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经济研究投稿经验分享

发布时间:

经济研究投稿经验分享

会有成就感,心情自然是很高兴。这是一种什么体验?就是专注于实践,升华为理论,发表于公众,那种磨练、追求、坚韧、思索、琢磨、困顿、喜悦的成就感。一个行业或领域的顶级期刊,是汇集这个行业智慧精华之处。能够在这样的期刊发表文章,至少说明:一是可能你在从事着牛逼的实践,为行业提供经验丰富的有参考价值的案例。在当今这个数据时代,又是在经济学领域,你没有丰富的数据,你都不好意思跟别人打招呼。二是可能你有着牛逼的方法理论,能够指导这个行业领域的发展。当然,顶级期刊,必须有良好的总结和提炼能力,才能形成方法工具的模型和框架。这是一种什么体验?就是专注于实践,升华为理论,发表于公众,那种磨练、追求、坚韧、思索、琢磨、困顿、喜悦的成就感。国内影响较大的经济学杂志国内经济学最权威期刊就是《经济研究》, 其他影响力较大的还有《经济学季刊》、《中国工业经济》、《世界经济》、《金融研究》、《经济学动态》等等。国内首屈一指的经济学刊物是《经济研究》,其权威期刊的地位在短期内是无可撼动的。类似于《自然》在自然科学期刊中的地位的国内经济学刊物无疑就是它了。

1、投稿步骤:①发送稿件电子版至编辑部,主题用中文注明第一作者姓名;②按编辑部地址邮寄打印稿,首页请附本刊专用“投稿单”(投稿单可从我刊网站下载)。打印稿应与电子版保持一致。2、来稿应是未在其他公开发行期刊或正式出版的论文集发表过的作品,内容不得涉及国家机密。3、稿件应附有规范的中英文对照标题、作者姓名(中文和拼音)、中英文内容摘要200字左右、关键词3—5个(每词不超过4个字)、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4、稿件应附作者中文简历,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籍贯、工作单位、学位、职务、职称、研究方向、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宅电、单位电话、手机)、电子信箱等。5、稿件请用A4纸打印,上下左右留足空白,不要正反双面打印;字号为小4宋,行间距21磅。要求:文字和图表字迹清晰,数学公式表达规范,数据准确,图表内文字必须是中文,不得是外文。6、若论文受到省、部级以上基金项目支持,请注明基金名称和项目编号。7、文中注释应加注在该页下端,与正文之间划一条短横界线,界线划在该页左下方,每页的注号均应从①起,顺序编号,不能全篇文章连续编号。8、参考文献附于正文之后,所列文献应与文内相对应。  文献代码为:专著[M]、期刊文章[J]、报纸[N]、论文集[C]、学位论文[D];  文献格式为:著者(译者)、书名、页码、出版者、出版地、年份(用阿拉伯数字,后面不加“年”字)。如:(1).专著[M]:XXX(作者):《XXXX》[M](书名),第X页,XXX(出版社),XX(出版地),XXX(版次),XXXX(年份)。(2).期刊文章[J]:XXX(作者):《XXXX》(文章名),《XXXX》[J](期刊名),XXXX年第X期。(3).报纸[N]:XXX(作者):《XXXX》(文章名),XX年 X 月X日,《XXXX》(报纸名)[N]。9、来稿请直接寄至编辑部,不要寄给个人,请勿一稿多投,以免影响审稿和刊用。

