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现代妇女杂志民国小说

发布时间:

现代妇女杂志民国小说

留名

向培良张恨水谢冰莹冉云飞吴虞琦君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钱锺书吕碧城萧红石评梅张爱玲徐志摩胡适梁实秋林雨堂郁达夫邵洵美戴望舒李大钊李叔同

太多了,像周树人,茅盾,叶圣陶,郭沫若,钱钟书,张恨水等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浙江绍兴会稽县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21年发表中篇白话小说《阿Q正传》。1918年5月15日发表《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鲁迅的作品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 ;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杂文》等。他的作品有数十篇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并有多部小说被先后改编成电影。其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鲁迅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一生的写照。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笔名茅盾、郎损、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字雁冰,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茅盾出生在一个思想观念颇为新颖的家庭里,从小接受新式的教育。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后入商务印书馆工作,从此走上了改革中国文艺的道路,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茅盾同时也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小说《子夜》、《春蚕》和文学评论《夜读偶记》。1981年3月14日,茅盾自知病将不起,将稿费25万元人民币捐出设立茅盾文学奖,以鼓励当代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1916年,进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尚公学校执教,推出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1923年,发表长篇小说《倪焕之》。 1949年后,先后出任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民进中央主席。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是第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 1988年2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幼名文豹,原名开贞,字鼎堂,号尚武,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历史剧的开创者之一、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甲骨学四堂之一,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从1926年参加北伐,1927年参加了南昌起义,1928年2月因被国民党政府通缉,流亡日本,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重要学术著作,1958年9月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主编组品有《中国史稿》和《甲骨文合集》,全部作品编成《郭沫若全集》38卷。1952年4月9日郭沫若获得“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国际奖。钱钟书(1910年-1998年),1910年11月21日出生于江苏无锡,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1932年,在清华大学古月堂前结识杨绛。1937年,以《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一文获牛津大学学士学位。1941年,完成《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的写作。1947年,长篇小说《围城》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1958年创作的《宋诗选注》,列入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1972年3月,六十二岁的钱钟书开始写作《管锥篇》。1976年,由钱钟书参与翻译的《毛泽东诗词》英译本出版。1982年,创作的《管锥编增订》出版。1998年12月19日上午7时38分,钱钟书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张恨水(1895年5月18日-1967年2月15日) ,原名心远,恨水是笔名,取南唐李煜词《相见欢》"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之意。张恨水是著名章回小说家,也是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被尊称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章回小说大家"和"通俗文学大师"第一人。作品情节曲折复杂,结构布局严谨完整,将中国传统的章回体小说与西洋小说的新技法融为一体。更以作品多产出名,他五十几年的写作生涯中,创作了一百多部通俗小说,其中绝大多数是中、长篇章回小说,总字数三千万言,堪称著作等身。2012年10月12日张恨水的骨灰安葬于故乡安徽潜山张恨水纪念馆并立铜像。

