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论文

发布时间: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论文

你去这里看看

要求:讲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现状(可选典型案例或者国外情况进行对比)的分析,以及我国遗产的开发与保护前景。还要200字的中文摘要,3-5个关键词,后附3-5个参考文献。

中华民族不仅有灿烂的文化,更有令人瞩目的遗产。遗产,《辞海》上解释为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而冠以文化二字,则说明与文化相关。而前面又修饰以民族、民间四字,更加明确其意思是指散落在民间,流传在民间,而又被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艺、民间舞蹈、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节日、民族服饰、少数民族英雄史诗、话本等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文化形态(状态)。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特质。既向世界宣告其曾经的辉煌,也向世界证明其精神之本。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众多的,有许许多多已经进入了世界文化遗产的行列,诸如莫高窟、都江堰、黄山等等,随着辽宁一宫两陵、牛河梁文化遗址、五女山古城等一批文化古迹相继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的进一步展开,在辽宁乃至全国兴起了一股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①学者保护。②政府保护。③世界保护。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

山歌,是一种具有一定旋律,采用单唱或者对歌的形式,通过语言来进行交流的艺术形式,属于口承文化遗产。广泛流行于东亚地区,尤其以中国西南部云南、贵州、广西一带最为典型。本论文以笔者家乡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一带的山歌传承现状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野调查,探究当代社会变迁中山歌的传承和适应情况。 地处黔滇交界的贵州六盘水市水城县,从有少数民族居住开始便有了山歌。当地的山歌传承与传统农耕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以布依族传承的山歌最为典型和完整。其后迁入黔地的汉族与少数民族的融合,进一步推动了山歌的发展。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随着价值观念的转变,当地的青年们纷纷外出读书、工作,原有社会结构逐渐解体,山歌活动也随之衰落。进入21世纪以后,出现了歌会表演或者专门雇佣歌师灌制的CD、VCD的商业活动。这种经济活动一度使山歌文化得到广泛延伸,但对山歌本身而言,这究竟是一种传统文化复兴还是一种文化复兴的“假象”呢? 2005年以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潮流的影响下,水城县文化部门也开始重视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山歌也名列其中。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刊物

《中国国家旅游》《中国国家地理》《时尚旅游》

至2013年6月,中国已有45处自然文化遗址和自然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6月22日在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被批准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1项世界文化遗产,使我国世界遗产增加至45处,位于世界遗产名录国家排名第二,仅次于拥有48个世界遗产的意大利。截至2013年12月,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总数已达37项,成为世界上入选“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常识文化篇。

