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广东理工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

发布时间:

广东理工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

广东理工学院以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为专业带头人,并聘有欧美、日本等国等专家担任专任教师。截止2015年6月,有专任教师619人,其中副教授以上职称者192人,占比31%

党委书记:方健壮 方健壮,男,1958年3月出生,广东省惠来人,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教授,硕士,硕士生导师。广州外国语学院毕业。分别于广州外国语学院、英国爱丁堡大学、英国华威大学获得英语语言文学硕士、文学文体学硕士及英国学硕士学位。于1980年7月至 2002年7月在广州外国语学院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工作,历任英语系教研室主任、副系主任、英文学院院长、教务处长、校长助理,兼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 报》常务副主编。2002年7月至2011年3月任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教授。2011年4月至2014年6月,任广东理工职业学院院 长、党委副书记。现任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广东省第十次党代会代表,“英语教学”全国顾问委员会委员、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语言文字培训测试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广 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小学(学前)教师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委员会委员、广东现代远程教育协会会长、广东省成人教育协会 会长。长期从事英语语言文学、英语国家社会文化、英语教育的教学和研究。主持多项省级科研教研课题,出版著作、教材18部,先后四次获得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主持学校党委全面工作。分管思想教育与宣传工作,广东电大报,组织宣传部(统战部合署)。联系文化与传播学院、外语系。院长、党委副书记:刘文清刘文清,女,1966年11月出生,广东理工职业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博士研究生,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获法学博士学位。1986年8月参加工作,1986年6月入党,曾任广东英德市人民政府市长助理、副市长。2001年9月至2002年9月在清远市人民政府工作,历任驻北京联络处副主任、主任。2002年9月至2007年1月任省委办公厅“省委新一号楼”筹建办副主任。2007年1月至2014年6月任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现任广东理工职业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  广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全国秘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全国高职高专创新创业教育协作会副会长、广东省机构编制管理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秘书学会常务副会长。先后获得优秀公务员、三八红旗手、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十二五”时期广东高职教育发展的思考》、《构建利益驱动的校企合作运营机制研究》等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22部。主持12个省部级科研课题研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能力提升》、《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就业满意度实践报告》分别获全国“十一五”教育科研课题一等奖、全国“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研究成果一等奖。  主持学校行政与学科发展全面工作。分管校园综合治理工作,审计工作,广东开放大学校长办公室(校友工作办公室挂靠),发展规划办公室(系统建设办公室合署),督导室(高职教育研究室合署)。联系信息与工程学院,数码设计与制作系。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海燕李海燕,女,1964年1月出生,广东潮阳人,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兼任工会主席,副研究员。  广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华南师范大学毕业。分别于华南师范大学获教育学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1985年7月至1990年9月,在华南师范大学 电化教育系任教师。1990年至今,在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工作,先后在人事处、远研室、教务处等部门工作,历任副主任科员、科长等职。1999年6月,任开 放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2001年6月,任组织人事处副处长。2003年6月至2008年7月,任组织人事处处长。2008年7月至今,任广东理工职业学 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长期从事高校教育管理与研究工作,主持多项省、校级科研课题,参与多项调研工作,公开发表论文等十多篇。主持纪委和教代会。分管干部和人才工作,纪委办(监察处合署),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离退休人员办公室挂靠),学生工作部(处,武装部合署),招生与就业指导办公室,工会,团委,关工委。联系管理工程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副院长、党委委员 :李江李江,女,1962年10月出生,广西上林人,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副院长、党委委员、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主编,研究员。   北京大学和国家行政学院联合培养公共管理硕士(MPA)。1982年7月至1984年11月在广西大学工作。1984年11月至1989年6月在广西工学院工作。1989年6月至今在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工作,历任广东广播电视大学教学部主任助理、教务处副处长、教务处长、校长助理。2001年11月至今任学校党委委员。2005年至今任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副院长。   广东省第十次党代会代表,广东现代远程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广东省标准化协会第六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价格协会第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曾任广东现代远程教育协会会长、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常务理事、广播电视大学继续教育协会副理事长、广东省标准化协会第五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长期高等教育和公共管理研究以及机械工程教学和研究,主持省级和校级课题10项,出版专著3部、教材2本,发表论文30多篇。主持学术委员会。分管科技处(学报编辑部、终身教育研究院挂靠),网络信息服务中心,学分银行管理中心,终身教育服务指导中心(社区教育服务指导中心、继续教育学院合署),图书馆(学习资源中心)。联系经济管理与标准化学院,财经系,机械与自动化工程系。副院长:孙平孙平,男,1964年3月生,陕西韩城人,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副院长,法学博士,教授,三级警监警衔。  中山大学毕业。分别于西北政法大学、中山大学获得法学学士学位和法学博士学位。1985年 9月至1991年 7月在西北政法大学任教。1991年 7月至2003年3 月,任广东司法警察学校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副校长。2000年7月至2001年7月,在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做国内高级访问学者。2003年3月至2008年10月,任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副院长。2004年7月至12月,被广东省委组织部、省委统战部委派到揭阳市挂职锻炼,任榕城区区长助理。2008年10月至今,任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副院长。现为政协广东省第十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监狱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法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法学会医药食品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知识界人士联谊会常务理事。曾荣获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称号、全国司法系统警察学校优秀教师称号、广东省司法厅优秀教师称号,荣立个人三等功三次。主要从事刑罚执行、法律文化、教育人类学的研究。主编、参编学术著作10余部,发表论文30余篇。分管广东理工职业学院综合办公室,广东理工职业学院教务处(评建工作办公室合署),基建与后勤管理处,实训中心(校企合作办公室合署),直属学院(附属职业技术学校合署),教材中心。联系计算机系,工程技术系(物联网工程系),文法系。副院长、党委委员:陈显强 陈显强,男 ,1962年3月出生 ,湖南省新化县人,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副院长、党委委员,教授,理学博士。中山大学毕业。分别于湖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获得理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82年7月至1994年8月,在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原湖南娄底师专)数学系工作,曾任分析教研室主任和副系主任、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和学报编委。1997年7月至今, 在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工作,历任教学指导中心副主任、教务处处长,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和学报编委。2008年7月起任学校党委委员。2010年7月至今任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副院长。现为广东省数学会理事,中国数量经济学会远程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数学教学和研究,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项课题的研究工作,参与教育部和教育厅立项的多项教学改革课题研究并执笔撰写研究报告,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分管广东开放大学教务处(督导办公室合署),教育技术中心,财务处,资产与设备管理处(学校招标与采购中心挂靠)。联系法律与行政管理学院,基础教学部。

