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肝博士杂志2021年第二期

发布时间:

肝博士杂志2021年第二期

维持平常心态进入睡眠 ,运用轻缓音乐促进睡眠。也可以通过深呼吸和吐气来帮助睡眠。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近期,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一年一度的《世界卫生统计》报告,提供了全球最新卫生统计数据。除了更新全球预期寿命和主要疾病负担、以及主要健康风险因素等信息,2021年报告还重点关注了新冠疫情的影响。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分享这份报告的关键要点,并关注相关中国数据。截图来源:参考资料[1] 新冠疫情对全球人口健康构成重大挑战报告指出,截至2021年5月1日,全球超过53亿人感染了新冠病毒,超过320万人因此丧生。从全球来看,美洲区域和欧洲区域受影响最大,共占全球报告病例的四分之三以上;几乎一半(48%)的新冠病毒疾病(COVID-19)相关死亡报告发生在美洲地区,三分之一(34%)发生在欧洲地区。在东南亚区域迄今报告的2310万例病例中,超过86%发生在印度。▲全球确诊病例和死亡病例的分布(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从全球数据来看,男性和女性的确诊情况相似(7% vs 3%),但死亡病例中男性占比明显更高(6% vs 4%)。无论男女,30-39岁人群的病例数最多,约占所有病例的20%, 大约60%的病例发生在20-60岁人群。死亡病例数则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80岁人群病例最多(占三分之一)。新冠病毒疾病(COVID-19)已成为全球的主要死因,造成了相当多的额外死亡。WHO初步估计,2020年直接和间接归因于COVID-19的全球超额死亡总数至少为300万,远多于当年报告的180万COVID-19死亡人数。目前,WHO与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疫苗联盟、流行病预防创新联盟(CEPI)合作,共同领导COVAX倡议,以加快COVID-19检测、疗法和疫苗的开发、生产和公平获取。报告指出,“实现公平的全球疫苗接种势在必行,否则出现更具毒性或传染性更强的变异病毒的风险仍然很高:除非每个人都安全,否则没有人是安全的。” 预期寿命和预期健康寿命全球人口的寿命继续延长,健康状况持续改善。全球预期寿命从2000年的8岁增加到2019年的3岁;健康预期寿命从2000年的3岁增加到2019年的7岁。尽管具有相似的增长趋势,但女性的预期寿命和健康预期寿命始终更长。这两个指标在低收入国家(LIC)的改善最快,主要反映在过去20年中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减少。欧洲和西太平洋区域也取得显著进展,预期寿命分别达到2岁和7岁,健康预期寿命也在全球领先,分别为3岁和6岁。在中国,2019年整体预期寿命为4岁(男性7岁,女性5岁),健康预期寿命为5岁(男性2岁,女性0岁)。 相较于2016年数据有所延长,但主要体现在女性寿命的改善上,男性整体预期寿命和健康预期寿命甚至都还略有“倒退”。▲2019年,全球不同区域人口,在一生时间中健康预期寿命的占比。每个圆点代表一个国家的数据。圆点越大,健康预期寿命越长。越偏右,一生中健康事件占比越高。(图片来源:参考资料[2],翻译:医学新视点)报告指出,寿命的延长也反映了过去20年死亡率和发病率的变化。在全球范围内,传染病、非传染性疾病和受伤导致的死亡和残疾都有所减少。 疾病负担:母婴和传染病死亡减少寿命延长趋势的主要原因在于传染病的显著改善。因传染病、孕产妇、围产期和营养状况而导致的死亡持续减少。2019年,全球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7‰,自1990年以来下降59%;新生儿死亡率为5‰,自1990年以来下降52%;2017年全球孕产妇死亡率为211例/10万活产,自2000年来下降38%。在中国,2019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9‰,新生儿死亡率为4‰;2017年孕产妇死亡率为29例/10万活产。艾滋病和肺结核均已跌出2019年全球前10死因,疟疾死亡率也大幅改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松警惕,这些疾病仍然构成重大威胁。