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海南医学院期刊目录图片

发布时间:

海南医学院期刊目录图片

海南医学院(Hainan Medical College)于1993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委员会批准成立,隶属海南省人民政府主管,是海南省唯一的一所省属公办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学校有城西、龙华两个校区。学校拥有海南省高校中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功能最齐全的图书馆大楼,馆藏文献总量超81万册、期刊近4000种。校园已建成主干双核心万兆环网,双通道连接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和中国网。学校坚持贯彻校训“厚德、严谨、博学、和谐”和“自强不息、团结向上、奋发有为”的校园文化精神。学校以“发挥特色,服务地方”的办学方针,“育人为本,质量至上;全面发展,德育为先;重视实用,突出特色;面向基层,服务社会”的质量方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和领导力。                                   快速导航学生来源录取分数线开设专业关系表                     中文名 海南医学院 简    称 海医 创办时间1947年 学校类型 医药 学校属性 省属高等院校 所属地区海南省海口市 硕士点3个 层次定位 教学研究型 学校地址 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3号 学校代码11810(国际) 外文名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校    训厚德、严谨、博学、和谐类    别公办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主管部门海南省教育厅现任校长吕传柱主要院系药学院,临床学院,理学院,热带医学与检验医学院,口腔医学院主要奖项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全国二等奖学生人数15000余人类别公办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展开内容            目录1历史沿革            2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师资力量            学科建设            教学建设            3学术研究            科研成果            科研机构            学术资源            4学校领导            5文化传统            6录取情况            学生来源            男女比例            录取分数线            各专业分数线            7开设专业            重点专业            本科专业            专科专业                     大事记                     光影集锦图册集锦花絮视频       1                                          历史沿革                       编辑1947年林筱海先生创建私立海强医事技术学校。1948年宋子文先生任第一任董事长的私立海南大学医学院创建。1951年3月,私立海强医事技术学校和私立海南大学医学院合并而成的海南医学专门学校。1952年改称海南医学专科学校。1953年5月,海南医学专科学校中级部和海南人民医院附设护士学校合并成立广东省第八卫生学校,同年11月改称广东省海口卫生学校,医专停办。1958年9月,在海口卫生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复办海南医学专科学校,设医疗专业,学制三年。1962年,海南医学专科学校暂停招收大专生,只招收专科生。1965年,恢复招收医疗专业大专生。文革时期,学校停止招生。1970年6月改名为海南行政区卫生学校。1972年10月复办海南医学专科学校,设医疗专业,同时招收中专检验班。1973年创建附属医院。粉碎四人帮以后,1977年全国高考恢复,1977年到1979年,学校招收了三届五年制临床医疗专业学生。1980年起,不再招收中专生,暂停招生本科生,只招收专科学生。1983年起,恢复五年制本科招生,8月,海南医学专科学校并入海南大学,称海南大学医学部。1989年1月,海南大学医学部从海南大学分出,成立海南医学院(筹),增设医学检验、口腔学专业,学制三年。1993年7月,经国家教委批准正式成立海南医学院。1994年获学士学位授予权。1995年4月16日,中共海南医学院代表大会招生,会上选举产生了第一节委员会和纪检会。1996年、1997年经海南省卫生厅批准,将海南省农垦总局医院和海南省人民医院分别设立为学校的附属医院,即附属新华医院和附属人民医院。1997年5月,国家教委批准确认学校为本科教学工作合格院校,同年,增设护理学专业。2000年7月19日,校本部搬迁至城西校区。2003年,教育部确定学校为联合培养硕士学位研究生单位。2004年起,学校相继与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2006年,学校开办留学生教育。2007年,学校全面启动申办医药大学行动计划。2008年,学校举办60周年纪念活动。2                                          办学条件                       编辑                                         院系设置二级学院开设专业海南医学院中医学院中医学、中医学(养生保健方向)、中西医临床医学、针灸推拿学针灸推拿学(康复治疗方向)海南医学院,口腔医学,院口腔医学海南医学院管理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医疗保险方向)、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公共事业管理(健康管理方向)、市场营销(医药营销方向)海南医学院药学院药学,中药学海南医学院临床学院临床医学、临床医学(急诊医学方向)、医学影像学、康复治疗学应用心理学(医学心理方向)、临床心理学海南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统计学,(,生物统计,方向)海南医学院热带医学与检验医学院医学检验,环境科学海南医学院国际,护理学,院护理学海南医学院理学院生物技术,(医药方向),生物科学,(健康教育方向)海南医学院信息技术部(,医学信息,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信息管理,方向)海南医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高职高专,成人教育,技能培训,继续教育,自学考试海南医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留学生医学本科班,留学生汉语课程,留学生短期课程:针灸,推拿人文社会科学,部思想政治理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工作                                         师资力量据2014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共有教职员工(含直属附院)2677人,其中专任教师1028人,高级职称人员625人,教学外聘兼职教师共1115人。制定了《海南医学院2004~2010年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先后启动了旨在提高学历结构的“硕博工程”和提高青年教师素质的“青蓝工程”。                                         学科建设据2014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3个一级学科所属二级学科46个专业,本科层次开设有医学、理学和管理学3个学科门类、27个专业(含方向),专科层次具备招生资格的专业有2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个(急诊医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1个(中医肝胆病学)。拥有省级重点学科(含医学重点学科)8个(内科学、药物化学、妇产科学、神经内科学、医学影像学、病理学等)。                                         教学建设教学成果据2014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药学专业、临床医学专业),国家级教育培训基地1个(卫生部全科医学专科医师培训(海南)试点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1个(海南省人类生命科技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1个(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选题1项(《病理学》课程“肿瘤知识ABC”)。