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循环研究杂志电子版

发布时间:

循环研究杂志电子版

E书伴侣Unwc 70 “E书伴侣”(unWC)是目前唯一一款专门用来释放用软件webcompiler制作的EXE电子书源文 /html/1/9/dlid=5979&dltypeid=1&pn=0&html 电子书制作利器--友益文书 V1 该软件是一款集资料管理、电子图书制作、多媒体课件制 /soft/html 电子图书制作利器-友益文书 1 该软件是一款集资料管理、电子图书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等于一体的多功能软件可用 /soft/htm 闪艺书人之友2006·挚诚版 778 本软件是闪艺文书世家系列产品之一,是一款包含信息采集、文档管理和电子书制作阅读功 /soft/htm E书伴侣unWC 70 “E书伴侣”unWC)是目前唯一一款专门用来反编译用软件webcompiler制作的EXE电子书源文 /soft/htm WebCompiler 2000 02 将多个HTML页面编译成可执行性文件的制作电子图书软件 /development/helpbuilder/html E书伴侣Unwc 60 释放用软件webcompiler制作的EXE电子书源文件 /utility/file/editor/html 开源办公软件KaiOffice V8 经典版 KaiOffice 是一套齐备文书处理、电子表格制作、演示文稿制作及网页制作等工具的办 /php?id=34472 ACD DeskTop Author 5 优秀的电子相册软件,可以轻松制作图文并茂的数码相册、电子书等 /design/image/html 友益文书 51 友益文书软件是一款绿色软件,不需安装可直接使用。用该软件制作的电子文书可直接生成 /html/1/0/dlid=8910&dltypeid=1&pn=0&html X2Net WebCompiler 41 WebCompiler用于将多个HTML页面(包括图像文件)编译成可执行性文件的制作电子图书软件 /soft/htm HTMLHelp ePublisher 1 配合微软的HTML Help Workshop使用的电子书籍制作软件 /development/helpbuilder/html unEbookEdit 20 Build 765 unEbookEdit是目前唯一一款专门用来反编译用软件ebookeditpro制作的EXE电子书源文件的 /soft/htm E书伴侣Unwc 50 Build 990 释放用软件webcompiler制作的EXE电子书源文件 /utility/file/editor/html delphi编程手册 V0 该电子文书由友益文书软件制作;本电子书2200多篇实用 /soft/html 笑话文集 V0 本电子书由电子书制作利器-友益文书软件制作;集成人笑 /soft/html 电子书制作利器--友益文书 V8 该软件是一款集资料管理、电子图书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等于一体的多功能软件? /php?id=27028 友益脑筋急转弯 V0 该软件是一款免费精典智力IQ软件,电子书制作利器-友益 /soft/html 开源办公软件KaiOffice V8 专业版 KaiOffice 是一套齐备文书处理、电子表格制作、演示文稿制作及网页制作等工具的办 /php?id=34473 派腾电子书库 0039 《派腾电子书库》是广州派腾软件最新开发的电子图书制作/阅读专用工具。适用于各类资 /soft/htm unEbookEdit 20 目前唯一一款专门用来反编译用软件eBook edit pro制作的EXE电子书源文件的工具软件。 /html/1/7/dlid=9437&dltypeid=1&pn=0&html E书伴侣unWC V10 Build 990 “E书伴侣”unWC)是目前唯一一款专门用来反编译用软件webcompiler制作的EXE电子书 /php?id=24436 unEbookEdit V64 unEbookEdit是目前唯一一款专门用来反编译。用软件eBook edit pro制作的EXE电子书 /php?id=26981 网版制作技术速成 0 《网版制作技术速成》,是一份专门讲解丝网印版的制作技术的电子书软件,图文并茂、通 /soft/htm 友益脑筋急转弯 该软件是一款免费精典智力IQ软件,电子书制作利器-友益文书软件制作,是脑筋急转? /php?id=49396 合同文书案例范本 0 该电子书由友益文书软件制作,提供大量合同范本和合同签订常识,无需绞尽脑汁,周到、 /soft/htm 合同文书案例范本 V0 该电子书由友益文书软件制作,提供大量合同范本和合同 /soft/html 法律法规案例绵集 0 本电子书由友益文书软件制作,包括房地产产典型案例、证券典型案例、环境保护典型案例 /soft/htm 法律法规案例绵集 V0 本电子书由友益文书软件制作,包括房地产产典型案例、 /soft/html 电子书制作利器_友益文书软件 /php?id=1043886 CHM电子书制作软件 /Software/Catalog131/html 电子书制作利器_友益文书软件 5 /s4/htm E书伴侣 V50 专门用来释放用软件webcompiler制作的EXE电子书源文件的工具软件。 /html/html unEbookWorkShop V42 反编译e书工场制作的EXE电子书源文件的工具软件。 /html/html 友益文书 V51 操作方便的电子文书制作软件。 /html/html E书伴侣 V8 Build 901 专门用来释放用软件webcompiler制作的EXE电子书源文件的工具软件。 /html/html E书伴侣 V8 Build 905 专门用来释放用软件webcompiler制作的EXE电子书源文件的工具软件。 /html/html 友益文书 V6 操作方便的电子文书制作软件。 /html/html e书工场 eBook Workshop V4 将 HTML 页面文件、图片、Flash等捆绑成 EXE 电子文档的制作软件。 /html/html TL-PDB V984(平台:Palm OS 5) TL-PDB是一个多功能的免费电子书制作软件 /html/html 电子书制作工具 AkPDB V10 AkPDB是一个小巧的eBook制作软件,可以将HTML或TXT文件转换为Palm eBook文件格式(pdb /html/html 电子阅读:unEbookEdit unEbookEdit是目前唯一一款专门用来反编译用软件eBook edit pro制作的EXE电子书源文件 /soft/188/html 电子图书制作利器--友益文书 友益文书软件是一款绿色软件,不需安装可直接使用。用该软件制作的电子文书可直接生成 /soft/108/html E书伴侣(unWC) “E书伴侣”(unWC)是一款专门用来释放用软件webcompiler制作的EXE电子书源文件的工具 /soft/55/html WebCompiler HTML转电子图书制作软件 /soft/31/html