永丰农民画农民画图册《永丰农民画》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永丰是一代文宗欧阳修的故里,也是全国著名的农民画乡,30余年来,有近3000幅农民画作品在各地展出并获奖,200余幅作品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1000余幅作品被国家、省、市有关部门和个人收藏。近日,记者在永丰采访,看到许多农民刚扔下镰刀、锄头,便拿起画笔,在画纸上抒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画出农民自己的梦想。永丰农民画植根于悠久的民族、民间艺术传统的沃土,倾注着劳动人民的情感并以其独特的艺术思维浓厚的生活气息,神奇瑰丽的色彩纯真质朴的艺术境界,焕发出现代中国民间艺术的独特光彩。永丰农民画经历了诞生、成长和发展三个时期。永丰农民历来擅长手艺,这里的木匠、篾匠、漆匠和织女素以精雕细刻、图案美丽而享誉四方。也许是传统文化和优美环境熏陶的缘故吧,永丰农民酷爱作画,耕作之余、闲暇之时,往往是放下锄头镰刀便拿起画笔涂抹,聊以自慰。永丰农民悄然作画的现象引起了县文化馆的关注为浇开永丰农民画这朵现代民间艺术奇葩。自上世纪80年代初期至今,永丰农民画的创作一直没有间断过。而且其主动走出去,宣传自己,展现自己,也从没有间断过,并取得了丰硕成果:1988年,永丰县农民画作者参加吉安首届农民绘画大赛,包揽了一、二、三等奖全部名额;1992年至1995年先后有200余幅作品在海口和厦门展出;2010年4月,80幅农民画亮相上海世博会,并应邀在上海中国农民画村设立长期对外销售窗口;在2012年10月“喜迎十八大”江西省首届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精品展上,永丰县68幅农民画作品全部获奖……30余年来,永丰县有近3000幅农民画作品在各地展出并获奖,200余幅作品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1000余幅作品被国家、省、市有关部门和个人收藏。非遗传承为了延续和发展农民画,在民间艺术家和青少年学子之间搭建起展示、互动、发展的平台,该县文化馆聘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民间艺术家解振辉每周三下午在潭城中学授课。授课内容以基本功练习和即兴创作为主。该县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学习、参与农民画创作,既丰富校园素质教育内容,又有利于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1、皮影戏:皮影戏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被老北京人称为“驴皮影戏”。原名“皮影戏”或“灯笼戏”,是用动物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用蜡烛或烈酒等光源照射,表演故事的一种民间戏剧。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中国剪纸:中国剪纸是用剪刀或小刀在纸上剪刻图案,用来装饰生活或配合其他民间活动的一种民间艺术。在我国,剪纸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之中,是各种民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中国剪纸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3、古琴:古琴是最古老、最纯正的传统乐器。古琴音乐是中国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代表,有着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在古代,它被称为“秦”,还有其他的名字,如“四通”和“姚琴”。伏羲、神农、舜的传说虽不可信,但其历史相当悠久。2008年,古琴艺术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4、算盘:算盘是以算盘为工具的数值计算方法,被称为中国的第五次发明。算盘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和创造的一种简单的计算工具。“算盘”一词最早见于汉代徐岳所著的《书纪一》中。俗话说“算盘,四季控,经纬三才”。2013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5、24节气: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精髓。”“二十四节气”和“十二月建筑”是古代(或远古)确立的干支历的基本内容。根据古籍记载,皇帝的家族开始制作干部和树枝,以确定年龄。”“二十四节气”是指特定的季节、物候、气候变化以及在历法中确立的“十二月建筑”。北斗七星的旋转与季节的变化密切相关。2016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非文化物质遗产论文

理论意义 2、系别、专业。3 参考文献开题报告中应包括相关参考文献的目录4 要求开题报告应有封面页,总页数应不少于4页。版面格式应符合以下规定。开 题 报 告 学 生: 一、研究方法、必要的数据等等。2 提纲开题报告包含的论文提纲可以是粗线条的开题报告的格式(通用)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 理论的渊源及演进过程 2、开题报告封面:论文题目,是一个研究构想的基本框架。可采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纲形式??、 本人对以上综述的评价 三??、 论文综述 1??。在开题阶段、1??,提纲的目的是让人清楚论文的基本框架、2、提纲。 1 总述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 选题意义 1、 现实意义 二、结论 四、论文写作进度安排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提纲一??二、1、2、3、? 、 国外有关研究的综述 3、 国内研究的综述 4、年级、姓名、2、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说清楚,应包含两个部分:总述、3、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四、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五、预期的结果六?三、?,没有必要像论文目录那样详细??、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概况三?? ?????、 论文提纲 前言、 一??、导师二、论文的理论依据、1、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3

山歌,是一种具有一定旋律,采用单唱或者对歌的形式,通过语言来进行交流的艺术形式,属于口承文化遗产。广泛流行于东亚地区,尤其以中国西南部云南、贵州、广西一带最为典型。本论文以笔者家乡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一带的山歌传承现状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野调查,探究当代社会变迁中山歌的传承和适应情况。 地处黔滇交界的贵州六盘水市水城县,从有少数民族居住开始便有了山歌。当地的山歌传承与传统农耕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以布依族传承的山歌最为典型和完整。其后迁入黔地的汉族与少数民族的融合,进一步推动了山歌的发展。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随着价值观念的转变,当地的青年们纷纷外出读书、工作,原有社会结构逐渐解体,山歌活动也随之衰落。进入21世纪以后,出现了歌会表演或者专门雇佣歌师灌制的CD、VCD的商业活动。这种经济活动一度使山歌文化得到广泛延伸,但对山歌本身而言,这究竟是一种传统文化复兴还是一种文化复兴的“假象”呢? 2005年以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潮流的影响下,水城县文化部门也开始重视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山歌也名列其中。