结核病(TB)仍然是世界上单一传染源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在全球范围内,2019年估计有1000万人患结核病,这一数字近年来改善非常缓慢。中国是结核负担第三高的国家,2019年结核发病率为58例/10万人。1998年之后,新感染艾滋病毒的人数减少了40%。2019年,新感染艾滋病毒的人数约为170万人,但这距离2020年新感染人数少于50万的全球目标相距甚远。相较于2000年,疟疾死亡率降低超过一半(25例/10万危险人群 vs 10例/10万危险人群)。与2015年相比,2019年疟疾死亡率降低18%,还远未达到2020年降低40%的目标。2019年约有96亿人患有慢性乙肝(定义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其中,只有约10%(3040万)乙肝患者知晓自己的感染状况,只有660万确诊乙肝患者接受了治疗。2019年,乙肝导致估计82万人死亡,主要死因是肝硬化和肝癌。疫苗可安全有效预防乙肝。全球5岁以下儿童慢性乙肝感染比例从1980年代-2000年代初(疫苗应用前)的约5%下降至2019年的94%。2019年中国5岁以下儿童慢性乙肝感染率为22%。图片来源:123RF 疾病负担:慢病死亡增加随着人口老龄化,非传染性疾病成为越来越多人的主要健康风险。全球非传染性疾病死亡人数占比从2000年的8%增加到2019年的6%。2000-2019年,全球各地区所有年龄段的四种主要慢病(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死亡率变化趋势各有不同。在全球范围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大,年龄标准化死亡率下降了37%,其次是心血管疾病和癌症,分别下降了27%和16%。然而,糖尿病的年龄标准化死亡率却增加了3%。全球非传染性疾病过早死亡率(以30-70岁四种主要慢病的死亡率评估)从2000年的9%下降到2019年的8%,但2015年来改善缓慢。在中国,慢病过早死亡率为9%。尽管四种主要慢病的整体死亡率正在下降,但由于人口增长和老龄化,总死亡人数仍在增加,仅这四大类疾病在 2019 年就夺走了 3320 万人的生命,比 2000 年增加了 28%。 健康风险因素报告指出,儿童营养不良(发育迟缓、消瘦和超重)、贫血、亲密伴侣暴力、吸烟、饮酒、肥胖、缺乏运动、反式脂肪酸(TFA)、安全用水和卫生设施、室内外空气污染和高血压都会造成相当的疾病负担,并导致过早死亡。其中,烟草和酒精摄入、高血压、肥胖和缺乏身体活动作为主要风险因素将需要紧急和有针对性的干预。比如,2016年,全球肥胖(BMI>30)率上升至1%,5%的成人身体活动不足;2015年全球成人高血压(上压>140 mmHg和/或下压>90 mmHg)年龄标化患病率达到1%。从中国的部分危险因素来看,预防慢病也十分值得关注:2019年中国15岁以上人群人均饮酒量相当于6升纯酒精,高于全球平均数;2018年中国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为7%,高于全球平均数;2015年,中国成人高血压的年龄标化患病率为2%;2016年,5-19岁儿童青少年肥胖率为7%,成人年龄标化肥胖率为2%。此外,2016年,中国可归因于空气污染(包括室内和大气)的年龄标化死亡率为7/10万人。图片来源:123RF此外,全球自杀、他杀、意外中毒和道路交通伤害造成的死亡率也在稳步下降,但仍有更多此类死亡可以被预防,男性死于这些原因的风险高于女性。报告还指出,除了对传染病、慢病以及伤害的预防和控制,WHO也将继续关注医疗服务的公平获得,以及新冠大流行之下保障基本医疗服务,以促进健康相关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达成。WHO总干事谭德塞博士表示,“COVID-19不是第一次大流行,也可能不会是最后一次。为了更好地应对(未来的风险),我们必须有更好的健康数据。”完整报告长达132页,点击文末“阅读全文/Read more”,即可访问报告原文。题图来源:123RF参考资料[1] World Health S Retrieved June 2, 2021, from -health-statistics[2] World Health Statistics 2021: visual Retrieved June 2, 2021, from -health-statistics-2021-a-visual-summary注:本文旨在介绍医药健康研究进展,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版权说明: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转载授权请在「医学新视点」微信公众号留言联系。

