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关于南水北调的论文3000字

发布时间:

关于南水北调的论文3000字

去百度查呗

南水北调工程是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投资额最大、涉及面最广的战略性工程,事关中华民族长远发展。兴建南水北调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南水北调,是实现中国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战略性工程。中国北方地区长期干旱缺水,经济、社会发展不得不靠挤占生态环境用水和大量超采地下水来维持,导致了一系列生态恶化的严重后果,危及广大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在北方严重缺水的同时,南方却有许多富余的水资源白白流入大海。南水北调能够有效实现中国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工程全部建成以后,每年的调水量相当于一条黄河的水量,可以有效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的紧缺状况。南水北调实现水资源的调剂置换,可以有效减轻北方地区对黄河水和地下水的依赖,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减轻黄河的压力,对支持西部大开发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你可以写写你在学习中的一些事

水脉,听到这个词的时候,是在去感受南水北调东线的采风大巴上,我坐在窗前,欣赏窗外绿意盎然的景致,突然谁就锦心绣口吐气如兰说了这两个字,一下穿透我的耳膜,击中我的心脏。水脉,脉是什么?是血管、是脉搏、是命脉,水,就是流淌在血管里的血液,是脉搏永不停息的跳动,是生命的源泉和支撑。可以肯定地说,南水北调,是让我们的血液流淌得更畅快!我们的脉搏跳动得更有力!  我不去写南水北调的恢弘和伟大,这有目共睹;也不想写五省通衢的徐州人会因南水北调这项浩大的工程而被源源不断地滋养和受益,我想写写水,写下我对水的感悟和依赖,写下水对我们的滋养和洗涤。  道家认为,天下柔者莫过于水,而能攻坚者又莫胜于水。我们最常说“女人似水”,那不仅仅是说女人的柔,还应有水的包容和母性,水深知,胸襟的博大深邃才能成就长江的长度大海的阔度,所以水纳百川!滴水穿石就是坚了,我第一次看到滴水穿石这个词,没有人知道我内心的波澜和震惊:滴水居然可以穿石!假设女人是水,那男人,是不是就是那块顽石呢?  听过一个类似于禅宗的小故事:一位终日闷闷不乐的年轻人向一位哲学家寻求快乐之道,哲学家把年轻人带到一座很久没有人住的布满灰尘的小屋里,年轻人看到,小屋所有物什被灰尘覆盖,唯独一杯放在桌子上面的水,仍然清澈、不染纤尘,虽然杯子底部沉淀了许多灰尘。哲学家点拨年轻人,人活得要像这杯水一样,当你能容纳尘灰,又使它沉淀后保持自己原有的清澈时,你就会变得快乐起来。  我几乎没在自己的文章里引用过别人的文字,而这里,我不仅要引用,而且要成节引用鲍尔吉•原野《我们生活在身体的水中》一文里的章节:“把一碗水、一壶水、一桶水倒入河水江水海水里,它们瞬间融合,找不到过去的‘我’。 把瓶里的水倒入有水的杯里,分不出先后,它们如同自古以来就在一起,没区别。哪怕把一杯脏水倒进干净水里,也会被均匀地淡化与净化,干净水慷慨地接纳了‘脏水’,使它们比原来清澈一些,尽管水的整体浊了一些。”水不固执、不拘泥、不自我的品质,神奇的大度的融合能力,该坚韧的时候滴水穿石该温柔的时候绕指柔,动驰万里,静守千年的特质,人是否会对水自省?达到水的境界呢?  教科书给水下过定义:无色无味色泽透明的液体。水是液体,但水更是养料,所到之处,万物葳蕤。有钱难买水中色,水中色最丰,经水,更美十倍百倍。要夸谁家女儿,就叹“那姑娘多水灵啊!”不需要发挥想像,“水灵”,就凭这俩字,你就知道有多润!  三分春色里,有一分流水。  平时洗衣服、洗脸、洗澡、淘米洗菜……,我在水哗哗笑语里无来由担心,怕有一日水龙头里突然流不出水。有人会说我庸人自扰,可我就是害着怕,担着心思,所以,我使用水的时候,没有过理直气壮,没有过安稳安生,没有过铺张浪费,有的,是满心的感恩。由此,我对水,对树,对天空,对遇到的每一个人,微笑。微笑也是有声音的,像锦帛的滑动。  泰勒斯是古希腊第一位哲人,他说万物都从水中来。空气是呼吸的水,江河是流转的水,云是飘飞的水,植物是站立的水,人和动物是行动的水,石头和金属,在一定的高温下也会还原成液态,它们是静默的水……水,转动着整个世界,世界因此循环往复,生生不息。在南水北调恢弘通畅的大血管里,水以奔跑的身姿,从南方一路哗哗笑到北方,这笑声,将会多么气势多么大声。

