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安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电子版官网在哪里

发布时间:

安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电子版官网在哪里

1.《关于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设置的构想》,载《江淮论坛》2002年第1期;2.《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的法律保护》,载《江淮论坛》2003年第4期;3.《试论我国环境损害赔偿因果关系的认定》,载《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4.《从国外发展状况看我国环境损害赔偿因果关系的认定》,载《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第2期;5.《论我国累积投票制下有表决权股份的界定及其行使》,载《公司法评论》2005年第3期;6.《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我国自然垄断规制的思考》,载《财贸研究》2006年第1期;7.《试论情势变更原则》,载《甘肃农业》2006年第1期;8.《论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设置的定位——对现有争议的分析与探讨》,载《黑龙江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9.《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自然垄断规制路径的反思与选择》,载《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第2期;10.《国外农村法制建设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载李昌麒主编:《经济法论坛》(第5卷),群众出版社2007年版;11.《农业合作社在各国(地区)的发展、功效及立法分析》,载《时代法学》2008年第6期;12.《外资收购我国驰名商标的立法缺失及其完善——以“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案”为例》,载《法学》2008年第12期;13.《法学本科教育的定位及其课程设置的思考——基于我国法学教育现状与长远发展》,载《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第2期;14.《各国各地区合作社立法模式比较分析及我国的合理选择——基于我国目前民商事立法的背景》,载《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15.《解读公司累积投票制效用之假设》,载《东方法学》2009年第6期;1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公权与私权的冲突及其平衡——以大病患者的隐私权保护为中心》,载《法商研究》2010年第2期。17.《公司的性质——营利性、营利性抑或赢利性?》,载《北方法学》2010年第4期; 1.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村流通领域中商品质量多元监控法律体系研究”,项目批准号:09CFX0422.主持安徽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科研资助计划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自然垄断的合理规制研究”,项目批准号:2005jqw0513.主持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课题“国外合作社法律制度比较研究”,项目批准号:GXZSKY06010zd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60年,安徽省教育厅主管,安徽大学主办,是面向全国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刊,大16开,逢单月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

