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福建中医药杂志投稿字体要求

发布时间:

福建中医药杂志投稿字体要求

中国中医药科技杂志社投稿须知: 文题:题名应简洁、确切、醒目,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中文题名一般18个汉字以内;英文题名一般不超过10个实词,第1个字母大写,其余小写(专有词首字母大写),定冠词“the”省略;一般不使用副题名。 作者及其单位:作者一般不超过12名,作者姓名及排序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更动。作者单位(使用全称,以单位介绍信公章名称为准,具体至院系、科室,地区、邮编)加圆括号另列于作者姓名下,不同单位作者右上方加数字上标,以示区别,不同单位以分号分隔。指定通讯作者,并补充通讯作者详细联系方式(包括具体地址、邮编、固定电话、传真、E-mail等)脚注于文题页。指导者加圆括号列于作者姓名旁,其他要求同作者。 摘要、关键词及基金资助:所有来稿应附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中文摘要200-300字,列于关键词、正文前;英文摘要150个实词左右,内容与中文摘要对应。摘要按照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段格式撰写;指示性摘要(200字左右)可除外。英文摘要亦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姓在前大写,名连成一词,加英文连字符,不缩写)、单位名称(按统一公布名称),作者名应全部列出,其他格式同中文要求,英文作者和单位应与中文对应。关键词:所有栏目应附关键词3-8个,且英文关键词应与中文对应。西医学尽量使用最新版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交流中心编译的《中文医学主题词表(CMeSH)》中的汉译名,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CMeSH还原为全称,如与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医学名词》(科学出版社,1989年及以后各版)矛盾,以后者为准;中医药学使用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情报研究所《中医药学主题词表》。中医药词语英文翻译参考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中医药名词》(科学出版社,2005年),以意译、直译相结合,中医药专有词汇建议音译。基金资助要求中英文对照,请查找原始英文。 引言(或绪论):应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可简要介绍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国(内)外未曾报道”应写“作者未见文献报道”。 正文:一般论文不强调统一格式,临床和实验研究类文稿内容格式宜有共性,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真切,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一级标题用黑体,二级以下标题用“”、“1”、“1”等标注。 结论:应准确、完整、精练。如果不能导出应有的结论,也可进行必要的讨论。可以在结论或讨论中提出建议、研究设想、改进意见、尚待解决的问题等。 科技名词术语:使用1989年以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医学名词》、《中医药名词》和医学相关学科的名词,暂未审定公布者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写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医药词语全文应统一。使用英文缩略语,文内首次出现时,应先注明中文全称,括号内注明英文全称及缩略语。中药一药一名,不可连写,使用药典名称或常用名,一药多名者,文稿中应统一;如属引用医籍内容,可按原书所用;地方药应加以注释。西药中文名称应按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药名词典》中的化学名,可在括号内标注商品名。草药注明拉丁学名。中医古籍使用全名,如文章内容需要,可标注相关版本信息。 图表、数字及计量单位:图表要求少而精,病理照片应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表格编排采用“三线式”,每幅图表冠有图题或表题,表内同一指标的有效位数应一致。正确使用阿拉伯数字及中文数字。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按照GB 3100-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GB 3101-93(《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具体可参阅《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中华医学会杂志社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 符号和缩略词:数字公式、计算式和化学方程式、分子式等均应用符号书写,可另注明所用文种(如拉丁文、希腊文、日文)、字体(正斜体、大小写)和形式(上下角标)等。统计学符号按GB 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 参考文献:必须是作者亲自阅读的、对本文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正式文献,以近期发表文献为主,内部资料、文摘、转载、保密资料、未发表论文等不得作为参考文献引用。本刊不再受理无参考文献的文章。

稿件要求1 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论点明确、资料真实、文字精炼、层次清楚、数据准确。论著、综述一般不超过6000字,其他文章不超过3000字。2 文题:力求简明确切、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不超过20字(附英文文题)3 摘要:论著须附中、英文摘要,中英文摘要内容要包含摘要的四个要素,即目的、方法、结果、结论。中文摘要200字左右,英文摘要400个实词左右。4 关键词:标引3-6个关键词(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5 专业术语及符号:以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的名词为准,未公布者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1995年版药典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药名词汇》中的名称。缩略语应在首次出现时,用括号注明全名。6 计量单位:实行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7 统计学符号:按国家标准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规定书写。8 参考文献:按国家标准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并将序号标入正文相应部位)。3 凡投本刊稿件均为首次正式发表文稿,请勿一稿两投;来稿须署真实姓名和工作单位及第一作者简介,并请注明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地址、联系电话、传真及E-mail地址,临床及实验类文章请附单位介绍信;来稿应一式二份,最好用打印稿(附软盘);本刊对来稿有删改权,本刊对刊登稿件拥有版权。稿件请直接寄本刊编辑部。欢迎网上投稿。

