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投稿要求格式

发布时间: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投稿要求格式

投稿方式简便,发稿直接通过自己的编辑部,不是代发,没有中间环节,不错的一个投稿网站。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华厦医学、右江医学院学报、右江医学、医学文摘,等等。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属于中文核心期刊。《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系南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创刊于原名《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改现刊名。国内外公开发行,双月刊,每期160页。该刊立足学术前沿,崇尚理论创新,重视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研究,着力学科建设;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关注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追踪国际学术发展潮流,勇于开拓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等研究领域;支持学术争鸣,旨在通过不同观点、不同流派的思想交锋获取真知;倡导潜心钻研、独立思考、实事求是、厚积薄发的严谨学风,拒绝学术赝品与泡沫。本刊设有“哲学研究”、“长三角发展论坛”、“政治·法学研究”、“社会学研究”、“文学研究”、“语言学研究”、“历史·文化研究”、“艺术研究”、“经济与管理”、“教育学·心理学研究”、“江海人物研究”、“新闻与传播”等栏目,其中“哲学研究”为重点栏目,“长三角发展论坛”、“江海人物研究”为特色栏目。现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人大复印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江苏期刊方阵优秀期刊”。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投稿方式要求

1、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民道德信仰研究》)。2、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魅力及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在研。3、主持江苏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江苏省思想政治状况研究》。4、主持江苏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共产党人精神追求研究》,在研。5、主持江苏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个体道德信仰论》(C3-033)。6、主持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道德需要论纲》7、主持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社会转型时期青少年道德信仰的培育》 1、黄明理:《婚恋道德:固守与突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2、侯惠勤、姜迎春黄明理:《冲突与整合: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3、黄明理、徐贵权编著:《伦理学原理新论》,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4、黄明理:《社会主义道德信仰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5、王家云、黄明理、邵广侠:《周恩来精神》,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6、黄明理:《公民道德信仰理论及实证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黄明理:《关于个人与集体、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的辩证关系——读<德意志意识形态>》,黄明理:《淮阴师专学报》1993年第3期;2、黄明理、蒋建民:《简析重义轻利的传统义利观》,《南通师专学报》1994年第2期;3、黄明理:《论道德对个体的意义》,《淮阴师专学报》1994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全文复印,《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摘登;4、黄明理:《个体道德需要的含义及其特征──道德研究的新视角》,《淮阴师专学报》1995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全文复印,《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摘登;5、黄明理、周志军:《关于道德需要之根据问题的历史探微》,《淮阴师专学报》1996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全文复印,《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摘登;6、黄明理:《从人性看人的道德需要》,《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7、黄明理:《道德赏罚:道德生活的急切呼唤》,《道德与文明》1997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全文复印;8、黄明理:《论道德的双重意义》,《学术月刊》1997年第7期;9