关于南水北调的论文1000字

不会

南水北调工程是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投资额最大、涉及面最广的战略性工程,事关中华民族长远发展。兴建南水北调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南水北调,是实现中国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战略性工程。中国北方地区长期干旱缺水,经济、社会发展不得不靠挤占生态环境用水和大量超采地下水来维持,导致了一系列生态恶化的严重后果,危及广大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在北方严重缺水的同时,南方却有许多富余的水资源白白流入大海。南水北调能够有效实现中国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工程全部建成以后,每年的调水量相当于一条黄河的水量,可以有效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的紧缺状况。南水北调实现水资源的调剂置换,可以有效减轻北方地区对黄河水和地下水的依赖,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减轻黄河的压力,对支持西部大开发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南水北调作文一篇 南水北调是缓解中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战略性工程。我国南涝北旱,南水北调工程通过跨流域的水资源合理配置,大大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促进南北方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该工程也得到了一部分人的反对[1] 。 西线工程在最高一级的青藏高原上,地形上可以控制整个西北和华北,因长江上游水量有限,只能为黄河上中游的西北地区和华北部分地区补水;中线工程从第三阶梯西侧通过,从汉江与其最大支流丹江交汇处的丹江口水库引水,[2] 自流供水给黄淮海平原大部分地区,20多座大中城市;东线工程位于第三阶梯东部,因地势低需抽水北送。西线工程没有开工建设。南水北调应合理控制,保证在不影响南方生态的情况下滋补北方。中线导致汉江流域出现旱情、洞庭湖等诸湖泊骤减;破坏水循环自然平衡,东线水面连年降低。 2014年1月15日,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工作会议明确2014年建设目标:中线如期通水、东线运行平稳。[3] 工程简介自1952年10月30日毛泽东主席提出 “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设想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和关怀下,广大科技工作者做了大量的野外勘查和测量,在分析比较50多种方案的基础上,形成了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和西线调水的基本方案,并获得了一大批富有价值的成果。[4] 南水北调[5] 工程主要解决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黄淮海流域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规划区人口38亿人。[6] 南水北调工程规划最终调水规模448亿立方米,其中东线148亿立方米,中线130亿立方米,西线170亿立方米,建设时间约需40-50年。建成后将解决700多万人长期饮用高氟水和苦咸水的问题。 [6] 南水北调总体规划[7] :推荐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通过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联系,构成以“四横三纵”为主体的总体布局,以利于实现中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合理配置格局。西线工程截至目前,还没有开工建设。东线工程:利用江苏省已有的江水北调工程,逐步扩大调水规模并延长输水线路。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送,并连接起调蓄作用的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出东平湖后分两路输水:一路向北,在位山附近经隧洞穿过黄河;另一路向东,通过胶东地区输水干线经济南输水到烟台、威海。 东线工程开工最早,并且有现成输水道。中线工程:水源70%从陕西的汉中,安康,商洛地区,汇聚至汉江流向丹江口水库,[8] 从丹江口大坝加高后扩容的汉江丹江口水库调水,经河南南阳的淅川陶岔渠首闸,沿豫西南唐白河流域西侧过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后,经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在郑州以西孤柏嘴处穿过黄河,继续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可基本自流到终点北京。西线工程:在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库,开凿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西线工程的供水目标主要是解决涉及青、甘、宁、内蒙古、陕、晋等6省(自治区)黄河上中游地区和渭河关中平原的缺水问题。结合兴建黄河干流上的骨干水利枢纽工程,还可以向邻近黄河流域的甘肃河西走廊地区供水,必要时也可及时向黄河下游补水。截至目前,还没有开工建设。规划调水规模规划的东线、中线和西线到2050年调水总规模为448亿立方米,其中东线148亿立方米,中线130亿立方米,西线170亿立方米。整个工程将根据实际情况分期实施。 意义:我国是缺水国家,北方部分城市缺水尤其严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2002年底南水北调工程启动。它的建成将极大缓解北方缺水问题,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目前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西线、中线已破土动工,建成后将解决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安徽、山东等地的用水问题。值得一提的是,在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过程中,特别重视水质和生态问题。 总体方案:从五十年代提出“南水北调”的设想后,经过几十年研究,南水北调的总体布局确定为:分别从长江上、中、下游调水,以适应西北、华北各地的发展需要,即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南水北调工程的生态环境问题  跨流域调水对调水区、受水区的生态环境可能会引起有利的和不利的影响。东、中、西三条线对受水区的有利影响基本相同:因水量增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水要求提供基本保证,有利于回补地下水,可遏止并逐步改善因缺水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对三条线路可能存在的一些不利影响,经研究后认为:采取必要措施后,这些不利影响是可以减轻或避免的,不影响工程决策。

