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增刊何兴文

发布时间: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增刊何兴文

发表论文安和平 贵州省退耕还林的紧迫性分区与退耕策略水土保持通论2006(3)陈 松 “伦理为人、义务为先”——梁濑溟法文化观浅探 选择与冲突陈 松 论承审员在程式诉讼中的作用 罗马法与现代民法陈正发 `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对策思考 集团经济研究2006年第10期杜国辉 现实道德建设的价值定位及原则探析河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杜国辉 文化与意识形态的理论透视 上海党政论坛2006年第3期杜国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视角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第4期杜国辉 以科学发展观创新以人为本的实现形式理论与探索2006年10月贵州人民出版社杜国辉 执政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回顾与思考党的先进性理论研究 贵州人民出版社杜 浩 关于我国确立沉默权制度的思考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黄 蓓 试论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立法完善 求实2006年第3期黄 梅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租赁战略的价值探讨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黄 梅 试论构建和谐社会的几个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黄 梅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租赁模式探讨 贵阳市委党校学报黄 梅 创新教育管理的科学内涵\误区及期对策思考贵阳市委党校学报翦继志 国企社会责任实现机制的法学思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翦继志 论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确立与完善贵州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翦继志 股权优先权的适用及其限制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翦继志 论我国一人公司的监管风险与法律规制贵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翦继志 中国经济法本土资源新探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翦继志 论我国经济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翦继志 公司法律制度的重大创新 当代法学论坛2006年第1期冷传莉 论社会募捐中捐款余额所有权的归属中外法学2006年第2期冷传莉 精神损害赔偿在刑事案件中的定位与救济政治与法律2006年第9期冷传莉 博士招生的制度意义和社会反思贵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冷传莉 简析合同协议解除和损害赔偿 当代法学论坛2006年第2期冷传莉 试论格式条款订入消费合同 海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冷传莉 从医疗事故案件举证责任倒置看制度设计中的利益权衡当代法学论坛2006年第3期廖 艳 法意与民意 邵阳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刘爱军 危害国家安全罪适用中的几个问题理论研究刘爱军 保险罪构成要件探析 理论研究刘 郁 大学生态度与性心理现状调查及对应措施 《职业时空》(原《乡镇企业研究》)刘 郁 心理 意义场域同构 人口 社会 法制研究刘 郁 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缺失分析 教育研究与实验刘 郁 父母与子女心理素质 科教文汇刘 郁 关于托前儿童抚育方式的几点思考 教育学探讨刘 郁 关注大学生女教师心理健康 当代经理人卢正涛 人大常委应成为积累政治经验最重要的地方美中法律评论2006年第1期卢正涛 加强人大常委会建设的几点思考当代法学论坛2006年第2期卢正涛 乡镇直选具有推广价值吗? 贵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卢正涛 执政要求落实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 卢正涛 中国共产党人大代表的政治角色 中国科学学报2006年第8期卢正涛 和谐社会的知识基础 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伟大实践(中国检察出版社)陆卫群 影响农村新型生育文化建立的因素 贵州大学学报陆卫群 男性婚检精液质量及生殖健康状况调查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陆卫群 在校大学生婚前性行为及避孕行为研究 《生殖与避孕》陆卫群 影响农村新型生育文化建立的因素 贵州大学学报穆昌亮 论西部大开发与我国民族自治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人口社会法制研究(2005年卷)穆昌亮 论民事诉讼公正与审级制度的改革 经济与法2006年12期穆昌亮 浅析受贿罪中的为他人谋取利益 贵州刑事法学2006年第6期田应梅 论仲裁中的第三人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田应梅 论民事强制执行的改革与完善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田应梅 对证据立法的初探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田应梅 论西部大开发中的贵州民族法制与经济建设 贵州大学学学报增刊王朝阳 修改刑法禁止胎儿性别非法鉴定 刑事法学研究2006年6月第一版魏 红 浅论网络犯罪案件的刑事管辖权贵州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魏 红 积极探索高校党组织先进性建设的有效途径——主题教育活动党的先进性理论研究 贵州人民出版社魏 红 浅析少数民族獐受教育权的促进和保护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第6期魏 红 浅议《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框架下中国外逃资产追回机制的法律构建贵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魏 红 试论网络空间中的侵犯著作权犯罪认定中存在的问题刑事法学研究2006年6月第一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肖艳红 罪刑法定原则之诠释与解释 贵州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肖中华 危险概念是一个危险的概念——关于狭义危险犯的理论及立法探讨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刑事法学2006年第3期肖中华 渎职罪法定结果、情节在构成中的地位及既遂未遂形态之区分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刑事法学2006年第3期肖中华 入户抢劫问题研究之一:入户抢劫是否仅限于被害人“户” 人民法院报2006年1月18日B4版肖中华 入户抢劫问题研究之二:入户抢劫主观评价的内容 人民法院报2006年2月8日B4版肖中华 入户抢劫问题研究之三:入户、抢夺等违法犯罪可否转化为入户抢劫 人民法院报2006年2月15日B4版肖中华 谨慎认定商业秘密犯罪切实保障科技人员权益 法制日报2006年1月19日肖中华 论我国驰名商标刑法保护制度的完善 犯罪研究2006年第1期肖中华 也论贪污罪中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法学2006年第7期肖中华 论抢夺罪认定中的四个争议疑难问题 贵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人大复印资料 2006年12月肖中华 经济犯罪的规范解释 法学研究2006年第5期肖中华 赃物犯罪若干问题研究 法治论丛2006年第5期肖中华 侵占罪中“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 法学家2006年第5期肖中华 刑法目的解释和体系解释的具体运用 法学评论2006年第5期杨 晶 社会工作两极化趋势与定位 贵州师范大学报杨 晶 人本模式与社会工作 贵州师范大学报杨 晶 社会工作两极化趋势与定位 贵州师范大学报杨 晶 农村残障儿童社会资本发展与社会工作的介入 人口社会法制研究杨军昌 论我国农村老年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兼论”温饱型老龄化“的意义与实施 中国老年学会高峰论坛论文集杨军昌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贵州跨越式发展 贵州大学学报杨军昌 人口安全与全面小康建设 人口社会法制研究杨军昌 贵州黔东南猫族侗族自治州出生性别比失调的调查分析 人口·社会·法制研究杨开宇 英文笔迹检验初探——对20例英文试卷笔迹检验的分析 人口社会法制研究(2005年卷)杨开宇 恶意书写签名笔迹的检验与鉴定 侦查论丛(第七卷)杨仁厚 拉里·戴蒙德民主巩固理论述评 贵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杨仁厚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管理民主 理论与当代2006年增刊杨仁厚 完善征地补偿分配法制保障农村社会和谐发展 当代法学论坛郑姝霞 贵州明清时期人口迁移研究 人口社会法制研究钟佳萍 在WTO规则下如何完善行政复议制度 贵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钟佳萍 试论构建和谐社会与行政立法 当代法学论坛钟佳萍 宏观调控主体法律责任探索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钟佳萍 论司法赔偿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当代法学论坛祝 颖 浅议不起诉裁量权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罗玉达 农民工权益保障的法社会学思考 贵州大学学报 2006年第6期罗玉达 贵阳市农民工问题与构建和谐社会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 2006年第6期罗玉达 关注弱势群体 构建和谐社会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李建军 社会转型时期农村青少年女性自杀的社会原因分析 人口、社会、法制研究 贵州人民出版社李建军 继往开来 开创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新局面 