商业经济研究投稿经验分享

‍‍什么样的文章容易在期刊上发表?这个体现在论文的质量、期刊的选择、投稿时间等等方面。为何现在不管是教育行业、经济行业、建筑专业、电力工程类、医学人员等等行业的人员会选择论文的发表,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职称的评审晋升以及个人能力的提升等等。对于论文发表收录的因素事项,总结如下。论文必须要保证原创度,查重可以降低重复率然后再仔细修改。发表论文可以找一些论文服务公司来帮忙,你可以省很多时间和精力,可以指导你论文创作、修改、润色、排版,论文必须你自己写,别人只能指导。论文发表如果要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话,更要保证论文的质量,因为核心期刊审稿要求很严格的,有时候就算你自己用心写的论文,都无法经受严格的审稿考验,更不要说你的论文是凑的。论文发表要选择高质量、有影响力、有权威的刊物,谁也不想把自己论文发表在不知名的期刊上,面子问题不说,期刊的级别会影响你用。比如你在发表论文的时候忽略了单位的要求,单位明确指定必须核心期刊,你发的那本期刊却是个普刊,即便发表成功过了又能怎样,不会被认可的,所以期刊选择要慎重。论文格式要求和期刊的投稿要求等等。对于论文要求无非就是有关:论文选题、论文摘要、关键词、图表、示例、参考文献等等方面的细节要求。期刊的投稿要求只要包括的就是有关:期刊对论文字体、论文格式等等方面是否符合期刊的征收要求等等。‍‍

可以收。经济研究大部分论文质量不是太差,对于没有名气的作者会找多个审稿人审,如果你陆续收到4-6个审稿意见,千万别担心,这说明编辑在担心。有名气的作者稿件审过一次就可以发。还有一些人的稿件是不匿名审稿的特约,所以只能说是半匿名审稿。学生单独发表不是没有可能,但是很难,而且越来越难。说明编辑看名气和地位,对学生独发不放心。经济学季刊匿名审稿,注重论文质量。是否刊登主要看编辑。当然林毅夫的论文要不要匿名审稿,直接问编辑就可以了。如果中国有一大把林毅夫投稿,经济学水平倒是上了一个档次。季刊编辑水平比经济研究高多了。一旦有刊号,一定会把经济研究甩到二区。一区就是一个了。

‍‍从现在的情况来进行分析的话,其实国内的很多核心期刊在对论文的选择上都是比较严格的,比较容易进行核心期刊发表的也并不是没有的,这些期刊更多是面向大众的,有着不错的销量,因此在论文的选择上就是要多方面考量的。而今天杂志云投稿老师就从不同的领域中为大家介绍一些容易进行核心期刊发表的类型。在众多的体育类期刊中,相对而言,《体育学刊》就是有着很不错的影响力的,也是在众多的核心期刊中,相对容易发表的一个了。它创办于1987年,于1994年更名《体育学刊》。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广大体育工作者的大力支持下,《体育学刊》有了长足的进步。2002年在《人大报刊复印资料》1574种人文社科报刊排名中居前20位,在体育类期刊中居第二位。发行量在同类刊物中名列前茅。‍‍

上海经济研究投稿经验分享

我也在找啊2006年度CSSCI来源期刊(493种) 2005年11月21日—23日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指导委员会在深圳召开会议,对CSSCI来源期刊的调整进行了讨论并达成共识:对2004年度461种来源期刊中属于自然科学、二次文献、通俗、译文为主等不符合CSSCI来源期刊收录原则的15种期刊予以删除,在此基础上对期刊近五年平均他引影响因子进行学科排序,遴选排位较前的47种非来源期刊入选为2006年度CSSCI来源期刊。经调整后的CSSCI来源期刊为493种,现予以公布。 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 2005年12月31日 2006年度CSSCI来源期刊(493种) 管理学(26种) 管理世界 科研管理 管理科学学报 外国经济与管理 中国软科学 科学学研究 南开管理评论 中国管理科学 管理工程学报 预测 中国科技论坛 经济管理(新管理) 研究与发展管理 科学管理研究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管理现代化 经济体制改革 中国行政管理 商业经济与管理 软科学 科技管理研究 管理科学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未来与发展 科技进步与对策 宏观经济管理 经济学(72种) 经济研究 中国工业经济 金融研究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世界经济 会计研究 中国农村经济 国际经济评论 经济科学 改革 经济学动态 中国农村观察 财贸经济 农业经济问题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国际金融研究 经济学家 财经研究 南开经济研究 国际贸易 经济评论 中国经济问题 上海经济研究 宏观经济研究 国际贸易问题 当代经济科学 世界经济研究 证券市场导报 中国经济史研究 财经科学 投资研究 中国土地科学 财政研究 财经问题研究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城市问题 城市发展研究 当代财经 经济与管理研究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经济导刊 当代经济研究 税务研究 财经理论与实践 农业技术经济 审计研究 经济问题 经济纵横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国际经济合作 金融论坛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中国农史 国际经贸探索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消费经济 中国流通经济 涉外税务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现代日本经济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 亚太经济 经济经纬 保险研究 上海金融 中国国情国力 生态经济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绿色中国B(理论版) (2006年更名为:林业经济) 生产力研究 开发研究 《中国集体经济》、《集团经济研究》、《商场现代化》,经济管理类稿件发表可与我联系,投稿邮箱:(周编辑)。

