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上海音乐学院学报主编

发布时间:

上海音乐学院学报主编

费了半天劲,找到了以下这些:《人民音乐》月刊,1950 年创刊简 介: 音乐艺术理论刊物。对音乐艺术和音乐文化进行研究和探讨,对音乐演出及各种音乐活动进行报道和评论。国内刊号: CN 11-1655/J 国际刊号: ISSN 0447-6573 邮发代号: 2-6 定价: 6元/期 主管单位: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 中国音乐家协会 编辑单位: 《中国音乐家协会》杂志社 主 编: 张弦 《轻音乐》半月刊,1985年创刊简 介: 音乐艺术刊物。以健康的轻音乐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致力于发展民族形式的轻音乐。 国内刊号: CN 22-1037/I 国际刊号: ISSN 1007-2233 邮发代号: 定 价: 10元/期 主管单位: 中国音乐家协会 主办单位: 吉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编辑单位: 《轻音乐》编辑部 主 编: 豆角 主 任: 梁春英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季刊,1979年创刊Journal of Xinghai Conservatory of Music简 介: 本刊是综合性理论刊物,以及时反映乐教学、科研及创作成果,积极推动学术讨论和理论探索、繁荣音乐艺术事业为己任。 国内刊号: CN 44-1132/J 国际刊号: ISSN 1008-7389 邮发代号: 定 价: 8元/期 主管单位: 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星海音乐学院 编辑单位: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编辑部 社 长: 蔡松琦 主 编: 蔡松琦 主 任: 彭莉佳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季刊,1979年创刊Art of Music-Journal of the Shanghai Conservatory简 介: 音乐理论学术性刊物。主要发表有关民族音乐研究、音乐教育、乐律学、音乐美学、音乐心理学、作曲理论研究、作家作品研究以及演奏艺术、创作思想方面的文章。 主办单位: 上海音乐学院 编辑单位: 《音乐艺术》编辑部 主 编: 杨立青 《中国音乐教育》月刊,(China Music Education),1989年创刊简 介: 本刊是教育部委托主办,目前我国惟一面向普通学校音乐教的国家级期刊。依托坚实的背景,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广泛的资讯支持,坚持以宣传国家艺术教育宣传政策、展示音乐教育实践成果、探讨国内外音乐教育理论为己任,是中国音乐教育界的权威刊物。 国内刊号: CN 11-2543/J国际刊号: ISSN 1003-1138 邮发代号: 82-565 定 价: 5元/期 编辑单位: 《中国音乐教育》编辑部 主 编: 吴斌 主 任: 许靖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季刊 创刊年份: 1980 简 介: 音乐理论学术性刊物。反映音乐教育和音乐研究方面的成果,主要发表音乐美学、表演艺术、民族音乐、外国音乐、古代音乐、音乐教育、音乐评论、作曲技术与创作理论研究等方面的文章,国内刊号: CN 11-1183/J 国际刊号: ISSN 1001-9871 邮发代号: 82-41 定 价: 10元/期 主管单位: 国家教育部 主办单位: 中央音乐学院 编辑单位: 中央音乐学院编辑部 主 编: 王次

《民族艺术》是200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出版的刊物,由《民族艺术》编辑部编著。内容是关于中华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研究的文章,尤其欢迎选题独特、材料丰富、方法新颖、视野开阔的文稿,提倡立体性跨学科研究。民族艺术设有:艺术名家、学界名家、宗教-艺术、神话-图像、巫乐探究、学术访谈、艺术探索、文化研究等栏目。《电影艺术》( 时名《中国电影》)在北京创刊,迄今已有50多年历史,是新中国第一家专事电影评论、电影理论研究的学术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杂志以其历史的悠久、学术的严肃、理论的建树在国内外久享盛誉。本刊以研究中国电影为本,密切关注中国电影当下的发展动向,全面、专业地描述当代中国电影创作、理论轨迹,及时展现中国电影的最新成就及创作经验;研究中国电影各个历史阶段的史料,深入挖掘世界电影背后的思想/文化。《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季刊)创刊于1979年,是由上海音乐学院主办的全国性音乐理论学术季刊、全国发行量最大的音乐院校学报。本刊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发表音乐各领域和学科的研究成果,反映人们对音乐中所体现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和民族、分析和研究、思维和观念、表演和实践诸方面以及与之关联的人、自然和社会问题的讨论和关注。本刊在栏目种类设置和前沿学科方面居同类刊物领先地位;在同类刊物中发行量第一,全国中文社科核心期刊。其他期刊也有很多,你不妨与我进一步沟通,我再进行相关专业推荐。以上只是简单的举例