我国是缺水国家,北方部分城市缺水尤其严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2002年底南水北调工程启动。它的建成将极大缓解北方缺水问题,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目前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西线、中线已破土动工,建成后将解决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安徽、山东等地的用水问题。值得一提的是,在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过程中,特别重视水质和生态问题。总体方案:从五十年代提出“南水北调”的设想后,经过几十年研究,南水北调的总体布局确定为:分别从长江上、中、下游调水,以适应西北、华北各地的发展需要,即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南水北调工程的生态环境问题 跨流域调水对调水区、受水区的生态环境可能会引起有利的和不利的影响。东、中、西三条线对受水区的有利影响基本相同:因水量增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水要求提供基本保证,有利于回补地下水,可遏止并逐步改善因缺水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对三条线路可能存在的一些不利影响,经研究后认为:采取必要措施后,这些不利影响是可以减轻或避免的,不影响工程决策。

关于南水北调的论文1500字

南水北调工程是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投资额最大、涉及面最广的战略性工程,事关中华民族长远发展。兴建南水北调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南水北调,是实现中国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战略性工程。中国北方地区长期干旱缺水,经济、社会发展不得不靠挤占生态环境用水和大量超采地下水来维持,导致了一系列生态恶化的严重后果,危及广大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在北方严重缺水的同时,南方却有许多富余的水资源白白流入大海。南水北调能够有效实现中国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工程全部建成以后,每年的调水量相当于一条黄河的水量,可以有效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的紧缺状况。南水北调实现水资源的调剂置换,可以有效减轻北方地区对黄河水和地下水的依赖,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减轻黄河的压力,对支持西部大开发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我国是缺水国家,北方部分城市缺水尤其严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2002年底南水北调工程启动。它的建成将极大缓解北方缺水问题,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目前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西线、中线已破土动工,建成后将解决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安徽、山东等地的用水问题。值得一提的是,在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过程中,特别重视水质和生态问题。总体方案:从五十年代提出“南水北调”的设想后,经过几十年研究,南水北调的总体布局确定为:分别从长江上、中、下游调水,以适应西北、华北各地的发展需要,即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南水北调工程的生态环境问题 跨流域调水对调水区、受水区的生态环境可能会引起有利的和不利的影响。东、中、西三条线对受水区的有利影响基本相同:因水量增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水要求提供基本保证,有利于回补地下水,可遏止并逐步改善因缺水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对三条线路可能存在的一些不利影响,经研究后认为:采取必要措施后,这些不利影响是可以减轻或避免的,不影响工程决策。

