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官网

发布时间:

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官网

很好啊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妇产儿童医院现系三级甲等妇产儿童专科医院。由原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妇产科和儿科(始建于1942年)于1988年经卫生部批准,从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迁出正式建院。经过不断的不断发展,现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妇女儿童专科医院。1993年被卫生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世界卫生组织授予“爱婴医院”称号,1998年通过国家“三级甲等妇产儿童专科医院”评审,2003年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女职工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07年荣获“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状”,2008年6月被全国总工会授予“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工人先锋号”旗帜,2009年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现任院长:母得志教授,党委书记:王素霞研究员。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妇产儿童医院现有正式在编职工408人,正高级师资59名,副高级师资75名,在职博士生导师26名,硕士生导师68名,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人才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4名,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0人,享受国家级政府津贴和部、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共33人。教师队伍中,留学回国人员占40%。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和成都市医学会妇产科、儿科、生殖医学、遗传专委会主任委员均产生在我院。医院具有“早期发育与损伤的基础与临床嵌合研究”教育部创新团队。妇产科学和儿科学均为博士学位授权点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9年:招收博士生人数24人,在读人数71人,毕业人数19人;招收硕士生人数56人,在读人数160人,毕业人数43人。2医疗设施编辑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妇产儿童医院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编制床位600张,临床科室15个、医技科室5个。妇产科学和儿科学两个主要学科均为国家重点学科,妇科肿瘤和儿童血液肿瘤科、新生儿科为卫生部重点临床学科,妇儿疾病与出生缺陷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发育与妇儿疾病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中国出生缺陷监测中心、全国妇幼卫生监测公室、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卫生部妇科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临床药师培训基地、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四川省产前诊断中心等均设在我院。中国癌症基金会成都妇癌防治中心、四川省抗癌协会子宫颈癌专业委员会等在医院挂牌。2008年医院西部妇幼医学研究院正式挂牌。医院承《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际输血与血液学杂志》两本国家级杂志。3医疗业务编辑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妇产儿童医院承担着成都市、四川省乃至西南的妇女儿童危重疾病病人的救治、转诊、会诊等大量临床工作,2009年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妇产儿童医院门急诊病人量创历史新高,约107万人次,住院病人30579人次,手术17175人次,分娩数5503人次。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妇产儿童医院开设特需门诊、名老专家和知名专家门诊、便民门诊及专科专病的特色门诊数十种(如妇科肿瘤、女阴白色病变、宫内膜异位症、遗传咨询、生殖内分泌、不孕、妇女更年期、高危妊娠、围产保健、妇科激光、妇女保健、青春期保健以及小儿肾脏、消化、呼吸、心血管、神经、内分泌、血液、免疫、小儿肿瘤、小儿传染、新生儿、儿童保健、儿童生长发育、营养、生理咨询、DOHA营养门诊等),其中妇产科、儿科诸疾病的诊治水平达国内前列。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妇产儿童医院投入了数千万元购置大型先进精密医疗设备300多台。建设了完整的危重监护体系,危重病的抢救成功率达95%以上;产科中央监护网络系统、全程家庭胎儿监护系统通过在医院或在家中对胎儿进行监护,确保孕妇和胎儿的安全,2009年产科收治的5760例孕妇中,7%为高危孕妇;体外授精胚胎移植助孕技术在西南处于领先地位,四川省首例试管婴儿在我院诞生。2009年完成授孕2698多周期,成功率达到33%;2009年妇科共收治病人8062人次,手术共7597台,平均住院日69天,全年治愈率8%。开展了经阴道及经腹腔子宫广泛切除、盆底功能障碍修复、妇科恶性肿瘤术前术后介入治疗及妇科肿瘤根治术的微创手术治疗,妇科与生殖内分泌电视内腔镜诊治手术年均达到8423多台。小儿血液病的诊治、新生儿疾病的治疗和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以及儿童营养和小儿肾脏病的临床和研究方面,成绩突出。2000年,与有关单位合作在西南率先开展小儿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小儿白血病完全缓解率达95%以上,5年生存率达70%,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干—祖细胞移植技术开展顺利;是西南新生儿疾病诊治中心,每年收治各类高危新生儿2600多例,包括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肺炎、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新生儿黄疸、溶血病、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休克、DIC、呼吸循环衰竭等危重新生儿疾病,其中多数患儿为其他各级医疗机构转诊的疑难、危重病儿。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妇产儿童医院在西南率先开展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年均完成肺动脉瓣狭窄球囊扩张术、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及室间隔封堵术400多例,其水平居国内领先地位;小儿癫痫、小儿肾脏疾病、小儿消化系统疾病等的诊治技术得到同行认同,是西南惟一儿童肾透析中心,年完成神经康复30000多人次,小儿胃镜诊治近千例。2009年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妇产儿童医院获准科研项目89项,到校总经费2,596,8236万元。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妇产儿童医院副高以上人员平均科研经费达61万元。全年共发表论文476篇。其中SCI期刊58篇;出版专著13部;获实用新型专利证书4项。2009年,首次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4科室介绍编辑儿科(一)神经/消化科前身为普通儿科的神经、消化两专业组,随着专业技术的不断壮大,2005年初成为独立病区,2006年6月正式成为三级学科。经过数年的努力,现已发展成为在西南地区享有声誉的神经及消化专科,拥有一个具有32张床位的专科病房、三个诊治中心:儿童神经发育与康复中心、神经电生理检查中心(脑电图、肌电图及诱发电位)、消化内镜中心。现有高级职称医生5名、中级职称医师4名、康复技师16人、神经电生理技师3人,主管护师3名、护师5名、护士6名;拥有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1名。本科室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儿童神经和康复、消化专科医院建立长期友好关系并进行良好交流。已派遣数位高年资医师出国交流,学习并掌握先进的诊疗技术及理念。本科神经专业对神经系统危急重症(如癫痫持续状态、昏迷、重症肌无力)、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与脱髓鞘疾病、神经发育异常(如脑性瘫痪、孤独症、抽动症、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征、学习困难)、肌肉病变(如肌营养不良、肌炎、线粒体脑肌病)等疾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癫痫、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性瘫痪有较深入研究。并建立了一套对早产、HIE等发育期脑损伤的随访及早期干预体系,独具特色。本科室消化专业对小儿急性腹泻、迁延性慢性腹泻病、胃食道反流、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小儿消化道出血、溃疡性结肠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小儿慢性腹痛、小儿便秘、胰腺炎等疾病拥有一系列成熟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成功抢救消化道大出血、腹泻合并重度脱水、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重症胰腺炎、腹膜炎等重危病儿。现拥有儿童胃肠镜诊断和治疗中心,开展内镜下止血、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经胃镜鼻空肠营养管放置术等,大大提高了消化科诊疗水平。本科室所有护士都具有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和扎实的护理技术。在护理过程中,提倡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整体化护理。强调服务态度,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加强护患沟通,急病人所急,以满足病人的要求,从而有利于病人的恢复。医护配合默契。在完成专科临床诊疗工作同时,积极开展教学及科研工作,指导博士、硕士研究生10余名。