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华中昆虫研究杂志投稿经验分享

发布时间:

华中昆虫研究杂志投稿经验分享

综合性大学的学报Q--综合性生物科学 1、生态学报 2、应用生态学报 3、生物多样性 4、生物工程学报 5、遗传 6、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7、微生物学报 8、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9、水生生物学报 10、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1、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 12、生态学杂志 13、微生物学通报 14、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15、生物物理学报 16、古脊椎动物学报 17、古生物学报 18、微体古生物学报 19、生物数学学报 20、生物技术 21、生命的化学 22、实验生物学报(改名为:分子细胞生物学报) 23、生物技术通报 24、生命科学 25、生物学通报 Q94--植物学 1、植物生态学报 2、植物生理学通讯 3、西北植物学报 4、植物分类学报 5、云南植物研究 6、植物学通报 7、武汉植物学研究 8、菌物学报 9、植物研究 10、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11、广西植物 Q95/96--动物学/昆虫学类 1、动物学报 2、昆虫学报 3、动物学研究 4、动物分类学报 5、兽类学报 6、动物学杂志 7、昆虫知识 8、昆虫分类学报 9、人类学学报 10、四川动物 下面还有一些是农业和食品的看能不能靠上第六编 农业科学S--综合性农业科学 1、中国农业科学 2、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3、华北农学报 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6、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7、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9、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10、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11、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12、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13、西南农业学报 14、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15、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16、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17、安徽农业科学 18、上海农业学报 19、中国农学通报 20、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1、西北农业学报 22、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3、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4、江苏农业科学 25、江苏农业学报 26、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7、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8、浙江农业学报 29、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0、广东农业科学 31、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32、湖北农业科学 33、新疆农业科学 34、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35、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36、贵州农业科学 37、河南农业科学 38、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S1--农业基础科学 1、土壤学报 2、水土保持学报 3、土壤 4、土壤通报 5、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6、水土保持通报 7、水土保持研究 8、土壤肥料(改名为:中国土壤与肥料) 9、生态环境 10、中国水土保持 11、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S2--农业工程 1、农业工程学报 2、灌溉排水学报 3、农业机械学报 4、节水灌溉 5、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6、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7、农机化研究 8、中国农机化 S3,5--农学、农作物 S4--植物保护 1、植物病理学报 2、中国生物防治 3、植物保护学报 4、植物保护 5、农药 6、昆虫天敌(改名为:环境昆虫学报) 7、植物检疫 8、中国植保导刊 S6--园艺 1、园艺学报 2、果树学报 3、中国蔬菜 4、北方园艺 5、食用菌学报 6、中国果树 7、中国食用菌 8、中国南方果树 S7--林业 1、林业科学 2、林业科学研究 3、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4、 福建林学院学报 5、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6、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7、浙江林学院学报 8、西北林学院学报 9、世界林业研究 10、中南林学院学报(改名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11、竹子研究汇刊 12、中国森林病虫 13、林业资源管理 14、浙江林业科技 15、林业实用技术 S8--畜牧、动物医学 1、畜牧兽医学报 2、中国兽医学报 3、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4、中国兽医科技(改名为:中国兽医科学) 5、中国兽医杂志 6、草业学报 7、中国草地(改名为:中国草地学报) 8、草地学报 9、动物营养学报 10、蚕业科学 11、黑龙江畜牧兽医 12、草业科学 13、中国家禽 14、动物医学进展 15、中国饲料 16、畜牧与兽医 17、饲料工业 18、中国畜牧杂志 19、饲料研究 20、中国畜牧兽医 S9--水产、渔业TS2--食品工业 1、食品科学 2、食品与发酵工业 3、食品工业科技 4、中国油脂 5、中国粮油学报 6、食品科技 7、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8、中国乳品工业 9、食品工业 10、茶叶科学 11、食品与机械 12、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3、中国调味品 14、粮食与油脂 15、粮食与饲料工业 16、中国食品添加剂 17、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改名为:粮油加工) 18、中国食品学报 19、中国酿造 20、食品研究与开发

中国农大植保专业,真正研究昆虫要道研究生阶段

嗯,我比较关心国外的,毕竟海外升学是现在的一种趋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我就是那里本科毕业的,研究昆虫在那里还是很不错的,有不少强人在那里。

华中昆虫研究杂志投稿经验

利用体视显微镜对多种蜜蜂、家蝇前翅尺寸进行测量,发现其长宽及面积虽不同,但长宽比值较一致。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蜜蜂、家蝇前翅背腹两侧的微观结构略有差别,翅脉呈管状,且同一径向平面内壁厚不同。利用视频光学接触角测量系统对蜜蜂、家蝇前翅的接触角进行测量,结果表明两种昆虫翅膀表面均属疏水性表面。