建有省级教学示范中心3个(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基础医学教学中心、教育技术中心)、省级特色专业8个(临床医学、药学、预防医学、中医学、医学影像学、护理学、医学检验、口腔医学)、省级教学团队4个(实验生理科学、医学影像学、药学、病理学)、省级重点课程3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理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及17门省级精品课程(医学免疫学、病理学、诊断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临床生物化学与生物化学检验、系统解剖学、流行病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医学微生物学、病理生理学、人体寄生虫学、普通心理学、天然药物化学、医学影像学、临床血液学与检验等)。从1996年开始,学校陆续出台了课程建设标准和管理办法。据2014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共开设了749门课程,其中,本科课程449门,专科及成人教育课程300门;各专业课程全部通过了合格课程评估;校级重点课程5门,校级精品课程10门,在建网络课程208门,优秀网络课程15门。获得教育教学研究课题109项,学校教育教学研究课题72项,学校CAI课件立项30项,省级教学成果6项,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4项,省级多媒体教材(软件)奖18项。此外,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是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海南省首家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基地与考官培训基地、海南省唯一的国际旅行者医疗救助协会(IAMAT)成员单位、国家卫生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技术准入机构、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的目前全省惟一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医疗机构。学生成绩学生荣获第二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华南赛区第一名、全国总决赛二等奖、“达医中国SHOW”2012年类克®杯风湿疾病主题病例春季挑战赛全国总冠军、全国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普通组一等奖、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二等奖和最佳创新创意奖、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沙盘模拟经营大赛三等奖、第七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决赛铜奖,并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第三届全国公众科学素质电视大赛三等奖等多项国家级奖项。实习就业据2014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教学、实习医院(基地)84家,直属附属医院1家,非直属附属医院3家。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均居省内前茅,学生就业单位涵盖省内外多家知名医药卫生企事业单位和各地基层医院。尤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近两年就录取学校毕业生135名。学校荣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先进集体”、“海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3                                          学术研究                       编辑                                         科研成果据2014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近5年获省级科技成果奖30项,在国外期刊或国际会议发表论文323篇,出版学术专著47部,国家级规划教材9部。                                         科研机构据2014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国家级药物临床试验专科基地7个(呼吸、心血管、神经内科、妇产、泌尿、内分泌、消化)、国家药物临床前安全评价机构实验室1个(海南省药物安全性评价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联合实验室1个(海南省人类生殖与遗传重点实验室(筹)—中国医学科学院再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联合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海南省热带病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热带药用植物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海南省药物临床前药理毒理学研究重点实验室、海南省人类生殖与遗传重点实验室(筹)、海南省肿瘤干预与发生重点实验室(筹))。拥有海南省干细胞研究所、海南省艾滋病研究中心、海口市黎族医药重点实验室、海口市人类遗传资源保藏重点实验室(筹)、海口市创伤重点实验室(筹)等市(厅)级实验室,临床药物研究基地、生殖医学研究所、神经科学研究所、心血管研究所、肿瘤研究所、人文研究中心、中医肝胆病研究所等研究基地(所),海南医学院科学实验中心、实验动物中心(药物安评中心)、临床医学实验室、二级生物安全水平实验室等科学实验平台,以及两个学术团体(海南省热带医学研究会、海南省免疫学会)。                                         学术资源学术刊物学校主编出版中国惟一的一本全英文版热带医药国际性刊物《亚太热带医药杂志》,已进入国际所有医学检索系统(包括SCI、Medline);《海南医学院学报》入选2011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其影响因子在全国医学院校230余种期刊中排名第四,连续三年进入11个国际重要数据库和12种国际检索。馆藏资源截止到2012年10月31日,海南医学院图书馆馆藏文献总量814941册,其中纸质文献51万余册,电子图书26万余册,可供检索的超星电子图书100万册,中外文现刊1444种(含电子期刊),中外文数据库20余个,自建数据库5个,其中正在建设的海南热带医药文献数字资源库将为中国乃至国际医学界研究热带医学、热带病、热带药用资源等提供重要参考。4                                          学校领导                       编辑党委书记:廖小平党委副书记:谢江波院长:吕传柱副院长:曾渝、陈玉民、陈志斌、黄元华5                                          文化传统                       编辑2008年是海南医学院办学六十周年纪念年,该校将于2008年12月6日举行隆重的校庆庆典活动。为庆祝此次盛典,该校颁布了新标识。校徽释义海南医学院校徽由中英文名和学校标识医学宝鼎构成。“医学宝鼎”主体图案有药碾子、碾滚子、碾轴、鼎、记载体甲骨文、书简和数码光碟组成,象征着海南医学院在教育学术和研发创新领域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体现出海南医学院遵循医学誓言,崇尚“医”言九鼎。“药碾子”是最具中华传统医学特色的工具,以传统医学表现对文化的传承,以不锈钢做的碾磙子,这一现代特性的材料演示对太阳、数码光碟和细胞的释义,碾轴演化为珍珠和细胞核,寓示海南医学院是南海医学明珠,象征生命之光、医学科技之光和人类文明之光。“鼎”由书籍构成,鼎是记载人类文明的器物,是现代医学文明的一种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博大胸襟,更是医学知识的圣殿。鼎上不舒展的线条和碾磙子共同构成的画面,如南海医学海洋上一轮冉冉升起的太阳,寓示海南医学院蓬勃发展和永远向上的精神风貌。医学宝鼎医道千年,传承华升。碾研釜炼,细胞工程;甲刻书载,数码集成。学为大医,至善至精。希氏誓约,恪守毕生;学海泛舟,书山攀登。宝岛明珠,喷薄升腾。万泉滋养,五指衔拱,晖报琼崖,光耀苍穹。鼎本熔炉,铸就精英。知识奠基,践行致用,蜡炬春蚕,精神隽永。