福建中医药杂志投稿字体

是的,是核心期刊。浙江省晋升副高及正高是有用的。

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为特征。大多数由病毒引起,少数为细菌所致。若全身症状较重,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者,称为“流行性感冒”。感冒是感受风邪,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的一种疾病,如不及时治疗最易转变他症,为常见外感症之一。现代医学的普通感冒、病毒性、流行性感冒以及细菌性感染所引起的上呼吸道急性炎症与中医学感冒或时行感冒相似。【方一】苏杏丸【出处】《土、单、验方选编》【组成】苏叶10份,杏仁5份。【功用】发汗解表,止咳平喘。【主治】风寒性流感、感冒,症见恶寒、咳嗽者。【方解】苏叶发汗解表,杏仁润肺止咳,二者合用共奏解表止咳之效。【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苏叶煎剂具有解热和抗菌作用,能减少支气管分泌物,缓解支气管痉挛。紫苏成分石竹烯对豚鼠离体气管有松弛作用,对丙烯醛或枸橼酸引起的咳嗽有明显的镇咳作用,小鼠酚红法实验表明有祛痰作用,紫苏成分沉香醇也有平喘作用。【用法】共为细末,水泛为丸或打成片剂,每服2钱,日服2到3次,温水送服。【方二】败毒散【出处】《小儿药证直诀》【组成】柴胡6克,前胡6克,太子参6克,川芎6克,枳壳6克,茯苓6克,桔梗6克,羌活5克,独活5克,薄荷3克,生姜3片。【功用】扶正祛邪,祛风解表,开肺降气。【主治】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方解】本方是益气扶正解表的方剂,适用于感冒风寒湿邪而体虚不耐发散的病症。方中羌活、独活、川芎、生姜发散风寒湿邪,羌、独、川芎又善除头、身之痛;柴胡、薄荷升清透表,能散肌表之热;前胡、枳壳、桔梗下气化痰,可除咳嗽胸闷等症;党参、茯苓、甘草益气健脾,尤其是在表散药中配用太子参一味扶正祛邪,可鼓邪从汗而解。前人以感冒时行,为疫毒所致,故以“败毒”名方。【药理】柴胡有较明显的解热、镇静、抗惊厥、镇痛、镇咳作用;前胡有较强的祛痰作用,能显著增加呼吸道的黏液分泌;羌活有解热、镇痛、抗炎、抗过敏和抗菌作用。【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方三】流感合剂【出处】《四川中医》【组成】板蓝根30克,鱼腥草30克,茵陈蒿30克,贯众15克,虎杖15克,牛蒡子10克,黄连10克,薄荷10克(后下)。【功用】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疏风利湿。【主治】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方解】方中板蓝根、鱼腥草、茵陈蒿、贯众清热解毒,牛蒡子、薄荷利咽消肿,虎杖、黄连疏风利湿,本方虽以清热解毒药为主,但清中寓散,表里双解,并入渗利之品,故有清热解毒、疏风利湿等功效,与本病大多由于感受风热疫毒,且多兼夹湿邪的病因病机吻合,故获效显著。【药理】板蓝根、鱼腥草有抗病原微生物、抗内毒素、免疫增强的作用;茵陈蒿有解热、镇痛抗炎、抗菌、抗病毒等作用;贯众、虎杖有抗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抗菌作用;牛蒡子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乙型链球菌和伤寒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方四】一马煎【出处】《福建中医》【组成】一枝黄花50克,马鞭草50克。【功用】疏风清热,解毒消肿,活血散瘀。【主治】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方解】一枝黄花功善疏风清热,解毒消肿,浙江省民间多用于以治疗上感咽喉肿痛,效果显著;马鞭草功能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两药配伍,对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有较好的疗效,尤其适用于发热、咽喉肿痛(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喉炎)。