是的。C刊多指CSSCI,也就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英文全称为“ChineseSocialSciencesCitationIndex”,缩写为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开发研制的数据库,用来检索中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论文收录和文献被引用情况,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领域的标志性工程。

世界经济研究投稿经验分享

当然是中国社科院那个了

会有成就感,心情自然是很高兴。这是一种什么体验?就是专注于实践,升华为理论,发表于公众,那种磨练、追求、坚韧、思索、琢磨、困顿、喜悦的成就感。一个行业或领域的顶级期刊,是汇集这个行业智慧精华之处。能够在这样的期刊发表文章,至少说明:一是可能你在从事着牛逼的实践,为行业提供经验丰富的有参考价值的案例。在当今这个数据时代,又是在经济学领域,你没有丰富的数据,你都不好意思跟别人打招呼。二是可能你有着牛逼的方法理论,能够指导这个行业领域的发展。当然,顶级期刊,必须有良好的总结和提炼能力,才能形成方法工具的模型和框架。这是一种什么体验?就是专注于实践,升华为理论,发表于公众,那种磨练、追求、坚韧、思索、琢磨、困顿、喜悦的成就感。国内影响较大的经济学杂志国内经济学最权威期刊就是《经济研究》, 其他影响力较大的还有《经济学季刊》、《中国工业经济》、《世界经济》、《金融研究》、《经济学动态》等等。国内首屈一指的经济学刊物是《经济研究》,其权威期刊的地位在短期内是无可撼动的。类似于《自然》在自然科学期刊中的地位的国内经济学刊物无疑就是它了。