又称生物地球化学旋回。在地球表层生物圈中,生物有机体经由生命活动, 从其生存环境的介质中吸取元素及其化合物(常称矿物质),通过生物化学作用转化为生命物质,同时排泄部分物质返回环境,并在其死亡之后又被分解成为元素或化合物(亦称矿物质)返回环境介质中。这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称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还包括从一种生物体(初级生产者)到另一种生物体(消耗者)的转移或食物链的传递及效应。[1]

谢勇主任在全国性学术专刊上发表个人论文30余篇,其中全国性学术刊物9篇、省级刊物5篇,另有2篇参加中医药国际会议和第四届世界微循环大会,获得中华神经精神科学会优秀论文奖,并先后在《中华精神学研究报刊》、《临床和实验医学周刊》等学术刊物、高端医学会议发表《失眠抑郁的临床研究》、《抑郁症患者失眠诊疗体会》等学术论文,相关研究还曾获得国家精神障碍医疗成果奖和新技术科研与创新奖等多项奖项,在精神疾病研究界声望卓著。发表论文1985年开展了功能性精神病治疗等临床微循环研究,用中西医结合解决中医内科、精神科疑难病症,其事迹已载录1996年出版的中医名医列传——当代卷1339页。天津中医 120例神经官能症装的活血化瘀治疗及甲皱微循环变化 6:中医杂志 《活血化瘀为主治疗失眠症240例报告》 1986-3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00例精神分裂症的证候、治疗及甲皱微循环变化》 1986-12卷4期 江西中医药 60例郁证活血化瘀治疗前后的甲皱微循环观察 1987(18)5:48- 中西医结合杂志 《精神分裂症甲皱微循环观察与中西医结合治疗》 1988-8卷2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5例精神分裂症的球结膜微循环观察》 1990-6卷4期 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精神分裂症的球结膜微循环观察》(此论文已被美国权威刊物载录出版,并作了评价) 1991-24卷2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16例精神分裂症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与微循环观察》1992-8卷5期2003年获得江西省卫生厅课题立项——《无抽搐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程、疗效观察与应用》,荣获2011年南昌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戴明环首次提出是休哈特,戴明是将其发扬发展起来的,所以叫戴明环

循环研究杂志电子版下载

本刊1986年3月创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办的心血管病学术刊物。以从事心血管病专业预防、医疗、科研及教学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自创刊以来,期刊质量不断提高。1993年开始被中国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引文数据库》列为统计源期刊、2004年被确定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1994年被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收录为来源期刊。1995年以来一直被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确定为“内科学类核心期刊”。1997年被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列为来源期刊及统计源。 1999年被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网络中心列为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2002年被万方数据库的《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收录。2001年被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确定为“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2005年本刊获得卫生部首届医药卫生优秀期刊奖一等奖

就是求极限就可以,方法如下,请作参考:

【点击领取限时免费学习卡】UI设计师主要工作是需要处理好研究页面、人、研究界面和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很多人选择学习设计其实都是三分钟热度,最好在学习之前先来做一个小测试【点击测试我适不适合学设计】研究页面即图形设计。但是这里的设计并不是单纯的平面设计,它需要定位使用者、使用环境、使用方式并最终为用户设计。研究人与界面的关系,即交互设计。这主要在于设计软件的操作流程、树状结构、操作规范等。一个软件产品在编码之前需要做的就是交互设计,并且确立交互模型,交互规范。研究人,这是UI设计师最为重要的工作。任何的产品为了保证质量都需要测试,软件的编码需要测试,自然UI设计也需要被测试。这个测试和编码没有任何关系,主要是测试交互设计的合理性以及图形设计的美观性。主要通过以目标用户问卷的形式衡量UI设计的合理性。学习UI设计找天琥,天琥设计以设计类培训、电脑应用、设计制作等视觉表现为主要方向,是国家出色设计师实训基地,创办三维五段教学法,深入浅出、零基础学习。八关选师百里挑一,精选优质的师质,知名设计总监+教授级课程,老师千锤百炼研发专业设计课程,就业专员对接企业需求+团队持续研发,创新课程零距离贴近企业需求。【点击了解更多关于天琥的信息】