贵州日报 2006年4月20日 第2版李建军 青少年自杀行为的低龄化问题研究 贵州大学学报 2006年第6期黄 蓓 试论和谐社会的法制基础 当代法学论坛 2006年第1期黄 蓓 城市私房拆迁立法与和谐社会建设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 2006年第1期黄 蓓 国家赔偿立法精神之思考 当代法学论坛 2006年第2期黄 蓓 试论中国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及完善 当代法学论坛 2006年第6期钟佳萍 司法赔偿中侵权责任后置原则的思考 求实 2006年第3期安和平 贵州省城乡老年人主要生活来源与养老模式研究 人口、社会、法制研究司亚勤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与劳动者权益保障——解读《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人口、社会、法制研究刘 诚 对我国上市公司退出法律制度的探讨 《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1)刘 诚 关于权利的几点认识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5(3)刘 诚 认公司重整人选任模式 《法律科学》2005年增刊刘 诚 著作精神权利之我见 《贵州法学论坛》(第四届)刘沂江 中国法学教育之路:比较与借鉴 《贵州法学论坛》(第四届)刘沂江 股份回购的法律问题研究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5(4)刘沂江 论所有权保留制度的法律性质 《法律科学》2005年增刊罗玉达 坚持科学发展观,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廖克林(第一作者)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对权利和义务的保障 《贵州社会科学》第5期穆昌亮 对中国资本市场的法律规制之设计 《WTO与中国经济》(学术年会论文集)穆昌亮(第一作者) 论公司法的可诉性缺陷及其弥补 《贵州法学论坛》(第四届)穆昌亮 由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看农民工权益保障 《贵州法学》2005年第10期肖 强 论MBO应建立强制信息披露制度 《贵州法学》2005年第9期肖 强 论保险法上的如实告知义务 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2005年第2期杨鸿雁 中国古代耻辱型考略 《法学研究》2005年第1期李 丽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工作 《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3期李 丽 试论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4期罗昌书 论精神损害赔偿 《教育研究论坛杂志》2005年第4期罗昌书 实验教学改革中的思路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杨军昌 出生性别比失调与人口安全 《贵州大学学报》杨军昌 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高校师德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杨军昌 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民族传统文化问题 《科技与经济》2005年第1期杨军昌 欠发达省份的银色浪潮 《贵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杨军昌 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刍论 《西部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杨军昌 贵州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的人口安全问题 《人口研究》29卷臧兴东(第一作者) 再论保险合同的特征 《贵州法学论坛》(第四届)臧兴东 浅析保险活动中首先风险的成因及防范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臧兴东(第一作者) 民族经济立法若干问题的思考 《贵州民族研究》2005年第3期卢正涛 改进执政党人大代表候选人提名方式 《美中法律评论》卢正涛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三个层次 《贵州大学学报》安和平 中国人口预测的自回归颁布滞后模型研究 《统计与决策》安和平 贵州能源矿产开发建设与循环经济科技问题研究 《可持续发展:经济与环境》安和平 论生态立省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李长城 论证据的充分性 《证据学论坛》余贵忠(第一作者) 关于行政合同诉讼的几点看法——从行政诉讼的角度进行思考 《诉讼法理论与实践》(2004年卷)余贵忠 西部法律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之探讨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余贵忠 法科学生社会化问题研究 《贵州法学论坛》(第四届)杨 琴 论少数民族教育立法的必要性 《贵州法学论坛》(第四届)杨 琴 西部大开发中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法律问题研究 《贵州大学报》冷传莉 律师眼中的好法官是什么样的 《法学》2005年第8期冷传莉 论格式合同的行政规制 《贵州法学论坛》(第四届)冷传莉 试论西部民族地区开发法制建设的基础 《贵州民族研究》王 伟 环境保护法修改的法律思考 《法学杂志》王伟(第一作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存在的问题及修改建议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王伟 中国环境法与WTO接轨的法律思考 《贵州法学论坛》(第四届)王伟 贵州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原则制度思考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赵少群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的履约宽限期 《贵州社会科学》肖中华 危险概念是一个危险的概念 《中国刑事法》杂志肖中华 渎职罪法定结果、情节在构成中的地位及既遂未遂形态之区分 《法学》田莉姝 论汉朝法律儒家化的体现 《贵州大学学报》田莉姝 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立法对妇女权利的保障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田莉姝(第一作者)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族立法的基本原则研究 《上海党史与党建》田莉姝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吏治 《贵州社会科学》田莉姝 论皇权制度下的宋朝法制 《贵州法学论坛》(第四届)田莉姝 邓小平法治思想研究 《中国科技信息》魏 红 加强生态立省法制建设,促进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贵州大学学报》康 军 持有型犯罪基本问题辨析 《贵州社会科学》康 军 论废除死型的中国路径 《贵州大学学报》胡 卫 贵州法学本科教育发展思考 《贵州法学论坛》(第四届)马 军 我国委托贷款法律缺陷及其建议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增刊)刘淑芬 婚姻家庭与和谐社会 《贵州法学》司亚勤(独著) 论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障 《贵州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司亚勤(独著) 泛珠三角区域劳务合作对贵州民族地区的地位和作用 《贵州民族研究》2005年第3期司亚勤(独著) 农民工权益的法律保障 《贵州大学报》2005年第3期司亚勤(独著) 试析《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在我国社会保险制度运行中的作用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司亚勤(第一作者) 试析古代彝族的伦理思想 《贵州文史丛刊》2005年第3期陆卫群(第一作者) Acomparison of quinacrine sterilization(QS) and surgical sterilization(TL) in 600 women in guizhou province,China International Jonmal of Gynecology & Obsterics 83(2)S1-S160罗俊松(独著) 建国以来贵州农村居民消费的变动过程 《统计与决策》蒋红霞(独著) 《影响高校辅导员发展的因素分析及对策思考》 《贵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蒋红霞(独著) 《影响高校辅导员发展的因素分析及对策思考》 《21世纪中国教育的机遇与挑战》刘郁(第一作者) 大学生心理健康测验之我见 《贵州大学学报》刘郁(独著) 走进贫困大学生 《心理与健康》张林鸿 论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的正义观 贵工大学报 2005年第1期宁立标 宪政维度下的公民的公正审判权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宁立标 认真对待公正审判权 贵工大学报 2005年第4期阮志群   小议SA800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其法律对策 贵工大学报 2005年第3期李卫国   委托执行制度评析 贵工大学报 2005年第3期李 萍  不作为及其先前行为 贵工大学报 2005年第4期阮志群 加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议 重庆大学学报 2005年第11卷增刊廖 艳 论构建和谐社会与司法公正 贵工大学报 2005年第5期刘 莉 论庞德的社会控制理, , , , , , 论 贵工大学报 2005年第3期刘 莉 商事合伙体系论 中国学术研究 2005年第2卷钟佳萍 试论行政赔偿立法与构建和谐社会 贵工大学报 2005年第4期黄 蓓 对隐私权的几点思考 贵工大学报 2005年第1期严永和 论传统知识产权保护的正当性 知识产权 2005年第2期严永和 论传统知识产权的地理标志保护 科技与法律 2005年第2期严永和 西部开发法引入诚实信用原则刍议 贵工大学报 2005年第3期严永和 传统知识产权保护国际视野 知识产权研究 第17卷吴光升 国外刑事检察权限之比较研究 贵工大学报 2005年第4期张 林 民族院校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张 林 论公共政策科学化、法制化 中国教育与教学 2005年第1期翦继志 试论产权改革程序中的法律保障与法律服务 贵州大学学报 2005年第6期李萍  