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蒙文

发布时间: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蒙文

截至2013年9月,学校有本科专业65个,职业技术教育专业7个,国家特殊需求人才项目博士点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4个,自治区重点学科5个,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8个。国家特殊需求人才项目博士点(1个):蒙药学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4个):蒙药学(生药)、蒙医学、蒙西医结合临床(附属医院)、蒙西医结合临床(第二临床医学院) 自治区重点学科(5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世界史、理论物理、民族医学(蒙医学)、中药学(蒙药学) 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3个):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蒙古语族)、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预防兽医学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民族学 、中国史 、作物学、草学 、临床医学 、中国语言文学 、物理学 、蒙药学、蒙西医结合医学 、化学、兽医学 截至2013年9月,学校有教职工1723人(少数民族教师占1%),专任教师1064人,其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795人(博士160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教师中,有来自国内138所其他高校和国外10所高校的教师546人,已占教师总数的2%。教师中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和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6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才2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自治区教学团队6个,自治区劳动模范和自治区优秀教师3人,自治区高校名师2人,入选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和高等学校“11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以上人员18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世界史教学团队 自治区教学团队(6个):世界史教学团队、现代蒙古语教学团队 、蒙医基础理论教学团队、无机化学教学团队、蒙古文学教学团队、分析化学教学团队 质量工程 截至2013年9月,学校有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项目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自治区精品课程33门,自治区品牌专业17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项目(1个):中国少数民族汉语言文学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化学、药物制剂、农学 自治区精品课程(33门):世界近代史、蒙医方剂学、家畜病理学、现代蒙古语、量子力学、数据结构、政治经济学、药理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病理学、植物生理学、蒙医理论基础、蒙医内科学、蒙药学、物理化学、无机化学、教育学、土壤肥科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数学分析、生物化学、中国古代文学、分析化学、结构化学、世界现代史、蒙药化学、草坪学、数据库系统概论、蒙医温病学、蒙医传统疗术学、生理学、蒙古族现当代文学 自治区品牌专业(17个) 序号 专业名称 负责人 所在学院 类别(本科/高职高专) 评审时间 1 历史学 姚大学 政法与历史学院 本 科 2005年 2 蒙医学 巴根那 蒙医药学院 本 科 3 化 学 刘宗瑞 化学化工学院 本 科 2006年 4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王顶柱 蒙古学学院 本 科 5 农 学 杨恒山 农学院 本 科 2007年 6 汉语言文学 李明军 文学院 本 科 2008年 7 物理学 赵翠兰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本 科 8 动物医学 高 原 动物科技学院 本 科 9 生物技术 张昕源 生命科学学院 本 科 10 草业科学 张永亮 农学院 本 科 2009年 11 药物制剂 奥·乌力吉 蒙医药学院 本 科 12 英 语 张 巨 外国语学院 本 科 13 护理学 赵宏林 护理学院 高职高专 2010年 14 农业资源与环境 范富 农学院 本科 2011年 15 数学与应用数学 韩海山 数学学院 本科 2011年 16 汉语言文学(蒙授)王顶柱 蒙古学学院 本科 2012年 17 材料化学 段莉梅 化学化工学院 本科 2012年 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 序号 示范中心名称 负责人 所在学院 审批时间 1 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赵玉英 化学化工学院 2006年 2 生命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布日额 生命科学学院 2007年 3 蒙医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王秀兰 蒙医药学院 2007年 4 植物生产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杨恒山 农学院 2008年 5 动物生产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王思珍 动物科技学院 2009年 截至2013年9月,内蒙古民族大学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2个,厅局级重点实验室2个,自治区级研究中心(基地)6个,校级研究所1个。国家民委、教育部研发工程重点实验室:蒙医药重点实验室 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蒙医药重点实验室 、内蒙古高校毒物与动物疾病监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厅局级重点实验室:内蒙古高校蒙医药研发工程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医药卫生重点实验室 自治区研究中心(基地):内蒙古东部经济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内蒙古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蒙古族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内蒙古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训基地、内蒙古高校蓖麻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高校科尔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校级科研机构:内蒙古民族大学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研究所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10年4项,2011年8项,2012年达到1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0年8项,2011年11项,2012年21项;科研经费总量2010年2000万元,2011年4000万元,2012年达到6000万元。2013年科研经费到账6600万元。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4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全国民族院校连续三年排名第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连续三年位列自治区高校前三名。获得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3项,自治区重大科技攻关专项蒙药专项1项,自治区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1项,学校获得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人获得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获得自治区社科政府奖二等奖6项、三等奖10项。学校教师发表论文2353篇,其中SCI检索论文89篇,EI检索论文26篇,出版著作44部。获批结题的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项目来源 年度 课题名称 负责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0 带电粒子与表面/界面电子气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 李春芝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0 多孔导电陶瓷负载纳米金属催化剂作为H2O2基燃料电池阴极研究 孙丽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0 负载型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其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 段莉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0 蓖麻矮秆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功能鉴定 陈永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0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2b蛋白稳定表达细胞株的建立及其作为离子通道蛋白的研究 马德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0 牛乳腺炎无乳链球菌sip及pgk基因B细胞表位蛋白的免疫特性研究 布日额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0 基于蒙古族家系的缺血性脑卒中研究 吴柒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0 蒙药复方三子汤配伍前后化学成分变化对减毒增效影响的研究 包玉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3 第五届图论组合及其应用国际会议 吉日木图 图书馆 截至2013年1月,内蒙古民族大学图书馆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高校图书馆。图书馆有藏书1394570册(包括各资料室图书149570册),其中,蒙文图书10万册,中文古籍1000余种,蒙、藏文古籍600余种,中文期刊1400余种,外文期刊(英语、日语、俄语)近30种,蒙文期刊40余种;图书馆有各类数据库及数据资源10余种,电子图书2万册,电子期刊1万余种。 学术期刊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蒙古文版)1978年创刊,1987年公开发行,季刊。《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5年创刊,1987年公开发行,双月刊。《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蒙古文版)1988年创刊,1991年公开发行,半年刊。《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9年创刊,1988年公开发行,双月刊。《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蒙医药学蒙古文版)1989年创刊,1999年公开发行,半年刊。《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3年创刊,汉文,大16开,月刊。

