company 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约翰·霍夫梅斯特先生等。王鑫生先生1949年出生于古城西安,父母是专业画家,六岁起跟随国画大师陈景堂学习,获得真传,十三岁便举办个人国画展,大学期间得到系统的油画训练。1993年始,旅居美国。在旅美期间经历了艺术生涯中从具象俄罗斯写实到印象派等不同画风的改变,后形成当代意象的表现风格。艺术家常常称过去的30年是自己的蜕变。没有坚实的写实基础和中国艺术对人类内在意识的探讨等元素是不会有现 在的意象主义。而这种风格应该是从意识形态上更贴近 于寻求“道”于“器”之间的关系。更应该寻找具体物象和抽象的语言,视觉,听觉等元素的架构关系。这些应该是意象的基础,而更应该挥发的是情感。具体到情感和时间事件时就是当代意象主义在立意的根本之处。王鑫生先生的作品可分为两大类型。第一种是更具体为事件性作品,如《黄河涕歌──船夫的生死一线》、《震痛》、《心愿》、《仿佛记忆──圆明园兽首系列》和《辛亥革命──风流人物绘》等作品更具体的找寻具象表现风格和时间,事件中人物的微妙情感。艺术家称在这些作品中探讨的是人物之间和事件本身的共鸣。“西方很多抽象作品是自我意识形态的表现,是自我的,个体的”艺术家说:“而我的意象,以有限表现无限,以无形概括有形,它是情感的寄托,是视觉语言和精神价值的综合体。它是在一种背景文化和一种精神向往的图腾。他不是一种自我意识形态的展现。而是在具有禅境的思想和精神的高度统一。当架上艺术融入物象元素和想象空间时,任何作品都进入了意象空间,同时也决定了它的艺术特性,在艺术语言上这些元素是相互融合的。”王鑫生先生不但是一位著名的艺术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自1995年成立王鑫生美术学院至今,率领三千弟子在美利坚纵横驰骋,桃李芬芳,硕果累累,门徒成绩非凡。学生刘文君的作品《未来的托付(Yorea,在德克萨斯rodeo拍卖会上以十万美金的拍卖价格刷新了几十年拍卖记录。聂磊在数十个国家,三千多专业画家参与的《世界和平艺术大赛》中一举夺冠。休士顿市政府为表彰和感谢王鑫生培养了众多艺术人才,授予王鑫生先生“荣誉市民”及“亲善大使”称号。市长亲自宣布3月15日为“王鑫生日”。王鑫生先生把西方写实、中国的写意、俄国绘画的批判现实主义的技巧,在加上现代派绘画的表现风格,共同构成了他博大精深的艺术世界。他融合东西方绘画精髓为一体,以海外华人的独特感受表达对世界的爱、对文明的思考和对人类和谐和平的热切呼唤。王鑫生先生的作品集他穿越时空的多年探索总是在不断的升华和创新,每次新作的问世都给人们强烈的震撼。北京今 日美术馆将在今 年7月2日为他举办大型个人展览,届时将全方位地系统展出王鑫生先生各个系列的拳头作品。人们拭目以待,希望早日能在北京目睹王鑫生先生的艺术风采和欣赏王鑫生先生的大作。 艺术是生命永恒意识的表现,将热情美好的或悲凉痛苦的,以绘画特有的方式启迪人们的思索。——王鑫生艺术家的本能是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和创造具有自我语言的艺术世界。小时候常模仿戏剧中人物生动的动作和表情,戏里的人物是夸张的但也是活生生的。其实人物生动的肢体语言和表情是最能反映其状态和性格的。近 来作画常常结合中国意象的表现立意和生动的人物情态语言,力求表现一种具有更多想象空间的视觉冲击力。面对自己这些年的作品,有很多感触。我的艺术和生活经历就像是中国这些年的变化。我是和共和国同龄的。经历了建国,大跃进,灾荒年,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和出国潮也目睹了近些年的经济腾飞。当知青的那些年有幸画了很多主席像,在工厂组织宣传队培养了对音乐的偏爱。所以在很多题材性作品里我也将音乐带进了里面。世界上只有艺术是无国界的。音乐和绘画本来就是在高灵性的层次上有共的。每当作画时我总是要放一些能使我带动画面的音乐。意想随着音乐挥洒在写意的快意中。有位国外的评论家在讲到意象和抽象时说这些是外国的东西,就像舶来品一样进到中国就被中国的画家模仿了并搞的四不像。其实意象和抽象恰恰是中国艺术的立足点。把中国艺术画的感念和西方油画艺术的语言结合是必然的。也是现行艺术大环境下艺术家国际化的产物。中国绘画美学认为,美是要在物理世界之外构建一个情景交融的意象世界,而“意象”就是美的本体,也是艺术的本质。这是本身绘画的基本立足点。没了“意象”就没了所有的绘画语言。写实之后的浪漫主义、以后的移情论、表现主义和现象学美学,都是沿着这个路子走下来的,尽管它们之间也存在重要的差异。 但根本源于“意象”。从古时《易传》到今时这个时代它是立的住得。所以我觉得抓住了“意象”就抓住了中国传统美学和西方现代美学的契合点。一些自己的绘画和生活。希望画界朋友多多指导。2011年于美国休士顿