上海音乐学院学报主编名字

杨燕迪(1963- ),男。博士,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历任音乐学系副主任、主任;兼任全国西方音乐学会会长、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音乐家协会理事、上海市美学学会理事、上海市文联委员、上海市青联委员。 1977年入伍,任部队宣传队队员;1979年复员后任电台音乐编辑;同年入大学学习,1983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学院艺术系音乐专业;同年入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师从谭冰若教授,1986年获硕士学位;1991年师从钱仁康教授,1994年获博士学位;1986年毕业后留学任教,教学职称两次破格晋升;1987年留学英国, 1993年、1999年和2002年间曾分别赴美国和德国进行学术研究和考察。 教授课程:西方音乐通史、西方浪漫主义时期音乐、西方二十世纪音乐、音乐学导论、论文写作、音乐美学概论、歌剧研究、贝多芬弦乐四重奏研究、西方音乐美学思想史、音乐学方法论专题研讨课等。 研究领域:音乐学基础理论和方法论、西方音乐史、音乐美学、歌剧研究、音乐分析与批评、音乐表演艺术研究等。至今正式发表论著两部、译著三部、论文和各类文章一百多篇,总字数约150万字。 在研课题:《二十世纪歌剧研究》(霍英东教育基金会课题)、《西方音乐美学思想史研究》(上海市教育基金会“曙光”课题)、《音乐学新论》(国家级“十五”规划年度课题)、《音乐观念的历史批判》(上海音乐学院音研所2002-03年度译著课题)、《音乐历史的哲学基础》(上海音乐学院音研所2003-04年度译著课题)。 获奖情况:1993年获“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称号、1994年获 “文化部优秀专家”称号、1997年获“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称号、1992年获“美国亚洲文化基金会研究奖”、1993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三等奖”、1996年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研究奖”、2000年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集体奖)、2001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集体奖)、“上海市育才奖”、2001年度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三等奖、2002年获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研究奖(2002)。 主要著述:著作《孤独与超越——钢琴怪杰古尔德传》,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年。《乐声悠扬》,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论文和评论文《对我国西方音乐史研究现状的思考》,载《中国音乐学》1986年第4期;《实证主义及其衰落——二次大战后英美音乐学发展述评》,载《中国音乐学》1990年第1期;《论西方音乐研究在我国的重建》,载《黄钟》1990年第1期;《荒诞及其本质—西方先锋派音乐中的主体抛弃与自我肯定》,载《音乐生活》1990年第3期;《作为人文学科的音乐学》,载《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1年第2期;《莫扎特歌剧重唱中音乐与动作的关系》(上下),载《音乐艺术》1992年第2期、第3期;《作曲家与歌剧脚本作家的关系》,载《音乐研究》1993年第4期;《西方音乐断代史研究导论》(上下,与孙国忠合作),载《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5年第2期、第3期;《为音乐学辩护——再论音乐学的人文学科性质》,载《中国音乐学》1995年第4期;《二十世纪西方音乐分析理论述评》(博士论文)《音乐分析的本质界定及历史回顾》,载《音乐艺术》1995年第1期;《申克尔分析体系》,载《音乐艺术》1995年第2期;《对申克尔分析理论的扩展与修正》,载《 音乐艺术》1995年第3期;《动机分析:勋柏格及其影响》,载《音乐艺术》1995年第4期;《迈尔的分析理论:心理学的角度》,载《音乐艺术》1996年第1期;《结语:对音乐分析的批判与展望》,载《音乐艺术》1996年第2期。《探索音乐史:方法论反思四题》,载《中国音乐学》1998年第1期;《经典故事 重新诠释——刘敦南舞剧《梁祝》观后》,载《人民音乐》1998每第1期;《论歌剧与音乐剧的不同美学品格:起源、音乐功能与展望》,载《歌剧艺术研究》1998年第6期;《普契尼的歌剧创作道路》,载《音乐艺术》1998年第4期;《歌剧的真谛:以音乐承载戏剧――评克尔曼的〈作为戏剧的歌剧〉》,载《音乐艺术》2000年第1期;《威尔第百年祭》,载《爱乐》2000年第1、2期合刊;《艺术歌曲创作漫谈――全国艺术院校艺术歌曲创作比赛观后记》,载《人民音乐》2001年第2期;《艺无止境――从李云迪获得肖邦钢琴比赛大奖说起》,载《文汇报》2001年7月11日第11版;《寻访中国音乐之“真”》,载《读书》2001年第2期;《“超越时间”的音乐史》,载《读书》2001年第10期;《音乐的“双城荟萃”》,载《人民音乐》2002年第9期;《听音寻路――论谭盾的新作〈地图〉兼及其它》,载《文汇报》2003年8月8日第11版;《音乐学术与规范建制:回顾、反思与建议》,载《音乐研究》2003年第4期。译著《李斯特传》(Liszt),A Wilkinson 原著,与孙国忠、洛秦合译, 本人统校全书,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年。《作为戏剧的歌剧》(Opera as Drama), Joseph Kerman 原著, 连载于《歌剧艺术》杂志,1990年第2期——1993年第6期。《简明牛津音乐史》(The Concise Oxford History of Music),Gerald Abraham原著,顾犇译,钱仁康、杨燕迪校订,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 《西方文明中的音乐》(Music in Mestern Civilization),Paul Henry Lang原著,与顾连理、张洪岛、汤亚汀合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主编著作《二十世纪十大音乐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马晨明(1977-),女,山东菏泽人,硕士生。早年援藏,人民日报记者。现任教师。 编辑本段工作 马晨明同志作为首届省高等学校“育人奖”候选人的公示 接省委教育工委通知,经学校推荐、专家评审,省委教育工委研究,我校马晨明同志作为省高等学校“育人奖”候选人,现予以公示: 乐嘉春(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上海大学,上海,2000·07·02同济大学固体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09·02)。 编辑本段代表作品 作品:《金融时报》《西藏采访笔记》《藏戏》 作品《藏戏》入小学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本第七课 作品《藏戏》入小学义务教育课程五年级语文下册课本第7课 写作形式新颖,在《藏戏》中用三段疑问句开头,引人入胜。接省委教育工委通知,经学校推荐、专家评审,省委教育工委研究,我校马晨明同志作为省高等学校“育人奖”候选人,现予以公示: 作者单位:马晨明(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上海大学,上海,200072)。 编辑本段作品欣赏 藏戏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 还是从西藏高僧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讲起吧。 那时候,雅鲁藏布江上没有什么桥梁,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于是,年轻的僧人唐东杰布许下宏愿,发誓架桥,为民造福。一无所有的唐东杰布,招来的只有一阵哄堂大笑。 于是就有了这样一段传奇。唐东杰布在山南琼结,认识了能歌善舞的七位姑娘,组成了西藏的第一个藏戏班子,用歌舞说唱的形式,表演宗教故事、历史传说,劝人行善积德、出钱出力、共同修桥。随着雄浑的歌声响彻雪山旷野,有人献出钱财,有人布施铁块,有人送来粮食,更有大批的农民、工匠跟着他们,从一个架桥工地,走到另一个架桥工地…… 藏戏的种子随之洒遍了雪域高原。所到之处,人们为姑娘们俊俏的容貌、婀娜的舞姿、优美清新的唱腔赞叹不已,观众们惊叹道:莫不是阿吉拉姆下凡跳舞了吧!以后人们就将藏戏演出称为“阿吉拉姆”。 就这样,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同时,成为藏戏的开山鼻祖。 在藏戏里,身份相同的人物所戴的面具,其颜色和形状基本相同。 善者的面具是白色的,白色代表纯洁; 国王的面具是红色的,红色代表威严; 王妃的面具是绿色的,绿色代表柔顺; 活佛的面具是黄色的,黄色代表吉祥; 巫女的面具是半黑半白,象征其两面三刀的性格; 妖魔的面具青面獠牙,以示压抑和恐怖; 村民老人的面具则用白布或黄布缝制,眼睛、嘴唇处挖一个窟窿,以示朴实敦厚。 面具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使戏剧中的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这是藏戏面具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得以保留的重要原因之一。 雪山江河作背景,草原大地作背景。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为其伴奏。他们别无所求,只要有观众就行。 观众团团围坐,所有的剧情靠“雄谢巴”的解说和艺人们的说唱来描述。艺人们唱着,说着,跳着,在面具下演绎着各种故事。 在几百年的发展中,藏戏形成了自己固定的程式:开场陈说藏戏历史以招徕观众,正戏表演故事的主要部分,结尾则具有庆贺演出成功之意。 藏戏艺人的唱腔、动作丰富多彩,不一而足。不同的人物用不同的唱腔来演唱,不同的情绪有不同的舞蹈动作来表达,不同的流派、不同的戏班更是有各种风格的表演形式。观众在吃喝玩耍中看戏,一出戏演它个三五天毫不稀奇,大家随心所欲、优哉游哉,毫无倦意。 藏戏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地师传身授下去。 金融时报 《金融时报》于1987年5月1日创刊,由邓小平同志题写报头,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联合创办的一张全国性、综合性经济类报纸,向国内外公开发行。金融时报社是中国人民银行直属司局级事业单位。

