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文献学论著辑要

发布时间:

文献学论著辑要

文献学论著辑要pdf

《广校雠略》(附《世说新语释例》、《汉书艺文志释例》、《毛诗故训传释例》三种)1945年有长沙排印本,中华书局1963年4月增订出版。并收入《张舜徽集》第一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积石丛稿》(含《积石丛稿》、《广校雠略》、《扬州学记》、《诗毛诗故训传释例》、《乾嘉三通儒故训传》五种)1946年兰州排印本。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湖北人民出版社1955年11月出版。修定后易名为《中国古代史籍举要》,湖北人民出版社1980年5月出版,后又以此名收入《张舜徽集》第一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中国史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56年9月出版。《顾亭林学记》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9月出版。后又由中华书局1963后12月出版。并收入《张舜徽集》第二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年7月出版。并收入《张舜徽集》第一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清代扬州学记》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10月出版。并收入《张舜徽集》第二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清人文集别录》(上、下)中华书局1963年11月出版。台北明文书局,1982年翻印。并收入《张舜徽集》第一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周秦道论发微》中华书局1982年11月出版。含《道论通说》、《道论足征记》、《老子疏证》、《管子四篇疏证》、《太史公论六家要指述义》等,并收入《张舜徽集》第二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中国文献学》中州书画社1982年12月出版。并收入《张舜徽集》第一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 《史学三书平议》(含《史通平议》、《通志总述平议》、《文史通义平议》,中华书局1983年2月出版。并收入《张舜徽集》第二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说文解字约注》(上、中、下)中州书画社1983年3月出版。《郑学丛著》(含《郑学叙录》、《郑氏校雠学发微》、《郑氏经注释例》、《郑学传述考》、《郑雅》、《演释名》齐鲁书社1984年6月出版。并收入《张舜徽集》第二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物志》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4年11月出版。《文献学论著辑要》陜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8月出版。《清人笔记条辨》中华书局1986年12月出版。 并收入《张舜徽集》第一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旧学辑存》(上、中、下)齐鲁书社1988年10月出版。《说文解字导读》巴蜀书社1990年1月出版。张舜徽《清人文集别录》《汉书艺文志通释》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3月出版。并收入《张舜徽集》第一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 《爱晚庐随笔》(含《学林脞录》、《艺苑丛话》两种)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2月出版。并收入《张舜徽集》第二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清儒学记》齐鲁书社1991年11月出版。并收入《张舜徽集》第二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訒庵学术讨论集》岳麓书社1992年5月出版。《张舜徽学术著作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经传诸子语选》周国林注译本,岳麓书社1997年出版。《四库提要叙讲疏》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1版。《广文字蒙求》华中师范大学古籍所编。又有《霜红轩杂著》、《秉烛余论》、《周秦著作政论类要》、《汉语语言声系》、《中国校雠学叙论》等著作未正式出版。且其中有不少著作,为台湾多家出版社多次翻印,现其版次不一一注明。

1.刘知几《史通》2.郑樵《通志》之《总序》3.章学诚《文史通义》4.《汉书》之《艺文志》,特别是总序和各小序5.《隋书》之《经籍志》,特别是总序和各小序6.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重点阅读其中总序和各小序7.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8.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9.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10.梁启超《古书真伪及其年代》11.顾颉刚《古史辨》七册(翻阅)12.张舜徽《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13.张舜徽《中国史学名著解题》14.张舜徽《文献学论著辑要》15.张舜徽《中国文献学》16.张舜徽《汉书艺文志通释》17.张舜徽《史学三书平议》18.张舜徽《四库提要叙讲疏》19.张君和选编《张舜徽学术论著选》20.陈垣《校勘学释例》21.陈垣《史讳举例》21.张家璠、黄宝权《中国历史文献学》22.倪其心《校勘学大纲》23.王国维《王国维学术经典集》24.王国维《观堂集林》(翻阅)25.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26.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27.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28.叶德辉《书林清话》(附《书林余话》)29.来新夏 《古典目录学浅说》30.王重民 《中国目录学史》31.晁公武《郡斋读书志》32.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33.张之洞《书目答问》、范希增补正34.俞樾《古书疑义举例五种》35.俞樾《诸子平议》36.皮锡瑞《经学历史》37.皮锡瑞《经学通论》38.王念孙《读书杂志》39.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40.钱穆《国史大纲》41.钱穆《先秦诸子系年》42.蒙文通《蒙文通文集》(翻阅)43.白寿彝《中国史学史》44.郭沫若《郭沫若全集·考古篇》(翻阅)45.《郭沫若全集·历史篇》(翻阅)46.余嘉锡《余嘉锡文史论集》47.余嘉锡《目录学发微》48.余嘉锡《古书通例》49.王力《古代汉语》(翻阅)50.李致忠《古书版本学概论》51.曹之《中国古籍版本学》52.裘锡圭《文字学概要》53.唐作藩《音韵学教程》54.孙钦善《古文献学史简编》55.肖东发《中国编纂出版史 》56.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57.周予同主编《中国历史文选》(解题部分)58.谢玉杰、王继光主编《中国历史文献学》59.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之《版本编》、《校勘篇》60.柳诒徵《中国文化史》61.王宇信《甲骨学通论》62.容庚《殷周青铜器通论》63.郑樵《通志》之《二十略》(翻阅,特别是《校雠略》)63.马端临《文献通考》(翻阅)64.郑鹤声、郑鹤春《中国文献学概要》65.黄永年《古文献学四讲》

历史学基础,就是历史学中所包含的知识,中古史如古文基础,版本学,还有世界史的内容,不过在中国考试,更加侧重中国史的考察,主要是中国古代史额考察。市面上有很多书,但是要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去看书,考研其实并不是很靠基础,好多跨专业的学生比本专业的学生考的好,一定要有信心。预祝你成功。

