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投稿须知怎么写

发布时间: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投稿须知怎么写

是信阳师范学院主办的学术刊物,主要刊登自然科学领域各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等方面富有创新的学术论文。刊物的宗旨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刊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促进文化交流,繁荣学术研究,提高刊物质量,服务教学科研。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 1003-0972,国内统一刊号为:CN41-1107/N。本刊设有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技术研究、综述·评论·争鸣、专题研究和信息窗等栏目。其创刊以来的详细地办刊历程如下: 1981年创刊,刊名为《信阳师范学院学报》,综合版,年刊,内部交流。 1982年,自然科学版从综合版分离出来,刊名为《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6年,本刊由年刊改为半年刊。 1987年,本刊第一期批号为“豫刊证字第38号”,第二期变为“豫报刊临时登记证HN1065”;同年由内部交流改为邮局发行,邮发代号为36- 1988年,本刊由半年刊改为季刊,同年起开始编卷,一卷四期,页码连排;从第二期起,被批准为国内公开发行刊物,国内统一刊号为CN41-1107/N,同时被《全国报刊索引》作为来源期刊。 1990年,本刊被批准为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003-0972,同时被河南省教委评为A级学报,被《中国物理文摘》和《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作为来源期刊。 1993年,本刊被《中国数学文摘》作为来源期刊,同时进入《中国科学文献数据库》。 1994年,本刊被《中国地理科学文摘》作为来源期刊。 1995年,本刊荣获河南省教委颁发的省首届优秀学报一等奖,同时被《中国水产文摘》作为来源期刊。 1996年,本刊荣获河南省科委颁发的省第二届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同时被《中国生物学文摘》作为来源期刊。 1997年,本刊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并成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1998年,本刊荣获河南省科委颁发的省第三届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同时被《中国化学化工文摘》作为来源期刊。 1999年,本刊荣获河南省教委颁发的省第二届优秀学报二等奖,同时被美国《化学文摘》(CA)作为来源期刊。 2000年,本刊荣获河南省科委颁发的省第四届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同时被俄罗斯《文摘杂志》(AJ)作为来源期刊; 2002年,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引证报告,本刊该年度被引总频次在全国同类期刊中排名第一; 2004年,本刊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成为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同年荣获河南省第五届优秀科技期刊; 2006年,本刊荣获河南省第六届优秀科技期刊; 2007年,本刊被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德国《数学文摘》(Zbl)、波兰《哥白尼索引》(IC),到目前为止共有5家国际权威数据库和文摘收录本刊。2008年6月,本刊入选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即中国科技核心期刊,11月荣获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同时荣获河南省自然科学二十佳期刊。

好投。但如果是本校的,可能更好。有可能是要费用的。请注意。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投稿须知

信阳师范学院是河南省仅次于河南师范大学的一所省属师范大学,综合实力比较强。其在文理学科实力不弱,哲学社会科学版的校刊也属于高校优秀期刊,在河南省属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类期刊中算影响比较好的期刊。以上所言,仅供参考。

好投。但如果是本校的,可能更好。有可能是要费用的。请注意。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投稿须知内容

好投。但如果是本校的,可能更好。有可能是要费用的。请注意。

作为土生土长信阳人,我认为信阳最成功的事就是创办发展信阳学院与评上宜居城市,若二者非比一二,则前者更胜一筹。信阳三四线城市基本把所有的大学教育资源都投入到信师了,近几年发展迅速基础设施大翻修且师资力量不断壮大(这也是不同届学生对信师评价褒贬不一的原因),听说也快升一本了与河师大仅相差十几分,优势专业推荐英语,应用数学(如果想更了解其他教育资源情况请自行去官网了解)。毕业就业率百分之95,考研率全国有名,学习氛围一等一,如果报考师范类院校除了河师大力推信阳师范,省内只有这两所重点。论地理位置,信阳临近武汉,有能力有眼光可以去发展,其在省内也有很大影响力!

