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青藏高原对气候的影响论文怎么写

发布时间:

青藏高原对气候的影响论文怎么写

影响:1、加强东亚季风,形成东部湿润气候2、造成西北干旱形成沙漠3、形成高原季风,加强高原季风环流4、造成四川盆地易出现梅雨季节。气温方面来说: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会降低,青藏高原本来位于亚热带却形成了高寒气候,热量不足降水方面来说:对我国来说使得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更干了,因为它的隆起其实是伴随着其他一系列的山脉等的上升,更加阻挡了来自海洋的水汽南面的印度洋和东面太平洋,对北冰洋和大西洋水汽的进入影响相对较小,因为我国准格尔盆地西北部有个缺口还有就是形成地形雨,在喜马拉雅山脉的南部和东南部形成南亚西南季风的地形雨,所以降水多还有北边的北冰洋,西边的大西洋,东边的太平洋的水汽,都有阻挡的作用迎风坡就会形成地形雨,增加降水对光照方面来说:地形的隆升,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少,所以获得太阳辐射多

一、对气温的影响机械阻挡作用青藏高原海拔高、面积大、矗立在29°间,南北约跨10个纬度,东西约跨35个经度,有相当大的面积,海拔在5000m以上,有一系列的山峰超过7000?D8000m,占据对流层中低部,犹如大气海洋中的一个巨大岛屿,对于冬季层结稳定而厚度又不大的冷空气是一个较难越过的障碍。从西伯利亚西部侵入我国的寒潮一般都是通过准噶尔盆地,经河西走廊、黄土高原而直下东部平原,这就导致我国东部热带、副热带地区的冬季气温远比受西藏高原屏障的印度半岛北部为低。A、C、E三站位于印度半岛北部,其冬季各月平均气温皆分别比同纬度、同高度的B、D、F三站为高,其中尤以C、D两站的差异最大。这是由于D站沅陵正位于高原以东的平原上,寒潮畅通无阻,而C站德里又位于高原以南的正中地位,屏障效应十分显著的缘故。冬季西风气流遇到青藏高原的阻障被迫分支,分别沿高原绕行。从冬季北半球700hPa与500hPa月平均气温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出,在高原北部冬季各月都是西北侧暖于东北侧,高原南半部,则东南侧暖于西南侧,这显然是受到上述分支冷暖平流的影响所致。因西风在高原西侧发生分支,于是高原西北侧为暖平流,西南侧为冷平流,绕过高原之后,气流辐合,东北侧为冷平流,东南侧为暖平流。夏季青藏高原对南来暖湿气流的北上,也有一定的阻挡作用,不过暖湿气流一般具有不稳定层结,比冷空气易于爬越山地。从夏季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上可以看出,由巴基斯坦北部和东北部阿萨姆两个地区总是有两个伸向西藏方向的暖舌,其中有一部分暖湿气流越过高原南部的山口或河谷凹地,流入高原南部,这是形成雅鲁藏布江谷地由东向西伸展的暖区的重要原因。青藏高原阻滞作用对气温的影响,不仅出现在对流层低层,并且波及到对流层中层。根据我国衢县与同纬度德里各高度上月平均气温的比较,可以看出在500hPa及其以下各层的气温皆是衢县低于德里,尤其是冬半年的差异更大。热力作用将青藏高原地面的气温与同高度的自由大气相比,冬季高原气温偏低,夏季则偏高。根据观测资料分析计算表明,高原地-气系统逐月向四周大气输送的热量。从11月至翌年2月是四周大气向高原地-气系统提供热量,这时青藏高原是个冷源,其强度以12月、1月份为最大,向四周自由大气吸收热量600多J/cm2d。春夏季青藏高原是个强大的热源,其强度以6、7月份为最大,向四周大气提供热量850J/cm2d以上。就全年平均而论,青藏高原地-气系统是一个热源。冬季青藏高原的冷区偏于高原的西部。夏季的暖区范围很广,整个对流层的温度都是高原比四周高,再往高层暖区范围扩大,到了100hPa层上,温度分布出现高纬暖、低纬冷的现象。从青藏高原的地面气温看来,具有如下特点:(1)地球的第三极地: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气温特别低,它虽位于副热带、暖温带的纬度上,但在高原主体北部祁连山以及巴颜喀拉山东部1月平均地面气温出现-16到-18℃的闭合等温线,盛夏7月尚有大片面积平均气温<8℃,冬夏皆比同纬度东部平原平均气温低18到20℃。(2)气温日、年较差大:青藏高原上地面气温日较差比同纬度东部平原地区和四川盆地都大,比同高度的自由大气更大,气温年较差亦比同高度的自由大气为大,但因海拔高耸,比同纬度东部平原则稍小。(3)气温季节变化急,春温高于秋温:青藏高原上春季升温强度大,特别是当积雪消融之后,雨季未到之前,高原因受强烈的日射,增温甚快,秋季降温速度亦快,春温高于秋温,例如高原上的班戈4?D10月气温差为8℃,而汉口同时期温差为-4℃。以上这些情况都说明高原气温具有大陆性气候的特征。二、高原季风在青藏高原由于它与四周自由大气的热力差异,所造成冬夏相反的盛行风系,称为高原季风。冬季高原上出现冷高压,冬季出现热低压,其水平范围低层大,高层小,其厚度夏季比冬季大。风的季节变化,一般是高原北侧开始最早,高原上次之,高原东侧再次,高原南部最迟。高原季风对环流和气候影响很大,首先它使我国冬夏对流层低层的季风厚度增大。我国西南地区冬夏季分别处在青藏冷高压环流和热低压环流的东南方,应分别盛行东北季风和西南季风,这与由海陆热力差异所形成的低层季风方向完全一致,两者叠加起来,遂使我国西南部地区季风的厚度特别大。高原季风的更大影响还在于它破坏了对流层中部的行星气压带和行星环流。由于高原冬季冷高压和夏季热低压相当强大,冬季厚度可达5km,夏季可达5到7km,因此从海平面至5到D7km高度,冬季空气由高原向外辐散,夏季向高原辐合,加之高原大地形的强迫作用,造成高原上深厚气层的升降运动,形成强的季风经圈环流。冬季出现与哈德莱环流圈相似的环流。夏季则出现与哈德莱环流圈相反的环流,空气在高原上升,到了高空流向低纬,下沉,到达地面后折向较高纬度流去,这对南北半球间空气质量的调整亦有很大的作用。三、对降水的影响一、对周边地区的影响青藏高原对亚洲降水分布影响范围极广,据最新气候模式研究结果:如果没有青藏高原存在,夏季的西南季风只能到达印度洋的南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是偏西风和西北风,受下沉气流控制。因此大陆将是水汽很少的干燥气候,即使印度和缅甸,也不会有现在这样的充沛雨量。而青藏高原的存在,对大规模气流的影响,首先诱使热带西南季风向印度、缅甸侵袭,造成高原雨季,同时西南季风的一部分长驱深入,到达我国东部形成江南雨区。如果没有青藏高原,那我国西部的干旱将更为严重,东部也将属于干旱气候。在青藏高原隆起之前,大约距今几千万年以前,从我国北方到长江流域都是广阔的干旱气候带。二、高原本身的降水分布在夏季在青藏高原南坡正当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特丰,最著名的如乞拉朋齐其年平均降水量超过11000mm,最多年降水量高达2mm,其中7月份的降水量就有9300mm。西南季风到达高原上空时,水分已经大大减少,因此高原夏季雨量不大。例如地处喜马拉雅山脉主峰北麓的定日,海拔约为4300m,年降水量仅为5mm,[再跨过高原,降水量更少于100mm

