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石油知识杂志怎么样投稿

发布时间:

石油知识杂志怎么样投稿

GEN TA YI YANG

中石油所占刊物:《中国石油财会》 《石油知识》 《石油学报》《国际石油经济》 《世界石油工业》 《中国石油文摘》《石油与天然气文摘》 《石油综合信息》 《石油参考消息》《中国石油审计》 《石油情报》 《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油气田环境保护》 《油气储运》 《国外油田工程》《石油规划设计》 《新疆石油地质》 《焊管》《合成橡胶工业》 《测井技术》 《石油工程建设》《物探装备》 《特种油气藏》 《石油钻采工艺》《钻井液与完井液》 《石油机械》 《油气井测试》《油气田地面工程》 《天然气工业》 《石油仪器》《石油勘探与开发》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化工质量》《润滑油》 《油田化学》 《世界石油工业》《中国油气》 《弹性体》 《中国石油勘探》《化工科技》 《油气论坛》 《石油科技论坛》《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R and D Management》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石油与天然气文摘》 《海相油气地质》 《中国石油企业》《录井工程》 《中国石油文摘》 《新疆石油天然气》

不好投稿。1、adipec会议是国际级别的会议,所以对稿件的审核是非常严格的。2、adipec会议要求投稿人具有一定的国际石油理论知识水平。

你在网上百度搜

石油知识杂志怎么样

中国石油学会经过重新登记注册的会员为4万名,全国有28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地方性学会。理事下设分会、专业委员会、工作委员会21个。国外著名石油、石油化工专家可以被吸收为通讯会员。 中国石油学会常设办事机构为秘书处(副局级单位),设在北京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办公大楼内。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SINOPEC)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CNOOC)为中国石油学会的挂靠和支持单位。中国石油学会实行秘书长负责制,下设办公室、学术交流部(国内外)、科普咨询部、《石油学报》编辑部、《石油知识》杂志社。

石油知识杂志怎么样啊

《石油研究》是由中国化工统计学会指导发行,新疆独山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主管、主办,石油研究杂志社出版。系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目录期刊,国家级期刊,并已被《龙源期刊网数据库》收录。本刊为标准大 16 刊。《石油研究》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面向石油科研和生产,促进石油行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普遍提高,加速科研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之进程,坚持为石油系统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和高校有关专业师生服务。

新疆石油地质这个杂志可以在线查看。挺好的,讲的是新疆三山两盆,及其周缘的石油地质及油气田开发状况。

石油知识期刊怎么样投稿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石油和化工设备》欢迎来稿。来稿咨询扣扣安排版面日期

望采纳主管单位:内蒙古化工学会主办单位:内蒙古石油化工研究院 内蒙古化工学会 内蒙古石油学会 内蒙古化学学会社  长:其其格主  编:其其格地  址:呼和浩特市昭乌达路352号邮政编码:010010电  话:0471-4928034电子邮件:国际标准刊号:1006-7981国内统一刊号:15-1156/TQ