圆满完成华西临床医学中心学生的教学、见习及实习工作;同时已接受培养全国的小儿神经、康复、消化专科进修医生10余名;作为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点,共培训学员150余人;已招收儿童神经康复规范化技师学员10余名。科室还担负预防和研究小儿神经系统、消化疾病的任务,对省内各县市级医院儿科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疑难疾病患者进行会诊与治疗指导。建科以来,拥有包括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10余项科研课题。科室下辖肾脏、呼吸及内分泌三个专业,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儿童肾脏病诊治中心。现有教授7人,副教授2人,主治医师9人,住院医师5人,是一支团结向上,医术精湛,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队伍。拥有开放床位63张,每年收治住院病人约3000人。设置有重症监护室、普通病房、血液净化室、肺功能检测室。开设肾脏专科、呼吸专科及内分泌专科专家门诊。目前有博士导师1名、培养博士研究生10多名。先后获各种基金20项,包括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发表SCI论文11篇,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20篇,在国际学术会议大会发言31次。高素质的专业队伍,依托医院丰富的资源,在儿童肾脏病的诊治如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急、慢性肾功能衰竭,过敏性紫癜及紫癜性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狼疮性肾炎及急、慢性尿路感染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专科年均完成肾活检100余例,为多种肾脏疾病诊断的准确性提供保障。小儿血液净化治疗是本科重点开展的项目。血液净化室拥有透析机、CRRT机、血浆置换机等多种血液净化设备,为各种中毒、蜂螫伤、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多器官功能衰竭、脓毒败血症及多种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技术支持。于2009年和2010年成功举全国小儿血液净化培训班,每年有数十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进修医生和护士至我科学习血液净化技术。血液净化治疗在抢救汶川大地震受伤的患儿及三鹿奶粉结石患儿中起了重要作用,挽救了无数患儿生命。每年收治多名呼吸系统疾病的危重患儿,多数为其他各级医疗单位转诊的疑难危重病儿。对儿童重症和难治性肺炎、胸腔病变、呼吸衰竭、哮喘急性发作和哮喘持续状态及其他呼吸系统疑难疾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开展了儿童纤支镜、儿童肺功能及气道高反应检测、过敏原皮肤点刺与血清过敏原检测、激发试验及标准化特异性免疫治疗等多项技术。我科开展的生长激素、性激素释放试验为矮小症及性早熟患儿的诊治提供了保障,每年有数百名生长发育异常患儿在内分泌专科门诊接受治疗。科室已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儿童糖尿病规范化诊断、治疗及长期的随访管理,对合并酮症酸中毒的危重患儿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儿童心血管科儿童心血管科/儿童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中心起步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前身是原华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童心血管疾病科。1988年原华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妇产科与儿科独立出来组建成立了华西妇女儿童医院(附属第二医院)。中心是国内最早成立的儿科心血管亚专业之一,也是全国最早开展儿童先天性心血管疾病介入诊断和治疗的儿童心血管专科。三十余年来,在百年华西文化的浓厚积淀下,在唐胜才、金仲和、周同甫、华益民等一代代专家学者的领导下,儿童心血管科专业发展迅速,取得了长足进步,已成为西南最大、国内领先的知名儿科学三级学科,是国内八所最具代表性的先天性心脏病介入诊疗中心之一。儿童心血管科中心拥有一批技术精湛、业务能力强、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坚实理论基础的知名小儿心脏科专家队伍;装备有国际最高水准的心脏超声设备GEVIVID-及大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SIMENSARTIS-FA;拥有畅通的最新技术、器械引进渠道,与美国、法国、德国以及日本等国家的数家儿童心脏中心保持着密切的学术联系和技术交流,并得到了美国Heartlink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中心在小儿先天性和后天性心脏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尤其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炎、特发性心肌病、川崎病冠脉损伤等的诊治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截至2011年底,已累计完成5500余例先天性心脏病诊断和介入手术病例。年手术量保持在600例左右。5前景展望编辑今天的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妇产儿童医院风华正茂,职工意气风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秉承“关爱生命,病人至上”的宗旨,正以精湛的技术、优质的服务、良好的医德医风、齐全的专业、先进的设备和高水平的医疗质量,争创“诚信示范医院”,为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西部领先”的妇女儿童品牌医院而努力奋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硬笔获奖经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硬笔书法作品在校、区、市、省,全国比赛中获奖。2006年:“魅力南浔杯”第十届中钢大赛成人组优秀奖。2007年:《 书法报·硬笔书法》第二届中国硬笔书法大赛成人组铜奖。“中吉大地杯”全国硬笔书法(篆刻)艺术大赛硬笔书法成人组铜奖。"商城杯"首届硬笔书法大赛成人组入围。"长江奖"首届硬笔书法大赛成人组三等奖。中国硬笔书协首届临帖大展入展。第一届“兰亭奖”全国硬笔书法大赛成人组银奖。魅力孝感·中华孝文化硬笔书法大赛暨第二回中国硬笔书法大展优秀奖。“艺术无限科技无限”全国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中参展。辽宁省硬笔书法组合展中参展。2008年:第一届“通联杯”中国硬笔书法精品大展赛铜奖。“金笔奖”第五届全国硬笔书法大赛成人组三等奖。第三届全国硬笔书法大展成人组三等奖。全国第一届中青年硬笔书法(李商隐杯)作品展览中,作品入选。第一届“银杏之乡”全国硬笔书法作品展入展。孝感首届汉字书写节暨第三回中硬大展成人组优秀奖。“剑门关杯”全国硬笔书法大赛成人组优秀奖。当代中国硬笔书法家作品展入选。第二届“果欣杯”中国书法篆刻大奖赛硬笔成人组入展。锦州市纪检机关恢复重建30周年“移动杯”书画摄影作品展一等奖。“君山茶杯”茶文化全国书法大赛硬笔组三等奖。2009年:2009年全国妇女书法邀请展中参展。“星力杯”全国第二届硬笔书法家作品展览入展。第三届当代中国硬笔书法家作品展入展。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锦州市反腐倡廉书画摄影作品展二等奖。第二届中国(孝感)汉字书写节暨第四回中国硬笔书法大展三等奖。2010年全国首届“中吉大地杯”硬笔书法正书大展入展。2012年锦州市纪检监察系统喜迎党的“十八大”书法绘画摄影作品展。毛笔获奖经历:2011年辽宁省首届“新友杯”书法篆刻临帖大赛,中青年组入选。参展第六届中国锦州古玩文化节举办的锦州市名人书画作品展。锦州市教科文卫工会举办的“庆祝建党90周年教科文卫系统美术、书法、摄影展”二等奖。锦州市“亿隆国际杯”征文、书法、绘画大赛,书法组三等奖。2012年参展“湖南郴州·辽宁锦州书法作品联展”。2013年锦州市松山新区书写廉字书法比赛,二等奖。迎全运辽宁省首届职工书法展“个人优秀组织奖”。迎全运辽宁省首届职工书法展,银奖。2014年辽宁省首届公务员书法大赛入展。 2015年“庆祝三·八妇女节辽宁省妇女书法展”入展。 “道光廿五·老凌川”锦州市职工迎新春楹联书法创作展入展。 “道光廿五·老凌川”锦州市职工迎新春楹联书法创作展,优秀作品奖。 “正义的丰碑”锦州市职工主题诗词书法创作展入展。 辽宁省第二届青年书法展、第三届篆隶楷书书法展入展。 2016年锦州市职工“迎新春-优秀书画作品展”入展。 第二届辽宁女书画家作品邀请展参展。 贺晶,女,1959年10月生,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产科主任兼产四科主任,兼任卫生部产前诊断专家组人员、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委员(第四、第五届)、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产科学组人员、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感染学组人员、中华医学会浙江省围产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浙江省妇产科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浙江省医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围产学组副组长、中国优生优育协会理事、浙江省优生优育协会常务理事、浙江省孕产妇保健协作组副组长、浙江省产前诊断中心常务副主任、浙江省胎儿医学中心常务副主任、浙江省第八届科学协会会议代表、《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编委、《浙江医学》编委、《实用妇产科杂志》编委、《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编委。198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原浙江医科大学)医学系,毕业后一直在浙江省妇产科医院从事妇产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1993年起一直在产科临床工作,并分别在澳大利亚、新加坡、马来西亚接受产科临床培训。在围产医学和胎儿医学等方面有较深的造诣,擅长于产科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及难产的诊断和处理,产前诊断和胎儿医学。多次组织和指导全院乃至全省产科重症、疑难病例、极重危病例的抢救工作,成绩显著,产科各类手术灵巧、麻利,技巧性高,并发症少。先后发表论文80余篇,参与著书11部,主持和参与国家十五、十一五攻关、省部共建、省科技厅重大和其他科研项目10余项,其中荣获浙江省医学科学进步奖3项,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创新奖3项。贺晶男,出生于1988年1月7日,江西萍乡人。现工作与广东海大集团。2010年毕业于江西九江学院。