Wanggang–ayoungScientistDwanggang,aged37,isnowworkingasaprofessorinQinghuaUniversity,BSincehegraduatedfromHunanUniversityin1983,Laterin1988,hewassenttoauniversityinJThroughhardwork,hegotexcellentresultsandreceivedadoctor’Soonafterhebecamefamous,ButDrWangdidn’taccepttheinvitation,Therefore,hereturnedtoCN本文是一篇给材料作文,写一篇英文简讯介绍王刚教授的事迹,要点都已经给出了,可以根据要点翻译,在行文中,我们可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范文中就使用了合理的连词和较高级的语法结构,使文章结构严谨,增色不少。【写作亮点】:Dwanggang,aged37,isnowworkingasaprofessorinQinghuaUniversity,B和Throughhardwork,hegotexcellentresultsandreceivedadoctor’这两句,使用了过去分词做定语,和一些短语,不仅严谨的表达完整意思,又使文章浑然一体。同时文章中使用了适当的连词,比如:Later,Therefore,等,使用文章结构严谨,浑然一体。

现在社会职业技术学校多如牛毛,大专生更是牛毛的N倍。国有大专院校在校学生学的东西根本不多,很多东西也是毫无用趣。大学当中,学校以《职业技术学院》结尾的学校与《学院》结尾的学校师资的差距是很大的,《学院》结尾的学校与《大学》结尾的学校差距是超大的,理工学校是以《学校》结尾,差距怎样就不用本人画出肠来了吧。如果你想为未来着想的话,本人真心建议你早点搞入社会,如果你本着玩的心情去那里的话,我想那里应该是个很好的地方。我老师说过一个很有趣的话:在大学里,只要你在毕业前,没有做过违法的事情,心脏在毕业前的一秒钟还跳着,你的毕证证就可以拿到了。

广东理工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说实话,这里考证比外面贵几倍 比如考个普通话都要500多块。基本上学生就是被压榨的。

学报编辑部是学校的直属部门之一。其主要任务是在校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学院学报》的编辑和出版工作。具体职责如下: 一、坚持办刊方向,遵守国家出版法规,为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学科建设、增进学术交流、扩大学校影响等服务。 二、 在编委会的指导下,负责提出、确定本刊的指导原则和编辑方针并组织实施。 三、负责制定学报编辑部工作规程及有关条例并督促实施。 四、负责提交年度学报出版计划,研究、决定本刊的栏目和内容。 五、负责做好组稿、选稿、审稿、定稿、校对、出版、发行的各项组织安排工作。 六、负责安排来稿的登记、编号,及时向作者反馈处理意见,并做好保密工作。维护作者的合法权益。 七、负责来稿的初审,做好来稿的专家复审,常务副主编、主编终审,特别稿件编委会复核等组织工作。 八、组织编辑人员参加校内外的学术活动和业务进修,积极开展科研活动。不断提高全体编辑人员的人文素养和学术水平。 九、负责本部门业务信息的收集、整理、提供、报批、实施上网等工作;负责本部门年度档案收集、整理和建档归档工作。 十、完成学校领导或上级有关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编辑部工作岗位职责编辑部主任 (1)负责编辑部的行政事务及编辑出版业务的领导工作,包括工作计划制定、工作安排、召开编前、编后会及编辑部的条件建设、制度建设、印刷质量问题的把关等。 (2)协助主编组织召开编委会,组织评刊活动,收集编委、作者、读者对学报的办刊质量、栏目设置及编辑工作的意见,提出改进工作的措施。 (3)制定每期的编辑出版计划及终审、终校工作。 (4)负责分管栏目稿件的初审、送审及编校以及分管栏目的组稿工作及组织相关的专题讨论。 (5)定期召开编辑部工作会议,组织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 (6)负责对外联系及交流工作,组织参加上级主管部门和学会、研究会的有关活动。 编辑 (1)负责分管栏目的初审、送审及编校工作,以及分管栏目的组稿工作及组织相关的专题研讨。 (2)承担编辑部的通联工作。包括与出版局、质检中心、各数据库中心、学会、研究会的外联工作。 (3)承担编辑部的编务工作,包括来稿登记、稿费发放、财务报销及文书档案管理工作。 (4)负责维护学报(社科版)的网站运行以及数据库更新工作。 (5)负责学报的发行及交流。 (6)做好编辑部主任交办的其它工作