中国美术杂志社主编

我所知道的只有徐渭和徐悲鸿。

刘藏元,女,湖南人,刘藏元,原名刘葵、刘解放,女,1950年出生,武汉市人,现居住北京。自少年时期随伯父刘炳荣(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刘藏元,女,湖南人,刘藏元,原名刘葵、刘解放,女,1950年出生,武汉市人,现居住北京。自少年时期随伯父刘炳荣(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父亲学画,后师从台湾著名国画大师胡念祖。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易经学画风创始人、中国华夏画院副院长、中国名家书画研究院副院长、清新书画院副秘书长、中国名人名家书画协会副主席、中国名人名家书画院副院长、中国大学生志愿支教工程发展委员会委员、中国书画产业联盟副秘书长、美国纽约亚洲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世界杰出华商协会会员、台湾艺术协会理事、台湾水墨画会会员等。作品曾在美国、台湾及国内展览,并多次获国际及国内金、银、铜奖。作品曾在美国、韩国、日本、中国、中华台北展览、并多次获国际及国内外金、银、铜奖。2000年台湾纪念孔子2550周年诞辰中国艺术协会美术作品大展,荣获金奖。艺术作品市场参考价为(国画:贰拾伍万元/每平尺)国礼艺术家、国家一级美术师、慈善画家刘藏元,多年来一直热心公益、慈善事业。  2010年8月1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第三届中华创新人物高峰论坛暨创新人物颁奖盛典上,被授予“中华十大最具创新力的书画家”的光荣称号,并得到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2011年1月11日被授予“中国公益事业形象大使”荣誉称号,2011年1月被授予“公益楷模”光荣称号和 奖牌,2012年荣获品牌中国女性书画行业公益人物奖。  因其创作的《观音》作品或慈悲、或祥和,特别是她的代表作《金观音》以独特的调配材质和色彩展现令得作品贵气满溢。由于刘藏元对公益慈善事业积极提倡和努力参与以及她的显著创作成就,使她的作品充满对世人的爱而被称为“中国画观音第一人”。  刘藏元现任世界杰出华商协会理事、中国名人名家书画协会理事、中国名人名家书画院副院长、浙江省天台县慈善总会荣誉副会长、国际影视明星书画院院长、高进(香港)影视公司董事长。作品润格为25万一平尺。曾获国内外金、银、铜奖,被全国人大办公楼、京西宾馆等收藏。:刘藏元大师一中国画观音第一人(25万一平尺)的画在淘宝网上拍卖!她说:我是人民的画家,艺术是为人民服务的,在关健的时刻甚至我的画是救命的!  中国著名慈善画家、人民艺术家、国礼艺术家、国家一级美术师刘藏元多年来一直热心公益慈善亊业。心系广大人民群众,曾经救助过白血病儿童、贫困换肾大学生、贫困弱智、聋哑人、残疾人、流浪猫、流浪狗等。  今又得知中国云南省鲁甸县8月3日下午发生6,5级地震共计108,8万人受灾!为此:刘藏元大师一中国画观音第一人(25万一平尺)的画在淘宝网上拍卖!她说:我是人民的画家,艺术是为人民服务的,在关健的时刻甚至我的画是救命的!所以我不在乎我的画值多少钱!我只希望我的画能変钱救命!我上淘宝网是希望更多的人买我的画的钱去救助更多的灾民。  为此,她从现在起,希望人们共同关心帮助中国云南省鲁甸县地震灾区的老百姓。网上点击:一点淘宝网、二点司法拍卖、三点艺术品拍卖、右上角扫刘藏元。

