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地质学类期刊投稿要求

发布时间:

地质学类期刊投稿要求

同问

顶,读完博士后,回头看,除了那些高档一些的EI\SCI可能有些难度,其他全都那样的,有些装得有些品味吧,其实垃圾,不过不赞成的是,创新难度大,不能要求全部社会的人都去搞创新,不现实,生活本就这样,平淡而已,真正的,上至所谓的伟人,下至黎民百姓,都要生活,不能太苛求,哈哈。

你是什么方向?推荐几个吧: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三区,稿源较少,审稿快,有一段时间甚至主编审一下就过了;JAES(亚洲地质),三区,主编是中国人,审稿较快,基本上数据过硬的都能接收,影响因子也不错;Lithos,岩石和固体地球科学可以考虑,审稿很快,二区,老牌杂志但是被中国人灌水灌得不行了。有一个主编是华人,但是不太推荐,比外国人似乎还严格一些。Journal of Geodynamics, 三区,大构造和地球物理的可以考虑,速度一般,稿源少,比较容易;GR(冈瓦纳研究),很多地方弄成一区了,大杂烩什么都有,审稿快,但是现在对稿子要求也不算低了,想搞个便宜一区可以试试;

不错

地质类普通期刊投稿要求

1、《工程地质学报》杂志社要求来稿请注明以下信息:作者姓名、职称/职务、工作单位、联系电话、电子邮箱、邮政编码。来稿文章字数以6000-8000为宜,摘要字数控制在300-500字左右,英文摘要控制在300 words左右。关键词3-5个。  2、 图/表格:图最好为黑白色,表用三线表。图内、表内汉字为六号宋体,数字、字母为六号新罗马体。通栏图、表宽不超过15cm,半栏图、表不超过5cm。图、表的中英文题目齐全,小五号字。坐标轴上的刻度线朝内。如:  3、单位:有关记号的使用应符合国家标准,例如:sin-1应为arcsin, ctg应为cot, tg应为tan, ppm等表示法已要求停止使用;除特征数外,变量应使用单个字母表示(或带下标的单字母,否则由多个字母表示单个变量,易被误解为多个变量相乘)。  4、《工程地质学报》编辑部提示注释主要用于对文章篇名、作者及文内某一特定内容作进一步的解释或说明,文中以注号(例①、②)表示。  5、参考文献应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并在文中相应处用上角标注明,未公开发表的文献请勿引用。

1、全文一律使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包括正文、图名、图注、图内字符、表名、表注、表内文字、文中非英文字符。2、文内标点符号一律使用英文标点符号。英文中无顿号(、)和中文句号(。)。3、文中插图用CorelDraw绘制,或提供。wmf或。dxf格式文件,做成单独的。cdr或。 wmf或。dxf文件;有些由数据转换的图,可用Excel制成。不要将图内物件锁死或群组或合并,以便编辑时可以修改。照片和图版提供原版或高分辨率的扫描文件。4、作者投稿时,请把插图、照片、图版植入文字稿的Word文字的后面,并且稿件大小最好不要超过5M(我刊原则上不限制上传文件的大小,但是文件过大审稿专家审稿时会下载过慢,不方便专家审稿,建议文件超过5M可以做成PDF格式),这样方便审稿专家下载审稿,使稿件能及时得到处理。5、审稿专家审回且退改的稿件:图名、图注、表一律集中放在全文的最后,不要将插图、照片、图版植入文字稿的Word文件中。注意不能缺少Acknowledgments、About the first author、中文摘要。