[1] 宋健,王容燕,杜立新等 铜绿丽金龟和黄褐丽金龟幼虫感染Bt HBF-1菌株后的病症及中肠组织病理变化 [J] 昆虫学报, 2008, 51 (10) _6 [2] 李耀发,高占林,党志红等 18种杀虫剂对华北大黑鳃金龟和铜绿丽金龟的毒力比较 [J]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24 (3) _4 [3] 杨子祥,袁理春,段曰汤等 铜绿丽金龟对云南干热河谷区莲雾的为害及防治 [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 (15) [4] 宋健,王金耀,王容燕等 苏云金芽孢杆菌HBF-1菌株对铜绿丽金龟和黄褐丽金龟幼虫生长发育及取食的影响 [J] 农药学学报, 2006, 8 (2) _5 [5] 王容燕,王金耀,宋健等 铜绿丽金龟的室内人工饲养 [J] 昆虫学报, 2007, 50 (1) _5 [6] 李奕震,郑柱龙,谢治芳等 背沟彩丽金龟的生物学特性和防治的研究 [J] 林业科学研究, 2008, 21 (3) _5 [7] 孙瑞红,李爱华,王涛等 不同食料对两种金龟甲繁殖力的影响 [J] 环境昆虫学报, 2010, 32 (4) DOI:3969/1674- [8] 姚永生,原国辉,罗梅浩等 铜绿丽金龟成虫触角感受器的超微结构观察 [J] 华北农学报, 2004, 19 (3) _4 [9] 刘锦乾 粗绿彩丽金龟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 [J] 植物保护, 2007, 33 (4) _3 [10] 陈红印,陈长风,王树英等 春臀钩土蜂两个地理种和日本丽金龟臀钩土蜂搜索能力的比较 [J] 中国生物防治, 2006, 22 (1) _6 [11] 胡晓婷,宋健,王容燕等 对铜绿丽金龟幼虫有活性的苏云金芽孢杆菌菌株的分离及鉴定 [J] 华北农学报, 2008, 23 (6) _3 [12] 林平 弧丽金龟属一新种(鞘翅目:丽金龟科) [J] 昆虫分类学报, 2003, 25 (3) _2 [13] 黄华,苏宝玲,张媛等 丹东地区越橘园铜绿丽金龟发生危害特点及防治 [J] 北方园艺, 2010, (17) [14] 宋健,王容燕,张海剑等 感染Bt的铜绿丽金龟幼虫对化学杀虫剂的敏感性变化及相关酶活性测定 [J] 中国生物防治, 2006, 22 (2) _5 [15] 徐金叶 福建省丽金龟科形态分类、区系分析和种群动态研究 [D] [16] 熊集瑞,李元文,林莉等 日本金龟臀钩土蜂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J] 广东农业科学, 2005, (5) _2 [17] 林平 中国异丽金龟属一新种(鞘翅目:丽金龟科) [J] 昆虫分类学报, 2000, 22 (2) _3 [18] 程辉彩,刘丽云,张丽萍等 绿僵菌防治铜绿丽金龟蛴螬药效试验 [J] 现代农药, 2007, 6 (5) _3 [19] 赵文琴,樊美珍,蔡守平等 不同绿僵菌、白僵菌菌株对铜绿丽金龟幼虫的毒力生物测定 [J] 生物学杂志, 2005, 22 (5) _3 [20] 王文,甄伟玲 四种药剂防治李园四纹丽金龟比较试验 [J] 北方园艺, 2006, (6) _2 [21] 林平 中国蓝盾异丽金龟种组及其分类问题讨论(鞘翅目:丽金龟科) [J] 昆虫分类学报, 2000, 22 (1) _5 [22] 贾春生 利用绿僵菌防治舍恩菲尔德异丽金龟研究 [D] [23] 曾凡梅,刘义 草坪铜绿丽金龟幼虫空间分布型研究 [J] 现代农业科技, 2010, (20) [24] 铜绿丽金龟的生活习性及其防治技术 [J] 吉林林业科技, 2009, 38 (5) _2 [25] 杨生丰,祁如雄 铜绿丽金龟在玉树人工林的蔓延与防治对策 [J] 青海农林科技, 2009, (1) _3 [26] 汪洪江,胡淼,吴文龙等 南京地区常见金龟子种类及防治方法 [J] 林业科技开发, 2008, 22 (3) _5 [27] 杨海燕 庭院丽金龟的生物学特性与防治对策 [J] 现代农业科技, 2008, (14) _1 [28] 李龙臣,曹磊,李连忠等 四纹丽金龟对冷季型草坪的危害及防治 [J] 中国园林, 2001, 17 (4) _3 [29] 田方文,彭彦明,张伟华等 山东省无棣县农田金龟子种类调查及发生规律研究 [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36 (28) _2 [30] 罗英,罗明华 危害川麦冬蛴螬的田间鉴别与分布特征 [J]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26 (4) _3 [31] 王天喜,和泉勇,刘敏等 铜绿丽金龟成虫对吴茱萸花序的为害及防治措施 [J] 中国植保导刊, 2006, 26 (2) _2 [32] 冯书亮,王容燕,王金耀等 苏云金芽孢杆菌HBF-1菌株防治金龟科幼虫的效果评价 [J] 植物保护学报, 2006, 33 (4) _6 [33] O,张倩 铜绿丽金龟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J] 现代农村科技, 2010, (2) _1 [34] 张亚坤,盖新敏 福建松针金龟概述 [J] 林业勘察设计, 2002, (1) _3 [35] 陈松笔,杨怀文,崔景岳等 诱剂对食花金龟诱捕效果的初步观察 [J] 中国生物防治, 2001, 17 (3) _3 [36] 刘树森,李克斌,刘春琴等 河北异小杆线虫一品系的分类鉴定及其对蛴螬致病力的测定 [J] 昆虫学报, 2009, 52 (9) _8 [37] 袁莹华 金龟甲对不同植物叶片的趋向反应和引诱剂的筛选 [D] [38] 冯书亮,王容燕,范秀华等 一株对金龟子类幼虫具有杀虫活性的苏云金杆菌新分离株 [J] 中国生物防治, 2000, 16 (2) _2 [39] 汪荣灶,胡勇 如何识别与防治茶园的2种丽金龟 [J] 中国农技推广, 2006, 22 (8) _1 [40] 张继敏,高九思,张玉洁等 河南省苹果园丽金龟科害虫发生种类记述 [A] 华中昆虫研究——华中三省(湖南、湖北、河南)昆虫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及全国第四届资源昆虫研讨会论文集[C] 2005