1和9的无限循环哪个大?学过高等数学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求极限的问题:毫无疑问,9的无限循环就等于1。然而学物理的我并不这么认为,在我看来:9的无限循环就是9的无限循环,可以无限接近于1,但是并不等于1,它们之间有着本质性的区别。这是客观性所决定的,这一点点的区别决定着是科学还是谬误。图1 数学上是 9的无限循环等于1让我们来看一下在物理学家眼中9的无限循环和1的本质性不同都有哪些:一、无限的意义是什么?9的无限循环真的可以吗?如果让一个数学家去回答这个问题,答案当然就是肯定的,这没毛病。然后把这个问题抛给一个物理学家去回答的话,物理学家会陷入沉思,并且告诉你,这需要通过实验去验证。物理学家得到的结论是,在目前的理论框架下,9不能无限循环,因为时空是有最小单位的,那就是普朗克时间和普朗克长度。我们这里不去讨论普朗克时间和普朗克长度的来源,因为这涉及到了引力量子化和大统一理论,目前也只是一个半经典的方程。在物理学中,由于9不能无限循环,因此9的循环和1拥有完全不同的物理意义,它们是不相等的,9的循环小于1。图2 无限多面镜子的影像二、有质量的物质的运动速度不能达到光速高中物理课上,我们都接触过狭义相对论中的洛伦兹协变公式。在质速方程式中我们可以看到,任何一个有质量的物体,如果速度被加速到接近光速,那么它的质量将变得无穷大。我们当然是没有那么多的能量能办到这种事。如果把光速看做是1的话,即使是一个电子我们也只能是把它加速到9的无限循环,但永远都不可能等于1,。因为,这要消耗掉整个宇宙的能量。所以1和9的循环有着本质的区别。图3 大型粒子加速器三、9无限循环不能等于1关乎着宇宙是开放还是闭合如果我们把9的无限循环看做是我们现在这个宇宙的曲率,那么即使它是无限接近于1的,也意味着,我们的这个宇宙是个封闭的宇宙。当宇宙的曲率等于一时,我们就是一个平坦的开放的宇宙。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情况。数学家不应该让9的无限循环等于1。四、概率统计中的问题关于无限小是不是有意义的问题也引起了一大批统计学家的关注,今年年初三位统计学家联名发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封公开信,质疑了统计学课本中写到的:“没有统计显著性则不能‘证明’零假设(关于两组之间无差或者两个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假设)。同时,统计显著性也不能‘证明’其他假设。”。他们表示,这种误解用夸大的观点扭曲了文献,而且导致了一些研究之间的冲突。这一质疑迅速得到了,超过800名科学家的支持。图4 大数据与统计学《自然》杂志连续刊发了超过40篇论文都是关于:“21世纪统计推断:P<05以外的世界”的学术论文。这三位科学家指出,他们并不是要禁止P值的使用,而是提议在常规的二分法的情况下不使用P值来决定一个结果是否反驳一个科学假设。其实如果让9的无限循环等于1,相当于在数学上正是否定了1的无限次方这个无穷小量的真正意义。五、数学家的争议写到这里,可能有些学数学的小伙伴已经看明白了,这其实就是数学上所谓的第二次数学危机的问题。早在公元前450年,芝诺就注意到由于对无限性的理解问题而产生的矛盾,提出了关于时空的有限与无限的四个悖论。到了17世纪晚期,形成了无穷小演算——微积分这门学科。当时一些数学家和其他学者,也批判过微积分的一些问题,指出其缺乏必要的逻辑基础。图5 集合论的问题直到19世纪20年代,威尔斯特拉斯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消除了其中不确切的地方,给出现在通用的极限的定义,连续的定义,并把导数、积分严格地建立在极限的基础上。19世纪70年代初,威尔斯特拉斯、狄德金、康托等人独立地建立了实数理论,而且在实数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极限论的基本定理,从而使数学分析建立在实数理论的严格基础之上。然而关于无穷小量的争议并没有因此就结束,关于第二次数学危机,自其爆发开始直到二十一世纪,始终都存在着不同意见。图6 阿克克琉斯追不上乌龟总结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看到,物理学上的9无限循环小数和1之间有着本质性的区别,无穷小量有它特殊存在的意义,它的价值和前面的9无限循环并没有什么不同。其实本文并不是一个简单的9的无限循环是否等于1这个问题的争论,我想说明的问题是:如果我们不能给数学赋予一定的意义,那么数学存在的意义是什么?科学向来讲究的是求真、求实,向客观存在探讨真理是科学的本质。希望有一天科学家能够找到最终答案,在9的无限循环这个问题面前不再彷徨。

循环研究杂志电子版在哪看

白癜风 疑似?? 如果痒那么可能性不大!去正规医院皮肤科检查白癜风患处没有痒或者其他的症状。在易被阳光晒到的地方,这些小块尤其明显,包括手、脚、胳膊,腿、脸、嘴唇等 白癜风的皮肤更容易被晒伤 其形成原因是在这些区域出现了色素细胞的缺失或被破坏 导致这些色素被损坏或不再产生 一般认为白癜风是和自体免疫功能紊乱相关的白癜风不会传染传统的疗法像PUVA、类固醇(steroid creams)等,新的技术也在发展。包括有窄波的UVB、Pseudocatalase cream、excimer lasers、植皮、色素移植等