额~历史系?你是说的东湖校区人文学院的里面有。理工有两个学院:一个是老校区(元和校区),一个是东湖校区。网址里有联系电话、系部介绍什么的,你可以去看看至于主任是谁,我找了半天没找到,很遗憾%>_<%我能帮你的只有这些了,希望能对你有用,O(∩_∩)O~ 学院教授简介 许 霆:1951年生,男,江苏太仓市人。常熟理工学院党委书记,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1985年8月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1988年8月上海师范大学文艺学专业硕士课程班结业。1998年晋升为教授。任编委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为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项目,列为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博士点重点项目《20世纪中外文学交流史》撰稿;主持过“十四行体在中国”等6项省属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学研究》、《文学评论》、《文学理论研究》、《新文学史料》、《上海社会科学》》、《江海学刊》、香港《诗双月刊》和《诗网络》等刊物发表研究论文百余篇。出版理论专著《新格律诗研究》(与鲁德俊合作),《十四行体在中国》(与鲁德俊合作)、《新诗理论发展史(1917—1927)》、《中国新诗的现代品格》、《中国现代诗学史论》、《中国现代主义诗学论稿》、《百年中国现代诗体流变史论》等,多次获得省、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刘华民:1952生,男,山东牟平人,中共党员。2001年晋升为教授。现任常熟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主要著作有《文天祥诗研究》(巴蜀书社,1999年版)、《宋词导读》(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论语》导读》(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参撰《唐诗艺术技巧分类辞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宋词艺术技巧词典》(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年版)、《实用文写作》(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20世纪古诗研究新思维》(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并在多家学报和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还撰写出版散文集《逝水钩沉》(雅园出版公司,2008年版)。曾获江苏省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江苏省教育系统百名勤政廉政好干部等荣誉称号。科研成果曾获苏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丁晓原:1958年生,江苏常熟人,文学博士,常熟理工学院副院长,苏州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我国从事报告文学研究的主要学者和从事散文研究的重要学者。1982年1月本科毕业于江苏师范学院中文系,2001年6月博士毕业于苏州大学文学院。2000年晋升教授。江苏省省级优秀学科梯队、常熟理工学院重点建设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带头人,江苏省特色专业建设点汉语言文学专业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报告文学和散文。主持7项省(含省教育厅)项目,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重点社科规划项目。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刊物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2篇为《新华文摘》转载,20篇为中国人民大学报刊中心复印,30篇为CSSCI收录。《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首次发布的(2000年)作者年度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排序列全国文学学科第一。出版专著5部,主编著作(作品)5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纪实文学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现代文学学会理事、江苏省教育厅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获全国曾宪梓优秀教师奖,中国文联优秀文艺评论奖,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江苏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苏州市首届“东吴中青年学者”。 李铁匠:1944年1月生,男,江西新建人。北京大学伊朗研究所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世界史专业。长期从事世界古代史、中古史等基础课程教学、研究工作。参加国家重点科研项目有:《中国大百科-外国历史》伊朗部分条目(1990年版);国家社科基金65规划重点课题《外国历史大事集》古代分册(1986年版);国家社科基金75规划重点课题《外国帝王传》伊朗和以色列部分;国家社科基金95规划重点课题《古代西亚北非文明》伊朗部分(1999年版);95规划重点课程《中国外交大辞典》伊朗部分。近年来,撰写出版的史学著作有《长河落日--巴比伦文明探秘》(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古波斯文明探秘》(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承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通信部《中国军事通信百科全书》古代伊朗部分条目。2000年,被国务院批准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副理事长。 张浩逊:1949年生,男,江苏省无锡市人。2000年被评聘为教授。主要从事唐诗研究。已出版《唐诗分类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唐诗导读》(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等著作5种。参撰《唐诗艺术技巧词典》、《唐代文学百科词典》等7种中型工具书。在《中国韵文学刊》、《中国典籍与文化》、《文学遗产》、《红楼梦学刊》、《社会科学评论》、《古典文学知识》、《杜甫研究学刊》等刊物发表唐诗研究论文50多篇,其中10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和《唐代文学研究年鉴》、《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等全文复印、介绍、摘登。目前正在进行专著《唐诗接受研究》的写作,国内尚未见同类著作出版。 张道理:1947年出生,男,安徽定远县人。1969年7月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1996年晋升为教授。曾任安徽科技学院思政室主任、社科部书记、党委宣传部长、党校常务副校长等职。1998年调入常熟高等专科学校。现任常熟理工学院教授。社会兼职有全国地方院校德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张道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伦理学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在常熟理工学院期间主要担任“伦理学”、“西方政治思想史”、“国家公务员管理制度教程”、“思想政治教育学”、“教师职业道德”、“领导科学”、“人生哲学新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出版专著《人生哲学新论》、《法律基础教程》;主编《思想道德修养》等;参编《大学生思想修养》、《人生哲理》、《形势政策学》等多部教材。先后在《高校理论战线》、《中国高等教育》、《江淮论坛》、《黑龙江高教》、《高等农业教育》、《思想教育研究》、《思想理论教育》、《高校社会科学研究和理论教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等70余篇,在《中国教育报》、《安徽日报》发表论文、述评多篇。完成了全国地方院校德育研究会“全国职大学生思想观念调查研究”课题,其成果获全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战线科技成果一等奖。多篇论文被全国地方院校德育研究会评为优秀论文一等奖、二等奖。参编的《大学生思想修养》获安徽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 曹培根:1957年10月生,男,江苏吴县人,现任常熟理工学院宣传部部长。中国索引学会会员、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员、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会员。2006年聘为江苏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1985年以来从事高校文献检索课教学与研究工作。参撰《江苏艺文志•苏州卷》(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中国古籍提要》丛书卷(中华书局)等,独立承担教育部师范教育科研课题"高师学生的科研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教师司〔1997〕40号)、常熟文献史研究"(苏教财「1996」27号)、"文献检索与用户教育史研究"(苏教财[1997]98号)等。