华中昆虫研究杂志投稿经验介绍

闵亮, 谭亮魁, 王文凯湖北省烟粉虱的发生动态及防治研究进展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5(3), 9-袁海山,王文凯,谢广林,闵亮我国天牛的进出口检疫现状及处理对策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7), 140-孟祥钦,闵亮,万方浩,周忠实,王文凯,张桂芬 西花蓟马的SCAR分子检测技术 昆虫学报 52(3): 323-谢广林,王文凯后河国家自然保护区直翅目昆虫初步研究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06,3(1):110-王文凯瘦天牛科天牛科见李子忠、金道超主编《梵净山景观昆虫》,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4:291-王香萍,王福莲,王文凯 不同防治措施对甘蓝田昆虫天敌动态变化的影响安徽农业科学,2006,(06)王文凯,劳水兵鞘翅目,天牛科见杨茂发主编《贵州大沙河昆虫》,贵阳:贵州科学技术出版社, 237-Nobuo Ohbayashi,Tatsuya Niisato & Wang Wen- Studies on the Cerambycidae(Coleoptera)of Hubei Province,China, PartⅠElytra,Tokyo,2004,32(2)451-王文凯,谢广林湖北后河国家自然保护区天牛科昆虫初步名录见湖北省昆虫学会编《华中昆虫研究》第二卷,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4-王文凯(副主编)《昆虫分类学》见雷朝亮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普通昆虫学》中国农业出版社,王文凯(参编)《普通昆虫学实验指导》见荣秀兰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普通昆虫学实验指导》,王文凯,郑乐怡海南皱鞘天牛属一新种(鞘翅目:天牛科) 昆虫学报,2002,45(3):377-王文凯,蒋书楠,郑乐怡中国脊筒天牛属分类研究(鞘翅目:天牛科)动物分类学报, 2002, 27(1):123-王文凯,蒋书楠 中国污天牛属二新种记述(鞘翅目:天牛科)动物分类学报,2000,25(2):183-王文凯,蒋书楠 沟胫天牛族三新种记述 动物分类学报,2000,25(1):76-王文凯,蒋书楠中国天牛科二新记录属二新种记述昆虫学报, 2002,45(增):50-王文凯,蒋书楠 A NEW SPECIES OF THE GENUS PSACOTHEA GAHAN(COLEOPTERA:CERAMBYCIDAE)FROM CHINA昆虫分类学报,2002,24(3):177-王文凯,蒋书楠 中国泥色天牛属Uraecha Thomson分类研究(鞘翅目:天牛科:沟胫天牛亚科)昆虫分类学报,2000,22(1):45-王文凯,郑乐怡 A new species of the genus Cyanagapanthia Breuning (Coleoptera: Cerambycidae) from C Entomologia S2002,9(3):79-王文凯,蒋书楠,郑乐怡中国楔天牛族二新种记述动物学研究,2002,22(2):145- 王文凯 云斑天牛的学名及有关问题的讨论 昆虫知识,2000,22(3):191- 王文凯 天牛总科见吴鸿等主编《天目山昆虫》 科学出版社,2001年12月350- 王文凯中国星天牛属12种的系统发育关系探讨见李典谟主编《走向21世纪的中国昆虫学--中国昆虫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10月38- 王文凯 沟胫天牛亚科雌性生殖器的比较解剖研究 见张雅林主编《昆虫分类区系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9:152-王文凯,尹新民,沟胫天牛亚科族级系统发育关系初探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2,36(1):11-王文凯,蒋书楠,郑乐怡TWO NEW SPECIES OF OBEREA (COLEOPTERA: CERAMBYCIDAE:LAMIINAE) FROM CHINA中南林学院学报,2002,23(3):74-王文凯,蒋书楠 沟胫天牛亚科后翅脉序及其在分类上的意义 湖北农学院学报,2000,20(2):120-王文凯,蒋书楠 中国楔天牛类15属支序系统学的研究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增刊),2000,31:1-王文凯中国天牛科四新记录种 湖北农学院学报,2001,21(2):117-王文凯,孙桂华,杨春旺中国虎天牛族新记录天津自然博物馆论文集(18),2002:19-王文凯脊虎天牛属雌雄生殖器的分类研究湖北农学院学报,2002,22(3):202-王文凯天牛科系统分类研究进展湖北农学院学报,2002,22(2):187-王文凯 南开大学馆藏天牛科分类天津农学院学报,2002, 9(2):1-王文凯,绿虎天牛属雌雄生殖器的比较研究中国森林病虫,2002,21(5):3-7,王文凯 鞘翅目:天牛科 见李子忠主编《贵州茂兰昆虫》,贵阳:贵州科学技术出版社,12:320-王文凯天牛总科高级阶元系统发育关系研究华中昆虫研究(Ⅰ),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4-王文凯 昆虫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其对策 湖北农学院学报,2000,20(1):90-王文凯 发挥高校科技优势,服务农业经济发展中国青年农业科学学术年报,6:562-王文凯,蒋书楠 中国纳天牛属二新种记述(英文稿)昆虫分类学报,1999,21(3):213-王文凯,蒋书楠 中国沟胫天牛亚科一新属一新种昆虫分类学报,1999,21(2):119-王文凯,蒋书楠 云南天牛科三新种记述 动物学研究,1998,19(6):458-王文凯,蒋书楠 西藏锐顶天牛一新种记述 华东昆虫学报,1999,8(1):12-王文凯,蒋书楠 四川星天牛属一新种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8,20(4):334-王文凯 天牛总科雌性生殖器解剖结构及标本制作方法 森林病虫通讯,1999,18(5):2-王文凯 天牛总科雌性生殖器高级阶元分类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9,21(5):22-王文凯 污天牛属雌性生殖器分类研究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8,20(3):249-王文凯,蒋书楠 尖天牛和坡天牛雌雄生殖器的比较研究 湖北农学院学报,1999,19(1):17-王文凯 中国天牛总科综合分类研究进展昆虫知识,1999,36(1):53-王文凯 湖北锈色粒肩天牛一新亚种记述湖北农学院学报,1999,19(2):王文凯,蒋书楠木天牛属Xylariopsis Bates一新种记述 湖北农学院学报, 1998,18 (3):232-王文凯 普通昆虫学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湖北农学院学报,1998,18(增刊):65-王文凯 中国天牛科新记录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8,20(6) :597-王文凯 湖北省天牛总科昆虫初步名录 湖北农学院学报,1998,18(4):305-王文凯(参编)湖北省昆虫名录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王文凯 