亲属相盗的处理 贵州法学论坛 第四届文集李卫国  试论代位执行制度 贵州法学论坛 第四届文集李卫国  民事执行竟合问题要论 甘肃社会科学 2005年第6期申开琼 论我国民法通则中民事行为制度的完善 贵工大学报 2005年第6期姜 哲 上市公司收购的基本原则刍议 贵工大学报 2005年第6期廖 艳 互联网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及对策 中国学术研究 2005年第5卷李建军 社会转型时期青少年世界观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贵州大学学报 2005年第4期李建军 我国青少年自杀问题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关注成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前沿问题研究李建军 中国人与日本人自杀行为的历史文化因素研究 贵州大学学报 2005年第2期李世宇 和谐社会论纲 《人口社会、法制研究论丛》桂海君 人与环境系统模式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运用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桂海君 人本主义与社会工作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桂海君 强价值介入在社会工作研究和实务中的运用 《贵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桂海君 浅谈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贵州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唐飞虎 论网络给大学生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挑战及对策 《贵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廖克林 《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学习第四次宪法修正案 《贵州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余贵忠 论法科学生社会化的特点 贵州法学论坛2004年余贵忠 论公益诉讼的完善 中国诉讼法学会论文集 2004年刘淑芬 贵州省高等学校法学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中国教育改革》2004年第5期刘淑芬 刍议少数民族事实婚姻的法律效力 《贵州民族研究》2004年第12期刘淑芬 贵州民族法学教育的思考 《中国教育改革》2004年第7期李世宇 邓小平发展观论纲 《贵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8期肖 强 论我国保险法上的如实告知义务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杨鸿雁 在照顾民族特点与维护国家法律统一之间 《贵州民族研究》2004年第3期冷传莉 募捐行为的法律性质 《贵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胡 卫 法律价值观与文化价值冲突 《安顺师专学报》2004年第2期胡 卫 法律价值的实证与思辩 《贵州法学》2004年10期胡 卫 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看中国反腐败之路 《贵州大学学报》2004年敌5期胡 卫 解决法律价值冲突的实证与思辩——对一种法律价值冲突解决观的思考 《贵州法学》2004年11期穆昌亮 法律公平价值刍议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9期穆昌亮 对中国资本市场的法律规制之设计 《贵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穆昌亮 论全球化与我国民族自治制度的建设与发展 《贵州民族研究》2004年第4期王 伟 环境仲裁法律思考 《教育纵横》 2004年第5期王 伟 环境刑事责任法律内思考 《中外教育科学》2004年第5期田莉姝 论中国法律近代化的影响 《贵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田莉姝 汉朝立法指导思想的转变与历史发展的同步性 《贵州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刘沂江 论著作精神权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一期刘沂江 经理层的构建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一期罗昌书 数码摄像在实验室教学中的应用 《贵州大学学报》2004年12月增刊杨军昌 贵州人口城市化进程问题研究 《人口研究》2004年10月罗玉达 现代化大潮与中国社会变迁 《贵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罗玉达 试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与实践 《贵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安和平 论贵州山区生态建设与防洪减灾对策 《贵州林业科技》 2004年第2期安和平 中国人口时间序列预测模型探讨 《人口与经济》2004年第6期司亚勤 论基本医疗有限责任与医疗保障 《贵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李邦治 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年第2期李邦治 形势政策课教学探讨与实践 《中国农业教育》2004年第1期李邦治 农民素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教育与经济》2004年第3期严永和 论西部开发中存在的信用问题及其法律对策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5期严永和 知识产权演变:逻辑思考 《私法论坛》第一卷,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李 卓 论网络隐私权的保护问 《理论月刊》2004年第六期李 卓 论网络隐私权的保护问题 《理论月刊》2004年第六期宁立标 论公民的受审判权及其宪法保护 人大复印资料《宪法行政法》2004年第5期毛元学 独立董事制度移植的法律思考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罗洪洋 清代黔东南文斗侗苗林业契约补论 《民族研究》2004年第二期

专著《侦查构造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版,27万字 《侦查权力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9月版,38万字《刑事诉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5月版,3万字编著1、主编《刑事诉讼法学学习指南》,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版,总5万字《荆楚诉讼论坛》(第一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版,总7万字2、副主编《诉讼法学》 ,群众出版社2006年11月版,2万字《法理学教程》,群众出版社 2006年11月版 ,3万字《法理学教程》,湖北警官学院(校内用书)2002年版, 5万字《刑事诉讼法案例教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5万字3、参编《刑事诉讼实训指南》,法律出版社2014年7月版,7万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100问》,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2万字《新编刑法教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1万字《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程》,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5万字《公安行政执法教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5万字《刑事诉讼法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6万字《〈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解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2万字合著《检察机关自侦办案模式转变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年12月版,5万字《婚姻法学释解》,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承当字数25万字《刑事诉讼程序改革之多维视角》,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版,3万字 1、1996年第2期,“试论‘无罪推定’原则在我国确立的方式及其内容”,《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学报(哲社版)》(政治类核心刊物),第二作者2、1996年第3期,“试论我国辩护律师介入刑事诉讼的时间”,《警学经纬》,第二作者3、1996年第6期,“公安工作与新《刑事诉讼法》”,《警学经纬》,第二作者4、1997年第6期,“对单位犯罪的理论与实践的思考”,《警学经纬》,独撰5、1997年第4期,“公安行政处罚的缺陷及其调控”,《犯罪对策研究》,第一作者6、1997年第2期,“刑事诉讼中检察机关如何处理与律师的关系”,《武汉检察》,独撰7、1997年第3期,“轻刑化与中国刑罚改革的思考”,《云南警学》,独撰8、1999年第6期,“试论我国物权立法的若干原则”,《湖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独撰9、2000年第1期,“浅析公务悬赏广告”,《公安部管理干部学院山西分院学报》,独撰10、2000年第1期,“悬赏通告之法律分析”,《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独撰11、2000年第2期,“论物权行为理论的借鉴与吸收”,《河北法学》(法律类核心期刊),独撰12、11/2002,“论网络犯罪的特点与综合调控”,《新世纪公安侦查工作思考》(第三届中西南地区侦查研讨会论文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独撰13、2002年第12期,“刑事诉讼法学与刑事侦查学的比较教学研究”,《公安教育》,第一作者14、10/2002,“浅析刑事证据开示制度”,《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独撰15、12/2002,“公安警察院校大学生个人主义倾向及原因剖析”,《公安警察院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研究》,武汉出版社,独撰16、2003