有论文集《文献史料论丛》,编纂《黄人集》(原国家教委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项目)、标校《重修常昭合志•艺文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完成教育部、江苏省高校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吴中历史藏书概述》、《汉语史料学》等多项。主要著作有《文献检索知识概要》、《书乡漫录》等6种。主持标校《重修常昭合志》,在各类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札记百余篇,其中多篇全文收入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 何东亮:1952年出生,男,江苏常熟人。主要从事心理学和教育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先后开设过心理学、教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管理心理学、消费心理学等课程。主持的“苏南发达地区师专教育改革综合实验研究”课题获“世界银行贷款师范教育发展项目改革课题”江苏省优秀成果一等奖,教育部二等奖。发表专业研究论文“学习因素诊断测验在苏南地区的试用报告”(心理科学)、“人格理论的两个核心范畴”(南师大学报)、“弗洛伊德分析心理学中的辨证思想”(苏州大学学报)等二十多篇;出版编著、教材有:师范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原理、管理心理学。2002年被评为江苏省教育厅教育科研先进个人。苏州市心理学会理理事,江苏省教师教育研究会理事。 杨景龙:1962年生,男,河南省安阳市人。是安阳市“名师工程”首批名师、跨世纪学术带头人、优秀青年社科专家、市管优秀专家。长期从事中国诗歌教学研究工作,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学遗产》、《诗探索》、《词学》、《古籍研究》、《文史知识》、《名作欣赏》等刊发表古代诗词曲和现当代新诗研究文章70余篇,出版独著、合著多部,主持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蒋捷竹山词校注》、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古典诗学与新诗名家》,另参与国家社科项目、省社科项目多个。论著获1997年度、2004年度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市1997年度、2004年度、2006年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独著的《古典诗词曲与现当代新诗》一书,在上海“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和“《文学遗产》论坛”上受到好评,被誉为“中国诗学研究领域贯通古今的具有学科创新性质的专著”,获河南省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 张幼良:1963年生,男,江苏省无锡市人。常熟理工学院图书馆馆长。2004年毕业于苏州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参与国家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江苏省教育厅项目两项,科研成果获市厅级以上奖两项。近五年来在《江海学刊》、《江汉论坛》、《江苏社会科学》、《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丛刊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其中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1篇,CSSCI期刊收录10篇,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复印1篇,为各类文章和学术机构选录4篇,出版专著1部,合作出版专著3部。张 永:1967年生,男,江苏句容人,中共党员,文学博士,江苏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乡土小说民俗学研究、沈从文诗学的文化人类学研究等。1993年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96年6月入伍,先后在解放军炮兵学院基础部、政治部工作,中校军衔;1998年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获博士学位;2001年到2003年,在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流动站从朱晓进教授进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2004年到2007年,在扬州大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文艺学研究。先后主持并完成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项目“沈从文小说的民俗世界”(200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民俗学与中国现代乡土小说”(2005)。在权威期刊《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发表论文三篇,其他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十余篇。其中《论沈从文情爱小说的民间意象》一文获2003年度《文学评论》学术提名。论著《民俗学与20世纪20、30年代乡土小说》(25万字)即将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周 宏:1962年生,男,江苏省吴江市人,哲学博士。人文学院院长、社会科学部主任,《常熟理工学院学报》主编、编辑部主任;江苏省333工程科学技术带头人,校学术带头人,“马克思主义哲学”校重点扶持学科带头人,苏州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河南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分配到校担任哲学教师至今。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在《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高校理论战线》、《南京大学学报》、《道德与文明》和《江海学刊》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多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或摘编,发表《理解与批判: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文本学研究》、《现代西方哲学论略》、《哲学:智慧的地平线》、《唯物史观的返本开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视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知识经济》、《意识形态建设理论的新发展》等著作10余部;多次主持或参与国家、省级和省厅级科研项目,6次获国家和省厅级奖励;主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获得江苏省精品课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会员,江苏省哲学学会理事,江苏省伦理学会理事,江苏省政治学会理事。 张锡庚:1957年生,男,江苏省江阴人。系中国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常熟市文化局副局长、常熟市书画院院长、常熟市文联副主席、常熟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常熟理工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 书法作品入选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五、六、七、八、九届书法展;第一、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书法展、全国三、四、五、六、七、八届中青年书法家作品展,并在四、五、八届获奖。2006年获全国首届行书展一等奖、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教育奖二等奖,入选国际和全国的名家邀请展、编入国家重点图书《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并获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杰出艺术奖、文化部第十二届群星奖“银奖”、第十三届群星奖“金奖”、获苏州市“五个一”工程奖、苏州市“十佳”书法家称号。被《书法》杂志评为“中国书法2006十大年度人物”。 论文发表于《文物》、《中国书法》、《书法》、《书法世界》等专业刊物。出版著作有《张锡庚书法作品集》、《书法与文化》、《行书经典十讲》、《书法教与学》、《大学生书法》、《怎样学书法》、《古代名帖临摹》、《难得糊涂——郑板桥和他的书法艺术》等十余种。《中国书法》、《书法》等专业杂志为其作品作过专题介绍,被《书法》杂志选为特邀点评嘉宾。《书法之友》为其举行创作研讨会。三度应邀赴美参加“国际书法教育研讨会”、举办个人书法展并讲学,在当地产生了很大影响。应邀赴日进行书法交流。学院领导及行政人员 周 宏:人文学院院长、社会科学部主任 丁晓良:党总支书记、常务副院长 黄 斐:教学工作副院长 徐志坚:学生工作副院长 党总支副书记 张锡庚:副院长顾国梅:学院办公室主任 王莉莉:教务秘书 蒋 超:学院分团委书记、06级辅导员 陈清森:07级辅导员 负责学生军训 宿舍管理 体育锻炼 范 莉:08级辅导员 负责日常管理 学生奖惩 档案管理 王 梓:05级、09级辅导员 负责学生就业 勤工助学 学生考勤