目前由于肝源比较紧张,所以很多医院的移植手术都很难开展,尤其是O型血。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脏疾病发展到晚期危及生命时,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切除已经失去功能的病肝,然后把一个有生命活力的健康肝脏植入人体内,挽救濒危患者生命,这个过程就是肝移植,俗称“换肝”。目前原位肝移植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最有效方法,相当一部分肝硬化病人是需要行肝移植才能够挽救生命的,我国由于肝移植大规模开展的时间不长,老百姓对肝移植存在恐惧心理,不少病人往往是在生命难以维持时才无奈做肝移植,这时已经错过了肝移植的最佳时机,手术风险巨大,费用成倍增长。术后注意事项——1、在生活起居方面,注意生活要有规律,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情绪,可以做一些轻的家务活,也可参加轻便的工作,但应避免过度疲劳,6个月内不可参加剧烈的体育运动。2、保持个人卫生是很重要的,必须做到:保持口腔清洁,早晚刷牙,每次进食后都要认真漱口,不让食物残渣存留在口腔内;每日自行观察口腔有无日斑、溃疡等口腔感染与疾病的发生;定期洗澡,最好是淋浴。3、在术后几个月,如果患者感觉良好,确信其伴侣没有感染,可以有性生活,宫内节育器也不宜使用,因为有感染的可能。避孕套是预防感染的最好措施,联合使用杀精剂可以确保避孕,但是如果想生育,应接受医生的指导。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活体肝移植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近期,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一年一度的《世界卫生统计》报告,提供了全球最新卫生统计数据。除了更新全球预期寿命和主要疾病负担、以及主要健康风险因素等信息,2021年报告还重点关注了新冠疫情的影响。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分享这份报告的关键要点,并关注相关中国数据。截图来源:参考资料[1] 新冠疫情对全球人口健康构成重大挑战报告指出,截至2021年5月1日,全球超过53亿人感染了新冠病毒,超过320万人因此丧生。从全球来看,美洲区域和欧洲区域受影响最大,共占全球报告病例的四分之三以上;几乎一半(48%)的新冠病毒疾病(COVID-19)相关死亡报告发生在美洲地区,三分之一(34%)发生在欧洲地区。在东南亚区域迄今报告的2310万例病例中,超过86%发生在印度。▲全球确诊病例和死亡病例的分布(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从全球数据来看,男性和女性的确诊情况相似(7% vs 3%),但死亡病例中男性占比明显更高(6% vs 4%)。无论男女,30-39岁人群的病例数最多,约占所有病例的20%, 大约60%的病例发生在20-60岁人群。死亡病例数则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80岁人群病例最多(占三分之一)。新冠病毒疾病(COVID-19)已成为全球的主要死因,造成了相当多的额外死亡。WHO初步估计,2020年直接和间接归因于COVID-19的全球超额死亡总数至少为300万,远多于当年报告的180万COVID-19死亡人数。目前,WHO与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疫苗联盟、流行病预防创新联盟(CEPI)合作,共同领导COVAX倡议,以加快COVID-19检测、疗法和疫苗的开发、生产和公平获取。报告指出,“实现公平的全球疫苗接种势在必行,否则出现更具毒性或传染性更强的变异病毒的风险仍然很高:除非每个人都安全,否则没有人是安全的。” 预期寿命和预期健康寿命全球人口的寿命继续延长,健康状况持续改善。全球预期寿命从2000年的8岁增加到2019年的3岁;健康预期寿命从2000年的3岁增加到2019年的7岁。尽管具有相似的增长趋势,但女性的预期寿命和健康预期寿命始终更长。这两个指标在低收入国家(LIC)的改善最快,主要反映在过去20年中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减少。欧洲和西太平洋区域也取得显著进展,预期寿命分别达到2岁和7岁,健康预期寿命也在全球领先,分别为3岁和6岁。在中国,2019年整体预期寿命为4岁(男性7岁,女性5岁),健康预期寿命为5岁(男性2岁,女性0岁)。 相较于2016年数据有所延长,但主要体现在女性寿命的改善上,男性整体预期寿命和健康预期寿命甚至都还略有“倒退”。▲2019年,全球不同区域人口,在一生时间中健康预期寿命的占比。每个圆点代表一个国家的数据。圆点越大,健康预期寿命越长。越偏右,一生中健康事件占比越高。(图片来源:参考资料[2],翻译:医学新视点)报告指出,寿命的延长也反映了过去20年死亡率和发病率的变化。在全球范围内,传染病、非传染性疾病和受伤导致的死亡和残疾都有所减少。 疾病负担:母婴和传染病死亡减少寿命延长趋势的主要原因在于传染病的显著改善。因传染病、孕产妇、围产期和营养状况而导致的死亡持续减少。