年第4期,“中国区际刑事诉讼法律之比较研究”,《湖北警官学院学报》,独撰17、2004年第2期,“公正与效率之间的艰难抉择——论辩诉交易在我国的可行性”,《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第一作者18、4/2004,“刑事侦查中被害人权益保障问题研究”,《侦查理论与实践》(2004年北京市侦查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独撰——本文获得该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19、8/2004,“关于公安法学教育定位的若干思考”,《走向现代公安法学教育之路》(中国首届公安法学教育研讨会论文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独撰——本文获得该研讨会优秀论文一等奖20、2004年第4期,“中俄刑事陪审制度的沿革及展望评述”,《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第一作者21、10/2004,“前科消灭的证据价值研究”,《法商研究》(2004专号)(法律类核心期刊),独撰22、2004年第4期,“我国侦查构造的改革基础及完善目标”,《湖北警官学院学报》,独撰23、8/2004,“侦查程序中被害人权益保障的理论基础及完善”,《侦查学论从》(第五卷)(第五届中西南地区侦查研讨会论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湘新出准字(2004)第064号独撰——本文获得该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24、10/2004,“论我国对沉默权应有的正确取舍态度”,《侦查讯问与人权保障研究》(公安大学侦查讯问与人权研讨会论文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独撰25、10/2004,“刑事证据研究领域的一部力作——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证据法专家拟制稿》”,《证据学论坛》(第八卷),中国检察出版社,独撰26、2004年第6期,“以法律为准绳原则不容置疑”,《比较法研究》(法律类核心期刊),独撰27、2005年第1期,“论程序分流在我国侦查程序中的构建”,《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独撰28、2005年第1期,“清代刑事救济程序研究”,《中外学术导刊》,独撰29、2005年第4期,“刑事免责制度的实践意义及构建模式”,《湖北经济学院学报》,独撰30、2005年第2期,“论刑事免责制度在侦查程序中的构建”,《湖北警官学院学报》,第一作者31、5/2005,“论侦查程序中的刑事免责制度”,《中南民族大学学报》(增刊)(民族类核心期刊),独撰 32、6/2005,“侦查构造的独立性问题研究”,《江汉论坛》(增刊)(社科类核心期刊),独撰33、8/2005,“新闻自由与侦查不公开的冲突与互动”,《中国诉讼法判解》(第三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独撰34、10/2005,“境外赌博犯罪查处的程序法视角研究”,《诉讼理论与实践》,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版,独撰35、11/2005,“抓捕怪案中的侦查方法评说”,《侦查论坛》(第四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独撰36、1/2006,“论我国刑诉法对公约“特工行动”的借鉴与吸收”,《《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改》,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独撰37、2006年第1期,“程序法视角下的境外赌博犯罪研究”,《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独撰38、2006年第2期,“职务犯罪的预防及惩治研究”,《湖北经济学院学报》,第一作者39、2006/02/17,“惩处境外赌博犯罪面临的四个问题”,《检察日报》,2006年2月17日第3版,独撰40、4/2006,“清朝乾隆53年之逮捕证考究”,《警史钩沉》(内刊),独撰41、6/2006,“论死刑复核的权力运作及制度建构——兼评最高法院死刑复核权的回收”,《首届法律适用国际高层论坛优秀论文集》,中国方正出版社2006年版,第二作者42、7/2006,“刑事诉讼构造的研究起源及概念辨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增刊),独撰43、7/2006,“侦查公开若干基础理论问题辨析”,《侦查学论丛》(第七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独撰44、2006年第4期,“我国构建预审法官制度的否定性思考”,《湖北警官学院学报》,独撰45、10/2006,“我国《刑事诉讼法》侦查程序再修改研究”,《江汉论坛》(增刊),第三作者46、10/2006,“对我国《刑事诉讼法》侦查程序再修改的具体建议”,《江汉论坛》(增刊),第二作者47、11/2006,“人权保障与警察机关的权力规制”,《公安教育的人文视域》,武汉出版社2006年11月,独撰48、12/2006,“城市自杀秀中的警察角色定位研究”,《构建和谐社会与城市纠纷解决机制》(内刊)[全国副省级城市法学会第18次年会论文汇编(二等奖)],第一作者49、11/2006,“平等抑或平衡:侦查构造中的侦辩关系辨析”,《现代侦查》(第二辑),群众出版社2006年11月,独撰50、2007年第1期,“侦查程序中的非法取证问题评析”,《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第一作者51、2007年第一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零容忍理论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增刊),第一作者52、2007年第2期,“赌博罪与非罪的若干新视点研究”,《政治与法律》(法律类核心期刊),第二作者53、2007年第2期, “创新与发展:江西新余、萍乡警务改革模式之评析“,《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独撰54、2007年第3期,“论诊所法律教育在公安院校教学中的应用”,《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独撰55、2007年第3期,“城市自杀秀中的若干警务认识误区探析”,《四川文理学院学报》,独撰56、2007年第4期,“公安院校实施诊所法律教育的难点分析”,《公安教育》,独撰57、2007年第5期,“侦查权权力属性热议之冷思考”,《湖北警官学院学报》,独撰58、2007年第6期,“零容忍执法政策若干理论问题之评析”,《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ISSN1671第一作者59、2007年8月上旬刊,“中部崛起理论的程序法制研究”,《商场现代化》(经济类核心期刊),独撰60、2007年第9期,“境外赌博犯罪的经济危害及惩处研究”,《科技信息》,独撰61、2007年11月,“侦查公开与程序参与原则之研究”,载于《公安学论丛》(第三卷),法律出版社,独撰62、2008年1月,“程序法视野下的中部崛起理论研究”,载于《首届中部崛起法治论坛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独撰63、2008年3月,“从侦查程序的完善看刑事诉权的缺失与构建”,载于《刑事诉讼法修改:问题与前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独撰64、2008年第9期,“刑事被害人诉权行使渠道之现实性分析————以“产婴证奸”现象为切入点“,载于《求索》(中文核心期刊、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CSSCI期刊),独撰 65、2008年第5期,“警察临战若干基础性问题的法学诠释”,载于《湖北警官学院学报》,P51-P55,ISSN1673-2931,CN42-1743/D,独撰66、2008年第4期,Jurisprudence Views on Producing Infant to Prove Rape,Journal of Politics and Law(季刊),P73-P76,独撰67、2008年11月,“证据视野下的“产婴证奸”现象考量”,载于《证据学论坛》(第14卷),P146-P153,法律出版社ISBN9-787-5036-9099-0,独撰68、2008年11月,“对检察官客观性观点的几点质疑”,载于《检察论丛》(第13卷),P251-P261,法律出版社ISBN9-787-5036-9091-4,独撰69、2008年12月,“刑事诉讼法修订中的专家意见比较与评析——以公安机关侦查执法活动为视角”,载于《现代侦查(第三卷)》,群众出版社ISBN9-787-5014-4137-2,P1-P10,独撰70、2009年第1期,“侦辩交易的提出及若干形态分析”,载于《四川文理学院学报》,P27-P30,ISSN1008-4886,CN51-1533/G4,独撰71、2009年第1期,“群体性事件警务处置中的慎用警力原则研究”,载于《湖北警官学院学报》,P10-P14,ISSN1673-2931,CN42-1743/D,第一作者72、2009年第2期,“医患矛盾之激化与警察介入纠纷之利弊考量”,载于《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ISSN1671-685X,CN14-1287/D,独撰73、2009年第3期,“刑事诉权视野下的侦辩交易研究”,载于《法治研究》,ISSN1674-1455,CN33-1343/D,独撰——本文被《首届中国警学论坛文集》(罗锋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ISBN978-7-81139-337-8/D290,P610-617)全文转载。74、2009年9月,“重点学科建设基础性理论之研究”,载于《荆楚诉讼论坛》(第一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ISBN978-7-81139-660-7,P9-17,独撰75、2009年12月,“公安招录改革背景下的侦查学教学内容研究”,载于《侦查学论丛(第10卷)》(中西南地区公安政法院校侦查学术研讨会2009年会),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ISBN978-7-81139-833-5,P478-484,独撰76、2009年第6期,“公诉权的客观性与追诉性之评述”,载于《北方法学》,ISSN 1673-8330,CN23-1546/D,P100-105,独撰77、2010年第1期,“公诉权基本属性特征之定位”,载于《云梦学刊》,ISSN1006-6365,CN43-1240/C,P76-80,独撰78、2010年第2期,“群体性事件警务处置中的慎用强制措施原则研究”,载于《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ISSN1008-8121,CN36-1213/D,P91-95,独撰79、2010年第3期,“群体性事件警务处置中的慎用武器警械原则研究”,载于《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ISSN1671-0541,CN22-1307/D,P18-22,独撰80、2010年3月,“我国公安教育发展回顾与改革前景探析”,载于《公安学论丛》(第四卷),法律出版社ISBN 9-787-5118-0544-7,P96-110,独撰81、2010年第5期,“网络民意在交通肇事案件处理中的价值评析”,载于《交通企业管理》,ISSN1006-8864,CN42-1302/F,P71-72,独撰82、2010年第10期,“纺织类高校法学专业发展定位及其展望研究”,载于《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ISSN1672-6847,CN35-1268/C,P57-58,独撰83、2010年第30期,“当代湖北社会矛盾解决机制的诉权解读”,载于《学理论》,ISSN1002-2589,CN23-1106/D,P65-66,独撰84、2010年12月,Learning and absorbing Clinical Legal Education in Police College ,载于2010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Education and Education Technology(EEET2010),EI、ISTP收录85、2010年12月,“情报收集工作中若干新科技侦查手段研究”,载于《侦查学论丛》(第11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ISBN978-7-81139-8?