在国内学习经济学的体会(转帖)pilgrim 发表于: 2005-7-03 14:13 来源: 考博网 (北大中心牛人的经验)在国内学习经济学的体会 —— 写给复旦经济学本科的学弟学妹 前言 写给复旦经济学本科的学弟学妹: 离芝大经济系的期末考试只有两周不到了,我这里的很多同学都开始 “ 玩命 ” 地复习迎考。但我还是很乐意为《经济学人》投一篇出国前写的关于学习体会的稿子。因为我本科时也曾和大家一样,渴望着师兄师姐们在悠悠学习路上能多给我们一点建议和提醒,而且在这份刊物上也曾留下过我自己的歪歪斜斜的学习经济学的脚印。 放眼国际经济学界,我们复旦的经济学人完全有理由感到骄傲,因为世界上最优秀的华人经济学家中出自复旦的远比你听说过的和想象到的还要多,你将惊诧于百年复旦所特有的培养经济学家的厚重传统!!然而,要成为一名真正出色的经济学家,又谈何容易!在芝大,我们亲眼看着一位位曾光彩照人的毕业于世界顶级名校的助教授数年拼搏之后仍不得不黯然神伤地离开芝大,留下的只是诺奖得主们轻描淡写的评语:“是的,他(她)的确很优秀,可是以芝大的标准还不够优秀。 ”“To be or not to be, that’s the question!” 学习经济学并不轻松,但是真的很过瘾!! 在国内学习经济学的体会 * : 在即将远赴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系求学之时,我有幸成为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以来首位获得北大研究生 “ 学术十杰 ” 称号的学生,心里当然感到特别高兴。转眼间我在国内接受经济学教育已有七年了,此间虽然写过一些小练笔,发表过一些小文章,但是至今我仍然不敢妄称自己是在做最严格标准上的经济学 “ 学术研究 ” ,我更愿意说这些只是为将来真正的经济学研究打基础。近年来,我们国内的经济学教学发生着跳跃性的变化,我也很幸运地从这些变化中受益。借应邀为《我在北大作学术》撰写材料的机会,我也将一些个人的学习体会说来与大家交流。 体会一、主动培养自己对经济学的兴趣 在我所认识的所有学经济学的同学中,至今我还没有发现有谁比我对经济学的兴趣更浓。这一点总是让我觉得特别幸运和幸福,特别是在为申请出国深造准备自我陈诉材料的时候。兴趣无疑是最好的老师。正是这种兴趣使得我愿意比很多同学花更多的时间去阅读经济学论文,攻克一道道数学与经济学习题,去感受学习经济学的快乐。 我对经济学的兴趣始于本科期间读经济学国际大师们的传记故事,阅读中感受着大师们普通人的一面,让我觉得那些诺贝尔奖得主们与我们学生的距离一下子拉得很近很近,并且发现原来这些被奉若神灵的大师们在学生时代也曾经懵懂过,失败过,甚至小心眼过,然后在良师的提点下才 “ 茁壮成长 ” ,而且这些严谨的大师们居然也很有幽默感,这实在是一件令人激动而兴致倍增的事!正如球迷,歌迷和影迷对于球星,歌星和影星可以娓娓道来那样,我不知不觉之间也了解了大经济学家们的生活方式和研究历程,我的自信心也增强了。很幸运,在国内学习期间我总是能遇见真正做学问的良师和志同道合的益友(见我的硕士论文的英语后记)。当第一次得到著名经济学家的热情洋溢的鼓励时,当看到自己的名字第一次变成经济学期刊上的铅字时,当听到电话里第一次被人误称为教授时,当第一次受邀请参加高级的学术会议时,当你的同学与朋友都觉得你将成为一名经济学家时,你自然而然地就努力起来以争取 “ 理性化 ” 师友们的 “ 预期 ” 。新凯恩斯主义代表人物 Mankiw 教授曾经说:做经济学研究本身那么地有趣,更有趣的是居然还会有人给你钱让你去做。 体会二、首先练好基本功, “ 厚积 ” 才能 “ 薄发 ” 。 在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硕士课程的学习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如果没有在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高级计量经济学这些标准课程上经受过严格训练的话,那么就几乎不太可能做出让国际经济学界认可的 “ 学术成果 ” 。所以在研究生阶段如果单纯追求在国内杂志发表论文数量而不重视基础训练的话,那么将来的研究就有可能只是低水平重复,缺乏后劲。因为经济学比其他任何一门社会科学更加接近自然科学 , 只有先学习了基本的科学方法和工具才可能了解和掌握国际最前沿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做出自己的创新。在担任国内一些顶尖经济学杂志的匿名审稿人期间,我经常审到一些宣称自己做出了开创性发现和成果的论文,但实际上这方面的研究在 1950 年代就在国外基本终结了,而且甚至早已是国际上标准教科书中的内容。这充分反映了国内很多经济学人基础训练薄弱的问题。所以,我觉得在北大学经济学的最大的收获之一就是学会了坐冷板凳,踏踏实实求解一道道的高级宏微观习题,去数学系上数学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大师 Lucas 教授就说过他曾学了数以吨记的数学书。客观地讲,在国内的多如牛毛的二三流经济学杂志上发表文章并不困难。我自己始终觉得在读经济学的硕士和博士阶段,多去数学系听几堂随机过程或者泛函分析的课程从而充实自己的 “ 工具箱 ” 要比在国内杂志上多发表几篇文章更有意义,更有 “ 学术 ” 价值。