安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电子版官网

选中数据〉数据〉分列〉分隔符〉勾上“空格”〉确定ADZS 76/121 这样的会被分成2列,用公式合并一下就可以了。

1、《生命与人生——儒学与梁漱溟的人生哲学》,开明出版社2000年版;2、《中国人生哲学的重建——陈独秀、胡适、梁漱溟人生哲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3、《中华文化读本》(合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主要论文(发表论文60多篇):(1) 刘长林,略谈西汉抑商政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2期 ,第97-102页,《中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经济史》1984年第6期,《中国历史学年鉴(1985)》第20页有介绍。(2) 刘长林,试评梁漱溟对东西人生态度的理解,《学术界》1991年第4期,第34-40页,《中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伦理学》1991年第10期,第74-80页(3) 刘长林,也谈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学术界》1994年第1期,第50-55页(4) 刘长林,“五?四”思想家关于人的解放道路的思考《安徽史学》1994第2期, 第50-53页(5) 刘长林,试论胡适和梁漱溟对孔子人生哲学的现代阐释和转换,《人文杂志》1994年4期,第33-41页,《中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哲学史》1994年第10期(6) 刘长林,试论陈独秀评判孔子之道的历史作用――兼与林毓生“陈独秀全盘反孔说”商榷,《孔子研究》1995年第2期,第103-110、121页(7) 刘长林,陈独秀人性观述评,《安徽史学》1996年第1期,第66-68页(8) 刘长林,析胡适对传统人性学说的现代阐释,《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第10-18页,《高等学校学报文摘》1998年第3期摘要介绍(9) 刘长林,试析梁漱溟对中国传统人生态度的阐说,《学术月刊》1998年第2期,第84-91页(10) 刘长林,梁漱溟生命化的人性本善论述评,《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第36-42页(11) 刘长林,论《新民说》对近现代人格的初步构建,《学术界》1998第4期,第32-37页(12) 刘长林,论陈独秀对新青年人生观的构建,《陈独秀研究》第1辑,第270-290页,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1999-2000)》第60页,陈独秀研究栏目有介绍,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13) 刘长林,科玄论战:重建人生哲学的理论冲突,《探索与争鸣》2000年第10期,第44-46页(14) 刘长林,论陈独秀对科玄两派的批评,《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第27-33页(15) 刘长林,中国传统人生哲学现代重建的由来和契机,《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第23-29页(16) 刘长林,梁漱溟对儒家圣贤人格说的现代重构,《孔子研究》2001年第5期,第86-96页,《中国哲学年鉴2002》第60页、《中国儒学年鉴2002》第81页介绍(17) 刘长林,论胡适对现代自由人格的建构,《胡适研究》第3辑,第291-314页,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18) 刘长林,论胡适对中国宗教信仰及现代走向的研究,《世界宗教研究》2003年第1期,第110-121页(19) 刘长林、钱锦晶,论五四思想家对自杀现象的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研究》(16辑,2002年12月,韩国);《史学月刊》2003年第6期,第59-68页;《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3年第5期,第156页(20) 刘长林,论科玄论战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特征,《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第14-20页(21) 刘长林、李云飞,试析陈独秀的“以科学代宗教”思想,《安徽史学》2005年第3期,第113-118页(22) 刘长林,儒学人生哲学的意蕴及现代价值——梁漱溟的阐释及其启示,《与孔子对话——新世纪全球文明中的儒学》,学林出版社2005年8月版,第173-189页(23) 刘长林,以道德代宗教与伦理本位社会的和谐——梁漱溟论中国文化要义的解读,《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学林出版社2005年9月版,第294-317页(24) 刘长林、高晓峰,新青年派对国民新价值观的言说 ,《上海市革命史资料与研究》(5),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2月版,第120-138页(25) 刘长林,运动激愤式自杀行动社会意义的赋予——以五四运动中的自杀事件为例,《社会进步与人文素养: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11月版,第47-64页,获年会优秀论文奖(26) 刘长林,五四后期社会改造思潮研究状况述评,《现代上海研究论丛》第3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12月版,第210-234页(27) 刘长林,梁漱溟的乡村建设与精神危机的救治,《与孔子对话——论儒学的现代生命力》,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12月版,第137-161页(28) 刘长林、班彦美,解决中国问题的“道德本位”思想倾向——五四时期陈独秀与杜亚泉道德观之比较,《理论学刊》2008年1期,第109-114页(29) 刘长林,储天虎,陈独秀早期国防观探析,《军事历史研究》,2008年1期,第153-163页(30) 刘长林,关于运动激愤式自杀社会意义赋予的探讨——以中国1919-1928年社会运动中的自杀事件为例,《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第99-106页(31) 刘长林,林德杨自杀的意义,《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第574-578页

