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亳州市城南水源地地下水质量现状及污染防治对策探析

更新时间:2016-07-05

亳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处淮北平原,其西北部、北部与河南省郸城县、鹿邑县、商丘市、虞城县、夏邑县、永城市接壤,西南部与阜阳市毗邻,南与淮南市相连。水源地位于亳州市南部,工作区面积为91.35 km2

对防御这次强台风,党中央、国务院和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相继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和指示;国家防总、省防指派出指导组,赴温州检查指导防台工作;市领导直接指挥整个防台抢险救灾战役,特别是在各个关键节点或亲自动员部署,或奔赴一线指挥抢险救灾。正是由于上级领导高度重视,在各个关键节点,提出了科学切实且具体明确的要求,为全市防台抢险救灾工作指明了方向,并且极大鼓舞了广大干部群众防台抗台的信心和决心,为夺取防台抗灾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1 水文地质环境概况

根据地下水的赋存条件以及含水介质的孔隙类型,区域地下水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和变质岩类裂隙水。水源地区域出露地层以第四系为主,本次主要研究松散岩类孔隙水。

1.1 浅层松散岩类孔隙水

浅层孔隙水主要赋存于全新统、上更新统,埋深50 m以浅,属潜水或弱承压水。有1~3层含水砂层,累计厚5~20 m,岩性为粉砂、粉土、粉质粘土夹细砂和少量粗砂。单井涌水量一般大于1 000 m3/d,部分地区单井涌水量在500~1 000 m3/d,局部涌水量小于500 m3/d。

含水层之间有一定水力联系,水位埋深一般1.0~4.8 m,市区一般3.5~4.5 m。浅层地下水埋藏浅,直接接受降水补给,雨后水位上升快,呈现降水入渗—蒸发型动态特征,其水位年际变化不大,年内水位高峰出现在7-8月汛期,1-4月水位较稳定,5-6月水位下降,10月份以后水位又开始回落。水位年变幅市区一般1 m左右,市区外围3.0~3.5 m。

亳州市多年来由于城区和近郊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绝大部分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地表河流,加之引污灌溉,致使浅层地下水遭受不同程度污染,浅层地下水污染源主要为村镇居民生活污染、区内及附近地表水体污染、以及农业化肥农药使用引起的浅层地下水污染。城区及周边区域浅层水不宜饮用。中深层地下水受原生环境影响水质较差,不宜饮用。深层地下水水质状况良好。

1.2 深层松散岩类孔隙水

中深层孔隙水本次取样较少,仅取了2组样, 2组样均检出的超标组份主要有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氯化物、Fe、Mn,而综合水质评价结果均为极差水,除去Fe、Mn、F-三项原生高异常组分后均为较差水。

深层孔隙水赋存于新近系上新统和中新统,埋深于200~800 m之间,天然状态下为承压水。含水层岩性主要为细砂、中细砂,局部半固结状。含水层主要分布于深200~500 m,单井涌水量一般1 000~3 000 m3/d,局部500~1 000 m3/d。

依以《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为评价标准,采用此次研究工作所取水样水质分析数据并结合以往长观资料水质分析资料进行综合评价。选择色、嗅和味、浑浊度、肉眼可见物、pH值、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SO42-、Cl-、Fe、Mn、Cu、Zn、Mo、Co、挥发酚、NO3-、NO2-、NH4+、F-、氰化物、Hg、As、Se、Cd、Cr6+、Pb、Be、Ba、Ni等30余项多项综合参数评价方法:

深层孔隙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Na,及Cl·HCO3—Na型,溶解性总固体0.8~1.0 g/L,总硬度一般小于50 mg/L,pH值7.75~8.7。

2 地下水质量评价

区域浅层孔隙水水化学类型以HCO3—Ca·Mg型为主及HCO3—Mg·Na、HCO3—Na型、HCO3·Cl—Mg型等,溶解性总固体0.6~1.5 g/L,总硬度220~700 mg/L,pH值7.1~8.0。

取样品(批号480095)6份(阿多尼弗林碱含量为 1.7μg/片),每份 10 mg,置 10 mL 量瓶中,加 0.5%甲酸溶液适量稀释并定容至刻度。精密量取上述溶液3mL置另一10mL量瓶中,精密加阿多尼弗林碱对照品0.2mL,内标溶液1 mL,超声处理30 min,放冷,加0.5%甲酸溶液适量稀释并定容至刻度,摇匀,滤过,分别取2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按内标法计算,平均回收率为99.47%,RSD为0.81%。见表1。

水样的综合评价分值F计算公式:

通过对历史工程项目造价成本进行综合分选,选取了以下具体参数作为BP神经网络的参考指标:建筑面积、层数、基础类型、层高、门窗、装饰材料、屋面工程、造价指数、室内水暖气电、设备及安装费、弱电系统费用。网络结构选择为11-3-1的单隐层神经网络模型,其构成的BP神经网络结构模型如图2所示。