广东理工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级别

什么官都不是,政府机关才有官

学报编辑部是学校的直属部门之一。其主要任务是在校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学院学报》的编辑和出版工作。具体职责如下: 一、坚持办刊方向,遵守国家出版法规,为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学科建设、增进学术交流、扩大学校影响等服务。 二、 在编委会的指导下,负责提出、确定本刊的指导原则和编辑方针并组织实施。 三、负责制定学报编辑部工作规程及有关条例并督促实施。 四、负责提交年度学报出版计划,研究、决定本刊的栏目和内容。 五、负责做好组稿、选稿、审稿、定稿、校对、出版、发行的各项组织安排工作。 六、负责安排来稿的登记、编号,及时向作者反馈处理意见,并做好保密工作。维护作者的合法权益。 七、负责来稿的初审,做好来稿的专家复审,常务副主编、主编终审,特别稿件编委会复核等组织工作。 八、组织编辑人员参加校内外的学术活动和业务进修,积极开展科研活动。不断提高全体编辑人员的人文素养和学术水平。 九、负责本部门业务信息的收集、整理、提供、报批、实施上网等工作;负责本部门年度档案收集、整理和建档归档工作。 十、完成学校领导或上级有关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编辑部工作岗位职责编辑部主任 (1)负责编辑部的行政事务及编辑出版业务的领导工作,包括工作计划制定、工作安排、召开编前、编后会及编辑部的条件建设、制度建设、印刷质量问题的把关等。 (2)协助主编组织召开编委会,组织评刊活动,收集编委、作者、读者对学报的办刊质量、栏目设置及编辑工作的意见,提出改进工作的措施。 (3)制定每期的编辑出版计划及终审、终校工作。 (4)负责分管栏目稿件的初审、送审及编校以及分管栏目的组稿工作及组织相关的专题讨论。 (5)定期召开编辑部工作会议,组织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 (6)负责对外联系及交流工作,组织参加上级主管部门和学会、研究会的有关活动。 编辑 (1)负责分管栏目的初审、送审及编校工作,以及分管栏目的组稿工作及组织相关的专题研讨。 (2)承担编辑部的通联工作。包括与出版局、质检中心、各数据库中心、学会、研究会的外联工作。 (3)承担编辑部的编务工作,包括来稿登记、稿费发放、财务报销及文书档案管理工作。 (4)负责维护学报(社科版)的网站运行以及数据库更新工作。 (5)负责学报的发行及交流。 (6)做好编辑部主任交办的其它工作