石油地质类期刊投稿要求

Petroleum Science(《石油科学》英文版)是中国石油大学主办,反映中国石油科学领域高水平学术成果的英文刊物。SCI-E收录期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Petroleum Science办刊宗旨是发表国内外石油科学研究领域高水平的原创性科研学术论文和综述性论文,为中外石油科学家搭建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石油科学技术的发展。全面报道石油地质、石油地球物理、石油工程与机械、石油化学与化工、石油经济与管理等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新成果。国内外石油科技研究人员均可为本刊投稿。为了尽快地、高质量地刊登您的论文,请作者投稿前务必详细阅读如下各项要求,并以此为规范撰写论文和投稿:投稿总则:1、为确保所有来稿被安全收到,本刊只接受网络在线投稿,不接受邮箱来稿。如果遇到系统登录较慢,请稍后重试。2、我刊已开通中文《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和英文CrossCheck文献监测系统,编辑部可以使用这两个系统实现来稿与全球已经发表过的所有中英文文章的全文比对,以检测来稿是否存在抄袭与剽窃、伪造、篡改、不当署名、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现象。3、我刊是SCI-E收录期刊。由于SCI只收录原创性科研论文或综述,不接受已经以中文等其他语言公开发表过的文章的译文。因此,为保证您发表在Petroleum Science上的每一篇文章都能被SCI收录,本刊不接受主体内容已经在中文刊或其它语言刊上发表过的文章的译文投稿。4、为避免在审稿中由于英语语言表达的问题而影响到对文章学术性的判断,我刊要求国内作者投英文稿时同时上传文章的中文稿。如果收到的作者投稿文件中缺少中文稿或英文稿,我们会将稿件直接退修给作者,请作者补充。请作者理解提交中文稿是帮助文章顺利发表的一个有效途径。同时请点击编辑部网站首页的“版权转让声明”,下载“版权转让协议”,请所有作者签名后,将扫描件在投稿时与稿件一同上传。5、作者上传的稿件文档最好不要超过5M,通常因为文件太大,审稿人无法正常下载原稿,继而无法及时将稿件审回。为了您的稿件能够及时审回,尽早刊用,在上传稿件前,请先将稿件做一些技术处理以降低文件大小,图件清晰、可读即可,同时请保留好原始图件,来稿录用后进入后期制作时,我们会通知您再提供原始的图件进行期刊后期制作。6、请您务必在投稿过程中填写推荐审稿人信息,您最好推荐3-5位近几年从事过相关领域研究工作、非本单位的审稿专家。7、我刊审稿周期为3个月,编辑部会尽快处理所有来稿,请作者在审稿期内耐心等待审稿意见。作者想了解稿件的处理进程或结果,不必打电话或发电子邮件询问编辑部,直接在线查询即可。当显示“稿件已审回”时,您还不能看到具体的审稿意见,编辑部会等所有审稿人的意见都返回并经过讨论对稿件作出最后审稿意见,然后发邮件通知作者,这时作者才能看到具体的审稿意见。投稿细则: 来稿请用英文撰写,并请国内作者附相应的中文稿,以备审、编、校时准确理解原文含义。来稿内容可以是原创性科研论文,也可以是某专业领域综述性论文,但两种论文内容必须与石油有关。英文要求用词准确,符合英语惯用语法,尽量使用相对简单的句式以保证意思表达清楚。 来稿请登录本网站,点击注册登录“在线投审稿系统”,按照系统提示完成投稿。本刊不接受邮件投稿。 来稿必须包括下列要素:论文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论文正文;(致谢;)参考文献。 论文题目。题目应用最少量的单词充分表述论文的核心内容,力求准确、简洁,除非必要,避免使用非定量的修饰词,如rapid,new等,删去不必要的冠词和多余的说明性冗词,如study of (on),research on,investigation of (on),analysis of,development of,evaluation of等等。 作者姓名采用汉语拼音形式,姓前名后,首字母大写,如:Zhang Xiaoguang,Wang Yan。作者可以是一个或多个;请用脚注标明通讯作者姓名及其Email,通讯作者一般是作者团队中提出论文研究思路的核心成员,如研究生导师或课题主要负责人等。 作者单位。请尽量将作者单位写具体,如:School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 102249,China。不同单位的在作者姓名右上角用阿拉伯数字加注上角标。 摘要。摘要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浓缩,目的是使读者通过阅读摘要可以知道作者的主要观点、方法。应能提炼论文的主要观点,简明描述研究内容和范围,顺序叙述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摘要中一般不出现符号、插图、表格、参考文献、公式、缩略语等。 