2018届信阳师范学院毕业生来答一波。首先我肯定信阳师范学院绿化环境好,学风尚可,但是学校整体硬件设施需要较大提高,体现在科研、教学、食堂宿舍等方面。其次,如果从长远考虑,我建议省内读书最好去郑州,信阳虽然环境好,但是位置偏僻,由此导致很少有优质的讲座,尤其毕业季,来学校的招聘单位质量堪忧,高中小学的教师招聘居多,好的招聘单位几乎不来(直接去了郑州)。另外,信阳是一个适合休养生息的地方,但是不适合年轻人奋斗。人们的生活节奏很慢,也许你呆了四年,毕业后发现,很多事情很多人还和入学时一样。小城市安逸,也会限制你的视野和发展。所以,现实结合未来,我建议同样的分数,如果在郑州可以找到学校,不建议来“信阳师范学院”。我感谢母校,但是我也必须坦诚的说出他的缺点。读大学,能去省会去省会,能去一二线去一二线,地理位置很重要。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投稿须知怎么写

《学记》比较全面地总结和概括了先秦官学与私学的教育教学经验、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内容、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与作用, 以及师生关系等, 揭示了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其中, 对教育教学原则的阐述, 对现代教育仍有继承和借鉴的意义。 1 教学相长的原则 “教学相长”这句话, 最早见于《学记》, 其中写道:“虽有佳肴, 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 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知不足, 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 然后能自强也。故曰: 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意思是说: 虽有好的鱼肉, 不吃不知道它的味美; 虽有好的道理, 不学不知道它的精深。所以, 通过学习才知道自己的不足, 通过施教才知道自己的贫乏。知道不足, 才能反躬自省; 知道贫乏, 才能自强不息。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的。《兑命》说“教和学各半”, 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3 ]。 孔子说:“后生可畏, 焉知来者不如今世?”(《论语·子罕》) , 又说:“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荀子也说:“非我而当者, 吾师也; 是我而当者, 吾友也; 阿谀我者, 吾贼也”, 他还提出“青, 取之于蓝而胜于蓝; 冰, 水为之而寒于水。”认为教师不仅应该而且可以向后辈和学生学习[ 4 ]。《学记》中教学相长的思想强调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可以促进学, 说明教师本身的学习是一种学习, 教导他人的过程更是一种学习。  教学相长的原则深刻地揭示了教与学之间的辩证关系, 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教与学是对立统一的, 失去任何一方, 教学过程就不复存在。教师应该认识到, 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 又是学习的主体, 在教学过程中, 只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从而积极思考。同时, 学生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进行自我调控。师生之间的交往过程, 也是师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师生之间应发扬教学民主、相互切磋、相互学习, 建立良好的“教”与“学”的关系, 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2 启发诱导的原则 《学记》继承和发扬了《论语》中“夫子循循然善诱人”(《论语·子罕》)、“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论语·述而》) 的启发式教学思想, 并对当时教学中存在的机械灌输的现象进行了尖锐地批评。《学记》指出, 教学之所以不能取得好的效果, 是由于没有注意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呻其占毕, 多其讯, 言及于教, 进而不顾其安, 使人不由其诚”是违反教学规律的, 那种做法只能导致学生厌恶学习, 对学习产生困惑。基于此,《学记》提出:“故君子之教, 喻也。道而弗牵, 强而弗抑, 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 开而弗达则思, 和易以思, 可谓善喻矣。”这里所说的“喻”, 即晓喻, 是启发诱导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 君子的教学, 重在启发诱导。对学生是引导而不是牵拉; 是鼓励而不是压抑; 是启发而不是灌输。引导而不牵拉, 师生关系就融洽; 鼓励而不压抑, 学习就轻快; 启发而不灌输, 学生就会思考。师生关系融洽, 学生就会对学习产生兴趣, 这样的教师可以说是善于启发诱导的了。为达到“和易以思”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做到“约而达, 微而臧, 罕譬而喻”, 即要求教师的讲解要简约而透彻、精辟而得体, 虽多用譬喻但意思要明确。《学记》启发诱导原则的心理基础是“志”。“士先志”、“辨志”、“游其志”、“继其志”、“强力而不反”, 都是强调磨练学生坚强的意志, 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 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在贯彻启发诱导原则的过程中, 教师运用问答法组织教学也是十分重要的。《学记》曰:“善问者如攻坚木: 先其易者后其节目; 及其久也, 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 叩之以小则小鸣, 叩之以大者则大鸣; 待其从容, 然后尽其声, 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这句话要求教师既要善于向学生提出问题, 又要善于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善于提问的, 如同攻伐坚硬的木材, 先砍易伐的, 后砍最坚硬的部分, 久而久之, 学生自然能愉快地接受和理解。不善于提问的, 正与此相反。善于对待学生提问的, 好像撞钟一样, 小击则小鸣, 大击则大鸣, 总给以相应的准确回答, 而且总是先让学生从容提出问题然后再作答,就像钟声慢慢自然消失一样。