当然不是的!!!仅仅是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罢了!!既不是 中文核心期刊,也不是 CSCD核心期刊。

《海南医学院学报》是由海南医学院主办。海南省教育厅主管,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省级学术期刊。办刊宗旨是海南医学院及海南省内外的医(药)学科研、教育工作者和临床医务人员提供学术交流原地,报道医学研究中的新成果、新进展,临床工作中的新技术、新动态。 主管单位: 海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海南医学院 编辑单位: 海南医学院学报编辑部 主 编: 刘军保 主 任: 屈顺海 本刊为双月刊,大16开本,64页。劈有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经验交流、短篇报道、病例报告、社区医学、综述、讲座、教学探讨、医(药)学信息、医(药)学管理等栏目。 《海南医学院学报》现已经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书录、《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收录、《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收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收录、解放军图书馆数据库等收录,本刊连续两年被被评为“海南省第二、三届优秀期刊”。 《海南医学》1989年创刊,至今已19年。创刊以来,坚持明确的办刊宗旨,即传播医学信息,交流学术思想,探讨医学上的新理论、新方法、介绍防治工作中的经验,以临床普及为主,提高为辅,立足海南,面向全国,辐射海外,为发展我国医学事业,保护人民健康服务。 主管单位: 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海南分会 编辑单位: 《海南医学》杂志社 社 长: 简梁盛 主 编: 唐彤 主要栏目: 论著 临床研究 实验研究 临床检验 综述 传统医药 调查报告 病例报告补充:这个很难去区分。主管单位的级别也是一样的,主要是它们的侧重点不一样。