中国美术杂志主编是

期刊名字为美术,美术是核心期刊,中国知网上可以查阅。。人民美术杂志社(People‘sFineArtsPublishingHouse),为中国美术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1年9月。周恩来总理亲自题写社名,直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是新中国成立最早的国家级出版社之一,也是新中国美术出版事业的发源地,为中国美术界的权威出版机构。

《走向后抽象》(河北美术出版社,2008年)《形式主义批评的终结》(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当代艺术批评与艺术家个案:王易罡》(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1976-2006“四川画派”批评文集》(吉林美术出版社,2007年)《传承与超越:1976-2006“四川画派”三十年》(吉林美术出版社,2007年)《与历史同行——四川美院的艺术追求·80年代卷》(重庆出版社,2010年)《建构之维:艺术个案与批评文集》(副主编)(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年)《清晰的地平线:1978年以来的中国当代雕塑 上·下》(河北美术出版社,2011年)《修辞的消逝——王光乐》(湖南美术出版社,2011年)《当代建筑在中国70:里应外合》(合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策划的当代艺术展览:  “无中生有·超越抽象”,(重庆,四川美院坦克库,2006年)“1976-2006乡土现代性到都市乌托邦:四川画派学术回顾展”    (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主办,中外博艺画廊承办,2007年)“走向后抽象”,(北京,偏锋新艺术空间,2008年)“人民·历史——20世纪中国美术研究展”(第三专题:1978—2000年新时期美术)  (文化部艺术司 中央美院主办,北京,中央美院美术馆,2008年)“王易罡抽象艺术20年”回顾展,(北京,今日美术馆,2010年)“建构之维——2010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展览具体执行人)  (中国美术馆,2010年)“清晰的地平线——1978年以来的中国当代雕塑展” (北京,寺上美术馆,2011年)“社会风景——2012首届苏州·金鸡湖双年展 (苏州,苏州巴塞当代美术馆,2012)“近观与冥想”——当代艺术中的另一种叙事 (成都,巢一艺术中心,2012)“当代艺术意义范式的转移”——2012当代艺术邀请展 (成都,蓝顶美术馆,2012)“再编码——当代艺术邀请展” (北京,中华世纪坛,2012)“当代雕塑的方位”——2013年大同国际雕塑双年展 (山西,大同市雕塑馆,2013)主要的批评文章:曾在《美术研究》、《文艺研究》、《画刊》、《艺术评论》、《美术观察》、《当代美术家》、《艺术评论》、《艺术当代》等杂志发表批评文章80余篇,约110万字。代表性的批评文章有:《中国前卫绘画的死亡——以20世纪90年代的绘画为例》,《东方艺术》 2007年11月刊《对新媚俗主义的批判》 《美术学报》,2007年第4期《艺术最终是没有性别的》 《中国文化报》,2007年6月刊《后抽象——抽象艺术的一种新的可能性》 《美苑》,2008年9月刊《抽象表现主义之后》 《美术观察》,2008年9月刊《对符号化雕塑的批判》 《艺术评论》,2008年5月刊《后形式主义批评与现代主义神话的破灭》 《美术馆》,2008年《现代性的焦虑与想象的西方》 《美术观察》,2009年3月刊《中国当代艺术史如何体现自身的价值诉求》 《画刊》,2009年8月刊《艺术史写作中的差异》 《中国文化报》,2009年8月刊《为现代绘画“立法”——格林伯格的形式主义批评与现代主义理论》《美术研究》,2009年9月刊《什么是当代艺术批评?》 《美术观察》,2010年5月刊《破灭的乌托邦与回归现实——对“新生代”、“玩世现实主义”、“新伤痕”的回顾与反思》《东方艺术·大家》,2010年1月刊《他者的视野——中国当代抽象艺术需要建构自身的批评话语》《文艺研究》,2011年7月刊《颠覆与重建:当代水墨的发展与变迁》 《艺术评论》,2011年5月刊《新艺术的立场与艺术史书写——青年批评家论坛》 《大艺术》,2011年3月刊《“社会风景”——中国当代绘画中的“风景叙事》 《文艺研究》,2012年11月刊《中国当代艺术的“再编码”——修辞与叙事的重建》 《艺术评论》,2012年11月刊《当代雕塑的语言学转向与青年雕塑家的崛起》 《山花》,2012年6月刊《反思当代艺术的“圈子”问题》 《中国文化报》,2012年12月刊《城市雕塑如何体现自身的“公共性”?》 《美术观察》,2013年4月刊学术活动:2007年以来,曾参加第一至第5届中国批评家年会,曾参加由中国美术馆、中央美院美术馆、今日美术馆、广东美术馆、上海美术馆、北京大学、芝加哥大学北京研究中心、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所等举办的数十个研讨会与学术活动。获奖情况:曾获得2007年、2008年中央美院《美术研究》杂志社举办的“青年批评家奖”,优秀奖。  曾获得2007年中国批评家年会提名的年度优秀策展人。2009年曾获得中央美院优秀博士论文奖。2010年“形式主义批评的终结”获得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奖。2012年获得重庆市“巴渝新秀”青年文化人才奖。