《全真正韵谱辑》(合著),(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1年)《中国龙虎山天师道音乐》(合著),(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3年)《道教音乐》(合著),(北京:燕山出版社,1993年)《道教大辞典》(主要撰稿人),(北京:华夏出版社,1994年)《中华道教大辞典》(音乐分科主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中国道教音乐史略》(合著),(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6年)《龙虎山天师道音乐研究》(合著),(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6年)《苏州道教科仪音乐研究──以天功科仪为例展开的讨论》(独著),(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9年)《武当韵──中国武当山道教科仪音乐》(合著),(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9年)Daoism Handbook (音乐卷撰稿),Netherlands:Brill Academic Publishers, Incorporated,《二十世纪中国学术大典》(宗教学?道教音乐)(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道乐论──道教仪式的信仰?行为?音声三元理论结构研究》(合著),(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天府天籁──成都道教音乐研究》(主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论文:《探索武当山道教音乐之地方性》(广州:《民族民间音乐》1988年第3期)《“潜天沔”一带语言及民歌特异性探源》(武汉音乐学院学报《黄钟》1989年第3期)《“声曲折”考释》(中国音乐学院学报《中国音乐》1989年第4期)《试论“武当韵” ──兼谈道教音乐的哲学蕴含》(武汉音乐学院学报《黄钟》1990年第1期)《“全真正韵” 采录整理报告》(武汉音乐学院学报《黄钟》1991年第4期)《论“武当韵”与楚文化的渊源关系》(武汉音乐学院学报《黄钟》1991年第4期)《论道教音乐种类及其层次划分》(北京:《中国道教》1992年第2期)《释道乐“步虚”》(中国音乐学院学报《中国音乐》1992年第2期)《龙虎山天师道音乐的渊源及特征》(武汉音乐学院学报《黄钟》1992年第3期)《论全真派道教音乐的形态特征》(上、下) (西安音乐学院学报《交响》1993年第2期、第3期连载)“Dao and the universe: a worldview as reflected in the performance of Taoist rituals”(澳大利亚:国际传统音乐学会第31届年会发表,1995年)“On Concept of Taoist Music”(日本:亚洲太平洋民族音乐学会年会发表,1995年)《道教科仪音乐研究之概念和方法讨论》(北京:《中国音乐学》1996年第1期)《民族音乐学研究中的记谱问题》(上海音乐学院学报《音乐艺术》1996年第4期)《苏州进表科仪と道教音乐》(日本:《东方宗教》1997年第89号)《香港的道教音乐》(北京:《中国道教》1997年第2期)《道教の仪式と音乐》(日本:大修馆《SINICA》1997年第7 期)《道教音乐と世俗音乐》(日本:大修馆《SINICA》1997年第8 期)《道教音乐の研究とその意义》(日本:大修馆《SINICA》1997年第9期)《本世纪的中国道教音乐研究》(上、下)(台湾:《三清文化》1999年第2期、第3期连载)《天师道音乐的渊源及其影响与传播》(香港:《道家文化研究》1999年第16辑)《仪式环境中的道教音乐》(《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香港与大陆之道教音乐的比较研究──有关发生环境的分析》(香港:“香港与华南道教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2003年)《道内人与道外人的“现代”道乐观──基于道教音乐的概念和价值观念的讨论》(《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当代道教音乐的回顾与展望》(上、下)(北京:《中国道教》1996年第6期、1997年第1期连载)《思想 行为 音声:中国仪式音乐民族志研究视域──试论仪式音乐研究会的学术宗旨》(北京:《中国音乐学》2008年第2期)

马晨明(1977-),女,山东菏泽人,硕士生。早年援藏,人民日报记者。现任教师。  马晨明同志作为首届省高等学校“育人奖”候选人的公示  接省委教育工委通知,经学校推荐、专家评审,省委教育工委研究,我校马晨明同志作为省高等学校“育人奖”候选人,现予以公示:  作者单位:马晨明(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上海大学,上海,2000·07·02)。  乐嘉春(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上海大学,上海,2000·07·02同济大学固体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09·02)。  作品:《金融时报》《 西藏采访笔记》《藏戏》  作品《藏戏》入小学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本第30页(第七课)  写作形式新颖,在《藏戏》中用三段疑问句开头,引人入胜。接省委教育工委通知,经学校推荐、专家评审,省委教育工委研究,我校马晨明同志作为省高等学校“育人奖”候选人,现予以公示:  作者单位:马晨明(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上海大学,上海,200072)。  乐嘉春(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上海大学,上海,200072同济大学固体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  戴世强(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上海大学,上海,200072)。戴世强,男,1941年1月出生,定海城关镇人,上海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1951年至1957年就学于舟山中学,1962年复旦大学数学系本科毕业,1966年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先后任职于七机部、中科院力学所、上海工业大学、上海大学。现为中国力学研究学会数学方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水动力力学专业组副组长,中国力学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复旦大学兼职教授,《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主编。