内蒙古民族大学105709中西医结合属于学术硕士。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中国兽医杂志, 这个不错。中国兽医学报饲料工业 不需要太多。选2样就可以了。 还有多去相关网站看看。就可以了,多了也没用

研究大学生环保意识的意义让大学生负责校园环境卫生可以提高他们的文明素质。可以通过这样的劳动方式让他们得到磨炼,加深劳动光荣的意识,形成爱劳动的氛围,深刻体会不同劳动岗位的差异和艰辛,学会珍惜、尊重自己和别人的劳动成果。这个过程可以让他们切身感受到不讲卫生、乱丢垃圾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可能的危害性,同时也可以让他们内心督促自己提高文明素质。还有就是城市里长大的,或独生子女,这类大学生上大学之前,很少或几乎没有参加真正意义上的劳动。没有体味真正意义上的劳动的大学生,应该说他们的人格还是不完整的,生活中经受风吹雨打的能力弱。学校创造这样一个劳动机会,可以从这个侧面帮助即将踏入社会、参加工作的他们塑造完整、健全的人格,提升他们应对激烈竞争的能力。

作者:张斯亮   [摘 要] 环保意识是指对环境保护的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并在思维中养成环境保护观念以指导人们良好环境行为的一系列思维模式。大学生为当代青年的楷模、时代的先锋,大学生对环保问题的关心程度和环保意识的高低,将对今后我国各项环保政策的建立和实施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宿舍作为高校大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宿舍垃圾的产生、分类管理情况能针对性地反映高校大学生的环保意识水平。当前随着高校扩展,大学生宿舍区规模扩大,高校宿舍垃圾乱扔、乱堆、乱放的情况比较普遍,这种情况下急需在宿舍区内合理做好宿舍垃圾的分类管理,以宿舍垃圾分类管理促进高校大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从宿舍垃圾分类管理视角下通过认清培养大学生环保意识的重要意义,分析当前高校宿舍垃圾分类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怎样利用宿舍垃圾分类管理培养大学生的环保意识。   [关 键 词] 宿舍垃圾;分类管理;大学生;环保意识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4-0060-02   近年来,各高校纷纷加强对大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和教育,尤其在处理数量庞大的宿舍垃圾(废旧物)问题上,下了不少的工夫。通过对宿舍垃圾分类管理培养高校大学生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养成环保习惯,优化高校的宿舍管理,提升校园整体的环保水平。   一、高校宿舍垃圾分类管理对培养大学生环保意识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习惯,提高大学生基本素质   当前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是高校办学的重点环节,环保意识教育则是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及道德素养的重要手段。一个高素质的大学生更应该具备较高的环境意识,为保护环境而不断调整自身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协调人与环境、人与自身相互关系的实践活动的自觉性。通过在高校宿舍内进行宿舍垃圾分类管理,切实从与高校大学生切身相关的宿舍卫生环境出发,让大学生先做好自身卫生环境的管理,以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   (二)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对校园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促进良好思想道德的形成   通过校园宿舍垃圾的分类管理,让大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在走出宿舍、走进校园、踏入社会、融入自然环境当中都能时刻保持环保意识,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观,在大学生内心深处树立起爱护校园、适应社会、尊重自然和保护环境的信念,促进良好思想道德的形成,担负起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社会的重任,实现我国乃至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三)有利于对高校大学生形成社会环保意识发挥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通过高校宿舍垃圾分类管理培养高校大学生环保意识,而大学生作为高校培养出来的高素质人才,对社会人员有较大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大学生在宿舍垃圾分类管理中形成良好环保意识,进入社会后会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会对社会成员形成积极影响,通过高素质大学群体的环保意识和行为推动和促进社会大众环保意识的形成。   