不会

南 水 北 调 工 程 的 利 与 弊 南水北调的原因主要是因为: 华北和西北普遍缺水,限制了该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南方水资源丰富,大量水资源没有被利用就流入大海南北方水土资源配合不合理,南方水多(80%)耕地少(40%),北方水少(20%)耕地多(60%)为了解决北方水资源紧缺的问题,实行了南水北调工程 意义:南水北调”东、中、西三线工程全部实施后,多年平均调引长江水380—480亿m3,将缓解黄、淮地区水资源紧缺的矛盾,促进调入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改差城乡居民的生活供水条件和生态、环境将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既能做到工业生产用水,灌溉农田,又能对城市环境治理和绿化积极的促进作用。按目前价格水平,南水北调工程年均经济效益达600—800亿元。可以说,中国的南水北调堪称当今世界规模最大、难度大的工程,是一项造福的民义工程 线路: 这个工程分三条线路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利用京杭大运河向华北京津唐调水。利用江苏省已有的江水北调工程,逐步扩大调水规模并延长输水线路。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送,并连接起调蓄作用的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出东平湖后分两路输水:一路向北,在位山附近经隧洞穿过黄河;另一路向东,通过胶东地区输水干线经济南输水到烟台、威海。利:水量大;可直接利用京航运河;沿途输水量大。 弊:污染严重;山东以南需要抽水,而当地电力缺乏。 中线工程:从三峡水库和丹江口水库向华北调水。从加坝扩容后的丹江口水库陶岔渠首闸引水,沿唐白河流域西侧过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后,经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在郑州以西孤柏嘴处穿过黄河,继续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利:水质较好;地形南高,可以自流;弊;后期工程需要三峡建成;线路较长而且需要新挖。  西线工程:从长江上游一些支流向黄河调水。在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库,开凿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西线工程的供水目标主要是解决涉及青、甘、宁、内蒙古、陕、晋等6省(自治区)黄河上中游地区和渭河关中平原的缺水问题。结合兴建黄河干流上的骨干水利枢纽工程,还可以向邻近黄河流域的甘肃河西走廊地区供水,必要时也可相机向黄河下游补水。利:距离短;水质好;弊:地形复杂,穿越山区多,工程量过大; 对生态的影响: 中线工程的二期目标是每年从长江向北方调水400亿立方米,再加上南水北调东线和西线工程的每年调水量600亿立方米,总共每年从长江向北方调水1000亿立方米,占长江口平均年径流量的10%以上。长江入海水量的减少,将引起海水倒灌,长江口泥沙冲淤状况的变化,长江口鱼类生活的条件变化。 对经济的影响: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改善华北和西北地区的水资源条件,从根本上缓解这一地区长期资源性缺水的矛盾,对于改善社会经济发展条件,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对于控制地区差距的扩大趋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对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工程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将通过乘数作用进一步放大。1、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可以相应增加工程建设设备和建筑材料等产品的需求,并进一步刺激相关上游产业和关联产品的发展。经验表明,投资会有40%转化为消费,因此,南水北调对扩大内需有双重拉动作用。2、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对GDP增长的直接拉动上,而且还表现在通过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促进受水地区生产能力的形成和提高,使其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受水地区经济的普遍增长。例如:实施西线调水工程将为西部大开发战略规划的实施和生产力布局创造先行条件,为该地区吸引投资、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开发矿产资源和城市建设等创造条件,有利于促进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和发展,促进生产力布局的合理调整和新工业基地的建设发展,推动地区经济增长。�3、南水北调工程还为通水后的落后地区带来新的商机和新的发展机遇,有利于扶贫工作的进展。 当前工程所面临的问题:未来海水倒灌的时间将持续较长,使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供水发生困难。长江的水量不足,可能在长江口形成拦门沙坎,影响长江航运和上海港的发展;长江入海水量的减少,将迫使上海、江苏、浙江加大投资,巩固海堤。自然河流有丰水年,枯水年,不断变化,互相弥补。在最坏情况下,在枯水年的流量中减去调水量后,那时候的长江又该是个什么样,长江的生态系统会受到什么影响。 这条长江能承受每年调水1000亿立方米的冲击吗?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受水区是北京、天津和河北、河南的部分地区,总调水量400亿立方米,而受水区自然径流量每年只有276亿立方米(北京、天津按100%、河北、河南按50%计),调入水量大大超过受水区的自然径流量。同样,受水区能否承受这么多的水,也是个大问题。 受水区是半干旱地区,由于植被被破坏,地表水的蒸发量很大。这么大量的水调入后,自然水平衡受到破坏,特别容易发生大规模的土地盐碱化问题。而要解决土地盐碱化问题,就需要更多的水来冲洗土壤中的盐份。所以结果是,给了北方缺水地区水,不是满足了需求,而是引起更大的需求,使缺水问题更严重,因为冲洗土壤中盐份的水量,大大超过灌溉水量,移民问题。