不善答问的正与此相反。所有这些都是讲述促进教学效果提高的道理。现代教学中, 启发诱导仍然是一条十分重要的教学原则。现代教学理论告诉我们,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 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教学成功的重要条件[ 5 ]。在教学活动中, 学习是对知识能动的智力加工活动, 只有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才能深刻理解、灵活运用知识。当然, 肯定学生的主体作用, 并非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因为, 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有方向、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发挥出来的。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和教学观念, 改革教学方法, 实行启发式教学, 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促使学生积极思维, 让学生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 充分发展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3 豫时孙摩的原则 《学记》认为: 豫、时、孙、摩,“此四者, 教之所由兴也。”“豫”,《学记》说:“禁于未发之谓豫。”意思是要求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要事先做好准备, 要有预见性。要在学生不良行为发生之前, 引导他们向好的方面发展。“发然后禁, 则格而不胜”, 即如果发生之后才去禁止, 就会遇到阻力而难以解决。 “时”,《学记》说:“当具可之谓时”。是说教育和教学必须在适当的时机进行, 时机错过以后才去学习,必定“勤苦而难成”。这与孔子“学贵及时”的思想是一致的。 “孙”,《学记》说:“不陵节而施之谓孙。”就是说教学要有顺序, 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来安排教材的知识深浅、难易程度、循序渐进的进行教学。反之, 就会“隐其学而疾其师, 苦其难而不知其益, 虽终其业, 其去必速。”如果教学不循序渐进,学生就会感到学习痛苦, 并且会抱怨老师, 只会痛恨学习的困难而不知道学习的益处, 即使勉强完成学业, 知识的遗忘也必定很快。 “摩”,《学记》说:“相观而善之谓摩”。意思是要重视教学中的相互观摩、取长补短, 以提高教学质量。孔子有:“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和“以友辅仁”、“德不孤必有邻”的主张。荀子有“降师亲友”的主张。《学记》提出通过师友间的相互切磋, 才不致于偏颇和闭塞,即“独学而无友, 则孤陋而寡闻。”同时,《学记》提出要防止学生结交不良的朋友, 以致影响学习、违背师训,并将“乐群”、“取友”作为考查学生学业成就和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之一。 实践证明, 豫、时、孙、摩的教学原则, 是符合教学规律的。在今天的教育工作中, 我们应将豫、时、孙、摩批判地继承, 灵活地运用。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因此, 在教学之前, 教师需要进行必要的准备, 要注意防止干扰教学的现象发生。在教学中, 教师要对所教知识和学生的需要、兴趣、能力水平及学习与思维习惯深入了解, 按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需求及时施教,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实施教学活动。此外, 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还应通过互相交流及时调节或强化教学活动, 深化教学内容, 提高教学效率。 4 长善救失的原则 《学记》曰:“学者有四失, 教者必知之。任职学业,或失则多, 或失则寡, 或失则易, 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 然后能救其失也。”这里所说的多、寡、易、止, 是指学习中表现出来的缺点: 贪多务得, 就会不求甚解; 所习太少, 就会孤陋寡闻、限制智力发展; 浅尝辄止, 就会放弃刻苦钻研, 不能掌握知识的本质; 畏难而退, 就会失去信心, 不能进取。这四种缺点,是由学生的不同心理所引起的。因此, 老师要摸清学生学习的各种心理状态, 在“知其心”的前提下去帮助学生发扬优点, 克服缺点。故《学记》说:“教也者, 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长善救失”是教育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则, 既揭示了正面教育的意义, 又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思想。孔子在教学实践中主张教学内容要因学生的才智和理解能力而定。“中人以上, 可以语上也; 中人以下, 不可以语上也”(《论与·雍也》)。孔子善于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学记》指出:“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 其求之也弗”。如果教师的施教方法违背了教学规律, 最终会导致学生勉强结业, 所学知识也会迅速遗忘。因此, 在教育过程中, 教师要坚持正面教育, 重视因材施教, 善于因势利导, 利用积极因素, 克服消极因素, 将学生缺点转化为优点。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兴趣爱好, 了解学生的思想方法和学习方法, 根据学生实际确立教学目标。同时,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要充分挖掘学生潜能, 长善救失, 扬长补短, 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形成师生之间相互信赖与激励的良好氛围, 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6 ]。 5 藏息相辅的原则 孔子曰:“志于道, 据于德, 依于仁, 游于艺。”“游于艺”即游思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在这里孔子提出了劳逸结合的教育思想。《学记》指出:“大学之教也, 时教必有正业, 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 不能安弦; 不学博依, 不能安诗; 不学杂服, 不能安礼。