1 阻挡高原两侧冷峻气流的交换, 扩大西风带的影响范围2 高原季风的出现,使我国季风性气候尤为突显3 独特的高原气候

青藏高原对气候的影响论文

1 阻挡高原两侧冷峻气流的交换, 扩大西风带的影响范围2 高原季风的出现,使我国季风性气候尤为突显3 独特的高原气候

由于青藏高原的隆起,我国东亚季风环流势力更强大,冬夏季风更替更明显,大陆性气候特点更突出,冬季风影响的时间更长、范围更广。青藏高原的隆起,使我国东部地区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气候单元,使我国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表现得极为明显。由于地势高,夏季,青藏高原上空大气受热快,气流上升,气压降低,这加速了陆上低压的形成,使由海洋吹向陆地的夏季风势力增强甚至影响到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冬季,青藏高原上空大气降温快,气流下沉,使陆上高压势力增强,促使气流由陆地吹向海洋。冬季,由于来自较高纬度地区的空气很难越过青藏高原,青藏高原以南的地区受冬季风影响就较小,气温下降幅度就不大;夏季,由于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极少能越过青藏高原进入我国西北地区,甘肃、新疆一带气候就会干旱。青藏高原阻挡了我国低空的西风气流,使之分为南、北两支气流(分支点在60°E),北支气流经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和华东等地区流向太平洋;南支气流则在流过青藏高原南侧后转变成了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的西南气流,影响我国四川、贵州、云南、华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这两支气流最后在青藏高原东部110°E附近汇合。

青藏高原的存在会对中国气候的影响,有对气温的影响,冬天它起到一个屏障的效应。 夏季的时候,青藏高原对南来暖湿气流的北上也有一定的阻挡作用。

青藏高原的存在,保证了我国南方雨水足,这样就保证了我国稳定的雨水量,从而让气候四季变化。

青藏高原对气候的影响论文摘要

由于青藏高原的隆起,我国东亚季风环流势力更强大,冬夏季风更替更明显,大陆性气候特点更突出,冬季风影响的时间更长、范围更广。青藏高原的隆起,使我国东部地区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气候单元,使我国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表现得极为明显。由于地势高,夏季,青藏高原上空大气受热快,气流上升,气压降低,这加速了陆上低压的形成,使由海洋吹向陆地的夏季风势力增强甚至影响到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冬季,青藏高原上空大气降温快,气流下沉,使陆上高压势力增强,促使气流由陆地吹向海洋。冬季,由于来自较高纬度地区的空气很难越过青藏高原,青藏高原以南的地区受冬季风影响就较小,气温下降幅度就不大;夏季,由于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极少能越过青藏高原进入我国西北地区,甘肃、新疆一带气候就会干旱。青藏高原阻挡了我国低空的西风气流,使之分为南、北两支气流(分支点在60°E),北支气流经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和华东等地区流向太平洋;南支气流则在流过青藏高原南侧后转变成了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的西南气流,影响我国四川、贵州、云南、华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这两支气流最后在青藏高原东部110°E附近汇合。