中国美术杂志主编名单

什么类型啊,是画作欣赏类的,设计类的,时尚类,你可以去当当网,书挺多的,看看有没有你找的,淘宝也有

你好,宁波籍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名单 姓名 出生年月 籍贯 特长 工作单位 1、 毛文彪 (1950.9-) 奉化 海军政治部创作室 2、 毛国富 (1937.5-) 宁波 宁波市展览馆 3、 毛树卫 (1954.8-) 宁波 水彩 上海长江机械包装厂 4、 王永杨 (1934.7-) 鄞州区 天津群艺馆 5、 王白水 (1922.9-) 鄞州区 上海工艺美术学校 6、 王伟戎 (1934.2-) 鄞州区 年画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7、 王晓明 (1945.10-) 宁波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副总编 8、 王莉莎 (1934.10-) 镇海 广美版画系 9、 王棘旋 (1952.11-) 宁波 遵义日报社美术编辑 10、 王靖宪 (1928.11-) 宁海 理论 人民美术出版社 11、 贝戎民 (1946-) 宁波 苏州工艺美校讲师 12、 史一 (1939.12-) 鄞州区 版画 云南艺术学校教授(鲁迅奖,建党70铜奖,八届美展优,十三届金奖,十四届铜奖) 13、 史济鸿 (1953.2-) 宁波 版画 中央美院 14、 叶春旸 (1932.5-) 余姚 工人日报主任编辑 15、 石奇人 (1946.12-) 鄞州区 上海教育出版社 16、 任丽君 (1947.5-) 鄞州区 上海油雕院 17、 华三川 (1930.6-) 镇海 上海少儿出版社 18、 华其敏 (1953.8-) 镇海 中央美院 19、 孙浩 (1948.4-) 宁波 解放军艺术学院教授 20、 孙忠祥 (1933.10-) 宁波 湖南省城雕办主任 21、 孙宁 (1957.12-) 宁波 水彩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讲师22、 孙绍波 (1962.5-) 镇海 上海新民晚报《漫画世界》主编 23、 朱成梁 (1948.1-) 鄞州区 江苏美术出版社 24、 朱国荣 (1947.12-) 鄞州区 上海美协副主席 25、 朱根华 (1932.2-) 镇海 《人民日报》国际部 26、 朱维民 (1940.9-) 慈溪 中国美院 27、 朱新龙 (1952-) 镇海 安徽梅山书画院 28、 江碧波 (1939.3-)(女) 宁波 重庆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教授 29、 严文俊 (1938.9-) 镇海 河南美术出版社社长 30、 严泰永 (1943.9-) 宁波 上海园林工程公司雕塑 31、 何永坤 (1953.1-) 鄞州区 版画(入选六、八届美展) 云南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 32、 何永明 (1948.7-) 宁波 云南锡业公司工会宣传干事 33、 何立宏 (1955.10-) 余姚 宁夏银川市卫生防疫站美术师(入选八、十、十四届版展,十届铜奖) 34、 余自墅 (1920.12-) 慈溪 版画前辈 上海书画出版社 35、 余积勇 (1956.1-) 慈溪 雕塑 上海油雕院 36、 吴永良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37、 应洪声 (1941.3-) 宁海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38、 张为之 (1943.5-) 宁波 中央美院附中校长 39、 张云骋 (1924.10-) 宁波 上海美术馆副馆长 40、 张令淘 (1903.12已故) 宁波 上海文史馆馆员 41、 张汝为 (1944.1-) 镇海 天津画院专业画家 42、 张和荣 (1932.9已故) 鄞州区 山东纺织工学院教师43、 张国林 (1951.1-) 宁波 版画 合肥群艺馆馆员 44、 张英洪 (1931.5-) 宁波 水彩 上海轻工业高等专科教授 45、 张顺川 (1952.9-) 鄞州区 宁波城展雕塑装潢有限公司经理 46、 张雪父 (1911.6-1987.10) 镇海 上海大学美院教授 47、 张奠宇 (1928.11-) 奉化 版画 中国美院教授 48、 忻礼良 (1913.8已故) 鄞州区 年画 上海美术出版社 49、 李磊 (1965.10-) 宁波 上海文化局群文馆处长 50、 李小明 (1951.3-) 镇海 版画 云南艺术学院副院长,云美副主席 51、 李仁才 (1935.12-) 