、黄明理、张秀芳:《简论个体道德需要培养的客观条件》,《盐城师专学报》1997年第3期;10、黄明理:《论道德真理》,《淮阴师专学报》1997年第2期;11、黄明理:《杜威论道德与人性》,《学海》1998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全文复印;12、黄明理:《周恩来:中华民族道德理想的范型》,《淮阴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文播送;13、黄明理、张超:《试论中华传统女德及其现代意义》,《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5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摘登;14、黄明理、陈鸿秀:《道德之理与人的道德之需--个体道德需要论纲》,《淮阴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15、黄明理、王家云:《淮、宿、连初中政治教师状况调查及建议》,《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16、黄明理:《经济人的伦理精神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2期;17、黄明理:《论初中政治教师职业道德的新构建》,《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18、张超、黄明理:《周恩来与邓小平经济伦理观比较》,《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19、黄明理:《马克思关于资本的伦理价值辩证》,《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1期;20、黄明理:《道德信仰研究综述》,《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21、黄明理、余小江:《论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主体向度》,《学海》2002年第4期;22、黄明理、侯小硕:《对市场经济与伦理精神二元背离的哲学思考》,《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23、黄明理、刘莉:《对网恋的伦理思考》,《枣庄师专学报》2002年第1期;24、黄明理、宣云凤:《新<婚姻法>的伦理精神取向解读》,《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25、黄明理:《析市场经济与伦理精神不能自发统一的原因》,《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26、黄明理:《最大多数人利益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根本价值标准》,《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2期;27、黄明理、丁妍:《道德信仰危机的成因及其克服》,《伦理学研究》2003年2期;27、黄明理:《试论儒家道德信仰的根据》,《东南大学学报》2003年5期,第58-61页;28、黄明理:《在超越传统中构筑现代诚信理念》,《南京大学学报》2003年3期;29、黄明理:《论道德与个人幸福的内在统一性》,《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6期;30、黄明理:《论文化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性》,《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6期;31、侯惠勤、杨亚军、黄明理:《关于“四信”问题的调查分析——基本群众的“四信”状况》,《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全文复印;32、刘俊、余小江、黄明理:《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求实》2003年第12期;33、黄明理、姜迎春、丁妍:《全国价值信仰与公民道德建设高级论坛综述》2003年第4期;34、郑勇、黄明理:《论文化多样化与意识形态一元性的辩证统一》,《求实》2003年第6期;35、黄明理:《最大多数人利益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根本价值标准》,《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36、黄明理:《宗教的道德信仰资源探析—由宗教道德擢升为道德宗教》,《学术月刊》2004年9期;37、黄明理、李德友:《论道德信仰及其意义》,《教学与研究》2004年8期,;38、黄明理:《两种不同类型的道德信仰危机辨识》,《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3期;39、黄明理:《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不彻底性的症候及原因》,《探索与争鸣》2004年3期;40、刘俊、黄明理、余小江:《物质利益原动力论:当代我国价值观的新理念》,《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12期;41、黄明理、宣云凤:《公德、私德及道德危机》,《枣庄师专学报》,2004年第1期;42、黄明理:《大众文化的功能辩证及其人文提升》,《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43、黄明理、管爱华:《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道德信仰》,《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年第9期;44、黄明理:《道德信仰论纲》,《江海学刊》2005年1期;45、黄明理:《由“公民道德”看当代伦理话语转换及其意义》,《道德与文明》2005年2期;46、黄明理:《在当今中国为合理个人主义正名并无可能—与黄显中同志<个人主义与市民社会>一文商榷》,《伦理学研究》2005年2期;47、黄明理:《论伦