关键词。关键词5-10个,在词语选择上应注意其涵盖的领域范围深浅得当,一般应涉及更广泛的专业领域或地理范围,以增加在数据库中被检索到的几率,使论文被更多的大同行检索到。 论文各级标题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用下圆点相隔,最末数字后不置标点,如1,1,1。各级标题均为首字母大写。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反映文章质量、甚至此文是否能够得到更多同行关注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请务必重视参考文献的使用。请作者仔细核对每一篇文献以确保准确,参考文献中的人名、书名、文章名、出版社名称、期刊名称等必须与原译文一致,信息要全。每篇文章至少应有15篇以上的参考文献,其中英文文献应占1/2以上,最近5年的文献应占2/3以上。参考文献的引用格式分文中和文后两种情况:在行文中用括号注出,注明作者的姓和发表年份。在文后按作者姓氏字母顺序列出所有的参考文献。请注意,文后所列的参考文献必须与文中引用的文献一一对应,不能出现文中引用而文后没有列出,或文后列出的文献在行文中没有引用的情况。参考文献一般分为期刊论文和专著书籍两大类,在文后全部按作者姓氏字母顺序排列,作者姓前名后。中文文献需译为英文,并在最后注明“(in Chinese)”字样。在文后的参考文献列表中,这两类的格式举例说明如下:(1) 书籍、专著类:作者姓名 书名 出版地: 出版社名 出版年 起止页码Borko H and Jones W Formation of Subtle Reservoirs in Continental Faulted B Beijing: Petroleum Industry P 1-19 (in Chinese)(2) 期刊类:作者姓名 文章名 刊名 出版年 卷次(期次): 起止页码Robert H Ultramafic G 27(4): 7-14需要注意作者姓名的写法,在文后一律用姓的全称+名的首字母大写,文中只用姓氏即可,具体举例说明如下: (1)如果只有一位作者,则文后参考文献列表中写为:Wang D Y……………文中引用为:(Wang, 1990);(2)两位作者时,文后参考文献列表中写为:Wang D Y and Zhang X L……………文中引用为:(Wang and Zhang, 1990);(3)三位或三位以上的作者,文中一律引用为:(Wang et al, 1990),文后参考文献有以下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三位作者Wang D Y, Zhang X L and Ren S L……………三位以上的作者Wang D Y, Zhang X L, Ren S L, et ……………在文中引用参考文献时,如遇到两篇或两篇以上文献在同一处引用,中间用分号隔开,如(Wang and Zhang, 1990; Robert et al, 1998)。如同一处引用的两篇文献在文中引用形式只有年代不同,则可以省略写为(Wang and Zhang, 1990; 1998)。但如果文中引用形式不同,如(Wang and Zhang, 1990; Wang, 1998; Wang et al, 2006),则只能逐一列出,不能省略。参考文献中的书名、文章名、出版社名称、期刊名称等必须与原译文一致,不能随便翻译。 量和单位。各种参数、单位及符号要符合国家和有关专业标准,公式中各项物理量均应注明物理意义,并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缩略语在文中首次使用时应注明全称。 图件应清晰可读,分辨率必须在150-225dpi之间。图件中的文字一律需译为英文,必须清晰可辨。图件尺寸(含图版)不超过1个版面(大16开)。图件中表示量的单位时,我刊的格式是“量, 单位”,图中文字是首字母大写,其他字母小写(除专有名词外)。图件的位置是放在首次引用它的文字段落之后。 请作者在投稿后自留底稿。编辑部收到稿件后90天内会发送Email告知作者稿件是否刊用。在此期间请勿另投其他刊物。对修改后录用的稿件,作者应按照编辑部提出的修改意见修改好后将修改稿尽快返回编辑部。 随附的中文稿件文责自负。对英文稿件,编辑部若要在内容上进行实质性修改,须征得作者同意,但编辑部有权对其进行英文语言文法方面的修改及内容上的删节。 本刊与Springer公司合作出版,并已被SCI-E、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俄罗斯文摘、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ChinaInfo、美国化学文摘、美国石油文摘、剑桥科学文摘收录,论文发表前编辑部会与作者签定版权转让协议,由作者授权石油科学编辑部发表该论文,并同意被以上检索系统收录。如作者向本刊投稿,则视为同意授权出版并被以上检索系统收录,特此约定。 论文发表后,本刊对刊出的稿件按规定向作者收取版面费,向作者赠送刊登有其论文的期刊2本。

