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岩土与地质工程期刊官网联系方式

发布时间:

岩土与地质工程期刊官网联系方式

学校隶属关系:教育部 电话:0931-8912713学校所在地:甘肃省兰州市天水路298号 传真:0931-8885076邮政编码:730000 网址:http://一、含地质类专业院系和专业设置兰州大学地质学专业设立于1958年的地质地理系,1958年开始招收地质学专业本科生。根据学科发展需要,1994年成立地质学系,设有地质学、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后更名为地质工程专业)2个本科专业。之后相继增设环境科学专业、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专业,2002年地质系又增设地球化学专业,使地质科学人才培养体系更趋合理完善。1999年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成立后,先后将环境科学专业、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专业分出,成立了环境科学系和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系,2003年地质工程专业从地质科学系分出成立了地质工程与岩土工程系。现有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博士点、第四纪地质学博士点、地质工程博士点3个;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第四纪地质学,地质工程,岩土工程硕士点7个,拥有省级重点学科2个。设有地质科学研究所、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研究所、国土资源研究所、地质工程研究所、岩土工程研究所5个科学研究机构。1)地质学(理学)本科专业设置:地质学、地球化学。2)地矿学科(工学)本科专业设置:地质工程。3)地学类相关学科本科专业设置:环境学、环境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地理学、气象学、地理信息系统。4)培养地质学类研究生学科、专业:地质类(理科)的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硕士、博士学位点,第四纪地质学硕士、博士学位点,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硕士学位点,构造地质学硕士学位点,地球化学硕士学位点;地矿类(工科)的地质工程硕士、博士学位点,岩土工程硕士学位点。二、地质类教师队伍现状及队伍建设地质、地矿类专业(1)教师队伍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地质类现有教师3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特聘教授1名,教授15人,副教授2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1人。拥有汤中立院士(著名岩浆岩及成矿理论专家)和方小敏特聘教授(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百人计划培养人才、第四纪地质学专家)等一批著名学者。(2)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国内外科学研究及教学实践合作,注重本学科专业教师的业务提升,积极引进各学科学术带头人,稳定一支结构合理、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师队伍。各专业交叉渗透、有机地结合,围绕地球科学基础理论研究,结合经济建设和西部大开发为地方经济服务。三、人才培养地质类本科专业年招生情况及毕业生流向(1)地质专业本科生招生情况:每届1个班,30人左右。毕业生流向:科学研究、高等教育、政府管理、工业生产等部门。(2)地球化学专业本科生招生情况:每届1个班,30人左右。毕业生流向:科学研究、高等教育、政府管理、工业生产等部门。(3)地质工程本科生招生情况:每届一个班,30人左右。毕业生流向:城建部门、水利水电部门、交通部门、电力部门、研究院、高等学校等部门。地质类研究生年招生情况及毕业生流向(1)地质类研究生招生情况:博士15人/年平均;硕士40人/年平均。毕业生流向:科学研究、高等教育、政府管理、工业生产等部门。(2)地质工程研究生招生情况:博士8人左右/年平均;硕士20人/年平均。毕业生流向:城建部门、水利水电部门、交通部门、电力部门、研究院、高等学校等部门。四、办学优势与特色办学优势与特色兰州是我国三大地学中心之一,有十多所地学研究单位,技术力量雄厚,可进行广泛的技术交流合作;中国西部地区地域广阔,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是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最具潜力的地区。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是制约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西部山区地质条件复杂,工程地质问题繁多,也给地质工程研究提供了理想的实验场所;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可靠的后备资源储量对西部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地质科学及工程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际手段。立足西部、面向全国培养大批的地质学、地球化学和地质工程专业的高级专门人才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和区域特色。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和成效地质科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属于艰苦行业,培养高素质的地质专业人才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社会价值。在教学中强化基础教学,选派高素质教师队伍承担本科生一、二年级专业课教学,注重学生专业兴趣的培养,在高年级设立不同的研究方向,推行导师负责制,让学生尽早进入科研阵地,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坚实的专业、计算机、外语等技能,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及良好的科学作风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以适应21世纪地球科学发展和国家在资源、环境、灾害、国土规划以及国民经济其他相关领域对地质学人才的需要。这些教学改革措施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改善办学条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五、学科建设资源环境学院现拥有两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地质学、地质工程。六、实验室建设1)学校特色实验室:显微分析实验室、岩石学实验室、结晶矿物实验室、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实验室、地球化学实验室、地球物理实验室、矿床学实验室、石油天然气实验室、土工测试实验室、工程岩体力学实验室。2)大型仪器设备情况及对外开放、服务项目:拥有Delta Plus稳定同位素质谱计、PQExCell ICP-MS质谱仪、VarioEl Ⅲ元素分析仪、SPEX 1403激光拉曼光度仪、EM-400T电子显微镜、FT-IR180SX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及Ortholux BK显微镜、SWVR-2000综合工程探测仪、SWS-1G工程勘探与检测仪、WE-30万能材料试验机等大型科学研究用分析测试设备和工程实验设备。对外开放、服务项目:土工测试实验室和工程岩体力学实验室均对外开放、相互交流、有偿服务。七、“九五”以来科学研究简况“九五”以来科学研究(包括教育科学研究)情况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地质科学系和地质工程与岩土工程系,教学和科学研究有着辉煌的历史,地质科学研究在各个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相关研究方向具有深厚的研究积累和学术特色,“九五”以来承担国家计委、科委、教育部、国土资源部项目1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3项、国防重大项目6项、地方政府项目10项、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25项、国际合作项目3项,合计1200万元。在岩浆矿床超大规模成矿作用、中国东部不同深度上地幔流体组成特征、第四纪地质学、华北克拉通西北缘地壳演化、中国西部造山带构造、火成岩和沉积盆地、第四纪生物地层与环境、干旱环境与全球变化、地质工程等领域取得研究突破。获国家级二等奖3项、省部级奖12项,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目前承担的重大科研项目目前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项、国家863计划重大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国家计委“西藏布达拉宫、萨加寺、罗布林卡壁画保护研究”1项、甘肃省政府课题2项、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3项,科技部、国土资源部及甘肃省科技攻关项目多项。涉及科研经费800多万元。八、国际交流与合作1)地质类专业: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开展教学和科学研究合作,聘请著名学者作客座教授,邀请国外学者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和教学讲座,不定期开展本科生国际联合实习。2)地质工程专业:与英国伦敦大学艺术学院、美国盖蒂公司有固定的学术交流与合作,联合培养文物保护方向的硕士生。(撰稿:张铭杰、谌文武)