2005年至2011年,学校共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627项,获得纵向科研经费3276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2项;签订技术开发合同236项,争取横向科研经费1亿多元;发表学术论文7150篇,SCI、EI、STP收录论文数771篇,出版著作619部;鉴定、评审科研成果121项,获得国家和地方各级各类科研奖励97项,授权专利15项。根据汤森路透集团2012年发布的ESI数据显示,安徽大学化学学科、物理学学科进入全球排名前1%,这反映了安徽大学在这两个学科领域成果丰硕。 化学学科进入全球前1%的高校和科研机构总共1065个,安徽大学化学学科进入全球前1%的近十年(2002-2012年) 论文总数为680篇、排名667位,总被引频次4515次、排名902位。物理学学科进入全球前1%的高校和科研机构总共763个,安徽大学物理学学科进入全球前1%的近十年(2002-2012年)论文总数为716篇、排名588位,总被引频次为4875次、排名757位。 馆藏资源截至2013年,全校各种纸质文献约270万册(件),其中图书馆入藏有中文图书约210万册、外文图书20余万册、古籍线装书约13万册、合订本报刊近20万册。馆藏古籍线装书中有善本688部9752册(部分为珍本和孤本),还收藏有《四库全书》、《四库全书续编》、《四库存目丛书》、《丛书集成》、《册府元龟》、《太平御览》、《中华大藏经》、《新修大正大藏经》等大型古籍丛书、类书。图书馆入藏有中外文报刊9000余种,其中解放前报刊670种,核心期刊约700种。入藏中文电子图书2万种,4万册,外文电子图书4000多种。外文全文电子期刊7000多种(其中现刊3000余种),中文全文电子期刊9000多种,国内外数据库系统30多种(按出版商计算)。其中大型数据库有:Elsevier、EBSCO、Springer-Link、PQDD(北美博硕士论文库)、部分美国学协会数据库和John Wiley数据库、OCLC基本组数据库、BA、中国学术期刊网、万方数据、维普数据库、超星电子图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中国科学文献数据库、国研网等。 学术期刊《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60年,安徽省教育厅主管,安徽大学主办,是面向全国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刊,大16开,逢单月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是中文核心期刊(北京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南京大学)、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武汉大学)、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被国内外以下十余种重要检索性文摘和数据库收录: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PD)、《化学文摘》(CA)、《剑桥科学文摘》(CSA)、德国《数学文摘》(ZM),俄罗斯《文摘杂志》(AJ)和《中国数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电子科技文摘》、《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E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电子期刊服务》(CEPS)等。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科技核心期刊(科技部)。 安徽大学校徽原制定于80年代后期。校徽总体上为圆形,中心图案系学校教学主楼的变形、“1928”系学校创建年份,象征学校的历史;“安徽大学”中英文文字分别呈弧状围绕中心图案上下。2003年9月,安徽大学启用了由艺术系教师设计的新的校徽图案。本着连续、稳重、现代和简洁的原则,新校徽保持了原校徽的圆形构图(取“通达”、“圆通”之意),保留了原校徽使用的毛泽东手书校名,校名的英文译名及建校时间,还保留了学校重建后教学主楼这一标志性建筑作为构图主体,并作适当变形,使其既保持原有的纵深、重叠、延展等基本特点,又与新建磬苑校区的主体建筑群由东向西眺望之景观相似,以示新老校区文化一脉相承,楼的外形像书、像皇冠,楼前加上一组半圆形树冠,更显高大、深远而生机盎然。 至诚至坚博学笃行此8字中,有6字出自《礼记·中庸》。“至诚”是传统儒家的最高道德境界;“博学”“笃行”则被注为“诚之目”,是达到“至诚”境界的行为指南。“至坚”2字提炼自学校乃至时代对人的品格要求,同是达到“至诚”境界不可或缺的意志力因素。就今天来说,“至诚至坚”是指以诚实、诚信和坚毅、坚定为目标的人生修养过程,可视为对人“德”的要求;“博学笃行”是指以渊博、深厚和笃实、诚笃为指标的学行态度,可视为对人“才”的要求。“至诚至坚,博学笃行”8字联系起来解读,虽不外乎“德才兼备”的意思,但通过对“诚”“坚”“博”“笃”的强调,突出了对学习目的实践和对人成才的道德要求。安徽大学校训制定于1996年底。1998年,学校在筹办建校70周年纪念活动期间,邀请中国当代佛学家、社会活动家、书法家赵朴初先生题写了校训。 安徽大学校歌于1933年创作,由安徽大学校长程演生先生作词,上海国立音专(上海音乐学院前身)萧友梅先生作曲。歌词:潜岳苍苍,江淮汤汤。夏商肇启,雍容汉唐。文化丕成,民族是昌。莘莘多士,跻兹上庠。潜岳苍苍,江淮汤汤。缅怀先哲,管仲蒙庄。高文显学,宋清孔彰。莘莘多士,跻兹上庠。

安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官网电子版

查了“杂志之家”其中有网友的【评论】:来自xiangzichun 对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的评论:安徽大学学报,审稿速度还是比较快的,主要是在主编和交版面费上耽误了。1月投的,返修是4月份就返回了,修改后交版面费后录用,不需要审稿费,稿件修改完之后会通知交版面费,交完版面费之后就能录用了。速度一般,至少比我朋友的快。

奇门遁甲,这本书听说叫国家给禁了~你好好找找吧~

看你发的是什么级别的期刊,这样可以跟好的和你说的。

我觉得二月河的帝王传不错 我这里有全套 要的话 发给你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电子版官网在哪里

常州大学 / 院校代码:10292常州大学(Changzhou University),简称“常大”