还是建议您自己写文章,这样能避免以后出问题。如果真的没有时间写,也可以找别人代笔。不过好像都是要花钱的。到看看有没有合适 的吧

地质类核心期刊投稿要求

文章题目的选择,摘要是否精炼,文章逻辑关系,格式等都是需要注意的。核心期刊对文章的要求很高,所以在投稿的时候更要认真修改了。自己要是不愿意费心或者没时间等审稿的话可以去中国月期刊网上发,我就是在那发的,很快,最主要是省心。

在核心期刊投稿发表论文,一般的时间大概得三、四个月,四个月以后,若论文还不见发表,基本上就被pass掉了,与其这样望眼欲穿,还不如交给代发机构发表论文,因为一般的代发机构与各大期刊长期合作,客户的论文或被写作或被润色,最终的结果会醒目的发表在核心期刊上,只有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才能发挥它真正的作用。核心期刊论文发表,无非两种渠道。以质取稿,就看你的写作水平,专业水准,论文是否有创新,有独特的想法和精准的数据剖析等。

1、《工程地质学报》杂志社要求来稿请注明以下信息:作者姓名、职称/职务、工作单位、联系电话、电子邮箱、邮政编码。来稿文章字数以6000-8000为宜,摘要字数控制在300-500字左右,英文摘要控制在300 words左右。关键词3-5个。  2、 图/表格:图最好为黑白色,表用三线表。图内、表内汉字为六号宋体,数字、字母为六号新罗马体。通栏图、表宽不超过15cm,半栏图、表不超过5cm。图、表的中英文题目齐全,小五号字。坐标轴上的刻度线朝内。如:  3、单位:有关记号的使用应符合国家标准,例如:sin-1应为arcsin, ctg应为cot, tg应为tan, ppm等表示法已要求停止使用;除特征数外,变量应使用单个字母表示(或带下标的单字母,否则由多个字母表示单个变量,易被误解为多个变量相乘)。  4、《工程地质学报》编辑部提示注释主要用于对文章篇名、作者及文内某一特定内容作进一步的解释或说明,文中以注号(例①、②)表示。  5、参考文献应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并在文中相应处用上角标注明,未公开发表的文献请勿引用。

1、对文章质量的要求,查重一般在10%以内2、对作者单位的要求,一般要求本科以上院校或者三甲以上医院3、对作者学历和职称的要求,另外有的刊物还要求有基金或者课题具体内容可以咨询论文一点通