『书林清话附书林余话』叶德辉著1957,1987·北京『文献学论著辑要』张舜徽编1985·西安『中国古代书籍史』李致忠著1985·北京『中国图书史』陈力1996·台北『中国古代图书事业史概要』来新夏著1987·天津『中国图书史略』昌彼得著1976·台北『文献学讲义』王欣夫述1986·上海『中国文献学』张舜徽著1982·郑州『中国古代图书事业史』来新夏等著1990·上海『古典文献学』罗孟祯编著1989·重庆『中国古文献学史』上下孙钦善著1994·北京『中国文学文献学』张君炎著1986·南昌『中国文献学概要』郑鹤声·郑鹤春著1930,1967·台北『古籍整理论文集』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编1984·兰州『版本目录学论丛』1/2昌彼得著1977·台北『张元济傅增湘论书尺牍』商务印书馆编1983·北京『张元济书札』商务印书馆编1981·北京『简明中国古籍辞典』吴枫主编1987·长春『中国文学目录学』谢灼华编著1986·北京『访书见闻录』路工著1985·上海『印刷发明前的中国书和文字记录』钱存训著郑如斯增订1988·北京『肩朴集』李致忠著1998·北京『文字の文化史』藤枝晃著1971·东京『图书の历史と中国』刘国钧著松见弘道译1980·东京『图书馆と汉籍』松见弘道著1981·东京『书?学序说』山岸德平著1977·东京『汉籍整理法』长泽规矩也著1974·东京『近藤正斋全集』第三卷1906·东京『中国典籍之最』徐状华著1987·兰州『图书馆古籍编目』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合编1985·北京 『书目丛编叙录』乔衍☆辑『东湖丛记』清蒋光煦撰用光绪九年刊云自在龛丛书本影印『古文旧书考』岛田翰撰用明治三十七年民友社排印本影印『千顷堂书目』清黄虞稷撰用民国五年适园丛书本影印『经籍访古志』森立之等撰覆昭和十年用稿本影刊本影印『艺风藏书记』缪☆孙撰用光绪二十七年缪氏原刊本影印『艺风藏书续记』缪☆孙撰用民国二年缪氏原刊本影印『滂喜斋藏书记』清潘祖荫撰用民国十三年陈氏慎初堂排印本影印『拾经楼 书录』叶启勋撰用民国二十六年叶氏拾经楼排印本影印『日本访书志』杨守敬撰用光绪二十七年杨氏邻苏园刊本影印『文禄堂访书记』王文进撰用民国三十一年文禄堂书籍铺排印本影印『善本书室藏书志』丁丙撰用光绪二十七年丁氏刊本影印『曝书杂记』清钱泰吉撰用同治七年杜文澜重刊本影印『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清瞿☆撰用光绪二十四年瞿氏重刊本影印『五十丌卷楼藏书目录初编』清莫伯骥撰用民国二十年莫氏排印本影印『荛圃藏书题识·补遗·刻书题识·补遗』清黄丕烈撰用民国八年刊本影印『荛圃藏书题识续录·杂著』清黄丕烈撰用民国二十二年刊本影印『藏园群书题记初集·续集』傅增湘撰用民国二十七年三十二年排印本影印『宋元旧本书经眼录』清莫友芝撰用同治十一年刊本影印『读书敏求记校证』清钱曾撰管庭芬章☆校证用民国十五年刊本影印 『书目续编叙录』乔衍☆辑『内阁藏书目录』明张☆等撰用民国五年适园丛书本影印『适园藏书志』张钧衡撰用民国初年张氏家塾刊本影印『仪顾堂题跋』清陆心源撰用光绪十六年序刊本影印『仪顾堂续跋』清陆心源撰用光绪十九年序刊本影印『百宋一廛赋注』清顾广圻撰黄丕烈注用嘉庆十年刊黄氏士礼居丛书本影印『徵刻唐宋秘本书目』清黄虞稷·周在浚撰用昭代丛书本影印『澹生堂藏书约』明☆承☆撰用知不足斋丛书本影印『流通古书约』清曹溶撰用知不足斋丛书本影印『藏书纪要』清孙从添撰用昭代丛书本影印『☆宋楼藏书志·续志』清陆心源撰用光绪八年陆氏十丌卷楼刊本影印『钦定天禄琳琅书目·後编』清乾隆·嘉庆勒撰用光绪十年王氏刊本影印『史略』宋高似孙撰用古逸丛书本影印『子略』宋高似孙撰用四明丛书本影印『授经图』明朱睦☆撰用惜隐轩丛书本影印 『书目三编叙录』乔衍☆撰『文选楼藏书记』清阮元撰李慈铭校订用越缦堂抄本影印1969·台北『双鉴楼善本书目』傅增湘撰用民国十八年序刊本影印『双鉴楼藏书续记』傅增湘撰用民国十九年序刊本影印『孙氏祠堂书目内编』清孙星衍撰用光绪中李氏木犀轩丛书本影印『孙氏祠堂书目外编』清孙星衍撰用光绪中李氏木犀轩丛书本影印『平津馆鉴藏书籍记』清孙星衍撰用光绪中李氏木犀轩丛书本影印『平津馆鉴藏书籍记续编』清孙星衍撰用光绪中李氏木犀轩丛书本影印『平津馆鉴藏书籍记补遗』清孙星衍撰用光绪中李氏木犀轩丛书本影印『廉石居藏书记内外编』清孙星衍撰用光绪中李氏木犀轩丛书本影印『开有益斋读书志』清朱绪曾撰用光绪六年翁氏☆古阁刊本影印『群碧楼善本书目』☆邦述撰用民国十九年序刊本影印『寒瘦山房鬻存善本书目』☆邦述撰用民国十九年序刊本影印『☆圃善本书目』张乃熊撰用抄本影印 『书目四编叙录』乔衍☆撰『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现存书目』同馆编用民国二十二至二十五年排印本影印『☆山书影』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编用民国十八年同馆石印本影印『江南图书馆善本书目』同馆编用同馆排印本影印『铁琴铜剑楼宋金元本书影』瞿启甲辑用民国十一年常熟瞿氏石印本影印 『书目五编叙录』张寿平著『思适斋集外书跋辑存』清顾广圻撰用民国二十四年百拥楼刊本影印『方志商』甘鹏云撰用民国戊寅崇雅堂刊本影印『留真谱初编』杨守敬编用光绪二十七年杨氏刊本影印『留真谱二编』杨守敬编用民国六年杨氏观海堂刊本影印『☆亭知见传本书目』清莫友芝撰用民国二十二年序排印本影印『续校雠通义』清刘咸☆撰用民国十七年刘氏自刻本影印『观古堂书目丛刻』叶德辉辑用民国八年叶氏观古堂刻本影印『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二卷宋绍兴改定叶德辉考证『古今书刻』二卷明周弘祖撰『南☆志经籍考』二卷明梅☆撰『百川书志』二十卷明高儒撰『丌卷堂书目』四卷明朱睦☆撰『绛云楼书目补遗』一卷清钱谦益撰『静☆堂宋元人集书目』一卷清曹溶撰『徵刻唐宋人秘本书目』一卷清纪映锺等撰叶德辉考证『孝慈堂书目』四卷清王闻远撰『佳趣堂书目』一卷清陆漻撰『竹☆☆传钞书目』一卷清赵魏撰『结一庐书目』四卷付宋元本书目清朱学勤撰『别刻结一庐书目』一卷清朱学勤撰『求古居宋本书目』一卷清黄丕烈撰『潜采堂宋元书目』一卷清朱彝尊撰