岭南学院期刊目录图片

听这个名字像是本科的,因为如果是高职的话校名一般会加上职业或者专科两个字,当然了虽然是本科院校也不排除他有专科的专业

岭南师范学院是公办院校。公办大学:通常是国家部委或地方政府举办的大学,办学历史一般比较悠久,社会认可度比较高,有中央财政或地方财政经费支持,学费通常较便宜。民办大学:通常是社会企业、社会团体、个人等举办的大学,没有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经费支持,需要自筹资金办学,学费一般比较贵。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区别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区别主要有性质不同、资金来源不同、举办者不同,具体如下:一、性质不同1、民办学校:民办学校是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依法举办的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民办学校的本科专科学历是受国家认可的,学信网可查。公办大学:是国家或地方政府创办的大学,办学历史一般比较悠久,社会认可度较高。二、资金来源不同1、民办学校:资金来源,有个人自筹资金、个人智力投入(无资金投入)、个人和企业的投资、集资或入股以及捐资等。对于一个特定的民办学校来说,资金来源并不完全是单一的,可以是个人、集体、企业资金的混合。同时,非财政性经费并不排除国有资产的注入。2、公办学校:政府财政拨款。三、举办者不同1、民办学校:民办学校的举办者主要有公民个人、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集体经济组织、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2、公办学校:国家政府部门。学院介绍岭南师范学院,简称“岭南师院”,位于广东省湛江市。岭南师范学院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636年创办的雷阳书院,1903年,学校改建为雷阳中学堂,1904年始设师范科教育,1935年改名为广东省立雷州师范学校,1978年正式改建为雷州师范专科学校,1991年升格并更名为湛江师范学院,2014年更为岭南师范学院。截至2018年12月,岭南师范学院校本部占地面积1000多亩,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设有18个二级学院、开设本科专业67个,有教职员工1700余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3000多人。2022年4月29日,岭南师范学院团委荣获2021-2022年度“广东省五四红旗团委标兵”称号。                                    院系专业截至2021年3月,岭南师范学院设有32个(含8个挂靠)二级学院,有本科专业73个(其中师范类专业32个)。师资力量截至2018年4月,岭南师范学院有教职工1500多名,其中教授150多名、博士320多名,高级职称教师占比约40,硕士学位以上教师占比约90;“珠江学者”1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151人,28名教师被聘为兄弟院校硕士和博士生导师,58名教师获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和南粤优秀教师等称号;21人被遴选为广东省“扬帆计划”人才;9人被遴选为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21人被评为省级“强师工程”资助对象。有省级教学团队1个(不完全统计)。教学建设截至2018年4月,岭南师范学院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国家级人才培训基地2个,省级师培基地4个,省级实验教学平台14个,建有省级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1个。国家级人才培训基地: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全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基地。省级师培基地:中小学教师师培基地、职业教育师资师培基地、幼儿园园长师培基地、学前教育师资师培基地。省级实验教学平台(部分):广东高校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实训中心、艺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教学提高型重点实验室、机电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生物科学实验室。省级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学科建设截至2018年4月,岭南师范学院建有省优势重点学科2个,省特色重点学科4个(课程与教学论、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汉语言文字学、材料物理与化学)。特色学科及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化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小学教育、汉语言文学。省级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化学、英语(师范类)、物理学、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省级一流本科建设点:教育技术学、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机电技术教育等。省优势重点学科:教育学、化学。省级特色重点学科:课程与教学论、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汉语言文字学、材料物理与化学。                                    交流合作根据2016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岭南师范学院已同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俄罗斯、日本、新西兰、白俄罗斯、乌克兰、印尼、泰国、韩国、越南和港澳台地区的近50所境外高校和教育机构以及近30所中小学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学术交流、专业合作、教育培训、教师互聘和学生跨文化学习交流活动,每年300多名学生出国学习、实习和研习。与白俄罗斯国立体育大学合作举办以中国武术和体育康复保健为特色的孔子课堂,于2015年4月获国家汉办审批通过,于2016年春季开始招收学员。科研平台截至2016年11月,岭南师范学院建有省级协同创新培育平台1个,省级工程技术开发中心3个,省级重点提升平台1个,广东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广东省实践科学发展观研究基地1个。科研成果2012年,岭南师范学院共有21个项目获省级以上科研项目立项资助,总经费5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6项,资助经费总额141万元。有14项成果获湛江市第八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14年,岭南师范学院共有7个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其中面上项目1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6项,共获资助经费215万元;另有1个项目获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全校共有15项科研成果获湛江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15年,岭南师范学院共有20个项目获广东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立项。2016年,岭南师范学院共有24个项目获广东省科技厅立项资助,累计获资助金额360万元;其中,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专项16项、公益研究与能力建设专项5项、协同创新与平台建设专项3项。 年内共有16项成果获湛江市2014-2015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9项共16项。馆藏资源根据2017年3月学校图书馆官网显示,岭南师范学院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211万余册,电子图书115万多种,纸质中外文期刊2200多种;各类光盘9万多片;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SpringerLink等中外文数据库41个;自建有“岭师文库”、“广州湾专题资源库”、“粤西文献资源网”等特色数据库12个。特藏阅览室收藏有《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大正新修大藏经》、《中华道藏》、《万有文库》、《申报》、《台湾文献史料丛刊》等一批新印古籍及民国时期文献、粤西地区地方志、地方文献、本校师生、校友的著作、学位论文以及中小学和高校教材等。学术期刊《岭南师范学院学报》(原《湛江师范学院学报》)于1980年9月创刊,1992年起面向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文科主要反映文学、语言、哲学、政治、经济、历史、法学、教育等哲学社会科学各基础学科的最新科研成果;理科主要反映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体育、工农业技术等自然科学各科的基础理论及应用开发研究。学报先后荣获“首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广东省第二届优秀社科期刊”、“广东省高校优秀学报二等奖”、“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全国地方高校优秀学报一等奖”,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维普期刊网”、“万方数据”等,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并被评为“CAJ-CD执行优秀期刊”。