我认识的很多优秀的经济学家都是这么叮嘱我的。 体会三、抽时间多练笔,重视 “presentation” 。 一般在学完标准基础课程以后就开始在专业领域学习并阅读大量的经典文献,我觉得在了解基本问题和方法之后,有意识地将自己的某些有意思的想法以规范的方式写下来,包括相关文献的综述以及对自己 “ 贡献 ” 的明确界定,然后拿给这个领域的专家教授们去求教,就能从这个过程中学到很多独立研究的基本功。很多时候,只有我自己先思考过了,尝试过了,然后才能恍然大悟为什么在那些经济学大师们的经济学模型中采用的是这样的而不是那样的假设,才理解到为什么在某些问题上国际前沿的研究会 “ 卡 ” 在这里不动了。写这些文章的目的不是为了在国内杂志上发表,而是为了学习大师们的研究方法,在练习中掌握经济学建模的基本技能。有时候对一个基本的经济学模型进行反复 “ 临摹 ” 方能体会其内在的魔力。我自己就是这个方法的最大受益者。 写完习作以后,最好要多争取机会向老师与同学作报告 (“presentation”) ,这是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功之一。经济中心每周至少一次的海外访问学者学术报告让我不仅了解了很多经济学领域的前沿研究,而且也渐渐学到了如何做学术报告,如何从别人的批评和建议中吸取精华。在做报告时也要掌握各种方法,这样在交流中就特别有利于认识自己的不足,扩展自己的视野并改进自己的文章。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我自己有不少习作都改过很多很多遍,在很多学术场合作过报告,聆听了十几位国际和国内著名经济学家的意见。当觉得自己的文章修改得差不多了,然后投给相对较好的匿名审稿杂志的话,还可以得到匿名审稿人的意见。如果写一篇文章就扔在那里不改了,或者直接投给二三流的杂志,那么其实是很可惜的事。现代经济学研究中如果不善于或者甚至不会做学术报告,而只是自己独斟独酌的话,那么研究水平就会大大地落后。 经济学论文在强调逻辑严谨,行文规范的同时,也要求文字流畅。 Mankiw 教授就曾说到他本科时在普林斯顿大学的写作课对他后来的经济学写作非常有益处。在经济中心我比较早地开始尝试用英语写论文,包括后来的硕士论文。一方面因为我觉得英语是世界顶级杂志的唯一接受语言,另一方面经济中心所有老师都是海外博士的优势使我更加珍惜机会向这些老师们学习英语写作。这对于任何非英语国家的经济学生来说都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基本功训练。 在经济中心的三年对我来说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第一年的标准化课程的学习和考试基本上剥夺了自己的绝大部分课余时间,第三年要完成申请出国留学的一整套纷繁的程序。之间还要抽空考完 TOEFL 和 GRE 甚至 TSE 。所以如何利用好课余时间练习经济学写作并且能在国内为数不多的匿名审稿杂志上发表文章就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在国内的匿名审稿杂志上发表论文周期通常要半年以上,在国外较好的匿名审稿杂志上发表文章,周期至少为 1 年两年。所以能耐住苦,挤时间,愿意一遍遍地修改自己的文章的确是一种对自己意志和兴趣的考验。 体会四、多与经济学家交流甚至合作 我自己的经历告诉我,要勇于并善于向老师们请教。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和不同的理论研究重心,所以多多听取各位经济学者的教诲特别有利于寻求自己的学习和研究风格,及时认识和纠正自己的不足。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详细地了解优秀的经济学家是如何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遇到理论困难时他们是如何克服的。我永远都不会忘记,当举世闻名的经济学大师,像 Tom Sargent, Paul Romer, Richard Nelson 等美国教授指点我学习数学,热情地评论我的论文初稿时,我的学术自信心与兴趣都陡然提高。与林毅夫老师合作写论文又让我切实地感受并学习他那种重视对现实的观察与归纳能力,与赵耀辉教授讨论问题让我认识到实证研究的重要性,与陈平老师的对话则提醒了我不要放弃从其他学科汲取经济学思想与方法的尝试,等等。与经济学家的交流与接触还有利于增进自己对国内外经济学术界的了解,有利于制定适合自己的比较长期的学习与研究规划,避免走前人的弯路。 --------------------------------------------------------------------------------* 作者系 96 级世界经济系本科, 2000 年免试直升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2003 年进入芝加哥大学经济系攻读博士学位。这篇文章是根据作者获得第五届 “ 许继杯 ” 北京大学研究生 “ 学术十杰 ” 以后应邀撰写的材料《我在北大作学术》稍加改编而成的,所以主要侧重于研究生经历。不过希望本科的学弟学妹们觉得阅读的收益仍然大于成本。