文献学论著辑要txt

文献学论著辑要注释

注释是作者对正文中某一内容作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的文字,不要列入copy文末的参考文献,而要作为注释放在页下,用①②……标识序号。注释中提到的论著保持通常格式,如:①与正文部分空出两行;②按照文中的索引编号分别或合并注释;③“注释”采用五号黑体,注释内容zhidao汉语采用小五号宋体,英语采用Times New Roman 9号扩展资料:1、摘要中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切忌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一般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2、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比如一篇文章的题名是《几种中国兰种子试管培养根状茎发生的研究》,摘要的开头就不要再写:“为了……,对几种中国兰种子试管培养根状茎的发生进行了研究”。3、结构严谨,表达简明,语义确切。摘要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要按逻辑顺序来安排。句子之间要上下连贯,互相呼应。摘要慎用长句,句型应力求简单。每句话要表意明白,无空泛、笼统、含混之词,但摘要毕竟是一篇完整的短文,电报式的写法亦不足取。摘要不分段。

一、参考文献格式: 1 参考文献是对期刊论文引文进行统计和分析的重要信息源之一,在本规范中采用GB7714推荐的顺序编码制格式著录。  2 参考文献著录项目  主要责任者(专著作者、论文集主编、学位申报人、专利申请人、报告撰写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章作者)。多个责任者之间以“,”分隔,注意在本项数据中不得出现缩写点“”。主要责任者只列姓名,其后不加“著”、“编”、“主编”、“合编”等责任说明。  文献题名及版本(初版省略)。  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  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文献出处或电子文献的可获得地址。  文献起止页码。  文献标准编号(标准号、专利号……)。  3 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  (1) 根据GB3469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  参考文献类型  专著  论文集  报纸文章  期刊文章  学位论文  报告  标准  专利  文献类型标识  M  C  N  J  D  R  S  P  (2) 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文献类型标识建议采用单字母“A”;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Z”。  (3) 对于数据库(database)、计算机程序(computer program)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建议以下列双字母作为标识:  电子参考文献类型  数据库  计算机程序  电子公告  电子文献类型标识  DB  CP  EB  (4) 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  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在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本规范建议采用双字母表示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磁带(magnetic tape)——MT,磁盘(disk)——DK,光盘(CD-ROM)——CD,联机网络(online)——OL,并以下列格式表示包括了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  [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  如:[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atabase online)  [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  [M/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  [CP/DK]——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  [J/OL]——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  [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文献在引作参考文献时不必注明其载体类型。  4 文后参考文献表编排格式  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表于文后;表上以“参考文献:”(左顶格)或“[参考文献]”(居中)作为标识;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以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参照ISO690及ISO690-2,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  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  [1] 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5-  [2] 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  [4]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  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5] 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  [6] 金显贺,王昌长,王忠东,等一种用于在线检测局部放电的数字滤波技术[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33(4):62-  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7] 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玮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468-  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8] 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9] GB/T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  专利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10]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  电子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11] 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 -html,1998-08-16/1998-10-  [12] 万锦坤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二、注释的格式  (一)中文注释:  1、当文章引用或借用的资料所在的著作第一次出现于注释中时,须将该书作者姓名、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代及引用资料所在的页码一并注出。  (1)引用专著例:  李道揆:《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72-74页。  说明:(a)作者姓名后面用冒号;著作名用书名号标出,书名号后加逗号;出版地后用间隔号(中圆点);出版社名称后加逗号;出版年代后加“版”字,再加逗号;页码后用句号。(b)著作者如系二人,作者姓名之间用顿号分隔,如:xxx、xxx;如系二人以上,可写出第一作者姓名,后面加“等”字省略其他作者,如:xxx等。(c)著作名如有副标题,则在书名号内以破折号将标题与副标题隔开。  如:  陈宝森:《美国经济与政府政策——从罗斯福到里根》,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8年版,第124页。(d)著作如系多卷本,须在书名号后面直接写出引用资料所在的卷数,再加句号。如:徐民:《抗美援朝的历史回顾》上卷,北京.中国广播出版社,1990年版,第5页。(e)出版地应包括省、自治区及其下属的市名,直辖市只注市名,如:  吉林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如出版社名称本身已含其中某一级地名,则可不必在出版地中重复注出,如: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不必注为江苏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北京出版社,不必注为北京.北京出版社。  (2)引用译著例:  J.布卢姆等:《美国的历程》下册第二分册(杨国标、张儒林译,黄席群校),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97页。  说明:(a)作者姓名中除姓(family name)外,名与中间名(first name 和 middle name)均可用缩写形式表示,如缩写,须用英文缩写符号(下圆点);如将姓名全部译出,则须在姓名之间加中文间隔符号(中圆点)。(b)书名号后或多卷本著作卷次、册次后直接加圆括号,括号内注明中文译、校者姓名。  (3)引用编著例:  杨生茂主编:《美国外交政策史,1775—1989》,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3页。  韩铁等:《战后美国史,1945—1986》(刘绪贻、杨生茂主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6页。  说明:(a)第一例适用于仅有编者的著作。在编者姓名后,根据该书提供的信息加入“编”或“主编”,再加冒号;其余部分与著作类注释格式同。(b)第二例适用于既有编者,又有著者的著作。这类注释与著作类注释基本相同,但须在书名号后加圆括号,括号内注明编者姓名,再在括号后加句号。  (4)引用文集或期刊、杂志内文章例: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1页。  弗.杰姆逊:《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载《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张京媛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51页。  吴展:《试论核裁军的几个问题》,载《美国研究》1994年第3期,第43页。  说明:(a)先注作者名和篇名,篇名用书名号标出,书名号后加逗号;再注出文集或期刊名,文集或期刊名亦用书名号标出,书名号前加“载”字,紧接文集或期刊书名号后注明卷次、册次,然后加逗号;其余与著作类格式同。(b)第一例适用于编者未署名的文集;第二例适用于编者署名的文集。(c)期刊、杂志不必注明编者和出版者。  (5)引用报纸文章例:  陆全武:《国营企业改革中的几个问题》,1994年8月20日《经济日报》,第3版。  《墨西哥股票市场动荡》,1995年1月10日《人民日报》,第7版。  说明:(a)第一例适用于署名文章。(b)第二例适用于不署名文章或报道。(c)报纸出版时间须注明年、月、日,并置于报纸名称前。(d)报纸不注“页”,而注“版”。  2、当再次引用同一著作中的资料时,注释中只需注出作者姓名、著作名(副标题可省略)和资料所在的页码;如引文出自报刊文章,报刊名称及出版日期则可以“上引报刊”四字代替。  例:李道揆:《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第79页。  J.布卢姆:《美国的历程》下册第一分册,第140页。  陈宝森:《美国经济与政府政策》,第435页。  吴展:《试论核裁军的几个问题》,上引报刊,第44页。  《墨西哥股票市场动荡》,上引报刊,第7版。  (二)英文注释:  1、当首次引用一本著作的资料时,注释中须将该书的作者姓名、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代及资料所在页码顺序注明。具体格式如下:  (1)专著类:  Harold U Faulkner, American Economic History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Publishers, 1960), 23-  说明:(a)作者姓名按通常顺序排列,后面加逗号;书名用斜体,手稿中可在书名下用横线标出;书名后紧接圆括号,括号内注出版地,加冒号,后接出版者名称,再加逗号,然后注出版年代;括号后面加逗号,再注出引用资料所在的页码,页码后加句号表示注释完毕;单页页码用 表示;多页页码用表示,意为pages。(b)作者如系二人,作者姓名之间用and或& 连接;如系二人以上,可写出第一作者姓名,后面加et 表示and others,如:Donna Worrall Brown et , Form in Modern English,其余与(a)同。(c)著作名如有副标题,则以冒号将其与标题隔开,如:Robert KMurray, The Harding Era: Warren G Harding and His Administration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69), (d)著作如系多卷本中的一卷,须在注明页码前,用V加罗马数字标明卷数,如:Ralph F de Bedts, Recent American History: 1945 to the Present,VII (Illinois: Dorsey Press, 1973),   (2)编著类:  Paul M Angle, , The American Reader: From ColumbustoToday (New York: Rand McNally C,1958), 52-  说明:(a)如编者系多人,则须将写成,如:E B White & Katherine S White, ,A Subtreasury of American Humor,后面的注释内容与著作类同。(b)既有编者又有著者的著作,须将著者姓名置于书名前,编者姓名置于书名后,如:George Soule, Prosperity Decade: From War to Depression, 1917-1929 ( Henry David et , New York: M E Sharpe, I, 1975), 亦可不注编者,按著作类注释处理。  (3)文集内文章:  Erwin Panofsky, “Style and Medium in the Motion Picture,” Problems in Aesthelics, Morris Weitz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and World, I, 1969),   说明:(a)文章名不用斜体或划线,与其后的逗号均置于引号内。(b)书名采用斜体,后面注出编者姓名,格式与编著类(b)相同。  (4)报刊文章类:  Constance M Drake, “An Approach to Blake,” College English, XXIX (April 1968), 541-  “Reading Teachers Put on Spot,” The Kansas City Star, May 1, 1969, 16 A  说明:(a)第一例为引用期刊中署名文章的注释,期刊名称用斜体,卷号须用罗马数字标明,然后在圆括号内注出版日期;不必注编者、出版者和出版地。(b)第二例为引用报纸中不署名文章的注释,报纸名称用斜体,后面注出版日期。  (5)电子信息类:  如使用因特网上的资料,须注明资料所在站点详细地址:如。  2、再次引用已引用过的著作时,注释格式如下:  (1)仅注出作者姓名、页码即可,如:  Soule,   E White & K White, ,   (2)如在一篇文章中,引用了同一作者的两本(篇)或两本(篇)以上的著作,则须加注书名,  如:Soule, Prosperity Decade,   (3)本注与紧邻之上注所引资料出于同一著作,可以代替,意为“引书同上”或“出处同上”(如本注所引著作并非与紧邻之上注、而是与间隔之上注相同,则不可用代替),如:  ③Harold U Faulkner, American Economic History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Publishers, 1960), 23-  ④I, 51(意为与注释③引书相同,页码不同)  ⑤I(意为与注释④引书及页码都相同)  这个说明是本刊采用的基本注释规范,希望向本刊投稿的作者自觉遵照执行。在执行过程中我们将根据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本注释体例规范。

