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投稿邮箱地址

发布时间: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投稿邮箱地址

都是相对应的,大学教师发论文最低也要发国家级的,中国科教创新导刊,还有时代教育,有些杂志就不收中小学的文章。大学学后关键是评什么,学校要求发什么级别的期刊。

(1)CPI统计需要改进(中国经济观察3)(2)重视低收入居民价格指数及其政策含义(人民日报《内部参阅》6)(3)使用民生指标应明确统计概念和口径(人民日报《内部参阅》4)(4)最低工资标准与“副作用测算”(文汇报29)(5)讨论劳动者报酬占比问题应注意科学定位(探索与争鸣5)(6)我国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究竟是多少(上海行政学院学报6,人大复印《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实践》4(7)对新一轮“调结构”要有新认识(文汇报14)(8)60年来上海发展战略的演进(文汇报1)(9)应当慎用“幸福指数”的概念(学习与探索1)(10)“人类发展指数”(HDI):含义、方法及改进(上海行政学院学报3)(11)索尼公司的公司治理变革与启示(外国经济与管理5)(12)“纽约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研究及对上海的启示”(上海行政学院学报4)(13)“纽约市的GDP到底是多少——兼论上海市与纽约市的经济比较”(上海经济研究2)(14)“杜邦公司的安全信念及其实践”(外国经济与管理4。人大复印《管理科学》4)(15)“面向可持续发展的企业领导能力建设”(青海社会科学4)(16)“我国中央公布GDP与地方统计之和差异的实证分析”(上海行政学院学报5)(17)“企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人力资源障碍与突破”(学习与探索3)(18)“美国GE公司董事会的运作理念与模式”(外国经济与管理5;人大复印资料《工业企业管理》转载7)(19)“对微软公司与福特公司的比较与启示”(外国经济与管理6;复印《W-F8国际经济文摘卡》3)(20)“领导者的思维弹性”(领导科学8)(21)“知识经济呼唤新会计体系”(上海会计10)(22)“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系统性”(光明日报30;人大复印资料《思想政治教育》转载9)(23)“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劳动力资源的适应”(经济研究参考4)(24)“构筑支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四大梯队”(南开管理评论1)(25)“美国经济调整中的劳动力问题研究”(经济学动态1)(26)“人力资源开发谬误举要”(中国人力资源开发1)(27)“跨世纪领导干部的思维和视野及其特征”(社会科学4)(28)“国有无形资产流失的表现、原因和对”(中国经济问题6)3.科研成果获奖(1)“国有无形资产流失的表现、原因和对策”,获上海市(1996—1997)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三等奖;(2)“人力资源开发者的思维与行为误区”,获上海市(1998—1999)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三等奖;(3)“知识经济的兴起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获上海市(2000—2001)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内部讨论奖;(4)“劳动价值论和上海经济发展”(主要参与者),获上海市(2000—2001)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内部讨论奖;(5)劳动价值论和上海经济发展(主要参与者),获中央党校2001年调研特等奖

不是的,其仅在2008和2011版是核心,2007年度应该是属于2004版范围。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复合影响因子:765 综合影响因子:241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The Journal of Shanghai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主办: 上海行政学院周期: 双月出版地:上海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9-3176CN: 31-1815/C邮发代号: 4-666历史沿革:现用刊名:上海行政学院学报创刊时间:2000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投稿邮箱地址怎么填