(一)《岭南学报》。岭南大学为宣扬、奖励与推进独立研究学风,于1930年设学报编辑委员会,出版《岭南学报》,每年1卷4期。刊登各学院关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国学研究的专著,也出版丛书。(二)《岭南农刊》及《岭南科学杂志》(英文版)。这是农学院的出版物,英文《岭南农刊》创刊于1922年底,每年1卷2期。1927年底,扩充报导范围,凡有关农艺、园艺、畜牧、农村经济、植物学、动物学、细菌学、寄生虫学、人类学、古物学、生物统计、医学、化学、物理学、地理学、地质学等专著与论文都可发表,改刊名为《岭南科学杂志》(英文版),每卷4期,间或出版特刊,如1928年和1933年出版有科学会议特刊。每期发行数量不少,国外就有60个国家400多册,其中250册用于交换,获得500种外国重要刊物。这个刊物获得了国内同行的好评。(三)《岭南科学报》。该报是为篇幅较长、富有地方特色、又不适合杂志发表的专著所设立的科学园地,不定期出版。1941年出版的第1期“岭南大学校园之51种植物”,160页,图谱也多;1942年5月出版的第3期“烂头岛之植物”,44页;同年10月出版的第4期“豆浆之化学性质之研究”,38页;1945年1月出版的第5期“南中国(尤是广东)淡水渔业之初步研究”,70页,附彩图及黑白图12版。此外,还出版有关昆虫论著等,公开发行。(四)《农事月刊》与《农事双月刊》。《农事月刊》创办于1922年7月,年出1卷,月出1号。办刊宗旨是提倡农业,鼓吹改良。公开出版,月印千册,寄送全国各农业学校、农事机关、农事试验场、公私团体、图书馆、广东省高级行政机关以及农民。1923年7月,从第2卷第l号起,一律收回工本费以弥补经费之不足。自1926年7月,第5卷第1号起增加篇幅,并改刊名为《农事双月刊》。1927年8月,岭南农大改为岭南大学农学院后,所有刊物统由学校出版委员会管理。由于经费问题,1929年7月停刊,但在广大读者的要求下,又于1930年复刊。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地址是在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大观中路492号。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2001年5月,是一所集电子通信类、医药健康类、现代制造类、财经管理类和创意设计类专业为主体的民办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就业创业为导向,以学生成才为中心,以技术技能培养为重点,紧密对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行业需求。培养具有较高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博学而雅正,业专而技精”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学校现有广州和清远两大校区,校园总面积1496亩,校舍建筑面积近55万平方米。在校生17000余名,拥有校内实训和生产性实习场所150余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14000多万元,图书馆馆藏图书资料达145万册,信息化条件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施完善。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位居全省民办院校前列,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和好评。2010年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工作先进集体”。2013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广东省第二批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立项建设单位(系我省民办院校唯一一所)。同年由国家教育部等五部委授予“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15年,由广东省教育厅授予“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扩展资料:一、师资力量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学院有教职工约560人,其中专任教师近450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135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高级职称教师81人,占专任教师总人数的4%。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教师104人,具有双师型及双师素质教师118人。同时从国内20多所著名高校、大型企业聘请了近百名专家、学者担任客座教授,学院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学及管理队伍。二、交通方式学校附近的公交车站:【小新塘】设有的公交车有: B4 、B4快 、B26、 320路、325路、452路、497路、548路、 564A、 564路、 573路、 364路、 774路、776路、902路、903路、增城客运站-东圃客运站(广增8线)、增城客运站-天河客运站(广增10线)、夜38路、夜93路【科学大道口】设有的公交车有:B4 、B4快 、B26、 78A路、320路、355路、364路、391路、452路 、494路、494A、497路、548路、564A 、564路 、581路、774路、776路、902路、903路、 增城客运站-东圃客运站(广增8线)、增城客运站-天河客运站(广增10线)、高峰快线63、夜93路【岭南学院】设有的公交车有:325路、355路、391路、494路、494A路、573路、581路【科学城路口】设有的公交车有:B4快、 B4A 、B4 、B22、 B26 、高峰快线32 、高峰快线63、夜38路、 夜51路 、夜52路、夜81路、夜93路、 448路 、497路、548路、506A 、506路、 508路、 564A 、564路 、574路、 578路、902路、903路、 增城客运站-东圃客运站(广增8线)、增城客运站-天河客运站(广增10线)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