你这问得也太大了,是五四作家、鸳鸯蝴蝶派还是什么至少要说清楚吧

现代妇女杂志民国小说推荐

民国时期,是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也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时代。当时的中国,未褪去几千年的古典气质,现代风情又在十里洋场的上场演绎,一切事物不乏精致又充满新鲜味道。各色传奇人物也在民国时期轮流登场,在这段乱世岁月里,演绎了一场绝代风华、曲折离奇的不朽传奇故事。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有一本演绎着近百年古典与现代美学的杂志,于1926年2月15日走进了中国百姓的生活,这本杂志叫做《良友》,它在上海这座极具魅力沿海城市的文化推力下,形成了“海内外凡有华人之地,无不以一睹《良友》为快”的盛景。《良友》的巨大影响力《良友》诞生于春寒料峭的上世纪20年代,当年这本杂志创刊号的封面,就是有着电影皇后之称的胡蝶,她是那个年代里上海滩最具魅力的女性。自从这本画报在1926年2月诞生以来,直到1945年10月停刊,她就像一位诞生于上海新思想潮流中的女性,伴随着风雨飘摇的民国,走过了将近20年的时间。据资料显示,《良友》总计出刊174期,每期销量都高于4万余份,这让《良友》成为了近代上海乃至整个民国最具影响力的杂志之一。在当时,有人这样描述《良友》画报的畅销:“《良友》无人不读:主妇、现代女性、工人、巡捕、老头子、掌柜先生、戏院的顾客、茶室里的茶客、学生、小学生;《良友》无所不在:在茶几、在厨房、在梳妆台、在收音机旁、在旅行唱片机上、在公园里……”在这份画报中,人们能够看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女性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人们也能看到近代中国又有着怎样的社会风貌,文化艺术,她像一本中国年间的老照片画册,记录了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五光十色的都市生活,普通大众的生活所需,女性服饰、文化、思想的变革。《良友》并没有只对当时的中国人展示着近代民国的社会变迁,当年世界广为流传这样一则评论:“ 《良友》一册在手,学者专家不觉得浅薄,村夫妇孺也不嫌弃高深”,诞生于上海的《良友》,以其百科式大画报的丰富内容销往世界五大洲。据说当年凡是有华侨居住的地方,总能够看到《良友》的身影;有些国外图书馆,也通过收藏《良友》的方式,作为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良友》对女性魅力的诠释“《良友》的封面,从创刊开始,一直以年轻闺秀或著名女演员、电影明星、女体育家等的肖像作封面的。”既然《良友》能够赢得遍天下的美誉,那么这本杂志在风靡上海滩的同时,究竟有怎样不为现代人所知的魅力呢?这本画报在创办之际,上海已经开始弥漫着摩登元素的气息,人们将摩登生活作为一种社会时尚,加之五四运动的成功,让上海的女性运动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良友》创刊之时,女性社会地位得到提高,尤其是在上海这个极为容易受到外来文化影响的地区,女性解放运动更是深入人心。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登场的《良友》,选取了一个独特的女性摄影视角,将民国时代的女性魅力完美、准确地诠释在世人面前。《良友》为数不多的男性封面在这本画报书刊近20年的时间里,除了少数几个星期的画报封面与抗日战争有关以外,《良友》总共174期的画报封面,其中有161张封面,以当时的女电影明星、名媛、女学生、歌舞表演者的照片,作为画报的封面女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虽说已经迎来了女性思想解放潮流,但是在大众的传统观念中,女子仍然不得在公共场合抛头露面,否则这类女性就会被归于“不正经”女性的行列之中。《良友》封面女郎的出现,给这种传统禁锢思想猛烈一击。因为出现在这些画报上的女郎,她们可以是德才兼备的名媛,也可以是朝气蓬勃的女学生,更可以是接受过良好教育,活跃在各大社交场合的明星。从这个时候起,女子不必再做“养在深闺人不识”的名媛小姐,他们不必遵守封建社会中那套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礼数。在画报女郎的影响下,许多年轻女子不再将抛头露面,打扮精致出现在各种社交场合当作是一种耻辱,她们更大的梦想,就是有朝一日能够像胡蝶、陈云裳当红女演员一样,成为新时代女性的一员。