不兴其艺, 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 藏焉焉, 息焉游焉。夫然, 固安其学而亲其师, 乐其友而信其道, 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强调正课学习必须与课外学习相结合, 指出适当娱乐能使学生驱除疲劳、精神焕发, 有助于学习的进行。 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要善于排除课堂教学受教学任务、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来自教育内部因素影响与制约的干扰, 千方百计改革教学模式, 丰富教学内容。课外学习作为课堂学习的延续和补充, 可以让学生在自主接受教育的同时又有选择地发展自己的爱好与特长, 发展自身的潜力。学生学习要劳逸结合, 让学生在休息娱乐中, 保持心情舒畅, 在开拓眼界中提高学习兴趣, 获得新的知识。 《学记》作为中国古代的教育文献, 不可避免地带有历史局限性。但是它揭示了教育与教学的客观规律, 系统地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经验, 提出许多有价值的教育理论, 对中国的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我们应充分挖掘《学记》中的教育思想, 古为今用, 促进现代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 1 ] 曾智昌1 论《学记》的诞生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标志[J ]1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1998 (4) : 691 [ 2 ] 毛礼锐1 中国教育史简编[M ]1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51 [ 3 ] 高春华1《学记》注译[J ]1 中国大学教育, 2003 (3) : 231 [4 ] 蔡明星1《学记》之论教师及其启示[J ]1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02 (3) : 301 [ 5 ] 岳欣云, 董宏建1 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看《学记》[J ]1 天中学刊,2001 (2) : 1071 [ 6 ] 陈 雯1《学记》的教育教学原则及其启示[J ]1 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 2001 (10) : 471 (编辑: 兰和群) 2004 年 第1 期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作者: 刘青 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据2014年学校官网显示,信阳农林学院有10项成果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在水稻、油菜品种改良,信阳毛尖品质升级,淮南猪品种选育,固始“笨蛋”增产增收,华英鸭、南湾鱼技术服务,生态鳖、高产虾科技攻关等方面成绩卓著、贡献卓越。教师1990年来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240篇,出版学术著作、教材330部,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19项,获得省部级奖84项,获国家专利16项;主持起草制定《地理标志产品-信阳毛尖茶》国家标准(GB/T22737-2008)于2008年颁行,实现信阳市制定国家标准“零”的突破。2011年该学院获河南省农业科技工作先进单位称号,《信阳农专学报》多次被评为“河南省一级期刊”。 2011年来还主动参与信阳“华英富民工程”,承担河南省“科普及适用技术传播工程”项目113项,推广杂交稻栽培技术、畜禽疫病防控技术、茶叶无公害生产技术等农业科研成果70项。 2012年科技成果列表证书编号成果名称主持人奖励名称奖励等级豫教[2012]04448号 豫南地区规模化猪场抗菌药物应用与综合防控体系研究 易本驰 科技成果奖 二等奖 豫教[2012]04690号 IFN-YR和ER大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中的共表达 何书海 科技论文奖 一等奖 豫教[2012]04691号 真胃梯度酪蛋白钠灌注对奶山羊泌乳性能和乳腺组织氨基酸吸收利用的影响 王俊锋 科技论文奖 一等奖 豫教[2012]05020号 小鼠囊胚和扩张囊胚玻璃化冷冻保存的研究 邓凯伟 科技论文奖 二等奖 豫教[2012]05021号 热应激下复合添加剂对肉种鸡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赵云焕 科技论文奖 二等奖 截至2014年2月,信阳农林学院已有河南省高校信阳毛尖茶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信阳市茶叶加工与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其中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市级重点实验室3个(“信阳市茶产业基础研究重点实验室”、“信阳市植物有害生物绿色防控重点实验室”和“信阳市中药分析检测重点实验室”)。 还设有水稻研究所、茶叶研究所、特种水产养殖研究所、微生物应用研究所等6个科研机构。 2014年2月24日,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下发了《关于批准河南科技大学等45个单位建立河南省第四批博士后研发基地的通知》,信阳农林学院申报的博士后研发基地批准建立。 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7000万元,建有植物保护、植物组织培养、林木繁育、水产养殖、茶叶加工、动物疫病检测、食品营养与检测等各类实验室70个,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200个,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4个,农林实习场1个。图书馆藏书2万余册,学术期刊1000多种,可利用电子图书35万册(种),建有较完善的现代图书管理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至2015年,羊山图书馆分馆,馆藏纸质文献资源总量已达24万册(本),中外文期刊1035种,建有103座电子阅览室一个,拥有《书生》、光盘版图书等电子图书35万册(种)、及重庆《维普全文科技期刊》网络数据库等电子资源。