二、当前高校宿舍垃圾分类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大学生宿舍垃圾分类管理意识和环保知识缺乏   从各高校宿舍卫生调查情况可以发现,大部分高校学生宿舍对宿舍垃圾分类管理意识和环保知识缺乏,在宿舍内学生就有一个垃圾篓,甚至部分宿舍把个人垃圾不管是什么类型垃圾全部乱扔、乱堆。对个人可利用与不可利用的生活垃圾或废旧物品根本没有进行分类管理及投放,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宿舍内和宿舍楼的卫生情况,甚至造成资源的浪费。   (二)高校对宿舍垃圾分类管理的宣传力度不够   针对校园宿舍生活垃圾的分类管理和资源化回收,学校的宣传力度还不够,还没有形成长效的宣传教育机制,导致学生在宿舍环境内缺乏分类回收生活垃圾的基本知识,造成学生对参与垃圾回收的意识淡薄。校园内宿舍垃圾大部分由校园清洁人员进行清理,宿舍垃圾通过用人力推车运往校园中转站,清洁人员劳动强度很高,清洁人员在打扫宿舍各楼道时,工作量增大。说明出学生自觉维护宿舍卫生环境的意识不高。   (三)高校内各部门未能做好沟通协调,进行部门联动,综合整治   大部分高校针对学生校园外卖的情况有一定程度的整治和控制,而校内其他部门对学生外卖情况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部分高校食堂为学生打包提供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杯子等。因此,校园宿舍内垃圾类型最多的为外卖饮食包装垃圾,因垃圾量大,学生垃圾分类管理意识不强,造成垃圾乱扔、乱堆、乱放的情况发生,外加外卖垃圾油迹多、气味重、难处理,已成为宿舍垃圾分类管理的难题。   (四)高校内宿舍垃圾分类管理设备设施较难跟进   高校内对宿舍垃圾的分类管理在做好宣传教育和增强大学生垃圾分类管理环保意识的同时,高校宿舍区更应该为垃圾分类管理提供合理的设备。进入部分高校宿舍区,我们不难发现很少有体现垃圾分类类型的垃圾桶,部分高校就是一个大型垃圾桶放在楼下供学生投递,学生投递垃圾过程中想要将垃圾进行分类可不知道该怎样处理,根本无法从设施上为垃圾分类管理创造条件。   三、如何利用宿舍垃圾分类管理形式培养大学生环保思维   (一)加强高校大学生环保理论知识的普及和教育   发挥高校培养教育大学生的阵地作用,从教育角度入手积极普及大学生环保知识。高校通过增加相应的环保知识教育课程,重视大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对非环境专业的学生要设立1~2门环境保护方面的专业选修课或公共选修课,开设如《环境学》《生态学》等,借此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环保知识普及,让大学生对环境问题有充分的认识,对环境保护的基本条件和方式方法有一定的认识与了解。   (二)加强大学生环保意识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对环保的宣传作用   首先,在校园中通过开展环保节约校园文化活动,利用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世界无烟日、世界水日、世界粮食日等有关环境的纪念日和纪念主题开展以环境科学知识普及为主的校园文化宣传活动。其次,邀请环保专家学者到校园讲解环保的政策法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解决的途径等。再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高校与所在社区地方政府做好环境保护和卫生清洁活动,充分组织大学生与社会环保组织共同开展环境保护活动。最后,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环保知识、技能、设计等竞赛,如宿舍DIY环保设计大赛、环保知识竞答大赛等,激发大学生对环境保护的热情,增强环保意识。   (三)学校各部门做好沟通协调,统一口径,部门联动,综合整治   学校应针对宿舍环境卫生问题进行沟通协调,对宿舍卫生问题和垃圾分类管理问题有重要影响的外卖饮食垃圾现场进行综合整治,做好管理,部门联动。学工部门要对学生做好思想教育和宿舍管理工作,倡议学生自行携带个人饭盒到食堂打包;食堂管理部门禁止提供塑料袋、一次性饭盒、一次性杯子供学生进行打包;保卫部门对送外卖问题做好控制。各部门统一口径做好联动,才能较好地控制和处理对宿舍内垃圾分类管理有着严重影响的外卖垃圾难处理的问题。   (四)完善校园垃圾处理和回收管理的基础设施   学校校园内应根据需要在培养学生环保卫生意识的前提下,合理规划宿舍分类垃圾桶的位置,通过在宿舍楼下放置有明显分类标记的垃圾桶,把垃圾的分类管理行为回归落实到每个宿舍的每个学生当中;通过人人参与,人人提升环保意识的举动,让学生参与到校园垃圾处理分类管理中,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形成宿舍内的良好环保行为。   环境保护是全人类的责任与使命,大学生作为未来祖国建设的生力军和高学历群体,有必要提高环境保护意识,通过校园宿舍垃圾的分类管理增强和培养大学生环保意识,让学生在高校内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行为和习惯,以促进和带动整个社会群体来关注环保事业,开展环保活动,并将环境保护落到实处,形成人人关爱环境、人人节能减排的良好环保氛围。   参考文献:   [1]郝卓莉论大学生环保意识及行为习惯的培养[J]青年文学家,2014(3X):   [2]布署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与提高[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0(5):119-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蒙文版

