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文章的影响因子和杂志的影响因子

发布时间:

文章的影响因子和杂志的影响因子

一篇论文的影响因子是以发表杂志当年的影响因子为准的。影响因子是以年为单位进行计算的,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以1992年的某一期刊影响因子为例,IF(1992年) = A / BA = 该期刊1990年至1991年所有文章在1992年中被引用的次数;B = 该期刊1990年至1991年所有文章数。扩展资料:IF作为对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估的指标之一并非是汤森路透创造的。它的真正发明者是美国科技情报所(ISI),1992年并入了汤森路透。自1975年以来,ISI每年定期发布“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简称JCR),其中的一个核心指标就是期刊IF。一般来说,一本期刊的IF越高,证明它的学术影响力越大。因此,ISI最初的想法很简单,就是用一种文献计量学的工具来帮助图书馆评估和挑选期刊。后来,IF的数值逐渐变成为反映科学家和学者对于值得关注和有帮助的科学研究的判断。

1、影响因子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前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 一般来说,影响因子越大,其学术影响力也越大。 影响因子是以年为单位进行计算的。以1992年的某一期刊影响因子为例,影响因子IF(1992年) = A / B 其中, A = 该期刊1990年至1991年所有文章在1992年中被引用的次数; B = 该期刊1990年至1991年所有文章数。 从上面可以看出,影响因子是针对杂志的,不是针对某篇文章,但一般说文章的影响因子就是其发表的杂志影响因子。2、被引用次数就是被别人放在了他的论文的参考文献里有什么其他想知道的再问我哈。。。

研究生和博士学习期间,打交道最多的就是期刊论文。工作之后,能力和职称也需要论文来帮你实现。说到论文,捆绑话题就是影响因子了。那么影响因子是什么?

某期刊的某年的影响因子是由它前两年发表的文献的引用率来计算的。所以跟某篇文献的影响因子是没有关系的。

杂志的影响因子和文章的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是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的期刊引证报告(JCR)中的一项数据,指的是某一期刊的文章在特定年份或时期被引用的频率,由尤金·加菲得在1960年代创立。它是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不仅是一种测度期刊有用性和显示度的指标,而且也是测度期刊的学术水平,乃至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是1972年由E·加菲尔德提出的,现已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它不仅是一种测度期刊有用性和显示度的指标,而且也是测度期刊的学术水平,乃至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影响因子是一个相对统计量

在1998年,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所长尤金·加菲尔德(Eugene Garfield)博士在《科学家》(The Scientists)杂志中叙述了影响因子的产生过程。说明他最初提出影响因子的目的是为《现刊目次,Current Contents》评估和挑选期刊。人们所说的影响因子一般是指从1975年开始,《期刊引证报道》(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JCR)每年提供上一年度世界范围期刊的引用数据,给出该数据库收录的每种期刊的影响因子。JCR是一个世界权威性的综合数据库。它的引用数据来自世界上3000多家出版机构的7000多种期刊。专业范围包括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JCR是世界上评估期刊唯一的一个综合性工具,因为只有它收集了全世界各个专业的期刊的引用数据,JCR光盘版有许多很好的界面,显示了期刊之间引用和被引用的关系。可以告诉人们,那些是最有影响力的期刊,那些是最常用的期刊,那些是最热门的期刊。

有的。一般提到期刊杂志的影响因子,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默认指的是sci期刊的影响因子。然而,对于很多非理工科的同学来说,经常接触的期刊为中文期刊。一般而言,中文期刊的重要性主要通过被收录的数据库来进行评判。1、首先,我们打开知网(网址:),在主页搜索框右下角,点击出版物检索。2、这样就进入到出版物检索界面了,在搜索框中输入所要检索的期刊名即可。除了上面这种网页版查询方法外,还给大家提供一种通过微信小程序查询中文期刊影响因子的方法。在微信中搜索关键字《论文影响因子》,切换到小程序选项。即可通过这个图标带有中文核心字样的小程序,进行查询中文期刊的影响因子。以上便是查询中文期刊影响因子的两种方法。不过,因为对中文期刊的评价缺少相关量化指标,权威的统计中文期刊影响因子的机构,目前只有知网有相关数据进行发布。但相对来说,影响因子数据不是很全,只能查询近一年的影响因子。且相关期刊的影响因子基本上都是低于1。目前仅仅只作为参考。

一、看该篇文章发表期刊,好的期刊(比如20以上因子的)不会有低影响因子的(5的)文章。二、该篇文章相同或相似的研究方向,研究深度等,通过使用数据,页面浏览量,从Scopus和CrossRef获得的引用次数,社会网络链接(social networlking links),媒体报道,评论以及读者等级(user ratings )等方面鉴定你的文章影响因子。比如,你的文章每年被5篇引用,并保持十年,因子上个5差不多。三、注意:传统的IF评价的是一个期刊整体的水平,而不是单个文章的水平。

杂志的影响因子和文章的影响因子区别

研究生和博士学习期间,打交道最多的就是期刊论文。工作之后,能力和职称也需要论文来帮你实现。说到论文,捆绑话题就是影响因子了。那么影响因子是什么?