理学研究视角的创造性转换》,《学海》2005年第5期;48、黄明理:《道德的层次性:辩证维度中的道德》,《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2期;49、黄明理、颜长清、余小江:《论未成年人道德信仰的培育》,《南昌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50、黄明理、徐明德:《当代我国公民道德信仰的特点与信仰危机辨识》,《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51、黄明理:《市民社会伦理与国家伦理何以分离--兼与张博颖同志商榷》,《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52、黄明理、颜长清、余小江:《对“以德治”诘问之释疑--兼论法治与德治并举之必然》,《求实》2005年第11期;53、黄明理:《道德何以可能和有效之追问》,《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54、徐明德、黄明理:《论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本质区别》,《理论导报》2005年第12期;55、徐明德、熊建圩、黄明理:《信仰的含义及特征》,《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56、黄明理:《论集体主义的基本内涵和重要依据》,《江西财经大学》,2005年第6期;57、黄明理、徐贵权:《论周恩来的精神魅力》,《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年第2期;58、黄明理、侯惠勤:《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及其对道德信仰的意义》,《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研究》2006年第6期转载;59、徐贵权、黄明理:《论公民道德信仰养成机制的构建》,2006年第6期;管爱华、黄明理《公民社会与公民道德信仰》,《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60、黄明理:《道德因果律之社会基础》,《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年4期;61、黄明理:《对普遍伦理质疑的质疑》,《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4期;62、黄明理、张书:《当代公民道德信仰状况分析》,《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7年5期;63、丁妍、黄明理:《青少年学生的道德信仰危机、成因及对策》,《科学大众》,2007年1期;64、黄明理、吴丹:《对职业道德信仰状况的调查分析——以江苏为例的抽样调查》,《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65、黄明理:《论人性之善及其彰显限度——由汶川大地震引发的人伦思考》,《伦理学研究》2008年5期;66、黄明理、宣云凤:《当前我国公民社会公德信仰状况研究——以江苏为例的抽样调查分析》,《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4期;67、黄明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魅力》,《学海》2008年3期;(24)黄明理:《善恶因果律的现代转换——道德信仰构建的关键概念》,《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3期,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2008年第7期全文转载;68、黄明理:《论“周恩来精神”提出的依据》,《毛泽东思想研究》2008年1期;69、黄明理、张秀芹:《论马克思的人性观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2期;70、黄明理、刘小华:《论制约马克思主义掌握群众的因素》,《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3期;71、黄明理、陈奎庆:《论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魅力及张显路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年12期;72、王集权、黄明理、罗高峰:《当代公民婚姻道德观状况实证研究——基于对江苏省的调查》,《道德与文明》,2008年第5期;73、蔡玉莲、黄明理:《青年时期邓颖超婚恋自由信仰及其启示》,《南昌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74、黄明理:《马克思人性论思想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5期;75、黄明理、刘小华、张秀芹: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诚信信仰危机及其克服,《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年第3期;76、黄明理:辩证维度中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3期;77、黄明理、傅欣:《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怀疑论之回应——兼解读<共产党宣言>两个重要论断》,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年3期;78、黄明理、赵政委、戴锐:《论马克思主义的魅力与其大众化的内在逻辑》,《河海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年3期;79、陈奎庆、黄明理:《马克思主义哲学魅力弱化之反思——兼论哲学去意识形态化倾向》,《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10期;80、王集权、黄明理:《论以人为本的语境和功能边