天牛科沟胫天牛亚科中国新记录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7,19(5):438-王文凯 食用昆虫资源的开发利用 资源开发与市场,1997,13(4):161-王文凯 湖北农学院馆藏天牛科分类 湖北农学院学报,1997,17(2):97-王文凯 花天牛的形态分类学研究 湖北农学院学报,1995,15(2):91-王文凯 中国花天牛亚科昆虫名录(续) 湖北农学院学报,1995,15(1):20-王文凯,蒋书楠中国花天牛亚科新种及新记录 昆虫分类学报,1994,16(3):192-王文凯 中国花天牛亚科昆虫名录(续) 湖北农学院学报,1994,14(4):23-王文凯 中国花天牛亚科昆虫名录 湖北农学院学报,1994,14(2):31-王文凯 中国金绿花天牛属新记录 湖北植保,1993,增刊(2):1-蒋书楠,陈力,王文凯中国长颊花天牛属及新种记述 昆虫分类学报,1993,15(1):53-王文凯 中国花天牛花天牛亚科分类研究 湖北农学院学报,1992,12(2):43-龚信文,孟国铃,李传仁,王文凯等 湖北烟仓害虫调查中国烟草,1990,(3):26-龚信文,孟国铃,李传仁,王文凯 微波防治烟草仓储害虫实验初报 商品养护技术,1987(1):8-王文凯 浅谈植物保护学的地位和作用 农业高教研究,1997,(1):42-青 春 璀 璨张晓明 康群王文凯,1985年7月毕业于原湖北农学院植保专业,1991年7月西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1997年获博士学位。为中国昆虫学会会员、湖北省农学会理事、湖北省植保学会理事、湖北省昆虫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青年科协理事。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享受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2002年1月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首届十佳“优秀博士后”。现任长江大学农学院院长。昆虫,随处可见,研究昆虫,人谓雕虫小技!可他,却一直醉心于与昆虫为伴,近20年来,他孜孜不倦的从事着中国天牛科昆虫的分类区系和系统发育研究,成为该领域知名的中青年学者。他就是我校农学院院长王文凯博士。王文凯1964年4月出生于湖北荆州。1982年9月,怀揣远大抱负,他迈进了原湖北农学院的大门,开始了他三年的大学生涯。作为植保专业的学生,在大学里,王文凯第一次从书本上了解了昆虫,并开始接触昆虫,进而对昆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85年7月,王文凯大学毕业,品学兼优的他成了湖北农学院的一名青年教师。初为人师,除了激动和欣喜,他更多的却是冷静的思考。从学生到老师,不只是简单的角色转换,而是一个新的人生起点。想到这些,王文凯心里充满了信心和力量。从此,无数个不眠之夜,他孜孜以求的在各种文献中查找、采摘;多少个薄雾飘漾的清晨,他从堆积如山的资料中抬起头来。不懈的追求,持之以恒的努力,终于使王文凯的知识积累厚实了许多,很快,他脱颖而出,成了深受学生欢迎的好教师。他主讲的《普通昆虫学》等课程也获得了首届讲课比赛三等奖。他被列为学院首批中青年教师重点培养对象。日子如水般流逝,慢慢地,在视野渐宽的同时,王文凯却感到授课有些力不从心,特别是对他喜爱的昆虫研究,他更是有了一筹莫展的感觉。“不行,自己的知识结构必须丰富和完善。”于是,1988年,他走进西南农大,如愿以偿地做了著名的昆虫分类学家蒋书楠教授的学生。有了名师的指导,王文凯更奋力地遨游于昆虫学的海洋。被人熟视无睹的各种天牛于他看来却有着特别诱人的斑斓色彩,他凝神静气,真正进入了昆虫的领域。作为一名硕士研究生,他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研究项目——天牛科分类方法和起源理论研究。1991年7月,王文凯满载而归,再度成为“传道、授业、解惑”之人。这次他有了游刃有余的感觉,厚实的知识积淀撑起了他的自信。他再一次参加国家自然科学项目研究,他所带领的昆虫教研室1995年被评为省级先进教研室,他在麻城科技扶贫期间,被省科委、扶贫办评为“科技扶贫开发先进个人”……然而,满载青春收获的他并没有满足。为了更深层的探究昆虫王国的奥秘,1995年,王文凯以优异的成绩再次拜在蒋书楠教授门下,成了一名博士研究生。两年后,他被西南农大评为“优秀博士研究生”。王文凯在虫国的探索极为勤勉。1985年至今,他先后参加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高校博士点基金项目、2项省科技厅攻关项目,主持国家外国专家局项目1项、省自然基金2项、省教育厅攻关2项及省教育厅教研项目2项。自1988年起,他主要从事中国天牛总科的分类区系及系统发育研究,已建立天牛科2新属,发现28个新种,7个中国新纪录属,35个中国新记录种。在《昆虫学报》、《动物分类学报》、《昆虫分类学报》、《动物学研究》、《Entomologia Sinica》、《昆虫知识》及《中国森林病虫》等期刊上发表天牛科论文50余篇。先后参与编著了《湖北省昆虫名录》(1992)、《昆虫分类区系研究》(2000)、《天目山昆虫》、《贵州茂兰昆虫》等;作为副主编参加“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普通昆虫学》和《普通昆虫学实验指导》的编著(2003)。主持完成的研究成果“中国天牛科系统分类研究”获湖北省人民政府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998年6月,王文凯又以其实绩叩开了南开大学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的大门,成为一名专职科研人员。如今,不负青春的他是中国昆虫学会会员、湖北省农学会理事、湖北省植保学会理事、湖北省昆虫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青年科协理事。2003年12月被选为荆州区人大代表。除了教学与科研,王文凯还是一个杰出的管理者,在他担任原农学系系主任三年多时间里,他创新思维,大胆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他主持完成了“作物栽培与耕作学”省级重点学科的申报获得批准并顺利通过省教育厅专家组的中期检查;完成了“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作物栽培与耕作学”两个学科的硕士点立项及“作物遗传育种”学科的博士点立项建设申报并获得批准;组织了“生物工程”新专业的申报并获得批准;创建农药生物测定中心,获得西校区首个国家级资格认证——农业部农药田间登记试验资格……如今,作为长江大学农学院的院长,王文凯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他没有丝毫的松懈,他和班子成员一起,为农学院的发展谋划好了未来: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搞好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及1个博士点立项、2个硕士点立项学科建设;把科研作为学院发展的重中之重,树立科研强院思想;加强湿地农业研究中心的领导与管理,把涝渍灾害与湿地农业研究中心真正建成长江大学的特色学科和优势领域,以湿地农业研究中心为平台,加强各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他坚定的表示,乘坐长江大学之旗舰,依托湿地农业之特色,在校党委校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全院教职员工与时俱进,锐意进取,一定能够把长江大学的农科建设得更强、更特、更优。