可能是白癜风,如果真的是那时会传染的,而且会越来越多,你还是及早去医院治疗吧

空气污染和疾病之间的关系应当被引起足够重视。一项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的研究报告称,空气污染使中国北方居民寿命平均缩短5年,并且提高了肺癌、心脏病和中风的发病率;WHO的下设机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曾于2013年10月确认PM5可致癌,室外空气污染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吸入颗粒物可被认定为一类致癌物;2012年12月由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潘小川教授等发布的《危险的呼吸——PM5的健康危害和经济损失评估研究》研究报告指出,空气污染致死被研究证实。空气污染,还会导致哪些疾病?梅斯医学小编为您盘点。【1】Circ Res:空气污染损伤血管内皮,引发心血管疾病美国心脏病协会《循环研究》(Circ Res)杂志25日刊登的一项新研究说,空气污染能伤害健康年轻人的血管,这有助于解释为什么空气污染可能会引发心血管疾病。由于受地理条件等影响,美国犹他州普罗沃市会周期性出现相对严重的空气污染,曾被评为美国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十大城市之一。从2013年开始,研究人员连续3个冬季抽取普罗沃市72名健康成年人的血样进行评估,这些人都不吸烟,参加研究时的平均年龄为23岁。血样分析结果显示,每当空气中直径小于5微米的细颗粒物(PM5)浓度上升时,这些年轻人血样中的心血管疾病标志物水平也会出现异常变化。例如,血样中显示血管细胞伤害与死亡情况的微粒数量显著增加,抑制血管生长与预示血管炎症的蛋白水平也同样增加。参与研究的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教授阿鲁尼·巴特纳格尔说,这些发现表明空气污染引发高血压、心脏病及中风的情况可能比先前认为的更普遍,而且发生在比先前认为更早期的年龄阶段。(文章详见--Circ Res:空气污染损伤血管内皮,引发心血管疾病)【2】European Heart Journal:空气污染+交通噪声,更易患上高血压10月25日在线发表在《欧洲心脏杂志》(European Heart Journal)上的一项研究报道了史上最大规模的调研。来自5个不同国家、连续5到9年间空气污染和交通噪声对超过41000人造成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成人中,以每100人同年龄组计算,生活在城市污染最严重的地区,患上高血压(高血压)的风险显著高于生活在污染较少地区的人。据悉,这种风险类似于超重(BMI25-30)与正常体重(BMI 5-25)之间的影响对比,高血压是早产儿发病和死亡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这项研究首次同时调查了空气污染和交通噪声的影响,并同时发现:交通噪声能增加高血压的风险。进行这项研究的方法能够使研究人员估计空气污染和交通噪声的独立风险。简而言之,即暴露在交通噪声中,空气污染与高血压的关联也能计算。因此这是一个重要的发现,可以针对减少空气污染和降低噪音采取不同的措施。(文章详见--European Heart Journal:空气污染+交通噪声,更易患上高血压)【3】Thorax:空气污染影响肺癌患者生存率暴露于空气污染物中与增加的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关,但在高病死率的情况下,空气污染暴露对肺癌患者诊断后生存的影响鲜为人知。最近,呼吸疾病领域权威杂志《Thorax》发表了一项研究结果,旨在确定环境空气污染物暴露是否与肺癌患者的生存相关。研究者纳入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地区352053例在1988–2009年期间新确诊的肺癌患者,所有参与者由加利福尼亚癌症登记处确定,研究者在后续随访期间估计每个参与者的的平均住宅环境空气污染物浓度。调整潜在的个人和地区水平的混杂因素,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来估计相关空气污染物暴露与总体全因死亡率之间的风险比,并且在诊断时按阶段(局限性、区域和远处转移)和组织学(鳞状细胞癌、腺癌、小细胞癌、大细胞癌等)进行分类。调整了组织学和其他潜在的混杂因素后,空气污染物NO2、O3、PM10、PM5增加1SD,患者诊断为局限性肺癌的风险比分别为30(95%可信区间为28-32)、04(95%可信区间为02-05)、26(95%可信区间为25-28)和38(95%可信区间为35-41)。在晚期肺癌患者中,调整风险比较小,另外,调整风险比随着组织学类型的改变而变化(P<01,除了O3)。而与空气污染相关性最大的是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尤其是腺癌。这些流行病学的研究结果支持这一假设,即肺癌诊断后的空气污染暴露可缩短患者生存,进一步研究应评估空气污染暴露减少的影响因素。(文章详见--Thorax:空气污染影响肺癌患者生存率)【4】PNAS:人脑中发现空气污染颗粒,可能引发老年痴呆空气污染造成的微小磁性颗粒首次在人类的大脑被发现,研究人员认为它们是引发阿尔兹海默症的一个可能原因。该研究结果9月5日在线发表在PNAS上。Lancaster大学的研究人员从生活在墨西哥城和曼切斯特的3到92岁的37个人的脑组织中发现了丰富的磁铁矿纳米颗粒,这种磁性矿物是有毒性的,牵涉到人类大脑中活性氧(自由基)的生产,与神经退行性疾病包括阿尔兹海默症相关。这是第一次报道人脑组织中可能有工业来源的磁铁矿颗粒。以前人们还没有考虑过的工业污染物有潜在神经毒性作用的问题。Maher教授补充:“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大气中的磁铁矿纳米粒子可以进入人类的大脑,它们可能会对人类健康带来风险,包括阿尔兹海默症那样的状况。”(文章详见--PNAS:人脑中发现空气污染颗粒,可能引发老年痴呆)【5】Thorax:空气污染影响肺癌生存预后?近十年来,肺癌已经成为最为常见的肿瘤。世界范围内,死于肺癌的人数占到了所有肿瘤死亡人数的1/5,每年约159万人死于肺癌。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有:大量吸烟人群、诊断出肺癌时已是晚期、以及不良的生存预后。相对应的干预措施包括减少烟草的使用、早期诊断和改善治疗方式。尽管很多地方做出了相应的改变,但肺癌患者的生存情况仍然很差,这提示可能还需要发现新的干预方式。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空气中的污染物与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一定关联。不过空气污染对于肺癌患者生存预后情况造成的影响却知之甚少。BMJ旗下期刊《胸腔》(Thorax)近日发表了一篇原创研究文章,旨在研究暴露于空气污染的环境中是否会影响肺癌患者的生存情况。研究共纳入在1988-2009年间加州癌症注册中心的35万名新诊断肺癌患者,在随访的过程中收集每位研究对象的周围空气污染物浓度。采用Cox风险比例模型进行分析,研究暴露于空气污染与全因死亡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上述流行病学结果支持空气污染暴露会缩短肺癌生存时间。未来的研究应该探索当空气污染暴露减少时对肺癌患者带来的影响。(文章详见--Thorax:空气污染影响肺癌生存预后?)【6】JACI:警惕!科学家证实空气污染的确会增加新生儿早产风险据美国CDC数据显示,早产是引发婴儿死亡和长期精神疾病的主要原因,目前在美国有十分之一的新生儿都会受到早产的影响;而且空气污染引发的公共卫生威胁的增加和婴儿早产风险增加直接相关,日前已向刊登在国际杂志the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德州农工大学和美国国家儿童健康和人类发展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始深入理解空气污染暴露和孕妇及新生儿健康之间的密切关联。通过开发一种先进的空气质量模型提供坚实的统计学分析来阐明上述二者之间的关联,该研究也慢慢为环境流行病学家排除了很多障碍来帮其研究空气污染和新生儿早产之间的关系。如今流行病学家已经开始利用并不足以具有代表性的空气污染数据来阐明二者之间的关系了,而且大量研究都依赖于来自中央监控所提供的不充足的数据,中央监控既不能提供空气污染物的时空变化,也不能对大范围的不同物种进行监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就对当前的一种EPA空气质量模型进行了改进,以此来预测在较高空间和时间分辨率下气体和微粒污染物的水平及浓度,这种新型模型能够预测一系列空气污染物,而这是基于对数百个不同的排放源排放率的估计以及大气中空气污染物的物理及化学变化过程的分析。研究者Ying表示,很多模型的一个特点就是其能够定量化地确定不同来源在引发的总体污染物浓度中的“贡献”情况,同时我们也应用了我们所开发的新型模型,来模拟2001年至2009年间在整个美国大陆地表中的不溶性微粒、臭氧、氧化氮类、二氧化硫及一氧化碳的水平。这些模拟的浓度水平近似于大约20万名女性在其怀孕整个过程中所接触的污染物的水平,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是,患哮喘症的女性在怀孕期间,当接触诸如一氧化碳和氧化亚氮等交通相关的空气污染物后,这些女性出现早产的风险就会增加,而且这种风险在女性怀孕初期及怀孕前几个月都表现地非常明显。相关研究就为后期研究者们深入探索帮助开发抑制风险个体婴儿早产的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刊1986年3月创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办的心血管病学术刊物。以从事心血管病专业预防、医疗、科研及教学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自创刊以来,期刊质量不断提高。1993年开始被中国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引文数据库》列为统计源期刊、2004年被确定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1994年被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收录为来源期刊。1995年以来一直被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确定为“内科学类核心期刊”。1997年被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列为来源期刊及统计源。 1999年被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网络中心列为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2002年被万方数据库的《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收录。2001年被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确定为“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2005年本刊获得卫生部首届医药卫生优秀期刊奖一等奖