2019年,全球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7‰,自1990年以来下降59%;新生儿死亡率为5‰,自1990年以来下降52%;2017年全球孕产妇死亡率为211例/10万活产,自2000年来下降38%。在中国,2019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9‰,新生儿死亡率为4‰;2017年孕产妇死亡率为29例/10万活产。艾滋病和肺结核均已跌出2019年全球前10死因,疟疾死亡率也大幅改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松警惕,这些疾病仍然构成重大威胁。结核病(TB)仍然是世界上单一传染源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在全球范围内,2019年估计有1000万人患结核病,这一数字近年来改善非常缓慢。中国是结核负担第三高的国家,2019年结核发病率为58例/10万人。1998年之后,新感染艾滋病毒的人数减少了40%。2019年,新感染艾滋病毒的人数约为170万人,但这距离2020年新感染人数少于50万的全球目标相距甚远。相较于2000年,疟疾死亡率降低超过一半(25例/10万危险人群 vs 10例/10万危险人群)。与2015年相比,2019年疟疾死亡率降低18%,还远未达到2020年降低40%的目标。2019年约有96亿人患有慢性乙肝(定义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其中,只有约10%(3040万)乙肝患者知晓自己的感染状况,只有660万确诊乙肝患者接受了治疗。2019年,乙肝导致估计82万人死亡,主要死因是肝硬化和肝癌。疫苗可安全有效预防乙肝。全球5岁以下儿童慢性乙肝感染比例从1980年代-2000年代初(疫苗应用前)的约5%下降至2019年的94%。2019年中国5岁以下儿童慢性乙肝感染率为22%。图片来源:123RF 疾病负担:慢病死亡增加随着人口老龄化,非传染性疾病成为越来越多人的主要健康风险。全球非传染性疾病死亡人数占比从2000年的8%增加到2019年的6%。2000-2019年,全球各地区所有年龄段的四种主要慢病(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死亡率变化趋势各有不同。在全球范围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大,年龄标准化死亡率下降了37%,其次是心血管疾病和癌症,分别下降了27%和16%。然而,糖尿病的年龄标准化死亡率却增加了3%。全球非传染性疾病过早死亡率(以30-70岁四种主要慢病的死亡率评估)从2000年的9%下降到2019年的8%,但2015年来改善缓慢。在中国,慢病过早死亡率为9%。尽管四种主要慢病的整体死亡率正在下降,但由于人口增长和老龄化,总死亡人数仍在增加,仅这四大类疾病在 2019 年就夺走了 3320 万人的生命,比 2000 年增加了 28%。 健康风险因素报告指出,儿童营养不良(发育迟缓、消瘦和超重)、贫血、亲密伴侣暴力、吸烟、饮酒、肥胖、缺乏运动、反式脂肪酸(TFA)、安全用水和卫生设施、室内外空气污染和高血压都会造成相当的疾病负担,并导致过早死亡。其中,烟草和酒精摄入、高血压、肥胖和缺乏身体活动作为主要风险因素将需要紧急和有针对性的干预。比如,2016年,全球肥胖(BMI>30)率上升至1%,5%的成人身体活动不足;2015年全球成人高血压(上压>140 mmHg和/或下压>90 mmHg)年龄标化患病率达到1%。从中国的部分危险因素来看,预防慢病也十分值得关注:2019年中国15岁以上人群人均饮酒量相当于6升纯酒精,高于全球平均数;2018年中国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为7%,高于全球平均数;2015年,中国成人高血压的年龄标化患病率为2%;2016年,5-19岁儿童青少年肥胖率为7%,成人年龄标化肥胖率为2%。此外,2016年,中国可归因于空气污染(包括室内和大气)的年龄标化死亡率为7/10万人。图片来源:123RF此外,全球自杀、他杀、意外中毒和道路交通伤害造成的死亡率也在稳步下降,但仍有更多此类死亡可以被预防,男性死于这些原因的风险高于女性。报告还指出,除了对传染病、慢病以及伤害的预防和控制,WHO也将继续关注医疗服务的公平获得,以及新冠大流行之下保障基本医疗服务,以促进健康相关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达成。WHO总干事谭德塞博士表示,“COVID-19不是第一次大流行,也可能不会是最后一次。为了更好地应对(未来的风险),我们必须有更好的健康数据。”完整报告长达132页,点击文末“阅读全文/Read more”,即可访问报告原文。题图来源:123RF参考资料[1] World Health S Retrieved June 2, 2021, from -health-statistics[2] World Health Statistics 2021: visual Retrieved June 2, 2021, from -health-statistics-2021-a-visual-summary注:本文旨在介绍医药健康研究进展,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版权说明: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转载授权请在「医学新视点」微信公众号留言联系。