华中昆虫研究杂志投稿经验总结

闵亮, 谭亮魁, 王文凯湖北省烟粉虱的发生动态及防治研究进展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5(3), 9-袁海山,王文凯,谢广林,闵亮我国天牛的进出口检疫现状及处理对策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7), 140-孟祥钦,闵亮,万方浩,周忠实,王文凯,张桂芬 西花蓟马的SCAR分子检测技术 昆虫学报 52(3): 323-谢广林,王文凯后河国家自然保护区直翅目昆虫初步研究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06,3(1):110-王文凯瘦天牛科天牛科见李子忠、金道超主编《梵净山景观昆虫》,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4:291-王香萍,王福莲,王文凯 不同防治措施对甘蓝田昆虫天敌动态变化的影响安徽农业科学,2006,(06)王文凯,劳水兵鞘翅目,天牛科见杨茂发主编《贵州大沙河昆虫》,贵阳:贵州科学技术出版社, 237-Nobuo Ohbayashi,Tatsuya Niisato & Wang Wen- Studies on the Cerambycidae(Coleoptera)of Hubei Province,China, PartⅠElytra,Tokyo,2004,32(2)451-王文凯,谢广林湖北后河国家自然保护区天牛科昆虫初步名录见湖北省昆虫学会编《华中昆虫研究》第二卷,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4-王文凯(副主编)《昆虫分类学》见雷朝亮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普通昆虫学》中国农业出版社,王文凯(参编)《普通昆虫学实验指导》见荣秀兰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普通昆虫学实验指导》,王文凯,郑乐怡海南皱鞘天牛属一新种(鞘翅目:天牛科) 昆虫学报,2002,45(3):377-王文凯,蒋书楠,郑乐怡中国脊筒天牛属分类研究(鞘翅目:天牛科)动物分类学报, 2002, 27(1):123-王文凯,蒋书楠 中国污天牛属二新种记述(鞘翅目:天牛科)动物分类学报,2000,25(2):183-王文凯,蒋书楠 沟胫天牛族三新种记述 动物分类学报,2000,25(1):76-王文凯,蒋书楠中国天牛科二新记录属二新种记述昆虫学报, 2002,45(增):50-王文凯,蒋书楠 A NEW SPECIES OF THE GENUS PSACOTHEA GAHAN(COLEOPTERA:CERAMBYCIDAE)FROM CHINA昆虫分类学报,2002,24(3):177-王文凯,蒋书楠 中国泥色天牛属Uraecha Thomson分类研究(鞘翅目:天牛科:沟胫天牛亚科)昆虫分类学报,2000,22(1):45-王文凯,郑乐怡 A new species of the genus Cyanagapanthia Breuning (Coleoptera: Cerambycidae) from C Entomologia S2002,9(3):79-王文凯,蒋书楠,郑乐怡中国楔天牛族二新种记述动物学研究,2002,22(2):145- 王文凯 云斑天牛的学名及有关问题的讨论 昆虫知识,2000,22(3):191- 王文凯 天牛总科见吴鸿等主编《天目山昆虫》 科学出版社,2001年12月350- 王文凯中国星天牛属12种的系统发育关系探讨见李典谟主编《走向21世纪的中国昆虫学--中国昆虫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10月38- 王文凯 沟胫天牛亚科雌性生殖器的比较解剖研究 见张雅林主编《昆虫分类区系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9:152-王文凯,尹新民,沟胫天牛亚科族级系统发育关系初探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2,36(1):11-王文凯,蒋书楠,郑乐怡TWO NEW SPECIES OF OBEREA (COLEOPTERA: CERAMBYCIDAE:LAMIINAE) FROM CHINA中南林学院学报,2002,23(3):74-王文凯,蒋书楠 沟胫天牛亚科后翅脉序及其在分类上的意义 湖北农学院学报,2000,20(2):120-王文凯,蒋书楠 中国楔天牛类15属支序系统学的研究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增刊),2000,31:1-王文凯中国天牛科四新记录种 湖北农学院学报,2001,21(2):117-王文凯,孙桂华,杨春旺中国虎天牛族新记录天津自然博物馆论文集(18),2002:19-王文凯脊虎天牛属雌雄生殖器的分类研究湖北农学院学报,2002,22(3):202-王文凯天牛科系统分类研究进展湖北农学院学报,2002,22(2):187-王文凯 南开大学馆藏天牛科分类天津农学院学报,2002, 9(2):1-王文凯,绿虎天牛属雌雄生殖器的比较研究中国森林病虫,2002,21(5):3-7,王文凯 鞘翅目:天牛科 见李子忠主编《贵州茂兰昆虫》,贵阳:贵州科学技术出版社,12:320-王文凯天牛总科高级阶元系统发育关系研究华中昆虫研究(Ⅰ),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4-王文凯 昆虫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其对策 湖北农学院学报,2000,20(1):90-王文凯 发挥高校科技优势,服务农业经济发展中国青年农业科学学术年报,6:562-王文凯,蒋书楠 中国纳天牛属二新种记述(英文稿)昆虫分类学报,1999,21(3):213-王文凯,蒋书楠 中国沟胫天牛亚科一新属一新种昆虫分类学报,1999,21(2):119-王文凯,蒋书楠 云南天牛科三新种记述 动物学研究,1998,19(6):458-王文凯,蒋书楠 西藏锐顶天牛一新种记述 华东昆虫学报,1999,8(1):12-王文凯,蒋书楠 四川星天牛属一新种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8,20(4):334-王文凯 天牛总科雌性生殖器解剖结构及标本制作方法 森林病虫通讯,1999,18(5):2-王文凯 天牛总科雌性生殖器高级阶元分类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9,21(5):22-王文凯 污天牛属雌性生殖器分类研究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8,20(3):249-王文凯,蒋书楠 尖天牛和坡天牛雌雄生殖器的比较研究 湖北农学院学报,1999,19(1):17-王文凯 中国天牛总科综合分类研究进展昆虫知识,1999,36(1):53-王文凯 湖北锈色粒肩天牛一新亚种记述湖北农学院学报,1999,19(2):王文凯,蒋书楠木天牛属Xylariopsis Bates一新种记述 湖北农学院学报, 1998,18 (3):232-王文凯 普通昆虫学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湖北农学院学报,1998,18(增刊):65-王文凯 中国天牛科新记录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8,20(6) :597-王文凯 湖北省天牛总科昆虫初步名录 湖北农学院学报,1998,18(4):305-王文凯(参编)湖北省昆虫名录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王文凯 