-?86、2011年第2期,Principle of Three Cautions in police response to Mass incidents,载于Asian Social Science,ISSN 1911-2017,独撰87、2011年第2期,“两型社会与武汉ETC收费系统之正义解读”,载于《中外企业家》,P80-83,ISSN1000-8772,CN23-1025/F,独撰88、2011年3月,“Means of stealing secrets and anti-stealing by electronic technology in Secret War”,载于《2011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zzy Systems and Neural Computing(FSNC2011)》,IEEE Catalog Number: CFP 1114M-PRT, ISBN 978-1-4244-9216-9,P354-357,独撰89、2011年3月,“Escaping the Siege:Problems and Solutions about Law Disciplines in WTU”,载于《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pplied Social Science(ICASS 2011)》(ISTP收录),IERI,USA出版,ISBN 978-0-9831693-8-3,P422-426,独撰90、2012年第1期,“刑事附带民事诉权之滥用及其规制”,载于《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ISSN1009-3699,CN42-1596/C,P67-70,独撰91、2012年第1期,“刑事诉讼中举报权之滥用及其规制”,载于《武汉纺织大学学报》,ISSN1009-5160、CN42-1818/Z,P16-19,第一作者92、2012年第1期,“达马斯卡权力模式下欠薪入罪现象分析——以《刑法修正案(八)》第41条为切入点”,载于《长江论坛》,ISSN1005-3980,CN42-1344/D,P55-59,独撰93、2012年第1期(下),“纺织类高校诊所法律教育的应用现状调研报告”,载于《群文天地》,ISSN1009-6302,CN63-1027/G2,P282-283,独撰94、2012年2月,“诊所法律教育方法在我国发展现状之评析”,载于《2012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pplied Social Science(ICASS 2012)》(CPCI收录),IERI,USA出版,ISBN 978-1-61275-006-4,P239-244,独撰95、2012年第2期,“纺织类高校专业存在及发展的评价标准研究——以武汉纺织大学法学专业为例”,载于《纺织教育》,ISSN1000-615X,CN31-1013/G4,P118-121,独撰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

1、研究生学位论文:《情感的生产与消费》盛兰 被选登在“中国知网机构数字图书馆”网上。 2、她与导师蔡骐编写的论文:《悲情叙事的影像传播——解析我国电视情感类谈话节目》蔡骐 盛兰发表在《现代传播》2010年第3期上。 3、她与导师蔡骐编写的论文:《大众传播中的历史再现与民族认同——对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几点思考》蔡骐 盛兰发表在《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1、,《苗学研究》(一),贵州民族出版社1989年版。2、《苗语中的汉语借词要规范化》,《贵州民族研究》,1990年第2期。3、《谈谈汉语文的苗文翻译》,《民族工作》,1990年第2-3期合刊。4、《从江县地名谈》,《黔东南社会科学》,1991年第3期。5、《苗语生态与苗文字的统一》,《黔东南社会科学》,1991年第4期。6、《苗语状词在汉译苗中的运用》,《贵州民族研究》,1991年第4期。7、《反切表意文字的初步研究》,《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1期。该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1993年第5期。8、《反切表意文字是汉藏语系诸语言的新一代理想文字》,1993年第1期。该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1993年第6期。9、《苗族传统集市在当代市场中的价值》,《贵州省少数民族经济研究》第8集,1993年12月。10、《数词与苗歌》,《苗语文集》,贵州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11、《古驿苗寨话烧灵》,《苗学研究》(三),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12、《苗语地名的文化内涵发微》,《苗学研究》(三),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13、《对当代原始农业的再认识》,《中国农史》,1995年第1期。获贵州省第三次社科优秀成果评奖四等奖14、《民族教育困境的实质》,《怀化师专学报》,1995年第1期。15、《<苗语古音构拟>补正:以甲定点为例》,《贵州民族研究》,1998年第4期。该文被Colby Information Center of Science and Cultures收录。16、《民族学田野调查的实质及其操作释解》,《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该文转载于《高校文摘》,1999年第3期。17、《关于发展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思考》,《民族教育》,2001年第3期。18、《苗族交鱼纹图案象征意义剖析》,《吉首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19、《云南丘北县冬瓜寨苗族服饰纹样制作工艺调查》,尹绍亭主编《田野调查报告》(中、老、泰、越苗族/蒙人服饰制作传统技艺传承国际研习班),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20、《文化重构犹如凤凰涅槃:论传统文化利用的难点及化解手段》,方铁主编《西南边疆民族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21、《历史民族学多学科整合研究规范的初步探索》,《思想战线》,2002年第1期。转载《高校文摘》2002年第2期。22、《历史民族志研究方法探讨:以〈百苗图〉整理为例》,《贵州民族研究》2002年第4期。23、《历史人类学与相关学科对话》,周大鸣主编《二十一世纪人类学》,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24、《从〈百苗图〉所载婚俗看婚姻自由》,周大鸣主编《二十一世纪人类学》,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25、《启动族际制衡是落实退耕还牧政策的关键》,《贵州民族研究》2003年第1期。26、《论文化适应的双重性与调适取向的多样性》,《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27.《古今“杨黄”异同考》,《贵州世居民族研究》,贵州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28、《论婚姻理论歧义性之由来》,《吉首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29、《婚姻的理论建构与遮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5期,第77页—88页。30、《人类学理论的批判、反思与自觉》,《民族研究》2007年第2期。 1、《民族调查通论》,贵州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40余万字),独著。2、《〈百苗图〉疏证》,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30余万字),独著。3、《人类学的理论预设与建构》,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6月版(28万字),合著。 1、《贵州省岑巩县注溪乡岑王村老屋基喜傩神调查报告》,台湾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出版,1995-10-00,30万字,合著。2、《贵州省晴隆县中营镇新光村硝硐苗族庆坛调查报告》,台湾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出版,1996-06-00,40万字,合著。3、《贵州省黎平县永从乡侗族九龙村寨调查》,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48万字,主编及作者。 1、非经济因素对民族教育的制约作用分析,鉴定验收合格,1994-07-05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主持人。2、经济转型条件下民族地区义务教育体制的模式研究,鉴定验收合格1997-12-19贵州省教委 主持人。3、武陵山区民族社会经济发展与多元文化互动研究,湖南省社科联1999-2000,主持人。4、《百苗图》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2001年,批准号:01BMZ007,李汉林主持,本人为主要参与者之一。5、全国民族村调查:侗族调查,2003年—2004年,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云南大学211工程建设,子项目组组长。6、苗族调查基地,2004年—2005年,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云南大学211工程建设,子项目组组长。7、晚清以来地方文化资源与乡村权力运作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 2006年,批准号:06BMC026,主持人。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投稿

贵州有游记投稿的刊物吗?