肝博士杂志

首先,登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或者 维普数据库(此为中国三大专业文献数据库)或国外Pubmed/Medline等国外专业数据库,然后搜索相关的文献,写出您的文章。其次,再去以上数据库中搜索相关专业期刊编辑部信息(国家级或是非国家级,核心或者非核心,统计源或者非统计源期刊等等),找到投稿联系方式,这样的方法避免网上很多钓鱼网站,确保您投稿的期刊是合法的。最后,祝好运。欢迎交流。静石医疗,竭诚为您服务。

我这有的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日本筑波国家科学院博士后及特别研究员,中山大学研究员及硕士生导师。广州市医学会感染病分会委员,广东省肝脏病学会肝炎专业委员会委员,IMTU国际治疗性超声学会委员,中华肝脏病杂志特邀编委,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委,CCMJ国际中华临床医学杂志编委,《肝博士》专家团成员。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华厦医学、右江医学院学报、右江医学、医学文摘,等等。

肝博士杂志app

我这有的

生物科学是当今世界最广泛和最重要的科目之一。简单地说,生物学是生命的研究。包括从分子生物学研究生命过程,动物和植物群落的研究。生物专业的毕业生可以从事的工作: 研究科学家, 药理学家,生物学家,生态学家,自然保护者生物技术师,法医科学家,政府机构担任职务,科学家和老师等等。下面列举几个职业:教育有生物学学位和教学资格,你将具备从事教育工作的能力。无论是在教室、讲座、实验室还是博物馆,你会喜欢和年轻人一起工作,鼓励他们了解世界。教育水平越高的机构,你需要的资质就越高;例如,大学讲师通常需要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而小学或中学教师通常只需要本科学位和教师。如果你选择继续深造并在高等教育领域继续工作,你可能能够进行自己的研究,发表你的作品,或成为你研究领域内的咨询委员会的成员。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是利用科学原理来发展和增强一些方面的技术,包括消费品市场、技术市场以及商业和工业。重点往往在农业、食品科学和医学领域,生物技术专家可以参与基因工程、药物开发和推进医疗技术,例如纳米技术。法医科学作为一名法医科学家,你将在法律部门工作,与警察部门或执法机构一起,以便测试和处理在刑事调查中收集的证据。许多法医科学家专攻特定领域,如法医牙科学(牙科证据)、法医人类学(检查被分解的人)、犯罪现场检查和医学检查员的角色(需要进一步研究)。政府政策政府中的生物事业将包括与政府官员和决策者密切合作,以便就生物医学研究和环境监管等日益扩大的话题提供咨询和建立新的立法。你的职责是确保基于坚实科学的法律体系的变革。你可以在区域或国家一级为科学组织和机构或非营利实体担任政治顾问。你也可以作为一个政治委员会或团体的代表。商业和工业制药行业是一个价值数十亿美元的产业,不断需要生物学家从事研究和开发,测试新产品,并为市场做好准备。生物学家可以发挥作用的其他商业行业包括科学服务公司、市场、销售和公共关系。出版和传媒最后,如果你还对媒体界感兴趣,你能做什么生物学学位。你可能会惊讶地意识到,拥有生物学学位的媒体和新闻事业也相当广泛。如果你对出版业或新闻业感兴趣,你可以用你的生物学学位进入这个行业,成为一名科学作家,或者为一个科学出版物工作,比如杂志、杂志、网站、电视节目或电影。在这些角色中,你将能够发挥作用,向公众通报和教育生物问题,这些在当代社会变得相关。以上便是列举的几个学习生物可以从事的职业。