土木工程期刊目录全专业包括:1、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现代结构理论学科2、岩土工程学科3、桥梁与隧道工程学科4、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学科期刊名称—————种类—————专业东南大学学报——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清华大学学报——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湖南大学学报——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华南理工大学学报——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天津大学学报——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同济大学学报——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土木工程学报——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西安交通大学学报——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中国科学A——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中国科学B——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中国科学C——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中国科学D——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中国科学E——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科学通报——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自然科学进展——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核心期刊——全专业华中科技大学学报——核心期刊——全专业北京工业大学学报——CSCD——全专业东北大学学报——CSCD——全专业上海交通大学学报——CSCD——全专业西北工业大学学报——CSCD——全专业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CSCD——全专业浙江大学学报理科版——CSCD——全专业北方交通大学学报——CSCD——全专业中国科学基金——CSCD——全专业大连理工大学学报——CSCD、核心期刊——结构、防灾、岩土、道桥、现代结构、土木建管建筑科学——核心期刊——结构、防灾、岩土、道桥、现代结构、土木建管混凝土——核心期刊——结构、防灾、岩土、道桥、现代结构、土木建管重庆建筑大学学报——核心期刊——结构、防灾、岩土、道桥、现代结构、土木建管爆炸与冲击——CSCD、核心期刊——结构、防灾、岩土、道桥、现代结构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CSCD、核心期刊——结构、防灾、岩土、道桥、现代结构工程力学——CSCD、核心期刊——结构、防灾、岩土、道桥、现代结构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CSCD、核心期刊——结构、防灾、岩土、道桥、现代结构振动工程学报——CSCD、核心期刊——结构、防灾、岩土、道桥、现代结构振动与冲击——CSCD、核心期刊——结构、防灾、岩土、道桥、现代结构地震学报——CSCD——结构、防灾、岩土、道桥、现代结构噪声与振动控制——CSCD——结构、防灾、岩土、道桥、现代结构应用数学和力学——CSCD、核心期刊——结构、防灾、道桥、现代结构建筑结构——CSCD、核心期刊——结构、防灾、道桥、现代结构建筑结构学报——CSCD、核心期刊——结构、防灾、道桥、现代结构力学进展——CSCD、核心期刊——结构、防灾、道桥、现代结构计算结构力学——核心期刊——结构、防灾、道桥、现代结构力学与实践——核心期刊——结构、防灾、道桥、现代结构应用力学学报——CSCD——结构、防灾、道桥、现代结构固体力学学报——CSCD——结构、防灾、道桥、现代结构实验力学——CSCD——结构、防灾、道桥、现代结构应用数学学报——CSCD——结构、防灾、道桥、现代结构工程勘察——核心期刊——结构、防灾、道桥、岩土工业建筑——核心期刊——结构、防灾、现代结构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CSCD——防灾自然灾害学报——CSCD——防灾灾害学——CSCD——防灾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CSCD、核心期刊——道桥中国公路学报——CSCD、核心期刊——道桥公路——核心期刊——道桥桥梁建设——核心期刊——道桥公路交通科技——核心期刊——道桥现代隧道技术——核心期刊——道桥国外桥梁(改名为:世界桥梁)——核心期刊——道桥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核心期刊——道桥中外公路——核心期刊——道桥河海大学学报——CSCD、核心期刊——岩土水利学报——CSCD、核心期刊——岩土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CSCD、核心期刊——岩土岩土工程学报——CSCD、核心期刊——岩土岩土力学——CSCD、核心期刊——岩土中国港湾建设——核心期刊——岩土港工技术——核心期刊——岩土长江科学院院报——核心期刊——岩土水利水电科技进展——核心期刊——岩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核心期刊——岩土岩石学报——CSCD——岩土地质力学学报——CSCD——岩土工程地质学报——CSCD——岩土西南交通大学学报——CSCD、核心期刊——交通铁道工程学报——核心期刊——交通路基工程——核心期刊——交通城市规划汇刊——核心期刊——交通城市规划——核心期刊——交通中国铁道科学——CSCD——交通管理工程学报——CSCD、核心期刊——土木建管管理科学学报——CSCD、核心期刊——土木建管管理世界——CSCD、核心期刊——土木建管系统工程——CSCD、核心期刊——土木建管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CSCD、核心期刊——土木建管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CSCD、核心期刊——土木建管中国工业经济——CSCD、核心期刊——土木建管建筑技术开发——核心期刊——土木建管建筑经济——核心期刊——土木建管管理现代化——核心期刊——土木建管工业技术经济——核心期刊——土木建管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核心期刊——土木建管经营与管理——核心期刊——土木建管经济与管理研究——核心期刊——土木建管经济管理——核心期刊——土木建管施工技术——核心期刊——土木建管建筑技术——核心期刊——土木建管系统仿真学报——CSCD——土木建管系统工程学报——CSCD——土木建管中国管理科学——CSCD——土木建管具体发表期刊要求,可以咨询我。