天牛科沟胫天牛亚科中国新记录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7,19(5):438-王文凯 食用昆虫资源的开发利用 资源开发与市场,1997,13(4):161-王文凯 湖北农学院馆藏天牛科分类 湖北农学院学报,1997,17(2):97-王文凯 花天牛的形态分类学研究 湖北农学院学报,1995,15(2):91-王文凯 中国花天牛亚科昆虫名录(续) 湖北农学院学报,1995,15(1):20-王文凯,蒋书楠中国花天牛亚科新种及新记录 昆虫分类学报,1994,16(3):192-王文凯 中国花天牛亚科昆虫名录(续) 湖北农学院学报,1994,14(4):23-王文凯 中国花天牛亚科昆虫名录 湖北农学院学报,1994,14(2):31-王文凯 中国金绿花天牛属新记录 湖北植保,1993,增刊(2):1-蒋书楠,陈力,王文凯中国长颊花天牛属及新种记述 昆虫分类学报,1993,15(1):53-王文凯 中国花天牛花天牛亚科分类研究 湖北农学院学报,1992,12(2):43-龚信文,孟国铃,李传仁,王文凯等 湖北烟仓害虫调查中国烟草,1990,(3):26-龚信文,孟国铃,李传仁,王文凯 微波防治烟草仓储害虫实验初报 商品养护技术,1987(1):8-王文凯 浅谈植物保护学的地位和作用 农业高教研究,1997,(1):42-青 春 璀 璨张晓明 康群王文凯,1985年7月毕业于原湖北农学院植保专业,1991年7月西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1997年获博士学位。为中国昆虫学会会员、湖北省农学会理事、湖北省植保学会理事、湖北省昆虫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青年科协理事。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享受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2002年1月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首届十佳“优秀博士后”。现任长江大学农学院院长。昆虫,随处可见,研究昆虫,人谓雕虫小技!可他,却一直醉心于与昆虫为伴,近20年来,他孜孜不倦的从事着中国天牛科昆虫的分类区系和系统发育研究,成为该领域知名的中青年学者。他就是我校农学院院长王文凯博士。王文凯1964年4月出生于湖北荆州。1982年9月,怀揣远大抱负,他迈进了原湖北农学院的大门,开始了他三年的大学生涯。作为植保专业的学生,在大学里,王文凯第一次从书本上了解了昆虫,并开始接触昆虫,进而对昆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85年7月,王文凯大学毕业,品学兼优的他成了湖北农学院的一名青年教师。初为人师,除了激动和欣喜,他更多的却是冷静的思考。从学生到老师,不只是简单的角色转换,而是一个新的人生起点。想到这些,王文凯心里充满了信心和力量。从此,无数个不眠之夜,他孜孜以求的在各种文献中查找、采摘;多少个薄雾飘漾的清晨,他从堆积如山的资料中抬起头来。不懈的追求,持之以恒的努力,终于使王文凯的知识积累厚实了许多,很快,他脱颖而出,成了深受学生欢迎的好教师。他主讲的《普通昆虫学》等课程也获得了首届讲课比赛三等奖。他被列为学院首批中青年教师重点培养对象。日子如水般流逝,慢慢地,在视野渐宽的同时,王文凯却感到授课有些力不从心,特别是对他喜爱的昆虫研究,他更是有了一筹莫展的感觉。“不行,自己的知识结构必须丰富和完善。”于是,1988年,他走进西南农大,如愿以偿地做了著名的昆虫分类学家蒋书楠教授的学生。有了名师的指导,王文凯更奋力地遨游于昆虫学的海洋。被人熟视无睹的各种天牛于他看来却有着特别诱人的斑斓色彩,他凝神静气,真正进入了昆虫的领域。作为一名硕士研究生,他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研究项目——天牛科分类方法和起源理论研究。1991年7月,王文凯满载而归,再度成为“传道、授业、解惑”之人。这次他有了游刃有余的感觉,厚实的知识积淀撑起了他的自信。他再一次参加国家自然科学项目研究,他所带领的昆虫教研室1995年被评为省级先进教研室,他在麻城科技扶贫期间,被省科委、扶贫办评为“科技扶贫开发先进个人”……然而,满载青春收获的他并没有满足。为了更深层的探究昆虫王国的奥秘,1995年,王文凯以优异的成绩再次拜在蒋书楠教授门下,成了一名博士研究生。两年后,他被西南农大评为“优秀博士研究生”。王文凯在虫国的探索极为勤勉。1985年至今,他先后参加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高校博士点基金项目、2项省科技厅攻关项目,主持国家外国专家局项目1项、省自然基金2项、省教育厅攻关2项及省教育厅教研项目2项。自1988年起,他主要从事中国天牛总科的分类区系及系统发育研究,已建立天牛科2新属,发现28个新种,7个中国新纪录属,35个中国新记录种。在《昆虫学报》、《动物分类学报》、《昆虫分类学报》、《动物学研究》、《Entomologia Sinica》、《昆虫知识》及《中国森林病虫》等期刊上发表天牛科论文50余篇。先后参与编著了《湖北省昆虫名录》(1992)、《昆虫分类区系研究》(2000)、《天目山昆虫》、《贵州茂兰昆虫》等;作为副主编参加“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普通昆虫学》和《普通昆虫学实验指导》的编著(2003)。主持完成的研究成果“中国天牛科系统分类研究”获湖北省人民政府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998年6月,王文凯又以其实绩叩开了南开大学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的大门,成为一名专职科研人员。如今,不负青春的他是中国昆虫学会会员、湖北省农学会理事、湖北省植保学会理事、湖北省昆虫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青年科协理事。2003年12月被选为荆州区人大代表。除了教学与科研,王文凯还是一个杰出的管理者,在他担任原农学系系主任三年多时间里,他创新思维,大胆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他主持完成了“作物栽培与耕作学”省级重点学科的申报获得批准并顺利通过省教育厅专家组的中期检查;完成了“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作物栽培与耕作学”两个学科的硕士点立项及“作物遗传育种”学科的博士点立项建设申报并获得批准;组织了“生物工程”新专业的申报并获得批准;创建农药生物测定中心,获得西校区首个国家级资格认证——农业部农药田间登记试验资格……如今,作为长江大学农学院的院长,王文凯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他没有丝毫的松懈,他和班子成员一起,为农学院的发展谋划好了未来: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搞好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及1个博士点立项、2个硕士点立项学科建设;把科研作为学院发展的重中之重,树立科研强院思想;加强湿地农业研究中心的领导与管理,把涝渍灾害与湿地农业研究中心真正建成长江大学的特色学科和优势领域,以湿地农业研究中心为平台,加强各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他坚定的表示,乘坐长江大学之旗舰,依托湿地农业之特色,在校党委校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全院教职员工与时俱进,锐意进取,一定能够把长江大学的农科建设得更强、更特、更优。