影响因子是对刊物的评价,而不能代表发表于此刊物的每一篇论文的水平。《电子与信息学报》从2001至2005年发表论文1618篇[9],2006年5年被引593次,100篇被引论文贡献了50%的被引频次。5%的论文未被引用过。Seglen也通过统计发现,约15%的论文贡献50%刊物总被引频次,50%论文贡献90%被引频次。这表明,好的刊物并不能提高一般水平论文的被引频次。影响因子是有波动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影响因子的计算方法:以计算2004年if 为例 if 2004= (该杂志2003被引次数 + 该杂志2002被引次数)/(该杂志2003文章数量 + 该杂志2002文章数量)

影响因子是1972年由E1加菲尔德提出的,现已成为国际上通行的一个期刊评价指标。学术期刊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是指期刊近两年的平均被引率,即该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评价当年被引用的平均次数。用公式表示为:影响因子=该刊前2年所发表的论文在第3年被引用的次数/该刊2年内所发表的论文总数从其定义可知,影响因子的三个决定因素分别为时间(2年)、论文总数(该刊连续2年内所发表论文总数)、被引用次数(上述论文在第3年被引用的总次数)。影响因子是一个相对数量指标,一般认为能够较好的反映期刊被使用的真实客观情况,可较公平的评价各类学术期刊,通常影响因子越大,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作用也越大!我是润勉论文网的袁老师,以上是我了解到的资料,如果你还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登陆我的网站详细咨询!

是的,一般来说影响因子越大的杂志社的文章被引用、被提及的次数越多。你想很多人写篇文章时都会看看你的文章,说明你的文章比较有权威,自然会说明文章质量高。

文章的影响因子和期刊的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是针对期刊而言的文章的影响因子只要查看其来源期刊的影响因子即可目前外文期刊的影响因子用JCR检索,中文的用中国知网这些都不是免费的哦

研究生和博士学习期间,打交道最多的就是期刊论文。工作之后,能力和职称也需要论文来帮你实现。说到论文,捆绑话题就是影响因子了。那么影响因子是什么?

某期刊的某年的影响因子是由它前两年发表的文献的引用率来计算的。所以跟某篇文献的影响因子是没有关系的。

一篇论文的影响因子是以发表杂志当年的影响因子为准的。影响因子是以年为单位进行计算的,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以1992年的某一期刊影响因子为例,IF(1992年) = A / BA = 该期刊1990年至1991年所有文章在1992年中被引用的次数;B = 该期刊1990年至1991年所有文章数。扩展资料:IF作为对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估的指标之一并非是汤森路透创造的。它的真正发明者是美国科技情报所(ISI),1992年并入了汤森路透。自1975年以来,ISI每年定期发布“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简称JCR),其中的一个核心指标就是期刊IF。一般来说,一本期刊的IF越高,证明它的学术影响力越大。因此,ISI最初的想法很简单,就是用一种文献计量学的工具来帮助图书馆评估和挑选期刊。后来,IF的数值逐渐变成为反映科学家和学者对于值得关注和有帮助的科学研究的判断。

期刊的影响因子和文章的影响因子

这个需要系统的,全面的,正规平台来操作了。

看你学校订的是什么数据库了 Web of Science —— 改版以后版面布局很清晰,影响因子,引用和被引清清楚楚 Scopus —— 国际上最大的学术期刊出版集团 Elsevier 的数据库, 当然也包括非 Elsevier 的期刊数据,非常好用, 可惜许多学校都没买。 以上两个数据库现在都支持多字段 Refine 功能,可以从大到小的迅速缩小检索结果集,换句话说就是可以从比较少的几个关键词开始,根据结果一步步地缩小范围

具体的某篇论文的是没有影响因子的!只有引用次数的多少!影响因子是对期刊来讲的!

论文没有影响因子,只有杂志才有。评价论文质量的因素是下载量、引用率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