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生命科学期刊影响因子多少

发布时间:

生命科学期刊影响因子多少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当前的复合影响因子:369 综合影响因子:757 主办: 浙江大学周期: 双月出版地:浙江省杭州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8-9209CN: 33-1247/S邮发代号: 32-48历史沿革:现用刊名: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曾用刊名:浙江农业大学学报创刊时间:1956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11)Pж(AJ) 文摘杂志(俄)(2011)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11)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

是核心期刊生命科学是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物科学部、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和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全国性、学术性、综合类期刊。 《生命科学》主要刊登:生命科学主管主办:中国科学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快捷分类:生物生物学 基础科学出版发行:上海  月刊  A4期刊刊号:1004-0374, 31-1600/Q创刊时间:1989  影响因子 380审稿时间:3-6个月期刊级别: CSCD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期刊影响因子多少

这个要具体分析,因为不同学科领域的期刊影响因子差别挺大的。国内的期刊一般在0以上的就不错了,到0或更高的就不多了。第二作者算不算作者要看你评什么职称,一般中级可以算,但2~3篇第二作者相当于一篇第一作者,评高级的话第二作者基本不能算。

刊名: 生命科学 Chinese Bulletin of Life Sciences主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周期: 月刊出版地:上海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4-0374CN: 31-1600/Q复合影响因子:037综合影响因子:548历史沿革:现用刊名:生命科学曾用刊名:生物科学信息创刊时间:1989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5-2016年度)(含扩展版)

国家科学评论。影响因子未过十。分子植物,影响因子过十。

生命科学期刊影响因子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当前的复合影响因子:369 综合影响因子:757 主办: 浙江大学周期: 双月出版地:浙江省杭州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8-9209CN: 33-1247/S邮发代号: 32-48历史沿革:现用刊名: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曾用刊名:浙江农业大学学报创刊时间:1956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11)Pж(AJ) 文摘杂志(俄)(2011)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11)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有些影响因子1左右的生物类SCI,不见得好发,遇到稿件量多的,拖上半年一年不返回结果干着急。你可以看下这个国际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学术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technology and Bioengineering, ICBB),他们有很多生物大类的SCI期刊合作,发表周期还比较快。

生命科学研究杂志影响因子多少

《Nature》《Nature》杂志和它的名字,是以发表科学世界中重大发现、重要突破为使命所创办的。《Nature》所要求科研成果必须是新颖、出入意料(或令人吃惊)的,且在《Nature》上发布的研究需要在该领域之外具有广泛的意义,所以无论是报道一项突出的发现,还是某一重要问题的实质性进展的第一手报告,均应使其他领域的科学家感兴趣。打开百度APP看高清图片从1869年创刊到如今,已经有130年的历史了,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性科技期刊之一,在ISI评价指标SCI影响因子近30,多年来亦是综合性学科被引率的NO1!《Science》如果你知道《Science》的创始人,你一定会大吃一惊。是的,《Science》杂志就是于1880年由发明大王爱迪生投资1万美元创办的,这本《Science》杂志于1894年成为美国最大的科学团体“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的官方刊物。《Science》全年共51期,周刊,全球发行量超过150万份。该杂志连同英国的《Nature》杂志被誉为世界上两大最顶级杂志,代表了人类自然科学研究的最高水平。与其他学术期刊很大不同的是,相比于多数科技期刊都要向读者收取审稿、评论、发表的相关费用,但《Science》发表来稿是免费的。其杂志的资金来源共有三部分:AAAS的会员费、印刷版和在线版的订阅费、广告费。且science一直以“发展科学,服务社会”为宗旨,因此期刊中有许多科普资料,只有一般学术水平的读者也可以多关注下。《Cell》三大期刊的最后一位《Cell》可能有些不同,因为前面《Nature》和《Science》都是综合性期刊,而《Cell》则是生命科学研究领域。《Cell》刊登过许多重大的生命科学研究进展,其2010年的影响因子为957,高于《Science》的影响因子(027),接近《Nature》的影响因子(597),表明它所刊登的文章广受引用。能够在《Cell》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是生命科学研究者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评选诺贝尔奖、竞选院士、展示大学和科研机构研究实力的重要依据。

那要看是哪个学科了,生物学医学类的影响因子普遍较高,有的十几甚至几十,4根本不算什么,但是如果是力学、控制、计算机等这个影响因子非常高了,对于材料学这个影响因子是比较高。入选率在2—3之间。拓展资料:SCI期刊(别名《科学引文索引》,英文全称是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出版的一个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它收录全世界出版的数、理、化、农、林、医、生命科学、天文、地理、环境、材料、工程技术等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核心期刊3700多种。通过严格的选刊标准和评估程序来挑选刊源,SCI收录的文献能够全面覆盖全世界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为避免引起误会,确切的说,不应该叫做“SCI期刊”,因为它是一个科学引文检索模式 。参考资料:sci—百度百科

有些影响因子1左右的生物类SCI,不见得好发,遇到稿件量多的,拖上半年一年不返回结果干着急。你可以看下这个国际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学术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technology and Bioengineering, ICBB),他们有很多生物大类的SCI期刊合作,发表周期还比较快。

