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台湾文献丛刊台湾外记

发布时间:

台湾文献丛刊台湾外记

可参见【台湾文献丛刊•第43种】马关议和中之伊李问答!!马关议和中之伊李问答  .作者:姚锡光  .原书页数: 0087 页   ●书籍简介  第四三种「马关议和中之伊李问答」  本书(一册八七面五二、二○○字)不分卷,为清光绪二十一年春因甲午战败,清廷派遣全权大臣李鸿章与日本全权大臣伊藤博文在马关议和时五次往复辩难之节略。此外,今加收姚锡光撰「东方兵事纪略」中「议款篇」附于卷末,俾资互相参证。  ●序号 篇名  1 弁言  2 马关议和中之伊李问答  3 第一次问答节略  4 第二次问答节略  5 第三次问答节略  6 第四次问答节略  7 第五次问答节略  8 东方兵事纪略  9 议款篇(第八)  ●弁言  「中国近百年史数据续编」(中华书局印行)载有「马关议和中之伊李问答」节略(原署「阙名」)一篇,为乙未宰割台湾的史料之一。兹编列为「台湾文献丛刊」第四三种,并以丹徒姚锡光着「东方兵事纪略」「议款篇」一文附后,俾资互为参证。  按『问答』一文,不知何人所记;虽然有些地方,词意似欠圆润,但「言之凿凿」,既非可以想象描绘,更非可以任意杜撰的。这不是出于当年参加会议者的手笔,那一定是根据他们的传述(我怀疑:这源于日本方面的记录)。我在近三十年前曾经看过这一文献,时久,已无印像;最近又读一遍,「重有感焉」,因附记之。  甲午战争的失败,这不是李鸿章所能负责的(李是反对战争的),这应归罪于满清政府的糜烂。战败求和,割地赔款,这也是当年必有的结果,而不应责怪李鸿章交涉的无能。至于割地大小与赔款多寡,这原是交涉的焦点所在;我所注意的,却不在此(像李鸿章为要减少少许赔款的负担,甚而至于说出『我亦非不定约,不过请略减;如能少减,即可定约。此亦贵大臣(指伊藤)留别之情,将来回国,我可时常记及』的话,一副可怜相;就一国使臣而言,未免失态。毋怪伊藤博文要说:『两国相争,各为其主;国事与交情两不相涉』了)。不论甲午当年日本国内的经济情况以及西洋各国的政治动向,日本与中国开战,都是相当冒险的,所以一经幸胜,迅求结束,这看『问答』内伊藤的态度,亦可「情见乎词」;但是李鸿章没有充份把握到这一点,未能善为应付,仅在小处求情。这是他的最大失着(后来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这在李鸿章是出于意外,至在伊藤博文却早有此顾虑)。这一情景,在「问答」里历历可见,毋须引证。  其次,谈谈有关台湾的问题。日本对于台湾,处心积虑,由来久矣;此番志在必得,自非李鸿章的口舌可以免其沦亡的。不过,当时李鸿章说的话,却是有欠分寸的。他说什么『台湾不易取,法国前次攻打尚未得手,海浪涌大,台民强悍』、『台地瘴气甚大,前日兵在台伤亡甚多;所以台民大概吸食鸦片,以避瘴气』、『即以台湾而论,华人不善经营;有煤矿、有煤油、有金矿,如我为巡抚,必一一开办』、『台湾华人不肯迁出,又不顾变卖产业,日后官出告示,恐生事变,当与中国政府无涉』、『台民戕官聚众常事,他日不可怪我』,并声明『此话并非相吓,乃好意直言相告』;这不像是一国使臣在与敌国交涉时说的话。所以伊藤博文要说『日后之事。乃我国(日本)政府责任」、『听彼鼓噪,我自有法』、『中国一将治权让出,即是日本政府之责』了。  至于李鸿章讲到『二十年前』(按指同治甲戌)日本『以台湾生番杀害日商(按系琉球人民)动兵』,他『立主和局』,并『倡议云「生番杀害日商与我无涉,切不可因之起畔」』;这在当年,曾经引起「轩然大波」,清廷极力否认它的政府人员说过类似『生番杀人与我无涉』的话(参看台湾文献丛刊第三八种「同治甲戌日兵侵台始末」)。李鸿章纵使健忘,或不致此;我们姑且当它是「记述的错误」。  不论就地位或见识来说,李鸿章在当时都算是「了不起」的。今李鸿章如此,「自脍而下」,更可知矣。一个政权,到了这一地步,乃是无可救药了的。此所以康有为之流虽然忠心耿耿,终于无法保全清室的朝廷。在这里,我们看出了中山先生的远见与伟大。他推翻了满清皇朝,才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新生的机运。因马关议和而致横遭日本统治凡五十年的台湾人民,对于这一历史的演变,当尤有切肤之感。(思澄)