1 阻挡高原两侧冷峻气流的交换, 扩大西风带的影响范围2 高原季风的出现,使我国季风性气候尤为突显3 独特的高原气候

介于北纬26°00′~39°47′,东经73°19′~104°47′之间。青藏高原是北半球气候变化的启张器和调节器。该区的气候变化不仅直接驱动中国东部和西南部气候的变化,而且对北半球具有巨大的影响,甚至对全球的气候变化,也具有明显的敏感性、超前性和调节性。1阻挡高原两侧冷峻气流的交换, 扩大西风带的影响范围巨大的青藏高原就像河流中央没有露出水面的大石头对河流的影响一样,使冬季500mb(3~4公里)以下的西风带发生分支、绕流, 而形成南北两支气流。北支气流一部分沿阿尔金山成东风吹入塔里木盆地,一部分沿祁连山成西或偏西北风吹入河西走廊,二者在高原东部汇合成西北气流,流线呈反气旋弯曲,形成动力高压背,使高原地面冷高压进一步加强,并有利于冬季风南下。高原的约束使冬季风的势力较强。南支气流在高原西南面为西北气流,绕过高原南侧转为西南气流,流线呈气旋性弯曲,产生动力性低压槽,在槽前暖湿气流的影响下,我国南方与北方冬季气候有较大差异。南北两支气流在长江中下游汇合,形成北半球最为强大的西风带。青藏高原的存在使冷空气由于受高原地形的阻挡和挤压,向我国东部地区倾泻到更南的纬度。高原东侧的西南地区,地处高原西风带的背风位置,风速较小,天气、气候别具一格。青藏高原的动力作用还表现在它对于近地面气流的屏障作用。东西方向上,它阻滞了随西风气流东移的天气系统,南北方向上它直接阻挡着我国西部对流层冷暖空气的南北交流。冬季高原阻挡冬季风南下,使南侧的印度与同纬度其它地区相比温度高,气压低,气温年较差小。同时西风带气压系统受高原阻挡在其西侧停留、减弱、消亡,而东侧的四川盆地一带则又相对平静,气流扰动较少,风力较弱。高原北侧又不易受南来暖湿气流影响。有利于冷空气堆积,进一步加强蒙古高压的势力,进而产生对我国东部地区的强寒流影响。而高原阻挡海洋湿润气流进入我国西北盆地,形成少雨的燥热天气,使我国新疆极端干旱,成为少有的少雨区和无流区。2高原季风的出现,使我国季风性气候尤为突显青藏高原表面的物理性质和同高度自由大气相比有很大差异。夏季高原成为热源,气流在高原面上辐合,形成青藏热低压,这个热低压从春季就逐渐发展、演化,到5、6月初基本形成,盛夏达到最强盛,它的形成破坏了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的连续分布。冬季高原面降温迅速,加上地势高,冰雪面积大,形成低温高压中心。夏季高原热低压的形成有利于高原面上气流的辐合,而冬季又有利于高原面上气流的发散。气压场的季节性变化引起了局部环流的季节性变换,夏季高原周围气流流向高原,冬季高原上气流又流向高源四周,从而形成高原季风。冬季冷高压加强邻近地区气流的下沉,高原冷高压与蒙古高原的迭加使高原北侧的蒙古高压得以加强,势力尤为强盛,冬季风影响大半个中国。夏季高源热低压吸引大气向高原辐合,使高原南侧的印度低压进一步加强。与太平洋副高和南半球副高产生了更加强大的气压梯度,加强、加速西南和东南季风。冬夏季高原面上气压场的配置所形成的气流场与亚欧大陆冬夏季气压场及其所形成的气流场刚好吻合,从而加强了中国冬夏季风的强度。也改变了我国气压场的形势,增加了我国季风气候的典型性、广泛性和复杂性。3独特的高原气候青藏高原以其高大在整个中纬度地区的大气环流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使其所在地区形成了独特的高原气候,进而对整个中国乃至亚洲地区气候的形成产生巨大影响。青藏高原地区独特的高原气候主要表现在:(1)气温低、日温差大、年温差小。大部分地区常年无夏, 霜雪不断,年平均气温大都低于5℃。沿35°N线是温度最低的地带,年均温在-40℃~-8℃,是我国年均温度最低的地区。 但整个高原冬季平均气温不太低,夏季平均气温又不高,气温年较差不大,高原上由于空气稀薄,尤其在冬季,白昼天气晴朗,太阳辐射强,地面增温迅速;夜晚,地面以长波辐射迅速散热降温,加上冷空气下沉,低层空气温度极低,所以日较差很大。(2)空气稀薄、气压低、含氧量少。高原地势高, 大气密度很小,气压很低,含氧量少。年平均气压、含氧量、大气密度分别相当于海平面的50%、60%和66%。水的沸点大部分地区为84~87℃。空气密度小,加剧了空气增温和降温的强度,使气温日变化增大。同时空气的浮力和风压也随之降低。(3)日照长、辐射强。高原地势高耸,日出早,日落迟, 日照时间长。空气稀薄洁净,尘埃和水汽含量少,大气透明度大。白天晴天多,多雨季节仍以昼晴夜雨居多。阳光透过大气层,能量损失较少,是全国太阳辐射量最多的地区。大部分地区年辐射总量比我国东部地区要大一倍还多。拉萨还有“日光城”之称。(4)干湿季分明,干季多大风。 高原上由于夏季热低压而出现湿暖降水天气,冬季冷高压则形成干寒大风天气,独特的高原季风产生了明显的干湿季变化。盛行风系随季节的显著变化,冬半年西风带控制高原地区为干季,夏半年受湿润的西南和东南季风影响,降水量明显地集中在夏半年。因而出现了明显的干湿季交替现象。另外,青藏高原的降水还是有多雷暴、冰雹、夜雨等特点。4青藏高原对中国气温分布的影响受纬度、海陆分布和地势起伏的影响,我国气温分布总的特点表现为南暖北冷,温差较大,而青藏高原的影响,使我国气温分布产生极大的变化。(1)西部地区夏季出现了与南热北冷的纬度变化规律相反的南冷北热现象。夏季全国普遍高温,虽然等温线平行于海岸线,但仍有南热北冷的变化规律。而西部地区的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峻,夏季原面平均气温低于北部的塔里木盆地。同时高原北部边缘山地又对塔里木盆地热量散发产生阻滞作用,使之成为夏季全国最热的地方。而高原地区却成为夏季全国之冷极。(2)高原东部的云贵高原由于处于冬季西风带的背风位置, 出现“死水区”,南部又受西风南支气流北上的影响,冬季不冷,气温较高天气别具一格。昆明有“春城”之称,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此。(3)高原地区气温受地形影响等温线表现出明显地与等高线吻合的特点,打破了冬夏季我国气温的变化规律。(4)高原地区由于地高天寒,长冬无夏,7 月份平均气温仍低于8℃。全年活动积温<2000℃≥10℃的持续期少于100天, 部分地区全年日均温都在0℃以下,活动积温为零。可以划分为高原寒带、 高原亚寒带和高原温带三个温度带。5青藏高原对中国降水的影响我国的降水主要来源于夏季环流的西南和东南季风,比较丰实,且在地区分布上具有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的规律。(1)高原边缘山地的地形降水比较明显,南坡降水达2000 毫米以上,东部地区200~400毫米东南边缘地区400~800毫米。(2)高原阻挡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 使之无法进入我国西北内陆地区, 所以塔里木盆地成为我国极端干旱的地区。 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在100毫米以下,部分地区在50毫米以下。(3)青藏冷高原建立的迟早和它消亡的快慢还直接影响到季风的强弱程度。冷高压建立早、强盛,冬季风迅速且大面积控制我国。消亡的迟,原面向外发散的气流阻挡夏季风北上直接制约着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所以青藏高原原面冷高压和热低压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着中国大气的降水强度甚至于旱涝灾害。

