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国际应用陶瓷技术杂志电子版官网

发布时间:

国际应用陶瓷技术杂志电子版官网

在日常生活中,纳米技术应用的领域有哪些你不知道纳米研究在创造成千种新材料方面非常成功,但是分子自我组成有用的物体或是建造微型纳米机器方面仍只是设想而已。决定单个原子行为的定律与主导大型材料的定律不同。这一领域的科学家必须首先了解纳米材料的特性,并充分利用其特性开展具体的活动。比如,以煤或石墨形式存在的碳元素结块不带电或光学性质,但是微型碳纳米管具有这些特性。碳纳米管的这些独特性质对于增强轻型自行车零部件的特性非常有用。但是,目前尚不清楚工程师对于更加精确地操作不同元素的单个原子所能取得多大程度的成功。NNI的资金投入收到了成效:已经批准了2000~3000种人造纳米材料用于新产品。但是蜂拥而上寻找纳米技术的新用途时,我们是否忽视了其中存在的风险?许多分析人士怀疑其中有些纳米材料可能具有毒性,但是这些材料并没有经过严格测试,比如美国联邦药品管理局(FDA)要求药品在出售之前必须获得许可证。FDA对于新药测试的规定是世界上最严格的。一种新药开发和获得批准需要7~10年时间,花费达5亿美元。对于每一种纳米材料也作相似的规定可能会减缓甚至中断大部分的纳米技术研究。只有一小部分开发出来的纳米材料有足够大的市场能承担得住如此巨大的测试费用。FDA的确要求纳米技术必须经过基本的毒性分析。是否我们应当更为谨慎地采取更多预防性措施,并要求对纳米材料对健康的影响进行更多的测试。还是说纳米技术的潜在好处需要我们加速这一领域的研究?如果我们不等上20~30年看看到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又怎么能知道如何解决潜在的风险?要有多少例的癌症、肺病以及精神疾病才能证明目前对纳米材料的健康风险所进行的测试是不够的?对纳米材料进行更为严格的测试很困难,因为难以确定这种材料会加工成食物还是药物,还是不会用来吃的东西,人一旦吃下去,到底有没有害。比如说,FDA一直很担心几十年来一些产品被标榜为食物补充品,从而不用像药品一样需要成本很高的测试,但是这些产品可能也是有害的。可以假设的是,如果防水织物的涂层是有毒的纳米材料,随着衣物的老化涂层可能会气化,从而可能被人体吸入。此外,有些材料在转化为纳米粒子时会改变性质,就像水在不同温度下可能会变成晶体、液体或蒸汽。再比如,如果你摄入了一点银,它会经过身体的系统不会造成伤害。在印度,银箔用来装饰甜点,可以当作食物服用,但是在美国不允许将银作为食物,因为银盐,以及与其他分子在一起的含银化合物是有毒的。使问题更加复杂化的是,其他的银盐以及银纳米粒子是反微生物的,经常用于作为医疗装置的涂层,比如伤口敷料,甚至用在洗衣机中以阻止致病微生物的生长。随着越来越多的致病性疾病演变为对抗生素免疫,银纳米粒子的抗菌特征将变得更加重要。但多数人无法清楚是否或者是在什么条件下,银纳米粒子可能与其他分子结合形成有毒的化合物。太阳能电池或电池中采用的纳米材料是不可摄入的,但重点应当是在装置的使用寿命结束后废物的产生和废物处理问题。生命周期分析是用于确定一个大型项目的影响或新材料应用的指标之一。对于风险分析和环境影响分析非常认真的执行者,会努力控制偏见对其研究结果客观性造成的不利影响。一篇好的报告应当注意那些目前仍不知道的,要么是因为没有或不能开展必要的研究,要么是因为各种行动造成的结果太复杂,无法进行分析。在最好的情况下,在决策过程中考虑的各个问题可以通过风险分析和成本效益分析进行说明。在具备很多具体条件约束的背景下,认真的分析可以相当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报告将充满表明客观性的数字和图表。当然,环境影响报告和风险分析也可以包含许多价值判断,什么更重要、什么不那么重要,以及导致研究结果产生偏见的其他主观因素。在加速发展和长期风险之间进行权衡,往往加速发展会获胜。特别是在风险尚不确定,预计的利益巨大的情况下尤为如此。公众健康和环境风险加大是其中的权衡取舍之一。在产生和储存能量的纳米技术创新发展过程中,仍然有很多机会成本。全球气候变化和对清洁能源的迫切需求都是紧急事项,政府有必要对市场效益低的工业产品的发展提供补贴。政策制定者格外注重潜在的好处,希望通过创新和规模化生产,将最终使太阳能和风力发电成本与其他非可再生的能源相比具有竞争力。尚无证据表明能很快实现这一目标。清洁能源的成本会下降,但是下降的速度可能在未来几十年里不会低于煤电的成本。同时,机会会失之交臂,因为额外的钱都花在了资助清洁能源,本来这笔钱可以用来资助其他的社会发展需要。政策制定者对于因为全球变暖应当放缓发展的观点持不同的态度。因此,我们并没有有效的方法对各种能源选择做出综合的权衡。清洁能源的倡导者认为对各种能源进行成本比较是一种误导。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生产商和供应商并不为他们的产品造成的环境和公众健康损失负责。他们提出对煤炭和化石燃料征收碳税,以弥补社会成本,实现公平竞争。但到目前为止,政客们对于如何应对碳排放税实施可能遭到的抵制并没有多少兴趣。对于很多政客而言,特别是那些所代表的选区拥有很强的石油工业,抵制碳税是否认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理由。

国际陶瓷期刊送审需要1-3个月。国际陶瓷期刊审稿周期在1-3个月左右,具体周期以杂志社公布为准。期刊外审是期刊审稿的第二环节,外审是由外部专家组成的,通常有2-3人,审稿组的外部专家一般是专业内对本专业本研究方向颇有研究的专业人士,对文章中所涉及的专业领域内的内容进行审核,以确保文章的专业性、严谨性和客观性。

这些都是检索系统,一个收录很多论文的数据库。 SCI主要偏重理论性研究。 SSCI是社会科学期刊数据库。 EI偏工程应用。 CSCD和核心期刊都是中国的数据库。 ISTP是会议论文数据库,以上都是期刊论文。

回答 纳米技术是以许多现代先进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科学技术,它是动态科学和现代科学和现代技术结合的产物,目前纳米技术已成功用于许多领域,包括医学、药学、化学、生物检测、制造业、光学以及国防等等。 纳米技术的用途如下: 一、衣: 在纺织和化纤制品中添加纳米微粒,可除味杀菌; 在化纤布中加入少量金属纳米微粒,可消除静电现象。 二、食: 利用纳米材料,冰箱可以抗菌; 使用纳米材料制作无菌餐具、无菌食品包装用品; 利用纳米粉末,使废水彻底变清水,完全达到饮用标准; 制作纳米食品,色香味俱全,有益健康。 三、住: 纳米技术的运用,使墙面涂料的耐洗刷性提高10倍; 玻璃和瓷砖表面加涂纳米薄层,可制成自洁玻璃和自洁瓷砖,无需擦洗; 含有纳米微粒的建筑材料可吸收对人体有害的紫外线。 四、行: 纳米材料可以提高和改进交通工具的性能指标; 纳米陶瓷有望成为汽车、轮船、飞机等发动机部件的理想材料,极大提高发动机效率、工作寿命和可靠性; 纳米卫星可随时向驾驶人员提供交通信息,帮助其安全驾驶。 好 [鲜花][鲜花][鲜花][鲜花][鲜花][鲜花] 更多2条 