张系国,《民族文学的再出发》张深切,《对台湾新文学的路线的一提案》王拓,《是“现实主义”文学,不是“乡土文学》、《台湾文学史纲》林瑞明,《台湾文学的历史考察》,台北,允晨文化。李筱峰,《一百年来台湾政治运动中的国家认同》,1995年张德水,《激动!台湾的历史:台湾人的自国认识》,1992年陈昭瑛,《论台湾的本土化运动:一个文化史的考察》,1998年庄宜文,《在君父的城邦-三三文学集团研究(下)》,国文天地十三卷第九期《全台诗·智慧型全台诗数据库》,[13]《台湾文献丛刊》(网络版),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4]许俊雅,《九○年代台湾古典文学研究现况评介与反思》[15]翁圣峰《台湾古典诗的研究概况》,文讯杂志,2001年6月1日[16]思想编委会,《后解严的台湾文学》,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1月28日下村作次郎、藤井省三、中岛利郎、黄英哲,《よみがえる台湾文学》,东方书店,1995年10月1日徐锦成,《郑清文童话现象研究:台湾文学史的思考》,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8月31日

甲午海战中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日本胜利,对此,李鸿章代表中国政府在日本马关与日本政府签署了这个该死的马关条约,条约要求中国除了付出大量白银作为战争赔款外,还将台湾、澎湖等岛屿割让给日本,同时日本在中国好几个地方有驻兵的权利。

台湾文献丛刊

学校图书馆提供了这些台湾文献数据库——《光华杂志》(网络版)台湾文献数据库——《台湾文献丛刊》(网络版)台湾文献数据库——《品质管制月刊》(网络版)台湾文献数据库——《科学月刊》(网络版)台湾文献数据库——《财讯月刊》(网络版)台湾文献数据库——《近代中国》(网络版)台湾文献数据库——《重修台湾省通志》(网络版)台湾科学期刊全文数据库(TSPS)台湾科学电子学位论文服务(CETD)不过都没用过

甲午海战中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日本胜利,对此,李鸿章代表中国政府在日本马关与日本政府签署了这个该死的马关条约,条约要求中国除了付出大量白银作为战争赔款外,还将台湾、澎湖等岛屿割让给日本,同时日本在中国好几个地方有驻兵的权利。

中国割让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

台湾历史文献丛刊

张系国,《民族文学的再出发》张深切,《对台湾新文学的路线的一提案》王拓,《是“现实主义”文学,不是“乡土文学》、《台湾文学史纲》林瑞明,《台湾文学的历史考察》,台北,允晨文化。李筱峰,《一百年来台湾政治运动中的国家认同》,1995年张德水,《激动!台湾的历史:台湾人的自国认识》,1992年陈昭瑛,《论台湾的本土化运动:一个文化史的考察》,1998年庄宜文,《在君父的城邦-三三文学集团研究(下)》,国文天地十三卷第九期《全台诗·智慧型全台诗数据库》,[13]《台湾文献丛刊》(网络版),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4]许俊雅,《九○年代台湾古典文学研究现况评介与反思》[15]翁圣峰《台湾古典诗的研究概况》,文讯杂志,2001年6月1日[16]思想编委会,《后解严的台湾文学》,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1月28日下村作次郎、藤井省三、中岛利郎、黄英哲,《よみがえる台湾文学》,东方书店,1995年10月1日徐锦成,《郑清文童话现象研究:台湾文学史的思考》,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8月31日

