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杂志电子版下载安装

发布时间: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杂志电子版下载安装

《时间概念史导论》([德]马丁·海德格尔)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资源链接:链接:-AwnA 提取码:fiwj书名:时间概念史导论作者:[德]马丁·海德格尔译者:欧东明豆瓣评分:9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年份:2009-01页数:459内容简介:本书德文版的主要文本来源是马丁海德格尔1925年夏季学期的马堡大学讲课稿(由海德格尔本人手书但尚未按音标抄写)以及经过海德格尔授权同意并增补的西蒙摩塞尔(Simon Moser)的听课笔记,由佩特拉耶格尔(Petra Jaeger)负责整理、编辑并于1979年初版问世(本译本所依据的是1994年的第三版)。本书是海德格尔划时代巨著《存在与时间》的第二稿,同时又被认为是海氏的一部完全独立的代表作。1925年夏季学期,马丁•海德格尔在马堡大学开办了一个每周四学时的系列讲座。在课程预告中,该讲座的标题为“时间概念史”,副标题是“关于历史和自然的现象学引论”。本书就是讲座的主要内容:第一章:现象学研究的兴起与初步突破;第二章:现象学的基本发现,它的原则和对其名称的阐明;第三章:现象学研究的初步成型和对现象学的一种既深入其里又超出其外的彻底思考的必要性。作者简介:译者简介:欧东明,男,四川蓬安人,1961年出生。1983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哲学系,199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现在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工作。近年从事研究的领域主要为:印度宗教与哲学、现象学以及二者之间的思想性关联。

主要任职:曾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哲学系西哲教研室主任。现任:中国现象学学会主席,北京大学希腊研究中心副主任,清华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黑龙江大学客座教授(研究员),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外国哲学》主编,《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编委,《德国哲学》编委,《当代中国哲学丛书》编委,《世界哲学》编委,德国Heidegger-Jahrbuch(《海德格尔年鉴》)学术顾问。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杂志电子版下载

《先秦儒家哲学九讲》(张祥龙)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资源链接:链接: 提取码: k8xg       书名:先秦儒家哲学九讲作者:张祥龙豆瓣评分:5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年份:2009年12月页数:302页内容简介:本书探讨了孔子晚年及其身后的儒家思想和命运,从孔子“作《春秋》”及其历史传承展开论述,梳理了从曾子、子思、孟子到荀子的先秦儒家在中国历史中的思想谱系,以生动平实的语言讲解了先哲思想之间的传承和争论;引导学生深入儒家有关诗、礼、乐、心、性、情等思想的文本,发掘出其丰富、原发和独特的哲理光彩。作者简介:张祥龙,男,1949年出生于香港九龙,七七级北京大学哲学系本科生。1986年10月赴美国留学,1988年8月获美国俄亥俄州托莱多(Toledo)大学硕士,1992年2月获纽约州立布法罗(Buffalo)大学哲学博士。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暨外国哲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现象学中心主任;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理事,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国际中西哲学比较学会(ISCWP)会长,美国哲学学会(APA)国际合作委员会委员,广西师范大学客座教授。担任《世界哲学》(原《哲学译丛》)、《哲学门》、《江苏社会科学》、《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论证》等刊物编委或学术委员会委员。专业研究方向:东西方哲学比较、现代西方欧洲大陆哲学(以现象学为主)、中国古代先秦哲学。