可以说,《良友》的出现,让民国时期的女性认识到,现代女性形象不应是居于传统闺阁,只懂得相夫教子的女性;现代女性的新形象,应当穿着得体、打扮精致,有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也有自己的私人公共空间。就这样,这本画报杂志帮助上海女性打破了原有的女性封闭状态,让她们开始建立起现代社会标准下的都市新女性形象。《良友》对服饰文化的影响“《良友》百分之九十多的封面都是都市时髦女郎、贵妇人或电影女明星照片,而封面之后占据显著位置的……《良友》后来政治报道对象有所扩大甚或转变,但那仍然是由一种时尚意识所决定的……政治报道之后,就是更具时尚气味的比如世界风俗写实、旅行游散记、中外体育、中外电影、名人婚宴、明星行踪乃至都市日常生活指南等,这些内容实际上和政治报道一起构成了《良友》独特的时尚报道体系。”《良友》不仅改变了民国时期女性的精神世界,她也对近代女性生活产生重要影响。首先就表示现在,上海女性穿着服饰的改变上面。中国封建社会深受儒学、理学的思想禁锢,尤其是理学所谓的“存天理、灭人欲”,将女性的穿衣打扮都限制在了一个极其具有约束力的框架之中。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中国女性应当恪守礼仪,她们的衣领必须紧扣起来,长裙必须拖地,女性一旦将肌肤袒露在外边,就表示这个人是不被社会所容,丧失了“妇道”之人,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即便经历了思想解放潮流,女性仍然不乏旧时代的穿着者。《良友》率先打破了这一禁锢,在这本画报的杂志中,妇女们穿上了轻薄贴身的旗袍,再搭配一件长马甲与短衫,中国现代意义上的旗袍就此诞生。在《良友》发行初期,旗袍的长度仍然长至脚踝;然而到了30年代初期,旗袍的长度已经允许女性裸露出整个小腿;到30年代中期,以前宽松直线型的旗袍,其裁剪方式改为可以展现女性身体曲线的收腰旗袍,起跑两侧的衩也越开越高,这让女性若隐若现的大腿更加具有魅力。从画报旗袍的发展史可以看出,上海近代女性逐步摆脱了封建时期的传统穿衣模式,这与他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有着莫大联系。除了旗袍以外,这本画报中经常刊登一些外国的西洋礼服,还有更加突破传统观念的游泳、骑马等女性的运动服装。为了让中国女性与世界时尚接轨,《良友》也会不定期地刊登一些纽约、巴黎、伦敦这些有着世界时尚中心之称的服装时尚发布会。欧美服装的流行元素、时尚潮流悄然传入中国,中国女性也开始尝试黑色的小礼帽,更加凸显身材,简单又美观的夏季时装。《良友》对女性物质生活的改变其次,《良友》对于上海女性的影响,还表现在这一时期上海美容护肤品的繁荣上。旧时代的女性过着足不出户的生活,可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女性,已经拥有可以到社会各界工作社交的机会。当一个人融入到社会圈子中去的时候,她必然会更加注重自己的外貌,尤其是对于自古以来就有爱美之心的女性而言,外貌上的打扮、改变,也是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感。在这样的心理召唤下,画报中开始出现教女性如何对自己的头发、眼睛、嘴唇、指甲进行创造的广告。当然,有些专注于美容护肤品的商人,也开始向《良友》投放广告,据资料统计,这本画报中关于美容护肤品的广告占有极大比重。各类新型美容护肤品纷纷登场,旁氏白玉霜、三花牌香品都成为了上海女性排着长队积极抢购的女性必备护肤品。美容广告投放量最大的当属1931年的迪安公司,这家公司以自家美容商品为题,在《良友》画报上推出了10种系列产品,从女性所用的美容水、面香粉、胭脂、画眉笔,再到护手霜都有所涉及,从这些广告就可以看出,这个年代里女性美容产品得到了丰富发展,女性对于自己外貌的注重也更上一层楼。《良友》对女性精神生活的改变《良友》画报创始人伍联德最后,再来谈谈《良友》给当时上海的女性,所带来精神生活上的改变。自从上海对外开阜后,这座城市成为了西方舶来品和西方文化的巨大输入口,商业经济的繁荣,讲西方社会独特的生活方式传入了上海。《良友》兴起的时间,正值上海电影业繁荣发展的时间段,所以这份画报中的重要内容,就以当时国内外著名影星的新闻有关。由于与电影相关的新闻颇多,看电影也逐渐成为了近代女性的一种娱乐消遣方式。除此之外,《良友》还与上海多家照相馆合作,刊登一些充满时尚、写实的摄影照片,所以在那个年代里,如果哪位女性拥有一张在上海照相馆拍的照片,是最值得大肆标榜、炫耀的事情。《良友》这本旧时杂志,在悄无声息间改变了上海女性的生活,解放了她们的思想,也成为了民国年间近代女性生活的记录者和呈现者。