界——基于道德价值维度的反思》,《道德与文明》,2009年第6期;81、黄明理、刘维兰:《马克思主义哲学去意识形态化倾向之反思》,《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82、黄明理、张秀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制约因素的认识论分析,《齐鲁学刊》,2010年第2期;83、黄明理、谈育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性的当代反思》,《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10年4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0年5期摘登;84、王集权、黄明理:论眼界与境界对社会制度评价的影响,《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年9期;85、张秀芹、黄明理:《意识形态的“泛化”、“非化”和“再化”的历史反思及其启示》,《求实》2010年3期;86、黄明理、宣云凤、窦富吉:《试论当前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0年5期;87、黄明理、周晶:《论主体论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眼界与境界》,《河海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88、黄明理、陈悦:《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历史演进及其启示》,《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1年2期,人大复印资料《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2011年7期转载;89、黄明理、王玉萍:《当代意识形态的问题与解题--读侯惠勤《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与当代中国》,《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年10期;90、刘维兰、黄明理:《马克思劳动发展逻辑及对资本主义批判与超越》,《求索》,2011年10期;91、张春、黄明理:《中西方道德信仰传统的差异性论纲》,《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92、黄明理、吕林:《泛道德化批判论析》,《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年第12期,《新华文摘》2013年第9期摘登,《北京日报》2013年2月25日理论周刊摘登;93、黄明理、杨成敏:《抽象的人与人的抽象:马克思人性观与时俱进的创新》,《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94、黄明理、徐青:《论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自觉与理论自信》,《理论探讨》2012年第6期;95、徐之顺、姚润皋、黄明理:《论新时期宣传思想文化主战线、主阵地、主力军的战略地位》,《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2年第6期;96、黄明理:《论“八荣八耻”荣辱观的伦理创新意义》,《群众》,2012年第6期;97、杨斌、黄明理:《马克思主义观研究综述》(上),《河海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98、杨斌、黄明理:《马克思主义观研究综述》(下),《河海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99、李映红、黄明理:《论河流的主体性及其内在价值——兼论互主体性的河流伦理》,《道德与文明》,2012年第1期;100、黄明理、力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自信与信仰研究》,《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101、黄明理、杨斌:《马克思主义批判观与泛道德化批判的反思》,《南京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3年5期摘登,人大、复印资料《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2013年10期复印;102、黄明理、曹天航:《论道德回报与道德回应》,《江海学刊》2013年第3期。

7345-0001 昂智慧(Ang Zhihui):纸做的世界也是真实的: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和她的确获奖作品《盲杀手》/文艺报/2001-1-9-7345-0002李杨 (Li Yang): 对纯朴和善良的呼唤:玛格丽特·埃德森的获奖作《睿智》/外国文学动态/2000(4)--20-7345Y 美国小说家:A (译文部分)7345Y--0001 [日]汤川秀树著,陈德文(Chen Dewen)译:回忆爱因斯坦先生/200096)--7345Y-0002 [美]奥罗斯科著,高兴(Gao Xing)译:介绍[美] 奥罗斯科著,高兴译/文学世界/2000(1)-72-7345Y--0003 [美]奥茨著,汪静(Wang Jing)译:短篇小说两篇/世界文学/2000(2)--200-1 弗兰纳里·奥康纳1-0001 傅景川(Fu Jingchuan):美国南方“圣经地带”怪诞的灵魂写手:论奥康纳和她的小说/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5)--81-1-0002 葛朝霞(Ge Zhaoxia):弗兰纳里·奥康纳与《善良的乡下人》/南都学坛/2000,20(4)--52-2 舍伍德·安德森2-0001 封一函(Feng Yihan):安德森《林中之死》的元小说特征/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23(9)--79-2-0002 杨金才(Yang