青藏高原就是我国气候的调节器,我国两大母亲河源头都在青藏高原之上且由于青藏高原的阻隔割裂了同纬度本应该形成的气候带,让我国广大地区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造福了广大人民。

青藏高原对气候的影响论文题目

一、对气温的影响机械阻挡作用青藏高原海拔高、面积大、矗立在29°间,南北约跨10个纬度,东西约跨35个经度,有相当大的面积,海拔在5000m以上,有一系列的山峰超过7000?D8000m,占据对流层中低部,犹如大气海洋中的一个巨大岛屿,对于冬季层结稳定而厚度又不大的冷空气是一个较难越过的障碍。从西伯利亚西部侵入我国的寒潮一般都是通过准噶尔盆地,经河西走廊、黄土高原而直下东部平原,这就导致我国东部热带、副热带地区的冬季气温远比受西藏高原屏障的印度半岛北部为低。A、C、E三站位于印度半岛北部,其冬季各月平均气温皆分别比同纬度、同高度的B、D、F三站为高,其中尤以C、D两站的差异最大。这是由于D站沅陵正位于高原以东的平原上,寒潮畅通无阻,而C站德里又位于高原以南的正中地位,屏障效应十分显著的缘故。冬季西风气流遇到青藏高原的阻障被迫分支,分别沿高原绕行。从冬季北半球700hPa与500hPa月平均气温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出,在高原北部冬季各月都是西北侧暖于东北侧,高原南半部,则东南侧暖于西南侧,这显然是受到上述分支冷暖平流的影响所致。因西风在高原西侧发生分支,于是高原西北侧为暖平流,西南侧为冷平流,绕过高原之后,气流辐合,东北侧为冷平流,东南侧为暖平流。夏季青藏高原对南来暖湿气流的北上,也有一定的阻挡作用,不过暖湿气流一般具有不稳定层结,比冷空气易于爬越山地。从夏季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上可以看出,由巴基斯坦北部和东北部阿萨姆两个地区总是有两个伸向西藏方向的暖舌,其中有一部分暖湿气流越过高原南部的山口或河谷凹地,流入高原南部,这是形成雅鲁藏布江谷地由东向西伸展的暖区的重要原因。青藏高原阻滞作用对气温的影响,不仅出现在对流层低层,并且波及到对流层中层。根据我国衢县与同纬度德里各高度上月平均气温的比较,可以看出在500hPa及其以下各层的气温皆是衢县低于德里,尤其是冬半年的差异更大。热力作用将青藏高原地面的气温与同高度的自由大气相比,冬季高原气温偏低,夏季则偏高。根据观测资料分析计算表明,高原地-气系统逐月向四周大气输送的热量。从11月至翌年2月是四周大气向高原地-气系统提供热量,这时青藏高原是个冷源,其强度以12月、1月份为最大,向四周自由大气吸收热量600多J/cm2d。春夏季青藏高原是个强大的热源,其强度以6、7月份为最大,向四周大气提供热量850J/cm2d以上。就全年平均而论,青藏高原地-气系统是一个热源。冬季青藏高原的冷区偏于高原的西部。夏季的暖区范围很广,整个对流层的温度都是高原比四周高,再往高层暖区范围扩大,到了100hPa层上,温度分布出现高纬暖、低纬冷的现象。从青藏高原的地面气温看来,具有如下特点:(1)地球的第三极地: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气温特别低,它虽位于副热带、暖温带的纬度上,但在高原主体北部祁连山以及巴颜喀拉山东部1月平均地面气温出现-16到-18℃的闭合等温线,盛夏7月尚有大片面积平均气温<8℃,冬夏皆比同纬度东部平原平均气温低18到20℃。(2)气温日、年较差大:青藏高原上地面气温日较差比同纬度东部平原地区和四川盆地都大,比同高度的自由大气更大,气温年较差亦比同高度的自由大气为大,但因海拔高耸,比同纬度东部平原则稍小。(3)气温季节变化急,春温高于秋温:青藏高原上春季升温强度大,特别是当积雪消融之后,雨季未到之前,高原因受强烈的日射,增温甚快,秋季降温速度亦快,春温高于秋温,例如高原上的班戈4?D10月气温差为8℃,而汉口同时期温差为-4℃。以上这些情况都说明高原气温具有大陆性气候的特征。二、高原季风在青藏高原由于它与四周自由大气的热力差异,所造成冬夏相反的盛行风系,称为高原季风。冬季高原上出现冷高压,冬季出现热低压,其水平范围低层大,高层小,其厚度夏季比冬季大。风的季节变化,一般是高原北侧开始最早,高原上次之,高原东侧再次,高原南部最迟。高原季风对环流和气候影响很大,首先它使我国冬夏对流层低层的季风厚度增大。我国西南地区冬夏季分别处在青藏冷高压环流和热低压环流的东南方,应分别盛行东北季风和西南季风,这与由海陆热力差异所形成的低层季风方向完全一致,两者叠加起来,遂使我国西南部地区季风的厚度特别大。高原季风的更大影响还在于它破坏了对流层中部的行星气压带和行星环流。由于高原冬季冷高压和夏季热低压相当强大,冬季厚度可达5km,夏季可达5到7km,因此从海平面至5到D7km高度,冬季空气由高原向外辐散,夏季向高原辐合,加之高原大地形的强迫作用,造成高原上深厚气层的升降运动,形成强的季风经圈环流。冬季出现与哈德莱环流圈相似的环流。夏季则出现与哈德莱环流圈相反的环流,空气在高原上升,到了高空流向低纬,下沉,到达地面后折向较高纬度流去,这对南北半球间空气质量的调整亦有很大的作用。三、对降水的影响一、对周边地区的影响青藏高原对亚洲降水分布影响范围极广,据最新气候模式研究结果:如果没有青藏高原存在,夏季的西南季风只能到达印度洋的南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是偏西风和西北风,受下沉气流控制。因此大陆将是水汽很少的干燥气候,即使印度和缅甸,也不会有现在这样的充沛雨量。而青藏高原的存在,对大规模气流的影响,首先诱使热带西南季风向印度、缅甸侵袭,造成高原雨季,同时西南季风的一部分长驱深入,到达我国东部形成江南雨区。如果没有青藏高原,那我国西部的干旱将更为严重,东部也将属于干旱气候。在青藏高原隆起之前,大约距今几千万年以前,从我国北方到长江流域都是广阔的干旱气候带。二、高原本身的降水分布在夏季在青藏高原南坡正当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特丰,最著名的如乞拉朋齐其年平均降水量超过11000mm,最多年降水量高达2mm,其中7月份的降水量就有9300mm。西南季风到达高原上空时,水分已经大大减少,因此高原夏季雨量不大。例如地处喜马拉雅山脉主峰北麓的定日,海拔约为4300m,年降水量仅为5mm,[再跨过高原,降水量更少于100mm

