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青年杂志现在还有卖吗

发布时间:

青年杂志现在还有卖吗

现在想买到新青年这个杂志的话,这个需要在网上进行订阅的,或者你再给他们的杂志社打款,他们都会给你邮寄过来的

没有。这是中国特殊时代的刊物。

一般在报刊亭可以买或者书店也有。

新青年杂志现在还有卖吗

没有新青年了。

1915年至1925年,后来就没了

杂志简介 《新青年(珍情)》(月刊)创刊于1976年,由新青年期刊出版总社主办,是一本青春的笔记,在这里,友情,亲情,爱情,世情得到全方位的展现。年轻的故事,

现在想买到新青年这个杂志的话,这个需要在网上进行订阅的,或者你再给他们的杂志社打款,他们都会给你邮寄过来的

现在还有杂志卖吗

你好,这个你可以去书店买,现在小杂货铺也有,或者是到网上买,网上买的话它的类型会更加齐全一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有的,我上个月还买了,的确很不错,观点很独特,但是我更喜欢04年之前的,因为那时候所有的文章均为原创,现在有不少是选摘的

市场比较一般的。在智能手机的冲击下,报纸杂志等纸质媒体的衰落,不是个新话题了;传统媒体自身向新媒体的转型,也已经进行了许多年了;通过手机等载体进行的电子阅读与纸质阅读有多少区别,我们也说过不止一次了……以至于,每次在路上见到报刊亭,心情都稍微有点复杂,从前遇到它们是亲切和兴奋的,总会走上前去看看有什么新刊值得买;如今却变得有些担心,不知道它们还能在落寞中伫立多久。报刊亭主:方块性别:男所在位置:东四环附近地理信息:距离地铁站较远,但毗邻人流量大的地下通道和医院。售卖:报纸杂志,饮品丰富Q:开报刊亭多长时间了?A:三四年了,现在全职在干。Q:每天工作多长时间?A:夏天一般是早上六点半左右,到晚上九点多。Q:报刊亭从哪里租的?租金多少?A:一个朋友租了这个亭子,但他不干了让我干,费用都是我出,他什么都不管。一是为了生活,二是干挺长时间了,也挺喜欢的,干一行爱一行。以前给人家打工,现在往脸上贴点金,好坏也是个老板。时间自由一点,有事儿就可以不来,该干嘛干嘛。(其他工作)有点事请假还要看人脸色。之前有几位老人固定过来买报纸,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基本上也不过来了,偶尔过来,也还可以开开玩笑。报纸杂志现在基本上没有卖得好的。以前的《京华时报》、《北京晚报》、《参考消息》、《环球时报》这些(还可以)。报纸总的来说一天下来能有100份就不错了。杂志太少了,少之又少。13年、14年前后报纸杂志销量下降得特别明显。收入的话搭着饮料卖可以,单靠报纸不行。卖报纸杂志维持个基本生活,卖饮料有点盈余,有点存款。有时候遇到一些顾客特别无理取闹,报纸1块钱一份,要问为什么1块钱1份。有问路的,跟他说怎么走之后,他要问多少米,说不知道他还有意见。换钱的也多,有的找你换2000、3000、5000,我这儿是银行吗?我这好几天卖的都不够一天换。

必须承认,订杂志的越来越少了,但还是有的,精美的印刷质量、淡淡的油墨香,光滑的铜版纸,这是在手机和电脑上阅读没法能替代的体验。另外,别忘了还有很多的学习性杂志,市场还好得很,一大群学生自愿或被迫的在订阅。

现在还有青年杂志吗

能买到。新青年合订版较多,原版较少,网上价格基本上是正价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在上海正式创刊,陈独秀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创刊后,群益书社接到上海基督教青年会来信,信上说“《青年杂志》同青年会创办的刊物《上海青年》名字雷同,应该及早改名,省得犯冒名的错误”。于是,为避免混淆两本杂志并突出《青年杂志》的新意,从1916年9月1日出版的第二卷第一号起,《青年杂志》正式改名为《新青年》。《新青年》通过积极宣传倡导科学和民主,也就是“赛先生”和“德先生”,以及新文学来进行民众思想启蒙,它的创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917年初,陈独秀应邀担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新青年》编辑部随之迁到北京,但印刷地点仍在上海。1918年1月,《新青年》从第4卷第一号起实行改版,杂志文章改用白话文和新式标点进行创编,标志着白话文运动的兴起。

记得是 当年办了一段时间,后来就停刊了,停刊之后就再没有了。

新青年现在还是叫新青年。(LAJEUNESSE)是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原名《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在五四运动期间起到重要作用。自1915年9月15日创刊号至1926年7月终刊共出9卷54号。由陈独秀在上海创立,群益书社发行。该杂志发起新文化运动,并且宣传倡导民主与科学,科学(“赛先生”,Science)、民主(“德先生”,Democracy)和新文学。

现在还有新青年杂志吗

能买到。新青年合订版较多,原版较少,网上价格基本上是正价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在上海正式创刊,陈独秀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创刊后,群益书社接到上海基督教青年会来信,信上说“《青年杂志》同青年会创办的刊物《上海青年》名字雷同,应该及早改名,省得犯冒名的错误”。于是,为避免混淆两本杂志并突出《青年杂志》的新意,从1916年9月1日出版的第二卷第一号起,《青年杂志》正式改名为《新青年》。《新青年》通过积极宣传倡导科学和民主,也就是“赛先生”和“德先生”,以及新文学来进行民众思想启蒙,它的创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917年初,陈独秀应邀担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新青年》编辑部随之迁到北京,但印刷地点仍在上海。1918年1月,《新青年》从第4卷第一号起实行改版,杂志文章改用白话文和新式标点进行创编,标志着白话文运动的兴起。

一般在报刊亭可以买或者书店也有。

现在想买到新青年这个杂志的话,这个需要在网上进行订阅的,或者你再给他们的杂志社打款,他们都会给你邮寄过来的

1915年至1925年,后来就没了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