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官网电话

1、李晨阳,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后,主任医师。现任沈阳市妇婴医院院长兼产科主任。辽宁省优秀专家、国务院津贴获得者、国家百千万工程百人层次人选、沈阳市十大英才、硕士研究生导师,在国内、外核心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担任中华医学会辽宁省妇产科分会委员,辽宁省围产分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辽宁省妇科内镜学会副主任委员,沈阳妇产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沈阳围产分会副主任委员,沈阳计划生育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编委。围产医学科学科带头人,擅长产前诊断、围产期保健、产科合并症和并发症的诊治,在孕产妇危重症抢救上有着丰富的经验。2、中共新闻网发布消息,经沈阳市纪委核实。“沈阳再现开门”消息反映,男的是沈阳市卫生局局长阎石,女的是沈阳市妇幼保健院院长李晨阳。根据相关规定,阎石已被勒令辞职,李晨阳已被停职,他们正在接受调查。拓展资料:沈阳别称沈州、盛京、奉天,有“共和国长子”“东方鲁尔”“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的美誉。沈阳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辽宁中部,辽宁省省会、副省级市、特大城市,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司令部驻地,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发改委提出打造的高能级国家中心城市,国家物流枢纽,中国东北地区政治、文化、交通和科技中心,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通往关东地区的综合枢纽城市,沈阳都市圈核心城市、东北亚经济圈中心城市。沈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国最重要的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重工业基地,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称号。