介于北纬26°00′~39°47′,东经73°19′~104°47′之间。青藏高原是北半球气候变化的启张器和调节器。该区的气候变化不仅直接驱动中国东部和西南部气候的变化,而且对北半球具有巨大的影响,甚至对全球的气候变化,也具有明显的敏感性、超前性和调节性。1阻挡高原两侧冷峻气流的交换, 扩大西风带的影响范围巨大的青藏高原就像河流中央没有露出水面的大石头对河流的影响一样,使冬季500mb(3~4公里)以下的西风带发生分支、绕流, 而形成南北两支气流。北支气流一部分沿阿尔金山成东风吹入塔里木盆地,一部分沿祁连山成西或偏西北风吹入河西走廊,二者在高原东部汇合成西北气流,流线呈反气旋弯曲,形成动力高压背,使高原地面冷高压进一步加强,并有利于冬季风南下。高原的约束使冬季风的势力较强。南支气流在高原西南面为西北气流,绕过高原南侧转为西南气流,流线呈气旋性弯曲,产生动力性低压槽,在槽前暖湿气流的影响下,我国南方与北方冬季气候有较大差异。南北两支气流在长江中下游汇合,形成北半球最为强大的西风带。青藏高原的存在使冷空气由于受高原地形的阻挡和挤压,向我国东部地区倾泻到更南的纬度。高原东侧的西南地区,地处高原西风带的背风位置,风速较小,天气、气候别具一格。青藏高原的动力作用还表现在它对于近地面气流的屏障作用。东西方向上,它阻滞了随西风气流东移的天气系统,南北方向上它直接阻挡着我国西部对流层冷暖空气的南北交流。冬季高原阻挡冬季风南下,使南侧的印度与同纬度其它地区相比温度高,气压低,气温年较差小。同时西风带气压系统受高原阻挡在其西侧停留、减弱、消亡,而东侧的四川盆地一带则又相对平静,气流扰动较少,风力较弱。高原北侧又不易受南来暖湿气流影响。有利于冷空气堆积,进一步加强蒙古高压的势力,进而产生对我国东部地区的强寒流影响。而高原阻挡海洋湿润气流进入我国西北盆地,形成少雨的燥热天气,使我国新疆极端干旱,成为少有的少雨区和无流区。2高原季风的出现,使我国季风性气候尤为突显青藏高原表面的物理性质和同高度自由大气相比有很大差异。夏季高原成为热源,气流在高原面上辐合,形成青藏热低压,这个热低压从春季就逐渐发展、演化,到5、6月初基本形成,盛夏达到最强盛,它的形成破坏了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的连续分布。冬季高原面降温迅速,加上地势高,冰雪面积大,形成低温高压中心。夏季高原热低压的形成有利于高原面上气流的辐合,而冬季又有利于高原面上气流的发散。气压场的季节性变化引起了局部环流的季节性变换,夏季高原周围气流流向高原,冬季高原上气流又流向高源四周,从而形成高原季风。冬季冷高压加强邻近地区气流的下沉,高原冷高压与蒙古高原的迭加使高原北侧的蒙古高压得以加强,势力尤为强盛,冬季风影响大半个中国。夏季高源热低压吸引大气向高原辐合,使高原南侧的印度低压进一步加强。与太平洋副高和南半球副高产生了更加强大的气压梯度,加强、加速西南和东南季风。冬夏季高原面上气压场的配置所形成的气流场与亚欧大陆冬夏季气压场及其所形成的气流场刚好吻合,从而加强了中国冬夏季风的强度。也改变了我国气压场的形势,增加了我国季风气候的典型性、广泛性和复杂性。3独特的高原气候青藏高原以其高大在整个中纬度地区的大气环流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使其所在地区形成了独特的高原气候,进而对整个中国乃至亚洲地区气候的形成产生巨大影响。青藏高原地区独特的高原气候主要表现在:(1)气温低、日温差大、年温差小。大部分地区常年无夏, 霜雪不断,年平均气温大都低于5℃。沿35°N线是温度最低的地带,年均温在-40℃~-8℃,是我国年均温度最低的地区。 但整个高原冬季平均气温不太低,夏季平均气温又不高,气温年较差不大,高原上由于空气稀薄,尤其在冬季,白昼天气晴朗,太阳辐射强,地面增温迅速;夜晚,地面以长波辐射迅速散热降温,加上冷空气下沉,低层空气温度极低,所以日较差很大。(2)空气稀薄、气压低、含氧量少。高原地势高, 大气密度很小,气压很低,含氧量少。年平均气压、含氧量、大气密度分别相当于海平面的50%、60%和66%。水的沸点大部分地区为84~87℃。空气密度小,加剧了空气增温和降温的强度,使气温日变化增大。同时空气的浮力和风压也随之降低。(3)日照长、辐射强。高原地势高耸,日出早,日落迟, 日照时间长。空气稀薄洁净,尘埃和水汽含量少,大气透明度大。白天晴天多,多雨季节仍以昼晴夜雨居多。阳光透过大气层,能量损失较少,是全国太阳辐射量最多的地区。大部分地区年辐射总量比我国东部地区要大一倍还多。拉萨还有“日光城”之称。(4)干湿季分明,干季多大风。 高原上由于夏季热低压而出现湿暖降水天气,冬季冷高压则形成干寒大风天气,独特的高原季风产生了明显的干湿季变化。盛行风系随季节的显著变化,冬半年西风带控制高原地区为干季,夏半年受湿润的西南和东南季风影响,降水量明显地集中在夏半年。因而出现了明显的干湿季交替现象。另外,青藏高原的降水还是有多雷暴、冰雹、夜雨等特点。4青藏高原对中国气温分布的影响受纬度、海陆分布和地势起伏的影响,我国气温分布总的特点表现为南暖北冷,温差较大,而青藏高原的影响,使我国气温分布产生极大的变化。(1)西部地区夏季出现了与南热北冷的纬度变化规律相反的南冷北热现象。夏季全国普遍高温,虽然等温线平行于海岸线,但仍有南热北冷的变化规律。而西部地区的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峻,夏季原面平均气温低于北部的塔里木盆地。同时高原北部边缘山地又对塔里木盆地热量散发产生阻滞作用,使之成为夏季全国最热的地方。而高原地区却成为夏季全国之冷极。(2)高原东部的云贵高原由于处于冬季西风带的背风位置, 出现“死水区”,南部又受西风南支气流北上的影响,冬季不冷,气温较高天气别具一格。昆明有“春城”之称,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此。(3)高原地区气温受地形影响等温线表现出明显地与等高线吻合的特点,打破了冬夏季我国气温的变化规律。(4)高原地区由于地高天寒,长冬无夏,7 月份平均气温仍低于8℃。全年活动积温<2000℃≥10℃的持续期少于100天, 部分地区全年日均温都在0℃以下,活动积温为零。可以划分为高原寒带、 高原亚寒带和高原温带三个温度带。5青藏高原对中国降水的影响我国的降水主要来源于夏季环流的西南和东南季风,比较丰实,且在地区分布上具有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的规律。(1)高原边缘山地的地形降水比较明显,南坡降水达2000 毫米以上,东部地区200~400毫米东南边缘地区400~800毫米。(2)高原阻挡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 使之无法进入我国西北内陆地区, 所以塔里木盆地成为我国极端干旱的地区。 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在100毫米以下,部分地区在50毫米以下。(3)青藏冷高原建立的迟早和它消亡的快慢还直接影响到季风的强弱程度。冷高压建立早、强盛,冬季风迅速且大面积控制我国。消亡的迟,原面向外发散的气流阻挡夏季风北上直接制约着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所以青藏高原原面冷高压和热低压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着中国大气的降水强度甚至于旱涝灾害。