《金天翮与〈女界钟〉》,《史林》,2003年3月  《一个大写的人—纪念冯玉祥》,《近代中国》,2003年6月  《南京路神韵》,《文汇报》,2003年5月  《重访戴维斯》,《文汇报》,2003年3月  《抗击非典与城市精神》,《新民晚报》,2003年5月  《上海摩登的另一种解释》,《新民晚报》2003年9月  《丽江行》文章,《文汇报》,2003年10月  《海外上海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冯桂芬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鸦片战争以前中文出版物对英国的介绍》,安徽史学,2004年1月  《略论冯桂芬在中国近代史思想上的地位》,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1月  《万川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5月  《江南文人与科举考试》,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5月  《小刀会起义与上海社会》,东南民众运动与上海小刀会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6月  《待客之道:从外事活动看近代上海华界与租界关系》,学术月刊第7期,2004年7月  《海外上海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8月1日  《冯桂芬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1日  《上海学平议》,史林第5期,2004年10月1日  《上海历史文脉与城市雕塑》,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2004年10月1日  《上海集中营真相》,《社会科学报》,2005年6月  《论李平书》,《史林》第3期,2005年6月  《华洋共处之一——耶稣会士在上海(上)》,《社会观察》2005年第3期  《华洋共处之一——耶稣会士在上海(下)》,《社会观察》2005年第4期  《英商初次来沪(上)》,《社会观察》2005年第5期  《英商初次来沪(下)》,《社会观察》2005年第6期  《上海名人名事名物大观》(工具书)(合作),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  《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和谐社会》主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  《海外上海学研究透视》,《海外中国学评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月  《上海城市文明特点》,《上海档案史料研究》,2006年3月  《乡村里的都市与都市里的乡村》,《史林》,2006年4月  《清江中学散记》,《淮安日报》,2006年6月  《除了读经,弘扬传统文化还能做什么》,《解放日报》,2006年8月  《上海香山人与香山文化》,《社会科学》,2006年9月  《上海——一座现代化都市的编年史》主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  《圣约翰大学史》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晚清中国对美国总统制的解读》,《史林》,2007年2月  《东方的哈佛-圣约翰大学简论》,《社会科学》,2007年5月  《贯通近代百年历史的鸿篇巨制》,《近代史研究》,2007年9月  《下大力气挖掘上海城市文化底蕴》,2007年9月  《外争权益与内省公德-上海外滩公园歧视华人社会反应的历史解读》,《学术月刊》,2007年10月  《荣辱观的价值与向度研究》及撰写传统荣辱观的教化系统一章主编,2008年1月  《中国城市史研究综述(1986-2006)》,《史林》,2008年5月  《清史西学志纂修的一点心得——晚清逻辑学译介的问题》,《清史研究》,2008年5月  《从跑马厅到人民公园人民广场:历史变迁与象征意义》,《社会科学》,2008年7月  《晚清中国关于西方礼俗的论辩》,《学术月刊》,2008年8月  《由银杏树而想起的》,《往事掇英》,2008年8月  《陈旭麓先生的一生》,《浮想录》,2008年12月  《上海文化发展与变迁:实践与经验》绪论{上海文化30年(1978—2008)}主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12月  《异质文化交织下的上海都市生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  郭实腊《贸易通志》简论,《史林》,2009年6月  《城市化工业化与城市史研究》,《辉煌六十年:历史变迁与历史学》 ,2009年9月  《中国传统城市特质的变异与延续》,《学术月刊》,2009年10月  《城市嬗变及展望》(上卷),专著(集体项目),2010年1月  《淮安与上海——兼谈运河城市与沿海城市的关联》,《淮阴工学院学报》,2010年4月  《晚清西学东渐过程中的价值取向》,《社会科学》,2010年4月  《博识通透的历史学家-读<方诗铭文集>》,《史林》,2010年6月  《西风东渐》,编著(集体项目),2010年6月  《论近代通人郑观应》,《郑观应思想与当代中国社会》,2010年7月  《吴地文化的务实精神》,《吴文化与区域发展》,2010年9月  《上海的美国文化地图》,编著(集体项目),2010年9月  《西物东渐与历史研究话域的拓展》,《学术月刊》,2010年11月  《中国城市史:枝繁叶茂的新兴学科》,《人民日报》,2010年11月  《上海的英国文化地图》,编著(集体项目),2010年12月