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

中华民族不仅有灿烂的文化,更有令人瞩目的遗产。遗产,《辞海》上解释为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而冠以文化二字,则说明与文化相关。而前面又修饰以民族、民间四字,更加明确其意思是指散落在民间,流传在民间,而又被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艺、民间舞蹈、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节日、民族服饰、少数民族英雄史诗、话本等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文化形态(状态)。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特质。既向世界宣告其曾经的辉煌,也向世界证明其精神之本。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众多的,有许许多多已经进入了世界文化遗产的行列,诸如莫高窟、都江堰、黄山等等,随着辽宁一宫两陵、牛河梁文化遗址、五女山古城等一批文化古迹相继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的进一步展开,在辽宁乃至全国兴起了一股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①学者保护。②政府保护。③世界保护。

你到省事!!看看我找的: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量非常丰富,基本分布在10个方面:   口头文化。包括民间文学以及语言、口头文化的各种遗存。北京的民族民间故事、歌谣、谚语、歇后语、俗话等,各区县已搜集整理到的资料虽然已出版很多,但是许多关于神鬼帝王、富绅豪杰、才子佳人的故事因历史原因未被收入。尤其是一些地名由来的传说,清代八旗营房的传说,数量非常少。   音乐。已经过市级专家论证通过的项目有智化寺京音乐、天坛神乐署中和韶乐、门头沟京西幡乐、通州运河船工号子、顺义曾庄大鼓等5个。   戏剧。昆曲、京剧已列入国家保护项目,昆曲已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市级项目已经专家论证的有河北梆子、大兴诗赋闲、柏峪燕歌戏等。   曲艺。北京是曲艺蕴藏量极其丰富的城市,其影响渗透到百姓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过专家论证的市级项目有相声、岔曲、单弦、京韵大鼓、密云蔡家洼村五音大鼓、平谷调。   舞蹈。已通过专家论证的市级项目有延庆旱船、门头沟京西太平鼓、昌平后牛坊村花钹大鼓、密云蝴蝶会、米粮屯高跷会、海淀扑蝴蝶、白纸坊太狮老会、大栅栏五斗斎高跷秧歌、沙峪村竹马、汤河川大班小班等10项。民间舞蹈是评审项目中内容最多的,京西太平鼓已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游艺与竞技。已经市级评审通过的有天桥中幡、抖空竹、帽山满族二魁摔跤。市体育总局提出把围棋和中国象棋列入保护名录,得到了联席会议所有代表赞同。中幡和抖空竹已列入国家第一批保护名录。游艺是集体育、艺术、游戏三者结合在一起的群众性娱乐活动,是最鲜活、最广泛、最有典型意义的文化项目。   美术。北京的民间美术在历史上十分繁荣,宫廷艺术更是发达。北京牙雕工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北京的风筝、剪纸、挑补绣花是民间美术重要内容,此次经专家论证的有“曹氏风筝”,列入市级保护项目。   传统手工技艺。景泰蓝制作技艺、聚元号弓箭制作技艺、漆雕技艺和木版水印技艺等4项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经过专家论证的市级保护项目有全聚德挂炉烤鸭技艺、便宜坊焖炉烤鸭技艺、宝刀衡制作工艺、绒布唐工艺。   传统医药。同仁堂中医药文化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医药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化的社会中越来越显示出不可代替的治病和健身的作用,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民俗。市级民俗保护项目有7个:门头沟妙峰山庙会、东岳庙行业祖师信仰习俗、北京春节厂甸庙会、房山大石窝石作文化村落、石景山古城村秉心圣会、通州区漷县镇张庄村龙灯会、门头沟龙泉务童子大鼓老会,其中厂甸庙会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厂甸庙会历时四百多年,是历史上唯一的官办春节庙会,其宏大规模、开放性的形式,鲜明的京味文化特色在北京乃至全国独树一帜,是北京春节民俗活动带有标志性的事象,深受群众喜爱。

非遗,你了解多少呢?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