《学记》的教育教学原则是:1,教学相长的原则2,预防性原则3,《学记》主张及时施教4,循序渐进原则5,观摩性原则6,启发性原则7,长善救失原则8,藏息相辅原则《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古代最早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因此有人认为它是“教育学的雏形”。在综合诸子百家教育、教学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总结了一套教育教学的原则。1,教学相长的原则教学相长有本义和引申义之分。本义仅指教这一方的以教为学,它说明了教师本身的学习是一种学习,而他教导他人的过程更是一种学习,通过教发现自己的困惑。正是这两种不同形式的学习相互推动,使教师不断进步。因此,《学记》引《尚书〃兑命》说“学学半”。但以后有的人在注释“教学相长”时作了引申,将其视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通过教学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过程。2,预防性原则预防性原则的提出是针对大学教育的。一般的说,教师教育学生无非两个方面:一是传授知识,使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或品德教育,使之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二是在传授知识和品德教育过程中,帮助学生克服不良的学习习惯和纠正不好的道德品质。3,《学记》主张及时施教“当其可之谓时”,要掌握学习的最佳时机,适时而学,适时而教。从教师教的方面说,抓住一切施教的机会对学生进行教育,特别是学生已有的学习的欲望、动机。当他们心求通,口欲言,急切需求知、排疑、解惑时,教师必须抓住这个时机及时施教,这就抓住了可告之机,如孟子说的“时雨化之”;从学生学的方面来说:一是学生按年龄特征接受教育。就是学生在什么年龄阶段应该接受什么层次的教育,不能错过应该受教学习的时机,这就是适时受教。4,循序渐进原则《学记》对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主要方面作了全面的总结。一是指教的对象学生,要按照学生年龄的顺序,而教之以相应的知识;另一方面要求教师从教学内容的实际出发,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而学生的学,具体一切过程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进行。循序渐进原则就是要求教学活动必须遵循知识、学生和教学三方面的顺序和客观规律。5,观摩性原则儒家的教育传统,历来都注重群体意识,主张“群育”,强调群体相互影响的教育作用。特别把好朋友的辅助看做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相观而善之谓摩”学习中要相互观摩,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在集体中学习,借助集体的力量进行学习。相互的学习切磋琢磨,都要以好的方面影响,以达到“善”,这就是“相观而善”的实质。6,启发性原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想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能力,最根本的一条,要按“喻”的原则教学,就要用启发式,这是教学成功的根本保证。教师如何喻,《学记》提出了三项要求:一是“道而弗牵”。二是“强而弗抑”。三是开而弗达。7,长善救失原则教学很可能会有得有失,得与失就是教学结果这个矛盾中的两个方面。失,可分教之失和学之失。得和失并不是绝对的,永远固定不变的,而是辨证的。学生学习中的“多”、“寡”、“易”、“止”在某些情况下是“失”,教师必须尽一切努力去救之。但另一方面,失中又蕴藏着得,即转化成得。正如王夫之说“多、寡、易、止虽各有失,而多者便于博,寡者易以专,易者勇于行,止者安其序,亦各有善焉。救其失,则善长矣。”如果能正确地做到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便能正确地做到“长善救失”8,藏息相辅原则藏息相辅原则就是“正业”(正课)与“居学”(课外作业、课外活动)相结合,学习进修与游戏休息相结合,也就是课内外劳逸结合。教学的这个过程,决不可能永远处于紧张、兴奋或者绝对松散的状态。总要有一张一弛的合理安排,师生都必须有劳有逸,课内外各项教学活动必须相互结合,辨证统一。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投稿须知怎么写