Jincai):美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两位旗手:舍伍德·安德森与威拉·凯瑟/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0,16(1)-17-7345.4 爱略特4--0001 何宁(He Nin):T·S·艾略特的美国性/当代外国文学/2000(2)--120-4--0002吴玲英(Wu Lingying):从“意像”统计和分析看艾略特诗歌的风格特点/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4)--58-4--0003吴晓妮(Wu Xiaoni):T·S·艾略特的诗剧理想与实践/戏剧艺术/2000(2)--60-5--0004 张跃军(Zhang Yuejun):文学的整体性:读《走向〈四个四重性〉:T·S·艾略特的诗歌艺术研究》/外国文学/2000(1)--92-4Y 爱略特(译文部分)4Y-0001 [美]艾略特著,侯晶晶(Hou Jingjing):《荒原》用典辩[艾略特]/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0,22(3)--74-7346 美国小说家:B7346--0001 巴宇特(Ba Yute):另类的私空间:[《我们这群怪物:我的波西米亚的美国》]万象/2000,2(9)--102-7346-0002 罗贻荣(Luo Yirong):解剖《简单的真相》[戴维·鲍尔达奇]/译林/2000(5)--206-7346-0003王卫东(Wang Weidong):约翰·巴斯小说写作方法论初探/南通师范学院学报/2000,16(3)-49-7346--0004王一方(Wing Yifang):贝塔朗菲:隐匿中的奇才:[《 隐匿中的奇才》]/ 中华读书报/2000-4-12-7346-0005王艳娥(Wang Yane):寓深刻于简洁,寓严肃于诙谐:评析安布鲁斯·贝尔斯的代表作《一个失踪的士兵》/绥化师专学报/2000,20(1)--56-7346-0006 詹良甫(Zhan Liangfu)、柏会力(Bo Huili):《山顶骑手》解读:[安莫·比尔斯]/洛阳大学学报/2000,15(3)--53-7346Y 美国小说家:B(译文部分):7346Y--0001 金星(Jin Xing)编译:阅读未来:浅谈著名科幻作家格蕾格·柏格的创作/中华读书报/2000-9-13-7346Y--0002 [美]贝雷特著,汪静(Wang Jing)译:山柳菊的习性/上海文学/2000(9)-41-3 索尔·贝娄3--0001 傅勇(Fu Yong):赫索格与神话精神/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0,16(2)--21-3-0002何月涛(He Yuetao):赫索格悲剧探困:[索尔·贝娄]/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0,13(5)--49-3-0003张弘(Zhang Hong):论贝娄小说的艺术特色/北方论丛/2000(5)-78-3--0004张钧(Zhang Jun)、 殷耀(Yin Yao):人物形象与作者主观精神的外化:从摩西·赫索格透视贝娄对社会与人生的探索/东北师大学报/2000(3)--64-3-0005张群(Zhang Qun):从塞林格、贝娄等作家的小说看后现代主义的演变/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9,15(4)--5-7348 美国小说家:D7348-0001 张一(Zhang Yi)编译:现代意识下的城镇印象:浅谈美国当代小说家汤姆·德鲁里的创作/中华读书报/2000-6-14-7348--0002中华读书报编辑:创作在葡萄园的女性:芭芭拉·德林斯基/中华读书报/2000-6-14-7348Y 美国小说家:D(译文部分)7348Y--0001 多德著,汪静(Wang Jing)译:目前为止,你还无法想象:短篇小说/上海文学/2000(3)--33-7348Y-0002 [美]霍华德著,杨向荣(Yang Xiangrong)译:唐·迪利洛访谈录/外国文艺/2000(6)-238-7348Y--0003 [美]多伊特曼著,姚媛(Yao Yuan)译:清道夫:长篇小说/译林/2000(1)-5-7348Y-0004 张凤娟(Zhang Fengjuan)等编译:莉塔·多佛访谈录/外国文学动态/2000(2)-27-1 德莱塞,T1-0001 班光语(Ban Guangyu):用笔勾勒出的图画:Theodore Dreiser Nigger Jeff赏析/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5(2)--45-1--0002李文星(Li Wenxing):从《嘉莉妹妹》和《珍妮姑娘》看德莱塞哲学思想的变迁/许昌师专学报/2000,19(3)--85-1-0003 潘庆舲(Pan Qingling):悠悠百年话嘉丽:纪念《嘉丽妹妹》问世一百周年/上海大学学报/2000,7(4)--29-1-0004 吴芳(Wu Fang):评《嘉莉妹妹》中的自然主义道德观:[西奥多德莱塞]/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0,17(3)--48-1-0005 徐拯民(Xu Zhengmin):命运灵魂生命力:论《珍妮姑娘》中的女主人公形象/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2)--48-1 爱默生, RW(Ralph Waldo Emerson)7349--0001赵纬(Zhao Wei):论爱默生《论自助》中的超验主义/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0,16(2)--5-7,

罗伯特•波拉尼奥《2666》赫尔塔·米勒《一只苍蝇飞过半个森林》(2003年)、《我携带我所拥有的一切》(2009)、《国王鞠躬并屠杀》(2003)、《发鬓间住着一位女士》(2002)英国小说家哈尼夫·库雷西《母亲的春天》(The Mother,2003)和《末路爱神》(Venus,2006)秘鲁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长篇小说《公羊的节日》(又译《元首的幽会》2000)、《天堂的另一个街角》(2003)、《坏女孩的恶作剧》(2006)和《凯尔特人之梦》(2010)等。