国际应用陶瓷技术杂志电子版

下面都是材料学的刊物,很多哟。序号 杂志全名 中译名1 NATURE 自然2 SCIENCE 科学3 SURFACE SCIENCE REPORTS 表面科学报告4 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 材料科学进展5 PROGRESS IN SURFACE SCIENCE 表面科学进展6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物理评论快报7 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R-REPORTS 材料科学与工程报告8 ADVANCES IN POLYMER SCIENCE 聚合物科学发展9 ADVANCED MATERIALS 先进材料10 ANNUAL REVIEW OF MATERIALS SCIENCE 材料科学年度评论11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应用物理快报12 PROGRESS IN POLYMER SCIENCE 聚合物科学进展13 CHEMISTRY OF MATERIALS 材料化学14 PHYSICAL REVIEW B 物理评论B15 ADVANCES IN CHEMICAL PHYSICS 物理化学发展16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材料化学杂志17 ACTA MATERIALIA 材料学报18 MRS BULLETIN 材料研究学会(美国)公告19 BIOMATERIALS 生物材料20 CARBON 碳21 SURFACE SCIENCE 表面科学22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应用物理杂志23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化学气相沉积24 JOURNAL OF BIOMEDICAL MATERIALS RESEARCH 生物医学材料研究25 IEEE JOURNAL OF QUANTUM ELECTRONICS IEEE量子电子学杂志26 CURRENT OPINION IN SOLID STATE & MATERIALS SCIENCE 固态和材料科学的动态27 DIAMOND AND RELATED MATERIALS 金刚石及相关材料28 ULTRAMICROSCOPY 超显微术29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B 欧洲物理杂志 B30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 美国陶瓷学会杂志31 APPLIED PHYSICS A-MATERIALS SCIENCE & PROCESSING 应用物理A-材料科学和进展32 NANOTECHNOLOGY 纳米技术33 JOURNAL OF VACUUM SCIENCE & TECHNOLOGY B 真空科学与技术杂志B34 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 材料研究杂志35 PHILOSOPHICAL MAGAZINE A-PHYSICS OF CONDENSED MATTER STRUCTURE DEFECT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哲学杂志A凝聚态物质结构缺陷和机械性能物理36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ON-EQUILIBRIUM PROCESSING 非平衡加工技术国际杂志37 JOURNAL OF NEW MATERIALS FOR ELECTROCHEMICAL SYSTEMS 电化学系统新材料杂志38 JOURNAL OF VACUUM SCIENCE & TECHNOLOGY A-VACUUM SURFACES AND FILMS 真空科学与技术A真空表面和薄膜39 DENTAL MATERIALS 牙齿材料40 JOURNAL OF ELECTRONIC MATERIALS 电子材料杂志41 JOURNAL OF NUCLEAR MATERIALS 核材料杂志42 INTERNATIONAL MATERIALS REVIEWS 国际材料评论43 JOURNAL OF NON-CRYSTALLINE SOLIDS 非晶固体杂志44 JOURNAL OF MAGNETISM AND MAGNETIC MATERIALS 磁学与磁性材料杂志45 OPTICAL MATERIALS 光学材料46 IEEE TRANSACTIONS ON APPLIED SUPERCONDUCTIVITY IEEE应用超导性会刊47 METALLURGICAL AND MATERIALS TRANSACTIONS A-PHYSICAL METALLURGY AND MATERIAL 冶金与材料会刊A——物理冶金和材料48 THIN SOLID FILMS 固体薄膜49 JOURNAL OF PHYSICS D-APPLIED PHYSICS 物理杂志D——应用物理50 INTERMETALLICS 金属间化合物51 PHILOSOPHICAL MAGAZINE B-PHYSICS OF CONDENSED MATTER STATISTICAL MECHANICS 哲学杂志B-凝聚态物质统计力学52 SURFACE & COATINGS TECHNOLOGY 表面与涂层技术53 JOURNAL OF BIOMATERIALS SCIENCE-POLYMER EDITION 生物材料科学—聚合物版54 MATERIALS RESEARCH INNOVATIONS 材料研究创新55 BIOMETALS 生物金属56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STICITY 塑性国际杂志57 SMART MATERIALS & STRUCTURES 智能材料与结构58 ADVANCES IN IMAGING AND ELECTRON PHYSICS 成像和电子物理发展59 SYNTHETIC METALS 合成金属60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MATERIALS IN MEDICINE 材料科学杂志—医用材料61 SCRIPTA MATERIALIA 材料快报62 COMPOSITES PART A-APPLIED SCIENCE AND MANUFACTURING 复合材料 A应用科学与制备63 MODERN PHYSICS LETTERS A 现代物理快报A64 SEMICONDUCT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半导体科学与技术65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CERAMIC SOCIETY 欧洲陶瓷学会杂志66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应用表面科学67 MATERIALS TRANSACTIONS JIM 日本金属学会材料会刊68 PHYSICA STATUS SOLIDI A-APPLIED RESEARCH 固态物理A——应用研究69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B-SOLID STATE MATERIALS FOR ADVANCED TECH 材料科学与工程B—先进技术用固体材料70 CORROSION SCIENCE 腐蚀科学71 JOURNAL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SOLIDS 固体物理与化学杂志72 JOURNAL OF ADHES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粘着科学与技术杂志73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FRACTORY METALS & HARD MATERIALS 耐火金属和硬质材料国际杂志74 SURFACE AND INTERFACE ANALYSIS 表面与界面分析75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ORGANIC MATERIALS 无机材料国际杂志76 SURFACE REVIEW AND LETTERS 表面评论与快报77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STRUCTURAL MATERIALS PROPERTIES MICROST 材料科学和工程A—结构材料的性能、组织与加工78 NANOSTRUCTURED MATERIALS 纳米结构材料79 IEEE TRANSACTIONS ON ADVANCED PACKAGING IEEE高级封装会刊80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ATIGUE 疲劳国际杂志81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合金和化合物杂志82 JOURNAL OF NONDESTRUCTIVE EVALUATION 无损检测杂志83 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C-BIOMIMETIC AND SUPRAMOLECULAR SYSTEMS 材料科学与工程C—仿生与超分子系统84 JOURNAL OF ELECTROCERAMICS 电子陶瓷杂志85 ADVANCED ENGINEERING MATERIALS 先进工程材料86 IEEE TRANSACTIONS ON MAGNETICS IEEE磁学会刊87 PHYSICA STATUS SOLIDI B-BASIC RESEARCH 固态物理B—基础研究88 JOURNAL OF THERMAL SPRAY TECHNOLOGY 热喷涂技术杂志89 MECHANICS OF COHESIVE-FRICTIONAL MATERIALS 粘着磨损材料力学90 ATOMIZATION AND SPRAYS 雾化和喷涂91 COMPOSI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复合材料科学与技术92 NEW DIAMOND AND FRONTIER CARBON TECHNOLOGY 新型金刚石和前沿碳技术93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 IN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建模与模拟94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RMOPHYSICS 热物理学国际杂志95 JOURNAL OF SOL-GE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溶胶凝胶科学与技术杂志96 HIGH PERFORMANCE POLYMERS 高性能聚合物97 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CS 材料化学与物理98 METALLURGICAL AND MATERIALS TRANSACTIONS B-PROCESS 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冶金和材料会刊B—制备冶金和材料制备科学99 COMPOSITES PART B-ENGINEERING 复合材料B工程100 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水泥与混凝土研究101 JOURNAL OF COMPOSITE MATERIALS 复合材料杂志102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材料科学杂志103 JOURNAL OF ENGINEERING MATERIALS AND TECHNOLOGY-TRANSACTIONS OF THE ASME 工程材料与技术杂志—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会刊104 MATERIALS RESEARCH BULLETIN 材料研究公告105 JOM-JOURNAL OF THE MINERALS METALS & MATERIALS SOCIETY 矿物、金属和材料学会杂志106 JOURNAL OF BIOMATERIALS APPLICATIONS 生物材料应用杂志107 FATIGUE & FRACTURE OF ENGINEERING MATERIALS & STRUCTURES 工程材料与结构的疲劳与断裂108 JOURNAL OF ADHESION 粘着杂志109 COMPUTATIONAL MATERIALS SCIENCE 计算材料科学110 IEEE TRANSACTIONS O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EEE半导体制造会刊111 MECHANICS OF COMPOSITE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复合材料和结构力学112 PHASE TRANSITIONS 相变113 MATERIALS LETTERS 材料快报114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APPLIED PHYSICS 欧洲物理杂志—应用物理115 PHYSICA B 物理B116 ADVANCED COMPOSITES LETTERS 先进复合材料快报117 POLYMER COMPOSITES 聚合物复合材料118 CORROSION 腐蚀119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GLASSES 玻璃物理与化学120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MATERIALS IN ELECTRONICS 材料科学杂志—电子材料121 COMPOSITE INTERFACES 复合材料界面122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 BULLETIN 美国陶瓷学会公告123 APPLIED COMPOSITE MATERIALS 应用复合材料124 RESEARCH IN NONDESTRUCTIVE EVALUATION 无损检测研究125 PROGRESS IN CRYSTAL GROWTH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ATERIALS 晶体生长和材料表征进展126 JOURNAL OF COMPUTER-AIDED MATERIALS DESIGN 计算机辅助材料设计杂志127 CERAMICS INTERNATIONAL 国际陶瓷128 POLYMER TESTING 聚合物测试129 ADVANCED PERFORMANCE MATERIALS 先进性能材料 130 SEMICONDUCTORS 半导体131 URNAL OF BIOACTIVE AND COMPATIBLE POLYMERSJO 生物活性与兼容性聚合物杂志132 HIGH TEMPERATURE MATERIALS AND PROCESSES 高温材料和加工133 ADVANCES IN POLYMER TECHNOLOGY 聚合物技术发展134 COMPOSITE STRUCTURES 复合材料结构135 JOURNAL OF THE CERAMIC SOCIETY OF JAPAN 日本陶瓷学会杂志136 BIO-MEDICAL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 生物医用材料与工程137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B 现代物理国际杂志B138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ORETICAL PHYSICS 理论物理国际杂志139 INTEGRATED FERROELECTRICS 集成铁电材料140 MAGAZINE OF CONCRETE RESEARCH 混凝土研究杂志141 ACI MATERIALS JOURNAL 美国混凝土学会材料杂志142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LETTERS 材料科学杂志快报143 FERROELECTRICS 铁电材料144 BULLETIN OF MATERIALS SCIENCE 材料科学公告145 MATERIALS SCIENCE FORUM 材料科学论坛146 JSME INTERNATIONAL JOURNAL SERIES A-SOLID MECHANICS AND MATERIAL ENGINEERIN 日本机械工程学会国际杂志系列A-固体力学与材料工程147 MATERIALS CHARACTERIZATION 材料表征148 SYNTHESIS AND REACTIVITY IN INORGANIC AND METAL-ORGANIC CHEMISTRY 无机物及金属—有机物化学的合成和反应149 MATERIALS AT HIGH TEMPERATURES 高温材料150 HIGH TEMPERATURES-HIGH PRESSURES 高温—高压151 JOURNAL OF COMPOSITES TECHNOLOGY & RESEARCH 复合材料技术与研究杂志152 ACI STRUCTURAL JOURNAL 美国混凝土学会结构杂志153 MATERIALS & DESIGN 材料与设计154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材料与结构155 MATERIALS SCIENCE IN SEMICONDUCTOR PROCESSING 半导体加工的材料科学156 BRITISH CERAMIC TRANSACTIONS 英国陶瓷会刊157 MECHANICS OF COMPOSITE MATERIALS 复合材料力学158 JOURNAL OF COATINGS TECHNOLOGY 涂层技术杂志159 JOURNAL OF REINFORCED PLASTICS AND COMPOSITES 增强塑料和复合材料杂志160 MATERIALS AND CORROSION-WERKSTOFFE UND KORROSION 材料与腐蚀161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E-TECHNOLOGICAL SCIENCES 中国科学E技术科学162 CEMENT & CONCRETE COMPOSITES 水泥与混凝土复合材料163 MATERIALS EVALUATION 材料评价164 POLYMERS & POLYMER COMPOSITES 聚合物与聚合物复合材料165 JOURNAL OF MATERIALS SYNTHESIS AND PROCESSING 料合成与加工杂志166 ADVANCED COMPOSITE MATERIALS 先进复合材料167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TERIALS & PRODUCT TECHNOLOGY 材料与生产技术国际杂志168 JOURNAL OF MATERIALS IN CIVIL ENGINEERING 土木工程材料杂志169 HIGH TEMPERATURE MATERIAL PROCESSES 高温材料加工170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结构与建筑材料171 HIGH TEMPERATURE 高温172 RARE METAL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173 INORGANIC MATERIALS 无机材料174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WELDING AND JOINING 焊接科学与技术175 MATERIALS 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材料与制造工艺176 FERROELECTRICS LETTERS SECTION 铁电材料快报177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材料科学与技术杂志178 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AND PERFORMANCE 材料工程与性能杂志179 METALS AND MATERIALS INTERNATIONAL 国际金属及材料180 GLASS TECHNOLOGY 玻璃技术181 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 材料加工技术杂志182 JOURNAL OF POLYMER MATERIALS 聚合物材料杂志183 ADVANCED POWDER TECHNOLOGY 先进粉末技术184 JOURNAL OF ADVANCED MATERIALS 先进材料杂志185 SYNTHESE 合成186 GLASS SCIENCE AND TECHNOLOGY-GLASTECHNISCHE BERICHTE 玻璃科学与技术187 JOURNAL OF TESTING AND EVALUATION 测试及评价杂志188 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材料科学与技术189 POWDER METALLURGY AND METAL CERAMICS 粉末冶金及金属陶瓷190 MATERIALS SCIENCE 材料科学191 MATERIALS TECHNOLOGY 材料技术192 ADVANCED MATERIALS & PROCESSES 先进材料及工艺193 RARE METALS 稀有金属194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EDITION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材料科学版195 PLATING AND SURFACE FINISHING 电镀和表面修整196 JOURNAL OF INORGANIC MATERIALS 无机材料杂志197 MATERIALS WORLD 材料世界198 METAL SCIENCE AND HEAT TREATMENT 金属科学及热处理199 METALL 金属200 MATERIALS PERFORMANCE 材料性能 201 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 MANUFACTURING SCIENCE 材料加工与制造科学杂志202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F COMPOSITE MATERIALS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203 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ONENTS AND PACKAGING TECHNOLOGIES IEEE元件及封装技术会刊204 JOCCA-SURFACE COATINGS INTERNATIONAL JOCCA—国际表面涂层205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先进功能材料 206 ANNUAL REVIEW OF MATERIALS RESEARCH 材料研究年度评论207 MATERIALS TRANSACTIONS 材料会刊