石油知识期刊怎么样投稿的

Petroleum Science(《石油科学》英文版)是中国石油大学主办,反映中国石油科学领域高水平学术成果的英文刊物。SCI-E收录期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Petroleum Science办刊宗旨是发表国内外石油科学研究领域高水平的原创性科研学术论文和综述性论文,为中外石油科学家搭建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石油科学技术的发展。全面报道石油地质、石油地球物理、石油工程与机械、石油化学与化工、石油经济与管理等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新成果。国内外石油科技研究人员均可为本刊投稿。为了尽快地、高质量地刊登您的论文,请作者投稿前务必详细阅读如下各项要求,并以此为规范撰写论文和投稿:投稿总则:1、为确保所有来稿被安全收到,本刊只接受网络在线投稿,不接受邮箱来稿。如果遇到系统登录较慢,请稍后重试。2、我刊已开通中文《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和英文CrossCheck文献监测系统,编辑部可以使用这两个系统实现来稿与全球已经发表过的所有中英文文章的全文比对,以检测来稿是否存在抄袭与剽窃、伪造、篡改、不当署名、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现象。3、我刊是SCI-E收录期刊。由于SCI只收录原创性科研论文或综述,不接受已经以中文等其他语言公开发表过的文章的译文。因此,为保证您发表在Petroleum Science上的每一篇文章都能被SCI收录,本刊不接受主体内容已经在中文刊或其它语言刊上发表过的文章的译文投稿。4、为避免在审稿中由于英语语言表达的问题而影响到对文章学术性的判断,我刊要求国内作者投英文稿时同时上传文章的中文稿。如果收到的作者投稿文件中缺少中文稿或英文稿,我们会将稿件直接退修给作者,请作者补充。请作者理解提交中文稿是帮助文章顺利发表的一个有效途径。同时请点击编辑部网站首页的“版权转让声明”,下载“版权转让协议”,请所有作者签名后,将扫描件在投稿时与稿件一同上传。5、作者上传的稿件文档最好不要超过5M,通常因为文件太大,审稿人无法正常下载原稿,继而无法及时将稿件审回。为了您的稿件能够及时审回,尽早刊用,在上传稿件前,请先将稿件做一些技术处理以降低文件大小,图件清晰、可读即可,同时请保留好原始图件,来稿录用后进入后期制作时,我们会通知您再提供原始的图件进行期刊后期制作。6、请您务必在投稿过程中填写推荐审稿人信息,您最好推荐3-5位近几年从事过相关领域研究工作、非本单位的审稿专家。7、我刊审稿周期为3个月,编辑部会尽快处理所有来稿,请作者在审稿期内耐心等待审稿意见。作者想了解稿件的处理进程或结果,不必打电话或发电子邮件询问编辑部,直接在线查询即可。当显示“稿件已审回”时,您还不能看到具体的审稿意见,编辑部会等所有审稿人的意见都返回并经过讨论对稿件作出最后审稿意见,然后发邮件通知作者,这时作者才能看到具体的审稿意见。投稿细则: 来稿请用英文撰写,并请国内作者附相应的中文稿,以备审、编、校时准确理解原文含义。来稿内容可以是原创性科研论文,也可以是某专业领域综述性论文,但两种论文内容必须与石油有关。英文要求用词准确,符合英语惯用语法,尽量使用相对简单的句式以保证意思表达清楚。 来稿请登录本网站,点击注册登录“在线投审稿系统”,按照系统提示完成投稿。本刊不接受邮件投稿。 来稿必须包括下列要素:论文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论文正文;(致谢;)参考文献。 论文题目。题目应用最少量的单词充分表述论文的核心内容,力求准确、简洁,除非必要,避免使用非定量的修饰词,如rapid,new等,删去不必要的冠词和多余的说明性冗词,如study of (on),research on,investigation of (on),analysis of,development of,evaluation of等等。 作者姓名采用汉语拼音形式,姓前名后,首字母大写,如:Zhang Xiaoguang,Wang Yan。作者可以是一个或多个;请用脚注标明通讯作者姓名及其Email,通讯作者一般是作者团队中提出论文研究思路的核心成员,如研究生导师或课题主要负责人等。 作者单位。请尽量将作者单位写具体,如:School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 102249,China。不同单位的在作者姓名右上角用阿拉伯数字加注上角标。 摘要。摘要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浓缩,目的是使读者通过阅读摘要可以知道作者的主要观点、方法。应能提炼论文的主要观点,简明描述研究内容和范围,顺序叙述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摘要中一般不出现符号、插图、表格、参考文献、公式、缩略语等。 关键词。