上海音乐学院学报主编名单

费了半天劲,找到了以下这些:《人民音乐》月刊,1950 年创刊简 介: 音乐艺术理论刊物。对音乐艺术和音乐文化进行研究和探讨,对音乐演出及各种音乐活动进行报道和评论。国内刊号: CN 11-1655/J 国际刊号: ISSN 0447-6573 邮发代号: 2-6 定价: 6元/期 主管单位: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 中国音乐家协会 编辑单位: 《中国音乐家协会》杂志社 主 编: 张弦 《轻音乐》半月刊,1985年创刊简 介: 音乐艺术刊物。以健康的轻音乐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致力于发展民族形式的轻音乐。 国内刊号: CN 22-1037/I 国际刊号: ISSN 1007-2233 邮发代号: 定 价: 10元/期 主管单位: 中国音乐家协会 主办单位: 吉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编辑单位: 《轻音乐》编辑部 主 编: 豆角 主 任: 梁春英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季刊,1979年创刊Journal of Xinghai Conservatory of Music简 介: 本刊是综合性理论刊物,以及时反映乐教学、科研及创作成果,积极推动学术讨论和理论探索、繁荣音乐艺术事业为己任。 国内刊号: CN 44-1132/J 国际刊号: ISSN 1008-7389 邮发代号: 定 价: 8元/期 主管单位: 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星海音乐学院 编辑单位: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编辑部 社 长: 蔡松琦 主 编: 蔡松琦 主 任: 彭莉佳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季刊,1979年创刊Art of Music-Journal of the Shanghai Conservatory简 介: 音乐理论学术性刊物。主要发表有关民族音乐研究、音乐教育、乐律学、音乐美学、音乐心理学、作曲理论研究、作家作品研究以及演奏艺术、创作思想方面的文章。 主办单位: 上海音乐学院 编辑单位: 《音乐艺术》编辑部 主 编: 杨立青 《中国音乐教育》月刊,(China Music Education),1989年创刊简 介: 本刊是教育部委托主办,目前我国惟一面向普通学校音乐教的国家级期刊。依托坚实的背景,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广泛的资讯支持,坚持以宣传国家艺术教育宣传政策、展示音乐教育实践成果、探讨国内外音乐教育理论为己任,是中国音乐教育界的权威刊物。 国内刊号: CN 11-2543/J国际刊号: ISSN 1003-1138 邮发代号: 82-565 定 价: 5元/期 编辑单位: 《中国音乐教育》编辑部 主 编: 吴斌 主 任: 许靖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季刊 创刊年份: 1980 简 介: 音乐理论学术性刊物。反映音乐教育和音乐研究方面的成果,主要发表音乐美学、表演艺术、民族音乐、外国音乐、古代音乐、音乐教育、音乐评论、作曲技术与创作理论研究等方面的文章,国内刊号: CN 11-1183/J 国际刊号: ISSN 1001-9871 邮发代号: 82-41 定 价: 10元/期 主管单位: 国家教育部 主办单位: 中央音乐学院 编辑单位: 中央音乐学院编辑部 主 编: 王次