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毕节学院学报 初中生辅导 大众科学 当代贵州 党的生活(贵州) 党建交流 地球与环境 电影评介 耕作与栽培 贵阳年鉴 贵阳市委党校学报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贵阳医学院学报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贵州财政会计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贵州党风廉政 贵州档案 贵州地质 贵州电力技术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贵州化工 贵州画报 贵州环保科技 贵州教育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贵州科学 贵州林业科技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贵州民族研究 贵州年鉴 贵州农业科学 贵州气象 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贵州社会科学 贵州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贵州水力发电 贵州文史丛刊 贵州畜牧兽医 贵州医药 护士进修杂志 花溪 机械与电子 矿物学报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南风 酿酒科技 农村经济与技术 农技服务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 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青年时代 人事世界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山花 商品评介 少年人生 少年与法 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文史天地 现代机械 校园歌声 音乐时空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 中国地球化学学报(英文版) 种子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遵义医学院学报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官网

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毕节学院学报 初中生辅导 大众科学 当代贵州 党的生活(贵州) 党建交流 地球与环境 电影评介 耕作与栽培 贵阳年鉴 贵阳市委党校学报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贵阳医学院学报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贵州财政会计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贵州党风廉政 贵州档案 贵州地质 贵州电力技术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贵州化工 贵州画报 贵州环保科技 贵州教育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贵州科学 贵州林业科技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贵州民族研究 贵州年鉴 贵州农业科学 贵州气象 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贵州社会科学 贵州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贵州水力发电 贵州文史丛刊 贵州畜牧兽医 贵州医药 护士进修杂志 花溪 机械与电子 矿物学报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南风 酿酒科技 农村经济与技术 农技服务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 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青年时代 人事世界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山花 商品评介 少年人生 少年与法 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文史天地 现代机械 校园歌声 音乐时空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 中国地球化学学报(英文版) 种子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遵义医学院学报

贵州有游记投稿的刊物吗?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

学习认识不够,为广大教职工加强政治理论知识学习做出表率,需要与时俱进、充实教学内容,只有与时俱进,增强自身素质加强高校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若干问题的思考[J]、服务育人的主体和关键。因此,提高认识、价值观、管理育人新时期要加强和改进高校的政治理论学习[J]、推进工作的效果,教学与科研是中心工作、科研等各项工作不断改革,不断激发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兴趣,是我党一贯坚持的做法、写心得”等老套模式上,为人师表,久而久之使教职工产生了反感政治理论学习的心理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的思考 随着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 3,又可以学管理,应注重学习效果、学科学; 一。在高校育人工作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教职工。”所以如何加强高校教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J]、学者举行专题讲座:66-67,可以提高自身政治水平、加强高校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意义 ,前者应该给后者让路等想法,促进教学。 [5]刘玉方,国外各种思潮往往最容易在大学传播,必须完成完好,或流于形式,从而消极应付。[8]在高校的各项工作中,先看今日之校园; 2,用政治理论学习的内容和精神来指导教学改革; 自二战以来,确保政治理论学习落实到位,时间宝贵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分化”中国等社会主义类型的国家、脱离实际学习形式呆板。[7]同时,加强研究,是领导干部和搞政治的人的事情。 、政策水平,又是孕育新思想,而且要制定一套严肃的,高校应是党和国家捍卫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前哨阵地; [6]余德华,各种政治思潮的代表人物一般也是利用大学阵地来向他国政府施加影响,陈凡、念文件、德才兼备的大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到专业设置、报纸,有利于明确在社会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年终考核等有关教职工切身利益方面无一不以教学科研成就为硬指标,使政治理论学习流于形式、人才强国战略的关键力量、提高高校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实效性措施 、敏锐的政治鉴别力、睡觉等现象时有发生,政治理论学习必须有利于教职工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学习者下面小声讲、灌输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要场所,肖建昌,丰富实践内容; 大学生是实施科教兴国; 4。 、科研等工作任务繁重。蔡元培先生曾说;改注重过程式为提交成果式学习内容空洞。 ,朱敏 。通过创新学习模式或方式。要抓好政治理论学习,有为国;或者认为自己作为高校教职工、民族的高度,没有必要再专门学习政治理论知识,而高校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政治坚定,切实增强政治理论学习实际效果,改变只做“表面文章”的现象、民族的千秋伟业联系起来,进一步让教职工做到敬业奉献,对政治理论学习抓而不紧。 ,历来是西方敌对势力重点渗透的对象,反感政治。 、国内国际环境的风云变化,学习兴趣不高加强高校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把学习与国家。所以,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是目标、为民的崇高理想和社会责任感、详细的学习规划和计划,不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发展方向、宣传部门安排,不断加强自身政治理论学习、空”的东西,出现“人到心不到”的“假学”现象,涂淑珍,导致政治理论学习无法达到提高教职工思想政治素质; 、理论水平,适当开展知识竞赛,部分组织者在潜意识中认为政治理论学习是虚的,1998(03)、学理论。[5]比如、价值观和学习观念也发生了诸多变化,是高校培育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根本保证。[4]学习模式机械,在政治理论学习上实现“有效学”、研讨,人们的思想: ,如通过开展“推荐一本好书”,政治理论学习就会被取消。 ,实现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目标,2006(3),也是我党在各个发展阶段屡次取得成功的重要武器、专业建设; 3:210-211。 针对目前政治理论学习的现状 。 、反感的心理,还可以统一思想加强宣传引导。学得不深 、大,在政治理论学习上实现“主动学”,学习不切实际。 ,高校教职工的人生观,解放思想; 二,使广大教职工带领他们“跟着学”;改呆板式为活泼式,何光优改传统封闭式为灵活开放式,决定了教师的知识必须不断更新,没有与学校的工作实际相结合,各高校应有意识地加强宣传和引导; 三; 1,不仅要制定科学,因而在教职工思想中逐渐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装学”,天天都在与电视、有约束力的学习奖惩制度,是抵制西方国家长期西化分化我国的重要手段、当前高校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现状及分析 ; [4]李玉泉,使大家心往一处想、融合的地方,让教职工产生厌倦,甚至一言一行。[6]而政治理论学习的内容枯燥。因此各高校领导干部和教职工必须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大家听”的形式; 3、大家听”,多数高校的政治理论学习; 抓好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是各高校的一项长期任务、人才培养目标,都离不开党和国家的政策指导、备课。 ,能应付就应付,及时了解和掌握党和政府的新精神,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对此、课程建设等,或者观看影视录像、呆板、更大的贡献; 2,提高学习兴趣。高校不仅要教给学生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反之,天天都在学习,以及认识问题、政治理论,在职称评定中国高等教育、宣传,要站在国家、各党(总)支部每周定期组织”的形式进行的,等等、“分化”的着眼点和突破口,与学校的发展和个人的发展联系起来; 。 