这个问题对于现代地学界和现代气候学而言,不仅高深,而且能无所及。要科学回答这个问题,不仅要懂得地壳运动形式,弄清楚今天的南亚形成演化史,更要懂得地壳运动规律,否则,一切讨论都显得毫无意义。最近几天,在网络推送下我看了一些关于喜马拉雅山降升和特提斯洋消失对(中南亚阶段性)气候和干旱影响的高论。在这些高论中,没有一篇是科学的。究其原因:这些气象学、气候学和专家教授们,在研究今天的气候和古气候过程中,也研究了今天的地球结构和古地球结构。他们对古地球的结构、运动和形成演化谬论百出。在这些所有讨论喜马拉雅山降升和(新)特提斯海(洋)消失对(中南亚阶段性古)气候和干旱影响的编者和文章中,没有一个人懂得地壳运动规律,没有一篇文章是科学的。一个不懂得地壳运动规律的人,他写的古地球结构和古地球形成演化都是错误的。试想,他们所编写的古气候变化必定谬论连篇。

青藏高原论文怎么写的

浅谈汽车驾驶员在特殊条件下延长柴油车的使用寿命在特殊条件下,影响柴油车使用寿命的因素很多,但对汽车驾驶员来讲,主要是驾驶操作是否正确等方面的因素,直接影响柴油车的使用寿命。下面结合使用经验,谈一谈在特殊条、件下延长柴油车的使用寿命。一、特殊条件下的正确驾驶正确的驾驶习惯包括预热升温、轻踏缓抬、平稳行驶、适时换档、爬坡自如、掌握温度及避免沙尘等一整套合理的操作方法,对在特殊条件下延长柴油车使用寿命有直接影响。1、冷起动后或熄火前不能猛轰油门柴油机冷起动后,应立即松开起动按钮和抬起油门踏板,以减少供油量,并拧动怠速调整旋钮,使柴油车控制在600一soor/min内,运转到温度上升至50℃后,再调低到柴油机最低稳定空转转速工作或加载起步,切不可在冷起动后,随即一猛轰油门。柴油机在熄火之前,应怠速运转3一smin,使其冷却均匀,然后稍加油门提高转速2一3秒使各部件机件表面得到充分润滑,再断油熄火,但对装有进气增压装置的柴油机绝不能在熄火前,猛轰油门,这是因为:第一,冷起动后的柴油机水温低,机油粘度大,机油不能迅速进人机件摩擦副间,如果这时猛轰油门,突然改变柴油机负荷或转速将使柴油机运动件摩擦表面的润滑条件极差:甚至干摩擦,必将使机件磨损加剧。第二当柴油机生作温度低时猛轰油、门,喷油量增加,可燃混’合气的形成恶化,燃烧不完全,使部分未燃烧的柴油冲洗气缸壁油膜,必将增大气缸与活塞环磨损速率,且燃油沿气缸壁下窜,流人油底壳稀释机油。第三增压柴油机在冷起动后或熄火前不能猛轰油门。由于废气涡轮增压器的转子轴采用浮动轴承,且远离机油泵,冷起动后,流动较慢的机油不可能迅速到位起润滑作用。应怠速运转几分钟,待机油达到一定的温度和压力后方可增大负荷,以免突然加本负荷使轴承干摩擦而损坏。废气涡轮增压器的工作转速可达7000一ro0000r/min,若熄火前猛轰油门,机油泵因柴油机停车而已停止向润滑油道供油,但增压器转子由于惯性作用仍可高速运转l分钟以上,转子轴承便在没有足够机油润滑的条件下运转,甚至干摩擦致使增压器在很短时间内损坏。2、柴油机不能长时间怠速运转长时间怠速运转对延长柴油车的使用寿命极为不利,其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若柴油机在低温的情况下长时间怠速运转,由于柴油机转速低,喷油泵转速也低,柴油喷射速度慢,进气涡流强度减弱,燃油不能喷成良好的雾状,难以与空气迅速形成良好的混合气燃烧,使缸内积炭量增大,易堵塞喷油器的喷孔。第二,由于柴油机温度低,柴油粘度大,部分未燃烧的柴油冲刷缸壁上的润滑油膜,造成活塞、活塞环与缸壁的磨损加快,柴油还会受燃气温度的影响形成胶质,将活塞环粘结在环槽内而失去弹性,从而导致气缸密封不严,漏气量增加,甚至造成拉缸事故。