核心刊物查询网站: 中文核心期刊2004版htm 到这可以找到中国所有核心刊物~~ 在给你点:: 从严格意义上说,期刊杂志并无国家级、省级的区分标准。因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早就声明:中国的出版物,只有正式和非正式之分,没有所谓国家级、省级等的等级区分。 在实际生活中,许多人通常将某刊物说成是国家级的,某刊物是省级的或市级的。这种划分,在实际生活中还有一些用处。这种划分的标准,大致是: 所谓“国家级”期刊,一般即指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的会刊; 所谓“省级”期刊,一般即指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期刊与本科院校的学报; 另外,刊物上明确标有“全国性期刊”、“核心期刊”字样的,也可视为国家级。 国家级刊物和重点刊物名称目录 (此刊物级别目录执行时间为2001年1月起) 国家级学术刊物 1、《哲学研究》 4、《管理世界》 7、《政治学研究》 10、《教育研究》 13、《中国语文》 16、《中国图书馆学报》 19、《历史研究》 22、《新闻与传播研究》 25、《高校理论战线》 28、《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2、《经济研究》 5、《经济管理》 8、《社会学研究》 11、《心理学报》 14、《外国文学评论》 17、《音乐研究》 20、《中国史研究》 23、《中国社会科学》 26、《光明日报》 29、《世界古典文明史杂志》英文版 3、《财贸经济》 6、《法学研究》 9、《民族研究》 12、《文学评论》 15、《外语教学与研究》 18、《美术》 21、《世界历史》 24、《求是》 27、《人民日报》 30、《体育科学》 注:《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理论文章1500字以上 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刊物目录 学科门类 一级学科 重 点 刊 物 出 版 单 位 1、哲学 1、哲学 1 《自然辩证法研究》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2 《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学会 3 《哲学动态》 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 4 《自然辩证法通讯》 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 5 《科学学研究》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6 《科学学与科技管理》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 7 《宗教学研究》 社科院宗教所 2、经济学 理论经济学 1 《宏观经济管理》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 2 《金融研究》 中国金融学会 3 《经济法制》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 4 《中国劳动》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5 《会计研究》 中国会计学会 6 《统计研究》 中国统计学会 国家统计局 7 《保险研究》 中国保险学会 8 《经济学动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9 《国际金融研究》 中国国际金融学会 10 《宏观经济研究》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 11 《财政研究》 中国财政学会与财政部主办 12 《审计研究》 中国审计学学会 13 《中国工业经济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14 《税务研究》 中国税务学会与国家税务总局主办 应用经济学 1 《国际贸易》 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 2 《当代经济研究》 中国资本论研究会 3 《国际经济合作》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际经济合作出版社 4 《数量经济与计量经济》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5 《世界经济》 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6 《价格理论与实践》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 中国价格学会 7 《世界经济与政治》 中国社科院 8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 9 《国有资产管理》 经济科学出版社 10 《中国工商行政管理》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11 《企业管理》 国家经贸委 12 《中国农村经济》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展研究所 13 《市场营销导刊》 中国市场学会与国家经贸委主办 3、法学 法学 1 《法律科学》 西北政法学院 2 《中国法学》 中国法学会 3 《中外法学》 北京大学中外法杂志 4 《比较法研究》 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研究所 政治学 1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上海社科院 2 《马克思主义研究》 中国社科院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 3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中共中央党校 4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中共中央编译局 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5 《科学社会主义》 中共中央党校和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 6 《中共党史研究》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会 社会学 1 《中国青年研究》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 中国青年杂志社 2 《道德与文明》 中国伦理学会、天津社科院 3 《妇女研究论丛》 中国妇女理论研究会 4 《世界宗教研究》 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5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中华书局 6 《现代国际关系》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 7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研究》 中共中央编译局 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 国际共运史学会 民族学 1 《东欧中亚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欧中亚研究所 2 《世界民族》 世界民族所 3 《日本学刊》 中国社科院 4、教育学 教育学 1 《中国教育学刊》 教育部 中国教育学会 2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教育部 3 《学前教育研究》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4 《课程 教材 教法》 教育部 5 《比较教育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 6 《高等教育研究》 华中理工大学 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 7 《教育研究与实验》 教育部 华中师范大学 8 《中国高等教育》 教育部 9 《人民教育》(2000字以上) 教育部 10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教育部 11 《思想教育研究》 中国高教研究所 12 《外国教育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 13 《教学与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 心理学 1 《心理科学》 中国心理学会 2 《心理发展与教育》 教育部 3 《心理学探新》 中国心理学会 5、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 1 《当代语言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2 《古汉语研究》 湖南大学 3 《古文字研究》 中华书局 4 《方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5 《世界汉语教学》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6 《语言文字应用》 国家语委 7 《中华文史论丛》 上海古籍出版社 8 《文学遗产》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9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10 《文学评论丛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11 《读书》 三联书店 12 《语文建设》 文字改革委员会 13 《辞书研究》 上海辞书出版社 14 《文艺研究》 中国艺术研究所 15 《文艺理论研究》 中国文字理论研究会 16 《民族文学研究》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 17 《明清小说研究》 江苏社科院文学研究所 18 《新文学史料》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 《中国典籍与文化》 国家教育部 20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北京作家出版社 外国语言文学 1 《外国语》 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 《外语界》 上海外国语大学 3 《现代外语》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4 《外语学刊》 黑龙江大学 5 《中国翻译》 中国外文局编译研究中心 6 《中国俄语教学》 中国俄罗斯研究学会 7 《日语学习与研究》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8 《外语与外语教学》 大连外语学院 9 《外语研究》 解放军外语学院 10 《中国英语教学》 中国英语研究会 11 《外国文学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 12 《当代外国文学》 南京大学 新闻传播学 1 《新闻战线》 人民日报 2 《中国记者》 新华社 3 《现代广告》 中国广告协会 4 《国际广告》 中国对外经贸企业协会 5 《中国广告》 《中国广告》杂志社 6 《编辑学刊》 学林出版社 7 《中国出版》 国家新闻出版署 8 《中国图书评论》 中宣部出版局 9 《大学出版》 教育部 10 《图书发行研究》 中国发行协会 11 《编辑学报》 中国科学技术学会 12 《出版发行研究》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主办 艺术学 1 《音乐创作》 中国音乐家协会 2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上海音乐学院 3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中央学院 4 《中国音乐》 中国音乐学院 5 《钢琴艺术》 人民音乐出版社 6 《舞蹈》 《舞蹈》杂志社 7 《艺术教育》 文化部 8 《美术研究》 中央美术学院 9 《美术观察》 美术观察编辑部 10 《中国美术教育》 教育部 南京师大 11 《装饰》 主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出版:中国装饰杂志社 12 《中国油画》 中国美术家协会 13 《水彩艺术》 人民美术出版社 14 《中国版画》 中国美术家协会 15 《国画家》 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 16 《连环画报》 中国美术出版总社 17 《雕塑》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 18 《艺术与设计》 出版总署 19 《中国音乐学》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 20 《人民音乐》 中国音乐家协会 21 《中国音乐教育》 教育部 6、历史学 历史学 1 《史学理论研究》 历史所 2 《近代史研究》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 3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中国社科院 4 《考古》 中国社科院 5 《军事历史》 军事科学院 6 《民国档案》 中国第二档案馆 7 《抗日战争研究》 近代史研究所 8 《中国地方志》 北京 中国地方志办 9 《中国经济史研究》 中国社科院 10 《当代中国史研究》 国史学会 11 《欧洲》 中国社科院 12 《当代亚太》 中国社科院 13 《美国研究》 中国社科院 14 《考古学报》 考古杂志社 15 《历史档案》 中国第一档案馆 16 《台湾研究》 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 17 《拉丁美洲研究》 中国社科院拉美研究所 18 《南亚研究》 中国社科院 19 《西亚非洲 》 中国社科院 20 《社会经济史研究》 中国社科院 7、管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1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教育部 中国人民大学 工商管理 2 《管理现代化》 中国科学技术学会 公共管理 3 《中国行政管理》 人事部 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 4 《大学图书馆学报》 北京大学、国家图书馆 5 《图书情报工作》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6 《国家图书馆馆刊》 中国国家图书馆 7 《图书馆杂志》 上海图书馆 8 《情报学报》 中国科技情报学会会刊 9 《情报资料工作》 中国社会科学信息学会、中国人民大学 10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11 《中国信息导报》 国家科技部信息司、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 12 《情报科学》 中国科技情报学会 8博物馆学 图书情报文献学 1 《中国博物馆》 中国博物馆学会 9、综合类 1 《文献》 国家图书馆 2 《文物》 国家文物局 文物出版社 3 《文史》 中华书局 4 《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 论点摘编 5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 全文转载 6 《党的文献》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全真正韵谱辑》(合著),(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1年)《中国龙虎山天师道音乐》(合著),(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3年)《道教音乐》(合著),(北京:燕山出版社,1993年)《道教大辞典》(主要撰稿人),(北京:华夏出版社,1994年)《中华道教大辞典》(音乐分科主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中国道教音乐史略》(合著),(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6年)《龙虎山天师道音乐研究》(合著),(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6年)《苏州道教科仪音乐研究──以天功科仪为例展开的讨论》(独著),(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9年)《武当韵──中国武当山道教科仪音乐》(合著),(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9年)Daoism Handbook (音乐卷撰稿),Netherlands:Brill Academic Publishers, Incorporated,《二十世纪中国学术大典》(宗教学?道教音乐)(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道乐论──道教仪式的信仰?行为?音声三元理论结构研究》(合著),(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天府天籁──成都道教音乐研究》(主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论文:《探索武当山道教音乐之地方性》(广州:《民族民间音乐》1988年第3期)《“潜天沔”一带语言及民歌特异性探源》(武汉音乐学院学报《黄钟》1989年第3期)《“声曲折”考释》(中国音乐学院学报《中国音乐》1989年第4期)《试论“武当韵” ──兼谈道教音乐的哲学蕴含》(武汉音乐学院学报《黄钟》1990年第1期)《“全真正韵” 采录整理报告》(武汉音乐学院学报《黄钟》1991年第4期)《论“武当韵”与楚文化的渊源关系》(武汉音乐学院学报《黄钟》1991年第4期)《论道教音乐种类及其层次划分》(北京:《中国道教》1992年第2期)《释道乐“步虚”》(中国音乐学院学报《中国音乐》1992年第2期)《龙虎山天师道音乐的渊源及特征》(武汉音乐学院学报《黄钟》1992年第3期)《论全真派道教音乐的形态特征》(上、下) (西安音乐学院学报《交响》1993年第2期、第3期连载)“Dao and the universe: a worldview as reflected in the performance of Taoist rituals”(澳大利亚:国际传统音乐学会第31届年会发表,1995年)“On Concept of Taoist Music”(日本:亚洲太平洋民族音乐学会年会发表,1995年)《道教科仪音乐研究之概念和方法讨论》(北京:《中国音乐学》1996年第1期)《民族音乐学研究中的记谱问题》(上海音乐学院学报《音乐艺术》1996年第4期)《苏州进表科仪と道教音乐》(日本:《东方宗教》1997年第89号)《香港的道教音乐》(北京:《中国道教》1997年第2期)《道教の仪式と音乐》(日本:大修馆《SINICA》1997年第7 期)《道教音乐と世俗音乐》(日本:大修馆《SINICA》1997年第8 期)《道教音乐の研究とその意义》(日本:大修馆《SINICA》1997年第9期)《本世纪的中国道教音乐研究》(上、下)(台湾:《三清文化》1999年第2期、第3期连载)《天师道音乐的渊源及其影响与传播》(香港:《道家文化研究》1999年第16辑)《仪式环境中的道教音乐》(《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香港与大陆之道教音乐的比较研究──有关发生环境的分析》(香港:“香港与华南道教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2003年)《道内人与道外人的“现代”道乐观──基于道教音乐的概念和价值观念的讨论》(《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当代道教音乐的回顾与展望》(上、下)(北京:《中国道教》1996年第6期、1997年第1期连载)《思想 行为 音声:中国仪式音乐民族志研究视域──试论仪式音乐研究会的学术宗旨》(北京:《中国音乐学》2008年第2期)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中 艺术类核心期刊表 (21种)J艺术(除J2绘画/J9电影、电视艺术)类核心期刊表 1 艺术百家 、2 艺术评论 、3 民族艺术 J2 绘画/工艺美术类核心期刊表 1 美术研究 、2 装饰 、3 美术观察 、4 美术 5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美术与设计版 、6 新美术 、7 世界美术 8 美术学报 、9 中国书法 、10 美苑 J9 电影、电视艺术类核心期刊表 1 当代电影 、2 电影艺术 、3 世界电影 、4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5 中国电视 、6 电影新作 、7 电影文学 、8 当代电视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CSSCI(2014-2015)艺术学学科拟收录来源期刊名单(21种)音乐舞蹈类(5种)1音乐研究、2中央音乐学院学报、3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4中国音乐学、5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艺术综合类(3种):1文艺研究、2民族艺术、3艺术百家影视戏曲类(7种):1电影艺术、2当代电影、3世界电影、4中国电视、5戏剧 、6戏剧艺术、7戏曲艺术设计艺术类(2种):1装饰、2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美术艺术类(4种):1美术研究、2新美术、3美术观察、4中国书法============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 不含艺术的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即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艺术学专业核心期刊(14种)1音乐研究 、2当代电影、3电影艺术、4中国音乐、5中央音乐学院学报7人民音乐、 8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9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0艺术百家、12美术研究、13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4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上海音乐学院学报主编是谁

