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辽宁中医杂志编辑部在哪里

发布时间:

辽宁中医杂志编辑部在哪里

疝气针灸什么穴位疗效快

你可以去原上草职称论文网查询中文名称:辽宁中医杂志外文名称:Liaon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语言:中文类别:出版,医学期刊主管单位:辽宁省卫生厅主办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学会编辑单位:辽宁中医杂志编辑部创刊时间:1958出版周期:月刊国内刊号:CN:21-1128/R国际刊号:ISSN:1000-1719邮发代号:8-87定价:00元/期

辽宁中医杂志编辑部在哪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东路79号邮政编码:110032

小儿消化不良为儿科多发病。临床上以腹泻、不消化便、食欲减退、腹胀、腹痛、伴有恶心、呕吐、粪便镜检可见大量脂肪球为特征,若治疗不得当,可迁延不愈,影响小儿生长发育,易演变成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等慢性疾病。【方一】疳泻验方【出处】《辽宁中医杂志》【组成】龟板、鳖甲、穿山甲、鸡内金、刺猬皮各10克,蛇蜕1条,雄猪肝中心叶1具。【功用】消症散结,益气止泻。【主治】小儿消化不良气血两虚兼有瘀血者。【方解】龟板、鳖甲性平味甘,滋阴补血,益肾健骨,消症散结,主治骨痿、囟门不合、骨蒸潮热、症瘕积聚;穿山甲味淡性平,活血通络而走窜,无处不至,能通脏腑经络,透达关窍,引诸药直达痛所,散症瘕,破积聚;鸡内金为健脾胃、助消化、消积滞、除胀满、治呕吐、止泻利之佳品;蛇蜕性平味咸,祛风,定惊,杀虫,治解颅、目翳、弄舌、摇头;剌猬皮降气定惊、益肾、涩精、止泻;猪肝能补肝养血明目,医血虚萎黄、雀目夜盲、脾虚浮肿、泻利。以上7味药均为血肉有情之品,以猪肝为主,其它为佐为辅,补而不雍,香而不燥,攻而不猛,塞而不滞,对肝脾胃均有补益之功,并有消积聚、散症瘕、益气血止泻利之效。【药理】该方的构成具有增强消化与免疫功能、调整植物神经功能、改善营养状况和微循环等作用。【用法】前6味药研末过箩;然后用竹刀(在整个制作过程中忌用铁器)把猪肝中心叶割下,放在砂锅内,置于文火上,再用竹筷将猪肝穿成无数小洞,撒上药粉并捣入小洞内,随熔随撒,直到药粉撒完,猪肝焙干黄为度(防止烤成焦黑),最后取出用石臼研粉过箩装瓶密封防潮。每日服3次,每次3克,温开水冲服或伴随饮食同吃亦可。【方二】验方【出处】《中国民间疗法》【组成】葱白1根,生姜15克。【功用】通阳散结。【主治】小儿消化不良。【方解】葱白为百合科植物葱的鳞茎,性味辛温,有发表散寒,通阳散结之功;生姜性味辛温,能发汗解表,祛风散寒。【药理】葱白含挥发油,其挥发油对白喉杆菌、葡萄球菌等有抑制作用,并对多种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生姜含挥发油,油中主要为姜醇、姜烯、水芹烯、柠檬醛、芳香醇、甲基庚烯酮、壬醛等,尚含辣味成分姜辣素,对伤寒杆菌、霍乱弧菌、阴道滴虫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杀作用,并有止呕、退热的作用。【用法】共捣碎后加入茴香粉9克,混匀后炒热(以皮肤能忍受为度),用纱布包好敷于脐部。每日1~2次直到治愈。【方三】升清降浊汤【出处】《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组成】苍术10克,白术10克,炒薏米10克,茯苓10克,藿香8克,葛根8克,荷叶6克,陈皮8克,扁豆8克,白蔻8克,神曲6克。【功用】健脾和胃止泻。【主治】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方解】方中苍术、白术、炒薏米、茯苓、藿香、葛根、荷叶运脾化湿,升清止泻;陈皮、扁豆、白蔻和胃降浊;神曲助消化。全方配伍,切合“脾升清,胃降浊”。【药理】苍术、白术、炒薏米、茯苓、藿香、葛根、荷叶、白蔻、扁豆能增强淀粉酶的活性和左旋木糖吸收率,以健运脾土;茯苓有利尿的功能,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抗肿瘤、抗心肌缺血,降血糖;神曲含有乳酸杆菌及淀粉酶,助消化,抑制肠管发酵,抑制致病性大肠杆菌的生长;陈皮对消化道有缓和作用,利于胃肠积气的排出,并能促进胃液分泌,有助于消化,还能刺激呼吸道黏膜,使分泌增多,痰液稀释,有利于排出;甘草有抗炎、抗氧化等作用。【用法】每天1剂,水煎分3次服。【方四】大承气汤加减【出处】《中国中医急症》【组成】大黄8克(后下),芒硝8克,枳实10克,厚朴8克。症状消除后以扁豆、山药、薏苡仁、法半夏、茯苓、白术健脾和胃。【功用】荡涤肠胃。【主治】小儿消化不良。【方解】方中大黄苦寒,既能挫其热势,又可泻下通便;芒硝性寒软坚润燥,助大黄泻热荡积、推陈致新;佐以枳实、厚朴行气放结,消食除满;茯苓、白术健脾和胃。