北京学研出版社是教育部直属的高校出版社,也是福建省唯一的一家大学出版社。我社创立于 1985 年 5 月。建社 20 年来,全社员工以不断开拓、勇于进取的精神,脚踏实地,努力奋斗,使我社的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在“一流的大学要有一流的大学出版社”的理念感召下,我社坚持以特色、品牌取胜的经营思想,始终贯彻党的出版方针,坚持为高校教学科研服务的办社宗旨,争创一流业绩,为读者奉献了一大批具有很高的学术品位和文化品位的优秀图书,在学术界和出版界赢得了较高的声誉。

我知道,以前住在那旁边做电脑活的。呵呵。

台湾文献史料丛刊

甲午海战中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日本胜利,对此,李鸿章代表中国政府在日本马关与日本政府签署了这个该死的马关条约,条约要求中国除了付出大量白银作为战争赔款外,还将台湾、澎湖等岛屿割让给日本,同时日本在中国好几个地方有驻兵的权利。

可参见【台湾文献丛刊•第43种】马关议和中之伊李问答!!马关议和中之伊李问答  .作者:姚锡光  .原书页数: 0087 页   ●书籍简介  第四三种「马关议和中之伊李问答」  本书(一册八七面五二、二○○字)不分卷,为清光绪二十一年春因甲午战败,清廷派遣全权大臣李鸿章与日本全权大臣伊藤博文在马关议和时五次往复辩难之节略。此外,今加收姚锡光撰「东方兵事纪略」中「议款篇」附于卷末,俾资互相参证。  ●序号 篇名  1 弁言  2 马关议和中之伊李问答  3 第一次问答节略  4 第二次问答节略  5 第三次问答节略  6 第四次问答节略  7 第五次问答节略  8 东方兵事纪略  9 议款篇(第八)  ●弁言  「中国近百年史数据续编」(中华书局印行)载有「马关议和中之伊李问答」节略(原署「阙名」)一篇,为乙未宰割台湾的史料之一。兹编列为「台湾文献丛刊」第四三种,并以丹徒姚锡光着「东方兵事纪略」「议款篇」一文附后,俾资互为参证。  按『问答』一文,不知何人所记;虽然有些地方,词意似欠圆润,但「言之凿凿」,既非可以想象描绘,更非可以任意杜撰的。这不是出于当年参加会议者的手笔,那一定是根据他们的传述(我怀疑:这源于日本方面的记录)。我在近三十年前曾经看过这一文献,时久,已无印像;最近又读一遍,「重有感焉」,因附记之。  甲午战争的失败,这不是李鸿章所能负责的(李是反对战争的),这应归罪于满清政府的糜烂。战败求和,割地赔款,这也是当年必有的结果,而不应责怪李鸿章交涉的无能。至于割地大小与赔款多寡,这原是交涉的焦点所在;我所注意的,却不在此(像李鸿章为要减少少许赔款的负担,甚而至于说出『我亦非不定约,不过请略减;如能少减,即可定约。此亦贵大臣(指伊藤)留别之情,将来回国,我可时常记及』的话,一副可怜相;就一国使臣而言,未免失态。毋怪伊藤博文要说:『两国相争,各为其主;国事与交情两不相涉』了)。不论甲午当年日本国内的经济情况以及西洋各国的政治动向,日本与中国开战,都是相当冒险的,所以一经幸胜,迅求结束,这看『问答』内伊藤的态度,亦可「情见乎词」;但是李鸿章没有充份把握到这一点,未能善为应付,仅在小处求情。这是他的最大失着(后来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这在李鸿章是出于意外,至在伊藤博文却早有此顾虑)。这一情景,在「问答」里历历可见,毋须引证。  其次,谈谈有关台湾的问题。日本对于台湾,处心积虑,由来久矣;此番志在必得,自非李鸿章的口舌可以免其沦亡的。不过,当时李鸿章说的话,却是有欠分寸的。他说什么『台湾不易取,法国前次攻打尚未得手,海浪涌大,台民强悍』、『台地瘴气甚大,前日兵在台伤亡甚多;所以台民大概吸食鸦片,以避瘴气』、『即以台湾而论,华人不善经营;有煤矿、有煤油、有金矿,如我为巡抚,必一一开办』、『台湾华人不肯迁出,又不顾变卖产业,日后官出告示,恐生事变,当与中国政府无涉』、『台民戕官聚众常事,他日不可怪我』,并声明『此话并非相吓,乃好意直言相告』;这不像是一国使臣在与敌国交涉时说的话。所以伊藤博文要说『日后之事。乃我国(日本)政府责任」、『听彼鼓噪,我自有法』、『中国一将治权让出,即是日本政府之责』了。  至于李鸿章讲到『二十年前』(按指同治甲戌)日本『以台湾生番杀害日商(按系琉球人民)动兵』,他『立主和局』,并『倡议云「生番杀害日商与我无涉,切不可因之起畔」』;这在当年,曾经引起「轩然大波」,清廷极力否认它的政府人员说过类似『生番杀人与我无涉』的话(参看台湾文献丛刊第三八种「同治甲戌日兵侵台始末」)。李鸿章纵使健忘,或不致此;我们姑且当它是「记述的错误」。  不论就地位或见识来说,李鸿章在当时都算是「了不起」的。今李鸿章如此,「自脍而下」,更可知矣。一个政权,到了这一地步,乃是无可救药了的。此所以康有为之流虽然忠心耿耿,终于无法保全清室的朝廷。在这里,我们看出了中山先生的远见与伟大。他推翻了满清皇朝,才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新生的机运。因马关议和而致横遭日本统治凡五十年的台湾人民,对于这一历史的演变,当尤有切肤之感。(思澄)