《时间概念史导论》([德]马丁·海德格尔)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资源链接:链接:-AwnA 提取码:fiwj书名:时间概念史导论作者:[德]马丁·海德格尔译者:欧东明豆瓣评分:9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年份:2009-01页数:459内容简介:本书德文版的主要文本来源是马丁海德格尔1925年夏季学期的马堡大学讲课稿(由海德格尔本人手书但尚未按音标抄写)以及经过海德格尔授权同意并增补的西蒙摩塞尔(Simon Moser)的听课笔记,由佩特拉耶格尔(Petra Jaeger)负责整理、编辑并于1979年初版问世(本译本所依据的是1994年的第三版)。本书是海德格尔划时代巨著《存在与时间》的第二稿,同时又被认为是海氏的一部完全独立的代表作。1925年夏季学期,马丁•海德格尔在马堡大学开办了一个每周四学时的系列讲座。在课程预告中,该讲座的标题为“时间概念史”,副标题是“关于历史和自然的现象学引论”。本书就是讲座的主要内容:第一章:现象学研究的兴起与初步突破;第二章:现象学的基本发现,它的原则和对其名称的阐明;第三章:现象学研究的初步成型和对现象学的一种既深入其里又超出其外的彻底思考的必要性。作者简介:译者简介:欧东明,男,四川蓬安人,1961年出生。1983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哲学系,199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现在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工作。近年从事研究的领域主要为:印度宗教与哲学、现象学以及二者之间的思想性关联。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杂志官网下载安装

《现象学导论》([美] 罗伯特·索科拉夫斯基)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资源链接:链接:  提取码:9i2a    书名:现象学导论作者:[美] 罗伯特·索科拉夫斯基译者:张建华豆瓣评分:3出版社:后浪丨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年份:2021-3页数:312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一本深入浅出、简明扼要的导论。不是对各现象学家思想的简单堆砌,而是面向现象学本身,展现作为科学的现象学自身的显现。☆ 以“知觉”“意象结构”“时间性”“本质直观”等精确的现象学观念为引导,层层深入揭示现象学的不同面向,还原人在认识实践中的意识活动。☆ 敏锐的问题意识,广阔的思想史视野。叙述接过理性精神接力棒的现象学对后现代思潮意义缺席的回应。彰显现象学在回归哲学的古代理解与回应现代哲学议题上的强大生命力。◎ 内容简介本书以清晰生动的文风和大量的例证,呈现了现象学领域的主要学说。它考察了知觉、图像、想象、记忆和指涉等现象,并展示了人类思考是如何从经验中生发出来的。这本书还探讨了个人身份同一性在时间中的确立,并讨论了哲学的本质。除了对符合论的真理观提出了一个新阐释,本书作者还解释了现象学是如何与现代和后现代的思考形态分别有所区分的。◎ 媒体推荐本书是优秀的本科生课程教材。作者针对现象学提出了新颖且引人入胜的诠释,并就现象学对当代智识生活的重要性提出了耐人寻味的观点。应当有更多人来关注这本书。——《形而上学评论》本书从胡塞尔基本观点出发,用尽可能少的专业术语和美国习惯用语直白地介绍了哲学现象学。——《现象学心理学杂志》索科拉夫斯基的导论从很多方面来说都十分出色。他以值得称赞的明晰度书写了复杂而微妙的问题,这其中甚至包括意识的时间性、自我现象学、意向活动与意向对象关联性等高度思辨的问题……他对现象学的研究相当全面……至少对那些同意本书现象学基本观点的人来说,这本书是极富价值的教学资源。——《胡塞尔研究》,2002年作者简介:◎ 著者简介罗伯特·索科拉夫斯基,祖籍波兰,在比利时卢汶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任美国天主教大学哲学教授。他是英美世界的著名现象学家。《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的“现象学”和“胡塞尔”条目列举了他的著作:《现象学导论》(剑桥大学出版社,2000 年)、《胡塞尔构造观念的形成》( 海牙,尼伊霍夫出版社,1970 年)、《胡塞尔与现象学传统》(华盛顿,1988 年)。◎ 译者简介:张建华,武汉大学哲学博士,现任教于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已经出版的主要译著包括:《韦斯特法尔:新康德主义哲学》(合译,2013年)、《无用的共通体》(合译,2016年)、《论柏拉图的〈政治家篇〉》(2015年)、《可见者的交错》(2015年)。高秉江,武汉大学博士,美国天主教大学访问学者。曾任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湖北省哲学史学会理事、湖北省哲学学会理事。从事西方哲学的研究和教学,主要结合柏拉图、笛卡尔与康德相关思想研究胡塞尔现象学及宗教现象学。代表作:《胡塞尔与西方主体主义哲学》(2002)、《西方知识论的超越之路》(2012)、《现象学视域下的视觉中心主义》(2013);代表译著:《存在巨链》(2002)、《宗教现象学》(2006)。