循环研究杂志电子版百度云

本刊1986年3月创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办的心血管病学术刊物。以从事心血管病专业预防、医疗、科研及教学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自创刊以来,期刊质量不断提高。1993年开始被中国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引文数据库》列为统计源期刊、2004年被确定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1994年被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收录为来源期刊。1995年以来一直被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确定为“内科学类核心期刊”。1997年被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列为来源期刊及统计源。 1999年被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网络中心列为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2002年被万方数据库的《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收录。2001年被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确定为“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2005年本刊获得卫生部首届医药卫生优秀期刊奖一等奖

循环经济跨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是一门交叉学科,需要运用生态学、经济学的知识,进一步划分还涉及哲学、植物和动物生态学、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产业生态学等方面的内容,研究循环经济系统时,经常使用物质流分析(分析资源利用效率)、生命周期分析、环境管理体系等工具。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和产业形态,是一门系统科学。 循环经济学是研究人类按生态学规律进行经济活动的一门科学。循环经济是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为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是新的生产方式。与传统增长模式的区别在于:传统的经济增长将地球当作无穷大的资源库和排污场,一端从地球大量开采资源生产消费性产品,另一端向环境排放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废渣,以“资源——产品——废弃”为表现形式,是线性的增长模式。循环经济要求在生产和再生产的各个环节循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按物质代谢或/和共生的关系延伸产业链,以“资源——产品——废弃——再生资源”为表现形式,是集约化的增长模式。循环经济是用发展的思路解决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的矛盾,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循环经济近年来不仅进入了我国中央决策层的视野,也成为理论界的研究重点,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从循环经济这一名词在中国的提出,到各地方各行业的实践经验总结,制定并实施循环经济的发展规划,除了循环经济发展理念本身所体现的科学性、协调性、可持续性等特点之外,也反映了发展循环经济对于我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缓解环境污染压力,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案例:典型的卡伦堡模式 卡伦堡是丹麦的一个滨海小镇,是世界上工业生态系统运行最为成功的典范。所谓工业生态系统,是指将生态学中动植物在一系统内共存共生的原理应用于工业活动中,形成一个企业“链”。在卡伦堡生态工业园中,不同的企业通过“废弃物变原料”的贸易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卡伦堡生态工业园中的主体工业企业是电厂、炼油厂、制药厂和石膏板厂。以这四个企业为核心,将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或副产品,通过贸易形式供其他企业作原料使用,或替代部分原材料;在这企业链中还有大棚养殖场、养鱼场、硫酸厂、供热站、水泥厂、农场等。 循环经济的内涵及产生背景 “循环经济”中的循环是指生态学意义上的循环,而不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循环。生态学上的循环,主要强调经济活动中的物质循环和代谢,这是目前国内关于循环经济讨论中均涉及物质流的原因。经济学意义上的循环,从时间上看,体现在周期变化上;从空间上看,具有地区互动的要求。 循环经济是人类对发展模式反思的结果,有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第一次产业革命前,人类干预自然界的能力较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只是局部性的、小规模的、不明显的,其影响也是有限的。工业革命以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人口的急剧增长,人类社会活动的规模不断扩大,向自然索取的能力和对环境干预的能力也越来越大,资源消耗速度加快,废弃物排放明显增加,加之认识上的局限性和主观上的不努力,致使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污染事件频频发生,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秩序构成较大威胁。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卡逊发表了《寂静的春天》一书,用触目惊心的案例、生动的语言阐述了大量使用杀虫剂对人与环境产生的危害,敲响了工业社会环境危机的警钟。1970年4月22日,美国举行了要求保护地球环境的大规模游行,标志着人类开始高度关注地球环境问题。1972年,由科学家、经济学家和企业家组成的民间学术组织——罗马俱乐部发表了《增长的极限》研究报告,首次正式向世界发出了警告:“如果让世界人口、工业化、污染、粮食生产和资源消耗方面现在的趋势继续下去,这个行星上的增长的极限有朝一日将在今后一百年中发生。”这份报告被认为是第一次系统考察经济增长与人口、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科学技术进步间的关系。尽管报告中的观点有些片面和悲观,但其中提出的自然资源供给与环境容量无法满足外延式增长的观点,依然警示了人们。从此,生态环境作为制约经济增长的要素引起全世界的注意。同年,联合国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郑重声明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的同时,也承担着维护自然的义务。 20世纪70年代的三次石油危机,使人们感觉到了资源供应的危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成了人们的追求。同时,固体废弃物的快速增长需要有新的管理战略,这正是国外发展循环经济和建立循环型社会的初衷。西方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而经历长时间的工业化发展后积存有大量的废弃物,如废钢铁、老旧汽车、废家电、废纸张等,这样,客观上要求对废弃物进行再生利用,以降低经济发展的成本。实际上,也正是有了这些废物基础,才使回收利用成为可能,才有了发展循环经济的物质基础。 近年来,中国的倡导推进了世界循环经济的研究和发展。一方面,国外出版了大量的生态经济、产业生态学等方面的专著或文章,但几乎没有循环经济专著;国外高等教育中也未见循环经济的学科设置。另一方面,到2004年底,我国不仅发表了大量的循环经济文章,专著或汇编也已出版了近十本;循环经济也是2005年出版界的热点选题。可以说,循环经济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概念,是中国学者基于自己的国情,对发展理论和发展模式的一个创新。同时,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推进的情况下,国外学者已经提出“中国因素”,循环经济的研究也不例外;参加中国环境和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CCICED)的外方专家,通过与中国专家的合作深化了对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外方专家也将中国的循环经济概念推向了世界。中国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已经引起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的重视,并成为与中国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 循环经济的实施主体涉及每个公民、每个家庭、每个社区、每个企业、每个地区乃至整个中华民族。例如,一个家庭的节电、节水、垃圾分类等活动;一个办公大楼的节能、正反面使用复印纸、硒鼓的重复利用、中水利用等,一个企业的清洁生产、发展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社区的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太阳能等,这些活动都能产生系统物质流量降低的效果,因而均属于循环经济范畴。