内一科(心血管内科)是浏阳市最早成立的心血管内科专业学科。拥有一支具备精湛医疗技术水平的队伍,目前拥有医护人员30余人,其中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3名,高年质主治医师3名,研究生2名,均分别在北京阜外医院、协和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山医院进修学习。全科辖有1个普通心血管病房及CCU病房、心导管室、临床心脏电生理检查室、动态心电图室、心电图室。同时浏阳市心血管研究所亦设立在本科,是本市重点学科。其中所属心血管普通病房拥有床位41张,能收治、抢救各种复杂疑难的心内科疾病患者,CCU病房能进行心电、呼吸、血压、血及血流动力学等监护,2004年在我市率先开展心脏介入治疗,能完成冠脉造影,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临时及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安装术,射频肖融术、先心病封堵术等。无论是诊疗水平还是手术量在省内同级医院均居领先水平。2004年,承办了湖南省起搏电生理双年会,2006年协办了中国介入论坛。于2004年开展的心血管内科介入技术作为科室重点技术,目前在湖南省内同级别医院中保持领先水平,截止目前已完成各类手术超过1500台,能独立完成复杂冠脉介入治疗、阵发性室上速的射频消融治疗、永久起搏器治疗及简单先心病的介入封堵治疗,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冠脉介入治疗之下爱PCI手术治疗的比例中占40%以上,大大提高了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成功率。 内五科(呼吸、肾内、风湿免疫、中毒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内科专业科室,有执业医师11人,其中主任医师/教授2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3人,主治医师4人,研究生2人,专业护士16人,科室病床可同时收治病人57人,技术力量雄厚,特色专业水平较高。呼吸内科是浏阳市开设最早、最大的科室之一,设备齐全:有多功能监护仪5台,有肺功能仪,有纤支镜及活检,有多导睡眠监测系统,有高频呼吸机,超声雾化机,有创及无创正压呼吸机等现代化医疗设备。开展了多项活检:如纤支镜活检,经皮肺穿刺活检,开展了介入治疗大咯血〔支气管动脉造影加栓塞〕。在治疗COPD,肺心病,急、慢性呼吸衰竭,肺性脑病,顽固性支气管哮喘,间质性肺炎,真菌性肺炎,重症肺炎,感染性休克,大咯血等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肾内科是浏阳市的重点学科,人才济济,设备优良,90年代就成立了血液净化中心,有进口血透机16台,血透质量及每年总透析人次在我市名列前茅。开展了血液灌流、CRRT、腹膜透析、肠道透析(水疗机)、静脉置管、动一静脉血管造瘘、肾脏穿刺活检、肾病仪的治疗等多项技术。对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肾小管,间质性肾病,糖尿病等各种继发性肾病,急、慢性肾衰,各种重度中毒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急进性肾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肾移植术后的抗排异治疗,活动性狼疮肾炎的冲击治疗等有一套规范有效的治疗措施。风湿免疫科是浏阳市开展最早的特色专业科室,科主任杨藕罗,副主任医师,1997年进修于北京中日友好医院风湿免疫科一年,2007年进修于湘雅二医院半年,是浏阳市惟一的风湿免疫专业副教授及湖南省风湿免疫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科室是浏阳市惟一能做免疫检验、狼疮全套、抗CCP抗体的特色专科,采用国际先进的联合阶段用药方法,使激素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降到最低程度,中、西结合提高了风湿病的好转率和治愈率,结合针刀、关节镜诊治降低了风湿病人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尤其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症、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系统性硬化症、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成人斯蒂尔病、系统性血管炎、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痛风的诊治有较高的水平。科室定期举办各种风湿病科普讲座,开展风湿病患者教育并设立长期随访机制,为患者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感染科(肝病治疗中心)成立至今已达五十余年,目前为浏阳市唯一专业治疗肝炎、肺结核、发热查因、黄疸查因、腹泻查因及其它传染性疾病的科室。感染科于2007年成立了浏阳市肝病防治中心,市卫生局授予“肺结核定点治疗医院”称号、全市“甲型流感”及“手足口病”唯一治疗科室。科室技术力量雄厚,目前拥有副主任医师二人,主治医师四人,硕士研究生三人,并多次派人赴全国知名医院进修学习深造,可开展甲、乙、丙、戊型肝炎病毒检测,对治疗各种类型肝炎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是对各种重型肝炎、肝硬化诊治,对全市公共突发事件处理、诊断及治疗作出了不少贡献。 1科室简介浏阳市人民医院老干科创建于1982年底,新建成的老干科VIP病室是集医疗、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现代化宾馆式医疗中心,共分二层(为15、16层)设置床位50张,均为豪华单人间、双人间或套间,病房布局合理,环境宽敞、整洁、达到星级宾馆的水准,每间病房内均设有中央空调、电视、电话、沙发、茶几、冰箱、电开水器、大衣柜、淋浴设施,为病友提供优雅、舒适的住院条件,有助于病友身体早日康复。科室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医疗队伍,有医生10人,包括4名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2人,其中医学硕士2人,护理部有十八名技术过硬、服务精湛、仪态端庄的护士。主要承担本市干部、知识分子、离退休老同志、各型企业家、危重病人的医疗抢救工作和预防保健工作。擅长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高脂血症、肺气肿、脑血管意外、等老年性疾病,并开展老年保健、健康教育及康复治疗,提供对亚健康人群的健康体检和治疗。病房配有先进的心电监护仪、除颤仪、胰岛素泵,输液泵等。科室集医疗、保健、教学于一体,功能完善,收费合理。我们的信念是:以精湛的技术、优良的服务取信于病人,服务于社会。科室在17层设有大型休闲中心,建有鱼池、栽有鲜花、草木,配有各种健身、娱乐器材,供病友散步、休息和娱乐,并能放眼观望全城景象,令人心旷神怡。老干科VIP病室全体工作人员将为病友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做到急病友之所急,想病友之所想,竭诚为病友创造家的氛围,享受家的温馨。2科主任简介邱新文:浏阳市人民医院老干科主任,大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湘雅医学院兼职副教授,湖南省糖尿病学术委员会常委,留美专家,硕士学位毕业,从事内分泌科工作10余年,曾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中国科学院协和医院、全国糖尿病治疗中心学习,2005~2007年在世界著名的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医学院进修学习2年半,特别擅长于糖尿病、内分泌疾病、代谢性疾病和老年性疾病的治疗。 浏阳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为由于损伤与急、慢性疾病和老龄带来的躯体残疾和功能障碍者提供医疗康复服务。科室经过8年的发展,已成为医疗设备先进。治疗手段齐全。技术力量雄厚的临床科室,现有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2人,医师6人,技师5人。人员均经过系统的现代康复医学知识教育和培训。特别是对中风后偏瘫、脑外伤、小儿脑性瘫痪、周围神经损伤、脊髓损伤所致截瘫和四肢瘫、小儿麻痹后遗症、全身各部骨折术后、手外伤、颈肩痛、颈椎病、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症)、软组织伤、肩周炎、关节炎、严重伤口感染等病症应用现代康复医学的理论和技术处理,效果好。浏阳人民医院康复科是浏阳成立最早、规模最大、开展项目最齐全的综合医院康复专科,至今已有20年的发展历史。全面开展了康复评定、物理治疗、运动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颈腰椎牵引、疼痛治疗、理疗(含直流电疗。低中频电疗、高频电疗、微波、超声波疗法、磁疗)。针灸、推拿按摩等项目。科室主要特色是骨关节系统。脑外伤及其脑功能障碍、神经系统伤病的康复。同时针灸减肥也是我科的一大亮点。其见效快、反弹低,已被广大患者公认。对需要康复的病人,采取规范化工作方式,标准化的康复评定,详细制订康复治疗方案,以最大限度改善患者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重返社会为目标。 1990年市人民医院创建新生儿室,20年来不断发展壮大,于2010年元月11日独立开科。科室力量雄厚,拥有医护人员20余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2人,主管护师2人,护师6人,大部分医务人员均先后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省儿童医院,湘雅附二医院进修学习。新生儿科设备先进,拥有呼吸机,专用CPAP治疗仪,恒温箱,远红外线辐射抢救台,心电监护仪,微量血糖仪,经皮测胆红素仪,进口微量注射泵,中心吸氧,中心负压吸引,新生儿专用复苏囊,喉镜,听力筛查等仪器设备。能开展国内先进的新生儿疾病诊疗手术,包括:新生儿呼吸衰竭,休克,DIC等危急症抢救;早产儿监护及管理;新生儿脑损伤治疗及后遗症防治;呼吸机机械通气;新生儿黄疸换血治疗;全静脉高营养支持等,每年收治新生儿1000余人,成功抢救早产儿最低体重为780g,最小胎龄27周。科室开设无陪护隔离病房,布局合理,严格消毒隔离制度,设有重症监护区,感染区,黄疸治疗区,早产儿区。