阿富汗作家,胡塞尼《追风筝的人》(相信你听过)还有《灿烂千阳》(我喜欢的作家)罗马尼亚作家诺曼 马内啊《黑信封》和《流氓的归来》国内的读者或许没有几个人认识这个叫做诺曼·马内阿的罗马尼亚文学家,不过有了《流氓的归来》,你就可以认真的了解这个东欧的文学家了,实际上《流氓的归来》是诺曼·马内阿的一部自传。当我们看到东欧的文学作品时,总会起流亡这个词,而诺曼·马内阿也不例外,他也是一个流亡者,但他最终还是又回到了罗马尼亚,这也是他的幸运吧!诺曼·马内阿也是纳粹集中营中的幸存者,这一点与匈牙利的凯尔泰斯·伊姆莱有相同的经历,只是两人的风格却完全不一样。国内第一次译介诺曼·马内阿的作品,美中不足的是,翻译的作品是从英文翻译的,而不是从诺曼·马内阿的母语罗马尼亚翻译的。除了《流氓的归来》之外,国内还出版了他的长篇小说《黑信封》和评论集《论小丑——独裁者与艺术家》。村上村树的《海边的卡夫卡》2002《大教堂》,[美国]雷蒙德·卡佛著晚来总比没有来的好,虽然卡佛的作品在年底才来到,但是他还是来了,这一年如此好的外国文学作品总不至于是零。卡佛的笔下,我们看到的不只是卡佛时代美国的最底层人民的生活,或许还能够看到我们自己的影子,即使我们是生活在远离美国的中国。当然,卡佛的笔下,更多的是充满着温情充满着爱。2008年的冬天,因为有了《大教堂》,所以我们不再感觉寒冷。《万有引力之虹》,[美国]托马斯·品钦著2008年9月出版。该来的总是会来,神秘的品钦终于又一次出现在了我们的面前,而更加神秘的《万有引力之虹》也终于完整的来了。一部小说,内容涉及到现代物理学、火箭工程学、热力学、高等数学、性心理学、变态心理学、……这究竟是一部小说还是一部百科全书?你可以把他看成是一部百科全书,但他更加是一部小说,是一部实实在在的小说。二十世纪的文学界,上半叶因为有了《尤利西斯》而整个文坛随之被轰动,而下半叶里的《万有引力之虹》则具有相同的效应。《尤利西斯》在中国的出版比在西方出版晚了七十年,这也多亏了一个叫李景端的人,是他让《尤利西斯》走进了中国读者的视野,当然还有萧乾和文洁若二老的精心翻译;《万有引力之虹》则晚来了35年,这一次还是多亏了那个叫李景端的人,当然也少不了张、黄二人的辛苦耕耘。喜欢外国文学作品的朋友们,拥有了《万有引力之虹》之后,2009年都不用再读其它的作品了,有了这本书已足够。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投稿要求

祥见此处!

《湘楚文化与湖南文学的地域风情》,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改革大学语文教学体系,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株洲师专学报,2001年第1期;《湖南应当提倡“湘楚文化”》,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湘楚文化与湖南文学的承继创新》,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新时期戏剧探索的成就与困顿》,南通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确立报告文学的独立品格》,文学报,2002年9月26日;《湘楚文化与湖南文学的品格个性》,中国文学研究,2002年第4期;《新世纪中国文学的艰难选择与神圣使》,《湖南当代文学评论选》,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年;《寻找当代知识分子的价值依托》,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为现代主义正义》,理论与创作,2003年第3期;《外国文学与当代文学湘军》,东方丛刊,2003年第2辑;《湘楚文化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内涵》,求索,2004年第3期;《湘楚文化与湖南文学的叙事立场》,湘潭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别样的生活背景,别样的文化风情:评读〈乡土的背景〉》,船山学刊,2004年第4期;《湘楚文化所蕴含的道德人格内涵》,文史博览(理论版),2005年第2期;《西方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特色”中变形》,燕京学术,2005年第12期;《恢弘而绚丽的命运交响乐:〈无字〉的叙事艺术》,中国文学研究,2006年第2期;《叩问人生价值感受人生烦恼:〈烦恼人生〉的叙事方式》,理论与创作,2006年第2期;《揭幕之勇:评长篇小说〈另一半的灵魂〉》,学术前沿,2006年第4期;《由“聚焦”走向“广角”的报告文学》,《中国新时期报告文学研究资料》,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生命长卷的绵延:近五年中篇小说中的农村女性形象》,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九叶诗派的日常语言建构》,理论与创作,2006年第6期;《颠覆与消解的历史言说:新历史小说创作特征论》,中国文学研究,2007年第2期;《韩寒小说的叙事艺术》,学术前沿,2007年第8期;《试论〈暗示〉中的生命观》,作家,2008年第9期;《电视散文生存的叙事策略》,湖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湘楚文化辉映下的湖南广电产业》,文史博览,2009年第8期;《宗教文化与20世纪中国文学》,文史博览,2010年第6期;《20世纪政治小说的生存语境与书写情态》,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投稿要求格式

本刊来稿应为尚未公开发表的文章,文责自负,请勿一稿多投。在不违背作者基本观点的基础上,本刊编辑部对录用稿件有权作技术性加工和文字性修改,不同意者请在来稿时说明;未刊登的稿件,原则上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投稿3个月未接到本刊通知者,可自行处理稿件。1、文稿应资料可靠、数据准确、具有创造性、科学性、实用性。应立论新颖、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文责自负(严禁抄袭),文字要精炼。2、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列应在投稿时确定。作者姓名、单位、详细地址及邮政编码务必写清楚,多作者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接录稿通知后不再改动。3、论文格式一般要包括:题目、作者及单位、邮编、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