制作电子杂志,可以搜一下【云展网】平台,只需上传PDF文档即可在线转换生成电子版的,操作简单,可以轻松使用。用它做出来的电子杂志效果逼真,支持3d翻页动画,看起来和纸质书籍差不多,还能自动生成链接/二维码,实时分享到微信朋友圈去。

这些都是检索系统,一个收录很多论文的数据库。 SCI主要偏重理论性研究。 SSCI是社会科学期刊数据库。 EI偏工程应用。 CSCD和核心期刊都是中国的数据库。 ISTP是会议论文数据库,以上都是期刊论文。

你去这个专业较强的有关大学的网站看看 上面应该有相关文献的出处的 例如清华北大哈工大等大学

国际应用陶瓷技术杂志电子版网址

%B5%E7%D7%D3%C6%DA%BF%AF&rsp=6&oq=%B5%E7%D7%D3%D4%D3%D6%BE&f=1

回答 您好!纳米技术运用在较多领域,包括医学、药学、化学及生物检测、制造业、光学以及国防等。具体包括:新材料、微电子和电力、制造业、生物与医药学、化学与环境监测、能源和交通、农业、日常生活、环境污染防治等领域,以及燃料脱硫、控制噪声等方面。 1、衣 在纺织和化纤制品中添加纳米微粒,可以除味杀菌。化纤布虽然结实,但有烦人的静电现象,加入少量金属纳米微粒就可消除静电现象。 2、食 利用纳米材料,冰箱可以抗菌。纳米材料做的无菌餐具、无菌食品包装用品已经面世。利用纳米粉末,可以使废水彻底变清水,完全达到饮用标准。纳米食品色香味俱全,还有益健康。 3、住 纳米技术的运用,使墙面涂料的耐洗刷性可提高10倍。玻璃和瓷砖表面涂上纳米薄层,可以制成自洁玻璃和自洁瓷砖,根本不用擦洗。含有纳米微粒的建筑材料,还可以吸收对人体有害的紫外线。 4、行 纳米材料可以提高和改进交通工具的性能指标。纳米陶瓷有望成为汽车、轮船、飞机等发动机部件的理想材料,能大大提高发动机效率、工作寿命和可靠性。纳米卫星可以随时向驾驶人员提供交通信息,帮助其安全驾驶。 希望答案让你满意 更多8条 

纳米科学、纳米技术是在0。10到100纳米尺度的空间内研究电子、原子和分子运动规律及特性。纳米材料是纳米技术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国际上竞争的热点和难点。碳纳米管自从1991年被发现以来,就一直被誉为未来的材料。碳纳米管在强度上大约比钢强100倍,其传热性能优于所有已知的其它材料。碳纳米管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在常温下导电时,几乎不产生电阻。纳米陶瓷材料在1600摄氏度高温下能像橡皮泥那样柔软,在室温下也能自由弯曲。从1998年世界上第一只纳米晶体管制成,到1999年100纳米芯片问世,使20世纪最后10年世界上出现的“纳米热”进一步升温。 纳米复合、塑胶、橡胶和纤维的改性,纳米功能涂层材料的设计和应用,将给传统产生和产品注入新的高科技含量。专家指出,纺织、建材、化工、石油、汽车、军事装备、通讯设备等领域,将免不了一场因纳米而引发的“材料革命”现在我国以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注册的公司有近100个,建立了10多条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生产线。纳米布料、服装已批量生产,象电脑工作装、无静电服、防紫外线服等纳米服装都已问世。加入纳米技术的新型油漆,不仅耐洗刷性提高了十几倍,而且无毒无害无异味。一张纳米光盘上能存几百部,上千部电影