岭南师范学院是公办院校。公办大学:通常是国家部委或地方政府举办的大学,办学历史一般比较悠久,社会认可度比较高,有中央财政或地方财政经费支持,学费通常较便宜。民办大学:通常是社会企业、社会团体、个人等举办的大学,没有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经费支持,需要自筹资金办学,学费一般比较贵。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区别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区别主要有性质不同、资金来源不同、举办者不同,具体如下:一、性质不同1、民办学校:民办学校是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依法举办的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民办学校的本科专科学历是受国家认可的,学信网可查。公办大学:是国家或地方政府创办的大学,办学历史一般比较悠久,社会认可度较高。二、资金来源不同1、民办学校:资金来源,有个人自筹资金、个人智力投入(无资金投入)、个人和企业的投资、集资或入股以及捐资等。对于一个特定的民办学校来说,资金来源并不完全是单一的,可以是个人、集体、企业资金的混合。同时,非财政性经费并不排除国有资产的注入。2、公办学校:政府财政拨款。三、举办者不同1、民办学校:民办学校的举办者主要有公民个人、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集体经济组织、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2、公办学校:国家政府部门。学院介绍岭南师范学院,简称“岭南师院”,位于广东省湛江市。岭南师范学院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636年创办的雷阳书院,1903年,学校改建为雷阳中学堂,1904年始设师范科教育,1935年改名为广东省立雷州师范学校,1978年正式改建为雷州师范专科学校,1991年升格并更名为湛江师范学院,2014年更为岭南师范学院。截至2018年12月,岭南师范学院校本部占地面积1000多亩,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设有18个二级学院、开设本科专业67个,有教职员工1700余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3000多人。2022年4月29日,岭南师范学院团委荣获2021-2022年度“广东省五四红旗团委标兵”称号。                                    院系专业截至2021年3月,岭南师范学院设有32个(含8个挂靠)二级学院,有本科专业73个(其中师范类专业32个)。师资力量截至2018年4月,岭南师范学院有教职工1500多名,其中教授150多名、博士320多名,高级职称教师占比约40,硕士学位以上教师占比约90;“珠江学者”1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151人,28名教师被聘为兄弟院校硕士和博士生导师,58名教师获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和南粤优秀教师等称号;21人被遴选为广东省“扬帆计划”人才;9人被遴选为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21人被评为省级“强师工程”资助对象。有省级教学团队1个(不完全统计)。教学建设截至2018年4月,岭南师范学院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国家级人才培训基地2个,省级师培基地4个,省级实验教学平台14个,建有省级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1个。国家级人才培训基地: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全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基地。省级师培基地:中小学教师师培基地、职业教育师资师培基地、幼儿园园长师培基地、学前教育师资师培基地。省级实验教学平台(部分):广东高校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实训中心、艺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教学提高型重点实验室、机电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生物科学实验室。省级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学科建设截至2018年4月,岭南师范学院建有省优势重点学科2个,省特色重点学科4个(课程与教学论、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汉语言文字学、材料物理与化学)。特色学科及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化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小学教育、汉语言文学。省级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化学、英语(师范类)、物理学、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省级一流本科建设点:教育技术学、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机电技术教育等。省优势重点学科:教育学、化学。省级特色重点学科:课程与教学论、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汉语言文字学、材料物理与化学。                                    交流合作根据2016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岭南师范学院已同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俄罗斯、日本、新西兰、白俄罗斯、乌克兰、印尼、泰国、韩国、越南和港澳台地区的近50所境外高校和教育机构以及近30所中小学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学术交流、专业合作、教育培训、教师互聘和学生跨文化学习交流活动,每年300多名学生出国学习、实习和研习。与白俄罗斯国立体育大学合作举办以中国武术和体育康复保健为特色的孔子课堂,于2015年4月获国家汉办审批通过,于2016年春季开始招收学员。科研平台截至2016年11月,岭南师范学院建有省级协同创新培育平台1个,省级工程技术开发中心3个,省级重点提升平台1个,广东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广东省实践科学发展观研究基地1个。科研成果2012年,岭南师范学院共有21个项目获省级以上科研项目立项资助,总经费5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6项,资助经费总额141万元。有14项成果获湛江市第八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14年,岭南师范学院共有7个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其中面上项目1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6项,共获资助经费215万元;另有1个项目获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全校共有15项科研成果获湛江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15年,岭南师范学院共有20个项目获广东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立项。2016年,岭南师范学院共有24个项目获广东省科技厅立项资助,累计获资助金额360万元;其中,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专项16项、公益研究与能力建设专项5项、协同创新与平台建设专项3项。 年内共有16项成果获湛江市2014-2015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9项共16项。馆藏资源根据2017年3月学校图书馆官网显示,岭南师范学院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211万余册,电子图书115万多种,纸质中外文期刊2200多种;各类光盘9万多片;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SpringerLink等中外文数据库41个;自建有“岭师文库”、“广州湾专题资源库”、“粤西文献资源网”等特色数据库12个。特藏阅览室收藏有《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大正新修大藏经》、《中华道藏》、《万有文库》、《申报》、《台湾文献史料丛刊》等一批新印古籍及民国时期文献、粤西地区地方志、地方文献、本校师生、校友的著作、学位论文以及中小学和高校教材等。学术期刊《岭南师范学院学报》(原《湛江师范学院学报》)于1980年9月创刊,1992年起面向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文科主要反映文学、语言、哲学、政治、经济、历史、法学、教育等哲学社会科学各基础学科的最新科研成果;理科主要反映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体育、工农业技术等自然科学各科的基础理论及应用开发研究。学报先后荣获“首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广东省第二届优秀社科期刊”、“广东省高校优秀学报二等奖”、“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全国地方高校优秀学报一等奖”,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维普期刊网”、“万方数据”等,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并被评为“CAJ-CD执行优秀期刊”。