向培良张恨水谢冰莹冉云飞吴虞琦君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钱锺书吕碧城萧红石评梅张爱玲徐志摩胡适梁实秋林雨堂郁达夫邵洵美戴望舒李大钊李叔同

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散文集《脚步集》、诗集《荚存集》、《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和《叶圣陶文集》等

太多了,像周树人,茅盾,叶圣陶,郭沫若,钱钟书,张恨水等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浙江绍兴会稽县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21年发表中篇白话小说《阿Q正传》。1918年5月15日发表《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鲁迅的作品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 ;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杂文》等。他的作品有数十篇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并有多部小说被先后改编成电影。其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鲁迅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一生的写照。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笔名茅盾、郎损、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字雁冰,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茅盾出生在一个思想观念颇为新颖的家庭里,从小接受新式的教育。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后入商务印书馆工作,从此走上了改革中国文艺的道路,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茅盾同时也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小说《子夜》、《春蚕》和文学评论《夜读偶记》。1981年3月14日,茅盾自知病将不起,将稿费25万元人民币捐出设立茅盾文学奖,以鼓励当代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1916年,进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尚公学校执教,推出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1923年,发表长篇小说《倪焕之》。 1949年后,先后出任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民进中央主席。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是第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 1988年2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幼名文豹,原名开贞,字鼎堂,号尚武,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历史剧的开创者之一、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甲骨学四堂之一,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从1926年参加北伐,1927年参加了南昌起义,1928年2月因被国民党政府通缉,流亡日本,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重要学术著作,1958年9月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主编组品有《中国史稿》和《甲骨文合集》,全部作品编成《郭沫若全集》38卷。1952年4月9日郭沫若获得“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国际奖。钱钟书(1910年-1998年),1910年11月21日出生于江苏无锡,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1932年,在清华大学古月堂前结识杨绛。1937年,以《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一文获牛津大学学士学位。1941年,完成《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的写作。1947年,长篇小说《围城》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1958年创作的《宋诗选注》,列入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1972年3月,六十二岁的钱钟书开始写作《管锥篇》。1976年,由钱钟书参与翻译的《毛泽东诗词》英译本出版。1982年,创作的《管锥编增订》出版。1998年12月19日上午7时38分,钱钟书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张恨水(1895年5月18日-1967年2月15日) ,原名心远,恨水是笔名,取南唐李煜词《相见欢》"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之意。张恨水是著名章回小说家,也是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被尊称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章回小说大家"和"通俗文学大师"第一人。作品情节曲折复杂,结构布局严谨完整,将中国传统的章回体小说与西洋小说的新技法融为一体。更以作品多产出名,他五十几年的写作生涯中,创作了一百多部通俗小说,其中绝大多数是中、长篇章回小说,总字数三千万言,堪称著作等身。2012年10月12日张恨水的骨灰安葬于故乡安徽潜山张恨水纪念馆并立铜像。