我国企业会计体系的变迁及挑战摘要中国是一个始终注重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两者并行的国家,我国企业的会计体系通常会被划分为以下三个层次:会计法、会计准则以及会计制度,这三者综合在一起就是会计体系。本文主要是分析并归纳当今企业会计体系的变迁与挑战,主要是从会计准则以及会计监管这两个方面着重分析,深入剖析我国当前企业会计体系发展过程中所面对的问题与挑战,并且有针对性的提出应对措施和解决方法,希望能够为企业更好的面对会计体系变迁的挑战提供建设性意见。关键词:变迁;会计准则;挑战;会计监管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改革开发的逐渐深入,各国经济逐渐出现融合,导致我国企业的会计体系也不断呈现出新的变迁。例如我国财政部在2006年年初颁发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这次改革之后的会计准则当中一共包含了1项基本的准则以及其他38项具体准则,这次会计准则的变迁同1992年的会计准则改革比较而言,此次更加倾向于确认会计要素以及计量等比较深入的层次上,力求不断完善会计准则,规范会计秩序,不断趋向国际。由此能够发现我国企业会计体系在不断变迁和改革,每次变迁都对我国会计发展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对会计行业的工作人员来说,对他们又提出了新的更高更好的要求和挑战。一、会计体系的有关概念(一)企业会计体系的概念企业会计体系具体是指涵盖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和标准以及会计规范在内的所有概念的统称。从广义上来讲,企业会计体系不仅包括对会计从业人员、会计行为以及会计工作的规范,而且也包括对会计核算或者法律制度等会计模式的总称。在全球经济逐渐一体化的背景下,我国会计体系变迁和国际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但是在这个变迁的过程中不仅要和国际惯例实现接轨还要尽可能多的保持我国特有的中国特色。由于所处的经济体制转型这个特殊时期所以我国会计体制变迁需要时刻考虑到变迁时期当中的经济制度背景和文化背景,这里所说的中国特色并不是保护落后群体,而是对国际通用的先进会计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吸收和借鉴。与此同时,各种变迁方式并存,要坚持多种变迁方式相互补充,共同运用。(二)会计体系的内容我国的会计法规体系具体包括:计法律制度中层次最高的法律规范,是制定其他会计法规的依据,也是指导会计工作的最高准则。会计行政法规。它是调整经济生活中某些方面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会计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发布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拟订经国务院批准发布,制定依据是《会计法》。如:1990年12月31日国务院发布的《总会计师条例》,1992年11月16日国务院批准、同月30日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等。会计规章,是指由主管全国会计工作的行政部门——财政部就会计工作中某些方面内容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其职责制定的会计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如实施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具体办法等,也属于会计规章,但必须报财政部审核批准。会计规章依据会计法律和会计行政法规制定,如财政部发布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财政部与国家档案局联合发布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三)会计体系制度变迁的含义依据已有理论,可以将企业会计制度的变迁划分为以下两种:根据动力角度可以分为诱导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研究专家林毅夫通过调查研究表明,前者变迁主要是通过个人或者某种组织,为了获取大量利益而对现存制度进行的创新和变革;或者是创造出一种新的体制并倡导实施。后者变迁主要是在政府的严格命令之下,或者通过法律重新制定新的会计制度。根据变迁速度可以分为激进式和渐进式两种。研究学者吴革认为,前者变迁渴望一步到位,将会计体系的格局一次性调整好,进而能够让利润高于成本;而后者变迁就是希望能够将变迁成本分布在不同阶段,一步步调整增量与存量的利益格局。二、我国企业会计体系的变迁历程与原因我国企业会计体系可以划分为早期会计、近代会计以及现代会计三部分。会计体系的变迁具体是指会计制度从产生到发展的整个过程。本文主要是针对最后一个阶段——现代会计的变迁进行系统的分析。我国建国至今,会计系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在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一)建国初期会计体系的初步探索(1949-1978年)在1958年经济大跃进时期,为了符合当时国家的经济发展要求,各地政府积极响应“彻底放权,大力简化”的发展政策。同时国家层面上也颁布了一系列推翻之前采取前苏联的会计制度,比如《关于改革企业会计制度办法的通知》、《企业会计工作改革纲要》、《会计十条》等,目的使为了能够更加方便民众了解其中的内容,但是这种做法同时也导致国内财务技术水平的大幅度下降,对我国的会计体系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会计体系因为受到其的影响,几乎没有发挥任何作用。这次会计制度方面的改革与大跃进性质类似,实际上对会计体系的建设来说是一种倒退。给原来的会计制度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再后来虽然国家也发现这次改革产生的严重后果,但是随后到来的文化大革命,因为各种制度上的原因大力打压会计体系发展。一直到70年代初,国家的会计体系才恢复到正常的发展水平。