关键词5-10个,在词语选择上应注意其涵盖的领域范围深浅得当,一般应涉及更广泛的专业领域或地理范围,以增加在数据库中被检索到的几率,使论文被更多的大同行检索到。 论文各级标题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用下圆点相隔,最末数字后不置标点,如1,1,1。各级标题均为首字母大写。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反映文章质量、甚至此文是否能够得到更多同行关注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请务必重视参考文献的使用。请作者仔细核对每一篇文献以确保准确,参考文献中的人名、书名、文章名、出版社名称、期刊名称等必须与原译文一致,信息要全。每篇文章至少应有15篇以上的参考文献,其中英文文献应占1/2以上,最近5年的文献应占2/3以上。参考文献的引用格式分文中和文后两种情况:在行文中用括号注出,注明作者的姓和发表年份。在文后按作者姓氏字母顺序列出所有的参考文献。请注意,文后所列的参考文献必须与文中引用的文献一一对应,不能出现文中引用而文后没有列出,或文后列出的文献在行文中没有引用的情况。参考文献一般分为期刊论文和专著书籍两大类,在文后全部按作者姓氏字母顺序排列,作者姓前名后。中文文献需译为英文,并在最后注明“(in Chinese)”字样。在文后的参考文献列表中,这两类的格式举例说明如下:(1) 书籍、专著类:作者姓名 书名 出版地: 出版社名 出版年 起止页码Borko H and Jones W Formation of Subtle Reservoirs in Continental Faulted B Beijing: Petroleum Industry P 1-19 (in Chinese)(2) 期刊类:作者姓名 文章名 刊名 出版年 卷次(期次): 起止页码Robert H Ultramafic G 27(4): 7-14需要注意作者姓名的写法,在文后一律用姓的全称+名的首字母大写,文中只用姓氏即可,具体举例说明如下: (1)如果只有一位作者,则文后参考文献列表中写为:Wang D Y……………文中引用为:(Wang, 1990);(2)两位作者时,文后参考文献列表中写为:Wang D Y and Zhang X L……………文中引用为:(Wang and Zhang, 1990);(3)三位或三位以上的作者,文中一律引用为:(Wang et al, 1990),文后参考文献有以下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三位作者Wang D Y, Zhang X L and Ren S L……………三位以上的作者Wang D Y, Zhang X L, Ren S L, et ……………在文中引用参考文献时,如遇到两篇或两篇以上文献在同一处引用,中间用分号隔开,如(Wang and Zhang, 1990; Robert et al, 1998)。如同一处引用的两篇文献在文中引用形式只有年代不同,则可以省略写为(Wang and Zhang, 1990; 1998)。但如果文中引用形式不同,如(Wang and Zhang, 1990; Wang, 1998; Wang et al, 2006),则只能逐一列出,不能省略。参考文献中的书名、文章名、出版社名称、期刊名称等必须与原译文一致,不能随便翻译。 量和单位。各种参数、单位及符号要符合国家和有关专业标准,公式中各项物理量均应注明物理意义,并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缩略语在文中首次使用时应注明全称。 图件应清晰可读,分辨率必须在150-225dpi之间。图件中的文字一律需译为英文,必须清晰可辨。图件尺寸(含图版)不超过1个版面(大16开)。图件中表示量的单位时,我刊的格式是“量, 单位”,图中文字是首字母大写,其他字母小写(除专有名词外)。图件的位置是放在首次引用它的文字段落之后。 请作者在投稿后自留底稿。编辑部收到稿件后90天内会发送Email告知作者稿件是否刊用。在此期间请勿另投其他刊物。对修改后录用的稿件,作者应按照编辑部提出的修改意见修改好后将修改稿尽快返回编辑部。 随附的中文稿件文责自负。对英文稿件,编辑部若要在内容上进行实质性修改,须征得作者同意,但编辑部有权对其进行英文语言文法方面的修改及内容上的删节。 本刊与Springer公司合作出版,并已被SCI-E、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俄罗斯文摘、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ChinaInfo、美国化学文摘、美国石油文摘、剑桥科学文摘收录,论文发表前编辑部会与作者签定版权转让协议,由作者授权石油科学编辑部发表该论文,并同意被以上检索系统收录。如作者向本刊投稿,则视为同意授权出版并被以上检索系统收录,特此约定。 论文发表后,本刊对刊出的稿件按规定向作者收取版面费,向作者赠送刊登有其论文的期刊2本。

就这么简单。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