国际应用陶瓷技术杂志官网

我国的陶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的成就,它在我国的文化和工艺发展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一)陶器的起源和演变陶器是人类最早的手工业制品,陶器的产生与人类从游猎生活逐步过渡到定居生活并从事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恩格斯曾对陶器的发明作如下叙述;“可以证明,在许多地方,或者甚至在一切地方,陶器都是由于用粘土涂在编制或木制的容器上而发生的,目的在于使其能耐火。因此,不久之后,人们便发现成形的粘土,不要内部的容器,也可以用于这个目的。”陶器的出现也标志着人类文化开始从旧石器时代跨入了新石器时代。我国陶器起源于何时,随着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不断发现而众说纷经,到目前为止,我国最早陶器在北方和南方都有发现。北方中原地区发现的裴李岗遗址中的陶器,根据+!(测定年代,为公元前(’)#’ , (-%)年,距今约-%%% 年;!)* 年发现的磁山遗址中的陶器,距今约*#%% 年之久。南方的浙江省余姚河姆渡村遗址中的陶器,根据测定也距今约*%%% 年之久。这些最早出现的陶器大都是泥质和夹砂红陶、灰陶和夹碳黑陶。河姆渡的夹碳黑陶使用的是含/01#量较低(!& ’$ 2 !& -$)的绢云母质粘土,烧成温度为-%% 2 )%%3。随着陶器制作的不断发展,到新石器时代的晚期,已发展到以彩陶和黑陶为其特色的史前文化。!"#! 年在河南渑池县仰韶村,首先发现了红黑花纹的彩陶片与磨制过的石器共存。考古学家称这一时代的文化为“仰韶文化”,又称“彩陶文化”。据测定,早期仰韶文化的彩陶其年代距今约$%&& 年。此后,在山西、陕西、甘肃、新疆、宁夏以及内蒙古等地陆续有同样的发现。仰韶文化的陶器分布很广,陶器壁厚薄相当均匀,造型端正,色彩大部分为灰红色,上面画有红色、黑色或紫色花纹。河南仰韶村夹砂红陶器孔隙度#莫氏硬度%,氧化气氛烧成。与中原仰韶文化同时的,还有西北地区的甘肃仰韶文化,鲁中南和苏北地区的大汉口文化,太湖流域的马家浜文化,以及华中地区的大溪文化。大汶口文化发掘于山东泰安大汉口,大约开始于公元前%&&& 年,早期以红陶为主,均用手制,彩陶有红、白、黑、赭数种,至中后期使用了陶车,晚期以灰陶为主。马家浜文化是河姆渡文化的直接继承者,其年代为公元前%’)& * +’&& 年,陶器以夹砂和泥质红陶为主,并有部分泥质灰陶以及少量黑陶,早期仍用手制,器表多施红色陶衣,到晚期则出现轮制。到新石器时代晚期,长江以北已从仰韶文化过渡到龙山文化,长江以南则从马家浜文化进入到良渚文化。从公元前#&&& 年到进入青铜时代的时期,陶器的制作已有较大发展,并有明显的时代风貌,其中最突出的为龙山文化的陶器。!"#, 年在山东历城县龙山镇城子崖,发现了许多黑色的陶器,考古学家称之为“黑陶”,并称这一时期的文化为“龙山文化”,又称“黑陶文化”。龙山文化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及东部沿海的广大地区,它是继大汶口文化发展而来的东方古老文化。解放后在山东、河南、陕西、山西、河北和江苏等省,发现了数百处龙山文化遗址。龙山黑陶在烧制技术上有了显著进步,它广泛采用了轮制技术,因此,器形浑圆端正,器壁薄而均匀。黑陶中最精制的制品,表面打磨光滑,乌黑发亮,薄如蛋壳,厚度仅! --,人称“蛋壳陶”。山东城子崖龙山文化薄胎黑陶,孔隙度!)(,莫氏硬度+,通体墨黑,烧成温度!&&&左右。黑色是用烟熏法渗碳造成的。龙山文化时期,除黑陶外,也有灰陶、红陶、黄陶和白陶,但数量不多。以上是我国史前时期陶器的演变情况,距今约+)&& 年以前。进入有文字记载的殷商时代,在河南安阳曾发掘出距今约+&&& 年的商代刻纹白陶,后在郑州和辉县都有发现。郑州二里同殷代硬陶,颜色上红带黄,烧成温度(!!"# $ %#)&,说明陶器的烧成温度不断提高。特别应予提及的是商代除出现白陶外,极少量的釉陶在郑州早期遗址和安阳晚期遗址中发现,安阳殷代晚期釉陶,其孔隙度#’%(),莫氏硬度(,釉色浅黄,坯色土黄带红,烧成气氛氧化,釉层厚#’#!**,石灰釉。商代陶器从无釉到有釉,在技术上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是制陶技术上的重大成就,为从陶过渡到瓷创造了必要条件,这一时期釉陶的出现可以看成是我国陶瓷发展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周代在釉陶方面继承了殷商时代的传统,出土的釉陶数量很多,器形均为更式,釉色略呈青色。西周张家坡陶碎片中+,- 含量较高,达/’ 01),烧成温度(!%## $ 2#)&,气孔体积分数0’ %%);山西侯马东周釉陶的孔隙度为#’!/),烧成温度(!%2# $ 2#)&,胎内结构较细,孔隙较少。从这些碎片的显微结构来看很接近陶器的结构,但在原料处理和坯泥炼制上还比较原始。周代在陶器应用方面的一个重要发展是把陶器的应用扩大到建筑方面,砖瓦已开始成为建筑中的重要材料,烧制砖瓦也成了陶业中的重点业务。尤其至秦代(公元前%%! 3 前%#( 年)用大量砖瓦修建长城和阿房宫,说明建筑陶瓷材料已大量使用。!104 年在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墓东侧出土的巨型兵马陶涌,其尺寸类同真人真马,造型生动,工艺精巧,是罕见的古代巨型雕塑品,说明秦代陶工在陶俑成形和烧造方面的完美无缺,这是我国陶瓷工艺发展史上辉煌的成就。两汉(公元前%#(—公元%%# 年)是我国陶器制造很发达的时代,这时各地已设置制陶工场,大量生产陶器,尤其是釉陶,已发展到很高的水平,釉陶在两汉末年已成为了一种正常的生产。汉代釉陶的釉色有翠绿、赭黄、铜绿、灰青等,基本上都属于铅釉,只是含有不同含量的氧化铜或氧化铁。铅釉的熔融温度低,较适宜于烧成温度不高的陶器。硬陶上的灰青釉是一种高钙石灰釉,含5- 量在!4) 3 %#)。随着使用原料的选择和精制、烧成温度的提高,又使用了石灰釉,使汉代末期的釉陶已向胎质更致密、釉层更光亮、透明而均匀、胎釉结合更好的瓷器过渡。汉代以后,釉陶逐渐发展成瓷器,无论从釉面和胎质来看,瓷器的出现无疑是釉陶的一大飞跃。但作为致密度和光泽度都不及瓷器的陶器来说,并没有因为瓷器的出现而逐渐消失。陶器由于其密度较小,很少变形,易于制造大件器物,脆性相对较小等特点,加之原料易得,烧成温度低,工艺技术要求不高,日用陶器在民间需要量大,故陶器虽然经过若干曲折,但一直经久不衰,与瓷器并存到现在。历代在陶器的品种上也不断出现新的品种,如唐代的三彩陶很负盛名,称为唐三彩,唐三彩系发展了汉代的低温铅釉,用绿(以!"# $ 着色)、黄褐(以%&’ $ 着色)、蓝〔以(!()*)# + 着色〕和紫(主要色剂为,-,而%&、!( 起调色作用)的釉色施在雕塑产品及实用器物上,变化多端,堂皇华丽。宋代以后在江苏宜兴地方兴盛起来的紫砂陶器等等,都是曾经在历史上煌赫一时,至今声名不衰的著名陶器。陶器的发展,不仅在釉和装饰上有不断的发展,同时在原料的选择、烧成温度、加工处理、胎釉结合等方面也日益精作,生产出外表上可与细瓷器媲美的现代细陶器(精陶器)。另外,陶器的多孔结构具有过滤性和吸附性,也具有隔热隔音等优良性能,在现代陶瓷工业中出现的称为多孔陶瓷的新种类,充分利用了多孔结构材料的特性,在多种工业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以看出,陶器作为陶瓷发展史上的早期制品,经过演变与发展,直到现在,仍不失为具有其特色的一大系列陶瓷制品,它对人民生活和工业建设从古到今都起到了应有的积极作用,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二)由陶到瓷的发展过程和瓷器的发明从陶器到瓷器是我国陶瓷生产史上的一个重大飞跃,世界人民公认瓷器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中国是瓷器的祖国。