海南师范大学期刊目录图片

文学院拥有两个资料室:桂林洋新校区的院综合资料室、南校区的省重点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资料室,藏书总量八万一千余册,期刊一百七十余种。其中以院综合资料室藏书和期刊最为丰富。

1、海南师范大学和河南师范大学属于同一层次的大学,在选择时可以根据地域情况去选择。2、海南师范大学和河南师范大学都属于省部共建高校,博士点与硕士点数量基本相当。

河南师范大学要更好一点,主要体现在师资力量上。学校现有在岗教职工2800余人,其中,双聘院士8人,国家杰青、国家优青、国家万人计划、长江学者、中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100余人,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2个,国家教学团队2个,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1人。根据近几年的中国大学评价,学校教师学术水平、教师绩效和办学性价比均位居河南省高校前列,学校综合排名始终保持在河南省前三名。学校简介学校前身是始建于1923年的中州大学(原国立河南大学前身)理科和创建于1951年的平原师范学院,历经河南师范学院二院、河南第二师范学院、新乡师范学院等阶段,1985年始称河南师范大学。在近百年的办学历程中,逐步熔铸了“厚德博学 止于至善”的校训、“明德 正学 倡和 出新”的校风、“修至学 立世范 启智慧 益品行”的教风、“尚诚朴 勤学问 重团结 养正气”的学风,积累和沉淀了“崇文明道 尚诚守德 抱朴求真”的师大精神,以校风淳、教风正、学风浓、教学水平高享誉省内外。学校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中外文纸质图书303余万册,电子图书821余万册。建有全球唯一一家帕瓦罗蒂音乐艺术中心和河南省规模最大、种类最多的生物标本馆,办有附属中学、附属小学和幼儿园。以上内容参考:河南师范大学——学校简介

星海音乐学院期刊目录图片

回答 星海音乐学院(Xinghai Conservatory of Music),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入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星海音乐学院前身为1957年创办的广州音乐学校,后数易校名。1958年设置为广州音乐专科学校;1965年初与广东舞蹈学校合并为广东艺术专科学校;1969年与广州美术学院合并为广东人民艺术学院;1978年3月复名为广州音乐专科学校;1981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设为广州音乐学院;1985年12月,为纪念广东籍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更名为星海音乐学院。 据2020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广州大学城校区和沙河校区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24961平方米,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设有18个本科院(系、部);有教职工738人。截至2019年,学校有在校普通教育本科生4818人,成人学历教育学生354人,研究生347人,附中学生691人。 更多1条 