经济研究导刊投稿经验分享

经济研究导刊《经济研究导刊》创刊于2005年,是由黑龙江省报刊出版中心主办的经济学术期刊,现为旬刊。国内统一刊号CN23-1533/F,国际刊号1673-291X。[1]《经济研究导刊》刊物坚持学术性、时代性、创新性和超前性特点,立足中国现实,旨在为经济理论与经济实践研究提供平台,促进学术繁荣,加强国内外经济文化交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该刊致力于发表研究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体制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经济问题的具有较高理论水平的文章。中文名称经济研究导刊外文名称Economic Research Guide语言中文类别经济主管单位黑龙江省新闻出版局主办单位黑龙江省报刊出版中心创刊时间2005出版周期旬刊国内刊号CN 23-1533/F国际刊号ISSN 1673-291X邮发代号14-305定价20元快速导航投稿要求 杂志目录杂志简介《经济研究导刊》是2005年11月创办的经济理论刊物社长周巍、副社长孙莉艳、主编袁晶明、副主编冯胜利。期刊社人员共11人,正式人员3人,聘用8人。2006年该刊发表的文章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9篇,索引收录101条。2007年在北方十省第二届期刊评奖中荣获“优秀期刊奖”。《经济研究导刊》从2008年第4期起除刊发经济类学术文章之外,也可刊发其他社科类文章,从2008年6月起由原来的月刊变为半月刊,除刊发经济类学术文章之外,也可刊发其他社科类文章。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科技部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2]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龙源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历史荣誉《》杂志2006年被评为首届全国优秀经济期刊,曾连续多次被评为全国“综合性经济科学类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并被选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主要栏目专家论坛、热点探讨、经济理论、财政与税务、企业改革与发展、新农村建设、东北老工业基地、三农问题研究、金融证券、市场营销、财会研究、劳动经济、企业管理、区域经济、管理天地、经贸探索、经济与法、收入与分配、旅游经济、社会保障研究、产业经济、集团经济、城市经济、循环经济、生态经济、法学探析、人文探索、教育视角等。办刊宗旨《经济研究导刊》的宗旨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努力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和百家争鸣的方针,积极选登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学派的经济理论研究成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获奖情况2006年第2期陈永昌的《探索我国深层次改革的五个创新——试论打好改革的攻坚战和升级战》被转载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实践》《经济研究导刊》是第二届北方优秀期刊,经济类核心期刊。投稿要求一、稿件要求选题新颖,观点正确。字数以3700-6200字为宜。来稿以word 格式。二、稿件需有150字左右的论文摘要,摘要主要摘出文稿的主要观点,突出文稿中最重要、最富有新意的闪光点。切忌使用解释性、介绍性、评价性的语言。三、需有作者简介。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署名单位邮编和联系方式等。四、提供3-6个关键词,关键词是反映文章最主要内容的术语,是用来描述文献资料的主题和用来检索文献资料进行搜集的标准化词汇。选词以最能迅速、准确地搜索到该篇论文为原则,如人名、作品、术语、核心词汇等。

杂志还可以,比较好发的,这本杂志再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中国记者网都可以找到的,有双刊号,是正规杂志,评职称的话一般是可以用的,你投稿的话可以去咨询一下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