投稿方式简便,发稿直接通过自己的编辑部,不是代发,没有中间环节,不错的一个投稿网站。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华厦医学、右江医学院学报、右江医学、医学文摘,等等。

人文杂志2021年第二期

《凤凰周刊》是不太可能在邮局买到的,据我所知,在很多地方邮局还有文化市场都是把它封禁的,报刊亭都要偷着卖,特别是哪一期又是敏感内容。如果真想要收藏《凤凰周刊》,可以去凤凰周刊官网看看,据说是订阅平邮免费,不过我没有试过。 首页有在线订阅

相关文献研究版本后秦?僧肇:《肇论》,《大正藏》册四十五,页一五○下—一六一中。陈?小招提寺慧达:《肇论序》,《大正藏》册四十五,页一五○上—下。唐?元康:《肇论疏》,《大正藏》册四十五,页一六一下—二○○下。元?文才:《肇论新疏》,《大正藏》册四十五,页二○一上—二四三中。陈?慧达:《肇论疏》,《卍续藏》册一五○,续藏经会编印,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一九九三年,页八三三上—八九六下。宋?遵式:《注肇论疏》,《卍续藏》册九十六,续藏经会编印,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一九九三年,页一九九上—三六六下。宋?净源:《肇论中吴集解》,《丛书集成续编》册四十六,新文丰出版公司,页四三二上—四六九上。元?文才:《肇论新疏游刃》,《卍续藏》册九十六,续藏经会编印,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一九九三年,页四六七上—五七六下。明?德清:《肇论略注》,《卍续藏》册九十六,续藏经会编印,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一九九三年,页五七七上—六五四上。洪修平:《论僧肇哲学──魏晋玄佛合流的终结和中国化佛教体系的初创》,收录于《中国佛教学术论典》册十九(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会),二○○一年初版,页三二七—四四八(南京大学哲学系硕士论文,一九八四年)。刘贵杰:《僧肇思想研究──魏晋玄学与佛教思想之交涉》,台北:文史哲出版社,一九八五年八月初版。李润生:《僧肇》,台北:东大图书公司,一九八九年六月初版。洪修平释译:《肇论》,高雄:佛光出版社,一九九六年初版。单培根:《肇论讲义》,台北:方广文化,一九九六年初版(原载于《内明》一六八期-一八五期,一九八六年三月-一九八七年八月)。大光:《僧肇与肇论之研究》,收录于张曼涛主编:《三论典籍研究(三论宗专集之二)》(现代佛教学术丛刊(四十八))(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一九七九年八月,页二四五—二六六。安乐哲:《僧肇研究》,收录于张曼涛主编:《三论典籍研究(三论宗专集之二)》(现代佛教学术丛刊(四十八))(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一九七九年八月,页二六七—二八二。澄璧:《试译僧肇 “物不迁论”》,收录于张曼涛主编:《三论典籍研究(三论宗专集之二)》(现代佛教学术丛刊(四十八))(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一九七九年八月,页二八三—二九三。石峻:《读慧达 “肇论疏”述所见》,收录于张曼涛主编:《三论典籍研究(三论宗专集之二)》(现代佛教学术丛刊(四十八))(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一九七九年八月,页二九五—三○七。张春波:《论发现〈肇论集解令模钞〉的意义》,《哲学研究》第三期(月刊),一九八一年三月,页六十—六十六。吴希声:《肇论宗本义述解》,《中国佛教》第二十五卷第八期,一九八一年五月三十日,页三十八—四十三。廖明活:《僧肇物不迁义质疑》,《内明》第一二六期,一九八二年九月,页三—六。束际成:《一篇宣传形而上学宇宙观的宗教哲学论文──析《物不迁论》》,《杭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二期,一九八三年二月,页十七—二十一。周齐:《僧肇《般若无知论》简析》,《齐鲁学刊》一九八三年第六期(总第五十七期),页二十六—二十九。