附加一点别的信息,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仅供参考!古文献学考研的一点体会去年年初,获读张舜徽先生《广校雠略》一书,很受震撼。随后在网上查阅有关张先生的信息,无意中发现本论坛,得知有所谓“中国古典文献学”,一略而过。夏日炎炎,在书店闲逛,在打折区看到李零所著《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六折,买回家后三天阅毕。本人一向服膺章太炎先生,章先生当年于地下出土之材料不以为然,所谓不食马肝,未为不知味也,余亦以此为铭。李零此书实令余有振聋发聩之感,遂发愿报考古文献专业。复习时,参考本论坛不少文章,获益良多。有一些体会,写在这里,供参考:甲 用书关于书目,本论坛已有不少。我在复习过程中使用的书如下: 张舜徽:广校雠略,汉书艺文志通释,中国文献学,中国古代史籍举要,校读法 王欣夫:文献学讲义 陈垣:校勘学释例 王力:汉语音韵 陆宗达:训诂简论另外,勤翻《辞海》《说文》《书目答问》。政治用任汝芬的要点精编,英语用历年题解和石桢春阅读理解。就是这些,我觉得足够了。需要说明的是,不少人提到孙氏《中国古文献学史》或《简编》。我在书店只看到后者,大概翻了翻,看到关于朱子的一章,作者显然对于朱子所知有限,且叙述中不免意识形态话语——有意思的是,考卷中恰好有论述题:论述朱熹在文献学上的成就及不足。我当时看到此题,颇有哭笑不得之感。以余之浅陋,安得妄议朱子?批评固然远不够格,彰表亦嫌不自量力,无奈只能胡写几句应付。盼望出题人今后对于考生能够具备“了解之同情”,类似这样揠苗助长的题目还是避免为妥。——定价也不低,且封面上注明系研究生教学用书,作为考研用书,似乎有些屈就,所以没有买。乙 答题考试的时候,也犯了头重脚轻的毛病,关于刘向的名词解释就写了一页,而且一笔一划,生怕不工整。小题作完,已过了一小时二十分钟,后面还有60分的论述和40分的标点,顿时神情恍惚,心里说了两个字“拼了”,于是龙飞凤舞,文不加点。写完“伪书”的解释的最后一字,铃声响起。下午吸取教训,全部答完,尚余五十分钟——唉,不说了。原本是想等4月份再写这些话,但忍不住现在写了,拉拉杂杂,也算是回报论坛吧。复试在即,临行之前,略有感言,附识于此:少慕陶朱 谋生无术 退守穷庐 转为书蠹走火入魔 再作冯妇 易水犹寒 谁得津渡