《GEOTECHNIQUE》、《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CIVIL ENGINEERS-GEOTECHNICAL ENGINEER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AND ANALYTICAL METHODS IN GEOMECHANICS》、《ROCK 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GEOTEXTILES AND GEOMEMBRANES》、还有中文的三大岩土学报。

岩土与地质工程期刊官网

工程地质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其本质是一门应用科学;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其本质是一种工程技术。  从事工程地质工作的是地质专家(地质师),侧重于地质现象、地质成因和演化、地质规律、地质与工程相互作用的研究;从事岩土工程的是工程师,关心的是如何根据工程目标和地质条件,建造满足使用要求和安全要求的工程或工程的一部分,解决工程建设中的岩土技术问题。因此,无论学科领域、工作内容、关心的问题,工程地质与岩土工程的区别都是明显的。

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的一个下级学科,地质工程原来是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业,后来这个专业分开了,成为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与地质工程两个专业。原来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业是52年设立的,当时全国有3所学校开设,都放在了地质系里面。所以传统的地质工程是搞理论研究的,而且比较偏向地质方面,大多数都做是一些定性的东西(好多人以前都是不怎么用力学的)。但是随着学科的发展,一些工程或单位需要搞地质工程的人给他们定量的东西,所以地质工程这个学科就开始涉及力学方面的东西,进而发展的和岩土工程很像,毕竟大家都是研究岩石和土,都是涉及工程方面的。正如现在地质工程专业的学生出来也可以考岩土工程师,所以这两个专业现在已经很像了!