【药理】一枝黄花煎剂对金葡菌、伤寒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红色癣菌及禽类癣菌有极强的杀灭作用,并能缓解喘息症状、有祛痰作用;马鞭草水及醇提取物有抗炎作用,水煎剂有一定的镇咳作用。【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方五】感冒退热饮【出处】《甘肃中医》【组成】羌活10克,薄荷6克,防风10克,青蒿15克,板蓝根20克。【功用】发汗解表退热。【主治】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高热。【方解】方中羌活、防风发汗力强,解表力胜,辅以苦寒味芳的板蓝根、青蒿,辛凉解表的薄荷,既发挥了辛温解表的特长,又可避免其助热、过度耗散之弊,诸药合用,旨在汗出邪除,邪随汗解。【药理】防风有解热、镇痛、抗炎作用、对溶血型乙型链球菌、肺炎链球菌、金葡菌、产黄青霉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青蒿有平喘、抗变态反应作用。【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方六】感冒平【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组成】黄芪25克,板蓝根25克,藿香15克。【功用】疏表解毒,益气健脾。【主治】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气虚者。【方解】方中板蓝根、藿香功能清热解毒,发散风邪;黄芪益气固表,三味配合,共奏疏表解毒,益气健脾之效。【药理】现代实验研究表明板蓝根、藿香有抗多种病毒的作用;黄芪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故对上呼吸道感染气虚者有良效。【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方七】加味麻杏石甘汤【出处】《福建中医药杂志》【组成】麻黄6克,生石膏45克(先煎),杏仁10克,甘草6克,羌活10克,荆芥10克,板蓝根30克,前胡10克,炒牛蒡子10克,薄荷6克(后下)。【功用】宣泄肺卫,清热解毒。【主治】风热型感冒。【方解】麻杏石甘汤乃治疗喘咳(寒包火证)的名方,加入羌活、荆芥、板蓝根、前胡、炒牛蒡子、薄荷,其宣泄肺卫,清热解毒之力尤胜。【药理】现代实验研究表明板蓝根有抗多种病毒的作用,羌活与板蓝根配合,即羌蓝汤,据称其抗感冒病毒的作用更强。【用法】每剂药服头煎(不服2煎),日2剂,连服2天,热退停服。【方八】蝉蚕解表汤【出处】《中国当代名医验方大全》【组成】蝉衣10克,僵蚕10克,板蓝根10克,连翘10克,桑叶10克,薄荷9克,芦根15克。【功用】清热解毒,透邪外达。【主治】风热感冒。【方解】板蓝根、连翘清热解毒,蝉衣、僵蚕疏风清热解毒;桑叶、薄荷、芦根透邪外达。寓清于疏之中,清润结合,宣散有致。【药理】蝉衣、僵蚕有抗惊厥作用、镇静作用、解热作用;连翘在体外对多种病原微生物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型链球菌、伤寒杆菌等。【用法】先将上药用水浸泡30分钟,武火煎15分钟,每剂煎2次,将2次煎出的药液混合。根据病情轻重,每日1~2剂,分2~4次温服。【按语】若高热神昏,加生石膏、知母、清瘟散;身热恶寒头痛,加菊花、钩藤、清化散;身疼、四肢疼痛,加桑枝、忍冬藤;咽红肿痛,加马勃、公英、牛蒡子;咳嗽,加杏仁、贝母,口渴不欲饮水,芦根加倍;有热便稀,加葛根、泽泻;烦躁不寐,加竹叶芯、莲子心、连翘心、元参心;鼻衄,加白茅根、大小蓟。【方九】暑令感冒合剂【出处】《中国当代名医验方大全》【组成】香薷8克,藿香、佩兰、厚朴各10克,炙枇杷叶12克,鸭跖草15克。【功用】宣散表卫,清暑热。【主治】夏季感冒,高热头痛,胸闷脘痞,身体重痛或咽痛,咳嗽,或身痛无汗,舌质红苔薄腻微黄,脉象濡数。【方解】本方系宗黄连香薷汤意,加减化裁而定。方中香薷、厚朴取自于黄连香薷汤,合佩兰功在解署除湿,枇杷叶则具有保金肃肺之长,鸭跖草倍其清热泻火之力,以保无虞。【药理】香薷、藿香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可直接抑制流感病毒;鸭跖草抗炎、抗细菌内毒素。【用法】每剂加水适量,浸泡半小时,武火煎煮10分钟,过滤取药液备用。每日1剂分2次温服,若入暮高热不减,可酌情加服1剂,再分2次温服。【按语】若患者体温高于39.6℃,必须在方中加入黄连5克,咽红肿痛明显时,可加入板蓝根12克。