20世纪是中国学术现代化确立的时期。传统学术的继续发展与西方学术思想的引进,对中国学术现代化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文献学在传统文献学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在20世纪后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一大批研究成果相继问世,对学术界、读书界及图书馆学教育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影响。 概观百年文献学的发展,有几个主要问题值得关注:一,古典文献的研究、整理与出版;二,文献学研究的阶段性;三,文献学研究的主要路径。     1 古典文献的研究、整理与出版 首先,总结20世纪文献的新发现,如甲骨文献、简策文献及其他出土文献等。这些新发现的文献为各学科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史料。同时,它们也是文献学或文献史研究的重要素材。特别是近十余年间的一些重大发现,如湖北荆门郭店楚墓出土的战国简策,湖南长沙走马楼出土的吴简等,都还未从文献学的角度加以总结和研究。 其次,总结20世纪古籍的整理与出版,这可以分为如下几个主要方面:①《四库全书》系列,如《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四库禁毁书丛刊》、《续修四库全书》、《四库未收书辑刊》等,以及一批相关工具书及研究著作的出版,形成了一门“四库学”,丰富与深化了文献学的研究。②综合性丛书系列,如《四部丛刊》、《四部备要》、《丛书集成》等,以及相关的工具书《中国丛书综录》等。③二十五史系列,如百衲本、标点本及各种版本的《二十五史》整理出版,《二十五史》的补编、三编、订补等。④历代诗、词、文的整理与出版,与古代戏曲、小说的整理与出版。诗文方面,如《全唐五代诗》、《全宋诗》、《全明诗》、《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全宋文》、《全辽文》、《全金文献》等;词曲方面如《全唐五代词》、《全宋词》、《全金元词》、《全明词》、《全清词》,《全元散曲》、《全明散曲》、《全清散曲》、《古本戏曲从刊》等;小说方面如《白话中国古典小说大系》、《古本小说集成》等。⑤十三经、诸子、理学、科技等,如《十三经注疏》的整理与出版,《新编诸子集成》、《理学丛书》及各种古代科技著作的出版。⑥佛道系列,如《中国佛教典籍选刊》、《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等。⑦少数民族古籍的整理与出版,如近期出版的《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一千册,经过众多研究者20年的整理释译而成,令世人瞩目。⑧其他,如方志、类书的整理与出版。     2 文献学研究的阶段性 百年文献的整理、出版与研究,为文献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与丰富的材料,推动了文献学的发展。综观20世纪中国文献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20世纪前期(前40年),20世纪中期(中40年),20世纪后期(后20年),约略反映了百年间文献学的形成,发展与繁荣的过程。 前40年,文献整理出版都取得很大的成就,当时一些重要出版社,如商务、中华、开明等,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整理、影印或出版了一大批古籍。一些新面世的文献,如甲骨文、简册、敦煌遗书、明清档案等,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新文献的发现,改变了前人从古书到古书的做法,运用新材料与古书相印证,得出了很多新的结论。而近代以来,引进西方的一些治学思想和方法,对文献学研究也有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胡适、梁启超、陈垣、洪业与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等,都作出了不小的成绩。如胡适的《清代学者的治学方法》,梁启超的《中国历史研究法》、《古书真伪及其年代》,陈垣的《元典章校补释例》以及洪业等人编纂的数十种古书引得。20年代,梁启超提出文献学,并认为文献学即是广义的史学,是研究各门学问的基础,所做的工作是校勘注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为学术研究提供可靠的材料。此后不久,郑鹤声、郑鹤春写成《中国文献学概要》,1930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是我们见到的第一部以文献学命名的著作。郑氏认为,编纂、结集、审订、出版、翻译、传播等,均为文献学研究的内容,这与传统文献学(以目录、版本、校勘为主要内容)已大不相同。文献学作为一门独立之学,其形成已见端倪。 这一时期,中国文献史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文献史研究,考其源流,可追溯到《汉书·艺文志》的总序,后世不少目录仿其制。独立成书者应以明代胡应麟《经籍会通》为首创。进入20世纪初,主要著作有叶德辉《书林清话》、《余话》,孙毓修《中国雕版源流考》,王国维的《简犊检署考》,陈彬和、查猛济的《中国书史》,陈登原的《古今典籍聚散考》等。 中期40年,由于受到战争、政治运动等因素的影响,文献学的研究相对沉寂,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张舜徽先生在文献学上的贡献。1945年,张先生出版《广校雠略》,对文献典籍的著述体例、标题著者、引注、序例、注释、流布、校书方法、审订伪书等,都作了仔细的阐述。后来他又出版了《中国历史要籍介绍》、《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清人文集别录》等文献学著作,为其在20世纪80年代的文献学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这一时期,在文献史研究方面,也有一些成绩,比较重要的有杨寿清的《中国出版界简史》,刘国钧的《中国书生简编》,李文琦的《中国书籍演变论集》、昌彼得的《中国图书史略》,钱存训的《中国古代书史》等。 后期20年是现代文献学研究的繁荣时期。自从1982年张舜徽先生出版《中国文献学》以来,文献学著作大有层出不穷之势。究其原因,可细分为如下几点:①文献是学术研究的基础,20世纪后期,学术研究的兴盛,学界逐步重视对文献的搜集、整理与利用;②文献知识与检索,是学习的重要手段许多大学都把文献学的相关知识作为基础课程;③文献书籍是社会信息的主要来源,因此,一些导读著作很受广大读者青睐;④古典文献学的源远流长,为文献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石;⑤文献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初步形成,为文献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⑥文献学研究队伍的壮大,许多相关学科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并从事文献学研究,为文献学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 文献学研究的主要路向 20世纪,特别是后20年,文献学的发展是多途径的。概括起来,约有如下几大系列: ——古典文献学系列,其主要作者有张舜徽、王欣夫、吴枫、罗孟桢、王燕玉、杜泽逊、程千帆、徐有富等。他们基本上以传统古籍整理的方法,即目录、版本、校勘等,加以立说。张舜徽的《中国文献学》,构建了古典文献学的规模,并建立了这一系列研究的基本范式。 ——新型文献学系列,其主要作者有倪波、洪湛侯等。洪湛侯在《中国文献学新编》中,用形体、方法、历史、理论4方面来构筑文献学的框架,但其基本内容还是古典文献学的,只是组配的方式有所不同而已。倪波等人的《文献学概论》,在建立新型文献学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超越和更新了传统文献学研究的内容。 ——分科文献学系列,目前,仅就笔者所见,有文学文献学、历史文献学、档案文献学、社会科学文献学、科技文献学、教育文献学、中医文献学、法律文献学、经济文献学、文学批评文献学等。这一系列的研究并没有一种统一的范式,各自从本学科文献特点出发,以文献揭示为目标,便于人们了解学科文献的面貌。 ——分支文献学系列,主要有文献传播学、文献社会学、文献计量学、文献保护学、文献目录学、文献信息学,以及新近所见的文献经济学。这一领域的作者都比较年轻,他们勇于接受新知,运用相关学科的思想、方法,丰富与发展了文献学的研究,他们将成为文献学研究的生力军。 ——文献史研究系列,从广义看,文献的编纂、印刷、出版、发行、交流、收藏的历史以及图书史等,均可看成是文献某一侧面的发展史。这方面的著作很多,主要专题史都已涉及,但仍缺少一部综合反映文献发展的史著。 ——文献学史系列,目前可以见到的有中国文献学史、中国古典文献学史、中国历史文献学史,其实三者所涉及的内容基本相同。在某种情况下,文献学、历史文献学、古典文献学,三者是同一意思,没有太大的区别。 ——文献学专题系列,如周文骏《文献交流引论》、张欣毅《现代文献论纲要》、朱渊清《中国出土文献与传统学术》等。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典籍导读”与“书籍与文明进程”两个专题,近二十年间,成果层出不穷,在读者中有广泛的影响。向来被认为是“书斋”式的文献学,有了一次面向社会的尝试,应当说是相当成功的。 资料结集与工具书的编纂,主要包括3个方面:①文献学资料结集,如《文献学论著辑要》、《中国历代图书著录文选》,以及各类文献学专题资料集等;②文献学家与著作研究,如《郑樵校雠略研究》、《中国古代文献学家研究》、《文献家通考》、《中国文献学要籍解题》等;③文献学工具书的编纂,如《中国古文献大辞典》、《简明中国古籍辞典》、《文献学辞典》《中国方志大辞典》等,以及各种专书辞典。     4 结 语 总结历史,展望未来。在21世纪知识与信息时代,文献学作为研究、整理、利用文献的一项专门之学将会更加受到关注,其本身亦将以全新的视野,开拓文献与知识研究的新领域,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首先,研究者一方面将注重文献学自身的建设,如资料的结集与文献学理论体系的探究,社会发展与文献学研究,文献学教育、文献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等;另一方面将注重文献典籍与人类社会进步、文化及现代生活的研究,如文献价值、文献信息与传播、文献与社会生活、典籍与阅读文化、书籍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其次,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文献量急剧增加,人们普遍地传播和接受大量文献信息,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因此,文献学在揭示、整理,加工,检索、计量、利用文献等方面,将使用更现代化的手段,以适应人们的需要,对研究者来说,这将是一个持久的挑战。 UID12307 帖子164 精华3 积分169 阅读权限10 在线时间95 小时 注册时间2003-6-14 最后登录2011-2-8 查看详细资料 TOP 文献的历史与人类文明的历史几乎是同步的。有了文献,也就有了文献的各种活动,在文献和文献工作的发展基础上,逐渐积累了经验及其认识,形成人类社会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门类文献学。文献学之所以成为科学不仅在于它拥有丰富的实践来源,而且在于它具有“文献与文献工作”这一独特的研究对象。文献学就是专门研究文献与文献工作发生、发展及其运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文献学博大精深,孕育了上千年,产生于“西学东渐”的20世纪。文献学承担的是一项基础性的研究工作,正如张舜徽先生所言:“我们最大的目的,便是要在对文献进行了整理、编篡、注释工作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删繁就简,创立新的体例,运用新的观点,替研究工作者们提供方便,节省时间,这便是文献学的基本要求和任务”。(1)正因为文献学对科学研究的独特贡献,因此被学者们誉为20世纪的一门显学。本文从文献学的概念入手,以文献学发展的两个特点,大文献学观和实用性原则,试图管窥文献学发展的全貌。     一、文献学的概念 文献工作虽然历史悠久,但正式出现“文献工作”一词只不过100多年的光景。(2)1903年,欧莱特在《目录学和文献工作》一文中,首次使用了“DOCUMENTATION”,表示向信息需求者提供文献或参考工具的过程。之后,文献工作便成为目录学、著作权、印刷技术、出版业、图书馆工作及文献服务的新概念,这一学科从一开始就具有知识综合的特点。 1907年,欧莱特在《情报和文献工作的合理组织》一文中,对“DOCUMENTATION”又作了进一步的发展。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含义:1、与某一特殊事物相关的现存文献构成;2、文献的专门收集;3、提供给询问者的文献构成;4、收集文献的过程;5、按UDC(普遍的十进分类法)用卡片排列的文献编目。1920年“DOCUMENTATION”一词又被赋予了新的意义,荷兰人F·D·Duyvis在国际文献工作大会上认为布鲁塞尔目录学研究所的宏大计划不可能实现(给所有文献编目),并由E·Hymans把文献工作定义为各种情报的收集、组织和传播。这个定义通用了多年,说明文献信息传播的思想受到人们的重视。 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文献工作一词在各国得到广泛地应用,但是含义较窄,所指范围也往往因人而异。(3)在法国,文献工作一词也常常被描述为专门情报设施的一个部分。1932年,法国文献机构联合会成立,但对文献工作的认识还十分模糊。1953年,H·LEMAITRE和A·Thompson对“DOCUMENTATION”下了一个定义,即“文献的建立、搜寻、组织和利用”,到1958年又简化为“组织与传播”。在英国,文献工作“DOCUMENTATION”一词的定义也是十分模糊的,直到1939年才由布拉福德对“DOCUMENTATION”下了一个定义。1948年,在拉福德又把它修改为“是所有记录的收集和主题分类并使之发生效用的过程。 英文词典《图书馆员用语汇编》(3[rd],4[th])把“DOCUMENTATIO”定义增加到13个。知识世界各种记录的收集、分类并使其易于获得的艺术;系统地组织知识记录和知识来源以便尽快地找到它们,并能通过各种媒介得以传播;记录、组织和传播专门知识;为最佳检索而收集、存储、组织已记录的情报资料或文献的科学;专门图书情报机构所从事的活动,准备和复制资料以及随后的发行活动;情报的选择、分类和传播;推荐和保存已记录的知识,使其迅速起参考作用;通过程序有效地积累已记录的知识、促进其发展;通过介绍、复制、出版、传播、收集、保藏、存储、主题分析、组织和检索、提高专门化记录知识的使用艺术;所有情报的收集、保存分类、选择、传播和利用;在专门化情报交流中所有指定的复杂活动,构成专门的图书馆事业的活动,准备和复制资料的活动以及发行活动;推荐、组织和交流记录知识所需的技术,以便最大限度地检索与利用情报;文献的鉴别、研究、汇编和使用。 在美国,1937年美国文献工作研究所建立时便使用了“DOCUMENTATION”一词。1949年将文献工作定义成一门技术:包括文献复制、文献传播和文献利用。20世纪50年代,伴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情报学作为一门崭新的学科诞生了。由于它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处理文献和信息,在社会和科学交流中发挥着十分重大的作用,比传统的文献工作更具时代性和社会适应性,因此美国文献工作研究所更名为美国情报学会。实际上,所谓文献工作已被情报科学一词所取代。 自从文献工作一词出现以来,这一术语在各国的应用不尽相同,人们对它作过种种解释。它的古典定义是指对人类活动一切领域内的文献的收集、分类、利用。但随着文献工作的发展,这一术语的内容不断丰富和发展。1960年国际文献联合会将文献工作定义为“文献工作是指对一切类型情报的收集和存贮、分类和检索、传播和利用,”这是取得西方许多国家公认的一个定义。(4) 在我国,“文献学”始见于1920年梁启超的《清代学术概论》——“全相望亦私淑宗羲,言文献学者宗焉。”梁氏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又说:“明清之交各大师都重视史学——或广义的史学,即文献学”,可见文献学与史学的渊源。1928年,郑鹤声的《中国文献学概要》问世,这是第一部以“文献学”命名的著作。该书作者认为:“结集翻译编篡诸端,谓之文;审订讲习印刻诸端谓之献,叙而述之,故曰文献学。”表示中国文献的生产、收集、整理活动,与西方文献学术语有相近之处,也有一定的区别。(5) 中国文献学内容广博,但条理清晰。20世80年代,基本形成了古典文献学和现代文学两大研究领域。古典文献学是以古典文献的研究和整理为主要内容,包括研究文献的源流、积聚、散佚及典籍体式等,整理包括文献的辨伪、版本、辑佚、类纂、目录、注释等。古典文献学继承、丰富、发展了校雠学的理论和方法,确立了以目录、版本、校勘为核心的文献学体系。其代表作为1982年出版的《中国文献学》(张舜徽著),该书对前人整理文献的具体工作和丰硕成果,历代校雠学家整理文献的辉煌业绩,都作了总结性的介绍,还对今后文献工作提出了具体设想和努力方向。《中国文献学》是我国文献学领域的奠基之作,标志着古典文献学理论的成熟。此后又有几个影响较大的文献学力作,它们是吴枫的《中国古典文献学》,王欣夫的《文献学讲义》等。