地质工程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其本质是一门应用科学;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其本质是一种工程技术。从事地质工程工作的是地质专家(地质师),侧重于地质现象、地质成因和演化、地质规律、地质与工程相互作用的研究;从事岩土工程的是工程师,关心的是如何根据工程目标和地质条件,建造满足使用要求和安全要求的工程或工程的一部分,解决工程建设中的岩土技术问题。因此,无论学科领域、工作内容、关心的问题,地质工程与岩土工程的区别都是明显的。  地质工程学(Engineering Geology)是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地质问题的科学(张咸恭等著《中国地质工程学》)。地质工程学的应用性很强,各种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都要做地质工程研究,才能使工程与地质相互协调,既保证工程的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正常运行,又保证地质环境不因工程建设而恶化,造成对工程本身或地质环境的危害。地质工程学研究的内容有:土体地质工程研究、岩体地质工程研究、工程动力地质作用与地质灾害的研究、地质工程勘察理论与技术方法的研究、区域地质工程研究、环境地质工程研究等。  岩土工程(Geotechnical Engineering)是土木工程中涉及岩石和土的利用、处理或改良的科学技术(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岩土工程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地质工程学、岩石力学和土力学;研究内容涉及岩土体作为工程的承载体、作为工程荷载、作为工程材料、作为传导介质或环境介质等诸多方面;包括岩土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检测和监测等等。  由此可见,地质工程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其本质是一门应用科学;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其本质是一种工程技术。从事地质工程工作的是地质专家(地质师),侧重于地质现象、地质成因和演化、地质规律、地质与工程相互作用的研究;从事岩土工程的是工程师,关心的是如何根据工程目标和地质条件,建造满足使用要求和安全要求的工程或工程的一部分,解决工程建设中的岩土技术问题。因此,无论学科领域、工作内容、关心的问题,地质工程与岩土工程的区别都是明显的。近年来,许多地质工程人员向岩土工程转移,结构出身的岩土工程师注意学习地质知识,这是很好的现象,但这种现象不能说明地质工程和岩土工程将 “合二而一”。

岩土工程取消了本科,所以招收研究身阶段招收的本科生以土木为主,地质工程工程力学也不少,地质工程也会分方向,有的方向如工程地质与岩土工程研究内容没有本质的区别

岩土与地质工程期刊

1 岩土工程学报 2 建筑结构学报 3 土木工程学报 4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5 建筑结构 6 工业建筑 7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8 中国给水排水 9 岩土力学 10 建筑技术通讯给水排水(改名为:给水排水) 11 施工技术 12 建筑技术 13 世界建筑 14 建筑科学 15 世界地震工程 16 建筑学报 17 混凝土 18 工程勘察 19 城市规划 20 暖通空调 2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2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3 建筑机械 24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5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6 新型建筑材料 27 空间结构 28 城市规划汇刊 水利工程类核心期刊表 1 水利学报 2 泥沙研究 3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 水利水电技术 5 人民黄河 6 水力发电 7 水科学进展 8 人民长江 9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10 水力发电学报 11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2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13 长江科学院院报 14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综合性交通运输类核心期刊表 1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铁路运输类核心期刊表 1 铁道学报 2 铁道车辆 3 中国铁道科学 4 铁道运输与经济 5 内燃机车 6 中国铁路 7 铁道建筑 8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改名为: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9 铁道工程学报 10 路基工程 公路运输类核心期刊表 1 汽车工程 2 中国公路学报 3 汽车技术 4 公路 5 桥梁建设 6 公路交通科技 7 现代隧道技术 8 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与西安工程学院学报的一部分合并为: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9 国外桥梁(改名为:世界桥梁) 10 世界汽车 11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12 中外公路

最简单的办法是问问身边已经评过的人,他们都发表在哪些刊物上,然后你就可以发表了。

岩土与地质工程期刊官网投稿

1、《工程地质学报》杂志社要求来稿请注明以下信息:作者姓名、职称/职务、工作单位、联系电话、电子邮箱、邮政编码。来稿文章字数以6000-8000为宜,摘要字数控制在300-500字左右,英文摘要控制在300 words左右。关键词3-5个。  2、 图/表格:图最好为黑白色,表用三线表。图内、表内汉字为六号宋体,数字、字母为六号新罗马体。通栏图、表宽不超过15cm,半栏图、表不超过5cm。图、表的中英文题目齐全,小五号字。坐标轴上的刻度线朝内。如:  3、单位:有关记号的使用应符合国家标准,例如:sin-1应为arcsin, ctg应为cot, tg应为tan, ppm等表示法已要求停止使用;除特征数外,变量应使用单个字母表示(或带下标的单字母,否则由多个字母表示单个变量,易被误解为多个变量相乘)。  4、《工程地质学报》编辑部提示注释主要用于对文章篇名、作者及文内某一特定内容作进一步的解释或说明,文中以注号(例①、②)表示。  5、参考文献应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并在文中相应处用上角标注明,未公开发表的文献请勿引用。

岩土与地质工程期刊官网电话

o81803地质工程 学术型 工程地质方向主要是 o85217 地质工程 专硕 所有地质类专业的专业型硕士

不属于。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的二级学科。不过两者之间的联系蛮大的。

工程地质是岩土工程的一门服务学科

《GEOTECHNIQUE》、《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CIVIL ENGINEERS-GEOTECHNICAL ENGINEER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AND ANALYTICAL METHODS IN GEOMECHANICS》、《ROCK 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GEOTEXTILES AND GEOMEMBRANES》、还有中文的三大岩土学报。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