中国中医药科技杂志社投稿须知: 文题:题名应简洁、确切、醒目,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中文题名一般18个汉字以内;英文题名一般不超过10个实词,第1个字母大写,其余小写(专有词首字母大写),定冠词“the”省略;一般不使用副题名。 作者及其单位:作者一般不超过12名,作者姓名及排序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更动。作者单位(使用全称,以单位介绍信公章名称为准,具体至院系、科室,地区、邮编)加圆括号另列于作者姓名下,不同单位作者右上方加数字上标,以示区别,不同单位以分号分隔。指定通讯作者,并补充通讯作者详细联系方式(包括具体地址、邮编、固定电话、传真、E-mail等)脚注于文题页。指导者加圆括号列于作者姓名旁,其他要求同作者。 摘要、关键词及基金资助:所有来稿应附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中文摘要200-300字,列于关键词、正文前;英文摘要150个实词左右,内容与中文摘要对应。摘要按照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段格式撰写;指示性摘要(200字左右)可除外。英文摘要亦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姓在前大写,名连成一词,加英文连字符,不缩写)、单位名称(按统一公布名称),作者名应全部列出,其他格式同中文要求,英文作者和单位应与中文对应。关键词:所有栏目应附关键词3-8个,且英文关键词应与中文对应。西医学尽量使用最新版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交流中心编译的《中文医学主题词表(CMeSH)》中的汉译名,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CMeSH还原为全称,如与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医学名词》(科学出版社,1989年及以后各版)矛盾,以后者为准;中医药学使用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情报研究所《中医药学主题词表》。中医药词语英文翻译参考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中医药名词》(科学出版社,2005年),以意译、直译相结合,中医药专有词汇建议音译。基金资助要求中英文对照,请查找原始英文。 引言(或绪论):应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可简要介绍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国(内)外未曾报道”应写“作者未见文献报道”。 正文:一般论文不强调统一格式,临床和实验研究类文稿内容格式宜有共性,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真切,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一级标题用黑体,二级以下标题用“”、“1”、“1”等标注。 结论:应准确、完整、精练。如果不能导出应有的结论,也可进行必要的讨论。可以在结论或讨论中提出建议、研究设想、改进意见、尚待解决的问题等。 科技名词术语:使用1989年以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医学名词》、《中医药名词》和医学相关学科的名词,暂未审定公布者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写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医药词语全文应统一。使用英文缩略语,文内首次出现时,应先注明中文全称,括号内注明英文全称及缩略语。中药一药一名,不可连写,使用药典名称或常用名,一药多名者,文稿中应统一;如属引用医籍内容,可按原书所用;地方药应加以注释。西药中文名称应按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药名词典》中的化学名,可在括号内标注商品名。草药注明拉丁学名。中医古籍使用全名,如文章内容需要,可标注相关版本信息。 图表、数字及计量单位:图表要求少而精,病理照片应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表格编排采用“三线式”,每幅图表冠有图题或表题,表内同一指标的有效位数应一致。正确使用阿拉伯数字及中文数字。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按照GB 3100-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GB 3101-93(《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具体可参阅《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中华医学会杂志社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 符号和缩略词:数字公式、计算式和化学方程式、分子式等均应用符号书写,可另注明所用文种(如拉丁文、希腊文、日文)、字体(正斜体、大小写)和形式(上下角标)等。统计学符号按GB 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 参考文献:必须是作者亲自阅读的、对本文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正式文献,以近期发表文献为主,内部资料、文摘、转载、保密资料、未发表论文等不得作为参考文献引用。本刊不再受理无参考文献的文章。

福建中医药杂志投稿要求

投稿方式简便,发稿直接通过自己的编辑部,不是代发,没有中间环节,不错的一个投稿网站。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华厦医学、右江医学院学报、右江医学、医学文摘,等等。