工程地质类期刊投稿要求

要明确目标期刊发表的目的和领域,找早发表吧。

尖鳞原矛头蝮蛇,蝰蛇科,蝮亚科,原矛头蝮属,剧毒蛇。有烂肉王的称号,顾名思义,伤口附近有发生腐烂。原矛头蝮头部典型的长三角形,颈部细小,形似烙铁,故名烙铁头。体形细长,尾纤细,有缠绕性,善于攀爬上树。原矛头蝮生活于丘陵及山区,栖于竹林、灌丛、溪边、茶山、耕地,常到住宅周围如草丛、垃圾堆、柴草石缝间活动,有时会进入室内。原矛头蝮每日17时至次日凌晨05时外出活动,雨天出现率较高,活动高峰在21时至次日1时;季节活动高峰为6—8月,最适活动气温为23—32℃;非冬眠期每日出现率为30%—70%,平均为52%。该蛇常利用树洞、竹洞、岩石洞作越冬场所,一般不主动攻击人,但遇黑影及灯光时可出现攻击动作并伤人。中国分布:浙江、安徽、福建、台湾、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原矛头蝮为管牙类毒蛇,局血循毒。最大放毒量108毫克,对人致死量48毫克(干重)。万分之一毫升(稀释)蛇毒注射于10克体重的小白鼠,2小时内即死亡;若用5000分之一浓度的蛇毒5毫升皮下注射,或取5毫升由腹腔注射,小白鼠均在24小时内死亡,直接死因为呼吸麻痹。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已进入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地质学和建筑科学)、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和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在国外检索系统中,已被俄罗斯《文摘》检索系统、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和材料信息系统(MI)收录。《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于1957年创刊,由国土资源部主管、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主办,是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专业领域权威性、综合性学术刊物之一。 紧密结合国民经济建设,及时反映国内外本专业发展的最新理论与技术方法和水工环与其它学科交叉、渗透研究的新动向,促进学科的发展、交流与推广。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 (1)水文地质学科基础理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地下水资源评价模型、同位素技术在水文地质学科中的应用、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地下水开采诱发环境地质问题(2)工程地质学科基础理论、重大工程地址区域稳定性研究分析、重大工程场址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重大工程场址区地(坝)基工程处理、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等的试验与分析、地质灾害监测与预测预报理论及应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地质遗迹旅游开发与保护、工民建中地基处理、基坑支护、桩基础设计与应用、信息系统在工程地质中的应用(3)城市环境地质、矿山环境地质、农业地质、废弃物卫生填埋的环境地质、特殊生态区(湿地、三角洲、沙漠等)开发中环境地质(4)物化探技术在水工环专业领域中的应用等。 (1) 论文题目明确、精练,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可加附标题,英文题目不超过10个实词。(2) 论文属基金项目资助时,应注明资助项目名称(编号)。(3) 作者信息齐全:姓名(生年-),性别、职称、从事工作或研究方向,联系方式(Tel、E-mail)。(4) 中文摘要:一般应写成报道性文摘,简明扼要交待清楚论文的目的、主要研究方法、主要证据、研究结果和结论,不超过500个汉字,英文摘要视具体情况可适当增加。但综述、论评性论文可写成指示性文摘。(5)关键词:必须是意义明确的术语,中、英文对照关键词3-5个。(6) 正文字数一般不超过8000汉字(4个版面,包括图、表,重大基础与专题类论文可不受版面限制)。论文主要结构应有地质背景、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讨论、结论等几个部分。(7) 论文写作要求:符合科研论文体裁,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述严谨,结论可信,语句通达,逻辑严密。(8) 正文采用3级标题,即,一级标题如“2 模型建立及计算方法”;二级标题如“1 模型建立”;三级标题如“1 模型建立基本原则”或“(1)模型建立基本原则”。 按正文中引用顺序,用[序号]形式标注于引用之处。(1) 专著、学位论文、报告:[序号]主要作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专著[M]、学位论文[D]、报告[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2) 期刊文章:[序号]主要作者论文题目[J]期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3) 论文集、会议文集:[序号]论文作者论文题目[A]论文集编著者(任选)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4) 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5) 各类标准:[序号]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 [S](6) 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1) 自收稿日起3个月内,书面通知作者论文处理结果。来稿一经录用,作者需按要求修改论文。作者收到修改通知1个月内返回修改稿。超过1个月,编辑部催问1 次,催问1个月后仍未返回修改稿,视为自动撤稿(特殊原因且已向编辑部说明者除外)。文责自负,请勿一稿多投。(2) 录用稿件将酌收版面费,稿件一经刊用,即付稿酬(含印刷版、光盘版和网络版),赠送当期刊物2份,超过2位作者,每位作者一份。来稿请寄: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辑部,邮编:100081(投稿邮箱请点击下面的链接,这里百度不允许放投稿邮箱和查询电话)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