中国昆虫学报投稿经验分享

大多数昆虫常被人们称为“虫子”,但是许多被人们称为“虫子”的动物却并不都是昆虫。例如在石块下、潮湿阴暗的角落里爬行的蜈蚣、马陆,拖着长刺蛰人的蝎子,在屋角拉丝结网的蜘蛛,家中凉席、地毯或花盆上出现的肉眼几乎难以看见的微小的螨虫,藏在土壤中的蚯蚓,寄生在人体中的蛔虫、蛲虫,以及在清清溪水中游动的小虾,还有海边沙滩上的寄居蟹……,它们的体形都不大,常常也被归为“虫子”一类,但它们都不是昆虫! 所谓昆虫,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征:(一)身体由若干环节组成,这些环节集合成头、胸、腹三个部分;(二)头部不分节,是感觉与取食的中心,具有口器和1对触角,通常还有复眼和单眼;(三)胸部分为3节,可能某些种类其中某一节特别发达而其他两节退化得较小。胸部是运动的中心,具有3对足,一般成虫还有2对翅,也有一些种类完全退化;(四)腹部应该分为11节,但也常常演化为8节、7节或4节。分节数目虽不相等,但都没有足或翅等附属器官着生。腹部是生殖与营养代谢的中心,其中包含着生殖器官及大部分内脏;(五)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通常要经过一系列内部及外部形态上的变化,即变态过程。 根据这些外部形态特征,特别是足的数目,就不难将昆虫与其他被称为“虫子”的动物区分开来了。例如上面所提到的那些动物,足的数目不是少于就是多于3对,因此它们自然也就不属于昆虫了。 昆虫整个身体表面都硬化成体壁,这样包住身体的一层壳被称为“外骨骼”。这种象盔甲一样的含有几丁质的体壁,结构非常复杂,既坚硬、严密又有弹性,具有不透水、防御和骨骼支撑等功能,保护着里面柔软的身体和重要的内脏器官。由于昆虫的身体是分成一节一节的,每两节之间由柔软、能伸缩的膜相连,这样就可以在外骨骼的保护下,自由活动身体的各个部分了。由于坚硬的外骨骼不会跟着身体一起长大,许多昆虫随着身体的成长必须一次次褪掉它们的外壳。 许多昆虫的外骨骼往往具有五彩斑斓的色彩,甲虫背部闪耀的金属光泽,蝴蝶翅膀上美丽的图案……这些色彩的产生是因为不同昆虫表面结构的凹凸、沟脊折射光线各有不同,当光照射在上面时即产生折射、反射及干扰,从而形成了各种变幻绚烂的色彩,这种颜色叫结构色或物理色,例如许多昆虫背上美丽的闪光便是由密集的纹路产生的,随着对光线角度的改变,所看到的颜色也变幻为忽紫忽蓝的光泽。有的颜色则是因积累在体壁上一定部位的色素化合物如黑色素、类胡萝卜素、蝶定素等,吸收某种光波而反射其他光波产生的,叫色素色或化学色,如蝴蝶绚丽多彩的翅色和斑纹。需要注意的是,许多色彩其实是由结构色和色素色共同生成的。 很多昆虫依靠它们身上漂亮的彩衣来吸引异性,繁衍后代。有的昆虫则专门积累某类物质,形成与周围环境一致的外衣颜色,将自己隐藏起来,避免被敌害发现,或示威避敌,形成“保护色”来保护自己。对有的种类来说,表面的色素沉着还可以防止紫外线的的害,使内部柔软的身体不受侵害。回答者:lolitayan - 魔法学徒 一级 6-4 15:57评价已经被关闭 目前有 1 个人评价 好0% (0) 不好100% (1) 相关问题• 热爱家庭,喜欢在烟筒内部建巢的昆虫是什么《昆虫记 • 什么是昆虫?马上要啊! • 为什么昆虫记从出版以来到畅销世界,长盛不衰? • 不知道被什么昆虫蛰了 • 哪里有什么昆虫 更多>> 其他回答 共 2 条谈到昆虫,也许我们已经很熟悉了。彩色纷飞的蝴蝶,访花酿蜜的蜜蜂,吐丝结茧的蚕宝宝,引吭高歌的知了,争强好斗的蛐蛐,星光闪烁的萤火虫,身手矫健、形似飞机的蜻蜓,憨厚可爱的小瓢虫,举着一对大刀、怒目圆争的螳螂,令人讨厌的苍蝇、蚊子、蟑螂等等。那么,昆虫还有哪些呢?吐丝的蜘蛛、蜇人的蝎子是不是昆虫?马陆、蜈蚣呢?对这些问题,你不一定能完全答出,现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什么样的虫才算做昆虫? 昆虫和其它生物一样,有着自己特殊的分类位置。它在动物界中属于节肢动物门中的昆虫纲。其主要特征如下(仿彩万志图): (1)身体的环节分别集合组成头、胸、腹三个体段; (2)头部是感觉和取食中心,具有口器(嘴)和1对触角,通常还有复眼及单眼; (3)胸部是运动中心,具3对足,一般还有2对翅; (4)腹部是生殖与代谢中心,其中包含着生殖器和大部分内脏; (5)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经过一系列内部及外部形态上的变化,才能转变为成虫。这种体态上的改变称为变态。 因此,昆虫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体躯三段头、胸、腹,2对翅膀6只足;1对触角头上生,骨骼包在体外部;一生形态多变化,遍布全球旺家族。” 有了昆虫的概念,对前面的问题你现在已经知道了答案:蜘蛛、蝎子的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两段,还长着8条腿,所以不是昆虫。蜈蚣、马陆的腿就更多了,几乎每一环节(体节)上都有1~2对足,当然就更不是昆虫了。 最大与最小的昆虫 从重量来说,世界上最重的昆虫是热带美洲的巨大犀金龟(鞘翅目犀金龟科)。这种犀金龟从头部突起到腹部末端长达155毫米,身体宽100毫米,比一只最大的鹅蛋还大。其重量竟有约100克,相当两个鸡蛋的重量。另外,巴西产的一种天牛(鞘翅目天牛科)体长也有150多毫米。但从体长来说,最长的昆虫是生活在马来半岛的一种竹节虫,其体长有270毫米,比一只铅笔还要长。 世界上最小最轻的昆虫是膜翅目缨小蜂科Mymaridae的一种卵蜂Alaptus magnonimus Annandale,体长仅21毫米,其重量也极其轻微,只有005毫克。折算一下,20万只才1克,1000万只才有一个鸡蛋那么重。 世界上有多少种昆虫? 最近的研究表明,全世界的昆虫可能有1000万种,约占地球所有生物物种的一半。但目前有名有姓的昆虫种类仅100万种,占动物界已知种类的2/3- 3/4。由此可见,世界上的昆虫还有90%的种类我们不认识;按最保守的估计,世界上至少有300万种昆虫,那也还有200万种昆虫有待我们去发现、描述和命名。现在世界上每年大约发表1000个昆虫新种,它们被收录在《动物学记录(Zoological record)》中,所以,该杂志是从事动物分类的研究人员必须查阅的检索工具。 在已定名的昆虫中,鞘翅目(甲虫)就有35万种之多,其中象甲科最大,包括6万多种,是哺乳动物的10倍。鳞翅目(蝶与蛾)次之,有约20万种。膜翅目(蜂、蚁)和双翅目(蚊、蝇)都在15万种左右。 昆虫不仅种类多,而且同一种昆虫的个体数量也很多,有的个体数量大得惊人。一个蚂蚁群可多达50万个体。一棵树可拥有10万的蚜虫个体。在森林里,每平方米可有10万头弹尾目昆虫。蝗虫大发生时,个体数可达7~12亿之多,总重量约1250~3000吨,群飞覆盖面积可达500~1200公顷,可以说是遮天盖日。 【小知识】生物的命名与模式标本:科学家们给每个他们研究过而又没有记载过的生物都取一个拉丁学名,包括属名和种名两个拉丁字,称为双名法,1758年由瑞典科学家林奈首创。定名所依据的标本称为模式标本,其中指定一个为正模,其余为副模。 中国已知多少种昆虫?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是世界上唯一跨越两大动物地理区域的国家,因而是世界上昆虫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一般来说,我国的昆虫种类占世界种类的1/10。世界已定名的昆虫种类为100万种,我国定名的昆虫应该在10万种左右,可目前我国已发现定名的昆虫只有5万多种,要赶上世界目前的水平还任重道远。况且,世界的昆虫种类应该在300~1000万种,所以我国应有昆虫30~100万种。由此可见,我国还有太多太多的昆虫新种等待着有志研究昆虫的朋友们去发现、命名、描述它们。 【小知识】 世界动物地理分区概述:世界共分六大动物地理区域,它们是: 新北区,主要是北美各国; 古北区,包括欧洲和亚洲北部、非洲北部; 东洋区,包括亚洲南部各国; 新热带区,主要指南美和中美; 非洲区[热带区],包括非洲、马达加斯加及其附近的岛屿; 澳洲区,包括澳大利亚及其附近岛屿。 昆虫生活在哪些地方? 昆虫种类这么多,因此,它们的生活方式与生活场所必然是多种多样的,而且有些昆虫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本能的表现很有研究价值。可以说,从天涯到海角,从高山到深渊,从赤道到两极,从海洋、河流到沙漠,从草地到森林,从野外到室内,从天空到土壤,到处都有昆虫的身影。不过,要按主要虫态的最适宜的活动场所来区分,大致可分为五类。 (1)在空中生活的昆虫:这些昆虫大多是白天活动,成虫期具有发达的翅膀,通常有发达的口器,成虫寿命比较长。如蜜蜂、马蜂、蜻蜓、苍蝇、蚊子、牛虻、蝴蝶等。昆虫在空中活动阶段主要是进行迁移扩散,寻捕食物,婚飞求偶和选择产卵场所。 (2)在地表生活的昆虫:这类昆虫无翅,或有翅但已不善飞翔,或只能爬行和跳跃。有些善飞的昆虫,其幼虫期和蛹期也都是在地面生活。一些寄生性昆虫和专以腐败动植物为食的昆虫(包括与人类共同在室内生活的昆虫),也大部分在地表活动。在地表活动的昆虫占所有昆虫种类的绝大多数,因为地面是昆虫食物的所在地和栖息处。这类昆虫常见的有步行虫(放屁虫)、蟑螂等。 (3)在土壤中生活的昆虫:这些昆虫都以植物的根和土壤中的腐殖质为食料。由于它们在土壤中的活动和对植物根的啃食而成为农业、果树和苗木的一大害。这些昆虫最害怕光线,大多数种类的活动与迁移能力都比较差,白天很少钻到地面活动,晚上和阴雨天是它们最适宜的活动时间。这类昆虫常见的有蝼蛄、地老虎(夜蛾的幼虫)、蝉的幼虫等。 (4)在水中生活的昆虫:有的昆虫终生生活在水中,如半翅目的负子蝽、田鳖、龟蝽、划蝽等,鞘翅目的龙虱、水龟虫等。有些昆虫只是幼虫(特称它们为稚虫)生活在水中,如蜻蜓、石蛾、蜉蝣等。水生昆虫的共同特点是:体侧的气门退化,而位于身体两端的气门发达或以特殊的气管鳃代替气门进行呼吸作用;大部分种类有扁平而多毛的游泳足,起划水的作用。 (5)寄生性昆虫:这类昆虫的体型比较小,活动能力比较差,大部分种类的幼虫都没有足或足已不再能行走,眼睛的视力也减弱了。有些寄生性昆虫终生寄生在哺乳动物的体表,依靠吸血为生,如跳蚤、虱子等。有的则寄生在动物体内,如马胃蝇。另一些昆虫寄生在其它昆虫体内,对人类有益,可利用它们来防治害虫,称为生物防治。这些昆虫主要有小蜂、姬蜂、茧蜂、寄蝇等。在寄生性昆虫中,还有一种叫做重寄生的现象。就是当一种寄生蜂或寄生蝇寄生在植食性昆虫身上后,又有另一种寄生性昆虫再寄生于前一种寄生昆虫身上。有些种类还可以进行二重,或三重寄生。这些现象对昆虫来说,只是为了生存竞争的一种本能。回答者:hfhhe - 高级经理 六级 6-4 15:58看这个,解释得很详细的: 回答者:DickChen6688 - 护军统领 十二级 6-4 16:36 对最佳答案的评论: 评论字数200字以内 ©2008 Baidu