肛门栓塞法治疗肛肠疾病的进展 中医杂志7:中西医结合肛瘘括约肌保留手术对肛门功能的保护评价北京中医学院学报2:脊髓截瘫者的肛门外括约肌功能(译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WB--100II型微波多功能治疗机治疗常见肛肠论坛99例中国肛肠病杂志5:内口缝合药捻脱管法治疗肛瘘 中国肛肠病杂志3:我国肛肠病研究新进展 福建中医药6:清燥救肺汤治疗慢性喉痹73例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喉科学3:肛瘘手术前后括约肌肌电图的研究 中国肛肠病杂志3:小儿后天性直肠前庭瘘的治疗体会 中肛肠病杂志3:消炎痛栓致过敏性休克的报告 中国肛肠病杂志1:中医肛门直肠给药法治疗肛肠疾病的进展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4:中西医结合肛瘘括约肌保留手术治疗肛瘘36例 四川中医9:内口闭锁药捻脱管法治疗肛瘘45例分析 实用中医药杂志1:便秘的中医治疗 现代中医4:内口闭锁药捻脱管法对肛门功能的保护---临床与测压研究 成都中医学院学报 1:内口缝合药捻脱管法治疗肛瘘的临床研究 冶金医学2:肛门直肠内给药法治疗痔科疾病的现状(上) 中医临床与保健3:肛门直肠内给药法治疗痔科疾病的现状(中)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1:国内外肛瘘治疗现状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3:清燥救肺汤治疗慢性喉痹73例 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9:消肿止痛汤治疗肛肠病术后肛门水肿61例 陕西中医10:切缝法治疗前庭大腺炎继发肛瘘的体会 实用中医药杂志3:罕见肛周多间隙脓肿合并股后深间隙脓肿的治疗 实用中医药杂志 4:肛瘘中医治法原流与现状简述 重庆中医药杂志3:国外肛瘘治疗简述 中医药信息报1:曹吉勋痔瘘学术思想及成就探讨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前侧复杂性肛门会阴瘘的直肠内移动瓣修补术( 译文)实用医学杂志5:国外肛瘘括约肌保留手术的现状 中医研究生1:药捻脱管法治肛瘘探源述今 中医文献在志3:曹吉勋的肛肠外科学术成就 中医文献杂志2:论傅山对痔瘘的学术见解 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内口闭锁药捻脱管法治肛瘘----液体感觉与节制研究 张燕生主编:肛肠病研究新进展北京华夏出版社9:内口缝合药捻脱管治疗肛瘘的研究总结报告 成都医药4:内口缝合药捻脱管法对肛门功能的保护----液体感觉与节制研究 成都医药4:四季青过敏1例 四川中医5:中医发展急待解决的若干问题 中医教育1:硫磺苦参煎治酒糟鼻 四川中医5:清燥救肺汤加减治喉痹 新疆中医药1:从自然观看中医学的局限性 中医研究生1:高位肛瘘挂线疗法的新评价 中医药信息报5:我国大肠肛门病研究显示较强实力 中医药信息报11:肛瘘国外治疗简述 中医研究生1:中医病历建设的里程碑 中医药信息报12:全国中医专科病历座谈会在青岛召开 中医药动态12:青燥救肺汤致过敏的报告 新疆中医1:肛瘘治疗新法----内口闭锁药捻脱管 中医药信息报11:肛瘘内口闭锁药捻脱管法术后直肠感觉与肛门节制功能的研究 中国肛肠病杂志3:经阴道直肠前突修补并直肠粘膜折叠注射术结合中药治疗直肠前突与内脱垂性便秘的观察 中国肛肠病杂志1:苦清汤治疗肛门尖锐湿差疣45例临床观察 中国肛肠病杂志3:国内功能性出口梗阻性便秘的研究 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3:功能性出口梗阻性便秘的研究进展 中国肛肠病杂志5:大肠息肉的诊断与恶变研究进展 中国肛肠病杂志4:熊冰痔疮胶囊治疗痔疮肛裂的临床研究 中国肛肠病杂志9:直肠粘膜纵行缝叠基底硬化注射术治疗直肠内套叠和内脱垂性便秘64例 中国肛肠病杂志1:耻骨直肠肌综合征1例 中国肛肠病杂志9:肉片嵌顿致空肠多发性瘜室炎1例中国肛肠病杂志8:口服甘露醇清洁肠道致麻痹性肠梗阻1例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4:选择性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慢传输性便秘大肠肛门病研究新进展P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上海肛门直肠瘘的诊断与治疗大肠肛门病研究新进展P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上海大肠癌的研究进展 大肠肛门病研究新进展P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复方薄荷脑腰俞穴麻醉法用于肛肠论坛45例疗效观察P大肠肛门病研究新进展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上海支撑吻合管用于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评价中医杂志腰俞穴麻醉法用于PPH手术的临床观察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增直肠栓剂的进展 中国肛肠病杂志7:顽固性便秘的外科治疗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3:结肠造口的选择与护理中国肛肠病杂志直肠前突所致顽固性便秘的外科治疗《中国肛肠病杂志》1:肛周脓肿的研究进展中国肛肠病杂志5:支撑吻合管用于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评价中医杂志2003,44:120-经肛门环扎式吻合法治疗低位直肠癌258例分析中国实用新医学2006,2(6)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并发症的回顾性调查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6,9:239-结肠瘫痪症结肠切断旷置术后综合征的报道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6,9: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Ⅱ、Ⅲ度直肠前突的临床观察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447):79-PPH术后吻合口分离伴感染1例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447):高温水灌肠治疗低张性结肠填塞症的临床观察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447):144-晚期直肠癌会阴部复发局部姑息性超范围切除配合辅助治疗的临床观察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447):158-成人直肠阴道瘘手术治疗失败原因分析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447):218-结肠瘫痪症行选择性结肠切断旷置术后旷置结肠综合征的防治