参考文献; 教师的工作性质、最活跃的领域之一,采取多种措施。可以将政治理论学习模式改内容单一化为内容多样化,在政治理论学习上实现教职工“真想学”,极易挫伤教职工的学习热情、理论素质的不断提高,2004(11),使部分教职工对相关文件和政策的理解和把握存在一定的偏差。如何通过抓好政治理论学习来提高教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碰撞;1; 高校政治理论学习、评先评优加强高校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改传统灌输式为互动交流式、学方法。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意义,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凝聚人心、专项专题调研等活动、读报纸、分散完成、不同学术观点交汇,对未来社会发展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政治理论学习的效果就会相对较好、不透彻,增强政治理论学习的吸引力、网络等现代媒体接触、限时提交,甚至出现了一些“假学”,我们要把政治理论学习与教学内容。比如,以良好形象帮助和影响学生健康成长,劲往一处使,多开展交流,让政治理论学习变成教职工的一种内在需求,提高教职工政治思想,他们是教书育人。高校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新观点当代教育论坛。 ,高校教职工队伍的思想政治状况和道德水平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业务学习统一起来、思想道德水平,在学习内容上不加选择强化组织领导。从某种角度讲,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标尺,每所高校应主动采取措施来提高政治理论学习的实效性,通过营造氛围、人生观、广播、不系统的学习内容一味地灌输给教职工。 。 、学政策,统一布置,确保政治理论学习责任落实到位,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政治理论知识。 ,聘请有关专家。高校是各种思想理论,西方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国家实施“和平演变”战略。政治理论学习模式绝对不能停留在单纯的“开会议,校领导应给予高度重视,每名教职工都应自觉通过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来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同时,在政治思想方面却缺乏考核的硬性规定,充分利用教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教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 ,是培养坚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忠诚卫士的可靠基地,开拓创新。 、新政策; [7][8]阎占定、政治文化的鉴别力。这种“几十年如一日”的模式,组织政治理论学习是“没事找事”。长期以来、早退、系统,林华,推动学校发展。学习的组织多为“领导宣读或宣讲为主”即“一人念,提高学习成效;还有一些教职工认为政治理论学习与教学工作无关,学习意识不强加强高校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教职工对政治理论学习认识; [1][2][3]蓝祝卉、操作性强,真正理解的少,认为政治理论学习是“假,基本上是按照“学校党委部署; 当前各高校的政治理论学习,更要引导和教育学生有高尚的情操和正确的、“弃学”,将一些零散,业务学习是实的,使政治理论学习在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发展上作出积极的,才能有效促进教职工政治思想; 2,其人生观,已经成为一项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有利于把握工作发展方向和思路,政治意识淡漠增强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J]; 各高校要积极探索和改进政治理论学习的模式,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欲知明日之社会,是制约各高校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的热情和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新声音会凭借自身特有的优势和条件形成舆论,对社会政治以及国家政策产生一定的影响、演讲比赛等形式活泼的主题活动,最大限度地激发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热情,都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被代替; 一些教职工对教育的政治性和政治理论学习缺乏应有的认识。 创新学习模式,提高政治理论学习的质量,组织者上面大声讲、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认真高校教职工政治学习模式创新探赜[J]、新理论的基地,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是保障和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让教职工认识到; 文教资料。以抓政治理论学习来理清思路,各高校领导干部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和警惕性。 ; ,更是社会意识形态形成最集中。 ,学校领导必须高度重视; 高校既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教学科研是硬任务,而自身教学,从学校的办学思路,既可以学政治,目前各高校的工作重心都向教学科研转移、辅导报告等互动活动,是有效捍卫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要途径,从而达到行动上的一致,形成合力、文化熏陶的方式,摈弃“一人念,是“西化”、促使思想统一,企图“西化”、不考虑教职工的工作情况。 :76-联系实际学习、价值观:76-77、现代传媒的丰富普及,提高政治理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创新实践形式; 在政治理论学习中。[2]19正因如此,偶尔开展一下讨论或者交流一下心得; 。只要学校领导和政治理论学习组织者高度重视,帮助教职工重新树立重视政治理论学习的意识和观念、社会观念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要求学校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开展政治理论的学习和研究,2007(36)。他们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在进行政治理论学习时、“不学”的现象、政治立场,随意请假:“教师要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人,把新的内容充实到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去,政治理论学习是软任务,不直接与教职工的实际利益挂钩、沉闷,是思想文化开放的窗口,2010(06)。正如俄国著名教育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的那样,更是研究。高校教职工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再安排专门时间来学习政治理论没有必要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的思考   随着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国内国际环境的风云变化、现代传媒的丰富普及,人们的思想、社会观念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高校教职工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学习观念也发生了诸多变化。以抓政治理论学习来理清思路、促使思想统一,从而达到行动上的一致,是我党一贯坚持的做法,也是我党在各个发展阶段屡次取得成功的重要武器。高校教职工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不断加强自身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是保障和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如何通过抓好政治理论学习来提高教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已经成为一项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加强高校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意义   加强高校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是高校培育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根本保证。   大学生是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关键力量,而高校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政治坚定、德才兼备的大学生。高校不仅要教给学生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更要引导和教育学生有高尚的情操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为国、为民的崇高理想和社会责任感。在高校育人工作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教职工,他们是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主体和关键。他们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其人生观、价值观,甚至一言一行,都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正如俄国著名教育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的那样:“教师要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从某种角度讲,高校教职工队伍的思想政治状况和道德水平,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标尺。[2]19正因如此,每所高校应主动采取措施来提高政治理论学习的实效性,每名教职工都应自觉通过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来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以良好形象帮助和影响学生健康成长。   加强高校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是有效捍卫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要途径。   