新生儿用物行人专用。科室实施人性化服务,加强与家属沟通,允许家属换隔离衣探视患儿,让年轻的父母感觉贴心,放心。科室还建立了新生儿转诊系统,配有新生儿医师,护士,专用抢救设备,与基层医院合作,开通绿色通道。加强新生儿随访,建立了新生儿档案。 外二科(神经外科、胸外科)是浏阳市医学重点学科,系浏阳市颅脑创伤救治中心,胸部肿瘤治疗中心。科室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有主任医师一名,副主任医师四名。主治医师以上人员均曾在国内著名医疗机构进修学习。科室对颅脑创伤、胸部创伤、脑出血、脑部肿瘤采取规范化,科学化治疗,治愈率高。特别是重型颅脑创伤的救治水平,在国内同级医院处于领先地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标准外伤大骨瓣硬脑膜成形,“植物人”综合促醒治疗,重型颅脑外伤亚低温治疗等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科室从事肺,食管,纵隔,气管,胸壁,乳腺及甲状腺等各种颈胸部良恶性疾病的外科治疗,疗效显著。肺癌,乳腺癌的治疗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科室已发展为浏阳市神经外科,胸外科临床科研教学中心。 外三科(泌尿外科)于1991年成立。是浏阳市规模最大的一个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为一体的专科。成立以来,发展迅速,与时俱进,成绩斐然。科室现有医护人员22名,其中主任医生1人,副主任医生3人,主治医生6人,护士12人。科室现配有:B超机、体外冲击波碎石机、膀胱镜、肾镜、输尿管镜、前列腺电切镜、腹腔镜、钬激光碎石机、尿流动力学检测仪等一系列先进设备。该科室以腔内微创手术为发展重点,重点推荐腹腔镜和后腹腔镜手术,前列腺电切术,膀胱肿瘤电切术,肾、输尿管、膀胱结石钬激光碎石术,输尿管镜和经皮肾镜手术,使广大病友能免除开刀之苦。目前该科室已成功开展了肾切除术、肾上腺肿瘤切除、前列腺电切术、膀胱肿瘤电切术、膀胱Ca根治术、肾Ca根治术、隐睾固定术、尿道修补术、前列腺炎综合治疗、男性不育、以及各种尿失禁手术,在浏阳市最早开展了肾移植手术,率先开展了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大大提高了手术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还将钬激光系统应用于尿道狭窄闭锁的治疗。进一步拓展了科室的技术领域。 骨一科(关节外科)自60年代成立来,几十年历经几代人的不懈努力,领域已发展到创伤、手术、脊柱、关节、骨病、骨肿瘤,小儿骨科专业组,拥有2个病区,80余张床位,15名专业人员,共有副教授2人,主治医师8人,研究生4人,每年骨科手术1200多台。成为了我市骨科治疗中心,得到了广大患者的推崇与信任。骨科拥有价值500万元的医疗设备,包括“C”型臂X线机,手术显微镜,椎间盘镜,DTX-200骨密度测定仪,关节镜等,实验室有显微外科实验室,骨密度检查室及资料室。医院成为南华大学附属医院以来,专科建设不断发展,脊柱关节外科进步明显,并且扩展脊柱专科病区,发表国家级论文3篇,省市级论文几十篇,我们保持同全国各地区专家紧密联系,共同蹉商病例,以制定出最佳治疗方案。其中,全髋关节置换,全膝关节置换,肩兰节置换均在我市首例实施,并圆满成功,全年关节手术200余例,其中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达到领先水平创伤骨折,采用最先进微创闭合复位固定,获得三满意疗效,小儿骨科先天髋关节脱位手术治疗,手外科、断肢、断指再植术成功率达到了90%以上,总之通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及广泛学术交流,加上一支高素质的护理队伍,使我科在本地区或同级市区,技术名列前茅,并收到较好的社会效益。 骨二科(脊柱外科)是医院较早开展各类脊柱疾患的科室之一,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开展了脊柱疾患的外科手术治疗,2007年脊柱外科正式成科,现开设固定病床位30张,年脊柱外科门诊病人量4000-5000人次,年完成各类脊柱手术200-300台次,拥有美国枢法模椎间盘镜,西门子C-臂X光机,三维电脑牵引床等大型仪器设备,现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3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2人。通过几代人不懈的努力,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广泛开展各种脊柱外科疾病的治疗,如腰椎退行性疾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各症,腰椎滑脱等的手术治疗,胸腰段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椎管肿瘤及椎体肿瘤切除,颈前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及颈椎病,胸腰段多椎体复杂脊柱结核手术治疗等,率先在全市内开展微创腰椎间盘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胸腰段椎体成形治疗脊柱骨折,颈后路椎弓根和侧块钉技术治疗继发性颈椎管狭窄症等手术,在全市及全省同级别医院中处以领先水平,保持着同湘雅医院医生紧密联系,共同会诊商磋病例以制订出最佳方案,年发表省级以上刊物数篇,开展并承担科研与临床教学任务。 烧伤整形美容外科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品牌科室,创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1994年成立烧伤研究所,获省市科技进步奖三项。科室拥有两个病区,一个医学美容中心。2005年,科室被中华医学会授予“全国烧伤外科发展贡献奖”。现有工作人员36人,其中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5人,硕士研究生3人,主管护师5人。全部技术骨干均经过上海、北京、重庆等著名烧伤中心培训,历经几代浏医烧伤医务工作者的努力,目前发展成湘赣边区最大的烧伤治疗中心。拥有翻身床、超低温冰箱、美国产捷迈电动取皮机、美国产PB-帮耐特7200呼吸机、高频喷射呼吸机、烧伤红外线治疗仪、激光治疗仪。已广泛开展了大面积切削痂、异体皮开洞、自体皮移植术、微粒皮移植术、尤其双手等功能部位深度烧伤采用磨削痂整张自体皮移植术,提高了烧伤救治水平,减少了致残率。在整形方面,广泛开展了全身各部位疤痕挛缩畸形的手术治疗,同时开展了各种皮瓣移植修复、先天性畸形、组织缺损手术再造术、扩张器修复疤痕等美容手术。有2人获得医学美容主诊医师资格,是浏阳市地区唯一有资格的医学美容中心。浏阳,素有“ 浏阳花炮响天下 ,天下花炮数浏阳”美誉,浏阳市人民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是我省最早成立的烧伤整形中心,是花炮之乡的守护天使。科室被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授予“全国烧伤外科发展贡献奖”。 口腔科创立于20世纪60年代,原隶属于医院五官科,随着业务的发展,96年从五官科分离,成立口腔科。科室现有6人,其中,主治医师4人,医师1人,护士1人。科室现有口腔综合治疗仪6台,洁牙机5台,口腔专用X光机、光固化机、银汞调拌机、超声波根管治疗仪、紫外线消毒机、高温高压灭菌器等各种设备,价值80多万元。⑴口腔内外科:无痛拔牙,治疗牙髓炎、根尖炎、牙龈炎、牙周病等引起的牙疼痛,根管治疗,儿童窝沟封闭,防龋健齿,补牙充填等。⑵正畸美容:牙列不齐、畸形牙矫治;四环素牙、氟斑牙、黄牙的治疗;牙菌斑、烟锈超声波全口洁治等。⑶口腔修复:各种牙列缺失的设计与制作,烤瓷牙、钢托排牙、隐形牙、钛金烤瓷牙、贵金属烤瓷牙、纯钛金烤瓷牙、全口义齿、固定义齿的制作等。⑷颌面外科:颌面部损伤的治疗,三叉神经痛、面神经抽搐的治疗、颌面部缺损和畸形的修复、唇腭裂整形、良恶性肿瘤的根治等。⑸口腔保健:口腔保健知识宣传、口腔疾病预防、口腔健康管理等。治疗室配备两台紫外线消毒机,每天定时进行室内空气消毒;配备高温高压灭菌器,对重复使用的器械进行消毒;使用无菌包装高压消毒手机,配备备用手机、洁牙机手柄、和其它口腔常用器械,并全部采用高温高压方式进行消毒,确保重复使用的口腔器械一人一用一消毒;配合一次性诊疗器械的使用,彻底杜绝了医院内的交叉感染,为广大牙病患者提供了放心的诊疗环境。 超声科(产前筛查中心)是浏阳市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最早开展超声检查的科室,经过20多年的发展,科室逐步壮大,技术不断提高,目前科室配备有东芝AplioXG(SSA-790A,即四维彩超)、飞利浦——非凡,CE-LgP5,东芝纳米-10,日立-2000,GE-Lg3等11台高、中档彩超及黑白B超,开展了心脏、腹部、妇产、外周血管、新生儿颅脑、乳腺、甲状腺、眼球、阴囊等疾病的超声检查,以及介入性超声等工作,同时科室每台超声仪器配备先进的超声图文工作站,并与医院的PACS系统实时连接,实现院内网上信息交流,电子报告等功能。2009年全年检查病人及市直单位体检数近9万人次,近几年每年检查人数以10%的速度递增。科室已形成良好的人才梯队,全科现有17名医师,其中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4名,经治医师9名,科内已形成以心脏组、腹部组、妇产组、外周血管小器官组为主的业务小组,4名副主任医师为各组的专业技术领头人及质控专家,带领全科不断学习提高检查诊断技术及质量控制。全科历年来在省级、国家级期刊杂志发表论文十余篇,并有多篇获省市优秀论文奖。2010年6月,浏阳市人民医院产前筛查中心正式成立,为有效防治出生缺陷,提高胎儿畸形检出率(产前诊断能力).医院高度重视,选派4位副主任医师到省妇幼保健院进修学习胎儿四维检查技术,并投资300万元购置超高档全数字化全身应用型彩超(四维彩超):东芝AplloXC(SSA-790A),该仪器是东芝医疗系统有限公司最新研发的新一代旗舰产品,具备卓越的图像质量,精细的微血流显示及胎儿四维成像技术。确保了胎儿四维检查质量。 手术室是根据国家标准建造的洁净手术室,共两层楼面。设十二个手术间,全部备有中心供氧,供气设备。拥有多台多功能麻醉机及监护仪、除颤仪、进口腹腔镜、胆道镜、宫腔镜、输尿管镜、钬激光、电切镜、关节镜、椎间盘镜、鼻内镜、显微镜、超声乳化仪,血管闭合系统等先进设备。现有麻醉医师15人,主治医师以上6人,护理人员28人,主管护师以上10人,近年来已开展了术后镇痛,无痛分娩、无痛人流,无痛胃肠镜、肾移植手术、断指再植术、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移植术等先进麻醉技术及高尖端手术,使医院手术治疗处于省内同级医院领先水平。