核心期刊非常多,除了那些没听说名字的,现在关于昆虫学的期刊基本上都是核心了;核心期刊里面分一级二级,一级如昆虫学报、动物分类学报、植物保护以及一些比较好的大学的学报;二级如昆虫知识、中国生物防治和部分大学的学报。

切勿一稿多投。请登录《昆虫学报》网站在线投稿,或通过E-mail将原稿发送至本刊编辑部;同时邮寄打印稿一份,并附第一属名单位的推荐信,推荐信中需注明“此文稿经审查,无一稿两投和泄密情况”,否则不予受理;有通讯作者时,须附通讯作者本人的签字,以示认可;另请提供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的详细联系地址、电话和E-mail地址。来稿请挂号投寄本刊编辑部,勿寄给个人。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凡拟刊登之文稿,作者须附函明示是否同意该文版权(含各种介质的版权)转让给《昆虫学报》编辑部。通常在稿件收到后4个月内决定并通知作者是否可用。来稿须符合本稿约要求后方可受理,审改意见由编辑部转给作者。作者须在收到退修意见单后2个月内将原稿、修改稿、修改说明及稿件电子文件(Word 格式)寄回或发送编辑部。逾期者,以新稿处理,重新登记收稿日期;修改内容较多的作同样处理。编辑部有权对来稿作必要的文字删改,作者若不同意,请在来稿时声明。稿件一般参照收稿日期先后刊登,现平均发表周期小于10个月,英文稿件和涉及重要发现和成果的高质量论文可优先发表。本刊对拟刊用的稿件按规定的标准收取审理费和发表费(国外作者投稿可免)。来稿刊载后,酌致稿酬,并赠送单行本30份。

去图书馆阅览室借一本呗~~好似没有下过昆虫学报的东西。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