在国家采取计划经济政策之后,在1974年之后颁布了《国营企业会计工作规则》,给会计体系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这次改革,人们认识到企业会计体系的重要性,只有完整的企业会计体系,才能有效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总体而言,在上个世纪80年代之前发生的会计体系变革,都是在以计划经济体制为基础而发生的。(二)会计体系的改革与探索阶段(1978-1992年)1978年之前,我国大部分企业都是单一的所有制形式,运用的都是资金平衡会计模式。在1978年-1992年期间进行的会计体制变迁,主要是制度的繁琐与简单上进行调整,并没有改变会计体制的实质内容和框架。不同行业之间会计体制存在很大程度的差异,无法十分准确的比较企业的会计信息,因此更不能比较会计质量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这些矛盾,我国会计理论界逐渐开始积极学习并探索国内外会计理论知识和会计准则,并且开始尝试改革和探索我国的会计体制。我国在1978年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我国财政部从1979年开始重视我国企业会计制度的制定,积极参考欧美国家先进的会计准则和基本原理。1981年开始我国首次开始重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国内会计专家都开始翻译并学习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学习国际企业会计体系。我国也开始尝试整改企业会计制度,打破原本的平衡论,逐渐开始适应我国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多元化会计需求,逐步改进原本的投资主体单一化的资金形式。1985年的3月,我国财务部颁布并实施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该会计制度当中首次引入了国际上普遍的会计处理方法。在改革开放初期,虽然国内会计体系已经恢复的正常的发展水平,但是其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当时国内企业已经产生外资和合资的发展需要,但是大部分企业仍然在使用老旧的会计制度。1985年,我国根据当前国内的经济发展情况,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在保留部分原有会计制度的基础之上,重新对会计体系进行了制定,增加了企业会计科目和财务报表,这一变革成为国内与国际市场的首次杰出。在同一年,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这也称为建国以后第一步会计法则。其中对国内的会计体系进行了明确规范,并且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能够有效促进会计工作的开展,在1986年—1990年间,我国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条例》和《总会计师条例》,这也表明我国已经完全抛弃原有的会计体系,以一种崭新的面貌来迎接市场化经济环境下的会计体系发展。同时,这两部条例的颁布也在一定程度提升了我国会计师的地位,有效促进了会计行业的发展,在这一阶段,国家实现了由计划经济转变了市场经济,会计体系也得到了有效发展,但是并没有完全与国际接轨。(三)会计体系逐渐建立阶段(1992-1997年)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两条道路,分别是计划经济发展道路和市场经济发展道路,最终在十四届三中全会当中确定了我国坚持走市场经济发展道路,并且开始进行了一系列有关经济方面的改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企业改革,我国企业纷纷进行各种改革,将企业的经营权与所有权进行分离,不断完善企业会计制度等。也相对应的对企业会计改革提出对应的新要求,除了要改革外商投资企业的会计制度,还要将所有企业的会计制度都进行适当的改革,彻底改变原有单一的会计制度,对企业的多元投资主体的财务具体情况得到真实且客观的反映。在上个世纪末期,市场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国内的财务人员也得到了也国际社会接触和学习的机会,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之下,国内的会计体系也在逐渐向国际方面开始靠拢。1996年,中国会计准则已经开始借鉴和学习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内容,可以看出,当时我国会计体系和国际接轨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随着我国第一部具体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一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的颁布,中国也在不断向国际准则学习,并且完善自身的内容。随着各个会计准则的颁布,我国会计体系的架构已经基本建立完成。(四)会计体系逐渐完善的阶段(2006年至今)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渐发展,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会计体系变迁也需要满足国际化、市场化的需要,由此才能不断提高会计准则在具体实际工作过程中的地位。自2017年1月月初开始,我国上市公司就必须要按照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执行,新的会计准则的具体内容包括了一项基本准则以及三十八项具体准则。我国会计体系变迁的主要目标,会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的发展趋势而不断加重。