1) 《中国歌诗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文史知识》2012年,《诗词中国》专辑。2) 《中国音乐美学范畴及其理论体系》,上海市第十届社会科学年会论文集,第四十二卷,2012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编:《文化复兴—人文学科的前沿思考》,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960-103页。3) 《乐从和》(与洪艳合作),《人民音乐》2011年第7期。4) 《宋徽宗的大晟乐:中国皇权、官权和宫廷礼乐文化的一场表演》(译稿),《宋代音乐史论文集:理论与描述》,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年版,第59-94页。5) 《由情入道—读黄意明教授<道始于情——先秦儒家情感论>》,《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6) 《洞庭湖垸区佛教道场丧葬音乐仪式》,刘红主编:《中国民间传统仪式音乐研究》(华中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年版,第255-326页。7) 《洞庭湖垸区汉族儒家丧葬礼俗》,第二届“中华本土文化与仪式音乐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11月4-6日。曹本冶主编:《大音》第5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年版,第114-132页。8) 《乐经失传原因探析》,《歌海》2010年第1期。9) 《孔子“放郑声”论》,罗艺锋主编:《汉唐音乐史首届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年,第476-481页。10) 《孟子“与民同乐论”》,梁建民主编:《艺术的交响》。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320-332页。11) 《思伯庙儒教三献礼祭祖仪式》,两岸三地民族音乐学论坛,2010年11月。《歌海》2011年第1期。12) 《从临响到直觉--论音乐美学的学科性质》,《人民音乐》2008年第6期。13) 《乐者乐也》,《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14) 《墨子“非乐”论》,《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15) 《老子“大音希声”论》,《大音》第一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追问音乐意义的存在》,《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16) 《追问音乐意义的存在》,《舞台艺术——人大复印资料》2007年第5期。17) 《湖南省长沙市、岳阳市、益阳市交界区域民间佛教丧葬音乐仪式个案调查与分析》,中国本土化与仪式音乐国际研讨会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91023-25。18) 《青主“音乐是上界的语言”论》,纪念青主和廖辅叔先生的学术研讨会。中央音乐学院,20081106。19) 《音乐美学研究的中心与边界》,《内蒙古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20) 《全球化语境中的音乐美学学科》,全国首届博士后发展论坛论文集。2008年10月,北京。21) 《老子“大音希声”疏证》,上海市第六届社会科学年会摘要论文,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22) 《中国音乐美学范畴研究论纲》,《上海音乐学院学术文萃(1927-2007)》音乐理论卷,上海音乐学学院出版社,2008年。23) 《音乐美学的学科归属问题》,《音乐美学基础理论问题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24) 《全球化语境中的音乐美学学科定位》,《20世纪中国音乐美学问题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25) 《庄子“天乐”论》,第八届中国音乐美学学会论文。上海音乐学院,200812。26) 《中国音乐美学范畴研究论纲》,《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27) 《音乐美学的学科归属问题》,《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28)《论秦乐》,《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

田可文(1955~ )男,文学硕士,安徽阜阳市人。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先后求学于安徽艺术学校音乐科、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现任《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主编、长江传统音乐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曾担任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副主任、主任,武汉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所长;现兼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全国西方音乐学会理事、中国音乐史学会理事、湖北音乐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 研究方向: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