关于由陶到瓷的发展过程,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李家治等,较全面的总结了自新石器时代一直到明、清近/// 年我国陶瓷工艺的发展的过程,科学的指出:我国之所以能够由陶过渡到瓷,主要是由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经过长期的实践,在制陶工艺上取得辉煌成就的基础上,又逐步提高认识,积累经验,在原料的选择和精制、炉窑的改进和烧成温度的提高、釉的发现和使用等方面有了新的突破。于是远在’/// 多年前的商、周时代,即创造了釉陶或原始瓷器。又经过0/// 多年的过渡时期,使原始瓷器的工艺更为成熟,遂在三国、魏、晋时期或更早一些的汉代,完成由陶向瓷的过渡,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这里,提出了我国陶瓷工艺发展的三个重大突破和我国陶瓷发展的三个阶段。三个重大突破即是原料的选择和精制、炉窑的改进和烧成温度的提高、釉的发现和使用。前一个突破是陶向瓷发展的内因根据,后两个突破是陶向瓷发展的外因条件。三个阶段即是陶器、原始瓷器(过渡阶段)、瓷器。并指出由陶向瓷过渡中在化学组成中起相当重要作用的!"#$%,由陶器中含量为&’以上,降到原始瓷器的%’左右,然后再降到瓷器(’左右。正是由于!"#$%含量的降低,才使烧成温度有提高的可能。我国学者刘秉诚"从传统陶瓷的表观结构出发,认为我国陶瓷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三个重大飞跃:商、周时代的釉陶是陶器的第一个飞跃;从釉陶发展到具有半透明的釉,而股还是欠致密的瓷器,是又一个飞跃;以后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更具有半透明的胎的瓷器,是第三个飞跃。并指出,自新石器时代到商代,陶器开始有釉,发展为釉陶,尽管釉陶的釉还不够好,但由无釉到有釉,而且胎也比较烧结,这毕竟应当算是一个大的飞跃。如安阳殷代晚期釉陶的孔隙度为)*#&’,釉层浅黄,坯土黄带红。山西侯马东周釉陶的孔隙度为)*(+’,烧成温度((#%) , #))-,釉层浅黄,釉浅土黄。胎内结构较细,孔隙较少,釉层中有若干气泡。西周张家坡陶瓷碎片/0$ 含量较高,达+*12’,烧成温度((#)) , %))-,矿物组成:石英(%* )’;莫来石(1* +’;玻璃&2*&’;气孔体积分数1*##’,从这些碎片的显微结构看来已非常接近瓷器的结构,但在原料处理和坯泥练制上还比较原始。第二个飞跃是作出了比较美观的釉面。在早期,釉陶的釉层还比较薄( 3 )*)(44),光泽也不够好。自商代经汉魏以至北宋,尤以汉魏南方青瓷为代表,釉面“晶莹明彻,光润如玉”,釉层厚度由)* )(44 增长到)* (44 左右,并进行通体敷釉,似可称为第二个飞跃。在此阶段主要着重于釉的发展,由极薄的釉发展到形成一定厚度并且表面致密光润具有近代瓷感的釉。由于其观感上已与釉陶有很大的不同,发生了突变和飞跃,使当时人们意识到无法再以一个“陶”字继续混称下去,遂创造了“瓷”字来称呼这些当时有所发展的釉陶,从而逐渐发明了瓷器。但应明确,当时的瓷器着重于釉面的“晶莹明彻,光润如玉”,而不注重瓷胎,这种“重釉轻胎倾向”一直贯穿到宋代以来的五大名窑(汝、定、官、哥、均)。许多釉面呈现光润如玉的传世作品,其胎质则处于生烧或微生烧状态,尤以北方为甚,这是由于未注意到加入适量熔剂,使胎质烧结,达到瓷化所致。同时也可能是有意识地为了防止窑和产品变形。第三个飞跃是瓷器由半透明釉发展到半透明胎。江西景德镇由于具有适宜的原料,首先产生了这个飞跃。宋代景德镇湖田、湘湖窑的影青瓷的胎的白度和半透明度都很高,已接近现代细瓷的水平,可作为标志。景德镇一带的陶瓷原料有其地质特点,不仅具有高岭村附近的白土(相当于片状高岭石和管状埃洛石的混合物),并且主要矿物为石英和水云母类矿物、以及部分高岭石或长石的各种瓷石。故景德镇瓷器的配方不同于目前的长石质瓷器,而属于水云母质系统。即以水云母作熔剂的高岭! 石英! 水云母质瓷胎和石灰石! 石英! 水云母质瓷釉的瓷器。于是,为具有半透明釉的瓷发展到具有半透明胎的瓷创造了条件。这三个重大飞跃的观点,不仅可以概括解释由陶到瓷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上的“质变”现象,而且特别适合于用来说明:随着人类社会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陶瓷科学领域中的“飞跃”现象将像在其它科学技术领域中一样,继续出现许多光耀夺目的成果,如近年航天飞机外壳上所用的陶瓷耐热耐磨绝缘材料,以及近代材料科学领域内出现的各种技术陶瓷和特种功能陶瓷,其用料和制作工艺已超出传统陶瓷的范畴,则可看作是陶瓷发展的第四个“飞跃”。瓷器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但是关于我国瓷器起源的具体年代,历来各家说法颇不一致,产生分歧的原因主要是衡量古代瓷器的标准不同,或者对瓷器的涵义理解不同。再加上我国地下文物陆续出土,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认识。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李家治等,全面总结了我国由陶到瓷的工艺发展,并结合近年来在浙江上虞龙泉塘西晋墓出土的越窑青釉瓷片和上虞小仙坛出土的东汉越窑青釉瓷片进行研究,指出:无论在组成上或工艺上,这些瓷片都已达到近代瓷器的标准,它的组成除"#$%&和’(%$的含量较高,而使瓷胎呈较深的灰白色外,其烧成温度已达)&** + )&)*,,吸水率为*-$/和*-$0/,显气孔率为*- 1$/和*- 2$/,在光学显微镜下,可看到瓷胎里有发育较好的莫来石晶体,石英颗粒较细,还可看到它的熔蚀边,有较多的玻璃态,烧结程度较好,微透光。因而进一步认为我国在公元! " # 世纪的东汉时代即已出现瓷器。也有人指出,我国传统“瓷器”这个概念主要是以釉为主来确定和划分的,瓷胎方面既包括致密烧结和完全瓷化的,也包括未充分烧结和瓷化程度差些的。在东汉到五代这段历史时期内,南北方青瓷胎的瓷化程度并不与时代发展成正比关系。从商周到唐宋,我国陶瓷器只是釉层厚度有较明显的增长,至于胎质的孔隙度和烧成温度,并未看到明显或突出发展的趋势。因而,不能用现代成瓷标准对当时的制品进行内外通体衡量。从出土的三国至晋时代南方的青瓷来看,这些传世魏晋间的完整瓷器,其釉层由薄而厚,已增至$%!$&& 左右,并进行了通体敷釉,胎质也逐渐趋向致密,不吸水,瓷化程度较高,这时已普遍选用优质粘土矿物原料作成坯体,在釉料中存在铁质,于还原焰中烧成泛青色调,大大改善了以往粗糙晦暗的观感。由此表明,东汉末至三国,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由于考虑到现存完器如东汉(公元#’ " ##$ 年)的青瓷四系罐,表面上看来还明显地逊于西晋初期(公元#(’—#)$ 年)的青釉瓷羊和三国吴(公元###—#)$ 年)的青瓷卧羊。同时,东汉到西晋时间跨度较大,如何为中国瓷器的始期划限,值得商榷。若考虑;!已经出土的魏晋完器釉面具有明显瓷化质感的表现特性表征;"现存典籍中的“瓷”字开始出现于魏晋;#国外著名的科学技术史料〔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也承认,在瓷器方面,西方落后于中国!! " !* 个世纪。不妨先暂定为魏晋或汉晋,俟掌握更多的有关实物和研究成果后再行推敲论定。(三)我国历代瓷器的成就我国瓷器在汉、晋时期完成由陶向瓷过渡以后,进入了普遍发展时期。在南北朝(公元+#$—’), 年)青釉瓷器大量生产,不仅在南方,同时在北方青瓷生产也有极大的进展。到了隋唐时代(公元’)!—,$- 年)瓷器的发展进入了成长阶段。当时的经济、文化颇为发达,由于生活的需要和禁用铜器的结果,陶器制造业有了更大的发展,瓷器的使用已很普遍,瓷器生产已普遍使用高火度烧成,胎质更为坚致。隋代已出现白釉瓷器。唐代瓷器产区已分布很广,并正式出现“窑”的专称。其中以越窑(浙江余姚)的青瓷和邢州的白瓷齐名全国。古人有诗云:“邢客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人评“邢瓷类银、类雪”,“越瓷类玉、类冰”。到五代江西景德镇胜梅亭窑的白瓷,其白度达!"