关于南水北调的论文

南水北调工程是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投资额最大、涉及面最广的战略性工程,事关中华民族长远发展。兴建南水北调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南水北调,是实现中国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战略性工程。中国北方地区长期干旱缺水,经济、社会发展不得不靠挤占生态环境用水和大量超采地下水来维持,导致了一系列生态恶化的严重后果,危及广大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在北方严重缺水的同时,南方却有许多富余的水资源白白流入大海。南水北调能够有效实现中国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工程全部建成以后,每年的调水量相当于一条黄河的水量,可以有效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的紧缺状况。南水北调实现水资源的调剂置换,可以有效减轻北方地区对黄河水和地下水的依赖,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减轻黄河的压力,对支持西部大开发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南 水 北 调 工 程 的 利 与 弊 南水北调的原因主要是因为: 华北和西北普遍缺水,限制了该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南方水资源丰富,大量水资源没有被利用就流入大海南北方水土资源配合不合理,南方水多(80%)耕地少(40%),北方水少(20%)耕地多(60%)为了解决北方水资源紧缺的问题,实行了南水北调工程 意义:南水北调”东、中、西三线工程全部实施后,多年平均调引长江水380—480亿m3,将缓解黄、淮地区水资源紧缺的矛盾,促进调入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改差城乡居民的生活供水条件和生态、环境将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既能做到工业生产用水,灌溉农田,又能对城市环境治理和绿化积极的促进作用。按目前价格水平,南水北调工程年均经济效益达600—800亿元。可以说,中国的南水北调堪称当今世界规模最大、难度大的工程,是一项造福的民义工程 线路: 这个工程分三条线路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利用京杭大运河向华北京津唐调水。利用江苏省已有的江水北调工程,逐步扩大调水规模并延长输水线路。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送,并连接起调蓄作用的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出东平湖后分两路输水:一路向北,在位山附近经隧洞穿过黄河;另一路向东,通过胶东地区输水干线经济南输水到烟台、威海。利:水量大;可直接利用京航运河;沿途输水量大。 弊:污染严重;山东以南需要抽水,而当地电力缺乏。 中线工程:从三峡水库和丹江口水库向华北调水。从加坝扩容后的丹江口水库陶岔渠首闸引水,沿唐白河流域西侧过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后,经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在郑州以西孤柏嘴处穿过黄河,继续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利:水质较好;地形南高,可以自流;弊;后期工程需要三峡建成;线路较长而且需要新挖。  西线工程:从长江上游一些支流向黄河调水。在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库,开凿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西线工程的供水目标主要是解决涉及青、甘、宁、内蒙古、陕、晋等6省(自治区)黄河上中游地区和渭河关中平原的缺水问题。结合兴建黄河干流上的骨干水利枢纽工程,还可以向邻近黄河流域的甘肃河西走廊地区供水,必要时也可相机向黄河下游补水。利:距离短;水质好;弊:地形复杂,穿越山区多,工程量过大; 对生态的影响: 中线工程的二期目标是每年从长江向北方调水400亿立方米,再加上南水北调东线和西线工程的每年调水量600亿立方米,总共每年从长江向北方调水1000亿立方米,占长江口平均年径流量的10%以上。长江入海水量的减少,将引起海水倒灌,长江口泥沙冲淤状况的变化,长江口鱼类生活的条件变化。 