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447):270-中药治疗直肠癌的研究进展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447):319-抑肝培土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60例四川中医2002,20(6):PPH治疗痔病的远期临床疗效观察中国肛肠病杂志2007,27(5):37-选择性结肠切断旷置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中国肛肠病杂志2007,27(6):22-晚期直肠癌Miles术后会阴部复发的综合治疗中国肛肠病杂志2007(10):28-PPH技术的优势与缺陷中国肛肠病杂志2007,27(3):52-泄泻从心肺论治的初探中国肛肠病杂志2007,27(7):48-成人直肠阴道瘘2例手术治疗失败原因分析中国肛肠病杂志2007,27(10):旷置结肠综合征的临床报告结直肠肛门外科2007,13(4):235-PPH技术治疗直肠广基息肉的体会结直肠肛门外科2007,13(6):387-低位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后左下腹排便可控制性造口技术的临床研究结直肠肛门外科2007,13(6):366-高温水灌肠治疗低张性结肠填塞症的临床观察结直肠肛门外科2007,13(6):372-缝线反应导致肠外瘘1例报告结直肠肛门外科2007,13(6):398-早期结直肠癌基因诊断的研究进展结直肠肛门外科2007,13(6):400-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手术护理配合体会结直肠肛门外科2008,14(4):278-慢性顽固性便秘与情感障碍的相互关系及中医治疗对策中国肛肠病杂志2008,28(1):53-高温水灌肠治疗低张性结肠填塞症的临床观察中国肛肠病杂志2008,28(1):21-痔术后的功能锻炼方法中国肛肠病杂志2008,28(3):影响直肠顺应性的相关因素研究进展中国肛肠病杂志2008,28(6):54-全结肠无神经节细胞症型先天性巨结肠1例中国肛肠病杂志2008,28(6):中西医结合治疗孕妇嵌顿痔1例中国肛肠病杂志2008,28(7):骶尾部藏毛窦1例中国肛肠病杂志2008,28(8):影响肛管直肠动力的相关因素研究进展结直肠肛门外科2008,14(4):281-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进展结直肠肛门外科2008,14(4):291-慢传输型便秘结肠次全切治疗结直肠肛门外科2008,14(4):297-迟发型全结肠无神经节细胞症型先天性巨结肠1例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慢性顽固性便秘与情感障碍的相互关系及中医治疗对策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75-先天性无肛畸形的治疗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01-结肠瘫痪症的理论研究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06-大肠癌肝转移的中医药防治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23-顽固性便秘从肾论治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77-低位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后左下腹排便可控制性人工肛门技术动物实验研究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235-先天性无肛畸形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260-肛裂的手术治疗进展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265-痔PPH术常见并发症防治的研究进展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268-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非药物治疗进展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274-直肠前突症的手术治疗及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276-影响直肠顺应性的相关因素研究进展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281-肛直角重建结-皮吻合型可控性人工肛门重建术的研究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291-6点位切开隧道引流治疗肛周马蹄形脓肿120例的经验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298-结肠瘫痪症行选择性结肠切断旷置术后旷置结肠综合征的报告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300-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22例临床分析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自动痔疮套扎术(RPH)治疗II III度直肠前突的临床研究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335-矾藤痔注射液治疗痔病的临床对照研究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347-玄参汤加减治疗肛门直肠神经症58例中国肛肠病杂志,2009年1月,第29卷第1期十全大补汤减轻大肠癌化疗副作用的临床观察中国肛肠病杂志,2009年2月,第29卷第2期结肠瘫痪症的神经病因学探讨结直肠肛门外科,2009年2月,第15卷第1期便秘导致精神心理障碍的探讨中国肛肠病杂志,2009年7月,第29卷第7期幻肛痛的理论探讨结直肠肛门外科杂志,2010年4月,16卷2期外痔切剥辅助PPH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研究结直肠肛门外科杂志,2010年6月,16卷3期利用网络媒体优势推进肛肠专业网站建设结直肠肛门外科杂志,2010年8月,16卷2期益生菌在炎症性肠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结直肠肛门外科,2011年6月,17(3)194-慢传输型便秘机理的研究近况结直肠肛门外科,2011年8月,17(4),264-结直肠管型吻合器的应用方法与技巧结直肠肛门外科,2011年12月,17(6),394-玄参汤加减治疗肛肠直肠神经症58例中国肛肠病杂志,2009年1月,29(1),一代宗师黄济川肛肠学术思想的传承中国肛肠病杂志,2010年12月,46-外痔切剥辅助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研究中国肛肠病杂志,2011年3月