由于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还没有完成,不可能实现经济活动中物质减量化,除非不再发展,这有悖于我们倡导和推进循环经济的出发点。也就是说,我国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不应放在狭义上。所谓狭义的循环经济,指通过废弃物的再利用、再循环来发展经济,相当于“垃圾经济”、“废物经济”的范畴。日本提出的建设循环型社会,强调的是废弃物的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与之相对应的是“静脉产业”。所谓“静脉产业”,是指围绕废物资源化形成的产业,是相对于“动脉产业”而言的,“动脉产业”是指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形成的产业。 循环经济的学科基础 讨论循环经济的学科基础,不能离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 1、生态学基础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一门科学。正如仿生学一样,循环经济学也是研究人类仿照自然界物质代谢、循环、共生等规律,并用以安排经济活动。英国学者坦斯利(AG Tansley)1936年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强调在一定自然地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有机体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功能上的统一。一个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有机体及其周围一切空间和所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有机体的环境;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形态特征、生理功能和地理分布等有影响的环境条件,即生态因子。生态系统的规律可以总结为: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等,这些生态规律已经被应用于农业、工业等领域的循环经济实践中。 2、经济学基础 从经济学诞生之日起,资源配置、特别是稀缺资源的配置就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在生态环境逐渐稀缺的条件下,经济学将研究的对象拓展到生态环境也就不足为奇了。 资源经济学。资源经济学认为经济的本质是人将自然资源转换为生存资料。资源有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之别。社会资源包括人力、知识、信息、科学、技术,以及累积起来的资本及社会财富等,其最大特征是累积性和可变性。自然资源包括土地、森林、草原、降水、河流湖泊、能源、矿产等,其本质特征是有限性;且其中的一些类型的资源是不可再生的。与循环经济研究有关的资源经济学内容包括供求关系、价格和税收对供求关系的影响等。能否形成产业之间的“废物变原料”的联系,最终由资源经济学决定。 环境经济学。之所以要各国政府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因为其中涉及外部性问题。福利经济学告诉我们:如果一种商品的生产或消费会带来一种无法反映在市场价格中的成本,就会产生一种“外部效应”。外部性是指一些产品的生产与消费会给不直接参与这种活动的企业或个人带来有害或有益的影响。其中有益的影响称为“外部经济”,否则就是“外部不经济”。生态环境属于公共产品。作为公共产品的环境,由于消费中的非竞争性往往导致“公地的悲剧”——过度使用,由于消费中的非排他性往往导致“搭便车”心理——供给不足。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在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也可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3、产业生态学 产业生态学,是模仿自然生态学建立起来的一门学科。1997年耶鲁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合作,出版了全球第一本《产业生态学杂志》。该主编Reid Lifset在发刊词中提出:“产业生态学是一门迅速发展的系统科学分支,它从局部、地区和全球三个层次上系统地研究产品、工艺、产业部门和经济部门中的能流和物质流,其重点是研究产业界在降低产品生命周期中的环境压力的作用。”产业生态学试图仿照自然界的物质循环,通过企业间的系统耦合,使产业链显示生态链的性质,实现物质循环利用和能量的多级传递、高效产出和资源的永续利用。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生产量、消费者的消费量和再生者是相对简单而稳定的,但生态工业系统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相互之间的联系,还远没有达到自然界的水平。 4、生态经济学 生态经济学是一门跨社会科学(经济学)与自然科学(生态学)的边缘学科。生态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再生产过程中,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循环、能量转化和价值增殖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生态环境已经从单纯自然意义上的人类生存要素转变为社会意义上的经济要素,这有两层含义。第一,符合人类生活需要的良好生态环境已经短缺,拥有良好的环境已经成为人们追求幸福的目标之一。第二,自然生态环境对于废弃物的吸纳能力已经或接近饱和,局部地区甚至已经超载,继续利用它进行生产就必须再生产出新的环境容量,因而需要投入资金进行“建设(生态恢复和污染治理)”,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劳动的“产品”。换句话说,良好的生态环境已经具有了二重特征,即从生活的角度看是目标,从生产的角度看已经变成生产要素和条件。 5、从鲍尔丁的宇宙飞船理论到皮尔斯模型 1965年5月10日,美国学者肯尼斯•鲍尔丁(Kenneth Ewert Boulding)在“地球像一艘宇宙飞船(EARTH AS A SPASH SHIP)”一文中提出,人不应将地球看作为垃圾场,人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并用了“循环其废物(recycle its wastes)”及循环流(circular-flow)等词语,人的生存能力依赖于具有闭路循环特征的世界生态系统上所有元素和人的共生关系。但没有用到循环经济一词,却用了中央计划经济(centrally planned economy)。1966年鲍尔丁发表“未来宇宙飞船地球经济学(The Economics of the Coming Spaceship Earth)”一文。其中提出,“未来宇宙飞船地球经济”类似于“宇航员”经济。地球是一艘孤独的宇宙飞船,没有无限物质的贮备库,既没有开采也不能被污染。人类必须找到自己在循环生态系统中的位置,进行物质再生产。鲍尔丁因而被认为是生态经济学、我国学者认为是循环经济理念的最早倡导者。 英国环境经济学家大卫•皮尔斯和图奈(Pearce,DW & Turner,RK)1990年第一次使用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一词。这两位作者在《自然资源和环境经济学》一书中第二章的标题是“循环经济(the Circular Economy)”。他们试图依据可持续发展原则建立资源管理规则,并建立物质流动模型。废物既可以是循环的——对资源的可获得性有正的影响,或直接对自然同化能力产生压力。在后一情形中,超过自然同化能力的废物排放量对直接的效用或资源的可获得性均产生负面影响。根据广义的包括同化能力在内的资源概念,皮尔斯等提出自然资源管理的两个规则:一是可再生资源的开采速率不大于其可再生速率;二是排放到环境中的废物流要小于或等于环境的同化能力。针对资源存量的特点,他们还提出:可耗竭资源减少应当由可再生资源的增加来补偿(可持续性);达到一定的生活标准就要减少可耗竭资源或可再生资源存量(提高效率)。 类似于工业代谢,循环经济模型由自然循环和工业循环组成。这两种循环都为再生产提供原料,也就是为再生产和消费提供物质基础;产生超过消费的直接效用(如欣赏美景)。自然循环就是环境吸收消化废物,吸收的废物假定作为经济之源进入经济系统;工业循环则有助于减少自然同化能力的压力,同时产生额外的资源。此外,循环也有利于降低对环境同化能力的压力。然而,工业循环也需要资金投入,并对同化能力产生额外的压力。也就是说,产生了二次污染,并导致同化能力的降低。 循环经济在我国的发展 发展循环经济在我国有一个思路逐步清晰、内涵不断扩大、重点有所调整的过程,并表现为国家不仅出台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同时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政策,约束和激励企业开展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推进工业“三废”的“吃干榨尽”。可以推断,循环经济将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现途径之一。 围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我国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促进企业节能、节水、节地、节材以及节约一切资源的法规、政策、标准和管理措施,加大了以节约降耗为主要内容的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力度,开发推广先进适用的技术、工艺和设备,资源利用效率有了较大提高。统计数字显示:2003年我国每万元GDP能耗比1980年下降了5%;每万元GDP取水量比1980年下降了7%;工业“三废”综合利用产值为1985年的6倍;废旧物资回收利用总值为1985年的4倍,取得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一是产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在税收减免等政策激励下,我国一些企业通过矿渣的再冶炼、粉尘制砖或烧制水泥、下脚料的回收、冷却水的回用等措施,开展了企业内资源的再生利用或循环利用。