民族英雄-----郑成功(1624-1662) 郑成功,是我国明末清初著名的民族英雄,原名福松、森,号大木,福建南安县石井村人。其父郑芝龙,是南明隆武朝"建安伯",曾组织向台湾移民,积极开发台湾岛。1645年(清顺治二年),21岁的郑成功在福州受到隆武帝朱韦健的召见,颇多赏识,被认为本家,赐他国姓(朱),改名成功,因此中外尊称之为"国姓爷"。1653年(清顺治10年),南明永历帝(朱由榔)又封他为"延平郡王"。 郑成功的活动是在国内明清王朝交替和西方殖民主义者侵略东方的时期展开的。1646年(清顺三年)秋,清兵进攻福建,隆武帝被生擒,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掌握隆武朝廷军权,在汉奸洪承畴的勾引下,率兵投降了清朝。郑成功反对父亲隆清,率领部下先在广东南沃岛起兵,继而挺进厦门鼓浪屿,1650年(清顺治七年)占领厦门、金门两岛。以后与清军展开不断的战斗,逐步收复了福建漳、泉地区,并控制了北至浙江舟山,南至广东潮惠的东南沿海地区。 1659年夏,郑成功率水师10余万北上,经舟山溯长江,连克瓜州、镇江等城。7月围攻南京,误中清江南总督郎廷佐的强兵计,折兵回厦门。翌年,清军分三路进攻厦门,被郑成功击退。郑成功在坚持抗清的同时,又和侵占我国领土台湾的荷兰殖民者展开长期的斗争。荷兰殖民者于1624年(明天启四年)侵占了我国的台湾,对台湾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并不断骚扰福建、广东沿海地区,激起中国人民的无比愤慨。1652年(清顺治九年),台湾爆发了以郭怀一(郑成功父亲郑芝龙的旧部)领导的抗荷武装起义。1655年(清顺治十二年),郑成功为了抗议荷兰殖民者在海上的掳掠,曾下令禁止商船到台湾贸易,在经济上给荷兰殖民者以有力的打击。 1661年4月,郑成功令长子郑经防守厦门,新率战舰120艘,将士25000余人,在金门料罗湾誓师东进收复台湾。经过激烈的海战,郑军击沉荷 军主力舰"赫克托"号,收复了"赤嵌楼"。在近一年的争夺中,荷军伤亡近2000人,损失惨重。1662年2月1日,荷兰侵略军被迫投降,被侵占达38年之久的台湾终于重归祖国怀抱。 郑成功于1662年旧历五月初八因病逝世于台湾,终年39岁。