上海音乐学院学报主编是谁呀

年度 论著类别 出版信息 2013编著《当代草原艺术年谱·音乐卷》(主编),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2013年10月2013论文《“潮尔——呼麦”体系的基本模式及其表现形式——兼谈蒙古族呼麦的保护》,载李世相主编:《蒙古族传统音乐调查与研究》(P233-P245),内蒙古大学出版,2012年1月。2013论文《现代社会政治经济转型中的胡尔奇及其音乐》,载李世相主编:《蒙古族传统音乐调查与研究》(P399—P415),内蒙古大学出版,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2013论文《城乡关系视野中的蒙古族传统音乐的存承》,《音乐艺术》2013年3期,总第134期,P110-P119。2013a论文《城镇化与蒙古族音乐生活的变迁——当代蒙古族音乐生活调查之一》,《音乐探索》,2013年2期。2013论文《长调民歌的保护与传承经验两列》,《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和实践——个案调查与研究》(论文集)2012年12月2013论文《宝音德力格尔的遗产》,《草原歌声》,2013年3月,第三期P4-P62012a专著《表演、文本、语境、传承——蒙古族音乐的口传性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2年3月。2012b专著《蒙古族英雄史诗音乐研究》(与哈斯巴特尔合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3月。2012c论文《“潮尔—呼麦”体系的基本模式及其表现形式——兼谈蒙古族呼麦的保护》,中国音乐学,2012年2期。2012d论文《草原骄子、乐坛雄魂——记著名蒙古族作曲家、指挥家永儒布的音乐人生》,《草原歌声》,1期2012e访谈《交响人生——著名作曲家永儒布访谈录》,《草原文艺论坛》,2012年第1期。2012f论文《模式与表演——乌珠穆沁乃日仪式及其音乐表演》,载《中国人类学评论》(22辑),王铭铭主编,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2012g编著《库伦胡仁·乌力格尔、好来宝、四胡音乐荟萃》(蒙文),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2。2011a 论文 《长调民歌的腔词关系及曲调结构》,《中国音乐学》,2011年1期。 2011b 论文 《蒙古族长调区域分布及其生存现状》,《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1年1期 2011c 论文 《永恒的丰碑——记长调大师莫德格》,《草原歌声》,2011年1期 2011d 论文 《蒙古族传统音乐的多元构成及区域分布》,《音乐研究》,2011年2期 2011e 论文 《灵动的旋律、永恒的主题——“阿拉腾奥勒作品音乐会”观后》,《人民音乐》,2011年5期。 2011f 论文 《蒙古族长调的传承与保护》,《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1年2期 2011g 论文 《大师的大爱——赵宋光先生的草原音乐情结琐记》,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4期。 2011h 论文 《远去的绝唱——布仁初古拉及其史诗的发现与保护》,《草原歌声》,2011年4期。 2011j 论文 《蒙古族“乃日”仪式及其音乐模式——以乌珠穆沁婚礼仪式为例》,载曹本冶主编:《中国民间仪式音乐研究——华北、西南、华东增补合卷》,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年5月。 2011k 论文 《中国·蒙古族民歌艺术学术研讨会综述》(合作,第二作者),人民音乐,2011年10期。 2010a 论文 《当代蒙古族音乐文化的多元结构及其处境》,《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0年1期。 2010b 论文 《蒙古族“乃日”仪式及其音乐模式——以乌珠穆沁婚礼为例》,曹本冶主编:《大音·第二卷》,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 2010c 论文 《马头琴,让草原音乐更美妙》,《环球人物》03特刊。 2010d 论文 《论曲调框架》,入选《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三十年论文选(1980~2010)》(田耀农主编),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0年。 2010e 论文 《后来者前行的动力》,(吕宏久《旋律笔记》[续],序),载吕宏久《旋律笔记》,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0年。 2010f 论文 《可敬的开拓者——为吕宏久先生〈旋律笔记〉出版而作》,载吕宏久《旋律笔记》,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0年。 2010g 笔谈 《宝音德力格尔歌唱艺术四人谈》(赵宋光、乌兰杰、柯心夫、博特乐图),载吴静怡主编:《中国蒙古族长调民歌之乡——新巴尔虎左旗实录》,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10年。 2009a 编著 主编《安代词曲集成》(蒙文),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年。 2009b 论文 《蒙古族科尔沁萨满仪式音乐的结构及模式》,曹本冶:《大音》(第一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年。 2009c 论文 《经验与启示——蒙古族长调民歌的保护与传承经验两例》,《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9年2期 2009d 论文 《库伦旗与安代艺术的形成和发展》(蒙文),《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3期 2009e 论文 《瀚海展妙音、民歌书新篇——评大型民歌集〈阿拉善蒙古民歌集〉》,《中国音乐》,2009年2期 2009f 论文 《传统长河、生命之歌——色·恩克巴雅尔和他的音乐作品》,《传承》,2009年2期 2009g 论文 《辨析名实、保护民族音乐遗产——从“潮尔——呼麦的多声机理及其表现形式看民族音乐遗产的保护》,《内蒙古艺术》,2008年4期 2009h 论文 可敬的开拓者——为吕宏久先生《旋律写作》而作,《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9年4期 2009 j 论文 库伦旗与安代艺术的形成和发展,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6期。 2009 k 论文 《传统歌舞艺术的新开掘——〈蓝色安代〉观后》,《内蒙古艺术》,2009年2期。 2009l 论文 《蒙古族“乃日”仪式及其音乐模式——以乌珠穆沁婚礼为例》,曹本冶主编:《大音·第二卷》,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 2008a 论文 《蒙古三弦与民间合奏》,李世相主编:《蒙古族器乐论文集》,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8年。 2008b 编著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教材、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组织编写项目《中国民族音乐》(王耀华主编)执笔编委,之《北方草原音乐》(第一作者、5万字),上海音乐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年。 2008c 论文 《瀚海展妙音、民歌书新篇——评大型民歌集〈阿拉善蒙古民歌集〉》,《阿拉善蒙古民歌集·阿拉善民歌论文集》(蒙文),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年。 2007a 专著 《胡尔奇:科尔沁地方传统中的说唱艺人及其音乐》,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年。 2007b 主编著作 《蒙古族经典民歌鉴赏》(蒙文),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年。 2007c 论文 《蒙古族宴礼与宴歌演唱习俗》,《民族艺术》,2007年1期 2007d 论文 《论曲调框架》,《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7年2期 2007e 论文 《分“形”归“类”,保护民族器乐遗产》,《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7年3期 2007f 论文 《论曲调框架》,载杨立青主编:《上海音乐学院学术文萃(1927~2007)·音乐学理论研究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年11月 2007g 论文 《“蒙古族长调民歌国际论坛”获奖论文综述》,载《蒙古族长调民歌国际论坛优秀论文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 2006a 论文 《牧歌起时,彼相和——草原情话马头琴》,《乐器》,2006年8期 2006b 论文 《符号的互动——蒙古族近代说唱艺术传统中的书写与口传》,《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4期 2005a 论文 《史诗与历史的交融——永儒布音乐作品中的传统精神与风格底蕴》,《人民音乐》,2005年4期 2005b 论文 《胡尔奇口头演述中的唱腔与伴奏》,《中国音乐学》,2005年3期 2005c 论文 《蒙古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守护者与传承者》,《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1期 2005d 论文 《蒙古族传统音乐研究的先驱——罗桑悫丹》,《内蒙古艺术》,2005年1期 2005e 论文 《关于传统音乐的保护与传承》,《内蒙古文艺界》,2005年6月总第52期。 2004a 论文 《“胡尔奇释辨》,《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1期 2004b 论文 《乌拉特人的民歌分类观及其文化阐释》,《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2004年1期(创刊号) 2004c 论文 《民俗音乐的三个构成层面》(蒙文),《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蒙文版》,2004年2期 2004d 论文 《民俗音乐的界定》,《草原艺坛》2004年1期 2003a 论文 《胡仁·乌力格尔音乐风格流派述略》,《中国音乐学》2003,2期 2003b 论文 《关于新时期乌日汀哆传承的若干问题》,《长调民歌研究文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年。 2003c 论文 《18世纪蒙古族音乐巨匠梅日更葛根》,《内蒙古艺术》,2003、2期 2002a 论文 《重技轻艺教学观及其我区高校音乐教育有文化思考》,《草原艺坛》,2002,2期 2002b 教材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欣赏》(蒙文),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2c 论文 《胡仁·乌力格尔音乐的传播与传承》,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3,5期 2001 论文 《胡仁·乌力格尔音乐的三种风格类型》,《内蒙古社会科学》(蒙文),2001年2期 2000 论文 《蒙古族萨满歌舞音乐与古代民歌》(合作),《中国音乐》,2000年3期 1997 论文 《蒙古族萨满歌舞与民间音乐》(蒙文),《内蒙古社会科学》,1997,4期