现代妇女杂志民国小说有哪些

折枝折枝的!《洋场女大佬》

衣香鬓影··

风雨飘摇 寒梦冷箫 新出的挺好看

国士无双,走向共和,78年以前绝对要被砍头的作者

现代妇女杂志民国小说在线阅读

随着《新青年》的创办,女性思想逐渐开始解放,妇女杂志是近代最早的女性杂志,它在创办的时候面对了许多的难关,首先就是传统守旧派的阻挠,他们不理解也害怕女性的崛起。

《空间重生又一个娘》作者:涯  简介:八零后拥有奇异空间的二十九岁剩女李丽,突遇雷击重生到抗战时期二十一岁乡下妇女陆二丫身上,凭着前世记忆带着原主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活出和原主不一样的人生,找到一块乐土平安度日,获得自己的第一春幸福人生。 推荐语:在此文中最为佩服的是女主缜密的思维,一般的空间文女主在使用空间内的东西时总是经不起有心人的观察与探测露出很多痕迹和马脚,但此文女主在每次使用空间之前已经做好了掩饰以及很好的不引起人窥测的理由,特别是女主为摆脱渣男丈夫所设下的一系列伏笔,一环扣一环,真是精彩的无与伦比,让人看得欲罢不能啊!唯一有些遗憾的就是作者结文太匆忙,自从写道女主和丈夫离婚之后,原本应该是高潮部分的渣男的‘报应’和女主的‘幸福’,就被作者寥寥几笔给结文了,好好的一篇好文文,硬是打了折扣,是在让人扼腕啊! 《悲恕》作者:蔓草蔓延(民国穿越) 文案:她穿越了! 不过不是穿到风姿绰约、勾心斗角的古代后宫,也不是穿到风【蟹】流倜傥、非尊即贵的皇帝阿哥身边,而是穿越到80年前的万恶旧****,民国十八年! 这时的中国,列强蹂躏,民不聊生,所幸,这具躯体的前主人出身显赫,是上海滩大亨最宠爱的外孙女,更是手握重权的大帅府四少奶奶,没错,这个时代的她已经嫁为人妇,而且,她的老公帅到让她流口水!  推荐语:这是一本我才看完的小说,感觉故事的跳跃性很大,让人有种无能为力的现实感。故事里面女主人公并不万能,身为前沿着的她也没能因为自己的特殊穿越经历躲避混乱年代的挣扎与折磨。虽然出生豪门世家,拥有美貌,朋友伙伴,但是社会的变迁同样让主人公的生活惨不忍睹。情节安排的不是很流畅,但是也脱离了小说虚构完美的框架。主人公们无论是当初阳春白雪的翩翩公子还是高高在上的官家小姐在恩怨情仇的安排下都逐渐走向着堕落,屈辱,狼狈……可以说这是一种现实的无奈与残忍,但是又极其合情合理。 3《风花风葬—穿越时空的爱恨情愁》 作者:宋之贤—  文案:人,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无法跟最爱的人说一句:我爱你。这个故事借鉴了倪匡先生《黄金故事》里金沙江边淘金的背景,为此,真的非常感谢倪匡先生创造了一个如此震撼人心的时代环境!推荐语:这是一个有点心痛的故事,也许是因为乱世的爱恋,总会或多或少带上一点遗憾。无法听到纪柔对自己的爱意,是龙头一生的遗憾。没有来得及亲口说出对龙头的爱恋,也是纪柔一生最大的遗憾。她为了这个无法弥补的遗憾,选择坚强地生存下去,为他的爱而生存!希望失望地踏上黄泉路的龙头,最终能明白纪柔这份心意…… 无论如何,这只是一个故事。希望现实之中所有动人的故事都能有一个美丽的结局! 《吹笛到天明》作者:其甘如荠 (穿越民国,完结) 文案:京墨无意中穿越到了民国,在纷乱的世事中,她努力寻找自我。曾与少帅杜仲两情相悦,终究造化弄人。江山美人,杜仲再次面临抉择,何去何从?百转千回,谁伴伊人青梅煮酒? 推荐语:杜仲与木元松,白桂心与白丹心; 相同点同父异母,兄弟姐妹处的不和谐,很多时候身不由己。杜仲在在这么多人对自家的地盘虎视眈眈的情况下,不得已与白家联姻,自己心爱的人京墨被下药,失去了所有的记忆,后来在不忍京墨再受到伤害把她留在身边,最后甚至不惜不要江山要美人。 总结:只羡鸳鸯不羡仙! 《狂颜三嫁》作者(写《睿敏皇贵妃》的这位):李筝——玛丽苏天才女猪  推荐语:我相信看了几年文的人,对于这类女猪的设定已经懒得吐槽了。话说我已经很长时间没有看到这类女猪了,我想不只是我遇到此类文就绕道的关系,更应该是因为写手们也觉得很腻味恶心了。很不幸,昨天晚上不小心看了这篇文,《狂颜三嫁》,我不淡定了。 这是一篇穿越架空的民国文。女猪穿越前身在豪门世家,亲情淡薄,又遭遇友情和爱情的背叛。(这桥段我无言相对)女猪这世身在末代即将没落的士族之家。有俩个身份。一个是天才音乐少女。 而且很“低调”。 另一个身份是英国大使的侄女艾莉丝。精通英语德语。 身手了得。 是德国奔驰公司的特聘设计师。 是一个烟花厂的幕后老板。实际上生产设计先进的手枪。而且人创作了那么多惊世绝艳的歌曲,还很低调! 际上生产设计先进的手枪。而且人创作了那么多惊世绝艳的歌曲,还很低调! 《民国梦—海上明月生》作者:李乐凝(完结推荐) 文案: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经过几次的兜兜转转,终究逃不出他为我设定的命运,是否想要过你的温暖,是否你的爱动摇过我的人生,流光飞舞,年华易逝,你最终不是我想要的归宿,只因为你紧紧的握着我,怎么也不肯放开,说了一句:“原谅我。”   《炮灰少女重生记(民国)》作者:七彩鱼 文案:两字月记:6月强/奸,7月痴恋,8月通奸,9月私奔,10月怀孕,11月背叛,12月身亡叛逆世家少女,命运重生,不做炮灰,改写人生,迈向幸福康庄大道……故事背景类似于民国时期军阀混战,但为避嫌,将背景架空,风土人情借鉴民国时期,以便于作者想怎么编怎么编(滥用职权,吼吼~~),本故事纯属虚构。  《在民国混口饭吃》作者:筱娘子 文案:穿越这回事很玄亦很悬,看新时代小粉领旅个游就碰到衰事翻车的穿到了民国军阀混战时期,这年头儿穿越和喝凉水似的容易!就像打不死的小强,姐不用等十八年又是水灵姑娘一枚,受伤就晕、睁眼就痛……这不是折磨人嘛,还不如死了干净!这年头命比钱重要! 在民国混口饭吃,我容易嘛! 推荐语:开头说明:此文是一篇悲剧文 ,这是一篇穿越的民国文,说实话,民国文称不上多,真正好文的也很少而且对于这个时代并不是很喜欢。 穿越民国文很少,作者取材较新,可以一看但是女主心语作为一个现代的穿越人,她对于爱情的态度实在不让人苟同她也太容易原谅了吧!没有现代女性的爱情独立男主,贱男,对于心语的态度暧昧,在女人间晃荡,让心语难受让人不爽!   [都市情感] 《战起1938》作者:疯丢子 黑暗的时代会有光明,战争中也会有爱情 文案:梦醒1938,黑暗年代开始的地方,战争,生存,投奔谁,遇到谁,离开谁,失去谁 我欲归,归处狼烟四起,我欲留,此地战火纷飞,辗转经年,忽然发现,在这个年代,最安全的地方,不是北极,而是在你身边。 推荐语:首先吸引我的是《战起1938》的名字。这是一部穿越到欧洲二战期间的小说。题材很新鲜。其次,女主作为一个在欧洲战场上中国人,没有华丽丽的金手指和雄心壮志,带领我们感受欧洲战场的硝烟,感觉很真实。再次,男主作为一位穿越到德国BB身上的中国人,从旁观者到亲身体会到德国人为何会狂热地投入战争,尽管无耐去并非不自愿地去打一场明知必败的战争,一天天地倒数失败的到来,是何等的悲剧。很特别的视角。