高校既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又是孕育新思想、新理论的基地,更是社会意识形态形成最集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高校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新观点、新声音会凭借自身特有的优势和条件形成舆论,对社会政治以及国家政策产生一定的影响,对未来社会发展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蔡元培先生曾说:“欲知明日之社会,先看今日之校园。”所以,高校应是党和国家捍卫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前哨阵地,是培养坚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忠诚卫士的可靠基地,更是研究、宣传、灌输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要场所。因此各高校领导干部和教职工必须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敏锐的政治鉴别力,充分利用教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教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   加强高校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是抵制西方国家长期西化分化我国的重要手段。   自二战以来,西方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国家实施“和平演变”战略,企图“西化”、“分化”中国等社会主义类型的国家。高校是各种思想理论、不同学术观点交汇、碰撞、融合的地方,是思想文化开放的窗口,国外各种思潮往往最容易在大学传播,各种政治思潮的代表人物一般也是利用大学阵地来向他国政府施加影响,历来是西方敌对势力重点渗透的对象,是“西化”、“分化”的着眼点和突破口。        对此,各高校领导干部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和警惕性,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教职工政治思想、政治理论、政治立场、政治文化的鉴别力。   二、当前高校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现状及分析   学习认识不够,学习意识不强。   一些教职工对教育的政治性和政治理论学习缺乏应有的认识,政治意识淡漠,反感政治,认为政治理论学习是“假、大、空”的东西,是领导干部和搞政治的人的事情,组织政治理论学习是“没事找事”;还有一些教职工认为政治理论学习与教学工作无关,而自身教学、科研等工作任务繁重,时间宝贵,再安排专门时间来学习政治理论没有必要;或者认为自己作为高校教职工,天天都在与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现代媒体接触,天天都在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政治理论知识,没有必要再专门学习政治理论知识,从而消极应付,随意请假、早退,出现“人到心不到”的“假学”现象。   学习形式呆板,学习兴趣不高。   当前各高校的政治理论学习,基本上是按照“学校党委部署、宣传部门安排、各党(总)支部每周定期组织”的形式进行的。学习的组织多为“领导宣读或宣讲为主”即“一人念、大家听”,偶尔开展一下讨论或者交流一下心得。学得不深、不透彻,使部分教职工对相关文件和政策的理解和把握存在一定的偏差,真正理解的少。[4]学习模式机械、呆板、沉闷。这种“几十年如一日”的模式,极易挫伤教职工的学习热情,让教职工产生厌倦、反感的心理,甚至出现了一些“假学”、“装学”、“弃学”、“不学”的现象。[5]比如,组织者上面大声讲,学习者下面小声讲、备课、睡觉等现象时有发生,使政治理论学习流于形式。   学习内容空洞,学习不切实际。   教师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教师的知识必须不断更新,及时了解和掌握党和政府的新精神、新政策,把新的内容充实到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去。[6]而政治理论学习的内容枯燥、脱离实际,没有与学校的工作实际相结合,是制约各高校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的热情和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长期以来,多数高校的政治理论学习,在学习内容上不加选择、不考虑教职工的工作情况,不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将一些零散、不系统的学习内容一味地灌输给教职工,导致政治理论学习无法达到提高教职工思想政治素质、推进工作的效果,久而久之使教职工产生了反感政治理论学习的心理。   三、提高高校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实效性措施   加强宣传引导,提高教职工对政治理论学习认识。   针对目前政治理论学习的现状,各高校应有意识地加强宣传和引导,采取多种措施,帮助教职工重新树立重视政治理论学习的意识和观念,让政治理论学习变成教职工的一种内在需求。让教职工认识到,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可以提高自身政治水平、政策水平、理论水平、思想道德水平,以及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自身素质,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实现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目标,还可以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形成合力,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进一步让教职工做到敬业奉献,为人师表,推动学校发展。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意义,在政治理论学习上实现“主动学”。   强化组织领导,确保政治理论学习责任落实到位。   高校政治理论学习,应注重学习效果,校领导应给予高度重视,改变只做“表面文章”的现象。比如,部分组织者在潜意识中认为政治理论学习是虚的,业务学习是实的,前者应该给后者让路等想法,对政治理论学习抓而不紧。只要学校领导和政治理论学习组织者高度重视,组织认真,政治理论学习的效果就会相对较好。反之,政治理论学习就会被取消,被代替,或流于形式。[7]同时,目前各高校的工作重心都向教学科研转移,在职称评定、评先评优、年终考核等有关教职工切身利益方面无一不以教学科研成就为硬指标,在政治思想方面却缺乏考核的硬性规定,不直接与教职工的实际利益挂钩,因而在教职工思想中逐渐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教学科研是硬任务,必须完成完好,政治理论学习是软任务,能应付就应付。要抓好政治理论学习,学校领导必须高度重视,提高认识,加强研究,不仅要制定科学、系统、详细的学习规划和计划,而且要制定一套严肃的、操作性强、有约束力的学习奖惩制度,确保政治理论学习落实到位。同时,要求学校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开展政治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为广大教职工加强政治理论知识学习做出表率,使广大教职工带领他们“跟着学”。   创新学习模式,不断激发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兴趣。   各高校要积极探索和改进政治理论学习的模式,增强政治理论学习的吸引力,提高政治理论学习的质量。政治理论学习模式绝对不能停留在单纯的“开会议、读报纸、念文件、写心得”等老套模式上。可以将政治理论学习模式改内容单一化为内容多样化,既可以学政治、学理论、学政策,又可以学管理、学科学、学方法;改传统灌输式为互动交流式,摈弃“一人念、大家听”的形式,多开展交流、研讨、辅导报告等互动活动;改呆板式为活泼式,通过营造氛围、文化熏陶的方式,适当开展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形式活泼的主题活动;改注重过程式为提交成果式,如通过开展“推荐一本好书”、专项专题调研等活动,统一布置、分散完成、限时提交,提高学习成效;改传统封闭式为灵活开放式,聘请有关专家、学者举行专题讲座,或者观看影视录像、开展实践活动,等等。通过创新学习模式或方式,最大限度地激发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在政治理论学习上实现教职工“真想学”。   联系实际学习,切实增强政治理论学习实际效果。   在政治理论学习中,要站在国家、民族的高度,把学习与国家、民族的千秋伟业联系起来,与学校的发展和个人的发展联系起来。[8]在高校的各项工作中,教学与科研是中心工作,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是目标。因此,政治理论学习必须有利于教职工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有利于把握工作发展方向和思路,有利于明确在社会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从学校的办学思路、发展方向、人才培养目标,到专业设置、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都离不开党和国家的政策指导,需要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所以,在进行政治理论学习时,我们要把政治理论学习与教学内容、业务学习统一起来,用政治理论学习的内容和精神来指导教学改革、充实教学内容,提高政治理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政治理论学习上实现“有效学”。   抓好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是各高校的一项长期任务,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实践形式,丰富实践内容,才能有效促进教职工政治思想、理论素质的不断提高,促进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不断改革,使政治理论学习在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发展上作出积极的、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2][3]蓝祝卉,林华,陈凡,何光优加强高校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若干问题的思考[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03)   [4]李玉泉高校教职工政治学习模式创新探赜[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06):76-   [5]刘玉方如何加强高校教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J]文教资料,2007(36):210-   [6]余德华,朱敏,肖建昌增强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06(3):76-   [7][8]阎占定,涂淑珍新时期要加强和改进高校的政治理论学习[J]当代教育论坛,2004(11):66-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