试管婴儿一般没有什么弊端是一种辅助生殖技术。是把夫妻双方的精子卵子提取出来在体外受精,然后把受精卵植入女性宫腔之内再怀孕。跟正常的怀孕是一样的,不会影响胎儿。但是成功几率比较低,并且费用比较贵,目前精子质量不太好,需要调养一下

你是说做试管婴儿吗?我邻居就是做的试管,男人精子存活率低,5年没小孩,听说前前后后一共花费8万左右,一次成功,听说有不成功的,就要多次手术,是在南京做的

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

10571“广东医科大学学校代码是10571,考研报考时必须要了解的,广东医科大学的院校代号即院校代码为10571。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教育部为高校编排的代码有5位(此代码全国通用),此代码一般作填报高考和考研志愿用,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份代码也不一样。”望采纳

去不孕不育专业专科医院检查,引起不孕不育的原因有很多,要尽早去医院确诊然后对症治疗。

学校名称:广东医科大学  院校代码:10571  所在省份:广东省  所在城市:湛江市  院校属性:办学层次:本科 办学性质:公办 学校代码(含前5位省份代码):4144010571

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官网网址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是一类由于基因缺陷所导致的肌肉变性病,以进行性加重的肌肉无力和萎缩为主要临床表现。由于基因缺陷的不同,临床症状出现的早晚不同,可以早至胎儿期,也可以在成年后。从疾病名称就可以知道,肌营养不良的病程一般是进行性加重的,但疾病进展的速度快慢不一。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是一种肌肉进行性慢慢萎缩,引起肌无力,最后引发心肺肌肉功能衰竭直至死亡的一种非常严重可怕的疾病。

产前抑郁症一般特指发生在女性怀孕期间的抑郁症,基本表现和一般抑郁症本质上没区别,具体如下:1、情绪低落、自卑,思维、思考能力下降等;2、出现身体方面的症状,比如睡眠紊乱、饮食下降、食欲下降等。这时患者会有相对特殊的体现,其会过分担心或害怕未来的坏结果发生,重点围绕怀孕过程中的事情,但是本质上和一般抑郁症是一样;3、患者在抑郁发作时,常见的表现除情绪低落、高兴不起来、自我评价降低、做事情没有信心、自卑、容易后悔、自责等以外,还有睡眠紊乱、食欲下降、容易疲乏、做事主动性下降等,均为产前抑郁的常见表现。

回答 你好,南阳市第一医院特色科室很多比如麻醉科科室特色 特色技术: 1、心血管麻醉技术: 与国际接轨的心血管麻醉技术及流程管理、血液保护和TEE的临床应用; 2、区域阻滞技术:可视化技术引导下的神经阻滞加速了外科病人的康复; 3、气道管理技术:可视化技术引导下的气道管理提高了围手术期麻醉的安全性; 4、床旁急诊超声技术:可视化技术提高围术期胸腹腔、大血管急症的诊断与治疗率; 5、疼痛诊疗技术:实现了精准医疗在疼痛领域的应用,提高了诊疗效果; 6、舒适化医疗及日间手术:提升患者对医疗满意度。 更多6条 

女,副主任医师,副主任,潍坊市围产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1964年生,1987年毕业于潍坊医学院医疗系,留校后在附属医院妇产科工作至今,从事产科临床、教学近二十年,不仅能熟练诊治各种难产及产科合并症、并发症,而且在处理产科急危重症方面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对产科疑难杂症亦有较深的研究和总结。在工作中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关注本专业的国际国内新动向、新技术、新疗法。开展了围生期监护技术,对胎儿宫内早期缺血缺氧做出诊断,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高了产科工作质量。利用无创及微创技术开展产前诊断工作,在妊娠早中期诊断先天畸形。近年来,参加省计生委课题的研究,在省级及国家级专业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

中国产前诊断专家杂志电子版官网

没有关系的要不去医院看看吧!