都差不多,都是二本学院

赤峰学院是2003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组建的一所多科性的本科普通高等学校。学院位于闻名遐迩的“红山文化”发祥地——赤峰市,是赤峰地区唯一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赤峰市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是辽代政治、经济、军事的中心,具有独特的地域优势和厚重的人文资源优势,以“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世界地质公园”之称而享誉海内外。   学院教育教学管理体制完善,现设有蒙古文史学院、医学院等19个院系及社会科学部。专业设置涵盖文学、史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医学和管理学八个学科门类,共33个本科专业和56个高职高专专业,部分专业采用蒙汉两种语言授课,形成了以蒙古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口腔医学、护理学等专业为特色的教育教学培养体系。学院建有计算机中心、多媒体教室、专业实验室、语音教室、体育馆、琴房、画室、高性能计算机校园网络和电子阅览室等现代化的教学科研设施。还设有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和附属中学,其中附属医院为三级乙等医院。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881人,其中正副高级职称476人,不乏有自治区级以上骨干教师和享受国家级政府津贴获得者,是一支结构合理、富有朝气、勤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师资队伍。现有在籍全日制本专科学生8436人,成人教育函授生5127人。   学院教学启动了教学质量工程,围绕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实施了“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技兴校 、依法治校”战略,按照通识教育与专业素养相结合、理论与实践并重、加强基础、拓宽口径的基本原则,科学合理地构建了特色鲜明的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使学院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   学院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和教研条件,全力打造学科品牌,提升办学水平,以“蒙古学研究中心”、“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研究所”等学术机构为龙头,以历史学、口腔医学、物理学等及相关学科为突破口,以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省级学术期刊《赤峰学院学报》为载体,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自成立以来,组织召开和承办召开的“北方民族文化国际研讨会”、“红山文化国际研讨会”、“红山文化文化高峰论坛”、“华北五省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等赢得了与会国内外专家和学者们的高度赞誉,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 赤峰是内蒙古第三大城市 为内蒙古自治区除包头呼市外确定建立的第三个百万人口中心城市,在2010年之前将完成百万人口大市的建设目标,初步确立区域性大型中心城市的地位。 赤峰拥有旅游强市。旅游资源及其丰富;而“中华第一龙”“中华第一凤”“草原第一都”等重量级文化遗产更是闻名中外。 赤峰学院肯定比集宁师范学院好。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审稿期是3个月内。《集宁师范学院学报》(季刊)创刊于1980年,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主管、集宁师范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理论期刊。创刊时名为《文科教学》,1985年,增办了《理科教学》。1998年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文件(《关于同意创办3种学报类期刊的批复》,新出期[1998]837号)的批复,学校将文科、理科学报合二为一,更名为《集宁师专学报》,由集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主办,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主管,发行范围为公开,文种为汉文,开本为16K,季刊。2011年8月,《集宁师专学报》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更名为《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开始正式以《集宁师范学院学报》刊名出版。

双月刊。《集宁师范学院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主管、集宁师范学院主办的学术理论期刊。出版周期为双月刊。《集宁师范学院学报》创刊于1980年,当时称作《文科教学》。1985年增办了《理科教学》,1998年更名为《集宁师专学报》,2012年更名为《集宁师范学院学报》出版发行。该学报于2010年开始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于2015年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定为首批A类学术期刊,于2016年荣获首届内蒙古高校学报出版质量优秀奖。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