香港出生,系毕业(1979),法国巴黎大学索尔邦学院哲学博士(1993)。现任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教授、哲学「文学硕士」课程主任、现象学与人文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及现象学与当代哲学资料中心副主任。为《现象学与人文科学学刊》主编、《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学术委员会委员及《法兰西思想评论》编委;亦为劳思光先生的《思光学术论著新编》(共十三卷)主编之一,在该系列中编有《思想方法五讲新编》、《中国之路向新编》、《自由、民主与文化创生》、《哲学问题源流论》(合编)、《家国天下——思光时论文选》(合编)及《存在主义哲学新编》(合编)等书。此外,亦编有劳思光先生的《文化哲学讲演录》及《虚境与希望——论当代哲学与文化》(「思光学术新著」之一及之二,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2-2003)。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杂志电子版下载官网

一.教学为本科生讲授过的课程有:“欧洲哲学史”和“现代西方哲学”。为研究生开设过的课程有:人本主义哲学研究;现代德国哲学;西方哲学原著选读(德语);当代法国哲学;近代西方哲学;专业德语;胡塞尔研究。二.科研1.发表论文1)“理性自身的启蒙”,载《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2)“现象学对科西克《具体辩证法》认知模式的功能性建构作用”,载《学术研究》,2001年第4期3)“误置中的意外——论德里达解构胡塞尔符号理论之得失”,载《南京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三处断裂及其效应”,载《南京社会科学》2001年第10期5)“书评:倪梁康《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载《中国学术》,2001年第3期6)“Para—阿多诺:张一兵《无调式的辩证想象》的方法论想象”,载《江海学刊》2002年第3期7)“从声音到‘supplément’”,载《现代哲学》2002年第4期8)“论德里达与胡塞尔的符号学之争”,载《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9)“德里达‘声音’概念的起源”,载《学海》2003年第1期10)“早期德里达的历史语境与支援背景”,载《南京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11)“生成与辩证法——德里达《胡塞尔哲学中的生成问题》主旨评析”,载《南京社会科学》2003年第8期12)“论德里达与马克思及马克思主义的关系”,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年第4期13)“意识与时间”,载《中华读书报》2002年6月26日,又载《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第五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14)“论德里达对胡塞尔‘孤独的心灵生活’的解构”,载《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第五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15)“德里达:他者的耳朵”,载于《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16)“论阿多诺视域中的一段现象学公案”,载于《现代哲学》2004年第2期。17)“手势的现象学:从胡塞尔、德里达到亨利”,载于《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第10期18)“论‘Idee’的现象学分层”,载于《南京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19)“矛盾律与时间性——试论海德格尔对康德真理与时间观的批判”,载于《德意志思想评论》第二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20)“试论德里达历史哲学中的准先验维度”,载于《同济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21)“直观与被给予——兼述马里翁对德里达和海德格尔的评论”,《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第八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22)“意识的平面性与存在的深度——与马里翁一起反思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现象’学”,载于《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23)“羞感的路径学空间——关于萨特现象学的批判性考察”,载于《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24)“Unheimlichkeit:幽灵与真理的契合点——德里达‘幽灵’概念的谱系学研究”,载于《现代哲学》2006年第4期25)“无限好客与永久和平——与德里达一起思考勒维纳斯与康德在和平观上的对立”,载于《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26)“海德格尔‘先天’概念的学理起源”,载于《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27)“通向虚无的现象学道路”,载于《哲学研究》2007年第6期2.发表译文1)“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争再思考”,载《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2)“客观性与交互文化的经验“,载《南京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3)“胡塞尔与历史的意义”,载《现象学经典文选》,倪梁康主编,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4)“胡塞尔伦理学的发展”,载《世界哲学》2002年第1期5)“在‘构造’与‘分析’之间:《逻辑研究》在胡塞尔现象学中的地位”(译文),载《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特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6)“前摄‘前摄’了什么?——论胡塞尔贝尔瑙时间意识手稿中对前摄的分析”,载《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第六辑(艺术现象学与时间意识现象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7)“追问时间的佯谬”,载《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第六辑(艺术现象学与时间意识现象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8)“超越论的发生与存在论的发生——胡塞尔的发生现象学与海德格尔的解释学现象学”,载《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第八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3.出版译著和专著1)《胡塞尔<几何学的起源>引论》(德里达著),2004年6月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生成与解构:德里达早期现象学批判疏论》,2006年4月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3)《幽灵之舞:德里达与现象学》,2010年1月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三.课题1)南京大学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中流—喜玛拉雅文教学术奖助金项目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度一般项目“德里达与现象学”4)“985”二期“当代资本主义研究”重点基地项目子项目“徘徊的幽灵——晚期德里达与现象学研究”5)200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胡塞尔手稿和海德格尔讲座稿中的时间现象学”四.获奖1)2003年10月获“2003年度熊伟青年学术奖”2)2004年12月获“南京大学2003至2004学年‘金箔奖’”3)2006年获华东地区大学出版社第七届优秀教材、学术专著二等奖