硬笔获奖经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硬笔书法作品在校、区、市、省,全国比赛中获奖。2006年:“魅力南浔杯”第十届中钢大赛成人组优秀奖。2007年:《 书法报·硬笔书法》第二届中国硬笔书法大赛成人组铜奖。“中吉大地杯”全国硬笔书法(篆刻)艺术大赛硬笔书法成人组铜奖。"商城杯"首届硬笔书法大赛成人组入围。"长江奖"首届硬笔书法大赛成人组三等奖。中国硬笔书协首届临帖大展入展。第一届“兰亭奖”全国硬笔书法大赛成人组银奖。魅力孝感·中华孝文化硬笔书法大赛暨第二回中国硬笔书法大展优秀奖。“艺术无限科技无限”全国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中参展。辽宁省硬笔书法组合展中参展。2008年:第一届“通联杯”中国硬笔书法精品大展赛铜奖。“金笔奖”第五届全国硬笔书法大赛成人组三等奖。第三届全国硬笔书法大展成人组三等奖。全国第一届中青年硬笔书法(李商隐杯)作品展览中,作品入选。第一届“银杏之乡”全国硬笔书法作品展入展。孝感首届汉字书写节暨第三回中硬大展成人组优秀奖。“剑门关杯”全国硬笔书法大赛成人组优秀奖。当代中国硬笔书法家作品展入选。第二届“果欣杯”中国书法篆刻大奖赛硬笔成人组入展。锦州市纪检机关恢复重建30周年“移动杯”书画摄影作品展一等奖。“君山茶杯”茶文化全国书法大赛硬笔组三等奖。2009年:2009年全国妇女书法邀请展中参展。“星力杯”全国第二届硬笔书法家作品展览入展。第三届当代中国硬笔书法家作品展入展。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锦州市反腐倡廉书画摄影作品展二等奖。第二届中国(孝感)汉字书写节暨第四回中国硬笔书法大展三等奖。2010年全国首届“中吉大地杯”硬笔书法正书大展入展。2012年锦州市纪检监察系统喜迎党的“十八大”书法绘画摄影作品展。毛笔获奖经历:2011年辽宁省首届“新友杯”书法篆刻临帖大赛,中青年组入选。参展第六届中国锦州古玩文化节举办的锦州市名人书画作品展。锦州市教科文卫工会举办的“庆祝建党90周年教科文卫系统美术、书法、摄影展”二等奖。锦州市“亿隆国际杯”征文、书法、绘画大赛,书法组三等奖。2012年参展“湖南郴州·辽宁锦州书法作品联展”。2013年锦州市松山新区书写廉字书法比赛,二等奖。迎全运辽宁省首届职工书法展“个人优秀组织奖”。迎全运辽宁省首届职工书法展,银奖。2014年辽宁省首届公务员书法大赛入展。 2015年“庆祝三·八妇女节辽宁省妇女书法展”入展。 “道光廿五·老凌川”锦州市职工迎新春楹联书法创作展入展。 “道光廿五·老凌川”锦州市职工迎新春楹联书法创作展,优秀作品奖。 “正义的丰碑”锦州市职工主题诗词书法创作展入展。 辽宁省第二届青年书法展、第三届篆隶楷书书法展入展。 2016年锦州市职工“迎新春-优秀书画作品展”入展。 第二届辽宁女书画家作品邀请展参展。 贺晶,女,1959年10月生,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产科主任兼产四科主任,兼任卫生部产前诊断专家组人员、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委员(第四、第五届)、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产科学组人员、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感染学组人员、中华医学会浙江省围产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浙江省妇产科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浙江省医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围产学组副组长、中国优生优育协会理事、浙江省优生优育协会常务理事、浙江省孕产妇保健协作组副组长、浙江省产前诊断中心常务副主任、浙江省胎儿医学中心常务副主任、浙江省第八届科学协会会议代表、《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编委、《浙江医学》编委、《实用妇产科杂志》编委、《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编委。198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原浙江医科大学)医学系,毕业后一直在浙江省妇产科医院从事妇产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1993年起一直在产科临床工作,并分别在澳大利亚、新加坡、马来西亚接受产科临床培训。在围产医学和胎儿医学等方面有较深的造诣,擅长于产科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及难产的诊断和处理,产前诊断和胎儿医学。多次组织和指导全院乃至全省产科重症、疑难病例、极重危病例的抢救工作,成绩显著,产科各类手术灵巧、麻利,技巧性高,并发症少。先后发表论文80余篇,参与著书11部,主持和参与国家十五、十一五攻关、省部共建、省科技厅重大和其他科研项目10余项,其中荣获浙江省医学科学进步奖3项,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创新奖3项。贺晶男,出生于1988年1月7日,江西萍乡人。现工作与广东海大集团。2010年毕业于江西九江学院。