现代文献学是针对大量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文献,采用西方的文献组织方法和管理制度,对文献进行搜集、组织、整理和检索的科学。目前,这门学科还没有一个成熟的体系,其研究的内容和方法都处在不断地变化之中。     二、大文献学观 所谓大文献学观,就是要超越一般的思维模式,大量移植、引进其它学科的研究方法,在更广阔的学科背景中多角度、多层次地考察文献学。 我们知道,中西文献工作有不能的渊源。西方现代的文献整理思想主要源于文艺复兴以后,其代表性的著作就是1545年格斯纳的《国际书目》。经过三百多年的孕育,1892年比利时的两位律师保尔·欧莱特和汉尼·拉芳丹在布鲁塞尔创立了国际书目处,1903年正式提出文献工作的思想。由于文艺复兴运动旨在反对封建神权对人性的压制,因此文艺复兴高扬的是科学、民主、自由、个性解放的大旗,表现在文化上就是各种思潮的涌现。文艺复兴之后,是18世纪的工业革命,文献活动逐渐向产业化方向发展。表现为文献的内容极大的丰富了,文,史、经、哲、自然科学全面发展;并且文献活动成为社会的基本活动,文献工作是出版、发行、商业机构、图书公司等重要的工作内容。从“DOCUMENTATION”出现,它就具有知识综合的含义,形成了重技术和实用的文化传统。在中国,文献学以历代古籍为主,以目录、版本、校勘为三大支柱,以文史哲为主要学科领域。在长达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经历了为数众多的政府较书活动,而这一系列活动主要的目的,是为强化封建阶级的专制统治,以“盛世修典”来歌功颂德、宣扬文治。大量的禁书、毁书就是一个明证。在这种文化背景下,文献的研究范围就非常有限,往往停留在对以往文化的追思上。(6)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学东渐”,为中国文献学提供了批判、吸收、溶合的大舞台。 在美国,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巴特勒试图将科学方法系统地引入图书馆学研究、创立了著名的“社会说”,把图书和图书馆置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大舞台来考察。另一位代表人物谢拉,把传播学理论引入文献信息的交流领域,提出了“社会认识论”。在德国,卡尔斯泰特提出了“知识社会学”。70年代,兰开斯特在《走向无纸信息系统》中预言:纸质文献将被电子信息取代。这些新观点新思想对文献工作的实践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科学观念的引入和文献环境的变化,促使一批学者广义地提出“文献学”这一新概念。20世纪二、三十年代,杜定友、刘国钧、沈祖荣等一批学者留洋归来,他们共同创立了中国的图书馆学教育。由于文献是图书情报工作的主要作用对象,文献工作是图书馆情报部门的共同实践基础,图书情报领域的学者开始运用图书馆学情报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文献及文献工作。图书馆学、情报学、文献学在文献和文献工作的基础上,有机地溶和,孕育着大文献学观的萌芽。 1964年,袁翰青的《现代文献工作的基本概念》提到:“有人把‘DOCUMENTATION’也译成‘文献学’。文献学诚然是我国固有的用词,讨论的内容却着重于考证典籍源流,和现代文献工作的涵义是不同。至于现代文献工作是范围相当广的工作。”这是最早提出“现代文献工作”这一概念的文章。作者认为把“DOCUMENTATION”译成的“文献学”,与中国固有的“文献学”不一样。前者倾向于现代文献工作,后者是以研究“典籍源流”为主要内容。这是第一次提出区别于传统文献学(古典文献学)的“文献学”含义,只不过他们认为当时的“现代文献学”尚未独立,所以用“现代文献工作”表述之。(7)袁翰青的文章延伸和扩大了文献学的研究内容和范围,为“大文献学”的提出奠定坚实的基础。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政治形势的改观,经济的繁荣,学术文化空前活跃。中国文献学研究进入了一个兴盛时期,涌现出大批的文献学研究成果。(8)1981年,历史学白寿彝倡导建立“历史文献学”,包括了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辑佚学、辩伪学及古汉语、古民族语文、甲骨文字、金石文学、年代学、历史地理学等众多学科。1982年,谢灼华教授首先撰文讨论了“文学文献学”的含义、内容、范围和作用。周文骏教授1983年发表了《概论图书馆学》,首先提出“文献交流说”是图书馆学的理论基础。随后,又出版了《文献交流引论》(1986)。周先生认为,文献交流学是一门研究文献交流全过程的科学,作为交流过程主体的文献,其产生、发展、功能、内容、渠道、方法、效果及组织交流的相关机构,都属于其研究范围。“文献交流说”是影响较大的一种观点,进一步扩大了文献学的研究视野,后来,又被发展成为“情报交流说”和“知识交流说”。这一时期,活跃在文献学研究领域的还有单柳溪、谢元泰、韩有悌、桑榆、王余光、陈国锋、陈生农、林申清、金恩辉等学者,他们积极寻找新的思路,探索新的观点,对文献学研究作出了有益的贡献。 倪波是最早提出大文献学观的学者之一。1990年,他主编了《文献学概论》,作者力求勾勒出一个包括古典文献学、现代文献学的新的文献学体系。这是继80年代以来,寻找图书馆学、情报学、文献学等“上位类”学科的又一成果,“泛文献信息论”由此产生。另外,黄宗忠的《文献信息学》(1992)和朱建亮的《文献信息学导论》(1992)进一步发展了“泛文献信息论”的思想。1994年,张欣毅的《现代文献论纲要》出版,本书强调运用“现代的科学观点和方法”对古今中外各类型文献作个本体范畴上的考察和研究。影响较大的几部书还有卿家康的《文献社会学》、周庆山的《文献传播学》等。此外,蒋永福主张建立“文献物理学”,叶鹰首次大胆提出“文献哲学”的思想及康军的“文献工程学”都独具匠心、颇有新意。 世纪之交,文献学在经过20多年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大文献学观基本形成,其思想也深入人心。因此,对大文献学观进行系统地梳理和有机地整合就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王余光等认为:“作为文献学的研究对象,文献首先是个实体概念,包含有文献属性、类型、载体、体式等内容。其次文献属于社会文化范畴,包括文献生产、整理、揭示、传播、收藏和利用等一系列的社会运动,文献价值及其实现、文献与文化学术的关系等方面。再次,文献还是一个历史范畴,包括文献的起源、发展和规律等。文献学是全面系统地研究文献的学科”,(9)“无论是以古典文献整理为核心的古典文献学,还是强调研究现代文献社会传播和利用的现代文献学,都只是其中的组成部分。”(10)柯平提出运用系统论的科学方法,对文献学进行综合研究,在科学体系中寻找文献学的定位。最引人注目的当属于鸣镝的两篇文章《试论大文献学》和《再论大文献学》,这是第一次以“大文献学”命名的文章,正如潘树广先生所言:“读了于鸣镝先生的《试论大文献学》,如遇知音,很感亲切。因为,有关‘大文献学’;也是笔者多年来苦苦思索的一个问题”。(11)“大文献学观”的确立,引起了学者们的共鸣。随后,潘树广又发表了《大文献学散论》,作者认为:“所谓大文献学,有纵、横两个方面的意义。纵向看,古今兼容,将古典文献学与现代文献学有机结合;横向看,整体把握,拓展文献学的学术空间”。应该说,潘先生的这个总结是科学的、客观的。     三、实用性原则 如果说“大文献学”是在纵横两个方面对文献学的拓展和兼容,那么实用性原则就是一把科学的尺度,能够对这个发展进程进行有效的监控和合理的选择。 众所周知,理论是为指导实践而产生的,离开丰富的实践活动,理论不仅无法理解,而且找不到自己的目标和归宿。20世纪最后20年,是文献学空前繁荣的20年。一方面,对古典文献学进行了补充、完善和发展,使古典文献学成为一门相对成熟的学科分支;另一方面,借鉴、移植的新理论新方法在文献学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产生了一批影响深远的文献学理论成果。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积极引进的多,消化整合的少。有的研究人员热衷于构建新理论新体系,引用的新理论新方法明显存在生搬硬套之感,有的只不过是新名词的堆砌,对实际的效用很少关心。自然,这些理论和方法不可能用来指导文献工作的实践。因此,我们有必要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以实用性原则为指导,理论联系实际,在文献工作的实践中,自觉地运用新理论新方法,使文献学得到健康地发展。 当然,“一门科学作为一个整体,首先有它内在的,非功利的自我目的。至于它的实用性,其重要意义也只是排在第二位的。但是,科学对真理目标进行的自由式探求,恰恰能导致可能是最重要的实用性知识,并且能服务于社会人群”。(12)这里我们并不否认文献学理论研究的超前性,但是,如果把实际的文献工作弃在一边,任何自由式的探求,也不会产生实际的效果。实用性原则,是文献学研究的基本要求,也是文献学发展的又一个特征。