内蒙古民族大学105709中西医结合属于学术硕士。

《内蒙古大学学报》蒙古文版创刊于1959年9月,是内蒙古自治区最早创办的大学学报之一。该刊最初的主编是现任内蒙古大学教授、著名语言学家、博士生导师清格尔泰先生。第一任编辑是现任内蒙古大学教授、著名蒙古语言学家、博士生导师确精扎布先生。现任主编是现内蒙古大学副校长,民族史学家、博士生导师齐木德道尔吉先生。该刊是以反映内蒙古大学蒙古语教学和科研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该刊在“文革”期间停刊达11年之久,1977年复刊。1984年定为季刊,并在国内公开发行,1985年开始向国外公开发行。该刊经过近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2001年10月,迎来了第100期的纪念号,从2003年开始改为双月刊出版,这在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文学报界是首家,在全国少数民族文字版学术期刊界也处于领先地位。该刊主要刊登内蒙古大学师生用蒙古文撰写的学术论文,少量刊登有新意、有特色、学术质量较高的外稿。根据内蒙古大学蒙古语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特点,该刊一贯坚持以蒙古学和北方少数民族研究为主要方向,注重民族特色与地方特点,兼顾社会科学其它学科。创刊以来,该刊始终贯彻党的“双百方针”和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为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水平的提高作出了重要贡献。该刊始终把论文的学术质量和学术水平放在首位,无论是约稿还是自由来稿,审稿时一视同仁,坚持在质量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严格筛选稿件,把好稿件的质量关。该刊编委、顾问均是学校相关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是在蒙古学研究领域里享有声望的专家、学者。处理稿件时,我们一贯坚持专家审稿与编辑审稿相结合,严格遵守三审制。在该刊上发表的许多论文,有些是有新观点,有些是有新资料,还有一些是运用新方法,或者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许多论文不但学术水平高,思想性、科学性也很强。在该刊发表的绝大多数论文能够代表相关学科的学术水平,反映该学科的研究前沿和研究热点,在该学科的研究中起到了促进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的蒙古学研究不断深入与拓展,该刊在原来的蒙古语言文字、蒙古文学、蒙古历史栏目的基础上,增设了蒙古文化学、宗教学、民族理论、民俗学、考古学、哲学、经济学、法学、新闻出版学,《蒙古秘史》研究、国外蒙古学研究、蒙古学信息等栏目,近年来又开辟了学术争鸣、青年教师论坛、研究生毕业论文选登等30余个栏目,为蒙古学研究的深入及拓宽研究领域都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该刊已形成了老、中、青三结合的强大的作者队伍。他们分布在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蒙古学研究中心、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法学院、人文学院和公共管理学院等院系。以蒙古学学院为例,该学院现有科研人员128人,其中正副教授74人,博士生导师22人,硕士生导师57人,这样的研究人员结构既保障了该刊的稿件来源,又提高了该刊的学术质量。该刊不但十分重视刊物采用的稿件质量,而且还十分重视编排、编校质量,所以在国内外蒙古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1990年荣获内蒙古自治区优秀期刊奖;1996、2002年荣获华北地区5省、市及自治区优秀期刊奖;1999年、2002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2001年度,由内蒙古自治区新闻出版局举办的1999、2000、2001年度全区书报刊编校质量抽查中,该刊获得“编校质量优胜奖”,是在全区获此殊荣的唯一的一家期刊;2001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该刊“双效期刊”荣誉。2004年9月,被评为“第一届北方优秀期刊奖”,2005年1月,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奖”,2005年2月,被评为“第三届内蒙古期刊奖”,2006年荣获“首届内蒙古出版奖”,2007年2月,荣获“第二届北方优秀期刊”称号,2007年7月,首届全国蒙古文期刊评选活动中,被评为“优秀期刊”。从1989年以来,在内蒙古自治区高校学报评比中,多次荣获一等奖。该刊已形成老中青结合的编辑队伍,学历层次较高。因刊物办得有声有色,卓有成效,该刊编辑人员也多次荣获全国和自治区“先进个人”和“优秀编辑”奖。2007年该刊成功加入“中国蒙古文期刊网”。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蒙古文版)编辑委员会主任委员: 齐木德道尔吉副主任委员: 白音门德委员(以蒙古文字母顺序为序):额尔敦白音 乌其拉图 乌日斯嘎拉 那顺乌日图 那顺巴依尔 白音门德 宝音德力根布仁巴图 呼日勒沙 孟克吉雅 那·赛吉日呼 苏德毕力格 德·塔亚 特古斯巴雅尔齐木德道尔吉顾问: 包 祥 武·呼格吉勒图 巴·格日勒图 苏尤格 清格尔泰 确精扎布 贾拉森主 编: 齐木德道尔吉副主编: 那·赛吉日呼编辑室成员: 特·阿古拉 那·赛吉日呼 哈顺图雅