2003年全国工业“三废”综合利用实现产值400亿元,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53%。其中粉煤灰综合利用率约为65%,煤矸石综合利用率约为56%。 二是废旧物资回收利用。我国城市的一些包装材料,如烟酒的包装大纸盒等的回收已形成于供货相反的废物流,即由零售商返回批发商,批发商再集中返回给生产企业以再利用;一些废旧物质被零散地回收后集中分类,废金属进入冶炼厂,旧家具、废纸张、塑料、废木材、废家电等回收利用产业,已经形成网络化和规模化的格局。2003年,全国有各类废旧物资回收企业5000多家,回收网点16万个,回收加工企业3000多个,从业人员140多万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总值约500亿元,在发展调整中形成了一个遍布全国的废旧物资社会回收网络。 三是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再利用。无论生产领域还是消费领域我国都有从事机械、电器等产品的维修队伍,一些企业开展了包装物如玻璃容器、纸箱、周转箱的回收和循环利用。近年来开始探索和实践报废汽车发动机、废旧机电产品等的再制造,一方面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也解决了产品更新后旧型号配件停止生产后的供应,可谓一举多得。此外,国家也鼓励发展旧货市场,充分利用旧货资源满足低收入消费群体的需求。 四是环保产业发展迅速。“末端治理”不属于循环经济范畴,但也有循环经济的内容。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和最终处理,垃圾堆肥和填埋气的热利用、垃圾发电等,形成产业链,这是均属于循环经济的内容。2003年全国有40多家利用垃圾发电或热利用的企业。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治理市场化的进程在加快。沿海地区形成中小企业进入园区、废水集中处理的模式,不仅减少了污水治理的资金投入,一些企业还成为当地的纳税大户。 国家近年来加大了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力度 一是加强宣传。循环经济作为一个新的理念,有一个逐步认识和深化的过程。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新闻单位加强了对循环经济概念、思想的宣传,为循环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绿色服务业(第三产业)、环境标志认证体系、绿色学校、绿色社区、政府绿色采购等,成为一些地方推进循环经济的工作方向。 二是组织试点示范。我国在三个层面上开展了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在企业层面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在工业园区创建生态工业园;开展循环经济省、市试点,并取得初步成效。 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我国是国际上公认的清洁生产搞得比较好的发展中国家。1993年我国利用世界银行项目在酿造、造纸、化工等行业开展清洁生产试点。通过不断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改善管理等措施,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避免了污染物的产生。国家有关部门重点支持了一批重大清洁生产技术开发及产业化示范项目,先后在20多个省(区、市),20多个行业、400多家企业开展了清洁生产审计,建立了20个行业或地方的清洁生产中心,1万多人次参加了不同类型的清洁生产培训,有效提高了企业污染预防能力。 推进生态工业发展。在工业集中地区、经济开发区,积极发展生态工业。在这些园区,根据生态学的原理组织生产,使上游企业的废物成为下游企业的原料,延长生产链条,实现区域或企业群间资源的有效配置,使废物产生量最小,甚至“零排放”。国家环保总局已经批准了14个各种类型的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江苏的园区建设各具特色,上海的废饭盒回收利用形成了产业链,天津开发区基本形成无废物排放园区。这些做法值得总结和推广。 生态农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90年代起,农业部在全国批准了两批各51个生态农业示范县。经过积极探索,已经在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等领域总结出了上百种生态农业模式。从物质联系角度看,生态农业的模式主要有物质代谢型、产业共生型和混合型三大类。 法律法规和政策上为循环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制度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从法律法规、政策、标准等方面,出台约束和激励措施构建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制度环境。 一是法律法规不断完善。2003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清洁生产促进法》,第九条提出:“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企业在资源和废物综合利用等领域进行合作,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使用。”《节约能源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可再生能源法》等,均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相关方面的要求。2004年修订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三条提出:“国家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实行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和危害性、充分合理利用固体废物和无害化处置固体废物的原则,促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发展”。国家还出台了节能中长期规划。《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清洁生产审核办法》、《中国节水技术大纲》等法规相继出台。各地也出台了地方性法规,到2003年,陕西、辽宁、江苏等省及沈阳、太原等城市先后制订了地方清洁生产政策和法规。贵阳市颁布并实施了《贵阳市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条例》。这些均为各地依法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是通过优惠政策激励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资源综合利用、废旧物资回收、环保产业等,一直是国家鼓励和支持的工作。为调动企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国家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鼓励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例如,1996年国务院批转的国家经贸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意见》(国发〔1996〕36号),将资源综合利用确定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长远的战略方针。根据国务院36号文,原国家经贸委制定了两批《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并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部门联合发布了有关的优惠政策,对利废企业和产品实行税收减免优惠政策。 此外,国家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了大量理论和实践研究。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在2004年重大课题研究中,设立了“循环经济在我国资源战略中的地位与举措”研究。国家发改委委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开展循环经济政策、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十一五”规划思路研究。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开展了“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专项研究。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中,将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科技问题被列为专题。科技部立项支持、国家环保总局开展了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软科学研究等。中国发展循环经济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循环经济成为国际合作项目的优先领域。例如,世界银行支持全国人大开展循环经济的立法框架研究、支持国家环保总局开展循环经济的政策研究;德国支持贵阳循环经济的实践等。所有这些,将为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