鄞州区 中国革命博物馆美工部主任 52、 李全华 (1951.11-) 镇海 七届美展 浙江幼儿师范高级讲师 53、 李含美 (1939.11-)(女) 镇海 雕塑 上海油雕院 54、 李国靖 (1932.10-)(女) 宁波 《人民文学》副编审 55、 李松石 (1923.2-) 镇海 中央戏剧学院舞美系教授 56、 李明媚 (1936.8-) 宁波 山东艺术学院教授 57、 杨宏昌 (1947.2-) 宁波 连环画,七届铜奖 上海燎原电影院美工 58、 杨顺泰 (1947.7-) 宁波 油画(水彩 上海画报出版社副编审 59、 汪日章 (1905-1992.12) 奉化 浙江美院艺术咨询委主任,原国立艺专校长 60、 沈尧定 (1941.2-) 镇海 舞美,油画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副院长、教授 61、 沈行工 (1943.8-) 宁波 油画 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62、 沈松德 (1955.1-) 宁波 国画 湖北群艺馆美术部副研 63、 沈家琳 (1931.10-) 宁波 年画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副编审 64、 沈蓉男 (1948.11-) 宁波 版画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65、 邱绶臣 (1929.2-2002.4) 鄞州区 国画 上海中国画院画师 66、 绍克萍 (1916.5-) 镇海 版画 上海美术馆 67、 邵洛羊 (1917.2-) 宁波 上海交通学教授 68、 邵黎阳 (1942.5-) 镇海 版画,油画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主任 69、 陆一飞 (1931.2-) 余姚 国画 上海中国画院一级美术师 70、 陆汝浩 (1943.11-) 宁波 《上海少年报》童话报美编 71、 陆静波 (1954.11-) 余姚 安徽六安市文化馆 72、 陈川 (1943.12-) 宁波 十届版展铜奖 山东省美术馆副馆长 73、 陈辅 (1930.2-) 宁波 青岛文联一级美术师 74、 陈之佛 (1886.8-1962.1) 慈溪 南艺副院长 75、 陈永乐 (1944.3-) 奉化 版,国,六、七届美展铜奖 云南美协副主席 76、 陈创洛 (1928.12-) 镇海 油画 上海油雕院 77、 陈聿强 (1938.1-) 镇海 版画 中国美院教授 78、 陈秀莪 (1928.7-)(女) 奉化 水彩 广州美院教育系教授 79、 陈国强 (1942-) 鄞州区 连环画,插画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副编审 80、 陈承豹 (1945.9-) 宁海 宁波美协副主席 81、 陈修范 (1934.7-)(女) 慈溪 江苏美术省国画院一级美术师 82、 陈秋草 (2-5) 宁波 上海美术馆馆长 83、 陈望秋 (6-)(女) 鄞州区 江苏美术出版社副主编 84、 陈惠冠 (5-) 余姚 中国连环画出版社副社长 85、 周天初 (1894-已故) 奉化 国立杭州艺专国立英士大学副教授 86、 周建明 (6-) 宁波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美编 87、 周昌源 (1933-) 宁波 宣传画 重庆南桐矿区万盛文化馆副研 88、 周鸣祥 (4-) 宁波 油画 厦门大学艺术教育学院美术系副教授 89、 周美娟 (2-)(女) 鄞州区 动画,漫画 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动画教师 90、 周爱珍 (1-)(女) 慈溪 苏州刺绣研究所高级工艺美术师 91、 林绍灵 (3-) 宁波 宁波美协副主席 92、 范元和 (12-) 慈溪 版画 北京某部队政治部宣传科科长 93、 范汉成 (1-) 鄞州区 湖北美术学院教师 94、 郑力 (10-) 镇海 国画 中国美院教授 95、 郑方伟 (8-6) 宁海 油画,水彩 福建省计生宣教中心主任 96、 郑叔方 (3-) 宁波 版画,国画 北京美协副主席秘书长 97、 郑家声 (12-) 宁波 连环画,国画 上海美术出版社副编审 98、 郑霞秋 (10-)(女) 镇海 国画 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系副教授 99、 金浪 ((8-1999) 镇海 国画 浙江美院教授 100、 金铭 (2-) 镇海 