台湾文献丛刊下载

还是用深度搜吧!在百度里直接写入“深度搜”,点击“深度搜”链接过去就好了!

学校图书馆提供了这些台湾文献数据库——《光华杂志》(网络版)台湾文献数据库——《台湾文献丛刊》(网络版)台湾文献数据库——《品质管制月刊》(网络版)台湾文献数据库——《科学月刊》(网络版)台湾文献数据库——《财讯月刊》(网络版)台湾文献数据库——《近代中国》(网络版)台湾文献数据库——《重修台湾省通志》(网络版)台湾科学期刊全文数据库(TSPS)台湾科学电子学位论文服务(CETD)不过都没用过

张系国,《民族文学的再出发》张深切,《对台湾新文学的路线的一提案》王拓,《是“现实主义”文学,不是“乡土文学》、《台湾文学史纲》林瑞明,《台湾文学的历史考察》,台北,允晨文化。李筱峰,《一百年来台湾政治运动中的国家认同》,1995年张德水,《激动!台湾的历史:台湾人的自国认识》,1992年陈昭瑛,《论台湾的本土化运动:一个文化史的考察》,1998年庄宜文,《在君父的城邦-三三文学集团研究(下)》,国文天地十三卷第九期《全台诗·智慧型全台诗数据库》,[13]《台湾文献丛刊》(网络版),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4]许俊雅,《九○年代台湾古典文学研究现况评介与反思》[15]翁圣峰《台湾古典诗的研究概况》,文讯杂志,2001年6月1日[16]思想编委会,《后解严的台湾文学》,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1月28日下村作次郎、藤井省三、中岛利郎、黄英哲,《よみがえる台湾文学》,东方书店,1995年10月1日徐锦成,《郑清文童话现象研究:台湾文学史的思考》,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8月31日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