如此腑通胃和,则病去体安。【药理】大黄有泻下作用;芒硝所含主要成分为硫酸钠,能使肠道引起机械性的刺激,促进肠蠕动而致泄;枳实对胃肠道平滑肌有促动力作用,可兴奋胃肠平滑肌,使胃肠运动收缩节律增强而有力,增强胃排空;厚朴有抗菌、镇静中枢神经、肌肉松弛、抗溃疡等作用;白术、茯苓、扁豆能增强淀粉酶的活性和左旋木糖吸收率,以健运脾土,升阳化湿,收敛止泻;山药、薏苡仁能调节消化酶的分泌,增强消化与免疫功能。【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5天为1疗程,共用10天。【方五】四磨汤【出处】《医学理论与实践》【组成】木香、枳壳、乌药、槟榔。【功用】消食导滞理气。【主治】小儿消化不良。【方解】木香、枳壳行气宽中,乌药行气止痛,槟榔消食行气,主消素食。【药理】四磨汤中木香含木香内酯、木香碱,能使大肠兴奋,收缩力加强,蠕动加快,可缓解胃肠气胀所致的腹胀;乌药可以加速血液循环,有促进肠蠕动的作用;枳壳对胃肠道平滑肌有一定的兴奋作用,可使胃肠运动收缩节律性增加;槟榔含槟榔次碱等,可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等。综上所述,四磨汤具有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促进食物消化吸收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目的。【用法】每次1支,每日3次,2周为1疗程。【方六】胃安通降汤【出处】《新中医》【组成】枳实30克,莪术15克,威灵仙、青皮、陈皮各10克,炒莱菔子20克。【功用】消积导滞,理气通降。【主治】小儿消化不良。【方解】枳实、莪术、炒莱菔子、青皮、陈皮、威灵仙消积导滞,理气通降。【药理】枳实、莪术、青皮对胃肠道平滑肌有促动力作用,可兴奋胃肠平滑肌,使胃肠运动收缩节律增强而有力,增强胃排空;威灵仙有促进肠平滑肌运动和调节胃肠运动功能作用。【用法】每天1剂,水煎取汁300毫升,分早、晚餐前30分钟各服150毫升。【方七】验方【出处】《中医杂志》【组成】乌梅10克,生地黄15克,炒麦芽20克。【功用】消食和胃,养阴生津。【主治】小儿消化不良属胃肾阴虚。【方解】乌梅味酸,善清凉收涩,既能养阴,又能降虚热,又可和胃生津,配以生地黄其功大增,胃阴虚得补,虚热则平,又加炒麦芽消食和中,健脾和胃,故对小儿消化不良患者起到极好的治疗效果。【药理】乌梅对多种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并有抗过敏和缓解平滑肌痉挛的作用;麦芽含有淀粉酶,能消化糖类;生地黄具有降压、镇静、抗炎、抗过敏、强心、利尿、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用法】水煎取汁200毫升,放入白糖适量调至口味适中,做为冷饮料,嘱患儿每次20~30毫升,每2小时服1次,每日1剂,6剂为1个疗程。【方八】消化合剂1号【出处】《辽宁中医杂志》【组成】白术、茯苓各3克,木香、砂仁、白豆蔻各6克,焦山楂、炒神曲、炒麦芽各10克,鸡内金6克,香附3克,秦皮9克,陈皮6克,车前子9克,泽泻6克,木通、甘草各3克。【功用】健脾利湿,理气导滞,开胃消食,清热燥湿。【主治】小儿消化不良。【方解】白术、茯苓、车前子、泽泻、木通健睥和胃,利小便而实大便;木香、砂仁、白豆蔻、陈皮理气导滞;焦山楂、炒神曲、炒麦芽、鸡内金开胃助消化;秦皮清热燥湿: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收健脾利湿,理气导滞,开胃消食,清热燥湿之功。【药理】茯苓有利尿的功能,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抗肿瘤、抗心肌缺血,降血糖;神曲含有乳酸杆菌及淀粉酶,助消化,抑制肠管发酵,抑制致病性大肠杆菌的生长;麦芽含有淀粉酶,能消化糖类;山楂消肉食,刺激胃液分泌,使胃内游离盐酸增加,能消化蛋白质;鸡内金含有胃激素,能增加胃液分泌量,提高酸度及消化力,增强胃肠蠕动,加快胃的排空;秦皮对肠道某些革兰氏阴性杆菌有抑制作用;砂仁对消化系统有调整的作用,可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吸收功能,防治应激性溃疡,可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综上所述,全方可以增强胃肠功能,提高胃排空率,缓解肠痉挛,调整胃肠蠕动,抑制肠道致病。【用法】加水500毫升,煎至90毫升即成,3~6个月患儿,每次服5毫升;7~11个月患儿,每次服10毫升;1~1.5岁患儿,每次服20毫升;1.6~3岁患儿,每次服30毫升。每日3次,7天为1个疗程。【方九】三仙散【出处】《药膳食疗》【组成】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各600克。