推荐魏育青,孙周兴老师的版本。魏育青译本『人性的,太人性的:一本献给自由精神的书 (上卷)』很赞。孙周兴译本『尼采著作全集 1885-1889年遗稿』也很不错。不推荐周国平的译本;流畅有的,但靠不住。记得读『悲剧的诞生』时,见他将 Deux ex machina 译作「神机妙算」,令人无语凝噎(戏仿周译;如果说「神机」对应 God of Machine 还不算太离谱,「妙算」是什么? ) ,只好把书合上。人物经历:魏育青,生于1956年。1988至1992年在德国学习日耳曼语言文学、教育学、心理学,获博士学位,1992至1994年在德国从事科研工作。曾任上海理工大学外语系常务副院长,德语系主任。现任复旦大学外文系教授,教育部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兼德语组副组长。中共党员。2019年12月20日,上海翻译家协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在上海市文联文艺会堂召开,魏育青当选为上海翻译家协会第七届会长。孙周兴,男,1963年9月生,汉族,浙江绍兴人,哲学博士,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九三学社社员。现任同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同济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同济大学学报》(文科版)主编等。兼任中国美术学院南山讲座教授、中国现象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德国《海德格尔年鉴》(Heidegger-Jahrbuch)编委、《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编委等。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杂志电子版官网下载