女性杂志作为全国流行性报刊,以它独特的魅力影响着我们的生活,随着现代科技日益进步,我们可以从手机电视上获取外界资讯,报纸杂志渐渐没落了,但是杂志在发行初期地位很高,像陈独秀先生创办的《青年杂志》,影响了当代大批青年学子,《妇女杂志》作为第一个报道女性的杂志,成长之路更是艰辛。

一、民国时期的作家有:石评梅、张爱玲、徐志摩、胡适、梁实秋、林雨堂、郁达夫、邵洵美、戴望舒等等。二、简介(节选):1、石评梅(1902-1928),中国近现代女作家、革命活动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 原名汝壁,因爱慕梅花之俏丽坚贞,自取笔名石评梅。曾用笔名评梅女士、波微、漱雪、冰华、心珠、梦黛、林娜等。1902年出生于山西省平定县,1919年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就读时即热心于文学创作,1923年9月在《晨报副刊》连载长篇游记《模糊的余影》,1924年与挚友陆晶清编辑《京报副刊妇女周刊》,1926年,继续与陆晶清合编《世界日报副刊蔷藏周刊》,1928年9月30日因病逝世。2、张爱玲(30—8),中国现代作家,原籍河北省唐山市,原名张煐。1920年9月30日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区一幢没落贵族府邸。作品主要有小说、散文、电影剧本以及文学论著,她的书信也被人们作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1944年张爱玲结识胡兰成与之交往。1973年,张爱玲定居洛杉矶,1995年9月8日,适逢中秋节,张爱玲的房东发现她逝世于加州韦斯特伍德市罗彻斯特大道的公寓,因动脉硬化心血管病而去世,终年75岁,被发现的时候她已经过世一个星期。9月30日,生前好友为她举行了追悼会,追悼会后,骨灰被撒入太平洋。3、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浙江海宁硖石人,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18年赴美国克拉克大学学习银行学。十个月即告毕业,获学士学位,得一等荣誉奖。同年,转入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院,进经济系。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奠定其浪漫主义诗风。1923年成立新月社。1924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26年任光华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前身)、大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前身)和南京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教授。1930年辞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职务,应胡适之邀,再度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罹难。