田文棠:《论僧肇佛教哲学思想及其理论渊源──兼论鸠摩罗什的般若思想》,《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二期(季刊),一九八四年二月,页七十三—八十二。张炳阳:《僧肇 “不真空论”释论》,《中国佛教》第二十八卷第五期,一九八四年五月,页二十一—二十七。蔡惠明:《僧肇大师与 “肇论”》,《内明》一六七期,一九八六年二月,页三十—三十二。贺其叶勒图:《僧肇“不真空论 “的逻辑问题》,《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一期,一九八七年,页四十六—四十七。钱伟量:《僧肇动静观辨析──读〈肇论?物不迁论〉》,《世界宗教研究》第三期,一九八七年,页一○三—一○七。洪修平:《僧肇 “三论”解空的哲学体系初探》,《世界宗教研究》第三期,一九八七年,页九十二—一○二。刘国梁:《试论老庄思想对僧肇的影响》,《齐鲁学刊》第四期,一九八七年,页八十三—八十七。余崇生:《僧肇之 “有无同异”思想》,《东方宗教研究》第一期,一九八七年九月,页三十一—四十一。尤煌杰:《由僧肇 “物不迁论”申论中、西哲学传统对动、静观念的见解》,《国立台北护专学报》第五期,一九八八年六月,页八十一—一○八。释继声:《僧肇的中观论及其论证方法》,《香港佛教》第三四八期,一九八九年五月,页十—十三。余崇生:《僧肇 “体用相即”思想述论》,《国际佛学研究》第一期,民一九九一年十二月,页六十九—八十四。刘成有:《僧肇佛学理论的宗教归宿——兼及《涅盘无名论》的归属》,《广东佛教》一九九二年第五期(总二十七期),页四十一—四十四。刘国梁:《僧肇的“动静未始异 “初论》,《广东佛教》一九九二年第五期(总二十七期),页四十五。龚隽:《〈肇论〉思想新译》,《人文杂志》第五期,一九九三年,页六十六—六十九。彭文林:《僧肇的 “运动”概念》,《法光》第六十三期,一九九四年十二月十日,三版。彭文林:《僧肇的 “运动”概念》(下),《法光》第六十四期,一九九五年一月十日,四版。徐小耀:《僧肇 “有无观”、 “体用论”之探讨──兼谈佛教中国化问题》,《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第一期,一九九五年,页三十一—三十七。黄俊威:《禅与境界管理──以〈肇论〉的〈涅盘无名论〉为中心》,收录于《第一届禅与管理研讨会论文集》(北县:华梵人文科技学院工业管理学系),一九九五年五月十七日,页一七五—一八三。黄夏年:《僧肇时寿之我见》,《闽南佛学院学报》一九九六年第一期,一九九六年六月,页五十四—五十六。彭文林:《〈肇论?不真空论〉释义》,收录于《一九九六年佛学研究论文集──佛教思想的当代诠释》(台北:佛光出版社),一九九六年八月,页一八○—二二○。胡晓光:《僧肇大师中观思想》,《慧炬杂志》三八八期,一九九六年十月,页三十六—四十二。李养正:《试论支遁、僧肇与道家(道教)重玄思想的关系》,《宗教学研究》第二期,一九九七年,页六十四—七十三。陈赟:《简论僧肇的佛学思想》,《黄准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第十三卷第一期,一九九七年三月,页二十一—二十三。张琨:《僧肇哲学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一环》,《世界宗教文化》第一期(总第十七期),一九九九年,页五十一—五十二。沈顺福:《僧肇哲学与玄老思想比较研究》,《东岳论丛》第二十卷第一期,一九九九年一月,页一○○—一○六。蒋海怒:《僧肇对玄佛体用论的扬弃》,《人文杂志》第三期,一九九九年,页二十一—二十四。牧田谛亮著,释依观译:《关于肇论之流传(上)》,《妙心杂志》第四十四期,一九九九年八月一日(网络版)。牧田谛亮著,释依观译:《关于肇论之流传(下)》,《妙心杂志》第四十五期,一九九九年九月一日(网络版)。杜保瑞:《肇论中的般若思维》,收录于《第十一届国际佛教教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台北:华梵大学)(抽印本),一九九九年七月(网络版)。邱敏捷:《从僧肇到印顺导师──《肇论》研究史的回顾与检讨》,收录于篮吉富主编:《印顺思想──印顺导师九秩晋五寿庆论文集》(新竹:正闻出版社),二○○○年四月十六日,页三二九—三四三。卢桂珍:《僧肇 “狂言”说的理论与实践》,收录于《第三届中国语文教育之学理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二○○○年十二月一日,页一—二十九。