10571是广东医科大学院校的代码,教育部为高校编排的代码有5位(此代码全国通用),各省教育考试院为高校编排代码有4位(此代码一般作填报高考志愿用,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份代码也不一样),由于高校办学情况每年都有变动,所以高校代码也有变化。学校简介                                    广州医科大学(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是一所以医学为优势和特色的广州市属重点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为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高校、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广东省本科教育国际化办学改革试点单位、承担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任务院校、中俄医科大学联盟成员高校,是具有研究生推免资格的学校。学校于1958年6月经广州市人民委员会批准设立,原名广州医学院。1970年12月,更名为广州市医科学校。1973年6月,恢复广州医学院名称。201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广州医科大学。根据2021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共有番禺、越秀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下设22个学院,7所直属医院和11所非直属附属医院,28个研究机构;拥有省级试点学院3个、省级产业学院1个;有教职工7789人(其中校本部908人);有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12602人,在校留学生285人;拥有19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74个省(部)级重点专科,32个市(厅)级重点学科;拥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5个专业学位硕士点,1个独立二级学科硕士点;开设本科招生专业21个。历史沿革广州医学院1951年,广州市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医士学校创建。1953年,广州市第一、二、三、四医士学校合并组建广州医士学校。1958年6月,经广州市人民委员会批准设立,广州医士学校升格为广州医学院。1970年12月,广州医学院改建广州医科学校。1972年,广州医科学校升格为(复校)广州医学院。1973年10月29日,广州市委决定将市第四人民医院作为广州医学院附属医院。1979年6月10日,广州市编制委员会发出通知,同意在广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新医科基础上成立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1984年9月21日,教育部批准学校内科学(呼吸)、药理学招收硕士研究生。1985年9月4日,首批呼吸内科、药理学硕士研究生正式开学。2001年1月2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内科学(呼吸系病)成为新增博士学位授权学科。2003年7月18日,教育部批准广州医学院内科学(呼吸系病)为全国高等学校重点学科。获准设立临床医学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4年,羊城铁路医院并入广州医学院。2005年,广州护士学校、广州卫生学校并入广州医学院。2006年11月21日,经广州市政府正式批准立项,广州医学院将在番禺建立新校区。2007年4月2日,广州医学院呼吸疾病实验室被科技部正式批准纳入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名单,成为广东地方高校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010年2月至8月,学校先后获得招收外国来华留学生资格和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同年,入选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2011年3月22日,学校临床医学获批成为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等3个学科成为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后又批准学校护理学科为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年底,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2012年,经教育部和卫生部批准,入选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广州医科大学2013年4月,广州医学院通过教育部验收,教育部发文,正式批准广州医学院更名为广州医科大学。5月,广州医科大学金域检验学院成立。同年,学校以优秀的成绩通过教育部对接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英语授课)来华留学生的高等院校进行的专项检查与评估。2014年1月,学校成为承担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培养任务院校。7月,学校正式加入中俄医科大学联盟。2015年1月,学校加入广州大学城高校联盟。5月11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广州医科大学联合生命科学学院在广州举行揭牌仪式。5月27日,广东省教育厅审议通过《广州医科大学章程》,核准发布。2018年11月,入选广东省新一轮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中的“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院系设置根据2021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下设22个学院,7所直属附属医院和11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开设本科招生专业21个。2022年2月,学校新增基础医学专业。师资力量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名,国家杰青1名,教育部国家级人才2名,海外高端人才1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全国优秀教师4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3名,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6名,广东省珠江学者19名,广东省教学名师4名,高校“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2名、省级培养对象20名;博士研究生导师419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044人。另外还聘请了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科学院院士、法国科学院院士等一批国际知名学者为学校特聘教授。质量工程截至2020年7月,学校建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国家级特色建设专业2个,国家级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广东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8个,广东省级名牌专业3个,广东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广东省特色专业1个,广东省级重点专业2个,广州市名牌专业4个,广州市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精品类课程4门、省级精品类课程60门;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广东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广东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6个,广东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个,广州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临床医学、药学、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医学影像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临床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学、护理学国家特色建设专业:临床医学、医学检验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基础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中西医临床医学、儿科学、公共事业管理广东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学、护理学广东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预防医学、药学、公共事业管理、口腔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临床医学广东省名牌专业: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学广东省重点专业:临床医学广东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全科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护理技能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临床技能实验中心、口腔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医学检验实验教学中心、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广东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基于校企协同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应用型护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麻醉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应用型本科护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开放性多样式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广州市名牌专业: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学、护理学广州市特色专业:医学影像学、护理学、预防医学、药学、公共事业管理学科建设截至2021年11月,广州医科大学拥有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6个。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32个市(厅)级重点学科。学科目录博士后流动站: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点:临床医学、基础医学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护理学、公共管理、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学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药学重点学科内科学(呼吸系病)、中西医结合临床、临床医学、全科医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卫生毒理学、重症医学、妇产科学、内科学(心血管病与心血管药理)、临床检验诊断学、外科学、卫生毒理与流行病学、肿瘤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急诊医学科、临床医学(呼吸病学)科研机构截至2020年3月,学校拥有1个国家医学中心,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培育基地、24个市(厅)级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呼吸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神经遗传与离子通道病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呼吸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神经科学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泌尿外科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产科重大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骨科矫形技术及植入材料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生殖医学重点实验室、广东省过敏反应与免疫重点实验室、广东省蛋白质修饰与降解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协同创新平台:呼吸疾病防治协同创新中心、产科重大疾病防控协同创新中心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广东省呼吸医学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广东省工程实验室:广东省呼吸医学工程实验室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高校神经科学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高校生殖与遗传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高校分子临床药理学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高校蛋白质修饰与降解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卫生厅医学重点实验室:环境致癌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泌尿外科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神经科学疾病研究实验室、产科重大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广州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广州市医学伦理学重点研究基地广州市重点实验室:广州市呼吸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神经科学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广州医科大学儿科血液病研究实验室、广州市生殖与遗传研究重点实验室、广州市生物毒素研究重点实验室、广州市心血管重疾病重点实验室、广州医学化学致癌重点实验室、广州市泌尿外科重点实验室、广州市过敏反应与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骨科矫形技术及植入材料重点实验室科研成果2010-2016年,学校共获得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立项3744项。其中,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4项,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各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项、重点项目1项、重大研究计划3项、主任项目4项、合作项目11项、联合基金4项、面上项目221项、青年项目295项、应急管理项目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4项、团队项目1项、重点项目12项。2022年,广州医科大学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防控、临床诊治及机制研究”入选2021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名单。学术资源馆藏资源                                    根据2017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广州医科大学图书馆由番禺校区总馆和越秀校区分馆组成,馆藏纸质图书101万册,订有专业数据库23个,电子图书200余万册,电子期刊3万种,纸质报刊1700余种,中外文资源对学校学科专业的覆盖面达到100%。学术期刊根据2017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主办的学术刊物有《广州医科大学学报》、《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血栓与止血学杂志》、《胸部疾病杂志》(英文版)、《转化医学年鉴》(英文版)6种。其中《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中华关节外科杂志》、《血栓与止血学》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胸部疾病杂志》(英文版)、《转化医学年鉴》(英文版)分别被SCI、PubMed收录。《广州医科大学学报》为医药卫生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被万方数据库等多家国内重要数据库收录。《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广州医科大学承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以中国标准出版物号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首份专注于关节外科学高级学术研究的医学专科期刊。合作交流根据2017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先后与美国霍普金斯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州立大学、马里兰大学、新英格兰医学中心、美国国家毒理学研究中心,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法国西布列塔尼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伯明翰大学、胡弗汉顿大学,韩国延世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台湾义守大学、台湾中山医学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研究部门开展合作办学和学术交流活动。根据2017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美国国立癌症研究院、哈佛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瑞典Karolinska研究所,香港大学等科研院所及辉瑞公司等全球知名跨国医药公司开展深度科研合作,承担国际合作研究课题多项,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合作共建"中美肺癌联合实验室",共同开展肺癌的疾病诊断与治疗研究等;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建立中加联合共建实验室;与香港中文大学妇产科系合作成立染色体芯片分析(CMA)产前诊断联合实验室。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