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地球物理学报主编

发布时间:

地球物理学报主编

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1966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1966至1978年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实习员。1978至1982年任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1981至1983年为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UCLA)地球和行星物理研究所(IGPP)访问学者。1982年3月至2014年任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86至2000年任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现任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1986年至今任中国地震学会理事长(1986-1991年, 1995年至今), 副理事长(1991-1995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地震学报》(中、英文版)主编,《地球物理学报》副主编, 《中国科学》, 《科学通报》,《自然科学进展》编委。1989至1991年任国际数字地震台网联合会(FDSN)副主席。1995至1999年任国际学术刊物《纯粹和应用地球物理》(PAGEOPH)编委;现任国际学术刊物《地震学刊》(JOSE)编委(1998年至今),联合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大城市地区的地震地面运动》项目学术委员会委员(1995年至今)。1986-1991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98年至今任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学联合会(IUGG)中国委员会副主席,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IASPEI)中国委员会主席。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8至2000年任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副主任。1999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TWAS) 院士。

刘光鼎,海洋地质地球物理学家,1929年12月29日出生,山东蓬莱人。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58年组建中国第一个海洋物探队。1980年任地质矿产部海洋地质司副司长、石油地质海洋地质局副局长。1989年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所长,1993年当选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并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海洋学会名誉理事长,《地球物理学报》、《地球物理进展》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院长1,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所学术指导委员会主任,所发展战略委员会主任,全国政协委员。

地球物理学报编委

张剑锋,男,1963年生,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4年获大连理工大学学士学位,1987年获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1990年获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1998年10月至1999年10月,2001年5月至12月,和2004年6月至12月在荷兰Delft理工大学,2008年9月至12月在美国Stanford大学从事客座研究工作。1989至2002年在大连理工大学任教,1995年起任教授。2002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02年9月起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作。200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张剑锋是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是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优秀入选者。主要从事勘探地球物理和油气藏的地震勘探方法研究。兼任《地球物理学报》、《勘探地球物理进展》编委。

《地球物理学报》在历届中国科学院评比中均获一等奖,1992年和1996年该刊连续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1999年获首届国家期刊奖(科技)。1948年创刊以来,历届主编傅承义、顾功叙、翁文波和现任主编刘光鼎院士都是中国最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历届编委会委员均为知名的地球物理学家,本届编委中有院士13名,有8名国外编委,以及港、台地区的编委。目前本刊已被纳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在科技兴国方针指引下,我们努力将《地球物理学报》办成国际性学术期刊,努力为地球物理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地球物理学报编委会

地球物理学报审稿终审即主编终审,结合外审意见给出最终结果。《地球物理学报》它是在1948年正式创办的,它主要是由我国的地球物理学会以及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联合进行主办的一本关于地球物理科学的综合性学术刊物。

一区。地球物理学报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地球物理学报期刊级别为核心期刊,出刊周期为月刊,期刊创办于1948年。地理物理学报是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联合主办,是有关地球物理科学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地球物理学报》主要栏目设有:应用地球物理学、应用地球物理、地球动力学·地震学·地热学·地磁学、空间物理学·大气物理学·大地测量学、地球动力学·地震学·地热学、地球动力学·地震学·地磁学·地热学、空间物理学·大气物理学·重力与大地测量学、地球动力学·地震学·地磁学、空间物理学·大气物理学。

地球物理学报编辑部

地球物理学报审稿终审即主编终审,结合外审意见给出最终结果。《地球物理学报》它是在1948年正式创办的,它主要是由我国的地球物理学会以及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联合进行主办的一本关于地球物理科学的综合性学术刊物。

建德门桥东200m左右 中国农业银行东侧的小院里 七楼 城建开发大厦那个楼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里面,进去找新的办公楼,在一楼;具体房间号问门卫即可

地球物理学报编委2021

一区。地球物理学报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地球物理学报期刊级别为核心期刊,出刊周期为月刊,期刊创办于1948年。地理物理学报是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联合主办,是有关地球物理科学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地球物理学报》主要栏目设有:应用地球物理学、应用地球物理、地球动力学·地震学·地热学·地磁学、空间物理学·大气物理学·大地测量学、地球动力学·地震学·地热学、地球动力学·地震学·地磁学·地热学、空间物理学·大气物理学·重力与大地测量学、地球动力学·地震学·地磁学、空间物理学·大气物理学。

常旭 1978年至1980年就读于江汉石油学院。1980年毕业于原江汉石油学院(现已并入长江大学)物探专业,分配到中国海洋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渤海研究院从事地震勘探资料解释与数据处理方法。1980年至1986年任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渤海石油公司研究院技术员。1986年至1992年赴日本京都大学工学部地球物理勘探专业留学,1989年获得日本京都大学硕士学位,1992年获得日本京都大学博士学位。1992年至1994年在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1994年至今历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助理,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副局长。曾任九三学社北京市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第十二届人大代表。近期主要开展城市地球物理、地震干涉成像、地震层析成像、地震波传播和反射地震数据处理方法等研究。现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应用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地球物理学报》、《地球物理学进展》与《工程地球物理学报》编委。学习经历:  1989-1992,日本京都大学,获博士学位  1986-1989,日本京都大学,获硕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7-今,、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1994-1997,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1992-1994,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后  1980-1986,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工程师  学术任职: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  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地球物理学报、地球物理学进展、工程地球物理学报编委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