黄淑龄:《《肇论》思想体系探析──兼论其与魏晋玄学中几个主题的关系》,《宗教哲学》第七卷第一期,二○○一年三月,页一五○—一六三。沈顺福:《论僧肇对中国哲学的贡献》,《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五期,二○○一年,页四○—四十五。王月秀:《僧肇〈不真空论〉对般若三宗 “有”、 “无”概念之驳正》,《辅大中研所学刊》第十一期,二○○一年六月,页七十九—九十八。钱奕华:《修辞哲学中转识成智过程之析论──以僧肇《不真空论》为例》,收录于《第三届中国修辞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桃园:铭传大学),二○○一年六月一日,页一○六四—一○八七。罗因:《僧肇〈物不迁论〉后设基础的检视》,《中国文学研究》第十五期,二○○一年六月,页七十五—一○八。王月秀:《僧肇之动静观再议》,收录于《现代佛学的研究──第十二届佛学论文发表会论文集》(嘉义:南华大学佛学研究中心),二○○一年九月,页一○七—一二六。孙炳哲:《《肇论》对时空真假的认识──以〈物不迁论〉与〈不真空论〉为中心的探讨》,收录于《诠释与建构──汤一介先生七十五年周年华诞暨从教五○周年纪年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二○○一年十二月一刷,页三一九—三二五。王仲尧:《僧睿、僧肇、周颙合论——中国佛教般若学之理论建设》,《中国文化月刊》二六七期,二○○二年六月,页四十一—六十二。王仲尧:《僧肇般若学与王弼易学》,《普门学报》第十四期,二○○三年三月,页六十五—九十八。卢桂珍:《僧肇哲学论述中 “狂言”之研究——兼论其思想史上的意义》,《鹅湖学志》第二十九期,二○○二年十二月,页二十七—六十六。孙长祥:《僧肇对动静问题的辨治——〈物不迁论〉析义》,收录于《第七届儒佛会通暨文化哲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华梵大学哲学系),二○○三年九月,页二四六—二五四。林传:《僧肇的“物不迁论 “与文化交流的意义》,《哲学研究》,页一一○—一一四。黄淑满:《论肇论对三宗之批判》,华梵大学哲学系第一届学士论文,二○○○年。正美:《肇论浅释》,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一九七○年八月。冯健生:《僧肇、吉藏、智顗三家维摩诘经注疏中── “不思议”义的发展》,香港大学新亚研究所硕士论文,一九七六年八月。何充道:《僧肇三论哲学研究》,香港能仁书院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一九八三年九月。蔡缨勋:《僧肇般若思想之研究──以 “不真空论”为主要依据》,台湾师范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一九八四年。

发现杂志2021年第二期

当代医学杂志-旬刊,医学信息杂志-旬刊,医学与社会杂志-双月刊,中国实用医药杂志-旬刊,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旬刊,中国医药指南杂志-旬刊。评职不认可的医学类期刊分为几类:一、增刊:增刊是正常期刊以外增加发行的一期刊物,意思就是拓展版,如果文章质量达不到C刊的要求,但是只发普刊不太妥当,就会使用增刊的。在增刊上发表的论文不管是评职,还是业绩考核等几乎都是不会得到认可的。二、非法期刊:只要不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备案的期刊,或是没有cn刊号和issn刊号的,而且无法在中国记者网上查询到的,皆都可以说是非法期刊。非法期刊在国内外都是不受认可的,所以其发表的各种论文也是不被认可的。三、论文集:从字面上来解释就是把各种主题类似的论文做一个集合。比如法律论文集里的论文都是与法律相关的。论文集就可以作为一本书来正式出版,这样可以用以区别学术期刊。四、行业内存在负责的期刊比如:《当代医学》、《基层医学论坛》、《山西医药杂志》、《实用医技杂志》等。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

你好,你是《发现》杂志 读者迷?可以认识下吗?我也喜欢看这个杂志……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