循环研究杂志

本刊1986年3月创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办的心血管病学术刊物。以从事心血管病专业预防、医疗、科研及教学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自创刊以来,期刊质量不断提高。1993年开始被中国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引文数据库》列为统计源期刊、2004年被确定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1994年被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收录为来源期刊。1995年以来一直被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确定为“内科学类核心期刊”。1997年被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列为来源期刊及统计源。 1999年被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网络中心列为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2002年被万方数据库的《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收录。2001年被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确定为“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2005年本刊获得卫生部首届医药卫生优秀期刊奖一等奖

冠心病含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常常被称为“冠心病”。但是冠心病的范围可能更广泛,还包括炎症、栓塞等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世界卫生组织将冠心病分为5大类:无症状心肌缺血(隐匿性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脏病)和猝死5种临床类型。临床中常常分为稳定性冠心病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冠心病的危险性:冠心病可能会出现头晕,胸闷,心悸,胸痛的症状,严重时会出现心源性休克,甚至会有生命危险。冠心病的治疗:冠心病原则上无法治愈,之所以说冠心病无法治愈,主要的原因在于冠状动脉硬化、狭窄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通过单纯性的药物治疗或是介入支架、搭桥等方式进行治疗无法的逆转这一过程,所以也就无法达到治愈的目的,但通过专业治疗和日常辅助治疗可以稳定病情。通过药物和介入支架等方式的治疗目的一般有两个:第一个是抗动脉硬化,通过这一行为可以延缓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第二个则是改善冠心病可能出现的某些症状,比如通过服用一些具有扩张血管的药物或是β受体阻滞剂,这些药物可以帮助缓解心绞痛的症状。冠心病患者,日常生活应注意这几点:避免剧烈运动:剧烈运动会导致心肌供血不足的情况,进而容易诱发心绞痛,因而冠心病患者切忌参与过于剧烈的运动。避免过于劳累:登楼、爬山、平地快步走等容易导致身体过于劳累的活动均是诱发心绞痛发作。避免情绪激动:人体情绪的变化同样会影响到心肌的供血,保持一个平稳、乐观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对于冠心病的稳定都有很大的帮助。避免吸烟饮酒:吸烟和饮酒均可导致血压升高和心率加快,进而诱发心绞痛的发作,所以,冠心病患者切记戒烟戒酒。总结虽说冠心病在目前无法达到治愈的目的,但通过合理的治疗手段我们还是可以把病情控制在一个稳定的阶段,当然,日常的辅助治疗也不可轻视,冠心病患者日常生活中应多加注意做好相关的事项,这样才有利于病情的稳定。多睦健康在冠心病方面很有经验。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曾用刊名:再生资源研究;废旧物资研究主办单位:天津再生资源研究所;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出版周期:月刊什么核心期刊也不是的,就是最最普通省级期刊。大概 五百 到 一千元吧。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华高血压杂志临床心血管病杂志中国循环杂志中国动脉硬化杂志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中国心血管病研究心血管病学进展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中国心血管杂志心脏杂志岭南心血管病杂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中华医学杂志国际心血管病杂志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国内基本就这么多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