是核心期刊生命科学是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物科学部、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和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全国性、学术性、综合类期刊。 《生命科学》主要刊登:生命科学主管主办:中国科学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快捷分类:生物生物学 基础科学出版发行:上海  月刊  A4期刊刊号:1004-0374, 31-1600/Q创刊时间:1989  影响因子 380审稿时间:3-6个月期刊级别: CSCD核心期刊

生命科学期刊影响因子表

人类跨入21世纪,世界发生了多少惊人的变化。在人们为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欣喜之余,又经历了更好的不安甚至灾难。除了对高科技特别是生物科技的发展所带来的恐慌之外,战争和疾病似乎直接将人类带到了地狱之门。 2003年SARS的流行,包括对SARS的所有猜测,都直接和人们日益关注的全球问题相关联:生物安全。生物安全是对生物危害的检测、评价、监测、防范和治理的科学技术体系,是研究各种生物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应用已有的理论知识,技术、工程设计和设备等,防止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实验室和环境受到具有潜在传染性的物质和生物毒害物质的危害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生物安全问题至少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传染病的巨大危害 传染病包括人、动物、植物传染病,尤其是人类传染病是最重要的生物安全问题,传染病仍是全球死亡病因的首位,在我国,传染病仍然严重威胁人民健康和国家安全。SARS的流行是一个强有力的证明。另外肝炎、结核、流感等传染病每年仍在全国部分地区、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流行或暴发 生物武器和生物恐怖的潜在威胁 20世纪整个国际社会为禁止生物武器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一些进展。然而,进入21世纪,生物武器的潜在威胁却已大大增加,一些国家和地区可能仍在继续研制和发展生物武器,另外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增加了生物武器的潜在威胁,以美国“炭疽事件”为标志的生物恐怖对国际安全已经构成了现实威胁。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主任袁国勇是首位分离出冠状病毒,并发现冠状病毒变种是SARS病原的学者。SARS病毒属于RNA病毒,这种病毒的特性就是很容易与其他病毒基因进行重组,进而变成为新病毒。而且许多实验结果也显示,以这改变方式产生的新病毒,毒性会比亲代病毒更强。许多动物身上都可以找到冠状病毒,而这种病毒又很容易出现变种,极具危险性。因此,袁国勇认为SARS病毒很有潜质,成为除了天花以外制作生化武器的病原。 生物技术的负面作用 生物技术的负面作用主要表现为:一是人们在开发利用生物技术时,有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安全问题。正如目前广受关注的各类转基因活生物体环境释放后对生物多样性所构成的危害。此外,基因工程药物、疫苗,转基因食品,基因治疗等都可能存在类似问题。生物技术的误用以及生物技术的非道德应用也可能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体细胞克隆人的研究使是突出一例。 生物资源及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 从生物安全的角度来讲,外来物种的入侵、生物资源的流失有可能给国家利益造成巨大损害。转基因生物体环境释放对生物多样性带来很大威胁。 微生物学实验室的安全隐患 较其他理化实验室或其他各类实验室而言,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是一个特殊的实验室,在其中工作的每一个人以及与其接触的周围环境,都存在很高的患有感染性疾病或影响身体健康的危险。微生物实验室管理上的疏漏和意外事故不仅可以导致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感染,也可造成环境污染和大面积人群感染。国内外实验室意外感染的事故并不少见,严重者不得不宰杀成千上万只实验动物,甚至导致实验室工作人员死亡。 目前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生物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整个国家、整个世界政治、经济、安全与和平的大命题。近年来,特别是美国“炭疽感染事件”后,生物安全问题备受国内外关注,生物安全术语也经常见诸于政府或非政府组织文件,见诸于各类媒体。SARS的全球流行无疑会使全世界各国更加关注生物安全问题,并将其作为国家安全的组成部分。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塑料的用量 与日俱增。1996年,我国的塑料包装用量达243万吨,年平均增长率超过 20%,特别是城市、主要交通沿线、旅游景点的垃圾中塑料废弃物迅速增加。 据调查,北京的生活垃圾年产量已达300万吨,其中废塑料约占3%,年增 长率达48%。沿海地区城市的垃圾中塑料成分更高,达8-10%。这些废 塑料在垃圾中占的比例若以体积计算,已达三分之一以上,而且大大增加了 垃圾处理的难度和费用。 由于废塑料几百年都难以降解,若丢弃在自然环境中,会给蚊子、苍蝇和 细菌提供生存繁育的温床;若埋藏在地下,则容易污染地下水,妨碍植物根 系生长,破坏土壤品质,影响作物收成;若用火焚烧处理,将产生多种有毒气 体。“白色污染”已成为当前危害我国社会环境的一大公害,严重阻碍了我国 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一次性餐具的年消费量约100亿只,主要为发泡塑料制品,要禁 止生产和销售使用这些量大面广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就要开发生产其替代 用品,绿色一次性餐具由此应运而生。有关专家认为,绿色一次性餐具的开发 与生产正在成为我国新兴的环保产业。

刊名: 生命科学 Chinese Bulletin of Life Sciences主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周期: 月刊出版地:上海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4-0374CN: 31-1600/Q复合影响因子:037综合影响因子:548历史沿革:现用刊名:生命科学曾用刊名:生物科学信息创刊时间:1989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5-2016年度)(含扩展版)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