由此中国会计体系国际化趋同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当前时代发展过程中,会计准则同体制的制定和实施能够表明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同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的趋势不断明显。(五)企业会计体系变迁的特征科学性企业会计体系变迁的历程都体现出了科学性和规范性,这里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企业会计理念的科学性。这就要求企业的管理层和领导层必须要时刻注重企业未来的发展情况,随时关注企业未来可能面临的发展机会和各种风险,关注企业的运行情况和整体效率。以上这些方面都在变迁的企业体系当中有所体现。②整体结构的科学性。会计体系包含了会计基本准则、具体准则以及应用指南三部分,在这个整体当中,不仅需要有一般指导性原则,而且还需要实际的操作性指南,会计体系的变迁除了要结合中国具体国情之外,还需要参照国际发展情况。③会计政策与会计方法的科学性。比如在新的会计准则当中导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同国际会计准则有区别的只有企业的合并处理上。全面性新会计体系当中主要包括了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以及2个应用指南,这里的具体准则中几乎涵盖了所有不同行业的全部经济业务,这些业务除了包括原本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常规业务之外,还包括经济发展而产生的各种新业务。国际趋同性会计体系变迁产生的新会计准则虽然体现出我国的特色,但是几乎所有方面都表现出同国际会计惯例趋同的情况。根据国际通用准则,新会计体系当中严格清楚的界定何为会计要素的概念,确定会计要素的基本条件,并强调企业会计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与此同时,不仅将历史成本坚持下来,而且还导入了公允价值,在会计体系当中的关键部分逐渐同国际会计规则相趋同。主体集中性我国企业会计体系变迁始终是在国家政府的领导下有秩序的进行,会计体系需不需要变迁、变迁的方向和内容是什么、怎样变迁等问题都是由我国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抉择。这种变迁的方式需要的时间最短、速度最快,并且政府部门具有一定的强制力,政府领导会计体系的变迁能够有效的减少会计准则执行过程中所需要的成本。国家政府部门在制定会计准则的时候都是从我国的经济利益出发,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民营经济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国有经济的比重逐渐下降,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由原本的政府转变到微观经济利益体,那么国家政府制定的会计准则同实际经济利益主体的需要存在不相符的可能,而且也存在同经济发展需求不符合的地方。依赖性在我国企业会计体系变迁的过程中,旧制度始终在变迁过程中具有顽固性和对新制度拥有一定的渗透性,由此才会产生十分强的依赖性,产生一连串的过渡性安排。在过渡过程中新旧两种体制会发生碰撞,产生一些矛盾,但是也能够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具有一定的依赖性。比如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两者的“双轨制”。内容局部性会计体系变迁过程中,各个组织成员必须科学合理的配置,逐渐提升、由易到难,先处理复杂急需的问题再处理简单的,然后整体进行统一协调。这样做的优点就是将企业变迁的成本分散一些,有效减轻整个变迁过程中的风险,及时根据不同领域出现的信号有效改变过渡形式。比如大部分企业会计变迁制度都是现在总公司进行试行,而后进行修订,在将其推向所有公司。内外结合性会计体系在变迁过程中始终贯彻国际化与中国特色相结合的原则, 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要努力同国际会计发展形势趋同,但是也不能够不考虑我国的特殊发展环境,争取将会计体系变迁成本降到最低,将会计实用性发挥到最高。 三、当前我国企业会计体系制度在发展中面临的挑战经济学研究专家诺斯认为:对于制度经济学而言,体系变迁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制度体系的变迁是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能够提高制度整体的运用率,是一种体系螺旋上升的过程[]。也就是说体系制度的变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的发展。从上文对会计体系变迁的研究能够发现,我国始终将注意力放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上,也始终在会计体系变迁过程中借鉴和参考国际体系制度。所以,我国会计体系变迁发展方向始终是国际化。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国外企业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我国经济市场开始呈现国际化趋势,外资企业同我国传统会计体系之间也出现过一些矛盾和分析,对我国会计体系变迁国家化趋势带来了新的挑战,表现为:(一)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不公平性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的成立是为了听取世界不同国家的建立,发达国家在其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发展中国家并没有多少话语权。当前,IASB中只有一个发展中国家,其他都是发达国家,其中英美两国就有七个国家参与其中。由此能够发现,国际会计体制制定过程中,发达国家为了确保自身利益,几乎都不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二)我国会计体系同国际会计准则存在的矛盾1、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对经济发展的监管不到位目前我国的会计体系基本都是借鉴国际会计体制来制定。