#,空隙度为"$%,已接近现代细瓷的水平。宋代(公元’("—&)!’ 年),我国南北各地的窑业,继承唐代传统,得到了极大发展,造瓷地区逐渐扩大,当时有官、越、定、钧、汝五大名窑。官窑北宋时在河南开封,南宋时在浙江临安(杭州),北宋官窑一说是汝窑的贡器,釉色主要是粉青。越窑在浙江余姚,继承唐代越密的传统,以秘色著称。定窑有北定、南定两处,北定在河北曲阳,南定在江西景德镇,定窑继承了邢窑制瓷传统,以白釉为主,兼出红、紫、黑、绿定,花纹加工有划花、刻花、印花三种。钧窑在河南禹县神((*+)(!))镇,钧窑是应用钢红釉最早的窑,其釉色丰富多彩,并创造出窑变花釉,著名的釉色有茄波紫、朱砂红、胭脂斑、鸡血红、雨过天晴、葱翠青等,钧窑的铜红釉和窑变花釉对以后的国际上著名的景德镇铜红釉和窑变影响极大。据研究,所有的钩窑系釉都是液, 液分相釉,蓝钧釉的乳光蓝色和官钧紫红色窑变釉中的蓝色斑纹都是釉中的分相液滴引起的光散射效应。汝窑在河南临汝,汝窑制品以卵青色为主,器物通体有极细纹片,其釉青色是我国烧瓷技术采用铁还原着色的一个划时代发展。此外,陕西的耀州窑,福建的建窑,江西的吉州窑,浙江的哥窑、弟窑、象州窑,河北的磁州窑,北宋和辽对峙时期的辽瓷,南来和金对峙时期的金钧窑,也都是当时比较著名的窑场。耀州窑以青釉为主,近似汝窑产品,装饰多用凸雕与印花,如串枝莲、莲瓣碗等,简朴壮美,为其它各窑所不及。建窑中最著名的是黑釉瓷,人称黑建,釉黑而滋润,并半透出银色白波纹如免毫状,有兔毫、油滴、玳瑁斑等名贵铁系花釉。吉州窑在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品种相当丰富,釉色有青釉、绿釉、黑釉和白釉等,其中油滴、兔毫、玳瑁、鹧鸪斑和木叶、剪纸等釉色最为著名。浙江的哥窑、弟窑相传皆为龙泉窑系,龙泉窑继承唐代越窑的优良传统,制造青瓷,誉满海内外。龙泉青瓷有两种主要类型,即黑胎青瓷和白胎青瓷,相传为章姓兄弟二人所主之窑,黑胎青瓷为哥窑型龙泉青瓷,白胎青瓷为弟窑型龙泉青瓷。哥窑青瓷土脉细紫,质颇薄,色青,浓淡不一,有紫口铁足,多断纹,号百圾碎,冠绝当时;弟窑青瓷质厚,用白土造器,外涂幻水翠浅,纯粹如美玉,影露白痕,无纹片,是整个龙泉窑系的主流。龙泉瓷釉在五代北宋属石灰釉,南宋元明属石灰, 碱釉,其高温粘度较高,釉面光泽柔和,应看作是一个创造性的进步。磁州窑在今河北彭城镇,有白器和黑器,其装饰以黑白色彩对比为主要特点,在白釉上用黑色、储色、茶·色等色调作画,还有黑底褐彩等,开创了用笔彩绘装饰的新途径,为宋以后的青花和五彩瓷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广东、山西、山东、甘肃、安徽、四川、云南等省也普遍开始生产陶瓷。景德镇自汉代生产陶器开始,唐初已能烧造瓷器,宋以“景德年制”置镇,习称景德镇,后正式命名,大量生产“色白花青”的影青瓷。所谓影青瓷是指当时以景德镇为代表的一些窑场所生产的釉面呈色青白的瓷器,而“色白花青”特指有刻印花纹的青白釉瓷器。北宋末年间有红釉器制作。至南宋年间,则仿定窑生产白釉瓷器。南宋以后,特别是从明代开始,江西景德镇成为我国瓷业的中心,逐渐成为我国瓷器的代表,对世界各国有很大的影响。元代(公元!"#!—!$%& 年)初期,南北瓷窑很多遭到破坏,独有景德镇在原有基础上继续获得发展。当时蒙古帝国横跨欧亚,中西交往频繁,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景德镇的瓷业生产。景德镇除继续烧造青白瓷外,又创烧了卵白釉、黑釉等,并绘制了红绿彩与金彩等釉上彩绘瓷器。特别是青花与釉里红两种釉下彩绘瓷器的烧造成功,使我国瓷器的装饰艺术别开生面,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除景德镇瓷器外,龙泉的青瓷也大量出口。明代(公元!$%&—!%’’ 年)以来景德镇逐渐成为全国瓷业的中心,景德镇的制瓷工艺继承了历代的优秀传统,在技术上和艺术上都有了极大的发展。从原料的开采、精选、胎釉配方的改进、成形、干燥、烧成和装饰等一系列的工艺过程都有显著的进步。如当时已能烧制“半脱胎”和“大龙缸”等大型制品。当时四方名工巧匠集聚景德镇,除发展本地区的优良传统外,还吸取和继承了国内外著名瓷区的工艺特点,仿制过宋代窑场的各种色釉,如汝、官、钧、龙泉,釉色逼真,甚至超过原物,有的派生出新,更有发挥,基本上可以代表我国这一时代传统制瓷工艺的综合成就。当时有名的制品有:永乐时创制的白釉脱胎瓷,宣德时用低锰高铁的钻料为着色剂的青花,用铜为着色剂的雾红釉和釉里红,成化时的五彩和斗彩等。尤其是宣德青花,幽茜明艳,被称为“开一代未有之奇”。除景德镇外,河北彭城、浙江处州(龙泉)、福建德化、江苏宜兴、广东石湾等地都有各具一格的发展。清代(公元!%’’—!(!! 年)初叶,我国的制瓷工艺进入了十分成熟的阶段。此时仍以景德镇为中心,选瓷规模更大,制瓷技术达到历史上的空前水平,制品种类更为丰富。除继承前人之外,又接受了一些外来的影响,釉彩由五彩、斗彩发展到粉彩与珐琅彩,并创造了各种低温和高温颜色釉,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制品尤其精巧华丽。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卓越的成就之一,不但在我国陶瓷史上永远闪烁着光辉,而且在世界陶瓷史上也占有灿烂的一页。清代名窑除景德镇外,还有石湾、宜兴、德化、博山等地,至清末湖南醴陵瓷业一鸣惊人,成为后起之秀。(四)制瓷技术的外传及其对世界陶瓷的影响中国瓷器对世界各国的影响很大,在文化发展和瓷器制造技术方面都有过直接与间接的影响。远在唐代。中国瓷器即以新兴的商品进入国际市场,东销日本,西销印度、波斯以及埃及。两宋时对外通商范围和贸易数量都超过唐代,瓷器仍是主要出口商品之一。当时来中国通商的有大小!" 余国,对外贸易中心逐渐由广州扩展到泉州,荷兰商人由泉州贩运瓷器至欧洲,取得很大利润。明代郑和七次下西洋,所经各国在政治上、贸易上、文化上都和中国发生了密切关系,从而互市不绝。每次使节往来,中国政府的“赏赍品”中必有瓷器。外国人对中国瓷器视如奇珍异宝,纷纷到中国大量采购。所输出的瓷器,绝大部分是景德镇所产,以青花瓷器居多,其次是龙泉青瓷。清代初期到中叶,中国瓷器除在欧洲有广大市场外,其它如美、非、大洋各洲也都直接或间接来购买中国瓷器。中国瓷器自# 世纪初传到世界各国后,各国竟相仿造。埃及人从法特米王朝(公元$%$—&& 年)开始仿制。&’ 世纪波斯人仿造的瓷器中有中国式凤凰图案。伊拉克、叙利亚、土耳其等国所制瓷器的风格,均能不同程度地看出一些中国的影响。&(#" 年前后,意大利威尼斯人从阿拉伯人学会中国制瓷技术,造出了半透明瓷器。 世纪中叶(&%## 年)法国首先仿制中国瓷器,制成青花软瓷。&%’( 年,荷兰的德尔夫特学会了制造软质瓷方法,至此仿造的中国瓷器都属于软质瓷。直到") 年,德国迈森国家瓷厂的鲍特盖尔制成第一批硬质瓷,这是欧洲仿造中国瓷器之最先成功者。当时,他能仿制中国白瓷、宜兴紫砂器和宜钧。然后英国于!" 年,法国于%" 年,瑞典在!) 年,丹麦于%" 年相继生产出硬质瓷,而美国瓷器于&)$" 年始在特伦顿出现。值得一提的是在&* 年和** 年法国人传教士殷弘给神父,曾两次将景德镇制造瓷器的实况,详细地向法国报告。当时,他以神父身份搜集了景德镇制瓷工艺的详细材料。对欧洲瓷器的制造有过很大的作用。在东方,梁贞明四年(公元!"# 年)朝鲜学会了中国的制瓷技术并在康津设窑厂烧造瓷器,能仿制越窑、汝窑、磁州窑、龙泉窑等各窑的制品,到"$ 世纪也能仿制景德镇的青花白瓷。以后中国的制瓷技术由朝鲜传到日本。南来嘉定十六年(公元"%%& 年)日本人加藤四郎左卫门氏随道元禅师到我国福建学习制陶技术六年,回国后在濑户地烧制黑釉炻瓷器,后人称之为“濑户物”,称加藤氏为日本的“陶祖”。明正德时期,日本又派人来中国景德镇学习制作青花白瓷,归国后在有田设窑烧造瓷器,称“有田烧”。清初日本又有人到中国继续吸取经验。越南于"$ 世纪初邀请中国技师教授制瓷。泰国在公元’!$ 年窑、青花等瓷。从上述简况来看,世界各国的瓷器发展都比中国晚得多,他们中间,虽然由仿制中国瓷器而逐渐创立自己的风格,但在早期瓷器的纹饰和造型等方面以及工艺制作过程,都还很容易直接或间接找出其源自中国的痕迹。中国瓷器,为人类文化的进步所做出的重大贡献,是值得我们引以自豪的。