1、《试论新时期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第一作者),发表于《政治学研究》2012年第4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2013年第2期全文转载;2、《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完善与发展:十六大以来的新探索》(唯一作者),发表于《理论探索》2012年第5期;3、《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功能预期、价值取向与路径选择》(第一作者),发表于《探索》2012年第6期;4、《制度设计的逻辑前提、路径选择与意义评析:政治制度生成的学理阐释》(唯一作者),发表于《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5、《政治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核心内容》(第二作者),发表于《广西社会科学》2012年第9期;6、《秩序状态、权力结构、行为背景:政治制度本质属性的规范分析》(第一作者),发表于《湖北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政治学》2012年第7期全文转载;7、《国外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研究述评》(唯一作者),发表于《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8、《当代西方制度演化理论的研究视域》(第一作者),发表于《广西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9、《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内在张力与理论取向》(唯一作者),发表于《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政治学》2011年第4期全文转载;10、《社会学制度主义的发生路径、内在逻辑与意义评析》(第一作者),发表于《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社会学报》2011年第4期全文转载;11、《历史制度主义视域下政治合法性的内在张力》(唯一作者),发表于《南京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12、《重新理解托克维尔:建立在平等殿堂之上的自由》(第二作者),发表于《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第9期;13、《资源枯竭型城市规划的理论意义与基本特征》(唯一作者),发表于《沈阳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14、《从平等到差异:女性主义内在逻辑的转变》(第二作者),发表于《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1年第7期;15、《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现实诉求、理念定位及路径选择》(唯一作者),发表于《行政管理改革》2011年第10期;16、《女性主义与政治学思维方式的关系探析》(第二作者),发表于《沈阳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17、《西部资源枯竭型城市规划困境与对策分析》(第一作者),发表于《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中国民族报》理论版2008年10月24日论点摘编;18、《在“积极隐士”与“伦理相对主义者”之间:梭罗政治思想内在张力评析》(第一作者),发表于《社会科学辑刊》2008年第6期。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投稿邮箱地址是什么

您好 这些都是 1、教学与研究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马克思主义研究 、公共管理学报 、半月谈 、社会主义研究 、科学社会主义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中共党史研究 、理论与改革3、新视野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理论探讨 、开放时代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探索 、党的文献 、行政论坛4、求实 、瞭望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毛泽东思想研究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5、江苏行政学院学报、经济学动态 、经济科学 、经济学家 、经济评论 、当代财经 、财经科学 、经济管理 、南开经济研究6、当代经济科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当代经济研究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经济纵横 、现代财经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7、哲学社会科学版 、广东商学院学报 、经济学 、经济经纬 、经济问题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8、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财贸经济 、商业经济与管理 、国际经贸探索 、国际商务 、商业研究 9、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国际经济合作 、价格理论与实践 、国际商务研究 、财贸研究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10、对外经贸实务 、价格月刊 、商业时代大学图书馆学报 、情报学报 、图书情报工作 、图书馆论坛 、图书馆 、图书馆建设11、图书馆杂志 、图书情报知识 、情报理论与实践 、情报科学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情报杂志 、情报资料工作12、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教育科学 、教育理论与实践 、教师教育研究 、全球教育展望13、教育学报 、中国教育学刊 、外国教育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当代教育科学 、电化教育研究

没有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投稿邮箱地址怎么写

不是的,其仅在2008和2011版是核心,2007年度应该是属于2004版范围。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复合影响因子:765 综合影响因子:241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The Journal of Shanghai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主办: 上海行政学院周期: 双月出版地:上海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9-3176CN: 31-1815/C邮发代号: 4-666历史沿革:现用刊名:上海行政学院学报创刊时间:2000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11)

1、《中苏论战与“文化大革命”起因》(《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1年第1期,2001年2月1日《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第18卷第3期2001年摘录。2、《党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统一论的历史演进》,《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4年5月第2期。3、《解开林彪是否被劫持之谜》,《党的文献》2000年第4期,2000年7月15日。《中国档案报》2001年3月9日全文转载。4、周敬青:《德国社会民主党:从“全民党”到“新型政党”》,《科学社会主义》,2005年第3期。5、《“三个代表”与党的纲领》,《光明日报》2002年10月26日。6、《挑战与思考》,《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7、《前进还是停止——2002年联邦议会大选以来德国政党的走向》 译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8、《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体系的重构》,《探索》2005年第4期。9、《试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论底蕴》 《探索》 2004年第4期。10、《用历史唯物主义眼光看问题——邓小平对“文化大革命”评价方法探析》《党政论坛》2002年第2期。11、《正确把握党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相统一中的五大课题》《上海党史与党建》2002年第8期。《上海革命史资料与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12、《建立社区党委是探索社区党建网格化的新思路》,《上海党史党建》,2004年第9期。13、《党内民主与党内监督的双向互动》,《党政论坛》,2004年第8期。14、《传承和创新: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的跨世纪探索》,《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年第1期。15、《第二届中德政党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综述》,《党史与党建》2004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政治学》2004年第4期全文转载。16、《领导干部中的“两面人”现象探析》,《党政干部论坛》2003年第1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共产党》2004年第2期转载。17、《毛泽东对林彪接班人地位的确立和废黜》(上)(中)(下)《党史纵览》(上中下计 18000字)(2003年第11期,2004年第1、2期三期连载)。18、《“九一三”事件前后怀疑和否定“文化大革命”的政治思潮》,《中国现代社会心理与社会思潮研究》当代世界出版社2005年版。19、《保持先进性要有新观察新创造》,《人民日报》2006年5月25日。20、《关于社区党建网格化的内涵与功效的理论思考》,《党史与党建》2005年第1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共产党》全文转载。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投稿邮箱