然而国际会计体制都是在相对比较成熟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进行的,都是为了更好的满足世界经济市场的发展需求。对于我国会计体系变迁来说最主要的挑战就是能够结合我国目前企业发展状况。2、对于中国的经济市场环境来说,国家政府是制定会计准则的关键主体,这同IFRS的制定有着本质的区别,因为IFRS通常都是由社会协会组织制定,主要注重的是会计准则的灵活性与适用性。但是我国会计准则更加注重的是体系的统一协调,为了满足我国经济需求,这种矛盾的存在更不利于我国会计体系国际化发展。(三)国际会计体系同我国会计体系之间的技术差距对于我国会计体系变迁逐渐国际化过程中,最直接的问题就是技术之间的差距,通常表现在三个方面:1、会计人才方面的差距FASB主席认为,FASB的组成成员必须要由综合素质高、具备高才智且不会被任何利益组织所左右的会计专家构成,但是我国尚且处于发展中国家,会计专家不论是从数量还是从质量上,都赶不上发达国家。2、内容技术方面的差距IASB制定的会计体系准则已经达到了40项,但是我国现如今实行的会计准则仅有38项,从数量看差距不大,但是内容技术方面我国还需要不断提高,还有许多需要改善的地方。3、技术无形资产方面的差距IASB体系当中有关的无形资产种类高达二十三项。然而我国会计体系当中的无形资产仅仅只有十二项,在企业财务报表当中体现的无形资产只有6-7个,大部分都没有体现出来。(四)会计体系国际化变迁同成本之间的矛盾我国会计体系变迁国际化的发展趋势,通过渐进趋势让原本的会计体系和新会计制度之间的转变平稳实现,但是也会造成变迁成本不断增加,表现为:1、直接成本、构建一个新的会计体系最先需要的是组成一支专业性极强的专家团队,让专家对方案首先进行研究和探索,制定初稿,然后再进行不断的修改才能够形成最终的正式会计准则以及制度体系。会计体制的制定首先就需要很多专家的成本支出。除此之外还需要对会计体系进行推广和实施,还要对这些会计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2、间接成本具体是指在解决新旧会计体系两者之间转变过程中,出现各种矛盾所需要支付的成本。除此之外,新会计体系的实施一定会让部分人部分公司的利益受损,这时候这些利益受损者一定会运用不同方阻碍会计体制的推广。所以,就成本方面而言,倘若中国在会计体系变迁过程中不结合自身特点,将国际会计体系照搬下来,一定会在无形当中增加成本。对于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变迁而言这将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四、企业和会计人员的应对措施我国企业会计体系的变迁给我国企业和会计人员也相对应的带来更高的要求与挑战,面对如此大的挑战,会计人员可以从下面五个方面入手。(一)强化会计理论知识学习,提高会计专业技术水平会计体系变迁前与会计体系变迁后两者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并且变迁后的会计体系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全面,而且还包括许多高难度的内容,例如计税基础和公允价值等。所以,财务会计人员必须要强化自身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会计专业技术水平,系统学习会计内容深入了解会计实质。首先,会计人员应该对变迁后的会计体系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在对变迁后的会计体系整体结构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要同原来的会计体系区分好,仔细认真学习,不断掌握新的理论知识。其次,会计人员还应该加强自身对重点、难点会计准则的学习力度,将学习层次不断深入。总而言之,会计人员为了应对会计体系的变迁要尽早熟悉会计准则的内容和要求,尽早做好规划和安排,将新旧会计体系做好衔接。(二)深化会计职能,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变迁后的会计体系除了完整的涵盖了现行的《企业会计制度》当中所有的核算职能,而且还包括财务管理预测、分析以及管理等多项职能,实现会计职能的重大转变。所以,传统形式下的会计核算职能和反映职能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经济的发展需求,会计人员不仅仅要对企业的会计经济业务进行简单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还应该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简单的估计预测和分析,为企业的管理人进行经济决策提供理论依据,逐步实现财务会计由核算形式发展向管理形式,逐步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经济业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如此一来才能够有效的提高会计信息的整体质量,保护企业投资人、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对实现企业价值具有决定性作用。所以,企业会计人员除了要强化会计准则的学习,还要逐渐提高财务管理的能力。(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会计理念企业会计体系的变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企业的竞争力,不断推动我国经济步入全球化进程中,与之相随的就是会计理念的不断更新,旧会计理念将逐渐消失在经济领域。所以,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会计专业人员要贯彻与时俱进的思想,逐步实现理念的转变。身为企业会计人员必须时刻理解会计理念深层次的含义。新会计准则的实行不仅只是核算原则和会计科目的转变,而且也是会计人员对企业管理层提出了哪些要求。