文献学论著辑要简体

历史学基础,就是历史学中所包含的知识,中古史如古文基础,版本学,还有世界史的内容,不过在中国考试,更加侧重中国史的考察,主要是中国古代史额考察。市面上有很多书,但是要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去看书,考研其实并不是很靠基础,好多跨专业的学生比本专业的学生考的好,一定要有信心。预祝你成功。

1.刘知几《史通》2.郑樵《通志》之《总序》3.章学诚《文史通义》4.《汉书》之《艺文志》,特别是总序和各小序5.《隋书》之《经籍志》,特别是总序和各小序6.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重点阅读其中总序和各小序7.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8.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9.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10.梁启超《古书真伪及其年代》11.顾颉刚《古史辨》七册(翻阅)12.张舜徽《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13.张舜徽《中国史学名著解题》14.张舜徽《文献学论著辑要》15.张舜徽《中国文献学》16.张舜徽《汉书艺文志通释》17.张舜徽《史学三书平议》18.张舜徽《四库提要叙讲疏》19.张君和选编《张舜徽学术论著选》20.陈垣《校勘学释例》21.陈垣《史讳举例》21.张家璠、黄宝权《中国历史文献学》22.倪其心《校勘学大纲》23.王国维《王国维学术经典集》24.王国维《观堂集林》(翻阅)25.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26.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27.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28.叶德辉《书林清话》(附《书林余话》)29.来新夏 《古典目录学浅说》30.王重民 《中国目录学史》31.晁公武《郡斋读书志》32.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33.张之洞《书目答问》、范希增补正34.俞樾《古书疑义举例五种》35.俞樾《诸子平议》36.皮锡瑞《经学历史》37.皮锡瑞《经学通论》38.王念孙《读书杂志》39.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40.钱穆《国史大纲》41.钱穆《先秦诸子系年》42.蒙文通《蒙文通文集》(翻阅)43.白寿彝《中国史学史》44.郭沫若《郭沫若全集·考古篇》(翻阅)45.《郭沫若全集·历史篇》(翻阅)46.余嘉锡《余嘉锡文史论集》47.余嘉锡《目录学发微》48.余嘉锡《古书通例》49.王力《古代汉语》(翻阅)50.李致忠《古书版本学概论》51.曹之《中国古籍版本学》52.裘锡圭《文字学概要》53.唐作藩《音韵学教程》54.孙钦善《古文献学史简编》55.肖东发《中国编纂出版史 》56.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57.周予同主编《中国历史文选》(解题部分)58.谢玉杰、王继光主编《中国历史文献学》59.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之《版本编》、《校勘篇》60.柳诒徵《中国文化史》61.王宇信《甲骨学通论》62.容庚《殷周青铜器通论》63.郑樵《通志》之《二十略》(翻阅,特别是《校雠略》)63.马端临《文献通考》(翻阅)64.郑鹤声、郑鹤春《中国文献学概要》65.黄永年《古文献学四讲》

历史学基础知识讲解,山师大版,中国历史,世界历史的教材,从古到今的,网上可以买到,也可向历史专业的借。

历史不是那么容易过的,况且基础知识欠缺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