国际陶瓷期刊送审需要1-3个月。国际陶瓷期刊审稿周期在1-3个月左右,具体周期以杂志社公布为准。期刊外审是期刊审稿的第二环节,外审是由外部专家组成的,通常有2-3人,审稿组的外部专家一般是专业内对本专业本研究方向颇有研究的专业人士,对文章中所涉及的专业领域内的内容进行审核,以确保文章的专业性、严谨性和客观性。

国际应用陶瓷技术杂志官网电话

下面都是材料学的刊物,很多哟。序号 杂志全名 中译名1 NATURE 自然2 SCIENCE 科学3 SURFACE SCIENCE REPORTS 表面科学报告4 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 材料科学进展5 PROGRESS IN SURFACE SCIENCE 表面科学进展6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物理评论快报7 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R-REPORTS 材料科学与工程报告8 ADVANCES IN POLYMER SCIENCE 聚合物科学发展9 ADVANCED MATERIALS 先进材料10 ANNUAL REVIEW OF MATERIALS SCIENCE 材料科学年度评论11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应用物理快报12 PROGRESS IN POLYMER SCIENCE 聚合物科学进展13 CHEMISTRY OF MATERIALS 材料化学14 PHYSICAL REVIEW B 物理评论B15 ADVANCES IN CHEMICAL PHYSICS 物理化学发展16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材料化学杂志17 ACTA MATERIALIA 材料学报18 MRS BULLETIN 材料研究学会(美国)公告19 BIOMATERIALS 生物材料20 CARBON 碳21 SURFACE SCIENCE 表面科学22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应用物理杂志23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化学气相沉积24 JOURNAL OF BIOMEDICAL MATERIALS RESEARCH 生物医学材料研究25 IEEE JOURNAL OF QUANTUM ELECTRONICS IEEE量子电子学杂志26 CURRENT OPINION IN SOLID STATE & MATERIALS SCIENCE 固态和材料科学的动态27 DIAMOND AND RELATED MATERIALS 金刚石及相关材料28 ULTRAMICROSCOPY 超显微术29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B 欧洲物理杂志 B30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 美国陶瓷学会杂志31 APPLIED PHYSICS A-MATERIALS SCIENCE & PROCESSING 应用物理A-材料科学和进展32 NANOTECHNOLOGY 纳米技术33 JOURNAL OF VACUUM SCIENCE & TECHNOLOGY B 真空科学与技术杂志B34 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 材料研究杂志35 PHILOSOPHICAL MAGAZINE A-PHYSICS OF CONDENSED MATTER STRUCTURE DEFECT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哲学杂志A凝聚态物质结构缺陷和机械性能物理36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ON-EQUILIBRIUM PROCESSING 非平衡加工技术国际杂志37 JOURNAL OF NEW MATERIALS FOR ELECTROCHEMICAL SYSTEMS 电化学系统新材料杂志38 JOURNAL OF VACUUM SCIENCE & TECHNOLOGY A-VACUUM SURFACES AND FILMS 真空科学与技术A真空表面和薄膜39 DENTAL MATERIALS 牙齿材料40 JOURNAL OF ELECTRONIC MATERIALS 电子材料杂志41 JOURNAL OF NUCLEAR MATERIALS 核材料杂志42 INTERNATIONAL MATERIALS REVIEWS 国际材料评论43 JOURNAL OF NON-CRYSTALLINE SOLIDS 非晶固体杂志44 JOURNAL OF MAGNETISM AND MAGNETIC MATERIALS 磁学与磁性材料杂志45 OPTICAL MATERIALS 光学材料46 IEEE TRANSACTIONS ON APPLIED SUPERCONDUCTIVITY IEEE应用超导性会刊47 METALLURGICAL AND MATERIALS TRANSACTIONS A-PHYSICAL METALLURGY AND MATERIAL 冶金与材料会刊A——物理冶金和材料48 THIN SOLID FILMS 固体薄膜49 JOURNAL OF PHYSICS D-APPLIED PHYSICS 物理杂志D——应用物理50 INTERMETALLICS 金属间化合物51 PHILOSOPHICAL MAGAZINE B-PHYSICS OF CONDENSED MATTER STATISTICAL MECHANICS 哲学杂志B-凝聚态物质统计力学52 SURFACE & COATINGS TECHNOLOGY 表面与涂层技术53 JOURNAL OF BIOMATERIALS SCIENCE-POLYMER EDITION 生物材料科学—聚合物版54 MATERIALS RESEARCH INNOVATIONS 材料研究创新55 BIOMETALS 生物金属56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STICITY 塑性国际杂志57 SMART MATERIALS & STRUCTURES 智能材料与结构58 ADVANCES IN IMAGING AND ELECTRON PHYSICS 成像和电子物理发展59 SYNTHETIC METALS 合成金属60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MATERIALS IN MEDICINE 材料科学杂志—医用材料61 SCRIPTA MATERIALIA 材料快报62 COMPOSITES PART A-APPLIED SCIENCE AND MANUFACTURING 复合材料 A应用科学与制备63 MODERN PHYSICS LETTERS A 现代物理快报A64 SEMICONDUCT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半导体科学与技术65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CERAMIC SOCIETY 欧洲陶瓷学会杂志66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应用表面科学67 MATERIALS TRANSACTIONS JIM 日本金属学会材料会刊68 PHYSICA STATUS SOLIDI A-APPLIED RESEARCH 固态物理A——应用研究69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B-SOLID STATE MATERIALS FOR ADVANCED TECH 材料科学与工程B—先进技术用固体材料70 CORROSION SCIENCE 腐蚀科学71 JOURNAL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SOLIDS 固体物理与化学杂志72 JOURNAL OF ADHES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粘着科学与技术杂志73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FRACTORY METALS & HARD MATERIALS 耐火金属和硬质材料国际杂志74 SURFACE AND INTERFACE ANALYSIS 表面与界面分析75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ORGANIC MATERIALS 无机材料国际杂志76 SURFACE REVIEW AND LETTERS 表面评论与快报77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STRUCTURAL MATERIALS PROPERTIES MICROST 材料科学和工程A—结构材料的性能、组织与加工78 NANOSTRUCTURED MATERIALS 纳米结构材料79 IEEE TRANSACTIONS ON ADVANCED PACKAGING IEEE高级封装会刊80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ATIGUE 疲劳国际杂志81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合金和化合物杂志82 JOURNAL OF NONDESTRUCTIVE EVALUATION 无损检测杂志83 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C-BIOMIMETIC AND SUPRAMOLECULAR SYSTEMS 材料科学与工程C—仿生与超分子系统84 JOURNAL OF ELECTROCERAMICS 电子陶瓷杂志85 ADVANCED ENGINEERING MATERIALS 先进工程材料86 IEEE TRANSACTIONS ON MAGNETICS IEEE磁学会刊87 PHYSICA STATUS SOLIDI B-BASIC RESEARCH 固态物理B—基础研究88 JOURNAL OF THERMAL SPRAY TECHNOLOGY 热喷涂技术杂志89 MECHANICS OF COHESIVE-FRICTIONAL MATERIALS 粘着磨损材料力学90 ATOMIZATION AND SPRAYS 雾化和喷涂91 COMPOSI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复合材料科学与技术92 NEW DIAMOND AND FRONTIER CARBON TECHNOLOGY 新型金刚石和前沿碳技术93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 IN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建模与模拟94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RMOPHYSICS 热物理学国际杂志95 JOURNAL OF SOL-GE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溶胶凝胶科学与技术杂志96 HIGH PERFORMANCE POLYMERS 高性能聚合物97 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CS 材料化学与物理98 METALLURGICAL AND MATERIALS TRANSACTIONS B-PROCESS 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冶金和材料会刊B—制备冶金和材料制备科学99 COMPOSITES PART B-ENGINEERING 复合材料B工程100 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水泥与混凝土研究101 JOURNAL OF COMPOSITE MATERIALS 复合材料杂志102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材料科学杂志103 JOURNAL OF ENGINEERING MATERIALS AND TECHNOLOGY-TRANSACTIONS OF THE ASME 工程材料与技术杂志—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会刊104 MATERIALS RESEARCH BULLETIN 材料研究公告105 JOM-JOURNAL OF THE MINERALS METALS & MATERIALS SOCIETY 矿物、金属和材料学会杂志106 JOURNAL OF BIOMATERIALS APPLICATIONS 生物材料应用杂志107 FATIGUE & FRACTURE OF ENGINEERING MATERIALS & STRUCTURES 工程材料与结构的疲劳与断裂108 JOURNAL OF ADHESION 粘着杂志109 COMPUTATIONAL MATERIALS SCIENCE 计算材料科学110 IEEE TRANSACTIONS O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EEE半导体制造会刊111 MECHANICS OF COMPOSITE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复合材料和结构力学112 PHASE TRANSITIONS 相变113 MATERIALS LETTERS 材料快报114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APPLIED PHYSICS 欧洲物理杂志—应用物理115 PHYSICA B 物理B116 ADVANCED COMPOSITES LETTERS 先进复合材料快报117 POLYMER COMPOSITES 聚合物复合材料118 CORROSION 腐蚀119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GLASSES 玻璃物理与化学120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MATERIALS IN ELECTRONICS 材料科学杂志—电子材料121 COMPOSITE INTERFACES 复合材料界面122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 BULLETIN 美国陶瓷学会公告123 APPLIED COMPOSITE MATERIALS 应用复合材料124 RESEARCH IN NONDESTRUCTIVE EVALUATION 无损检测研究125 PROGRESS IN CRYSTAL GROWTH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ATERIALS 晶体生长和材料表征进展126 JOURNAL OF COMPUTER-AIDED MATERIALS DESIGN 计算机辅助材料设计杂志127 CERAMICS INTERNATIONAL 国际陶瓷128 POLYMER TESTING 聚合物测试129 ADVANCED PERFORMANCE MATERIALS 先进性能材料 130 SEMICONDUCTORS 半导体131 URNAL OF BIOACTIVE AND COMPATIBLE POLYMERSJO 生物活性与兼容性聚合物杂志132 HIGH TEMPERATURE MATERIALS AND PROCESSES 高温材料和加工133 ADVANCES IN POLYMER TECHNOLOGY 聚合物技术发展134 COMPOSITE STRUCTURES 复合材料结构135 JOURNAL OF THE CERAMIC SOCIETY OF JAPAN 日本陶瓷学会杂志136 BIO-MEDICAL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 生物医用材料与工程137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B 现代物理国际杂志B138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ORETICAL PHYSICS 理论物理国际杂志139 INTEGRATED FERROELECTRICS 集成铁电材料140 MAGAZINE OF CONCRETE RESEARCH 混凝土研究杂志141 ACI MATERIALS JOURNAL 美国混凝土学会材料杂志142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LETTERS 材料科学杂志快报143 FERROELECTRICS 铁电材料144 BULLETIN OF MATERIALS SCIENCE 材料科学公告145 MATERIALS SCIENCE FORUM 材料科学论坛146 JSME INTERNATIONAL JOURNAL SERIES A-SOLID MECHANICS AND MATERIAL ENGINEERIN 日本机械工程学会国际杂志系列A-固体力学与材料工程147 MATERIALS CHARACTERIZATION 材料表征148 SYNTHESIS AND REACTIVITY IN INORGANIC AND METAL-ORGANIC CHEMISTRY 无机物及金属—有机物化学的合成和反应149 MATERIALS AT HIGH TEMPERATURES 高温材料150 HIGH TEMPERATURES-HIGH PRESSURES 高温—高压151 JOURNAL OF COMPOSITES TECHNOLOGY & RESEARCH 复合材料技术与研究杂志152 ACI STRUCTURAL JOURNAL 美国混凝土学会结构杂志153 MATERIALS & DESIGN 材料与设计154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材料与结构155 MATERIALS SCIENCE IN SEMICONDUCTOR PROCESSING 半导体加工的材料科学156 BRITISH CERAMIC TRANSACTIONS 英国陶瓷会刊157 MECHANICS OF COMPOSITE MATERIALS 复合材料力学158 JOURNAL OF COATINGS TECHNOLOGY 涂层技术杂志159 JOURNAL OF REINFORCED PLASTICS AND COMPOSITES 增强塑料和复合材料杂志160 MATERIALS AND CORROSION-WERKSTOFFE UND KORROSION 材料与腐蚀161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E-TECHNOLOGICAL SCIENCES 中国科学E技术科学162 CEMENT & CONCRETE COMPOSITES 水泥与混凝土复合材料163 MATERIALS EVALUATION 材料评价164 POLYMERS & POLYMER COMPOSITES 聚合物与聚合物复合材料165 JOURNAL OF MATERIALS SYNTHESIS AND PROCESSING 料合成与加工杂志166 ADVANCED COMPOSITE MATERIALS 先进复合材料167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TERIALS & PRODUCT TECHNOLOGY 材料与生产技术国际杂志168 JOURNAL OF MATERIALS IN CIVIL ENGINEERING 土木工程材料杂志169 HIGH TEMPERATURE MATERIAL PROCESSES 高温材料加工170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结构与建筑材料171 HIGH TEMPERATURE 高温172 RARE METAL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173 INORGANIC MATERIALS 无机材料174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WELDING AND JOINING 焊接科学与技术175 MATERIALS 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材料与制造工艺176 FERROELECTRICS LETTERS SECTION 铁电材料快报177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材料科学与技术杂志178 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AND PERFORMANCE 材料工程与性能杂志179 METALS AND MATERIALS INTERNATIONAL 国际金属及材料180 GLASS TECHNOLOGY 玻璃技术181 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 材料加工技术杂志182 JOURNAL OF POLYMER MATERIALS 聚合物材料杂志183 ADVANCED POWDER TECHNOLOGY 先进粉末技术184 JOURNAL OF ADVANCED MATERIALS 先进材料杂志185 SYNTHESE 合成186 GLASS SCIENCE AND TECHNOLOGY-GLASTECHNISCHE BERICHTE 玻璃科学与技术187 JOURNAL OF TESTING AND EVALUATION 测试及评价杂志188 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材料科学与技术189 POWDER METALLURGY AND METAL CERAMICS 粉末冶金及金属陶瓷190 MATERIALS SCIENCE 材料科学191 MATERIALS TECHNOLOGY 材料技术192 ADVANCED MATERIALS & PROCESSES 先进材料及工艺193 RARE METALS 稀有金属194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EDITION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材料科学版195 PLATING AND SURFACE FINISHING 电镀和表面修整196 JOURNAL OF INORGANIC MATERIALS 无机材料杂志197 MATERIALS WORLD 材料世界198 METAL SCIENCE AND HEAT TREATMENT 金属科学及热处理199 METALL 金属200 MATERIALS PERFORMANCE 材料性能 201 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 MANUFACTURING SCIENCE 材料加工与制造科学杂志202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F COMPOSITE MATERIALS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203 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ONENTS AND PACKAGING TECHNOLOGIES IEEE元件及封装技术会刊204 JOCCA-SURFACE COATINGS INTERNATIONAL JOCCA—国际表面涂层205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先进功能材料 206 ANNUAL REVIEW OF MATERIALS RESEARCH 材料研究年度评论207 MATERIALS TRANSACTIONS 材料会刊