(四)加强自身职业判断力,开创新思维会计体系变迁过程中能够发现社会逐渐将关注的焦点放在专业判断上,重视会计领域当中的所有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会计体系变迁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维护会计信息发布者和使用者之间的互动,为了更好的提高企业会计工作的效率。会计人员应该舍弃传统会计思维方式,开创新思维,用新的观念和方法来强化自身工作的判断力,解决企业经济业务当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会计人员在处理日常经济业务中必须了解哪些业务和决定可以自主判断,哪些不能够自主判断需要层层上报,与此同时,会计工作人员还应该积极学习和讨论国际会计准则,结合我国当前的会计环境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与判断,促使会计信息不断完善和成熟。(五)诚实守信,遵纪守法会计职业道德是规范会计行为的重要法宝,会计职业道德的存在能够有效的调整会计人员同企业、社会以及其他利益集团之间的社会规范。因为新会计准则在披露和计量等方面都普遍增加了,所以对于会计信息必须要谨慎,这也代表了企业会计人员具有越来越多的会计选择权。与此同时,变迁以后的会计体系还有针对性的简化了会计处理的方法,给企业会计人员很大部分展现自身能力的空间。结论对于国际会计准则的相关制定,我国始终没有多少话语权。所以,我国必须要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提高国家经济整体发展水平,提高国家综合国力。而且还应该积极学习国际先进的会计知识,培养专业的会计人才留住人才,才能使中国在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中占据一定的地位,提高我国对国际会计准则的影响力。参考文献[1]官银,武佩剑,杨栋 我国管理会计研究回溯与热点——基于CSSCI1998—2018来源期刊的知识图谱分析[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1(06):83-[2]綦好东,彭睿,苏琪琪,朱炜 会计与国有企业制度协同发展改革70年:基于信息和权力视角的考察[J] 会计研究,2019(11):12-[3]张燕燕 国有企业管理会计应用的变迁与展望[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22):131-[4]白万成 管理会计助力政策性银行精细化运营[J] 青海金融,2019(12):61-[5]颉茂华,王娇,张婧鑫,袁岚 管理会计学40年:研究主题、方法和理论应用的可视化分析[J]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20,22(01):51-[6]冯巧根 对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应用指引的解读[J] 财会月刊,2019(01):7-[7]谢晖颖,卢德湖 关于新常态下我国管理会计理论和应用的研究[J] 市场论坛,2019(01):13-[8]李国柱,刘彦良 高等教育成本核算制度变迁与改革建议[J] 会计之友,2019(05):110-[9]刘秀华,蒋彦红 浅谈大数据下企业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J] 商场现代化,2019(01):129-[10]冯巧根 管理会计的理论框架及发展方向[J]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0(02):38-[11]于素月,隋敏 基于会计准则实施的业绩评价与激励问题研究[J] 山东社会科学,2019(04):143-[12]徐玉德,俞盛新,徐菲菲 国有企业管理会计应用变迁及展望[J] 会计之友,2019(12):12-[13]脱小杰 战略导向型预算管理的思考[J] 山西财税,2019(07):40-[14]尹启华 政府会计准则的理论结构及其治理功能研究[J] 中国注册会计师,2019(06):76-[15]董火鲜 管理会计的变迁管理与创新研究[J] 老字号品牌营销,2019(02):37-[16]柯剑,刘丽,杨忠强 金融工具准则修订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J] 商业会计,2019(15):24-[17]周鲜华,谷超 新中国70年企业会计制度变革与实务创新发展[J] 会计之友,2019(20):153-[18]赵金燕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J] 财会学习,2019(26):131+[19]陈辉,杨宗翰,张帆,陈晓梅 基于CGMA管理会计视角的财务管理人才能力培养体系研究[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18):75-[20]许敏,董佳慧 高校管理会计的历史演进及其发展特征[J] 会计之友,2019(24):124-[21]崔粉红 管理会计在房地产企业中的作用及应用思考[J] 商讯,2019(30):

安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电子版

你好 你的文章要是很好很好的话 最权威得nature和science 祝你好运……

都是相对应的,大学教师发论文最低也要发国家级的,中国科教创新导刊,还有时代教育,有些杂志就不收中小学的文章。大学学后关键是评什么,学校要求发什么级别的期刊。

1、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个性与社会心理学杂志--- 美国2、 Psychological bulletin心理学公报 --- 美国3 、Psychological review心理学评论--- 美国4 、Behavioral & brain sciences行为与大脑科学 --- 英国5、 Psychological reports心理学报告--- 美国

纵横十六国,悠悠南北朝,南明痛史,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大秦帝国,战国说客双雄,两宋风云,纠结不清的正史:竹林七贤,谁谋杀了大唐,唐玄宗的真相,万历王朝之血色帝国。没看过的,绝不乱写。暂时想起这么多。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