广东商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

7-9 贵州民族学院经济管理系任教,经济学助教;7-8 广州行政学院任教,历任经济学讲师(1999)、副教授(2002,破格)、教授(2005),广州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12-9)。兼任广东经济学会理事会理事、广东省产业与区域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华南市场经济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广州行政学院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探求》杂志编委。5-5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兼任第十六届北京博士后联谊会常务理事。9-10,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教授。兼任广东经济学会理事会理事、广东省行政管理学会理事、广东省法学会行政法研究会干事、广东消费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产业与区域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马列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理事。11任广东商学院副校长,负责人事、高教研究与评估、图书、学报、保密工作,分管人事处、高教研究与评估中心、图书馆、学报编辑部。主要社会兼职有:广东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工业经济学会理事。现任广东财经大学副校长,负责设备与实验室、后勤、招投标、医务工作,分管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后勤服务与管理处、招投标中心、教育技术中心、门诊部。

1、《税式支出的经济分析》(独立专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版;2、《宪政视角下的税制改革研究》,领著,法律出版社,2008年6月版;3、《公司战略管理与税收策略研究》,领著,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10版;4、《中国税制模式设计、预测与运行研究》(合著,第三作者),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版;5、《税收筹划实务与案例》,独立,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9月版;6、《税收筹划案例解评》,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7、《税收筹划》,主编,中国税务出版社,2008年2月第1版;8、《税收筹划学习指导书》,主编,中国税务出版社,2008年2月第1版;9、《财政学》,参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版;10、《国家税收》,第三作者,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版;11、《税收经济学》,参编,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版;12、《政府垄断与税收竞争》,主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13、《课税于民:公众税收指南》,领译,美Joel Slemrod等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1、《地区间外溢性公共品的供给承诺与匹配率研究》,《经济研究》,2013年第10期;2、The effect of multiple taxes on the flows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stud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IJBR Volume 13 Number 2013;3、《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公害品:理论、形式与治理》,《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年第6期;4、《税制优化视角下我国结构性减税的联动效应》,《税务研究》,2013年第2期;5、《有关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政策思考》,《财经论丛》,2013 年第1期;6、《民生枢架下的财税制度选择》,《税务研究》,2012年第8期;7、《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度量、评估与释放》,《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2年第1期;8、《海峡两岸经济合作与财税制度调整》,《涉外税务》,2011年第2期;9、《房产税税制的国际比较与启示》,《改革》,2011年第3期;10、《我国地方公共品的需求表达与决策机制研究:一个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视角》,《当代经济研究》,2011年第11期;11、《社会保障税的国际比较及借鉴》,《税收经济研究》,2011年第4期;12、《政府间恶性税收竞争的法律规制》(英文)《中国法学·海外版》,2007年12期;13、《行为财政学研究评述》,《经济学动态》,2010年5期;14、《非营利组织税法规制的法理分析与完善》,《税务研究》,2010年5期;15、《从税收法律制度的视角看政府与纳税人的关系》,《税务研究》2009年4期;16、《中国财政改革目标模式再探》,《财政监督》2009年3期;17、《对外直接投资与税制优化》,《涉外税务》,2009年11期;18、《财政分权化、税收竞争与财税体制规范》,《财政研究》,2008年2期;19、《新企业所得税法对成都市企业所得税负担水平的影响预测》,《税务研究》2008年2期;20、《纳税人权利保护与中国税收司法改革》《税务研究》2007年1期;21、《企业负债融资方式的节税分析》,《财务与会计》2007年3期;22、《贴牌加工方式与外资企业的节税再造》,《会计之友》2007年1期,人大复印资料《财政与税务》2007年4期全文转载;23、《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实现资产权属合理有效变更》,《会计之友》2007年2期;24、《筹资中固定资产引进方式的选择》,《财务与会计》2007年4期,《财务与会计》导刊》2007年7期全文转载;25、《企业并购中付款方式的节税分析》,《财务与会计》2007年5期;26、《高管人员薪酬分配方式的节税分析》,《财务与会计》2007年6期;27、《股权并购与资产并购的纳税筹划》,《财务与会计》2007年6期;28、《避税与反避税的三维视角》,《光华财税年刊》2006年卷,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8;29、《外资企业避税与反避税:税收法律制度的完善与调整》,《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4年2期;30、《转轨时期税收征纳行为的博弈模型与对策分析》,《税务与经济》2005年第2期;31、《税收优惠政策的经济效应与优化思路》(独立),《税务研究》2005年11期;32、〈中国政府间税收竞争的条件、框架与规范》,《税务研究》2005年5期;33、《税收竞争的效率与规范》,《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年2期;34、《税务本科专业创新与发展的可行性分析》,2003《高等财经教育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版;35、《论税收学与管理学的交叉与融合》(独立),2003《高等财经教育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版;36、《税收竞争的效率与规范》,《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年2期;37、《恶性税收竞争的法律控制》,《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5年1期;38、《新一轮税制改革展望与评析》(独立),《广东商学院学报》,2005年3期;39、《谈税务代理服务业服务功能的转变》,《商业时代》,2005年24期;40、税收征管对税收制度的制约与协调》(独立),《税务研究》2003年6期;41、《西部大开发过程中税收制度的规范调整》,《税务与经济》2003年2期;42、不同类型增值税效应及转型分析》(独立),《天府新论》2000年6期,人大复印资料《财政与税务》2001年第2期转载;43、《区域经济发展与税收优惠政策研究》(独立),《四川财政》2000年12期;44、《税收政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助器》,《理论与改革》2000年2期;45、《税式支出政策的优化组合与设计》(独立),《税务与经济》1999年4期;46、《优化增值税制度的构想》(独立),《中央财经大学学报》1999年3期,人大复印资料《财政与税务》转载;47、《试论个人所得税制的政策目标与改革取向》(独立),《天府新论》1999年1期;48、《现行企业所得税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途径》(独立),《理论与改革》1998年1期,人大复印资料《财政与税务》转载;49、《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财税政策调整》(独立),《财经论丛》1997年2期,人大复印资料《财政与税务》转载;50、《构建促进西部开发的政府转移支付制度》,《理论与改革》2001年1期。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