现代妇女杂志民国

随着《新青年》的创办,女性思想逐渐开始解放,妇女杂志是近代最早的女性杂志,它在创办的时候面对了许多的难关,首先就是传统守旧派的阻挠,他们不理解也害怕女性的崛起。

章锡琛(1889年~1969年),字雪村,又字君实,浙江绍兴人。在创办开明书店之前,章锡琛曾在商务印书馆做了近15年的编辑。起先是协助杜亚泉编辑《东方杂志》。新文化运动蓬勃兴起之后,商务追赶潮流,革新杂志,更换主编,章锡琛被推荐主编《妇女杂志》,时为1919年。接手主编后的章锡琛在周建人的协助下,对《妇女杂志》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策划出版妇女问题专号,发动读者参加讨论,杂志面目焕然一新,发行数量从原来的二三千份增加到一万多份。《妇女杂志》的不俗成绩,自然扩大了主编本人在社会上的影响。1922年,章锡琛被《时事新报》邀请编辑《现代妇女》旬刊、为《民国日报》编辑《妇女周报》副刊,都可看成这种影响的折射。1925年,《妇女杂志》刊出“新性道德号”后遭人攻击,商务当局插手审查杂志清样,章锡琛被迫提交辞呈,改任一般编辑。郑振铎、胡愈之、周建人等一帮朋友怂恿他另创《新女性》杂志,一方面固然是出于激愤,另一方面也可能是鉴于章主编《妇女杂志》已有的影响力,认为有现实可行的号召基础。从《新女性》杂志而来的开明书店,当初图书的出版路数,多围绕着妇女问题做选题。这是章锡琛个人知识背景和影响力的自然延伸。然而,当妇女问题作为社会热点逐渐退出时代前台,身在其中的章锡琛一定感受明显而又深刻。1929年12月开明书店将《新女性》主动停刊,废刊词说得十分清楚:“废刊的原因很是单纯,就是时代已经不需要了。”代之而起的则是1930年1月创刊的《中学生》。这种出版线路的及时调整,是章锡琛对出版与时代关系正确理解的结果,也是他务实心态的反映。既以出版谋生计,务实也许只能是必然的选择。章锡琛从不忌讳说自己是商人,谋划合理的出版利润,是章锡琛经营开明时一以贯之的追求目标。与章共过事同时又有相当交谊的曹聚仁,在谈起开明书店的成功时,特别提起章的精明,可谓知人之论。章锡琛的精明,表现在多个方面——既有对出版大局的把握,如:转变方向出版中学生读物,步随大书局出版教科书,紧追古籍热潮出版《二十五史》等,这些开明书店史上的大动作,都是基于对当时出版现实和时代潮流走向的正确判断,因而获得了很好的经济回报;又有对出版细节的追求,如:力求编校质量的无差错;重视装帧设计的视觉美;改进标点符号的排版法等,这些看似细小却很重要的出版环节,给人开明出版物质量过硬而又耳目一新的感觉。还有对出版成本的核算,如:精干出版队伍使最少的人发挥最大的效率;压缩非生产性开支把资金用于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不广开外地分店而多选择书业同业代销等,这些精打细算的管理措施,稳固雄厚了开明的经济基础,使之一步步迈进了大书局的行列。商人做得精明的章锡琛,却有许多文人学士的朋友。这一方面固然是他自身文人学者的家底,同气相求的结果;更为重要的原因还在于,他在朋友们的眼中,不是那种纯粹势利之交的市侩商人。后一点,尤令章锡琛感到自豪,每每愿意向人说起。当文人学士们选择把书稿交给开明出版时,事实上就开始了彼此间的文稿买卖关系。一来一往中,作者们发现,章锡琛和他的开明书店,是一个值得信赖、作者利益有保障的生意伙伴。所谓作者的利益,通常很简单,一是善待书稿,二是合理付酬。印得好看,少有误植,不妄加修改思想观点,多善意纠正错字舛句,这都是善待书稿的具体表现,也是对作者劳动成果的尊重。开明书店在这方面一直做得到位,业界口碑流传,世人素来公认。在对作者的稿酬方面,开明书店向来不拖欠,不隐瞒,按时寄送,如实结算,甚至有时还善意提醒作者注意利益维护。开明早期工作人员汪曼之曾这样回忆:“先生本性仁慈,乐于克己助人,如有作家得知稿子已付印,为等急用宁肯出卖版权一次性取款时,先生总劝他:卖掉可惜,这部书估计销路好的,便宜了我店里,你要多少钱,我借你……”着眼于他利的基础上自利,赢得人缘与名声的同时,也牢固了做大做强的发展根基。这样的精明,长远而大气。作为开明书店的创办人,章锡琛被朋友们戏呼为“老板”。从胆识上说,这个老板堪称能担当,有气魄。举两个例子。当初,林语堂打算编写英文教科书,开出每月300元预支版税的高额条件,托人四处物色出版者。先联系的是北新书局,北新认为风险过大,不获售,再联系开明,章锡琛一口答应了下来。要知道,当时开明的资金一共才四五千元,营业额也不大,书编成后是否销得出去,还是一个未知数。但章锡琛觉得林语堂英文底子厚,水平高,值得尝试。这个决断,事实证明十分英明。据说,林语堂编写的这套《开明英文读本》,获得的个人版税收入即达到30万元之巨。可以想见其销量之大,开明获利之多。另一个例子是大部头工具书《辞通》的出版。该书300万字,作者朱起凤以30年心血写成,书稿的价值,得到了胡适、钱玄同等众多学术名流的充分肯定,也得到了包括中华书局、文明书局、群学社等多家书局的一致认同,然而,由于书稿篇幅极大,内容专门,偏字较多,排印困难等各种原因,书局往往认为销路有限,唯恐亏本。书稿在多家书局数进数出达10余年,不能出版,而到1930年,书稿辗转到开明书店时,章锡琛痛快地答应了下来,并付给作者6000元的稿费。当时,6000元不是一个小数目。章曾对宋云彬说:“朱丹九(起凤)先生竭尽毕生精力,写成这样一部大著作,不但应该给他出版,也应该多送点稿费,让先生晚年过得舒服些。”这是真正理解著作者甘苦的人才能说出这样的话。令人欣慰的是,这部书稿经过开明书店编辑宋云彬三年的精心整理,到1934年正式出版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预约1万部,两个月内售罄,于是又加印数万册,仍然供不应求。章老板的这两次大胆举动,被传为开明出版史上的佳话。尽管章锡琛是开明书店事实上的创办人,对于别人喊他老板,他也不峻拒,但在开明27年的历史中,他做第一把手经理的时间并不长。1928年开明改组股份有限公司后,章锡琛推荐杜海生出任经理,自己则担任总务处长,专任出版事务工作,直到1934年杜海生以年老体弱辞职,章锡琛才被董事会推选为经理。1937年抗战爆发后,开明书店即内迁,章锡琛因故留守在上海,大后方的开明书店由范洗人长期主持,复员上海后,章锡琛向董事会竭力推荐范洗人为总经理,自己则居常务董事的位置。无论是在文章中还是在其他正式场合,章锡琛总是强调,他当初并不是有意要开办书店,而是由朋友们促成的;开明作为一种事业,它的成功,是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努力的结果。一心做事业而又有一副平常心的人,自然就不会在乎职务之高低。他所关注的,是如何为开明引揽更多的人才,让他们各尽其能。开明书店的成功,原因有多种,高度的凝聚力和团结的领导班子,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章锡琛功成不居的气度,应该起到了重要的表率作用。