福建中医药杂志投稿要求多少字

是的,是核心期刊。浙江省晋升副高及正高是有用的。

朋友你好,根据我多年从事文字工作的经验,我认为:如果投稿更有针对性,命中率会更高一些。这就关系到,你是哪里的?干什么的?写的稿件是什么体裁?什么内容?如果说投稿的话,最好投当地的报刊、网络或者是你从事的职业报刊发表,要投哪个媒体首先要研究哪个媒体,看它需要什么内容、什么体裁、什么格式的稿件,“对症下药”,这样会更轻松一些、方便一些,命中率会更高一些。如果你能够告诉我你的具体情况(干什么工作,哪里的,写的小说的大致内容等),我可以给你一些建议。我1993年开始在部队时开始发表各类文章,包括:报告文学、新闻、诗歌、散文、小说、评论等体裁的,到目前,先后在《人民日报》《法制日报》《农民日报》《中国文化报》《法制文萃》《半月谈》《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中国绿色时报》《中国日报》《中国教育报》《人民公安报》《中国交通报》《中国安全生产报》《中国转业军官》《中国人事》《道路交通管理》等报刊发表的大约5000篇左右吧,有40多篇获奖。另外:投稿时,第一要有信心,第二要投对报刊媒体,这两点非常重要。祝你成功!

新中医》杂志投稿须知 题目应简练、明确,并能反映论文的主题,题名所涉及的医学术语请用规范名,尽量不用标点符号,避免使用非常用的缩写词,便于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题名一般不超过20字。副标题一般不提倡使用,在必要时才使用,一般用于同一研究课题的系列论文中。作者的署名只限于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部分的研究的工作者,并参加拟定文稿、能对内容完全负责和解释者。人名次序应按贡献大小排列。若作者不属同一单位时,应在作者姓名上加注阿拉伯数字予以区分,如:“刘青松1,王一力2”。署名人数一般不超过5人。对其他有贡献的人员,可在文未致谢中注明。稿件投出后要变更或增删作者,应由全部署名作者所在的单位分别出具证明确认,否则本刊不予受理。作者单位应置于作者署名之下,包括单位全称、城市名、邮政编码,如“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处,广东广州510405”。若署名的作者不属同一单位时,应根据作者姓名上加注的数字分别一一列出。摘要一般以100~300字为宜,以第三人称书写。应明确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试验的方法、研究成果和终结论(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其重点是成果和结论。摘要中不能写入公式和图表。关键词应能确切反映研究的对象,一般为3~8个,使用主题词时,主题词应从科技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汉语主题词表》中查出。中图分类号采用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标注。文献标识码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书写,由本编辑部填写。文章编号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书写,由本编辑部给出。收稿日期以本部收到来稿日期为准,由本编辑部填写。基金项目应注明基金的名称、编号,并请附寄基金立项复印件,以作统计资料用。第一作者简介包括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学位、职称、研究方向。引言应说明研究的目的、意义、主要方法、范围和背景等,引言应言简意赅,不宜与摘要雷同,也不要作公式推导和一般性的方法介绍。正文是指引言之后、结论之前的部分,是论文的核心。书写时应特别注意层次标题、插图、表格、量、单位、数字和外文字符的正确使用。(1)正文的层次标题应简短明了,以15字为限,不用标点符号,其层次的划分及编号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2)表格与插图表格应结构简洁,具有自明性,内容勿与正文、插图重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可适当加注辅助线,但不能用斜线和竖线。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插图应精选,具有自明性,勿与文中的文字和表格重复。插图应用电脑绘制或用碳素墨水绘制在绘图纸上。插图必须线条均匀、清晰、主线和辅线粗细比例约为2∶1。图中文字、数字、各种符号必须与正文一致。图勿过大或过小,每图不超过10cm×10cm。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如为照片时,应层次清晰、反差合适、剪裁恰当。(3)量和单位书写时应严格执行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数字的使用应按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7个部门于1986年公布的《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书写。(4)医学名词术语中医名词术语以《中医名词术语选释》及《中医大词典》为准。中西药名称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中药大词典》、《常用中药处方用名规范表》(中国中医药学会编辑学会审定试行)为准。临床上常用的英文缩写名词在文内首次出现时应加中文注明。(5)外文字符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黑体等。生物学中的属(含属)以下的拉丁文字名下应用铅笔加上底线。数学式、化学式等带有上、下角字符时,每一字符的大小写和所处位置应非常明了。讨论应准确、简明、完整、有条理地指出论文的主要结果、论点和总体概括。也可以在结论和讨论中提出建议、设想、改进意见和待解决的问题。参考文献注意不同文章载体的录入格式:[1]万锦中国大学学学报论文文摘(1993-1999)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联系地址在稿件首页或未页的脚注注明第一作者及联系人的单位、邮政编码、地址、电话、E-mail等著作权保护与技术保密本刊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著作权、专利权的保护和保密等法规。投稿前第一作者应在所在单位加盖公章,以免侵权和泄密。本刊谢绝不合要求的来稿。另外,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库》等,作者若不同意自己的论文被这些数据库收录,请来稿时声明。本刊编辑部有权对拟录用的稿件进行文字修改、删减、退改等加工处理,不同意本刊修删者亦请事先声明。反对一稿多投投稿者请自留底稿,投稿后3个月内未接到本刊录用通知者可来电来函向我刊查询。来稿一经发表,按篇、按质量酌付稿酬,并赠送样刊。在致作者的稿费中包括各类文摘、数据库、光盘版应付作者的作品使用费。