式中:F为综合分值为各单项组份评分值Fi的平均值;Fmax为各单项组份评分值Fi的最大值;N为项数。

深层孔隙水取样8组,检出的超标组分:浑浊度、pH、溶解性总固体、Fe、F-。其中浑浊度、pH和F-三组分超标率较高,超标率在37.5%~50%之间。通过综合评价水质均为较差水,除去Fe、F-两项原生高异常组份后有3组水样水质评价结果为良好级水,水质良好级水主要分布在贾集村—三官村一带以北地区,其以南地区水质评价结果为较差级水。综合分析,F-超标可能与工作区的原生背景有关;pH和溶解性总固体虽检出超标,但超出标准值不高,超标倍数1.01倍左右。3组450 m深水井水样检测浑浊度超标,可能与水样放置时间较长有关。

中深层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中、下更新统,埋藏于50~200 m深度,为承压水,含水层岩性为粉土、粉砂、细砂,厚度10~55 m,单井涌水量一般小于1 000 m3/d,整体上富水性较差。区域性水位与浅层地下水相差不大,水位埋深一般0.7~4.0 m,城区及周边水厂等地下水集中开采区进行浅、中深层地下水混采,造成中深层地下水位有所下降,静水位埋深可达5~6 m。水位变化受浅层水、大气降水影响滞后,水位变化幅度较浅层孔隙水小。水位年际变化2.0~3.0 m。中深层孔隙水水化学类型为Cl-SO42-—Na·Mg、HCO3-Cl-—Na型等。溶解性总固体1.5~2.2 g/L,总硬度500~1 000 mg/L,pH值7.5~7.9。

亳州市城南水源地根据水质评价结果:16组浅层水样检测出超标组份主要有pH、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Fe、Mn、硝酸盐、亚硝酸盐、F-、Cr6+,其中,总硬度、溶解性总体、Mn、F-四组分超标率较高,在30%以上。16组水样综合水质评价结果均为较差水,除去Fe、Mn、F-三项原生高异常组分后有37.5%水质为良好级水,主要分布在赵王河以北、褚刘村-双楼村一带以及贾集村-张谭村一带;62.5%为较差级水,主要分布在赵王河以南、三官村以西以及吴寨村-李寨村一带以西地区。

总体比较,水源地以深层地下水水质较好,地下水质量为良好或接近良好。深层地下水及大部分农村地带浅层地下水基本达到或接近城市供水水质要求。

3 地下水污染防治对策及建议

亳州市地下水污染的根源:(1)由于城市的发展,多年来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绝大部分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和引污灌溉,致使浅层地下水水大都遭受污染,失去供水意义;(2)城区以往以浅层水及中深层承压水作为主要供水水源,多年的持续超采,使承压水水头持续下降,城区中心部位形成了区域性降落漏斗,水头的大幅下降激发了浅层地下水越流补给中深层承压水,加速了污染物下渗能力,导致污染向深部发展,中深层承压水水质局部变坏,水资源受到一定的污染。针对地下水污染的根源,建议有关主管部门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有效的措施,保护水环境,减缓水污染。(1)加强对城区污水的监管力度。建议加大对城区工业和居民污水排放的监管力度,控制污水和废水的就地排放。对于城区工业污水,应监管企业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对于居民区污水,应统一输送到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2)减小城区承压水的开采量。城区企业和单位自备井水源以地下水为主,约占市区用水量的比例较大。这些自备井的集中式开采,造成承压水头与潜水水位高差增大,利于污染的潜水越流补给承压水。建议主管部门逐步关闭自备井,涵养地下水资源。(3)进一步完善水质监测网。对城区重点污染地段和水资源开采地段应重点监测,全面、系统、立体地掌握地下水水质变化特征,为水资源及水环境保护及时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宜春市文联副主席欧阳娟,这个浑身散发着温润气息的小说家,动情地讲述了和祖母血脉相连的一棵树。我在省青年作家改稿班的同学王继亮,一个外表开朗却又时常带着几分忧郁气质的年轻人,他记忆中那棵父亲的樟,让我似乎洞悉了他忧郁的由来。

本研究实验地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地处东经125°41′-129°10′、北纬 44°04′-46°25′之间,全年平均降水量569.1毫米。

4 结语

通过开展亳州市城南水源地地下水质量调查评价工作,在城南水源地区域野外调查、样品采集、室内测试、评价与区划、图件编制等方面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技术方法体系。获得了城南水源地海量可靠的地下水化学分析数据,为评价地下水质量、污染状况,以及开展相关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依据。评价结果显示,亳州市城南水源地区域地下水质量总体上并不乐观,且污染趋势严峻。建议尽快实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建立地下水防护体系,完善地下水污染监测体系,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科学研究和工程示范,提升地下水污染防治基础能力,有效保护地下水资源与环境。

参考文献

[1]安徽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亳州市城南水厂一期工程应急备用水源地水文地质勘察报告.2015.

[2]范军峰.宝鸡市城区地下水质量现状评价及污染防治对策[J].地下水.2012.34(1)90-91.

[3]杨佩明,杨则东,等.亳州市涡河沿岸地下水污染调查成果评价[J].安徽地质.2009.19(4)287-290.

王守沛
《地下水》 2018年第02期
《地下水》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