姓名 毕业时间 简介 区浩光 1958年毕业 华南理工大学,原党委副书记。 吴德俊 1960年毕业 茂石化公司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余启昌 1967年毕业 茂名石化建安公司,原党委书记。 温勇祥 1967年毕业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物资装备公司经理、党委书记。 黎林清 1969年毕业 中国石化集团广西石油总公司党委书记、纪委书记兼副总经理。 曾佳拥 1969年毕业 1991年任洛阳石化总厂副厂长。 林丽华 1969年毕业 茂名石化公司党委副书记兼工会主席。 吴观海 1969年毕业 原茂名石化原党委副书记、副经理。 凌华明 1972年毕业 广东众和化塑有限公司董事长。 卢道强 1972年毕业 中国海洋石油南海西部公司,副总经理。 陈忠保 1974年毕业 中国海洋石油惠州炼化公司党委书记。 林健 1974年毕业 广东寰球广业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 唐崇工 1974年毕业 茂名石化医院院长、主任医师(教授)。曾获得中华医师学会“中国医改之星”等荣誉称号。 郭绍辉 1980年毕业 石油大学(北京),博士生导师。 马天华 1981年毕业 中国石油天然气第一建设公司,党委书记。 丁仁义 1981年毕业 中国石油天然气第一建设公司,总经理。 陈炳琳 1981年毕业 茂石化华粤企业集团公司任经理。 李亮耀 1982年毕业 中国石化润滑油分公司副经理。 陈晓文 1982年毕业 广州石化总厂党委书记 张新生 1982年毕业 中石油华北石油工程建设公司总经理。 何可贵 1982年毕业 河南油田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 吴惜伟 1983年毕业 中国石化湛江东兴公司总经理。 朱泽君 1983年毕业 1983届师范专业毕业生,任梅州市委书记。 刘全稳 1984年毕业 西南石油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陆建明 1985年毕业 广州石化总厂党委副书记。 黄钜光 1994年毕业 2001年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 吴天胜 2008年毕业 世界记忆大师,中国首位世界记忆冠军,吉尼斯两项纪录保持者,教育部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专家。全球最年轻的世界记忆冠军,也是亚洲唯一一名拿到“世界记忆大师”称号的在校学生。

我就是这所学校的本科生,大四,这个月底毕业了。 我们学校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大学,去年底签了四方共建协议,发展前景好。给你推荐几个专业:石油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你们这届新生住的是4区d栋,还有5区,相对来说是新楼,有电梯,条件还不错。 还有什么不懂的话,尽管问吧~