1600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蒙文版论文

1、《土族语词汇》,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年;2、《土族语话语材料》(合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6年;3、《蒙古语和满语研究》,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1年;4、《阿尔泰语系语言文化比较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 19821,《关于蒙古语族言格的范畴》,内蒙古大学学报(蒙文版),1982年第3期(内蒙古大学审核);19842,《关于〈元朝秘史〉语言中的-da/-de,-ta/-te;-a/-e;-dur/-dür,-tur/-tür附加成分》,内蒙古大学学报(蒙文版),1984年第3期(内蒙古大学审核);19913,《探蒙古语复数词缀-t,-s的演变》,蒙古语文,1991年第3、4期(内蒙古大学审核);4,《关于蒙古语和满语某些复数词缀》,内蒙古大学学报,1991年第3期;(内蒙古大学审核);19925,《蒙古语和满语第一人称代词比较》,内蒙古大学学报(蒙文版),1992年第3期(内蒙古大学审核);6,《〈蒙古秘史〉语言中的“温”词缀的发展变化》,蒙古语文,1992年第8期(内蒙古大学审核);19937,《关于蒙古语某些亲属称谓词源》,蒙古学研究,1993年第1期(内蒙古大学审核);8,《蒙古语和满语第三人称代词比较》,内蒙古大学学报(蒙文版),1993年第3期(内蒙古大学审核);9,《关于满语和蒙古语某些辅音的比较》,满语研究,1992年第2期,1993年第1期(内蒙古大学审核);10,《关于满语领造格词缀和蒙古语领属格词缀宾格词缀的比较》,满语研究,1993年第2期(内蒙古大学审核);11,《蒙古语词和朝鲜语词比较》,民族语文,1993年第4、5期(内蒙古大学审核);12《蒙古语词和朝鲜语词比较》,民族语文,1993年第5期(内蒙古大学审核);13,《〈蒙古秘史〉语言中的“门”一词》,蒙古语文,1993年第3期(内蒙古大学审核);199414,《蒙古语和满语第二人称代词比较》,内蒙古大学学报(蒙文版),1994年第4期(内蒙古大学审核);15,《关于满语从比格词缀和蒙古语从比格词缀的比较》,满语研究,1994年第2期(内蒙古大学审核);16,《蒙古语“女婿”“媳妇”“嫂”等称谓词探源》,内蒙古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内蒙古大学审核);199517,《探蒙古语静词词干-n辅音的发展变化》,内蒙古大学学报(蒙文版),1995年第3期(内蒙古大学审核);18,《关于蒙古语数词“一”的起源》,民族语文,1995年第2期(内蒙古大学审核);19,《蒙古语“母亲”“妻子”“女儿”等称谓词探源》,内蒙古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内蒙古大学审核);199620,《从蒙古语“女婿”“媳妇”称谓来源看婚俗的变迁》,黑龙江民族丛刊,1996年第1期(内蒙古大学审核);199921,《关于满语和蒙古语陈述式词缀-mbi和-mui (-müi),-mu(-mü)的比较》,满语研究,1999年第2期(内蒙古大学审核);22,《蒙古语词首语音脱落问题》俄罗斯,乌兰乌德,1999(On the fail of the Anlaut vowels in the Mongolian language ,,Исторя развития монгольских языков,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Бурятского научного центра