星海音乐学院是一本院校。星海音乐学院,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入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是华南地区唯一的高等音乐专业学府。 学校环境优美,艺术气息浓厚,经常有各种免费的大咖分享及大师音乐会,未来发展前景还是不错的,随着国家越来越好的发展,对艺术也越来越重视,越来越需要有艺术鉴赏素养的专业艺管人来从事艺术管理的工作。就业方向广泛,录音棚、音乐公司、影视公司、教师、广告配乐、等工作都可以胜任。薪资待遇也很不错。音乐表演专业拥有强大的师资团队,专业教师中有多位是在国内外专业领域中享有较高声誉的音乐家。根据2021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广州大学城校区和沙河校区两个校区,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到近几年,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2014年,学校作曲系主任房晓敏教授创作的民族管弦乐《春之舞》荣获第31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新人新作评选原创作品奖。

以声乐为主钢琴为辅,文化不高 考300分大概就能进。学声乐主要看个人条件,嗓音好只是其一,另外还有经过系统学习。钢琴学个比较不错的水准就差不多了,因为不是考钢琴系。所以准要看你声乐到时候学得怎样了, 因为强手还是很多的。还有一定要学好视唱练耳 否则过不了线其他也是白学还有你要是广东省的考生相对好考些 省外竞争就大了些。所以光凭嗓音好是没法确保你姐能不能通过。

基本都有,有作曲系、音乐学系、音乐音响导演系、钢琴系、声乐系、民乐系、管弦系、音乐教育系、社会音乐系、舞蹈系等十个系,还设有研究生部、音乐研究所、学报编辑部、音乐心理实验室、岭南音乐发展研究中心、岭南音乐展览馆、音乐科技实验中心、基础教育部、继续教育部、附属中等音乐学校和三个实验乐团(交响乐团、民族乐团与合唱团)。

上海政法学院期刊目录图片

上海政法学院是二本,在本科第二批次招生。学院的前身是创建于1984年的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以及其后的上海法律专科学校、上海法律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大学法学院;2004年9月,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以原上海大学法学院、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为基础设立上海政法学院,成为独立设置的上海市属普通高等院校。截至2017年10月,上海政法学院占地面积1000余亩,建筑面积21万余平方米;有全日制在校研究生、本科生、高职生、留学生10000余人;设有13个二级学院,30多个本科专业及方向;有专业实验室、实训室40个,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250余个。扩展资料院系设置截至2017年10月,学校设有法律学院、经济法学院(丝绸之路律师学院)、国际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警务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社会管理学院、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上海纪录片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职学院、国际交流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二级学院和计算机教学部、体育部等教学部门,开设30多个本科专业及方向。质量工程截至2016年10月,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建设项目6项,上海市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上海市级卓越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项目3个,上海市教育高地6个,上海市属高校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建设项目2项;有司法部精品课程1门,上海市级精品课程17门(其中,上海高校市级体育和健康教育精品课程3门),上海市级重点课程44门。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上海政法学院

回答二本的估计都是为了蹭回答分的,根本不了解,回答也是不知道从哪里copy来的。上海政法学院的学生绝大多数是各省当地一本线上平均40到50分报的,部分省自治区甚至高所在生源地一本线80-100分才能报上,已经相当于中上211和末流985的分了,上政法学专业的录取分在我所了解的几个地方可以报苏州大学,郑州大学,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兰州大学,南昌大学,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等,与上海同地区的学校比,上政的主要专业录取分数线比上海理工大学,海事大学,海洋大学,立信还要高。当然也有继续教育学院和部分非法学专业在极少数地方还是二批招生,但是有继续教育学院和部分二批招生专业的知名大学也不是一所两所,而且上政好像在2019年全国招生都是一批。是一本还是二本要看你是以在当地一批报的,还是二批报的,不是人云亦云,用事实说话。

对江西来说是二本!这个学校是从上海大学分裂出来的,一般般,上海区地区属于二本下游学校

上海政法学院1所一本类的重点类院校,并不是二本类院校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