教科文卫(部分) 蓝疆 58届 诗人、原《星星》诗刊编辑部主任 马超文   原四川自修大学常务副校长 王锡宇 60届 原四川电大副校长、四川省招生办主 彭斯远 62届 重庆师范大学教授 林文询 65届 作家、四川文艺出版社编辑室主任 张声远 68届 原四川省新闻中心主任、四川新闻网总编辑 杨为民 77级 四川宜宾日报社党委书记、总编辑、社长 詹杭伦 78级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导 毛远明 78级 西南大学教授、博导 王鹰78级四川警察学院副院长、教授  徐希平 78本/82硕 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 钟克勋 78级 西南民族大学新闻系主任教授 兰玉英 78级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语言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 张成敏 78级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教授 李亚伟 79级 诗人、“莽汉主义”诗歌流派创始人 万夏 79级 诗人、“莽汉主义”诗歌流派创始人 李润 79届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副校长、教授 刘真伦 78级 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 李万斌 78级 四川文理学院首任党委书记、教授 陈茂全 78级 原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祝尚书 79硕 四川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 杨文全 79级 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导 王金星 80级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俞贵邦 82级 湖南工程学院纪委书记、教授 罗国荣 81级 乐山师范学院副院长、教授 景志明 81级 西昌学院副院长教授 庄剑 81级 四川宜宾晚报总编辑 董天策 82级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教授、博导 蒋宗福 82级 四川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 胡欣 82级 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书记、教授 廖智勇 84级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 吴佳联 85级 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谭显维 86函 四川南充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 何永斌 88级 攀枝花学院副院长、教授   基础教育、教育行政(部分)罗辉武 58届 原四川南充高中特级教师 谭文学 75届 原四川遂宁市第一中学书记、校长 王勇 78级 四川荣县教育局局长 朱福全 79级 四川广元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主任 陶克华 82级 重庆市渝北中学校长 龙绍明 84级 四川省汶川中学校长 唐文格 85级 四川盐亭县教育体育局局长 杜胜西 85级 四川盐亭中学党总支书记 易国栋 88级 成都七中党委书记 公务员系统廖世孔 60级 四川绵阳市第三届、四届人大常委会主任 母继福 63级 四川广元市委副书记 陈贵华 77级 四川省委、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政府驻京办党组书记、主任 赵映坤 77级 四川绵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 周俊安 77级 成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巡视员 张效民 78级 广东深圳市四届、五届政协副主席 陈光志 78级 中共四川九届、十届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四川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 刘谦祥 78级 四川省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副主任 廖乾修 78级 四川乐山市政协副主席 赵晓平 78级 四川德阳市政协副主席 何群 78级 四川广安市政协副主席 王承先 79级 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 唐林 79级 重庆市两江新区管委会副主任 潘一闽 79级 广东储备物资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雷定伯 79级 四川乐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王平 79函 原四川省林业厅党组书记、厅长 蒋仁富 79函 四川绵阳市第六届人大常委会主任 蔡清顺 79函 四川绵阳市政协副主席、市委统战部部长 黄忠 79函 四川内江市政协副主席 郑猛功 79函 四川南充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 陈显文 79函 四川德阳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 张礼忠 79函 四川达州市政府秘书长 王怀林 80级 四川甘孜州委常委、副州长 王力平 80级 成都市武侯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慕涛 80级 四川雅安市招商引资局局长 汪建章 80级 四川眉山市仁寿县政协主席 罗国荣 81级 四川乐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廖继康 81级 四川达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张宁波 81级 四川自贡市民政局局长 罗成甲 82级 四川广元天然气综合利用工业园区党委书记 罗剑平 82级 四川凉山州民政局局长 胡光明 82级 四川南充市委常委、副市长 程青兰 82级 四川巴中市发改委主任 李思明 83级 四川内江市副市长 付云 83级 重庆梁平县委常委、梁平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 刘有法 83级 重庆武隆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李永平 83级 四川南充市委外宣办(市政府新闻办)主任 刘波涛84级四川阿坝州副州长、州公安局局长廖凯 84级 四川绵阳市涪城区委书记 郑鹏程 84级 四川广安市岳池县委书记 何正月 84函 四川资阳市副市长 明亮 84函 四川巴中市委常委、巴中市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 陈彬 85函 四川德阳市委常委、绵竹市委书记 程立洲 85级 四川南充市政协副主席 胡彦军 85级 四川广安市政府秘书长 陈建春 86级 四川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 蒲波 87级 四川德阳市委书记 余仪 87级 四川广安市第四届人大常委会主任 彭永辉 88届自 重庆市三届、四届政协副主席 赵飚 88级 四川绵阳市城乡规划局局长 黎明 88级 四川南充市顺庆区委副书记、区长 朱国勇88函四川广元市苍溪县政协主席李晓曦 89级 四川遂宁市射洪县政协主席 覃建生 91函 四川雅安市商务和粮食局局长 张吉广 93级 成都市武侯区副区长 蔡邦银 95级 四川广元市朝天区委书记 赵永韦 97级 四川内江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 沈一凡   四川南充市政府秘书长 郑敏   四川内江市城管执法局局长 李光辉   四川广安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

我是化工专业的,当我筚业后发现原来找工作真的很容易(仅化工专业而言),当我在中石化里面"混"的时候,发现原来从老总到一般工人都是我的师兄!你说油校好不好!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