СОРАН,Улан-Уде,1999)(内蒙古大学审核);23,《阿尔泰语系诸语言四季名称来源》,黑龙江民族丛刊,1999年第3期(内蒙古大学审核);24,《朝鲜语hana和蒙古语γani的比较》,内蒙古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内蒙古大学审核);25,《蒙古语词首语音脱落问题》俄罗斯,乌兰乌德,1999(内蒙古大学审核);200026,《阿尔泰语系诸语言四季名称来源》,黑龙江民族丛刊,1999年第3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2000,2(内蒙古大学审核);27,《试析肃慎、邑娄、女真的族称关系》,黑龙江民族丛刊,2000年3期(内蒙古大学审核);200128,《关于蒙古语人称代词词干变格问题》,民族语文,2001年第3期(内蒙古大学审核);29,《关于满语-mbi词缀》,满语研究,2001年第1期(内蒙古大学审核);30,《从蒙古语“羊”一词词源看不同语言的文化联系》,中央民族大学,2001年第3期(内蒙古大学审核);31,《关于蒙古语集合数词缀-γula,-güle词源》,内蒙古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内蒙古大学审核);200232,《喀喇沁土语某些语音特点》,内蒙古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蒙文版)(内蒙古大学审核);33,《爱新觉罗词源考》,内蒙古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内蒙古大学审核);34,《满语动词-ka,-ke,-ko,-ha,-he,-ho词缀和蒙古语动词-γa,-ge词缀比较》,满语研究,2002年第一期(内蒙古大学审核);35,《从满语butambi 词源文化看不同民族关系》,满语研究,2002年第二期(内蒙古大学审核);200336,《关于蒙古语数词qoyar“二”的词源》,民族语文,2003年第二期(内蒙古大学审核);37,《蒙古语族语言领属格和宾格关系及其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内蒙古大学审核);38,《蒙古语语法发展与思维的关系》,学术论文集5,中国蒙古语文学会,2003年9月(内蒙古大学审核);39,《ituγan、böke、saman词源及其文化联系》,美洲印第安人与中国北方民族文化对比研究,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内蒙古大学审核);40,《关于阿尔泰语数词“一” 》,满语研究,2003年第二期(内蒙古大学审核);200441,《关于蒙古语以不同元音区别词义问题初探》,内蒙古大学学报(蒙文),2004年1期42,《初论蒙古语元音屈折现象》,民族语文,2004,6期43,《论满语元音屈折现象》,满语研究,2004,2期200544,《词源文化视角下的“神”》,满语研究,2005,1期;45,《满语辅音c/j探源》,满语研究,2005,2期;200646,《关于鄂温克语语音》,满语研究,2006,1期;47,《关于清代官职beile词词源及文化》,满语研究,2006,2期;48,《文化视角下的汉语和蒙古语的某些称谓词》,载人类语言学在中国——中国首届人类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12月2007年49,《蒙古语、突厥语和满通古斯与第一人称代词比较》,满语研究,2007,1期50,《蒙古语复数词缀-cud、-cüd和-cuul、-cüül的来源》,满语研究,2007,2期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

中国兽医杂志, 这个不错。中国兽医学报饲料工业 不需要太多。选2样就可以了。 还有多去相关网站看看。就可以了,多了也没用

版面费有时是按照发表文章的字数多少来收取费用的。版面费不是固定不变的。字多费用就多。

放弃吧~没用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