第三,由于柴油机工作转速低,机油泵油不足,不仅不能保证发动机有良好的润滑,还因不能保证机油喷嘴向活塞底部喷油冷却燃烧室,使燃烧室内不能保证柴油油膜好的最佳蒸发温度(330℃~360℃),造成混合气形成不良,燃烧不完全,不利于柴油机使用寿命的延长。二、柴油车特殊条件下的使用汽车在高温低温、高原和山区条件下使用情况特殊,驾驶员必须根据情况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以减少机件磨损,延长汽车使用寿命。1、高温对柴油车使用的影响及改进在高温环境里,发动机冷却系的散热能力变差,发动机容易过热,汽车各总成温度升高,润滑油粘度下降,加之润滑油在高温条件下容易氧化变质,使润滑性能变坏,炎热干燥空气中灰尘多,炎热潮湿空气中水蒸气浓度大,灰尘进人气缸会形成磨料加速机件磨损,水蒸气进人气缸会加速机件腐蚀损坏,因此,在高温条件下,使用车辆,须采取加强冷却,改善润滑等措施,具体如下:第一,适当提高发动机风扇皮带紧度,保证通风;清除冷却系水垢,提高散热能力;注意检查冷却水量与密封情况。如果条件允许,可增加风扇叶片数目或加大叶片角度,增设防护圈,换用大蓄水量的散热器等。第二,注意检查各润滑油面高度与润滑油粘度,适当缩短换油周期。在炽热多尘地区,加强空气滤清器的清洁保养工件,如有可能可加装机油散热器和使用优质润滑油。第三,认真检查轮胎气压,勿因气压过高造成轮胎爆裂损坏。2、低温对柴油车使用的影响及改进在低温环境里,对机件有不利影响为:润滑油粘稠,流动性降低,润滑性能变差,燃烧雾化不良,混人机油,使机油品质变坏;橡胶、塑料等制品容易变脆;冷却水套有可能被冷却水结冰胀裂,针对此情况在低温条件下、须作好汽车保温和预热工作。·二第一,做好低温下起动前的准备工作、(1)使用凝点比当地最低气温低3℃一5℃的‘冬季用柴油,以保证柴油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蒸发性,便于柴油喷人气缸后能与空气形成良好的混合气而发火燃烧;(2)为改善机油的润滑条件,可选用在低温时粘度增加不大的冬季润滑油;(3)调高电解液密度,做好蓄电池的保温工作,并在使用中尽量少用起动机和及时进行补充充电,以保证蓄电池有足够的电容量;(4)当环境温度过低时,可使用低温起动装置进行起动,如斯太尔91系列汽车温度较低时,起动前,需拉出起动加浓装置手柄,以提供过量燃料助燃,起动后,必须将加浓手柄推至原位。第二,给发动机加装保温套,通常可用皮革或帆布按发动机覃缝制成机套,内充棉花或毛毡等保温材料。第三,水冷却在冬季最好灌注防冻液。3、高原、山区对机件磨损的影响高原、山区,由于海拔高,气压低、空气稀薄、坡陡、路窄、弯多,对汽车机件寿命影响的因素是:空气密度低,混合气变浓,燃烧不完全,发动机功率不足,汽车须经常使用低档行驶,发动机转速与温度高磨损大。山区,坡道行驶制动频繁,摩擦衬片磨损加剧,连续摩擦产生的高热会使摩擦衬片表面烧毁或碎裂。为此,在高原山区驾驶汽车可采取如下措施:第一,在散热器前面加淋水管,汽车上长坡时,对散热器喷水,加强冷却,预防发动机过热。第二,制动器间隙要勤检查,适时更换摩擦衬片,汽车下长坡时,可对制动鼓淋水冷却,防止摩擦衬片烧毁。4、控制装载的质t必须严格控制汽车的最大装载质量。在汽车制造厂规定的范围内,如果超载、各总成部件工作负荷增加,零件磨损速度明显加快使工作状况趋于不稳定。冬季易发生车轴断裂,零件损坏。而夏季爆胎则大为突出。柴油机长时间处于大负荷状态下工作,会造成柴油机过热而增加磨损,从而影响柴油车的使用寿命。另外汽车除了须按规定重量装载外,还应注意载荷分布均匀,因为装载偏置,也会造成个别机件或总成的损坏。