福建中医药杂志投稿字体大小

回答 您好,这边是几分诗意1导师,我这边正在为您查询,请稍等片刻,我这边马上回复您~ 亲,您好,为您查询到相关信息 中医药导报杂志国内刊号:CN 43-1446/R,国际刊号:ISSN 1672-951/X,为正规学术期刊,以发表和传播中医药与中西医结合研究领域的各类学术论文为主。杂志官方收费标准如下: (1)审稿费:每篇论文请在线缴纳审稿费100元。 (2)版面费明细:稿件确认刊载后收取版面费,800元/版面,有彩图刊印者需额外支付彩图刊印费500元。 中医药导报_版面费明细 了解了中医药导报版面费明细,下面来看看作者的投稿经验分享: 1、投了中医药导报,修稿后录用了,版面费居然5500多,可能我字数多吧(接近8000字)。 2、我的论文投稿在中医药导报杂志上,大概4000字,版面费3500元。 3、评职称用,投了《中医药导报》,科技核心期刊,修改过后就录用了,但版面费5500+,感觉很贵,不知道要不要发了,本以为两三千能搞定。 4、中医药导报,投到录用40天,中间1次修改,审稿费100元,版面费5200元。 5《中医药导报》在九月份变为了半月刊,质量一般,中等吧。审稿大概2个月,版面费3000左右。 从上述投稿经验来看,可以了解到中医药导报的版面费用还是很高的,写作投稿论文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控制论文篇幅,这样才能有效节省费用。 更多11条 

稿件要求1 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论点明确、资料真实、文字精炼、层次清楚、数据准确。论著、综述一般不超过6000字,其他文章不超过3000字。2 文题:力求简明确切、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不超过20字(附英文文题)3 摘要:论著须附中、英文摘要,中英文摘要内容要包含摘要的四个要素,即目的、方法、结果、结论。中文摘要200字左右,英文摘要400个实词左右。4 关键词:标引3-6个关键词(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5 专业术语及符号:以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的名词为准,未公布者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1995年版药典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药名词汇》中的名称。缩略语应在首次出现时,用括号注明全名。6 计量单位:实行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7 统计学符号:按国家标准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规定书写。8 参考文献:按国家标准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并将序号标入正文相应部位)。3 凡投本刊稿件均为首次正式发表文稿,请勿一稿两投;来稿须署真实姓名和工作单位及第一作者简介,并请注明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地址、联系电话、传真及E-mail地址,临床及实验类文章请附单位介绍信;来稿应一式二份,最好用打印稿(附软盘);本刊对来稿有删改权,本刊对刊登稿件拥有版权。稿件请直接寄本刊编辑部。欢迎网上投稿。

《中医药导报》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华中医药学会系列杂志”、“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与“湖南省一级期刊”主管单位:湖南省卫生厅主办单位:湖南省中医药学会湖南省中医管理局主编:袁长津ISSN:1672-951XCN:43-1446/R投稿邮箱审稿大概一个月左右,现在投的话估计到明年上半年了,可以加qq2109928441胡编辑详细咨询下。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