对经济的影响: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改善华北和西北地区的水资源条件,从根本上缓解这一地区长期资源性缺水的矛盾,对于改善社会经济发展条件,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对于控制地区差距的扩大趋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对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工程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将通过乘数作用进一步放大。1、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可以相应增加工程建设设备和建筑材料等产品的需求,并进一步刺激相关上游产业和关联产品的发展。经验表明,投资会有40%转化为消费,因此,南水北调对扩大内需有双重拉动作用。2、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对GDP增长的直接拉动上,而且还表现在通过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促进受水地区生产能力的形成和提高,使其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受水地区经济的普遍增长。例如:实施西线调水工程将为西部大开发战略规划的实施和生产力布局创造先行条件,为该地区吸引投资、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开发矿产资源和城市建设等创造条件,有利于促进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和发展,促进生产力布局的合理调整和新工业基地的建设发展,推动地区经济增长。�3、南水北调工程还为通水后的落后地区带来新的商机和新的发展机遇,有利于扶贫工作的进展。 当前工程所面临的问题:未来海水倒灌的时间将持续较长,使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供水发生困难。长江的水量不足,可能在长江口形成拦门沙坎,影响长江航运和上海港的发展;长江入海水量的减少,将迫使上海、江苏、浙江加大投资,巩固海堤。自然河流有丰水年,枯水年,不断变化,互相弥补。在最坏情况下,在枯水年的流量中减去调水量后,那时候的长江又该是个什么样,长江的生态系统会受到什么影响。 这条长江能承受每年调水1000亿立方米的冲击吗?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受水区是北京、天津和河北、河南的部分地区,总调水量400亿立方米,而受水区自然径流量每年只有276亿立方米(北京、天津按100%、河北、河南按50%计),调入水量大大超过受水区的自然径流量。同样,受水区能否承受这么多的水,也是个大问题。 受水区是半干旱地区,由于植被被破坏,地表水的蒸发量很大。这么大量的水调入后,自然水平衡受到破坏,特别容易发生大规模的土地盐碱化问题。而要解决土地盐碱化问题,就需要更多的水来冲洗土壤中的盐份。所以结果是,给了北方缺水地区水,不是满足了需求,而是引起更大的需求,使缺水问题更严重,因为冲洗土壤中盐份的水量,大大超过灌溉水量,移民问题。

南水北调议论文3000字

去百度查呗

不会

我国是缺水国家,北方部分城市缺水尤其严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2002年底南水北调工程启动。它的建成将极大缓解北方缺水问题,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目前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西线、中线已破土动工,建成后将解决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安徽、山东等地的用水问题。值得一提的是,在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过程中,特别重视水质和生态问题。总体方案:从五十年代提出“南水北调”的设想后,经过几十年研究,南水北调的总体布局确定为:分别从长江上、中、下游调水,以适应西北、华北各地的发展需要,即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南水北调工程的生态环境问题 跨流域调水对调水区、受水区的生态环境可能会引起有利的和不利的影响。东、中、西三条线对受水区的有利影响基本相同:因水量增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水要求提供基本保证,有利于回补地下水,可遏止并逐步改善因缺水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对三条线路可能存在的一些不利影响,经研究后认为:采取必要措施后,这些不利影响是可以减轻或避免的,不影响工程决策。这样可以么?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