保育会成立不久 ,即在汉口原日本同仁医院筹建了临时保育院 ,李昆源出任院长。陆续有 500 余名从前线抢救来的难童进入保育院。5 月 1 日上午 ,汉口第一临时保育院举行了开幕典礼;下午蒋介石、宋美龄、冯玉祥、周恩来等参观了保育院 ,蒋介石并发表了讲话。从难童进入保育院 ,命运便开始改变。保育会而保育院首要的工作也是要使保育生能够健康地成长 ,不单是养活这两万难童 ,更要给他们以教育 ,使每一个孩子成为国家有用之才 ,使他们成为建造新中国的匠手。除了正规的文化课程 ,各保育院都很重视生产劳动教育。保育院劳作教育的开展的根本原因:第一是由于一部分儿童已经到了可以劳动的年龄 ,而他们的出身大半是劳动大众的子女 ,懂得而且习惯劳作的。第二 ,保育院的现实环境与经济困难迫逼儿童开辟出一条新路来改进自己的生活。第三 ,是试行了‘做上教、做上学’的实用教育原则。于是 ,十岁以上的儿童 ,大都参加了一种或几种的劳作 ,贡献出自己所能贡献的力量同时 ,在劳作中 ,也获得了更丰富更切实的学问”。  1945 年底 ,由曹孟君主编的《现代妇女》杂志社邀请二十多位保育工作者座谈儿童保育工作 ,总结文章中说:“在儿童保育总会收容的 29751个儿童中 ,升学的有 5160 人 ,习艺的 1862 人 ,至三十三年底止 ,除家长领回外 ,在院教育者尚有 9023 人;所有这些儿童 ,不仅保全了生命 ,大体上说 ,并且培植成为有用的人 ,这总是一件大功绩。受过教育以后 ,保育院的儿童大都可以说是坚强、能干 ,能够代表新生的一代的儿童的。” 做出这“一件大功绩”的 ,正是保育会的不平凡的女性 ,从总会到分会和各院 ,尤其是各保育院的院长和老师也包括少数男院长和老师 。正是她们不畏艰难 ,为国分忧。虽然只取微薄的薪酬 ,却以饱满的爱国热情和慈爱之心拯救抚育了数万难童。保育生们对抚育他们成长的院长老师永远感恩在心 ,视同她们为自己的妈妈。 1945 年 10 月 10 日至 12 日 ,《中央日报》刊登国民政府对抗战有功人员颁授胜利勋章的名单 ,其中属于 包括列名和兼职战时儿童保育会有 72 人。1945 年 8 月 ,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战时”已成过去 ,保育会开始着手复员工作 ,1946 年 2 月制订了“战时儿童保育会复员后建设计划”。直属各院和各分会院陆续展开工作。1946 年 9 月 15日至 21 日 ,保育总会在《新华日报》上连续刊登“战时儿童保育会结束启事”:“我会因抗战胜利 ,战时保育任务已完。半年来 ,保育会除将有家之在院保育生及习艺生商经善后救济总署协助遣送还乡外 ,其无家可归者 ,已分别移交社会部各省社会处育幼院继续教养。关于升学保育生 ,有家者 ,亦已遣送回乡;无家者仍继续留川攻读。均由教育部负责公费供应到高中毕业。所办思克职业学校 ,已交重庆市政府接办。本会业于九月十五日结束 ,一切收支即行截止。特此公告。”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