【功用】消食化滞。【主治】小儿宿食停滞,消化不良,腹满胀痛,饮食减少等。【方解】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消食化积行气,和胃健脾。【药理】神曲含有乳酸杆菌及淀粉酶,助消化,抑制肠管发酵,抑制致病性大肠杆菌的生长;麦芽含有淀粉酶,能消化糖类;山楂消肉食,刺激胃液分泌,使胃内游离盐酸增加,能消化蛋白质。【用法】共研细末和匀,每服3克,每日2次,开水送服。【方十】二圣散【出处】《药膳食疗》【组成】橘红500克,甘草240克,细盐25克。【功用】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主治】消化不良、积滞少食。【方解】橘红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甘草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药理】橘红对消化道有缓和作用,利于胃肠积气的排出,并能促进胃液分泌,有助于消化,还能刺激呼吸道黏膜,使分泌增多,痰液稀释,有利于排出;甘草有抗炎、抗氧化等作用。【用法】水煎煮烂,取出晒干,再研细末。每服6克,淡姜汤送下。【方十一】三子养亲汤【出处】《药膳食疗》【组成】山楂核、莱菔子、白芥子各等份。【功用】消食化痰,利气宣导。【主治】痰食积滞所致消化不良。【方解】山楂消食化积行气;莱菔子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白芥子温肺化痰,利气,散结消肿。【药理】山楂消肉食,刺激胃液分泌,使胃内游离盐酸增加,能消化蛋白质;莱菔子具有抗菌、抗真菌、抗病毒、降压、增加离体兔回肠节律性收缩的作用,抑制小鼠胃排空的作用;白芥子使唾液分泌及淀粉酶活性增加,小剂量可刺激胃黏膜,增加胃液及胰液的分泌。【用法】水煎服。【方十二】醒脾散【出处】《药膳食疗》【组成】高良姜450克,小茴香(炒)240克,甘草360克。【功用】散寒止痛,理气和胃。【主治】用于呕吐酸水,小腹胀满,不思饮食,伤冷泄泻等。【方解】高良姜散寒止痛,温中止呕;小茴香散寒止痛,理气和胃;甘草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药理】高良姜根茎含挥发油、黄酮类、高良姜素、山萘素、山萘酚、榭皮素、高良姜酚等,煎液对多种细菌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茴香含挥发油(茴香油)等,能增强胃肠蠕动,排出胃肠中积气,因而有助于缓解痉挛,减轻疼痛;甘草其所含甘草次酸、甘草锌能治疗急慢性炎症。【用法】共放入120克麻油中煎至油干为度,加入500克食盐炒,凉后研细末。每用3克,白开水送服,每日3次。

辽宁医学杂志编辑部地址在哪里

沙发

《辽宁医学杂志》是由辽宁省卫生厅主管,中华医学会辽宁分会主办的,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注册的综合性医学期刊。

都是假的

辽宁中医杂志编辑部在哪儿

疝气针灸什么穴位疗效快

辽宁中医杂志编辑部地址在哪

为什么不选好的杂志

整个电话去问问不就啥都知道了。

辽宁中医杂志编辑部是2008-01-04在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注册成立的全民所有制,注册地址位于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东路79号。辽宁中医杂志编辑部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2101056671889022,企业法人覃芳,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辽宁中医杂志编辑部的经营范围是:《辽宁中医杂志》、《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编辑、出版(持许可证经营);广告设计、制作、代理、发布。(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在辽宁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949263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5000万以上 和 1000-5000万 规模的企业中,共390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良好。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辽宁中医杂志编辑部更多信息和资讯。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