百度知道 > 理工学科 > 工程技术科学添加到搜藏待解决SCI收录的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方面的国内外期刊都有那些? 悬赏分:50 - 离问题结束还有 13 天 17 小时望知情的回答下,最好是最新的,2008年或者提问者: 杰zhijie - 助理 二级 我来回答: 回答即可得2分,回答被采纳则获得悬赏分以及奖励20分 二级及以上用户登录后可以上传图片 参考资料: 匿名回答 积分规则 回答 共 6 条asdsad dwedwd wrewe

序号 英 文 刊 名 中 文 刊 名 ISSN SCIsearch SCI CDE 1 Acta Biochmica et Biophysica Sinca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0582-9879 6789 2 Acta Botanica Sinica 植物学报 0577-7496 89 3 Acta Ahimica Sinica 化学学报 0567-7351 6789 89 4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地质学报(英文版) US1000-9515 89 5 Acta Mathematical Sinica-New Series 数学学报(新辑,英文版) 1000-9574 89 6 Acta Mechanica Sinica 力学学报(英文版) 0567-7718 6789 7 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a 固体力学学报(英文版) 0894-9166 6789 8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 中国药理学报 0253-9756 6789 6789 9 Acta Physica Sinica- 0verseas Edition 物理学报(海外版) 1004-423X 6789 10 Acta PhySico-Chimica Sinica 物理化学学报 1000-6818 89 11 Acta Polymerica Sinica 高分子学报 1000-3304 89 12 AIgebra Colloquium 代数集刊(英文版) 1005-3867 89 13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 应用数学和力学(英文版) SZ0253-4827 89 14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生物医学与环境科学(英文版) 0895-3988 789 15 Chemical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ties-Chinese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0251-0790 6789 9 16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高等学校化学研究(英文版) 1005-9040 6789 17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中国海洋工程(英文版) 0890-5487 89 18 Chinese Annals of Mathematics Services B 数学年刊-B辑(英文版) SZ0252-9599 789 19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中国化学快报(英文版) 1001-8417 789 20 Chinese Journalo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中国化学工程学报(英文版) 1004-9541 6789 21 Chinese Journalo of Chemistry 中国化学(英文版) 1001-604C 6789 22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高分子学报(英文版) 0256-7679 6789 23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 0366-6999 6789 6789 24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中国物理快报(英文版) US0256-307X 6789 6789 25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科学通报(英文版) 1001- 6538 6 89 89 26 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 理论物理通讯(英文版) 0253- 6102 6789 6789 27 High Energy Physics and Nuclear Physics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0254-3052 6789 28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计算数学学报(英文版) 0254-9409 6789 29 Journal of Infrared and Millimeter Waves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1001-9014 89 30 Journal of Inorganic Materials 无机材料学报 1000- 324X 89 31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nal 国际钢铁研究学报(英文版) 1006-706X 89 32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材料科学技术(英文版) 1005-0302 6789 33 Journal of Rare Earths 稀上学报(英文版) 1002-0721 6789 34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 Sci Ed 武汉工业大学学报(材料科学,英) 341000-2413 6789 35 Progress in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1000-3282 6789 36 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自然科学进展(英文版) US1002-0071 6789 37 Rare Metal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1002-185X 89 38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A-Mathematics,Physics,Astronom 中国科学-A辑(数学,物理,天文学,英) 1006-9283 6789 6789 39 中国科学- B辑(化学,英) 100609291 6789 789 40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C-Life Sciences 中国科学- c辑(生命科学,英) 1006n9305 789 789 41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Earth Sciences 中国科学- D辑(地球科学,英) 1006-9313 789 789 42 Science in China Seried E-Technological Sciences 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英) 1006-9321 789 789 43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1003-6236 6789 44 Chinese Education and Society 中国教育与社会? US1061-1932 789 45 Chinese Law and Government 法律与政府? US0009-4609 89 46 Chinese Literature 中国文学cn1005-3050 FOOO9-4617 89 47 Chinese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中国社会学与人类学 US0009-4625 789 48 Chinese Studies in Philosophy 中国哲学研究 US0023-8627 7 9 49 Chinese Studies in History 中国历史研究 US0009-4633 789 50 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 当代思潮(中文版) 1097-1467 89

你去这个专业较强的有关大学的网站看看 上面应该有相关文献的出处的 例如清华北大哈工大等大学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