水彩,年画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干部 101、 金立德 (10-) 镇海 水彩 上海师范大学美术系副教授 102、 俞启慧 (11-) 镇海 版画 中国美院教授 103、 愈志达 (7-) 宁波 漫画 浙江省电影学校校长 104、 愈沙丁 (6-1966) 宁波 版画 天津美术出版社编辑 、 姚远 (10-) 宁波 油画 北京画院高级美术师 106、 姚永康 (11-) 宁波 雕塑,陶艺 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 107、 姚永德 (1953-) 宁波 南昌市园林开发公司 108、 姚有多 (10-1) 宁波 国画 中央美院国画系教授 109、 姜梁 (8-)(女) 宁波 书籍装帧 商务印书馆主任编审 110、 娄溥义 (10-) 余姚 油画 甘肃省美协副主席 111、 施于人 (2-1986) 余姚 陶艺 景德镇陶瓷学院副教授 112、 施选青 (1-(6-)(女) 鄞州区 美评 上海美协理论室主编美术馆顾问 113、 洪荒 (6-) 慈溪 漫画,国画 上海比乐中学美术教师 114、 胡申得 (12-) 宁波 版画 内蒙古教育出版社副编审 115、 胡振宇 (10-) 宁波 油画 中国美院教教授 116、 费声福 (3-) 慈溪 连环画 中国连环画出版社编审 117、 贺友直 (11-) 镇海 连环画 上海美协副主席 118、 钟健 (3-) 宁波 油画 湖北美协,现旅居美国 119、 夏亚一 (1-) 象山 舞服 中国歌舞团一级舞美师 120、 徐飞鸿 (5-已故) 鄞州区 年画,剪纸 上海人民出版社副主任 121、 徐启中 (7-) 余姚 国画 舟山市群艺馆 122、 徐英培 (2-) 宁波 版画 浙江美术学院师范系 123、 徐英槐 (11-) 鄞州区 国画 浙江画院一级美术师 124、 徐逸涛 (4-) 宁波 上海纸盒印刷厂美术设计师 125、 徐韵新 (9-) 宁波 雕塑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126、 桑麟康 (6-) 鄞州区 国画,连环画 上海市农垦工商联合企业总公司天山商场美工 127、 钱美华 (5-)(女) 宁海 北京珐琅厂科技研究中心高级工艺美术师 128、 顾生岳 (1927-) 镇海 速写,国画 中国美院教授浙江画院副院长 129、 曹开翔 (3-) 鄞州区 漫画 天津感光胶片厂工会干部 130、 盛元龙 (1-) 鄞州区 舞美,国画 鄞州区越剧团二级美术师 131、 章育青 (11-10) 慈溪 年画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专业画家 132、 章德甫 (8-) 宁波 油画,水彩 苏州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院副教授 133、 黄里 (5-) 余姚 油画 邮电部邮票发行总局邮票设计师 134、 黄全昌 (12-) 镇海 连环画,插画 上海人民出版社创作员 135、 黄英浩 (9-) 镇海 油画,连环画 中国福利会儿童时代杂志社美编 136、 童介眉 (2-) 宁波 连环画,国画 中国美术出版社编审《连环画报》主编 137、 童中焘 (1-) 鄞州区 国画 中国美院教授 138、 董钢 (4-) 鄞州区 油画 西安美院油画系副主任副教授 139、 蒋铁峰 (9-) 宁波 版画,国画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谢谢!

中国美术杂志主编级别

经文化部批准,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于1985年3月建立。本社坚持立足本校,面向全国,立足美术,面向艺术,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创业,出版了一大批高水平、高质量、多层次的艺术系列教材,已成为我国艺术教育文献出版的基本地之一。目前出版社的评级工作正在进行中,所以说,当前说哪家出版社是什么级别,都不是严格意义上国家承认的就目前来说,真正敢说“国家级出版社”的只有中国出版集团下辖的几家出版社,如人民出版社、人民文学版社、商务印书馆、三联书店、东方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社等等。外研社严格说也是高校出版社,从这个意义上说和那几家出版社没有区别。现在很多高校自己对出版社定标准,以确认评职称成果的等级分数,只是内部标准而已。

出版社依法成立,是没有级别的,呵呵……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