马晨明(1977-),女,山东菏泽人,硕士生。早年援藏,人民日报记者。现任教师。 编辑本段工作 马晨明同志作为首届省高等学校“育人奖”候选人的公示 接省委教育工委通知,经学校推荐、专家评审,省委教育工委研究,我校马晨明同志作为省高等学校“育人奖”候选人,现予以公示: 乐嘉春(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上海大学,上海,2000·07·02同济大学固体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09·02)。 编辑本段代表作品 作品:《金融时报》《西藏采访笔记》《藏戏》 作品《藏戏》入小学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本第七课 作品《藏戏》入小学义务教育课程五年级语文下册课本第7课 写作形式新颖,在《藏戏》中用三段疑问句开头,引人入胜。接省委教育工委通知,经学校推荐、专家评审,省委教育工委研究,我校马晨明同志作为省高等学校“育人奖”候选人,现予以公示: 作者单位:马晨明(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上海大学,上海,200072)。 编辑本段作品欣赏 藏戏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 还是从西藏高僧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讲起吧。 那时候,雅鲁藏布江上没有什么桥梁,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于是,年轻的僧人唐东杰布许下宏愿,发誓架桥,为民造福。一无所有的唐东杰布,招来的只有一阵哄堂大笑。 于是就有了这样一段传奇。唐东杰布在山南琼结,认识了能歌善舞的七位姑娘,组成了西藏的第一个藏戏班子,用歌舞说唱的形式,表演宗教故事、历史传说,劝人行善积德、出钱出力、共同修桥。随着雄浑的歌声响彻雪山旷野,有人献出钱财,有人布施铁块,有人送来粮食,更有大批的农民、工匠跟着他们,从一个架桥工地,走到另一个架桥工地…… 藏戏的种子随之洒遍了雪域高原。所到之处,人们为姑娘们俊俏的容貌、婀娜的舞姿、优美清新的唱腔赞叹不已,观众们惊叹道:莫不是阿吉拉姆下凡跳舞了吧!以后人们就将藏戏演出称为“阿吉拉姆”。 就这样,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同时,成为藏戏的开山鼻祖。 在藏戏里,身份相同的人物所戴的面具,其颜色和形状基本相同。 善者的面具是白色的,白色代表纯洁; 国王的面具是红色的,红色代表威严; 王妃的面具是绿色的,绿色代表柔顺; 活佛的面具是黄色的,黄色代表吉祥; 巫女的面具是半黑半白,象征其两面三刀的性格; 妖魔的面具青面獠牙,以示压抑和恐怖; 村民老人的面具则用白布或黄布缝制,眼睛、嘴唇处挖一个窟窿,以示朴实敦厚。 面具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使戏剧中的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这是藏戏面具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得以保留的重要原因之一。 雪山江河作背景,草原大地作背景。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为其伴奏。他们别无所求,只要有观众就行。 观众团团围坐,所有的剧情靠“雄谢巴”的解说和艺人们的说唱来描述。艺人们唱着,说着,跳着,在面具下演绎着各种故事。 在几百年的发展中,藏戏形成了自己固定的程式:开场陈说藏戏历史以招徕观众,正戏表演故事的主要部分,结尾则具有庆贺演出成功之意。 藏戏艺人的唱腔、动作丰富多彩,不一而足。不同的人物用不同的唱腔来演唱,不同的情绪有不同的舞蹈动作来表达,不同的流派、不同的戏班更是有各种风格的表演形式。观众在吃喝玩耍中看戏,一出戏演它个三五天毫不稀奇,大家随心所欲、优哉游哉,毫无倦意。 藏戏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地师传身授下去。 金融时报 《金融时报》于1987年5月1日创刊,由邓小平同志题写报头,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联合创办的一张全国性、综合性经济类报纸,向国内外公开发行。金融时报社是中国人民银行直属司局级事业单位。

马晨明(1977-),女,山东菏泽人,硕士生。早年援藏,人民日报记者。现任教师。 马晨明同志作为首届省高等学校“育人奖”候选人的公示。接省委教育工委通知,经学校推荐、专家评审,省委教育工委研究,我校马晨明同志作为省高等学校“育人奖”候选人,现予以公示:乐嘉春(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上海大学,上海,2000·07·02同济大学固体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09·02)。 作品:《金融时报》《西藏采访笔记》《藏戏》作品《藏戏》入小学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本第七课作品《藏戏》入小学义务教育课程五年级语文下册课本第7课写作形式新颖,在《藏戏》中用三段疑问句开头,引人入胜。接省委教育工委通知,经学校推荐、专家评审,省委教育工委研究,我校马晨明同志作为省高等学校“育人奖”候选人,现予以公示:作者单位:马晨明(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上海大学,上海,200072)。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