《金色年华》杂志理论创新版征稿启事一、 杂志介绍《金色年华》杂志是共青团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主管主办的省级优秀期刊,创办于1985年,至今已有23年的办刊历史。胡锦涛总书记为本刊题词:“激励引导青年,在金色的年华里为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建功立业”。 《金色年华》杂志国内统一刊号为:CN45-1026/C,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3-3599,邮发代号:48-60,全国公开发行。《金色年华》杂志理论创新版,大16开本,每月28日出版,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龙源期刊网收录期刊。 《金色年华》杂志理论创新版为社科综合性刊物,主要刊登教育、教学、文艺、管理、经济等术论文,突出学术性和创新性。读者和作者以政府部门行政管理人员、社会科学研究人员、高校教师及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为主,主要面向政府管理部门,学术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发行。本刊内容丰富、印制精美、编排规范,是广大作者发表论文的理想刊物。二、 栏目设置理论创新 青年研究 公共管理 教育科学 法学研究 哲学研究 文化探索 经营管理 经济金融 文学艺术 新闻传播 历史民俗三、 投稿须知1.来稿要求论点鲜明、论据充分,有一定创新性,篇幅在4000-8000字为宜。 2.本刊实行无纸化办公,投稿请通过电子邮件发至本刊投稿信箱。 3.来稿必复,编辑部通过电子邮件通知审稿情况,15日未见通知可自行处理。 4.编辑部审稿坚持 “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实行“三审三较”制度。 5.投稿请在文章或邮件中注明作者简介和详细联系方式。四、 联系方式 地址:广西南宁市古城路4号 邮编:530022 投稿信箱: 工作QQ:906039139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投稿要求格式

文章标题:一般不超过300个汉字以内,必要时可以加副标题,最好并译成英文。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题目下面均应写作者姓名,姓名下面写单位名称(一、二级单位)、所在城市(不是省会的城市前必须加省名)、邮编,不同单位的多位作者应以序号分别列出上述信息。提要:用第三人称写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语,100-200字为宜。关键词:3-5个,以分号相隔。正文标题:内容应简洁、明了,层次不宜过多,层次序号为一、(一)、1、(1),层次少时可依次选序号。正文文字:一般不超过1万字,用A4纸打印,正文用5号宋体。数字用法:执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凡公元纪年、年代、年、月、日、时刻、各种记数与计量等均采用阿拉伯数字;夏历、清代及其以前纪年、星期几、数字作为语素构成的定型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临近两数字并列连用的概略语等用汉字数字。图表:文中尽量少用图表,必须使用时,应简洁、明了,少占篇幅,图表均采用黑色线条,分别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应有简明表题(表上)、图题(图下),表中数字应注明资料来源。注释:是对文章某一特定内容的解释或说明,其序号为①②③……,注释文字与标点应与正文一致,注释置于文尾,参考文献之前。参考文献:是对引文作者、作品、出处、版本等情况的说明,文中用序号标出,详细引文情况按顺序排列文尾。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普通图书[M],会议论文[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汇编[G],档案[B],古籍[O],参考工具[K]。基金资助:获得国家基金资助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文章请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按项目证明文字材料标示清楚。作者简介: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月-),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现供职单位全称及职称、学位,研究方向。其他:请勿一稿两投,并请自留原稿,本刊概不退稿,投寄稿件后,等待审查。审查通过编辑部会通知您一般杂志社审核时间是1-3个月:如果要是到我中心给你论文代发请详细看。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是由渭南师范学院主办、陕西省教育厅主管,经陕西省新闻出版局、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理论刊物。《渭南师范学院学报》曾荣获“陕西省高校优秀学术性期刊一等奖”、“首届、第二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等荣誉称号。主要发表渭南师范学院及兄弟院校、科研单位人员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以达到沟通、交流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目的。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009-5128,国内统一刊号为:CN61-1372/G4,双月刊,综合版。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