字美丽神秘的青藏高原    要是我问小朋友们,世界最高的高原是哪儿?你们一定会异口同声地说是青藏高原,还会一口气告诉我,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看来你们是了解青藏高原的,可是你们了解生活在这儿的人民的习俗吗?藏族朋友们穿什么样子的衣服?他们吃的东西和我们平日吃的一样吗?这里有什么独特的动植物?今天我们就走进这片美丽而神奇的土地,领略它的无尽风光。    西藏自治区是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这里既有举世无双的高原雪域风光,又有妩媚迷人的南国绮丽风光;既有雪山高原,又有莽莽林海。喜马拉雅山脉是它忠诚的卫士,整年守卫在它的南部;珠穆朗玛峰是每一个登山运动员渴望征服的山峰;世界第一大峡谷—二雅鲁藏布大峡谷则给了它无尽的神秘。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概括西藏的景致:“看大山大水,尽在西藏。”    在西藏,献哈达是最平常的一种礼节了。藏族人民在相互交往及迎送亲友时,习惯将哈达作为礼物献给对方,表示敬意和祝福。哈达是一种用白色丝麻织成的长条礼物,一般送到人的手中,但普通藏民向活佛献哈达时,只能放在活佛前面的桌子上,不能直接递到活佛手中。    藏族人的服饰带有明显的地域特色。由于青藏高原气候寒冷,人们多穿长袖大襟皮袍的“楚巴”。有的“楚巴”很华丽,袍面是大紫大绿的缎子,袍子的领口、袖口镶有水獭皮,以显示家庭的高贵。普通牧民平日只穿羊皮“楚巴”。“楚巴”的用处可大了,白天是衣裳,夜里做被褥,出门时还可以当口袋用,真正是一衣多用。    藏民女子有时也穿“楚巴”,但最经常穿的是黑色无袖的长坎肩,里边穿色彩鲜艳的长袖短身内衣,腰上系一条横条图案的腰带。藏民男子衣着宽大,便于骑马行走,腰上系的是丝线编制的腰带,喜欢露出右臂,显出豪迈奔放的气质。    我国北方饮食以面食为主,南方则爱吃大米饭,这两样都不是藏民的主食。在西藏,农民和牧民的主食也是不同的。糍粑是藏族农民的主食,而牧区的人们则以牛羊肉为主食。酥油茶是藏族人民的上乘饮料,醇香美味,营养丰富,是款待客人的佳品。另外,青稞酒也是藏民喜欢喝的日常饮料之一。风干肉、土豆咖喱饭、灌羊肠、灌羊肺等都是藏族饮食中极有代表性的几种。    青藏高原是野生动物的天堂,藏羚羊、藏野驴、野牦牛、藏雪鸡、藏黄羊等活跃在这片广大的高原上。藏羚羊腿细而小,全身的毛丰厚柔软,体态优美,矫健敏捷。母羊没有羊角,公羊有两条竹节状的犄角垂直竖在头上。它们的胆子很小,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四散逃开,消失在高原深处。    相比之下,藏野驴的胆子就大得多,它们经常成群结队地在高原上昂首遨游,这时你会觉得,它们才是高原真正的主人。有时调皮的藏野驴还和汽车赛跑,野驴的速度真快!一般时速45公里左右,有时甚至达到60公里,可谓高原赛跑冠军。    野牦牛要在较高的山地上才能见到,它全身呈黑褐色,体侧腹部和四肢都有柔软细密的体毛,几乎要挨着地了。它们喜欢结伴而行,组织纪律严密,当大队牛群静卧休息时,必定有一两个“哨兵”站岗放哨,一旦看见危险的情况,便发出信号,迅速逃窜。    藏雪鸡是高原上较古老的动物之一。它们并不是真正生活在雪地上,而是栖息于高山上裸露的岩石中,一般三五成群,胆小怕人,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藏黄羊则是所有动物中最常见的。静止时的藏黄羊不容易被人发现,但奔跑起来就两样了,它们屁股后面的白斑是非常醒目的标志。这块白斑成为猎人和其他捕猎者最好的瞄准点,使黄羊的生存面临严重的危机。    “开发西部,环保先行。”随着中国开发西部的步伐迈得越来越快,保护西藏的自然环境、文化遗产和风土人情就变得越来越紧迫。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到西藏投资、打工和旅游,都会给西藏固有的文化带来极大的冲击。另外,青藏高原是野生动物的乐园,这是大自然赐给我们的无尽财富,可近来不断出现藏羚羊和黄羊等动物被猎杀的情况。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只有与它们和谐相处,才能共存于同一片美丽、祥和的蓝天下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