一.教学为本科生讲授过的课程有:“欧洲哲学史”和“现代西方哲学”。为研究生开设过的课程有:人本主义哲学研究;现代德国哲学;西方哲学原著选读(德语);当代法国哲学;近代西方哲学;专业德语;胡塞尔研究。二.科研1.发表论文1)“理性自身的启蒙”,载《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2)“现象学对科西克《具体辩证法》认知模式的功能性建构作用”,载《学术研究》,2001年第4期3)“误置中的意外——论德里达解构胡塞尔符号理论之得失”,载《南京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三处断裂及其效应”,载《南京社会科学》2001年第10期5)“书评:倪梁康《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载《中国学术》,2001年第3期6)“Para—阿多诺:张一兵《无调式的辩证想象》的方法论想象”,载《江海学刊》2002年第3期7)“从声音到‘supplément’”,载《现代哲学》2002年第4期8)“论德里达与胡塞尔的符号学之争”,载《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9)“德里达‘声音’概念的起源”,载《学海》2003年第1期10)“早期德里达的历史语境与支援背景”,载《南京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11)“生成与辩证法——德里达《胡塞尔哲学中的生成问题》主旨评析”,载《南京社会科学》2003年第8期12)“论德里达与马克思及马克思主义的关系”,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年第4期13)“意识与时间”,载《中华读书报》2002年6月26日,又载《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第五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14)“论德里达对胡塞尔‘孤独的心灵生活’的解构”,载《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第五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15)“德里达:他者的耳朵”,载于《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16)“论阿多诺视域中的一段现象学公案”,载于《现代哲学》2004年第2期。17)“手势的现象学:从胡塞尔、德里达到亨利”,载于《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第10期18)“论‘Idee’的现象学分层”,载于《南京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19)“矛盾律与时间性——试论海德格尔对康德真理与时间观的批判”,载于《德意志思想评论》第二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20)“试论德里达历史哲学中的准先验维度”,载于《同济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21)“直观与被给予——兼述马里翁对德里达和海德格尔的评论”,《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第八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22)“意识的平面性与存在的深度——与马里翁一起反思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现象’学”,载于《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23)“羞感的路径学空间——关于萨特现象学的批判性考察”,载于《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24)“Unheimlichkeit:幽灵与真理的契合点——德里达‘幽灵’概念的谱系学研究”,载于《现代哲学》2006年第4期25)“无限好客与永久和平——与德里达一起思考勒维纳斯与康德在和平观上的对立”,载于《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26)“海德格尔‘先天’概念的学理起源”,载于《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27)“通向虚无的现象学道路”,载于《哲学研究》2007年第6期2.发表译文1)“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争再思考”,载《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2)“客观性与交互文化的经验“,载《南京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3)“胡塞尔与历史的意义”,载《现象学经典文选》,倪梁康主编,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4)“胡塞尔伦理学的发展”,载《世界哲学》2002年第1期5)“在‘构造’与‘分析’之间:《逻辑研究》在胡塞尔现象学中的地位”(译文),载《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特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6)“前摄‘前摄’了什么?——论胡塞尔贝尔瑙时间意识手稿中对前摄的分析”,载《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第六辑(艺术现象学与时间意识现象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7)“追问时间的佯谬”,载《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第六辑(艺术现象学与时间意识现象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8)“超越论的发生与存在论的发生——胡塞尔的发生现象学与海德格尔的解释学现象学”,载《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第八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3.出版译著和专著1)《胡塞尔<几何学的起源>引论》(德里达著),2004年6月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生成与解构:德里达早期现象学批判疏论》,2006年4月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3)《幽灵之舞:德里达与现象学》,2010年1月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三.课题1)南京大学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中流—喜玛拉雅文教学术奖助金项目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度一般项目“德里达与现象学”4)“985”二期“当代资本主义研究”重点基地项目子项目“徘徊的幽灵——晚期德里达与现象学研究”5)200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胡塞尔手稿和海德格尔讲座稿中的时间现象学”四.获奖1)2003年10月获“2003年度熊伟青年学术奖”2)2004年12月获“南京大学2003至2004学年‘金箔奖’”3)2006年获华东地区大学出版社第七届优秀教材、学术专著二等奖

1、《说不尽的康德哲学--兼论哲学史研究的几个方法论问题》,2004年9月1日,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9月2、《全球化、后现代与哲学的文化多元性--简论中国哲学面临的困境与机遇》,2004年10月1日,《现代哲学》,2004年第5期3、《<纯粹理性批判>中的本体概念》,2005年11月15日,《中山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4、《向终结存在--<存在与时间>关于死亡的生存论分析》,2005年12月1日,《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第七辑5、《世界性视野中的“中国模式”——现代中国学之政治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2006年5月16日,《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三期6、“Chinese Philosophy”or“Chinese Thought”?--More on the Legitimacy Crisis of Chinese Philosophy》,2006年1月1日,载《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WINTER 2005-6/V37 N27、《“断裂”与“兼容”:儒学复兴面临的困境》,2007年1月16日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一期8、《国学热背后的冷思考》,2007年4月10日,《中国社会科学内刊》,2007年第二期9、《跨文化的哲学对话如何可能——关于比较哲学的几个理论问题》,2008年5月1日,《学术月刊》,2008年第5期,《新华文摘》2008年第16期全文转载。10、《启蒙的合法性危机——当代中国启蒙面临的困境》,2009年1月16日,《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年第一期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