都是相对应的,大学教师发论文最低也要发国家级的,中国科教创新导刊,还有时代教育,有些杂志就不收中小学的文章。大学学后关键是评什么,学校要求发什么级别的期刊。

1、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个性与社会心理学杂志--- 美国2、 Psychological bulletin心理学公报 --- 美国3 、Psychological review心理学评论--- 美国4 、Behavioral & brain sciences行为与大脑科学 --- 英国5、 Psychological reports心理学报告--- 美国

《中国行政管理》杂志创刊,比较核心。

(1)CPI统计需要改进(中国经济观察3)(2)重视低收入居民价格指数及其政策含义(人民日报《内部参阅》6)(3)使用民生指标应明确统计概念和口径(人民日报《内部参阅》4)(4)最低工资标准与“副作用测算”(文汇报29)(5)讨论劳动者报酬占比问题应注意科学定位(探索与争鸣5)(6)我国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究竟是多少(上海行政学院学报6,人大复印《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实践》4(7)对新一轮“调结构”要有新认识(文汇报14)(8)60年来上海发展战略的演进(文汇报1)(9)应当慎用“幸福指数”的概念(学习与探索1)(10)“人类发展指数”(HDI):含义、方法及改进(上海行政学院学报3)(11)索尼公司的公司治理变革与启示(外国经济与管理5)(12)“纽约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研究及对上海的启示”(上海行政学院学报4)(13)“纽约市的GDP到底是多少——兼论上海市与纽约市的经济比较”(上海经济研究2)(14)“杜邦公司的安全信念及其实践”(外国经济与管理4。人大复印《管理科学》4)(15)“面向可持续发展的企业领导能力建设”(青海社会科学4)(16)“我国中央公布GDP与地方统计之和差异的实证分析”(上海行政学院学报5)(17)“企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人力资源障碍与突破”(学习与探索3)(18)“美国GE公司董事会的运作理念与模式”(外国经济与管理5;人大复印资料《工业企业管理》转载7)(19)“对微软公司与福特公司的比较与启示”(外国经济与管理6;复印《W-F8国际经济文摘卡》3)(20)“领导者的思维弹性”(领导科学8)(21)“知识经济呼唤新会计体系”(上海会计10)(22)“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系统性”(光明日报30;人大复印资料《思想政治教育》转载9)(23)“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劳动力资源的适应”(经济研究参考4)(24)“构筑支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四大梯队”(南开管理评论1)(25)“美国经济调整中的劳动力问题研究”(经济学动态1)(26)“人力资源开发谬误举要”(中国人力资源开发1)(27)“跨世纪领导干部的思维和视野及其特征”(社会科学4)(28)“国有无形资产流失的表现、原因和对”(中国经济问题6)3.科研成果获奖(1)“国有无形资产流失的表现、原因和对策”,获上海市(1996—1997)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三等奖;(2)“人力资源开发者的思维与行为误区”,获上海市(1998—1999)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三等奖;(3)“知识经济的兴起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获上海市(2000—2001)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内部讨论奖;(4)“劳动价值论和上海经济发展”(主要参与者),获上海市(2000—2001)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内部讨论奖;(5)劳动价值论和上海经济发展(主要参与者),获中央党校2001年调研特等奖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